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烟气脱硫的CuOAl_2O_3吸附剂研究
化学吸附法去除废气中NOx的研究
化学吸附法去除废气中NOx的研究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气排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氮氧化物(NOx)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废气成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危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NOx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化学吸附法去除废气中NOx的研究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1. 化学吸附法去除废气中NOx的原理化学吸附法(Chemical adsorption)是一种使用活性物质(如催化剂)将目标物质(如有害气体)吸附于其表面的技术方法。
常用的化学吸附剂有活性炭、浸渍型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钒等。
这些化学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表面活性位点可以通过吸附反应与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形成不同的产物。
化学吸附法去除废气中NOx的主要反应原理为:NO + O2 → NO2(氧化)NO2 +化学吸附剂表面的还原剂→ 偶氮化合物或氨(产物)NOx +化学吸附剂表面的还原剂+O2 → 氮气和水2. 化学吸附剂的优缺点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化学吸附法在去除高浓度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方面表现更加优异,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高效去除 NOx: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吸附剂和还原剂,化学吸附法可以达到90%以上的NOx去除率。
(2)适用性广泛:化学吸附法不受废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气处理。
(3)节约成本:和传统的催化转化法相比,化学吸附法更加节约成本。
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陷:(1)反应废物的回收:化学吸附法产生的偶氮化合物或氨等产物需要通过后续的催化还原反应回收。
(2)催化剂的失活:在长时间的工业应用中,部分化学吸附剂会对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进行阻塞或覆盖,导致其失活。
3. 化学吸附剂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废气净化技术,化学吸附法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均有着不同的应用。
例如静电药剂喷射(ESP)后的尾气处理,电子产业中半导体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废气排放等。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孙文甫一、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产生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急剧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据统计,我国每年NOx、SO2排放量分别约为770万t和2400万t,然而NOx、SO2是形成“酸雨”和“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形成光化学烟雾,所以NOx、SO2污染带来的后果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每年因NOx、SO2及形成酸雨造成的损失达1100亿元,其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8%。
因此,脱硫脱硝及除尘是我国治理燃煤污染、改善大气环境的最主要目标。
我国根据经济发展和国情实际,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工业炉窑烟气净化,采取的是分步走的战略,首先控制尘排放,进而控制二氧化硫排放,近来要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型工业炉窑的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已经或正在进行,众多中小型燃煤炉窑烟气的脱硫脱硝也迫在眉睫。
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具体指标。
二、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要有干法和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1、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1)、钙基吸附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Ca(OH)2中加入飞灰、氧化剂、盐类如CaCO3等添加剂,经水合干燥后制备成高效吸附剂,对SO2和NOX进行同时脱除,反应温度通常为60-125°C。
催化汽油脱砷技术研究进展
技术应用与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2016·0335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采原油组分更加复杂,油品中砷含量增多趋势尤为突出。
砷化物作为催化重整、加氢工艺和烃类裂解过程的有害毒物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通常加氢催化剂均含有VIII族元素,油品中的有机砷和无机砷在高温临氢条件下会被还原为AsH 3,三价As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和VIII族元素的d轨道电子结合,形成配位键使其中毒失活,而这种中毒又很难通过活化或再生的方法排除,因此原料油中极少量的砷化物就会使催化剂发生永久性中毒失活。
以某炼厂加氢脱硫装置为例,原料FCC汽油中砷含量较低,仅为20-30ng/g,该炼厂在工艺流程设计上未对原料油进行脱砷处理。
经过为期4年的一个运转周期后对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再生并重新装填、开工,再生后催化剂活性远低于第一个运转周期,升温20℃仍不能达到新鲜催化剂活性。
再生催化剂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加氢脱硫催化剂上累积了大量的砷,含量基本与活性金属组分Co的含量相当,砷中毒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上述情况说明,即使原料中的砷含量很低,也可能对催化剂的长周期运行存在影响。
因此,脱除FCC汽油中的砷化物对于保持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在石油烃中,砷大多以与烃基形成有机化合物存在。
砷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4s 24p 3,因此砷原子和三个取代基形成δ键的三个取代砷。
一般认为石油烃中砷化物具有R 3As 的形式,其中R为氢原子或烃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
我国各地原油中砷含量不同,大庆原油和克拉玛依原油属高砷原油,砷含量可达(1000~2000)×10-9,甚至更高,如大庆常顶油的砷含量高达(500~2000)×10-9。
