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储藏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u eulifr t n fro rc u t ’ ie soa e. s f nomai o u o nr Src trg o y K e r s:ie;so a e t h oo y ; f s e p n y wo d rc trg e n lg c e r hk ig
系列 的 变 化 , 生 对 人 体 有 害 的 醛 、 类 化 合 产 酮
物[ 。 12 发 热霉 变 .
大米 发热霉 变 的现象 比较 明显 , 主要从 硬度 、 色 泽、 气味 等方 面表 现 出来 , 一般 通过感 官鉴定 可 以察 觉 出变化 。一般 认 为 , 轻 度 异 味 、 有 出汗 、 软 等是 发 大米发 热霉 变 的先兆 ; 而起 毛 、 眼 、 起 起筋 等 现 象 的 出现则说 明发热 霉变 的程度 加深 。大米 发热霉 变的 基本 条件是 水分 , 含水 量高 的大米 , 在适宜 的温度 与 必要 的氧气 下 , 就会 迅 速 生霉 并 出 现发 热 。高 温高
1 1 陈化 .
大米 吸湿能力 与加工 精度 、 糠粉 含量 、 米总量 碎
等有关 。尤其 是糠 粉 , 吸湿 能 力 强且 带 较 多微 生 其
物 , 易引起发 热 、 霉 、 味 , 容 长 变 还会 阻塞 米 堆孑 隙 , L
大米 陈化 即其 食 用 品质 明显 下降 , 主要 表 现 为 米质下 降 、 乏 光 泽 、 味减 弱 等 ; 常 从 色 泽 、 缺 香 通 气 味、 酸度 和黏性 等方 面 进行 评 定 。大 米 陈化 劣 变 主 要是 因为微 生物侵 人和脂 质 的氧化 。大米是 一种 多

直是 众多研究 者关 注 的热 点 。众 所周 知 , 米 是 大
稻谷 经过碾 去 内外颖 、 果皮 和种皮 后得 到的成 品粮 。

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研究

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研究

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研究粮食储存是农业生产的最后关键环节,关系到粮食的保鲜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储存保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一、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意义粮食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重要食物,其保鲜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粮食的营养价值。

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延长粮食的储存寿命,减少粮食的损耗,确保粮食的安全和品质,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供给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二、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研究内容1.粮食储存环境的优化:粮食存放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对粮食的保鲜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粮食的需求,调节储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气氛气体组成,达到延长粮食储存寿命的目的。

2.粮食储存容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粮食的储存容器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潮性和透气性,以减少外界因素对粮食的影响。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优化储存容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粮食的保鲜程度。

3.粮食储存保鲜剂的研究和应用:粮食储存保鲜剂可以抑制粮食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生长,延长粮食的储存寿命。

研究人员可以研发并应用不同类型的保鲜剂,以提高粮食的保鲜程度。

4.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粮食储存保鲜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关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粮食的保鲜程度。

三、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通过优化储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气氛气体组成,可以降低粮食中的水分含量,减少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利用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作为粮食储存保鲜剂,可以抑制粮食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生长。

此外,一些智能化的粮食储存保鲜设备也已经开始应用,如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粮食储存环境。

四、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前景和应用推广粮食储存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粮食储存现状调研报告

粮食储存现状调研报告

粮食储存现状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在粮食生产和供应链领域,粮食储存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供应的重要环节。

粮食储存现状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粮食储存状况、问题和存在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设计并分发了一份面向粮食生产和储存企业的问卷,以收集量化数据和意见反馈。

其次,通过对粮食仓库和储存设施进行实地访谈,获取更详细的资料和现场观察。

3. 调研结果3.1 粮食储存设施现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粮食储存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库和设施,但仓库的大小和设施的先进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少量企业还依赖政府提供的储存设施。

此外,一些小型企业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其储存设施存在一定的老化和容量不足的问题。

3.2 储存管理现状储存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包括粮食损失率较高、储存设备维护不及时、粮食质量检测不完善、储存操作规范不严格等。

有些粮食仓库缺乏合理的通风、除虫和防腐措施,导致粮食易受潮、发霉和虫害感染。

3.3 技术水平与创新少数企业采用高科技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粮食储存,提高了储存效率和质量控制。

然而,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储存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对新技术和创新较为保守。

4. 挑战和改进措施4.1 储存设施改进针对老化和容量不足的储存设施,粮食储存企业可以考虑进行设施升级和扩建,以提高储存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

此外,适当引入现代化的储存设备,提高储存效率和保鲜措施。

4.2 储存管理改进◆加强粮食质量检测和监控:建立完善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粮食质量检测和监控,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规范储存操作:制定严格的储存操作规范,确保员工遵守和执行,定期进行培训和巡查,提高操作水平和仓储安全。

◆引入新技术和创新:促进新技术在粮食储存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储存设备、物联网监测系统等,提高管理效率和粮食质量监控。

5. 结论当前粮食储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改进和改善的空间。

粮食存储调研报告

粮食存储调研报告

粮食存储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粮食存储情况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当前粮食存储面临的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目的2.1 了解粮食的存储容量、存储设施和存储方式等情况;2.2 探究粮食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3 分析粮食存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询问相关部门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4. 粮食存储情况4.1 存储容量和设施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粮食存储容量较大且设施相对完善,但也存在一些设施老化、设备陈旧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

