1.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学的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它与中药的起源密不可分。
在古代,人们对于草木、矿石、动物等自然物质的观察和实践经验逐渐积累,形成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应用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验逐渐总结和系统化,形成了中药学这一学科。
一、中草药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1. 中医养生文化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养生保健非常重视。
他们相信自然界万物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并且通过调整身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来保持健康。
而中医养生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观念发展起来的。
2. 中医诊疗文化古代中国人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也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认识。
他们通过观察患者身体表现、询问患者病情以及检查脉搏等方法来确定疾病类型,并通过使用各种中草药来治愈或缓解疾病。
这种方法被称为中医诊疗文化。
二、中药学的起源1. 中药的起源中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他们开始将这些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称为“草药”,并且开始研究和应用。
2. 中医学对中草药起源的贡献在古代中国,医学是与哲学、文化等紧密相连的一种综合性学科。
而中医学是其中最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界资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观察和实践,逐渐发现了其中一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成分。
三、古代对于中草药资源与应用知识的积累1. 中医经典文化在古代中国,人们将自己对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界资源应用的经验总结和记录下来,形成了大量的中医经典文化,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
这些文化成果对于中草药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中医药方剂文化古代中国人根据自己对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界资源应用的经验,逐渐总结出了大量适合治疗不同疾病的中医药方剂。
这些方剂不仅包含了中草药,还可能包含其他成分如动物组织、矿物等。
总论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课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个体差异的重视,中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中药的药效机制, 揭示中药作用机理和靶点, 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提供科学依据。
药材质量控制
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 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材 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临 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这一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 显著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中药学的形成
秦汉时期中药学的形成
总结词
理论体系初步建立
详细描述
秦汉时期,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的出现,中药学开 始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论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 发展课件
• 中药的起源 • 中药学的形成 • 中药学的发展 • 中药的应用 • 中药的未来展望
01
中药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中药起源
01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开始意识到 某些植物和动物具有治疗疾病的 作用,这是中药的起源。
02
这一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和 亲身实践,逐渐积累了一些初步 的医疗经验,为中药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中药在美容养颜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如美白祛斑、滋润保湿等,通过内服 或外用中药达到美容效果。
05
中药的未来展望
中药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将逐渐实现现代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 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国际化
随着全球对中药的认知和需求的增加,中药将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药学基础知识-PPT
• “相畏”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 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 星畏生姜。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物毒副作 用的典型实例。
•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由此可知,相畏与相杀实际上 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 而言的。如上所述,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 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 南星的毒。
中药学 知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毒性
• 西汉以前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即总括药饵之词。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 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 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 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 间的长短有关。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大,服 用过久等,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苍术药材
人参原植物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人参 饮片
五味子
(北五味子)
砂仁原植物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三七药材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
• 1、根、根茎、块茎和鳞茎。(阴历二、八月) • 2、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中药学的定义
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质、制剂、应用以及药物学与临床药学等相关问题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学科之一,通过对中药的研究,探索中药以及中药组方的药理学、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学。
数千年来,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药体系。
早期的中药学主要是通过对中草药的采集、鉴定和使用进行总结,比如《神农本草经》等古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需求,中药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并与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
现代中药学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中草药的来源和化学成分分析,还包括中药的制剂技术、药物代谢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中药学的研究内容1. 中药来源与鉴定中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对中草药的来源和质量的鉴定。
通过对中草药的采集、鉴别、贮存和加工等环节的研究,可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研究中草药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和药材形态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草药资源。
2. 中药化学与药物分析中药的复杂化学成分是中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中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结构解析等研究,可以探索中药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
此外,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用于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3. 中药的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是指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和配伍,制成满足特定临床需求的制剂形式。
中药制剂技术的研究包括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炮制方法和贮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制剂技术,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可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4. 中药药理学与药效评价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以及中药的药效评价。
