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国经济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论文-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观历经艰难和曲折

中国经济论文-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观历经艰难和曲折

中国经济论文-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观历经艰难和曲折经济发展观概括地讲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对经济发展的本质理解和根本观点,它是发展经济的观点和基本准则,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

我国经济发展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终于由片面走向了全面,由主观走向了科学。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发展观又一次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挑战更加严峻,问题依然很多。

对于中国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观的探索,仍在继续。

反思历史为得是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启明天。

我国长期以来固守的“超阶段”高速度发展思想,导致了新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反复性特点。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在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建设的,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了国家财力和物力的承受能力。

这种发展思想分别在不同时期以“超英赶美”、“备战、备荒、为人民”、“抓革命、促生产”等形式表现出来。

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的只是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根本的经济思想核心没有改变。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发展道路,经济反复出现“过热”现象,1958年的“大跃进”、1971年的“三个突破”、1978年的“洋冒进”等,虽然每一次“过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发生原因不尽相同,造成损失多少有别,但只要是“过热”了,人民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经济建设就会放慢步伐。

“过热”使我们失去了多次机会,失去了应有的速度,也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最终导致重大经济比例关系陷入严重失调的局面,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一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以往的曲折是“欲速”造成的,一次次的经济“过热”,只能导致一次次实际上经济后退的经济调整。

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过热”现象,虽然情况更为复杂,但同样有求成过急的思想动因,最终又一次导致我国经济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的调整时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受外向型经济拉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拉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情况,这个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回调、波动,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一、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进口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进口和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宏观调控目的达到,我国经济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是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1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房价水平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是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后期阶段特征。

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与思考

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与思考

4本刊特稿
中国市场 第1 5 期 总第7 3 0 期
些金 融工具具备很强的流动 性 ,所以有足够的深度
与战略 的看法 。“ 我们 的事业 是与世界 各 国合 作共 赢 的事业 ,国际社会 日益成 为一个 你中有我 、我中 有 你 的命 运共 同体” ,在全 球化 的大 背景 下 ,我们 不可能独善其身 ,一枝独 秀 ,要 同舟 共济 ,合衷共 济 ,“ 同舟 ”是指 在一起 ,“ 合衷 ”是 指有 共同的利 益 ,一直关注他 国的利 益 ,在谋 求本国的发展 中促 进各 国共 同发展 ,这与 以前 完全 不同 ,需要建立与 以前 完全不 同的新型伙伴关系 , 即建立 “ 平等、 全球、 发展 、新型 ”的伙伴关系。 “ 十八 大”确认 了中国是世 界上负有 责任的大
然就是扩 大出 口,同时也 要引进外资 , 加快 国 内投
资 。应 当说 ,这 种战略安 排使 中国获得 了较 大的成 功 ,从原 来世界上一个微 不足道的国家成 为第二大 经济体 ,成 为国际事务如 果没有 中国参与就 没有有 效结论的国家。 我们现在 “ 不再是 ”前文所 述的那种战略转型 期 ,“ 而是 ”进入 了一 个新 的时期 ,主动 地以一 个 负责任 大 目的身份 引领 国际分 工体 系的重新 塑造 。 我们越 来越 认识到 ,当 日益深化到国 际分 工体系当 中想发挥 更大作用 ,特别 是想发挥主导作 用时 ,国
大 出 口。 目前 我们的出 口比重非常高 ,是全球最 大
的出 口国家 。过去“ 加快投资 ” 主要是引进国外投资 , 几十年 来改革开放 战略沿着这 样一条路 在走 ,现在
在境外 ,而这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更大的一部分在 中国。持有美元
实质上 是持有以 美元 定值的各种金 融工具。因为这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投资策略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投资策略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投资策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投资策略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由过去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是投资策略的调整。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呢?首先,投资者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消费驱动和创新驱动。

消费驱动主要是指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消费品、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而创新驱动则主要是指科技创新和创业企业的兴起,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其次,投资者应该调整投资组合,增加对消费和创新领域的配置。

过去,由于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投资者习惯于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等领域。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消费品、服务业、文化娱乐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投资者应该适当调整投资组合,增加对这些领域的配置,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第三,投资者需要关注新兴产业和地区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新兴产业和地区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例如,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正在崛起,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也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些新兴产业和地区的投资机会,并加大对其的投资。

第四,投资者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长期投资意识。

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投资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合理分散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损失。