4.2 存储方式调研显示,传统的仓储方式仍然主导着粮食存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存储方式,如立体仓储、大型仓储设备等。

5.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5.1 储存损耗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在储存过程中,粮食易受虫害、霉变等影响,导致储存损耗增加。

因此,为了减少粮食损耗,应加强卫生防治和科学储存管理。

5.2 储存设施老化由于一些存储设施已经使用多年,存在老化、设备陈旧等问题。

应加大对存储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力度,以提高存储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 发展趋势与建议6.1 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如智能化仓储、远程监控等,提高粮食存储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6.2 微型农户的支持对于一些微型农户来说,建立共享存储设施和合作社等形式,可以有效解决物流问题和提高效益。

6.3 完善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粮食存储领域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在政策层面上为粮食存储的发展提供保障。

7. 结语本次调研报告对粮食存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希望能够为粮食存储领域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并促进粮食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

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探析

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探析

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探析一、引言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是确保粮食质量和数量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本文将探讨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的发展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传统的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主要依赖于自然通风、日晒和低温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环境要求高、储存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此外,传统技术无法满足大规模现代农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

三、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气调储存技术和真空冷冻技术。

1.气调储存技术气调储存技术是利用控制储存空气成分,延缓果蔬的氧化和衰老速度,从而延长储存期限的一种技术。

通过调整储存空气的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含量,可以在不破坏产品质地的同时延缓其衰老进程。

这种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

2.真空冷冻技术真空冷冻技术是利用真空环境下的超低温,使食品中的水分迅速转化为冰晶,从而达到保鲜和杀菌的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储存期限,还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因此,真空冷冻技术广泛应用于肉类、水产品和速冻食品等领域。

四、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的挑战尽管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能耗问题现代储存设备和技术大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对环境产生了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技术标准的统一目前,不同地区和企业使用的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标准存在差异,这导致了技术交流和应用的困难。

3.农民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应用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农民的技术水平需要得到提升。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培训非常重要。

五、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以上挑战,现代粮食储存与保鲜技术有以下发展方向:1.绿色储存技术将更多的绿色能源应用于粮食储存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摘要: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

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粮食储藏保管技术,对我国粮食储储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粮食储藏创新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粮食储藏技术创新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粮食流通重要环节之一的储存环节,目前与这种发展形势还有些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1)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丢失严重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如果粮仓内的相对湿度低于粮食平衡水分所对应的相对湿度,粮食就会丢失水分。

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粮食水分丢失尤为严重。

在拉萨,储藏一年的大米,粮食水分可能降至9%以下。

如果进行机械通风,水分丢失将更加严重。

粮食水分的丢失,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特别是稻谷,其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都将大大降低。

(2)高水分粮不断增加,给粮食安全储藏带来了新的困难在南方,稻谷的主要干燥方式是传统的晾晒,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又大量转移。

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粮食收购已经进入了卖方市场,在一些地方,农民不再晒粮,也不再清理粮食,粮库不得不收购越来越多的高水分粮。

在南方地区,稻谷收获季节又是气温较高的时候,给粮食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3)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粮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尽管我国在生态储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中储粮总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也各不相同,各地对储粮新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

从整体而言,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藏技术仍然占着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

(4)绿色储藏技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水 , 以 搜 5分 I 镪 , !戈川 f, l 。 的 火 米 , 青B J 仓 fif}保 鲜 技 术 投 入 他 川 。 j 川 为 : 将 久
、 L1采 取 分 炎 减 的 ,J , i 川 u向。
水 放 胃 J 仓 后 进 敞 械 , 】n … 冷 却 装
专 业 论 文 PROFESSIONAL PAPER
大米储 藏保鲜技 术研 究新 进展
口 文 刘 露 沈 阳师 范大 学粮食 学院
摘 要 :本 文主 要 在 对 人 米 储 藏 工 作 的基 本 特 点 、 传 统 储 藏 保 险 手 段 进 行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对 观 阶 段 国 内外 大 米 储 藏 保 险 的 新 技 术 方法 以 及 实 际 应 用情 况 、 发展 前 景 等 进 行 了详 细 、深 刻 的探 讨 。




一 0 j_l、

发 热 变 霉 。 人 水发 热
’ /y :,
的 情 况 十 分 普 遍 ,
直 接 『nJ大 水 进 行 接 m虫,
致 药 物 的 残 ,进
而 对 人 的 健 康 J 戚 胁 , 坼 Ii. Uj他 川 会 令 部 分
这 州一 象 【1J以 从 久 水 的 LI1小、 泽 以 及 硬 度 等 粮 害 虫 执 约 ,
。 特 圳 址糠 粉 这 ‘ 索 , 仃 很 强 的 吸 湿 能 力 , 川 II,J㈠ 钳 仃 人 的 微 物 , 可 能 会 出 发
: : 蠢 ;稿 l ‘乏,, ,i j II_0 ,: | :i
物 理 储 藏 保 鲜 法 。这 f【Il,J 【11. 借 甘)j多种 物