二、砷的脱除机理石油原料的脱砷过程存在着两种机理,一种是吸附脱砷机理,另一种是化学反应脱砷机理。
臭氧氧化吸收法脱硝技术研究
臭氧氧化吸收法脱硝技术研究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臭氧氧化一体化脱除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实验室研究阶段,所模拟的烟气成分、反应条件与实际工程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对工程实践指导作用有限。
本文以工程化项目为基础,研究臭氧结合氧化镁湿法脱硫一体化脱除技术中关键参数对脱除效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臭氧量(O3/NOx)、反应温度、入口NOx/SO2浓度、停留时间对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一体化脱除过程中的氧化和吸收进行机理分析,从而指导工程设计。
关键词:臭氧氧化脱硝适应性经济性关键因素1.研究背景1.1 技术背景锅炉或窑炉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NOx),如不加以治理,随烟气进入大气的氮氧化物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目前应用广泛的脱硝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目前在各大电厂中大型锅炉脱硝均为采用这两种技术。
这两种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烟气脱硝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如下:(1)还原剂危害SCR和SNCR工艺均要使用还原剂NH3,虽然有的工艺系统采用尿素热解作为氨原,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氨逃逸的问题,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
特别的对于某些氮氧化物排放过高的机组,为了满足环保要求,会增大还原剂喷射量,导致氨逃逸过高,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热电联产机组或市政过暖机组多位于市区或市郊,采用SCR或SNCR脱硝技术不仅有氨逃逸的危险,氨水或液氨本身就是重大危险源,氨水或液氨一旦发生泄露将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威胁周围居民安全。
(2)机组适应性限制SNCR脱硝工艺要求烟气温度区间为850℃~1150℃,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停留时间高于0.5秒;SCR脱硝工艺要求烟气温度区间为320~420℃,同时要求机组具备必须的改造空间。
对于大型工业锅炉或电站锅炉(大于300MW)机组,无论是煤粉锅炉或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都可满足相关改造条件,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燃煤锅炉或其他形式窑炉,由于炉型结构紧凑,难以满足SCR或SNCR技术要求。
浅谈工业烟气脱硫技术分析
浅谈工业烟气脱硫技术分析作者:梁世灿王志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我国的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
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本文针对工业烟气的脱硫技术的研究进行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烟气脱硫;技术中图分类号:TF741.3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控制工业烟气中SO2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环保课题。
占煤炭产量75%的原煤用于直接燃烧,煤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如烟气中CO2是温室气体,SOx可导致酸雨形成,NOX也是引起酸雨元凶之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破坏臭氧层以及产生光化学烟雾等。
总之燃煤产生的烟气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其中对人体健康易造成严重危害的污染物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以及氯气,他们危害人的机理如下:;;;;;;;;烟尘的危害主要是在呼吸系统各部位上沉积,这是构成或加重人类呼吸疾病的重要原因。
烟尘还是细菌等微生物依附之物;。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刺鼻粘膜和鼻粘膜,具有腐蚀性。
对人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
常见的氮氧化物以NO和二氧化氮为主。
他们都能刺激和损害呼吸系统,氮氧化物侵入肺脏伸出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等。
NO还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使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吸入过量的CO会消弱血红蛋白向人体各组织输送氧的能力,导致缺氧氯气对上呼吸道和眼睛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它会溶解在粘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氧化,盐酸刺激粘膜发生炎性肿胀,大量分泌粘液,造成呼吸困难。
二、烟气脱硫技术进展目前,烟气脱硫技术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操作过程的物相不同,脱硫方法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
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和氰化氢的脱除
HCN 的脱除方法1 吸收法吸收法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工艺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先将含有HCN 的废气通过碱液进行吸收生成CN - ,然后对其中的CN - 进行处理,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再进行排放。
根据对吸收后溶液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解吸法、碱性氯化法、酸化曝气法、电解氧化法、加压水解法等等。
各种处理含CN - 废液方法的反应原理如下:(1) 解吸法:用Na2CO3 溶液吸收HCN ,再加入铁与CN - 反应生成Na4 Fe (CN) 6 ,故又称为黄血盐法,这是处理含氰废液最早采用的方法。
但由于该方法处理不彻底,出水水质不稳定,处理后水容易带色,因此现在已很少使用。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4HCN + 2Na2CO3 →4NaCN + 2CO2 + 2H2O2HCN + Fe →Fe (CN) 2 + H24NaCN + Fe (CN) 2 →Na4 Fe (CN) 6(2) 碱性氯化法:该方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调整:第一阶段加碱,在pH > 10 的条件下加氯氧化;第二阶段加酸,在pH = 7. 5~8. 0 时,继续加氯氧化。
也可一次调整至pH = 8. 5~9. 0 ,并增加质量分数为10 %~30 %的投氯量。
但处理效果稍差。