通过对中药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可以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学的最终目标是将中药应用于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
考研《中药学》考点总结(完美打印
2013 考研《中药学》考点精要第一部分总论考点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时期夏商周公元前 21 世纪 - 公元前 221 年秦汉公元前 221 年 -公元 220 年两晋南北朝公元 265-581 年隋唐公元 581-907 年宋金元公元 960-1368 年著作及作者特点西周·《诗经》文学作品,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收录 100 多种药用动、植物名称先秦·《山海经》史地书,其中有关补药和预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萌芽春秋战国·《黄帝内经》奠定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依据先秦·《五十二病方》载药 240 种,医方 280 个现存最早的本草(药学)专著,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汉·《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种,按药物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简称《本经》首次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首次记载“大黄、石膏”;初步总结了: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梁·陶弘景( 456-536 年)本草专著,载药 730 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首创“诸病通用药” ,首将芍药分为赤芍、白芍两种;《本草经集注》首见“服药食忌例” ;初步确立古代综合本草模式雷敩 (xiao) 《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系统介绍了300 种中药炮制方法;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我国使用激素制剂始于唐代《新修本草》载药 844 种,图文对照,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著又称《唐本草》作,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首载“山楂”的本唐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草文献,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陈藏器《本草拾遗》最早提出“十剂”分类法,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开始,记录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甄权《药性论》首次记载“神曲”功效的医著孟诜 (shen)《食疗本草》对某些食物药和外来药,都有了专门研究李殉《海药本草》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 1558 种,附方3000 余首,始载“苍术”之名简称《证类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首次记载了用蒸馏法的工艺制酒《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宋代的官修本草《本草图经》所附药图官修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寇宗奭 (shi)《本草衍义》量,首次提出将“四气”改为“四性”时期著作及作者特点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 1892 种,附图 1160 幅,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 374公元 1578 年种,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16部 62类《本草品汇精要》附图 1300 幅,我古代(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公元 1368-1644年缪希雍《炮炙大法》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雷公炮制十七法”《白猿经》我国最早记载提炼制成乌头碱结晶的文献兰茂《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药 921 种,新增 716 种(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公元 1644-1911首载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的本草文献年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 200 万字,收录词目 4300 条民国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山雷编撰的《本草正义》影响较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的《药物学》公元 1911-1949年中药学讲义浙江中医专门学校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胀锡纯的《药物讲义》考点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中药学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五、明朝时期
代表作:《本草纲目》6世纪前本草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2. 被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达尔文
“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 注:仍存谬误
八、新中国的本草学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1977年 江苏新医学院 《中华本草》
代表作:《新修本草》(《唐本草》)
作者: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 成书年代:唐 载药数量:844种 价值: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2. 世界上首次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编著
四、宋金元时期
代表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年代:宋 载药数量:1558种 价值:1. 总结前人本草著作的精华内容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于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实践。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
一、秦汉时期
代表作: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
《本经》)
《淮南子·修务训》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
作者:神农氏 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入说。”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载药数量:365种 内容:分总论(序例)和各论
各论将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补注: 1. 原文古朴,易造成歧义
2. 存在谬误
泽泻 “久服耳目聪明,不饥…能行水上” 朱砂 “久服,通神明不老”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梁 载药数量:730种 内容:“朱书《本经》”
“墨书《别录》” 注释
三、隋唐时期
中药序言
b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c 干燥药材,便于贮藏
d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e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f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g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h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 ,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11.毒性:古代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12.产生中Biblioteka 的原因:a 剂量过大b 误服伪品c 炮制不当d 制剂服法不当e 配伍不当
13.
7.辛:能散,能行。既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此外《内径》“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
8.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9.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及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10.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1.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按药物的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
2.《本草经集注》共7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了“ 诸病通用药”
3.南朝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4.《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 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 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 多种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 种,集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 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 年,载药8980 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有关概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
• 4.记载药物知识的文献: ⑴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药物247种)、
《黄帝内经》(药物26种;大量药学理论)等。 ⑵人文典籍——《诗经》(药物100余种)、《山
海经》(药物126种)、《楚辞》(药物40种以上)等。
附: 1.《诗经》例句:《风•鄘风• 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女 子善怀,亦各有行”.
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神农本草经集注》
⑴作者:陶弘景.
⑵年代:南朝梁代.