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仓储发展现状

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仓储发展现状

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发展趋势我国粮食仓储发展现状粮食储藏是整个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仓储技术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粮食仓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粮食仓储业就是要围绕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粮食储藏实际情况的各种现代仓储技术。

一、粮食仓储技术工作现状1、对科学保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把搞活经营与科学保粮对立起来,以强调搞活经营来削弱科学保粮,重经营业绩,轻仓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认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科学保粮过得去就行了。

二是脱离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客观条件谈科学保粮,片面地把科学保粮理解成应用计算机测控、准低温冷藏等资金投入比较大的技术,而对于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由于受资金实力、仓库等条件的制约,这些技术目前还无法普遍实行,忽视了科学保粮的实际内涵。

三是认为科学保粮“劳民伤财”,对科学保粮嫌麻烦、怕花钱。

在冬季通风降温工作中,有的地方对电费支出考虑比较多,通风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影响了降温效果;在推广“双低”或“三低”储粮工作中,有的地方强调人手少,工作量大,降低工作标准。

2、入库粮质控制难度加大。

近几年来,入库粮质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

入库粮食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平均水分、杂质上升。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种经济主体介入粮食收购市场,由于市场机制还未健全;无序竞争不同程度地存在。

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粮源,在收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宽质量要求,直接导致了入库粮食质量的下降。

在每年的粮食收购季节,都有外地企业直接或间接介入当地收购市场,价格因素和质量因素导致企业之间形成了无序竞争,影响了粮食入库品质。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3兰盛斌 郭道林 严晓平 丁建武 黎万武(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31)摘 要 通过对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我国未来5~10年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储藏 技术 发展 趋势 在“中国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粮食储藏理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粮食储藏技术正在由传统储粮技术向绿色储粮技术发展,由粗放型仓储管理向精细化仓储管理发展。

尤其是最近几年,利用自然低温的控温技术、气调技术、替代甲基溴等许多新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藏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1 我国粮食储藏现状分析1.1 绿色储粮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并且得到了高度关注 伴随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绿色储藏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我国专家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拓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粮食绿色一条龙”战略和“农产品绿色储运战略”。

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展了科技攻关项目《粮食保鲜技术研究》,对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小规模的中试试验;2001年,在中央储备粮绵阳直属库建设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二氧化碳气调粮库,随后又在江苏南京、上海、安徽六安、江西九江等地扩大应用示范,使我国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总仓容达到了4.3亿斤。

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秘书长、国际著名粮食气调储藏专家Dr.Shlomo Navarro参观了绵阳气调库后,对中国气调储粮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以来,随着二氧化碳商品价格的上涨,氮气储粮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受到了中储粮系统的高度重视,将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在中储粮南京直属库、防城港直属库应用示范的基础上,中储粮总公司对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扩大示范。