同时,投资者应该具备长期投资的意识,不要盲目追逐短期收益,而是通过长期投资来获得稳定的回报。

最后,投资者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

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都可能对投资环境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该持续学习和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蒋建业: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创新发展

蒋建业: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创新发展

蒋建业: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创新发展蒋建业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点此查看完整报告点此查看视频专辑点此查看课件2020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难度加大等重重困难,我们要重新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重点关注未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难关,即:从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点这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创新发展”这一主题。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

也就是说,宏观上、微观上比较一致,都表现出较大的下行压力。

好就好在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二是金融领域未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防范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是较强的,这主要还是党的领导形成的特殊的制度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金融领域还没有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一定要重视这些年来积淀下来的社会金融风险问题,这是当前经济问题的重点。

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是要回到党中央、国务院所定的调子上来,也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我们如何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名词到名词、概念到概念,靠西方的经济学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学只是对18、19世纪西方的经济现象的解释。

中国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要做经济学研究,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与安排,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力度:第一,宏观调整。

我们要按照宏观的市场趋势与需求,作出相应的宏观上的调整,如钢铁产能等方面。

这一工作我们这几年都在做,如今则要做到更深层次。

第二,机构改革。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们还要回到政府这一层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财政结构,如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分配、地方政府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减少形象工程等,目的是缓解地方财政的问题;二是人员结构,主要是指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队伍等问题。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社会主要矛盾随时代发展而转化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从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看,先后经历了三次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

一是中国经济处于贫困和起步阶段,在极端贫困水平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包括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社会建设与城市建设等。

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是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腾飞带来重大机遇。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新认识国情,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这个时代,中国经济开始起飞,GDP年均增速达到9.9%,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最高纪录。

从基本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已从极贫困阶段跨越性地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转化。

三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快速富裕起来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从世界大国转向世界强国。

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作出重大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突破。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例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不仅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需求的质量显著增强;不仅对单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要求与日俱增。

中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的经济状况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今年以来,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

2009年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

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16.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有所减弱,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同比降幅较大,消费实际增长有所回落,但居民自主消费动力依然较强。

(二)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外部需求恢复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改革最彻底,政策最开放的行业。

同时因其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发挥其商业功能,发展大电影产业,同时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以及艺术表达功能。

从电影发行体制改革开始以来,中国电影业开始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这一时期,政府电影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数量多、频率高、开放尺度不断放大,这些有利政策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电影投资的政策风险,为电影产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主要举措之一。

电影产业政策作为文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电影业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举措。

电影制度的建立,是以对电影是什么的判断为基础的。

实际上,中国电影制度,包括电影行业(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相关服务)准入制度、电影产品(摄制、公映)准入制度的形成、改变,都是源自于对电影是什么的认知。

实际上,直到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社会角色,都会导致对电影的不同认识,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电影制度。

而中国电影制度的复杂性恰恰在于人们对电影性质认知的复杂性。

一、中国电影制度的改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电影如同所有的文艺作品一样,从“为政治服务”转向“为人民服务”,中国电影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早期的电影产业也有所改变。

在电影生产立项审查和电影播映审查不变的前提下,中国电影从国有国营事业机构向企业化转变,电影生产向计划与市场共处转变,电影发行放映向市场转变。

但是,在用“中国特色”来搭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桥梁的过渡中,执政集团通过机制修复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强化加固了政治的一体化体系,在加强对文化艺术业的总体调控的同时,国家政权特别重视和加强了对电影文化的具体规范。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的存在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的存在

2.存在剥削的私营经济,能促进市 场经济较快地发展
3.从国内改革的实际看, 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是可 以同时并存相互兼容的,国 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搞股份制改造,建立公有制 与私有制兼容的股份公司。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1.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同样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2.剥削和私营经济是相伴而生的 3.生产要素对劳动的直接雇佣是剥削存在的必要 条件 4.我国私营经济的雇佣关系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 5.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剥削和它在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矛盾 6.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必须进行规范、限制和 引导


总之,剥削在现实社会中是客观 存在的,是社会分配不公的必然结 果。我们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 系,并不是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 剥削行为,而是利用私营经济的发 展来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最终 消灭剥削,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变为 社会主义的现实。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 经济成分,在整个社会经济 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私营 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到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私营经济的性质 作为一般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 济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以获 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为目的。作 为特殊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 经济,也不同于新中国建立之前的私 营经济,而是具有特殊性。
问题: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 会主义建设的今天 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 私营经济的存在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 营经济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 阶段的剥削现象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凡是社 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 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 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 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 时间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生活 资料。