⑶记载药物数730种,分为七类.
⑷书写格式:朱(《本经》)墨(《名医别录》)别书、 大(正文)小(注解)结合.
⑸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为玉石、草木、 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又各分为上、 中、下品).
⑸特点:①由国家组织编纂,有药典性质;②增加图
谱。
5
3.《本草拾遗》:陈藏器编撰。分序例、拾遗、 解纷三部分,前者中记述有“十剂”;增药692种; 内有一些博物学知识。价值:为唐代仅次于《新 修本草》的著作。
4.《食疗本草》:孟诜编撰、张鼎增补。载药200 多种;为营养和食疗类专著。
5.《海药本草》:李珣编撰。载药100余种,主要 为外来药。
2.《新修本草》(《唐本草》):
⑴作者:苏敬等22人,并先后由长孙无忌、李勣两 位高官领衔;
⑵成书时间:唐显庆四年(659年);
⑶内容:载药844种,其中新增114种,分9类;
⑷结构及体例:由《本草》、《药图》、《图经》三 部分组成。朱字《本经》、墨字《别录》,以上均为 大字;另有“陶注”、“谨按”,均为小字;新增药 物尾标以“新附”,为大黑字。
7
六.金元时期 1.《珍珠囊》—张元素著,载药100种。贡献:将归经与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学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角色。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可以说是人类探索植物、矿石和动物的药用价值的历史。
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中药学体系。
中药学的发展始于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和医学体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夏朝和商朝。
《神农本草经》是中草药学的最早著作,记载了365种草药和死蜂、死蛇等动物药材。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本草学典籍,奠定了中草药学的基本理论和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壮大。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作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医诊疗方法的著名典籍。
在宋朝,通过艾灸、针灸、按摩等方法疗效显著,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的李时中编写了《本草纲目》,将药物种类从365种扩充到1892种,对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代以来,中药学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
在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对中药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取出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
同时,中药学也受到了现代药学的启发,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中药研究方法。
20世纪初,中药学开始系统地进行中药的研究与发展。
张锡纯、陈嘉庚等一批有成就的中医学家在中药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6年,中医药学正式列为科学学科,中药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1978年,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医药学科研的投入,设立了一系列中医药研究机构,推动了中药学的发展。
目前,中药学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涵盖了药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
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包括提取技术、分离技术、鉴定技术等。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中药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例如,通过分析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和药效,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另外,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为中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3
《饮膳正要》节选
1.猪肾粥——治肾虚劳损,腰膝无力,疼痛。 猪肾(一对,去脂膜,切) 粳米(三合) 草果(二钱) 陈皮(一钱,去白) 缩砂(二钱) 上件,先将猪肾、陈皮等煮成汁,滤去滓,入酒少许,次 下米成粥,空心食之。 2.莲子粥——治心志不宁。补中强志,聪明耳目。 莲子(一升,去心) 上件煮熟,研如泥,与粳米三合,作粥,空腹食之。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
2
&1.1中药的起源
原始社会 → 夏商周时期 → 秦汉时期 → 两晋
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金元时期 → 明
代→ 清代→ 近现代
3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植物药的发现: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
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
中药学(一)
&中药的起源
&中药学的发展
1
总论
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 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因此,自 古相沿把中药成为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 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 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4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淮南子· 修务训》谓 :“神农……尝百草 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 此之时,一日而遇七 十毒。” • 《史记· 补三皇本纪》 云:“神农氏以赭鞭 鞭草木,始尝百草, 始有医药。”
பைடு நூலகம்
5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 前221年)
•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 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作溶剂,后世用 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甲古文中即有“鬯其 酒”的记载。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 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 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内经》、《金匮要略》、《千金 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 中大量记载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 。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04 中药的药理与功效
中药的性味与归经
总结词
中药的性味与归经是中药药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中药的作用特点和作用部位 。
详细描述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味道,常见的有寒、热、温、凉、平五性,辛、甘、酸、 苦、咸五味。每种中药都有独特的性味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药的作用方向和特点。 归经是指中药对某些特定脏腑经络的病变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是中药药理的重要理论
基础。
中药的药理作用
总结词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和对抗病邪的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的药理作用包括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和对抗病邪的作用。调整作用是指中药能够调整机体的功能,使之恢复正 常,如调理气血、调整阴阳等。对抗病邪的作用是指中药能够直接针对病因或病理产物进行治疗,如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
康复等。
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中药的作 用机制和药效靶点。
质量控制
对中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控 制体系,提高了中药的品质和安全性。
剂型改进
对中药的剂型进行了改进,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提高 了中药的便利性和可接受性。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 发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药的起源 •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 • 中药种类与分类 • 中药的药理与功效 • 中药的应用与传承
01 中药的起源
古代的中药知识
神农尝百草
据史书记载,神农氏是中药学的 始祖,他尝遍百草,辨别药性, 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禽类
如鸡内金、鸡蛋黄等,具有滋阴润燥、养血安神等功 效。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药知识得到了系统化的整理和传播。
在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这些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中药的药性、功效和用法,标志着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古代,中药学主要以本草学为主,即对中药的分类、鉴别和用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创作的一部集大成的中药学著作,对中药的分类方法、药物性能和用药指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药学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
在西方医学的影响下,中药学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和临床验证。