目前,氮气气调规模已扩大到7个粮库,应用仓容量达到了32万吨,计划到2008年年底,将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推广到18个粮库。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从我国粮食生产、购销的新形势和粮食仓储企业的生产作业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目前粮食储藏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关键词:基础设施;化学熏蒸;绿色储粮;农户储粮1现状1.1基础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近20年来,我国粮食储藏基础理论不断加强。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都设立的有关专项,取得一系列成果。具体包括:研究了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提出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食安全储藏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储粮理论体系;开展了全国性的储粮害虫抗药性调查,研究开发了快速检测储粮害虫抗性的方法;开展了全国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区系和真菌毒素调查,研究了几十种储粮害虫和几种主要螨类的生物特性;对部分粮食基础特性、品质劣变指标进行了研究,完善了粮油储藏标准体系等。这些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粮食储粮应用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保障。1.2储粮熏蒸药剂和防护剂的开发取得突破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储粮磷化氢熏蒸技术。该技术具有杀虫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渗透力强等优点,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越来越强。磷化氢替代药剂的开发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硫酰氟已获得在粮食储藏应用的农药登记,已经成为我国淘汰甲基溴后,可与磷化氢交替使用的新型熏蒸剂。在防护剂方面,六六六、滴滴涕等化学药剂已逐渐被淘汰。食品级惰性粉防治技术研发成功,并在示范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实仓应用表明:采用惰性粉气溶胶双相流喷施技术可彻底有效杀灭害虫,同时不产生任何化学药剂残留,可实现无公害储粮,是我国害虫防治技术上的一大突破。1.3部分智能储粮技术逐步实现规模化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与其他各行各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智能化也取得一定进展。我国从“十五”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储粮智能通风技术的探索,在数学模型、控制软件、执行机构等方面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陆续在我国各储粮生态区域应用。目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通风规模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通过精确控制通风时机等要素,有效避免了有害通风、无效通风,提升了通风效率,降低了通风能耗近30%。智能气调技术是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气调技术进行的优化升级,已经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0多个直属库应用,进一步降低了气调运行成本近20%。数字式储粮电子测温系统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家粮食局已经提出了构建“智慧粮库”的总体框架,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提升粮食流通监测预警、宏观调控、库存监管、质量安全和仓储管理水平。2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问题2.1仓储基础设施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粮食仓储设施和装备是粮食储藏安全技术的基础。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国储库、省级直属库设施条件、设备配套较好,大部分基层粮库储粮设施设备落后,不尽如人意。1.仓房条件比较差,有些仓房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水平,砖木圆仓、砖木平房仓、砖木中转仓、钢板仓等仍占相当的比重。仓房破旧,墙体裂缝、上漏下潮、密闭、隔热性能较差等问题突出。2.对于已有的设备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常年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对于已有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用过几次就报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2采用化学熏蒸方法防治储粮害虫,绿色储粮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一直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采取储藏措施。广泛开展以清洁卫生为主的物理机械、化学药剂等方面的综合防治。1.大部分储粮单位为确保粮食安全度夏,防治工作重点在严格控制虫霉发生,有虫即熏蒸,最为常用的储粮害虫防治化学剂主要是磷化氢,磷化氢杀虫成本低,效果好,施药方便,同批储粮在一个储存期内平均熏蒸次数高达3~4次。2.尽管现在采用缓释、间歇、环流、“双低”、“三低”等储粮化学药剂熏蒸杀虫方法,但粮食中也会有药物残留,危害粮食安全,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使用磷化氢熏蒸杀虫还会产生明显抗药性。3.从长远来看,粮食的储藏方法应向低温、气调、物理和生物综合防治等绿色储藏方向发展。但是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技术比常规储藏技术成本高,投资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开展绿色储粮的积极性。2.3农户储粮损失严重近年来,国家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每年收获的粮食有一半储存在农户的手中,大约有5000亿斤,由于农民安全储粮意识低,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因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农户储粮环节损失严重。据抽样调查,平均损失率为8%,每年农户储粮损失在400亿斤左右,而东北部分地区农民储存玉米霉变严重,霉变粒最高比例达到30%以上。3解决对策3.1要加强跨学科、开放性合作粮食储藏科学本就是与农业、生物、建筑、环保、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及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科。新世纪以来,随着生物、信息、环保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也理应更为紧密,更为深入。具体包括储粮害虫行为学研究、粮堆生态学研究、粮堆热量和水分转移规律研究、储粮品质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通风动力学研究、害虫致使机理研究、粮食储藏品质与加工品质关联关系研究等,都必须依靠粮食储藏科技工作者与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合作开展,联合攻关。3.2加强国际合作虽然粮食储藏周期及储藏方式不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包括储粮生态系统模拟、粮堆热点和安全储存条件、害虫在粮食中的迁移、图像处理技术评估储粮品质等方面。3.3要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包括我国储粮害虫分布规律调查、不同地区不同仓型不同储藏方式的储粮储存损耗调查等。这些工作,我国虽曾开展过,但是在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有必要适时科学开展。3.4开展新型储粮干燥设施设备研发包括:研发节能、高效的,适应南方地区粮食水分不均匀、来粮不集中情况的可连续、可批次的储粮干燥配套设备;开展粉煤喷吹炉热源装备研究,提高燃煤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开展高效适用的脱硫除尘集成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开展粮食烘干过程中保质、减碎和自动控制研究,提升粮食烘后品质和智能化水平。3.5实现粮食储藏作业优化升级粮食储藏作业工程化,简单地说,就是用工程管理和工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粮食储藏作业,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且各方面配套,如同工厂的流水线,对储粮流程实行工程化管理。它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对人力的依赖,二是可以通过设备和流程将最好的技术和经验固化,从而确保最佳的使用效果,三是易于复制和推广。目前,在粮食储藏技术中,气调储粮技术是工程化的典型成功例子。我们应充分借鉴气调储粮技术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智能化技术的深入融合应用,推动和加速其他各项储粮技术的工程化。4结束语总之,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粮食储藏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仓储行业的现实,广泛借鉴吸收其他行业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传感、先进制造技术等成果,带动技术、装备的同步发展,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参考文献:[1]庞映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新进展[J].粮食储藏,2012(2):3-6.[2]谭波,梅禹.广西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与发展[J].大众科技,2009(5):178-179.[3]靳祖训.中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8(8):13-15.。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王梅陈汲(成都市粮食局)摘要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仓储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

指出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低温和准低温储粮;逐步推行包括清洁卫生防治、习性防治、气调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杀虫剂和硅藻土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加强储粮品质监控和完善粮情电子测控技术。

关键词粮食储藏发展趋势低温储粮无公害防治品质监控粮情测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饮食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食品消费已经开始从吃饱吃好,向重视优质安全、丰富多样、营养健康和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

粮食既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畜、禽、水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粮食储藏是整个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仓储技术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粮食仓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与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粮油的要求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科学保粮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手段简单粗糙,粮油质量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80%左右的粮食仍处于常规储藏,陈化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稻谷和玉米的陈化问题十分突出。

储粮害虫和霉菌造成的储粮损失还相当严重,防治技术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引起了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害虫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而无公害防治有害生物技术几乎为空白。

储粮品质监控技术落后,粮情检测技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仓储业就是要围绕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粮食储藏实际情况的各种现代仓储技术。