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国家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已经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物价涨幅趋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

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

IMF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然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9.6%,与8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4个百分点,这对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欧元区经济复苏弱于美国,主权债务风险为中长期增长埋下隐患。

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员国的主权债务风险。

日本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上升,全球最高负债率增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巴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热钱流入压力增加。

印度经济增长持续高速,但通胀压力较大。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崩溃,房价未来五年将处低位。

发达国家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周期与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明显不同,因为房地产周期变动被银行的信贷强化了。

宽松的货币条件和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使家庭融资变得更加容易,进而放大了家庭的投资杠杆。

去杠杆化使本轮房地产衰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票和债券更加困难。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当前中国形势分析摘要: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自然灾害频仍,在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局势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

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增长水平。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复杂局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国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分析(一)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回调后逐步趋于平稳,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基本态势,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1)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

(2)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一大批重大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成功,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3)消费增长保持稳定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

农村居民人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有所增长。

三是世博会召开将刺激消费增长。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使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

(4)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回升一是基数因素抬高工业增速。

二是库存回补将拉动工业增长。

三是先行指数走高显示工业处于景气上升期。

四是出口形势好转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加。

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随着外贸出口的恢复由负转正,并且不断增加。

外需增长将促使工业出口交货值提高,推动工业生产稳步上升。

姚洋+亚当斯密在北京:重新认识中国小农经济

姚洋+亚当斯密在北京:重新认识中国小农经济

亚当•斯密在北京:重新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姚洋今年年初在纽约大学教学期间,在朋友处看到阿里吉的新著《亚当·斯密在北京》,我便马上从亚马逊网上书店买来,并一口气读完,深深为阿里吉宏大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本来想通过黄平邀请他来参加今年11月份的北京论坛,但近日却收到黄平的手机短信,告知阿里吉已于前一日去世。

一代大师随风而去,扼腕之余,聊以此文作为对大师的纪念。

《亚当·斯密在北京》结构宏大,思想自成系统,对世界体系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在这篇小文里,我只讨论本期摘译的第十二章中所涉及的和中国的小农经济结构相关的一个思想。

就我的阅读而言,阿里吉在本章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崛起是中国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

这个结论本身就惊世骇俗,因为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之所以能够取得高速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纳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而这个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有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

无论是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持肯定态度的人(如林毅夫及其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对这个模式持否定态度的人(如秦晖及其更一般化的“低人权”说),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阿里吉否认这种说法,认为中国在当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而恰恰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高。

他在文中给出了许多证据,无需我在这里赘述。

我想讨论的,是阿里吉结论中所隐含的下面这个经济学悖论: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巨大,而资本相对稀缺,按照经济学原理,中国应该提高资本产出效率、而不是提高劳动力产出效率(如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因此,阿里吉的结论违背通常的经济原理。

阿里吉本人没有在书中对这个悖论给出明确的解答,但是,根据他在多处所表达的思想,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一些思路。

阿里吉在多处强调,中国和西欧在18世纪末“大分岔”时期的差别在于,西欧发生了工业革命,而东亚、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发生的是“勤劳革命”。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GDP, 即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固定时期内, 国民能够产生的生产总价值, 当中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GDP, 是指其增长数值, 即增长百份比, 各国政府也是按季度公布的——通常而言, 如果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GDP负增长, 将会被视为经济衰退——通常的循环是五到七年增长, 两年出现衰退。

对市场而言, GDP的增长, 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 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购买力, 从而也会反映在汇率上, 所以, GDP数值越大, 对汇率的利好程度也越高。

我国历年GDP增长率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GDP虽然曾经历过一番大起大落, 但2002—2011年间, 我国GDP 飞速稳定增长。

这是国力快速增强的10年: 2002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0万亿元, 2011年, 这一数字已逾47万亿元, 根据2011年初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 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 GDP年均增长率达%, 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左右。

我国GDP现状日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称: 2012年三大需求总体均呈平稳回升态势, 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 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 CPI涨幅略低于3%。

三季度GDP增长%, 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行趋势。

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看, 本轮经济回调到三季度已持续了10个季度。

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项指标以来, 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经济增长也明显偏离了2002—2011年%的季度平均水平。