碱性氯化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法,适于处理含氰量较低的废水,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NaCN + 2NaOH + Cl2 →NaCNO + 2NaCl + H2O2NaCNO + 4NaOH + 3Cl2 →2CO2 + N2 + 6NaCl + 2H2O(3) 电解氧化法:在以石墨为阳极,铁板为阴极的含有氰离子废液的电解槽内,通入直流电,将废水中的简单氰化物和络合物氧化为氰酸盐、氮与二氧化碳。
当含氰量小时( [ CN - ] ≤500 mgPL ) ,可加入食盐以增大电解质浓度。
当[ CN - ] > 500 mgPL 时,可直接进行电解,但一次处理后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进行处理。
工艺流程图题解题技巧
理综化学第十一题化工流程题训练1、工业流程图题做题原则:(1)、首先快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解决“干什么”(2)、“怎么做”:迅速把握文字材料和方框中有效信息,仔细分析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把产物或得到的滤液、滤渣等成分写在流程图相应位置上。
(3)、遇到不懂的信息或问题可以跳过去,到时再说,有些提供的信息可能在问题中根本没及,有些信息则可以结合问题帮助理解。
(4)、可以在问题中寻找一些相对独立的问题作答,节约审题时间。
2、在化学工业中应考虑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原理在实际工业上是否可行②成本要低——原料的选取使用、设备的损耗等,这是整个过程都需考虑的问题③原料的利用率要高——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④生产过程要快——化学反应速率⑤产率要高——化学平衡⑥产品要纯——产品的分离、提纯⑦环保问题——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3、由此,化工题常考查的知识点则总结如下: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无机物的性质及制备②化学反应速率原理③化学平衡原理④水解理论⑤化学反应与能量——热量的计算(盖斯定律),电化学(电解、电镀)⑥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基础实验⑦绿色化学的观点4、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原料处理→分离提纯→获得产品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②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④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 值除杂a .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b .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 +反应,使溶液pH 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吸附在多相催化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以 Al 2O3 为例, Al 2O3 晶体常以铝的羟 基化物脱水得到,结构为:
L 酸中心很容易吸水变为 B 酸中心:
表面两个 OH-脱水后,就露出一个 Al 3+ 离子和一个 O2-离子。 Al 3+ 离子为配位不饱 和, 可再吸收电子对, 因而是一种 L 酸中心。 由此可见, 氧化铝表面上具有可供反应 物吸附的 L 酸中心和 B 酸中心,同时还有 碱中心,能形成酸碱的协和催化反应。 2.2 半导体催化的化学吸附 半导体催化剂是一类应用很广的催化 剂, 主要用于无极化工的氧化和石油化工的 氧化脱氢反应上。 这种催化剂可以分为如下 三类: 第一类,P 型半导体:Cu2O; 第二类, 本征半导体: CuO, MgO, CaO; 第三类,n 型半导体: AlCO3, ZnO, Fe2O3。 本征半导体的原子与原子间组成共价 键,是价饱和状态。价电子填充于满带中, 每个能级有两个配对电子, 低温下导带中没 有价电子。 这种半导体导电时要依靠温度激 发,把少量价电子由满带激发到导带(空带) 中,导带中得到自由电子,这自由电子的导 电就叫做电子导电。 同时满带放走了部分价 电子后,由本来的电中性变为带正电, 。形 成所谓 “ 正空穴 ” ,正穴的移动也能产生电 流, 称为正穴导电。 电子导电又叫 n 型导电, 空穴导电又叫 p 型导电。 可见本征半导体的 导电,同时存在 n 型导电与 p 型导电。 另两种半导体。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大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氧化物,如果按正 常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组成, 而且金属与非 金属元素,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毫无缺损,
ra f ( A )
(C) 与吸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占有高 于吸附吸附活化能 Ea 的那些分子才能被吸 附,它们 在全 部气体 分子中 所占 分率为 EXP(-Ea/RT)(有效分率)
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净化技术
2、液体吸收法
1)碱溶液吸收法:
(2)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 废气中的氧化度 NO2和NOx的体积比称为氧化度,当氧化度为 50%-60%时,吸收速率最大,吸收效率最高
⑥ 空塔速度 氧化塔内空塔速度增大,缩短了接触时间, 使氧化反应不完全,NO氧化率则下降。
3、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简介
1)液膜法: 利用液体对气体的选择性吸收从而使低浓
度的气体在液相富集
液膜为含水液体,置于两组多微孔憎水的 中空纤维管之间,构成渗透器,这种结构可 消除操作中时干时湿的不稳定性,延长了设 备的寿命
方法分类:水吸收法、碱吸收法、酸吸收法、 氧化-吸收法、吸收还原法及液相配合法等;
2、液体吸收法
1)碱溶液吸收法:
特点: •能回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产品,工艺流程 和设备比较简单 •吸收效率不高
2、液体吸收法
1)碱溶液吸收法:
(1)净化原理: 用(NaOH、NaCO3、NH3.H2O)与NOx
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简介
4)NOXSO法、SNRB法和SNOX法
(3)SNOX工艺
烟气先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在催化 剂作用下NOx被氨气还原成N2,随后进入转化 器,SO2被催化氧化为SO3,并在冷凝器中凝 结为硫酸,进一步浓缩为浓硫酸
➢工艺流程
图3 MgO浆洗再生法工艺流程
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氧化铜负载活性炭的制备及烟气脱硫性能测试
氧化铜负载活性炭的制备及烟气脱硫性能测试闫璐【摘要】活性炭是一种优异.的吸附剂,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能稳定,吸附性能好,易得,成本低.采用浸渍法制备氧化铜负载活性炭吸附剂,用于气体脱硫剂,因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吸附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脱硫活性.探究了CuO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0%氧化铜负载的活性炭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本实验为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山西化工》【年(卷),期】2018(038)005【总页数】3页(P143-144,156)【关键词】活性炭;氧化铜;吸附剂;脱硫【作者】闫璐【作者单位】大同煤业金鼎活性炭有限公司,山西大同 03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11 背景目前,商业上使用的脱硫工艺大多是湿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与已有工艺相比,干法烟气脱硫建设和运营成本低,用水量比较少,没有二次浪费,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工艺[1]。