1 粮食仓储技术工作现状1.1 对科学保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把搞活经营与科学保粮对立起来,以强调搞活经营来削弱科学保粮,重经营业绩,轻仓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认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科学保粮过得去就行了。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_曲春阳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_曲春阳

粮食储藏技术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3曲春阳 刘 鹏 屠 康(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95)摘 要 在简要介绍大米储藏过程中品质下降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比较分析了大米的常用储藏方法(包括:常温储藏、低温储藏、气调储藏、化学储藏)和保鲜包装新技术(如:60Co和电子加速器辐照保鲜、纳米保鲜膜保鲜技术、生物源保鲜剂保鲜技术、微波处理技术等),并结合大米储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米 储藏 保鲜技术 全世界大米年产量在5.2亿吨左右,约有39个国家高达10亿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尤以亚洲对稻米的依赖性最强;其中我国年生产大米1.85亿吨,约占世界的35%,居于首位;其次为印度、印尼和泰国。

我国也是大米消费大国,目前人均直接年消费大米100kg左右,口粮消费总量1.2亿吨左右[1]。

大米是粮食中最难保存的粮品之一,由于保护胚乳的稻壳和皮层在大米加工过程中均被去除,胚乳直接与外界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发生联系,且米粒是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亲水胶体,极易受湿、热、氧、虫、霉等的影响而变质。

特别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大米品质劣变、霉变速度加快,导致大米酸度增加,粘性下降,使大米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丧失食用价值[2~3]。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全世界每年有15%~16%的大米由于收获后不适宜储藏和加工而导致损失[4]。

为此,大米储藏保鲜一直受到国内外食品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大米保鲜目的是防止大米在仓储、流通和消费者食用存放期间生虫、长霉以及延缓其品质劣变。

大米主要的储藏法包括:常温储藏,低温储藏(自然和机械制冷)、气调(自然缺氧、充CO2、充N2、真空)储藏、化学储藏等。

大米储藏从仓储式、大包装向小包装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如辐照技术、纳米技术、微波技术和涂抹保鲜技术等已开始应用研究。

1 常用储藏方法1.1 常温储藏常温储藏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大米储藏方式。

储粮技术调研报告

储粮技术调研报告

储粮技术调研报告储粮技术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在我国,储粮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储粮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粮食储存的效率,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储粮技术的发展状况,评估其应用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文献研究:综合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期刊和报告,了解储粮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

2. 实地调研:选择了农村地区的粮食储备库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责任人进行访谈,详细了解他们使用的储粮技术和遇到的问题。

3.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农民和粮食储备庫工作人员的问卷,了解他们对储粮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文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储粮技术主要包括封闭防蛀技术、气调储存技术和空腔输送技术等。

这些技术通过控制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等因素,有效地减少了储粮过程中的蛀虫繁殖和粮食品质变坏的问题。

2. 实地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的粮食储备库主要使用传统的封闭防蛀技术,尚未广泛采用气调储存技术和空腔输送技术。

这主要是因为相关技术的设备和成本较高,农民和储备库管理人员对于新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

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和储备庫工作人员对储粮技术整体了解较少,对封闭防蛀技术的认知相对较高,但对气调储存技术和空腔输送技术的认知较低。

其中,农民对于储粮技术的应用较为依赖工作人员的指导。

四、结论和建议1. 当前我国储粮技术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实践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推广情况有限。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农民和储备库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认知和了解。

2. 同时,政府在培训和宣传方面应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鼓励农村地区的粮食储备库采用新技术,提升粮食储存的效率和质量。

3. 我们还建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开发,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粮食的特点,开发适合的储粮技术,并加强与国际储粮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储粮技术的水平和竞争力。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粮食是国家经济和民生的重要基础,粮食储藏关乎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

因此,了解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现状分析1. 粮食储存总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粮食储藏总量在近年来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粮食储备总量已超过X亿吨。

2. 粮食储存地区分布我国粮食储藏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大平原地区,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也是粮食储藏的重要基地。

3. 粮食储存设施我国的粮食储存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进,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

主要包括粮食仓库、粮食集散中心、冷库等设施。

这些设施在保障粮食品质和减少损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粮食储藏管理我国粮食储藏管理主要由国家粮食局和各地方政府共同负责。

国家粮食局负责制定粮食储备政策、统筹粮食储备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粮食储存和管理工作。

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问题分析尽管我国粮食储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储存设施老化部分粮食储存设施存在老化和破损的问题,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效果。

需要加大对储存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投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 储备粮品质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储备粮的品质存在下降的问题,如霉变、虫害等。

需要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的品质监管和防治措施,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

3. 储备粮流转难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存在粮食流转难的问题。

由于粮农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粮食储备的流转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需要创新储备粮流转机制,促进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

4. 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尽管我国粮食储备总量较大,但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粮食安全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需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况及发展趋势