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如化学分析、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推动着中药学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药学也加强了与西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药学家和西医学家的合作研究,使得中药学在疾病的防治和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和心脑血管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虽然中药学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如药材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中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类健康和推动医学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中药学的发展将继续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挖掘中药的潜力和优势。
同时,中药学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的中医药学界共同推动中药学的发展。
总之,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中药学的发展将继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目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于以注意。
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是植物药。
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
直至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了矿物药。
在这一时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
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
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
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
《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药以共医事”。
<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
《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皆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二、秦汉时期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名医公乘阳庆曾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
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物学及药学专著,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麻,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龙眼等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
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学的发展。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过程。
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
《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各种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
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
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
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
《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还很不全面。
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
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徐之才药对},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
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还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
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同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
为便于保存文献资料原貌,陶氏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作注的方式;对于药性,又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
这在全凭手抄药书的时代,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本书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南朝刘宋时期雷数著《炮炙论》,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文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
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发达,同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相继从海外输入的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达千种。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药物品种及名称混乱,加之《本草经集注》在一百多年来的传抄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因此对本草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既是当时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草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勋、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共844种。
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该书很快传到国外,如公元731年即传入口本,并广为流传。
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本草拾遗》。
作者深入实践,不仅增补了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
陈氏又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
《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届(羊的甲状腺)和鹿届治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
酵母制剂在公元前即有记载,到了唐代已普遍地用于医药,如《千金方》和甄权的《药性论》都对神曲的性质功用有明确的叙述。
唐至五代时期对某些食物药和外来药都有专门的研究。
由盂沈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的《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疗专书。
李瑚的《海药本草》,则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也反映出唐代对外来药物引进的情况和认识水平。
五、宋代由于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商业交通的进步,尤其是雕板印刷的应用,为宋代本草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公元973-974年刊行了《开宝本草》,1060年刊行《嘉佑补注本草》,1061年刊行《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而私人撰述的书籍,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p),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经史文献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内容丰富,载药总数已达到1500余种,并于各药之后附列方剂以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
宋以前许多本草资料后来已经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下来。
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
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
《宝庆本草折衷]则有“猪胆合为牛黄”的记载。
此外,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
六、金元时期宋代本草著作的大量刊行,方兴末艾的药理研究,留下了丰富的药学文献,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视野。
他们不再承袭唐宋的本草学风,改变了以资料汇集整理、药物品种搜寻和基源考证为重点的作法,编纂药书,不求其赅备,而多期于实用。
因此,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
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
如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的《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的《汤液本草》,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等。
上述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
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气、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
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任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元代中外医药交流更加广泛,在药物相互贸易中,政府还派遣人员去各国采购。
阿拉伯人、法兰西人开始来华行医。
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
七、明代明代,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药学知识和技术的进一步积累,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弘治16年(1503年),刘文泰奉救修定本草,花费两年时间编成《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15种,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24项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