为了节约能源,通过使用自制的活性炭吸附剂将来自电厂的烟气脱硫。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粉末因具有高表面积,丰富微孔结构,丰富表面氧化基团种类,所以具有高吸附容量。
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可再生重复利用等优点,但是新型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吸附剂或催化剂仍然存在有缺点和限制等。
目前使用的活性炭脱硫容量低、活性炭需求量大、再生频繁、损耗较大,导致脱硫成本较高,严重阻碍了该法的工业应用,所以,开发能够利用丰富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催化效率的新吸附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3]。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在活性炭上负载一些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能够显著提高活性炭的脱硫容量[4-5]。
负载方法可以采用浸渍法和共混法,如果采用纯金属及其氧化物共混方法制备活性炭,成本很高不利于大量生产,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铜负载活性炭吸附剂,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用于气体脱硫测试,另外,还探究了CuO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为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SCR脱硝技术大全
SCR脱硝技术大全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氮氧化物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存的四大杀手。
其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根源近年来,氮氧化物(NOx,包括N2O、NO、NO2、N2O3、N2O和N2O5等多种化合物)的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高温燃烧条件下,NOx主要以NO的形式存在,最初排放的NOx中NO约占95%。
但是,NO在大气中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NOx,故大气中NO普遍以NO的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NO和NO2通过光化学反应,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
在温度较大或有云雾存在时,NO2进一步与水分子作用形成酸雨中的第二重要酸分——硝酸(HNO3),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如加上合适的气象条件,NO2转变成硝酸的速度加快。
特别是当NO2与SO2同时存在时,可以相互催化,形成硝酸的速度更快。
此外,NOx还可以因飞行器在平流层中排放废气,逐渐积累,而使其浓度增大,此时NO再与平流层内的O3发生反应生成NO2、O2,NO2与O2进一步反应生成NO 和O2,从而打破O3平衡,使O3浓度降低导致O3层的耗损。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在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主要是由燃煤过程产生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耗电量也将逐步加大。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烟气脱硫项目,但烟气脱硝还未大规模的开展。
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继续不加强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治理,氮氧化物的总量和在大气污染物中的比重都将上升,并有可能取代二氧化硫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 ,我国67%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预测 , 2005年和2010年我国火电厂煤炭消耗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56%和 64%,火电厂NOx产生量占全国总量的50%。
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净化的技术
2、液体吸收法
2)液相还原吸收法——碱-亚硫酸铵吸收法:
(1)净化原理: 第一级碱液 2NaOH+NO+NO2=2NaNO2+H2O Na2CO3+NO+NO2=2NaNO2+CO2
第二级碱液 4(NH4)2SO3+2NO2=4(NH4)2SO4+N2 4NH4HSO3+2NO2=4NH4HSO4+N2
3、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简介
3)CuO脱硫脱氮一体化技术:
3、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简介
4)NOXSO法、SNRB法和SNOX法
(1)NOXSO工艺
在流化床内SO2和NOx被吸附剂所吸附,吸附剂为球形粒状氧化铝, 吸附剂饱和后用高温空气加热放出NOx,含有NOx的高温空气再 送入锅炉进行含氮烟气再循环。吸收剂可以在移动床再生器中回 收硫,吸收剂上的硫化合物(主要是硫酸钠)与天然气或H2在高 温(610℃)发生还原反应,约20%的硫酸钠还原为硫化钠,硫化 钠接着在蒸汽处理容器中水解,同时生成的高浓度的SO2、H2S、 S等的混合气体与水蒸气处理器中的气态物送入Claus单元回收元 素硫。吸收剂在冷却塔中被冷却,然后再循环送至吸收塔重复利 用。采用NOxSO工艺,SO2的去除率可达90%,NOx的去除率可 达70%~90%。
2NaOH+2NO2=NaNO3+NaNO2+H2O 2NaOH+NO+NO2=2NaNO2+H2O
2NaCO3+2NO2=NaNO3+NaNO2+CO2 2NaCO3+NO+NO2=2NaNO2+CO2
2、液体吸收法
1)碱溶液吸收法:
(2)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 废气中的氧化度 NO2和NOx的体积比称为氧化度,当氧化度 为50%-60%时,吸收速率最大,吸收效率最 高
浅谈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袁龙飞
浅谈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袁龙飞发表时间:2019-09-19T17:15:47.24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作者:袁龙飞[导读] 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现状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当前主要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项目部,河南三门峡 472100摘要:利用相应的技术对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污染物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火电厂排放的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是燃煤电厂达到相对节能环保的生产目标必须要做的事。