农户储存粮食损失达1500— 2000万吨,损失180—200亿元, 数量比较惊人,相当于一个粮食 主产省的粮食年产量。
(二)粮食储藏设施设备结 构分布不平衡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一是粮 库数量较多,但结构还不尽合理。 全国现有仓容中,有效仓容占 88%,其中国债项目及省级直属 重点项目的设施条件好,设备配 套,但多数粮库还不尽意。多数 粮库仓型复杂,完好状况良莠不 齐,给储藏管理规范化和先进储 藏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困难。二 是粮食大流通尚未形成,粮食 “四散”体系未建立,中转环节 多,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一些粮 库收储的不同品种或同品种批次 差别较大的粮食,难以做到分仓 储存,混仓储存造成储粮安全隐 患和粮食品质、等级的下降。三 是仓储设备的配置水平不平衡, 新建粮库配置的设备数量多、技 术先进,原有粮库配置的设备少、 技术落后,大中型粮库的设备利 用率高、使用效果好,并注意维修 保养。小型粮库设备利用率不高, 维修保养的不够造成有些设备已 经无法使用。四是尚未消除露天 储粮,简易储粮设施以及仓房老 化需大修或待报废的比重仍然较 大,很多建设年限较久、使用年限 较长的仓房因维修资金紧张或仓 容闲置而导致仓房受损。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农户储粮损失仍较为 严重 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 环节,仓储装具简陋,管理水平 低,缺乏必要的储藏技术指导,粮 食产后损失较为严重。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普遍采 用简易的储粮装具,如编织袋、麻 袋、围席囤,甚至露天堆放,造成 虫、鼠害和霉变以及畜禽啃食等, 损失较大。农民缺乏正确的储粮 技术指导,对减少损失和提高粮 食保管品质的意识也不强,加之 较少有适合农户储粮的效果好、 成本底的器具,农户也不愿意在 这方面进行投入。 据综合调查,我国农户产后 储粮损失一般在8%一10%,个别 地区抽样调查甚至近20%。分散 在全国2.4亿多农户储存的粮食 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 上,按8%一lO%N算,全国每年仅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 质 、减 损 、防 治 害 虫 的综 合 储 粮 技 术 。我 国从
“ 七五 ”开始 即对 二 氧 化 碳 气 调储 粮 技 术 进 行 了全
2 问题
2 . 1 低碳环保型粮食储藏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球污染和资源不足问题的加剧 ,绿色储
面研究 ,并取得成功 。但随着二氧化碳价格的上涨 及其温室效应的争议 ,氮气储粮技术成为气调储粮 技术的主要发展方 向。自 2 0 0 5 年开始,中国储备 粮管理总公 司、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充
化 氢交 替使 用 的新 型熏 蒸剂 。在 防护 剂方 面 ,六六
六 、滴滴涕等化学药剂 已逐渐被淘汰。食品级惰性 粉防治技术研发成功 ,并在示范应用中取得 良 好效
冷却技术相结合 ,并将四项技术集成创新 和标准化
*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 大街 甲 1 4 3号凯旋大厦 A座
果 ,实仓应用表明:采用惰性粉气溶胶双相流喷施
1 现状
1 . 1 基 础性 研 究取得 一定 进展
设计 ,首次在 国际上提 出 了通风控 制 “ 窗 口”理 论 ,提出了有效防治储粮害虫的关键对策和参数 , 建立了低温和准低温储粮新指标体系 ,破解 了高大 粮仓的储粮难题 ,并在全 国的大部分中央储备粮库 和地方粮库中进行了推广应用 ,使储备粮宜存率从
7 O 提高 到 9 5 以上 ,全 国储 粮 化 学 药 剂 使 用 量
减少 了 8 0 ,每 年 节 约 粮 食 保 管 费 用 和减 少 陈 化
近2 O 年来 ,我国粮食储藏基础理论不断加强 。 在 “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 十二五”中都设
立 的有关 专 项 ,取得一 系 列成果 。具 体包 括 :研究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新进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8期文刘露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摘要:本文主要在对大米储藏工作的基本特点、传统储藏保险手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阶段国内外大米储藏保险的新技术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详细、深刻的探讨。

一、大米储藏的基本特点剖析发热变霉。

大米发热霉变的情况十分普遍,这种现象主要可以从大米的气味、色泽以及硬度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通常借助感官上的鉴定就能够发现其变化。

普遍认为,出现轻度异味、发软、冒汗等现象均为大米发热霉变的征兆;同时,起毛、起筋、起眼等情况的存在更表示大米发热霉变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吸湿返潮。

大米吸收湿度的能力和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加工精度、碎米数量、糠粉含量等等。

特别是糠粉这一要素,其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同时自身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很可能会出现发热、霉变、异味等,进而堵塞米堆的孔隙,令其积热不容易扩散。

陈化。

所谓的“陈化”现象,也就是说大米的食用质量显著降低,这通常体现在米质降低、米粒光泽不足、气味异常等方面。

一般而言,我们可从气味、酸度以及黏性等方面做出鉴定。

大米陈化现象的出现和微生物侵入、脂质的氧化密不可分。

二.传统大米储藏保鲜方法分类储藏。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当中,对各类品质与批次的大米,分类储藏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借助该储藏保鲜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水分的分层与转移、温差大等而引发的霉变现象。