本文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现状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当前主要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希望为我国燃煤电厂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引言我国现在所使用的脱硫脱硝技术为Wet-FGD+SCR/SNCR,这项技术所采用的方式为湿式的方式对烟气进行脱硫以及选取性促进消化还原,脱销则是选择选取性不进促进消化还原技术。
这种脱硫脱硝的方法主要是对石灰石进行碳化,使得脱硫效率高于90%,但也存在工程量大、运营成本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现状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以及硝酸等污染物质,一旦被排放到大气中,就会进行大范围的快速扩散,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难以控制。
传统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采用的是逐步分解的处理方式,对烟气中污染物的分解效率低,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烟气污染物处理工作。
而且这种传统的处理技术使用的成本也较高,经济效益、环保效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燃煤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相关工艺2.1CuO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2.1.1CuO吸附法脱硫脱硝原理该方法主要利用的吸附剂主要是CuO-SiO2和CuO-Al2O3,通过使用这两种吸附剂进行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去除。
CuO/SC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的NO
CuO/SC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的NO王亮;高健;李春虎;冯丽娟;杨俊杰【摘要】以活性半焦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备CuO/SC催化剂低温脱除模拟烟气中的NOx ,利用BET、XRD和SEM等方法对CuO/S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了CuO/SC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考察了CuO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O2浓度和H2 O浓度对CuO/SC脱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CuO/SC催化剂的载铜量为1%、温度70℃、空速1000 h-1、O2浓度5%时,脱硝效果最好;并且分析了水蒸气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毒化作用,当水蒸气存在时,穿透时间由15 h缩短为9.5 h。
%CuO/S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BET, XRD and SEM.Their performance for NO oxidation was tested ni a fixedbed reactor.T he infleu nce of CuO cont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space velocity, concentration of O2 and H2 O on NO 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uO/SC with 1%CuOl oading had the highse t activity at70 ℃, 5%of O2 and 1 000 h-1 of GHSV.In addition, the poisonous effect of water vpa or on 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was also analyzed.Wh en water vapo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feed gas, breakthrough time is reduced from 15 h to 9.5 h.【期刊名称】《燃料化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6页(P1372-1377)【关键词】CuO/SC催化剂;烟气;催化氧化;脱硝【作者】王亮;高健;李春虎;冯丽娟;杨俊杰【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NOx作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危害,NOx不仅造成严重的酸雨现象,而且还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哮喘[1,2]。
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3月质检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1-27 P-31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2月20日,万众瞩目的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闭幕,本届冬奥会尽显化学高科技。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飞扬”火炬采用强度更高、质地更轻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使用“氢腾”燃料电池的客车,适应低温、爬坡等路况,实现零污染C.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利用光伏发电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滑雪服采用剪切增稠液体(STF)材料,该材料是由二氧化硅微粒和加聚反应制得的聚乙二醇组成23.A.图A是利用FeCl3·6H2O制备FeCl3 B.图B是利用甲酸脱水法制取COC.图C是分离溴和CCl4 D.图D是制备Fe(OH)2沉淀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Y原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的两倍,Z和M位于同一主族,由上述五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离子导体,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M>Y>Z>XB.非金属性:N>Z>M>YC.氢化物沸点:Z>N>M>Y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5种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将标况下1.12LCl2足量H218O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1N AB.0.2gH218O中含中子数为0.1N AC.所得溶液中Cl-和Cl18O-总数为0.1N AD.5.45gHC118O中含H-C1键数为0.1N A6.利用C12易溶于CCl4的性质,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如图所示可作储能设备的无膜新型氯流电池。
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0-08;修订日期:2005-0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06005);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马新灵(1977-),女,河南省南阳市人,郑州大学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6833(2005)01-0108-05用于烟气脱硫的CuO/Al 2O 3吸附剂研究马新灵1,于 斐2,魏新利1,闫水保1,孟祥睿1,王培萍1(1.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 要:用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对燃煤电厂进行烟气干法脱硫是一种先进的脱硫技术.考察了脱硫剂CuO 在载体的分散状态、焙烧温度对Al 2O 3吸附剂载体结构的影响、脱硫剂制备时要考虑的问题、脱硫反应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CuO 在Al 2O 3载体上是单层分散的;焙烧温度过高会使载体烧结、脱硫活性下降,脱硫吸附剂必须用还原气体进行再生;要用Cu (NO 3)2溶液做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脱硫剂;在400~430℃之间进行脱硫反应是最合适的.在合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脱硫效果.关键词:烟气脱硫;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X 701.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目前,大气中S O 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而煤燃烧释放出的S O 2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二.控制燃煤电厂大量废气排放的主要办法是烟气脱硫.烟道气体典型的成分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烟气中除了S O 2外还有相当量的NO X ,它排入空气中也会造成污染,因而许多国家要求烟气必须同时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总的说来可分为干法烟气脱硫和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受到普遍重视.但在运行中存在诸如脱硫后烟气温度较低,不利于烟囱排烟扩散,脱硫设备易结垢、腐蚀、堵塞,以及生成大量二次污染物等严重问题.而干法脱硫以其脱硫效率高、脱硫剂可再生重复使用、硫可回收利用、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研究的脱硫方法是负载型金属氧化物脱硫吸附剂CuO/Al 2O 3烟气干法脱硫,由于此脱硫剂的催化性能,可以在脱硫的同时,达到脱硫脱硝一体化.表1 燃煤火电厂烟道有害气体主要组成[1]T ab.1 Component of flue gases in coal-fired pow er plant杂质气体S O 2/10-6S O 3/S O X NO X /10-6烟气温度/℃硬煤燃烧褐煤燃烧350~1700100~27000.010.01200~1600100~500 120~200100~4001 CuO/Al 2O 3脱硫的原理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烟气干法脱硫是以金属氧化物作为吸收剂,以有活性的Al 2O 3、T iO 2、分子筛、活性炭、硅胶等为载体制备成的脱硫剂.可以脱硫的氧化物有CuO 、ZnO 、MnO 2、NiO 2、CeO 2、Fe 2O 3、MgO 等.目前主要研究的是CuO/Al 2O 3作为烟气脱硫吸附剂.脱硫原理如下:CuO +S O 2+1/2O 2→CuS O 4脱硫CuS O 4→CuO +S O 2+1/2O 2热再生2CuS O 4+CH 4→2Cu +2S O 2+C O 2+2H 2OCu +1/2O 2→CuO以甲烷为例的还原再生S O 2+1/2O 2+H 2O →H 2S O 4得到副产品4NO +O 2+4NH 3→4N 2+6H 2O脱硝本脱硫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此脱硫剂不使用水溶液即可对烟气脱硫,同时脱硫副产品可以全部回收利用,硫回收率达100%,无液态、固态二次污染;由于采用新型多孔介质为载体,提高烟气净化效率,脱硫率达90%以上;可以实现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过程无须烟气再热系统,系统更简单;本技术与常规钙基湿法脱硫系统相比运行费用较低,所以总的脱硫费用显著降低.2 实验过程本实验是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的.将空2005年 3月第26卷 第1期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Mar 1 2005V ol 126 N o 11气和模拟烟气(主要成分为S O 2)混合后通入石英管反应器中与CuO/Al 2O 3吸附剂进行脱硫反应,而后用热再生或还原性气体(H 2、CH 4、C O 等)再生[2],使生成的CuS O 4再转换为CuO ,达到循环脱硫的目的.再生得到的高浓度的S O 2可通入硫酸溶液中100%转化为副产品硫酸(本文作者暂未考虑脱硝).图1 实验装置简图Fig.1 Experimental facility3 脱硫吸附剂的制备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浸渍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由于沉淀法主要用于制备大负载量的吸附剂(负载量为20%~40%);溶胶凝胶法工艺比较复杂;而浸渍法可使活性组分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适合含量较少的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所以,本文作者主要采用浸渍法制备此脱硫吸附剂.浸渍法是指将载体置于含有活性成分的溶液中浸泡,由于毛细管作用使液体被吸附到载体的多孔结构中[3].对于本实验来讲,就是将固定量的Al 2O 3载体置于一定浓度的铜盐溶液(CuS O 4或Cu (NO 3)2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捞出,于烘箱中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焙烧(此时发生的是铜盐的分解反应),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即得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4 实验研究4.1 CuO/Al 2O 3吸附剂脱硫的可行性300gAl 2O 3载体,负载CuO 量为5%(即载体浸渍Cu (NO 3)2溶液煅烧后CuO 含量为15g )的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在模拟烟气S O 2的含量为1000×10-6L/L ,反应温度430℃时,吸附剂脱硫效率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到,在开始的300min 内,脱硫剂的脱硫率几乎一直为100%;到420min 时,脱硫率仍在90%以上;直到实验结束470min 时,脱硫率才降至84%.由此证明了此脱硫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图2 脱硫吸附剂的脱硫效果图Fig.2 Desulfurater efficiency graph4.2 影响CuO/Al 2O 3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因素4.2.1 CuO 在载体的分散状态在催化剂、吸附剂及其它高比表面积功能材料的研究中,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的结构状态是一重要问题.在对工业催化剂进行物相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高比表面积的负载型催化剂当活性组分是氧化物或盐类时,尽管含量相当高,在X 光衍射图中仍找不到活性组分的晶相峰.图3是几种工业催化剂的X 衍射光谱,它们和对应的无定形载体的衍射图几乎完全一样.这些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高达10%的数量级,但仍观察不到晶相峰.