此外,对于受潮、受冻、发黄的稻谷加工后的大米,以及部分高温霉变或遭受虫害的大米,都应当采取分类储藏的方法,避免相互影响。

化学储藏。

这种储藏保鲜技术即为在大米储藏环节中添加一些诸如敌敌畏缓释片、磷化氢等化学类药物来防范虫害和霉变。

但是,若将化学药剂直接同大米进行接触,很容易导致药物的残留,进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并且长期使用会令部分储粮害虫产生抗药性,无法根治。

常温储藏。

这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大米储藏手段。

农民对稻谷进行收割作业后,首先把它们晒干,接着磨成大米进行常温库存。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粮食储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那么,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一、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储藏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目前,我国粮食储备总量已经达到了1.3亿吨左右,其中国家储备粮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粮食储藏体系,包括了国家、地方和企业三级储备体系。

这些储备体系在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尽管我国粮食储备总量较大,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不均,粮食储备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

其次,由于粮食储备的管理和运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

最后,由于我国粮食储备的成本较高,加之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储备粮的流通和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粮食储藏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将继续加大粮食储备的投入,提高储备粮的质量和数量。

2. 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运作。

为了保证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将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运作,建立健全的储备粮流通和利用机制。

3. 推进粮食市场化。

为了提高粮食储备的利用效率,我国将加快推进粮食市场化,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促进粮食流通和利用。

4. 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总之,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粮食储备的投入,提高储备粮的质量和数量,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运作,推进粮食市场化,加强国际合作,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粮食储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来看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储藏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包括粮食仓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在粮食仓储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粮食仓库,涵盖了各个地区。

这些仓库配备了现代化的储存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

在粮食运输方面,我国建设了广泛的运输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确保了粮食的及时运输。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粮食加工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和利用率。

然而,尽管我国粮食储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一些地区的仓库设备陈旧,储存条件较差。

其次,粮食运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运输环节中的损耗和浪费。

此外,粮食加工工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粮食储藏设施的投入,提升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仓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粮食储存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要优化粮食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耗和浪费。

此外,还要加强对粮食加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我国粮食储藏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粮食仓储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储存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保证粮食储藏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粮食运输网络将更加发达,运输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减少损耗和浪费。

同时,粮食加工工艺将不断创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我国还将加强粮食储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储存效率和保鲜能力。

总结起来,我国粮食储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大投入和改革创新,我国将进一步提升粮食储藏的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粮食储藏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浅析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产粮产量较大,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消费量也较大,所以粮食储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

文中分析了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并对目前粮食储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说明,同时进一步对粮食储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粮食储藏;现状;问题;发展0.前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对兴仓储粮较为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藏经验,所以即使在灾害年月里,也保证了对粮食的供给。

粮食的储藏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每年由于霉变和虫害等损失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将近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做好粮食的储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粮食的储藏主要是要有良好的配套设施和先进的保管技术和方法。

1.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1.1粮食储藏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对粮食储藏工作都较为重视,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开始储藏网络,使粮食储备体系得以建立。

1.2新技术及新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粮食储藏工作的不断进行,大量新技术、新装备在粮食储藏中得以快束宾发展和应用,使粮食储藏的技术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对提高粮食储藏的质量和减少粮食的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粮食储藏管理形成较为规范的模式我国的粮食储藏工作主要由国家、地方、企业和农户四个部分来完成的,在储藏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地粮食的储备在设施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都高于企业与农户对粮食的储藏。

随着中央储备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粮食储藏中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随着粮食的高产丰收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粮食防虫防霉,还要防止粮食的污染和保持粮食的品质。