但在催化剂1和6中再添加1%的晶相活性组分后,其衍射图(图3中1-a 和6-a )即可看到明显的活性组分晶相峰.图中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都是结构较简单的氧化物和盐类,它们变为无定形玻璃态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催化剂的衍射图和纯载体的衍射图几乎没什么差别,不存在其它晶相的衍射峰,说明活性组分并未与载体作用生成新晶相或固熔体.因此最大可能性就是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以单层分散形式存在.因为这些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都比较大(>100m 2/g ),活性组分又都是重金属元素化合物,其单层负载量是相当高的(常可达重量的10%以上),例如CuO/γ-Al 2O 3体系中CuO 的密置单层分散容量为0119g/100m 2[4].当活性组分含量不足覆满单层时,成单层分散是完全可能的.901第1期 马新灵等 用于烟气脱硫的CuO/Al 2O 3吸附剂研究 1.制氯乙烯催化剂,10%HgCl2/活性炭;1-a.催化剂1中加1% HgCl2晶体;2.制醋酸乙烯催化剂,30%ZnAc2/活性炭;3.制醋酸乙烯催化剂,10%ZnAc2/硅胶;4.氧氯化催化剂,10%CuCl2/γ-Al2O3;5.甲烷化催化剂,15%NiO/γ-Al2O3;6.H DS催化剂,10% M oO3,3%C oO/γ-Al2O3;6-a.催化剂6中加1%M oO3晶体图3 一些催化剂的X光衍射图Fig.3 C atalysts XR D graph 由上述单层分散理论知,对于我们所使用的Al2O3载体(比表面积为16516846m2/g),要达到其单层分散容量,其CuO负载量为31148%(因为CuO的单层分散容量为0119g/100m2).这一单层分散理论,对于脱硫剂的制备有重要意义.在CuO/Al2O3干法脱硫时,烟气不可能进入到载体内部,真正起脱硫作用的只是表面一层.所以,制备脱硫剂时,只需CuO达到单层分散.而且,负载量过高有可能堵塞载体的孔径,影响其脱硫效率.而燃煤电厂中烟气中S O2的含量(1000×10-6L/L左右)相对于吸附剂中CuO而言是非常低的,所以试验中CuO在吸附剂载体Al2O3上的负载量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即可.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的CuO/Al2O3脱硫吸附剂中CuO为单层分散.4.2.2 焙烧温度对脱硫剂载体结构的影响当催化剂的化学组份和结构一定时,单位重量(或体积)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比表面的大小.人们常以催化剂单位面积上呈现的活性———比活性来衡量各种物质的固有催化性能.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表征其催化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可由物理吸附来测定.常用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是吸附法.吸附作用是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也就是物质在界面上变浓的过程.这是由于界面上的分子与相里面的分子所受的作用力不同而引起的,所以吸附作用发生在两相界面上.吸附作用是发生在固体表面上,表示吸附现象的最合理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吸附剂表面上吸附的吸附质的量.但因固体吸附剂的比表面积通常是一未知数,所以常用单位重量的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即比表面积(S g)来表示[5].吸附现象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BET吸附等温方程式如下:pv(p o-p)=1v m C+C-1v m C・pp o(6)式中:p o为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 MPa;v m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m L/g;C为BET 方程的常数,其值为exp[(E1-E2)/(RT)];E1, E2为吸附热,k J/kg.设每一吸附质分子的平均横截面积为A m,此A m就是该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占据的表面积,则比表面积S g,由下式给出:S g=A m N Av m22414×10-18(7)式中: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102×1023);A m为平均横截面积,nm2;S g为比表面积,m2/g.由此算得BET氮吸附法比表面积的常见公式:S g=4.353v m(8)对我们使用的未负载CuO的纯氧化铝载体,在不同温度下于马弗炉中煅烧后,分别用上述方法进行比表面积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纯Al2O3在不同温度下孔径、比表面积的变化T ab.2 Pure Al2O3vary of aperture,specificarea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温度/℃平均孔径/nm比表面积S g/(m2・g-1) 202504007306.375236.490835.9911510.98197165.6846167.2532178.922189.1234 由表2可以看出,温度在400℃以下,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虽然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改变,但波动不大;但当温度升至730℃时,平均孔径几乎增加了一倍,同时比表面几乎降低了二分之一.这说明温度太高会使Al2O3载体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温度太高,引起了氧化铝的烧结,导致了载体的孔径变大,比表面积减小,使载体的活性降低,催化性能下降[6].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已脱硫的载体,不能使用热再生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因为虽然CuS O4晶体的分解温度是650℃[7],但由我们已做的实验表明,要011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年使CuS O 4快速完全分解,反应温度必须在700℃以上.图4是180gAl 2O 3载体浸渍CuS O 4溶液而制得的负载量为5%的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用热再生时,4次脱硫性能比较(曲线1~4分别为第1~第4次脱硫剂热再生后的脱硫图).由图可以看出,这4次的脱硫效率与图2是不能相比的.而且,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其脱硫效率也越来越差.所以也再次证明了不能用热再生方法对脱硫吸附剂进行还原.图4 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热再生后4次脱硫性能Fig.4 Desulfurization perform ance comp arisonafter therm al regeneration4.2.3 脱硫吸附剂制备时考虑的因素由以上的分析知道,CuS O4的分解温度过高,会使Al 2O 3载体烧结,比表面积下降,直接影响载体的催化活性.而Cu (NO 3)2的分解温度相对较低(低于400℃时即可很快完全分解[7]),所以我们用Cu (NO 3)2做浸渍液.用浸渍法制备脱硫吸附剂时,首先要确定CuO 在载体上的具体负载量.对于过量溶液浸渍法,可以通过测量浸渍前后Cu (NO 3)2溶液的浓度变化来计算CuO 的负载量,具体方法有沉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比较烦琐,而且在已知所需负载量的情况下,很难把握所配溶液的浓度、体积及浸渍时间等对负载量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使载体与所需浓度的溶液接触,溶液量等于或少于所用载体的总孔容.