所以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储粮技术也得以快速的提高,人们对储粮的理念有了科学的认识,从而使粮食储藏技术和管理开始向现代化、科学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1.4粮食储藏技术标准规范逐步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就制订了我国粮食储藏管理和储藏技术相关的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的分布对我国的粮食储藏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 括加工精度 、 碎 米总量 、 糠粉 含量 等因素 影响大 米 吸湿 能力 , 特 别 是糠 粉 的 吸湿 能力 非常 强 , 同时 带 有较 多微生 物 , 并且 阻塞 米堆 孔隙 , 容易 引起 发热 、 变
味、 长霉 , 也 不易散 发积 热 。 1 . 3大米容 易发 热
藏方 法对 大 米进 行 储藏 。 用 塑 料薄 膜 密 闭米 堆 , 大 米 在充C O, 、 N, 或 真空等缺 氧条件 下 , 呼吸强 度下 降 , 减 缓 品质 劣变速 率 。 气调 储藏 因外环 境( 辅 助设施 ) 不够 成熟, 其 费用 及技术 含量都 极高 , 目前并 不广泛 推广 。 但 它 随着 小包 装技术 的快 速发 展再一 次走 上市 场 。 在 3 0 ℃、 水分含 量 1 4 . 7 %的密闭环境条 件下 , 真 空、 充氮 、 充CO, 和 空气包 装的大 米储 藏3 个月 , 而大 米的硬度 、 还 原糖 、 米饭 粘度 以及脂 肪 酸都 没 有 出现 明 显变 化 。 充N, 和充C O, 包装、 空气包 装的大米 中的还原糖 、 米饭 粘度 、 脂肪 酸和硬 度变化最 大 。 充氮( 氮浓度9 5 %以上 ) 可有 效减 少大 米营养 物质 的损 失 , 延缓大 米 的品质劣 变, 保 持大 米 的新鲜 品质 。 2 . 3低 温储 藏 采用 低温 储藏 是大 米保 鲜 的有 效途 径 , 大 米 的品 质劣 变 、 害虫繁 殖和 抑制 霉菌生 长在 低温条 件 下可 以 有效 延缓 。 1 0 ℃以下霉菌停止活 动 , 可 以完 全抑制害虫 繁殖 , 大 米呼吸及酶 的活性 均极微弱 , 霉菌在2 0 ℃以下 大为 减少 ; 低温储藏 的大米控温 1 5 ℃的低 温仓 , 只能对 含量 1 5 % 以下 含水量 的大米进 行储 藏 。 低 温储藏 途径 有 两种 : ( 1 ) 自然低 温储藏 , 在冬 季对 大米进行加 工 , 降低粮 温 后再 入 库储 藏 , 利 用风 机 把 外面 的 自风通 入 粮 堆 , 起 到 降温 作用 , 同 时采取 相 应 的防 潮 隔热措 施 , 并利 用 粮 食 导 热系 数 小 的特 性 , 使 大 米 长 期处 于 低 温 状 态, 在生 产实 践 中普遍 运用 大 米 自然低 温储 藏技 术 。 ( 2 ) 在夏秋 季季节 , 为 了保持粮 温的准低温状态 , 需 要补充冷源。 目前利用制 冷机组 , 利用制冷机组粮稳定 、 温低、 保鲜 的效果显著等特点 , 使粮食起到降温 的效果 。 最近 , 国外开 发 出大米保鲜 储藏新设备 。 此设备 由温度 自控装置 、 冷却装置 以及通 风管道 等组成 。 当大 米入仓 后, 冷却装置就 启动 , 并马上产生冷 气 , 冷却仓 内大米 。 该设备根据 温度 和湿度 随时关 闭与启动 , 当仓 内温度 降 至1 5 ℃以及湿度7 5 % 时, 冷却装置就 自动关闭 , 解决大米 度夏储藏 的问题 , 极大地 延长 了储藏 时间 。 大米过 夏的 最有效途径就是 低温储藏 , 可达到 防虫 、 防霉 , 可 以最大 限度地保持 大米的 品质 和色 、 香、 味。
2大 米储 藏
2 . 1常温储 藏
最为 普遍 的 大米储 藏 方式就 是 常温 储藏 。 稻谷 经
自然晒干 , 碾成大米 , 再放在库存 或缸 、 桶、 编织 袋等进 行 常温 储 存 。 常 温储 存操 作 简单 , 主要 以控 制 环境 相 对 湿度 和 大 米 的含 水 量 , 但 储存 时 间短 , 这 种 储 藏方
1 . 中外 食品
。 l 工 业
贮 运 保 鲜
大米储藏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许娜 娜 ’ 战东 胜
( 1 . 青岛市军队粮油供应站 山东青 岛 2 6 6 0 4 2 ;2 .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 限公司 江苏宿迁 2 2 3 8 0 0 )
摘 要: 在我 国大米作为主食之 一 , 人 们 一 直 对 大 米 的 储 藏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与探 讨 。 本 文 论 述 了 大米 储 藏 特 点 , 同时 阐述 了大 米储藏技术。
关键词: 大 米 储 藏 现状 进 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图分类号: ¥ 3 7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2 . 5 3 3 6 ( 2 0 1 4) o 6 — 0 0 7 1 — 0 2
1大米 储藏 特点
1 . 1陈化
大 米一 旦表 面无 光泽 , 米 粒起 筋 , 米质 变脆 , 就 是 出现陈化 ; 陈化 的大米粘 度 下降 , 米 汤溶 出物 减少 , 糊 化和 持水力 降低 , 脂肪 酸含量 上升 。 相 比原粮 , 成 品粮 更容 易 出现 陈化 , 如 果 糠粉 多 、 水 分大 、 精度低、 温度 高, 大米 出现 陈化速 度 更快 , 然 而则慢 。 1 . 2吸湿、 返 潮
由于 失去外壳保 护 , 对 外界 温湿的影 响 比较敏感 , 米粒 直接 与 空气 接触 , 害虫 容 易危 害 , 也 容 易 吸湿生 霉。 水分 超 过安全 标准 的大 米 , 在高 温条件 下 , 就容易 发生 吸湿 发 热 的情 况 。 同 时大 米 中的糠 粉 、 碎米 增加 了吸 湿面 , 粮堆湿 热 的积 累 , 又阻塞 了湿 热的扩 散 , 使 大米 粮温 升 高 。 大 米发 热生 霉 , 大 米 中的微 生物 大量 繁殖 , 大米 的营 养成 分 的分解 , 降低 了食用 品质 。 1 . 4易受 害 虫为 害 没有 外壳 、 种 皮保护 , 大米水分 较高 , 组 织松软 , 极 易感 染 害虫 。 几 乎所 有 的储 粮 害虫 都 能侵 蚀 , 危 害最 严 重为 玉 米象 、 螨类 等 害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