此法可以准确控制渗入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的量,达到良好的重复性.当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载体时,先要称量一定质量的氧化铝载体,事先做好等体积浸渍试验,以确定载体与溶液的吸附量关系.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脱硫吸附剂的步骤如下:称量一定的载体,并由此计算出负载的CuO 的量(如氧化铝载体300g 时,要制备负载量为5%的脱硫吸附剂,则需CuO15g ),然后换算成Cu (NO 3)2・3H 2O 的量,配成等体积浸渍所需的溶液体积.将称好的氧化铝载体在110℃下于烘箱中干燥24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放入硝酸铜溶液中进行浸渍.待溶液完全被氧化铝载体吸收后,将载体置于烘箱中于50~160℃下逐步升温,使其脱水、干燥24h.然后放入马弗炉中焙烧.用此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在焙烧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分解可产生大量挥发性气体,常发生载体颗粒物的严重爆裂[3].因此采用两步焙烧:首先在含有微量氧的气氛下于200℃缓慢地焙烧5h ,再于400℃下煅烧5h ,然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所需的CuO/Al 2O 3烟气脱硫吸附剂.4.2.4 反应温度的影响脱硫反应是一氧化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确定脱硫的最佳反应温度,我们做了图5所示的实验.图中4条曲线所用的吸附剂是负载量为5%的同一种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反应床入口的S O 2浓度和流量都相同.图5 CuO/Al 2O 3脱硫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性能比较Fig.5 Desulfurization perform ance comp arison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由图可以看出,脱硫吸附剂在不同温度的硫化曲线比较,460℃时的脱硫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这是因为360℃、410℃的反应温度较低,影响了脱硫的速度,从而影响了脱硫效率;但510℃的脱硫效果反而低于460℃,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了脱硫吸附剂的部分烧结,致使脱硫效果相对较差.但从图上看来,410℃与460℃的脱硫效果相差并不大,而且我们的脱硫装置是放置在锅炉的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一般来说,低温省煤器的出口烟温度在400℃左右,所以,我们选择的脱硫温度在400~430℃之间.111第1期 马新灵等 用于烟气脱硫的CuO/Al 2O 3吸附剂研究 5 结论笔者讨论了CuO/Al 2O 3干法烟气脱硫的实验及制备方法,从CuO 在载体的分散状态,焙烧温度对Al 2O 3载体结构的影响,脱硫吸附剂制备影响因素,以及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对此脱硫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CuO 在Al 2O 3载体上是单层分散的;焙烧温度过高会使载体烧结、脱硫活性下降,脱硫吸附剂必须用还原进行再生;用Cu (NO 3)2溶液做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脱硫剂;在400℃~430℃之间进行脱硫反应是最合适的.实验结果证明此负载型金属氧化物脱硫吸附剂用于烟气干法脱硫的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参考文献:[1] 江德恩,赵璧英,谢有畅.H 2S 、S O 2的吸附(干法)脱除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2000,(2):25~31.[2] M ACHE N C ,H ODNETT B K.Reductive regeneration ofsulfatedCuO/Al 2O 3catalyst-s orbentsinhydrogen ,methane ,and steam[J ].Ind Eng Chem Res ,1998,(37):2661~2617.[3] 王建昕,傅立新,黎维彬.汽车排气污染治理及催化转化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8~250.[4] 唐有祺,谢有畅,桂琳琳.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及其应用[J ].自然科学进展,1994,4(6):642~652.[5] 刘维桥,孙桂大.固体催化剂实用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9~16.[6] KY UNG Seun Y oo ,S ANGMun Jeong ,S ANG D one K im ,etal.Regeneration of sulfated alumina support in CuO/γ-Al 2O 3s orbent by hydrogen[J ].Ind Eng Chem Res ,1996,35(5):1543~1549.[7] 司徒杰生.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584~585.R esearch on CuO/Al 2O 3Sorbents/C atalysts of Dry Flue G as DesulfurizationM A X in -ling 1,Y U Fei 2,WEI X in -li 1,Y AN Shui -bao 1,ME NG X iang -rui 1,W ANG Pei -ping 1(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 :Using CuO/Al 2O 3s orbents/catalysts to desulfurize 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coal-fired power plants.The paper discusses CuO/Al 2O 3s orbents from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O ,the in fluence of the tem perature on Al 2O 3support ,particular preparation factors and reaction tem perature.The experimen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CuO ads orbed on Al 2O 3is m onolayer dispersion ;ex orbitant roasting tem perature will reduc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carri 2er ;the s orbents/catalysts are regenerated by reducing gas ;CuO/Al 2O 3is prepared through is ometric im pregnation ;desulfurizing reaction tem perature between 400℃and 430℃is optimal.On proper condition ,the fav orable desulfur 2ized effect is realized.K ey w ord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uO/Al 2O 3s orbent/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211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