当前经济运行状况, 用短期、周期性因素难以充分解释。

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阶段、运行机制的变化, 对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传导机制也需要重新认识。

近期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 四季度有望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改革开放的变化参考范文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文章

改革开放的变化参考范文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文章

改革开放的变化参考范文改革开放前后变化文章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方面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计划经济模式下,国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取消了计划经济,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种改革政策的转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改革开放带来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

外资的引进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企业的现代化。

同时,出口贸易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次,改革开放激发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

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满足基本需求转为追求品质和个性化。

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但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潜力。

二、社会变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过去的社会制度限制了人们的发展机会和个人权利,而改革开放后,这些限制逐渐被打破。

首先,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使得教育机会更加平等。

以前,高等教育机会主要面向城市居民,而改革开放后,农村学生也有了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这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条件。

其次,改革开放改变了就业环境。

在改革开放前,大多数人只能从事国家分配的工作,而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涌入,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

再次,在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方面,改革开放尤为重要。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人们开始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三、文化多样性方面改革开放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这十年中国速度观后感

我们这十年中国速度观后感

我们这十年中国速度观后感
这十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深有感触。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我们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科技方面,中国正努力成为全球领导者。

我们有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顶尖企业,也有超级计算机、高铁、大飞机等科技成果。

我们的科技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在经济方面,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外贸、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大也让人重新认识中国。

中国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廉价制造业强国,我们正在经历着由制造业主导到以科技创新和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

在社会生态方面,中国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同时,我们还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

总的来说,这十年中国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让人们感到振奋和自豪。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关注和解决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职业教育等。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会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事变导致中国重新认识国家富强之路

事变导致中国重新认识国家富强之路

事变导致中国重新认识国家富强之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事变,这些事变使得中国不得不重新认识国家富强之路。

本文将讨论这些事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此之后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1. 事变的影响1.1 艰难的历史遭遇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遭遇了一系列的战乱、侵略和割让,如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这些事变使得中国的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国家富强的道路被迫中断。

1.2 经济的挫折事变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贸易受到限制,国内产业遭受破坏,经济遭遇困境。

中国被迫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中,富强之路被有力地遏制,中国的国家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2.面临的挑战2.1 挑战一:民族团结中国在事变中遭受了民族压迫和奴役,民族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因此,中国重新认识国家富强之路的第一道挑战就是民族团结的重建。

唯有团结起来,中国才能够展开国家建设的道路。

2.2 挑战二: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中国重新认识富强之路的关键挑战。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中国必须加大经济建设力度,推进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

2.3 挑战三:教育与科技创新事变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受限。

因此,中国需要重视教育事业,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推动富强之路的实现。

3. 应对之策3.1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外交手段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尊严,防止再次发生事变,确保国家发展的基础安全。

3.2 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3.3 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国应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发展。

《置身事内》读书笔记

《置身事内》读书笔记

《置身事内》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以及政府和政策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作者兰小欢以生动的案例和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以及政府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政府和政策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政府不仅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

通过各种政策和行政手段,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挑战,即如何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其次,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逻辑。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增加财政收入,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以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债务风险的增加等。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需要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也需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最后,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转型,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政府也将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同时,中国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总之,《置身事内》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以及政府和政策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以及政府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质量发展塑造现代化中国的新形象

高质量发展塑造现代化中国的新形象

高质量发展塑造现代化中国的新形象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在国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新的形象。

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它塑造了中国的新形象,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以高速增长为主导,一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中国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融合。

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注意,塑造了中国的新形象。

首先,高质量发展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创新能力。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不仅在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还孕育了一大批创新企业。

中国的创新能力表明,中国不再只是世界工厂,而是开始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形象的改变,使得中国在国际合作中被视为平等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方。

其次,高质量发展展示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承诺。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与污染。

然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大力推进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

这一改变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塑造了中国的新形象。

最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中国开始关注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展示了一个自信与幸福的国家形象。

高质量发展塑造现代化中国的新形象,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责任担当。

中国正在逐渐走向真正的现代化,成为全球平衡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

《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

《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登顶比赛”这个比喻源自中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把着眼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内外的竞争力增强。

那么,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呢?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现在战略上,包括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三大战略。

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了经济发展的大门,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战略使中国走向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

其次,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自我加速和自我改革的动力,使中国从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迅速崛起。

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产业升级、城市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

最后,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出路。

创新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唯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转型。

打造中国综合国力的核心任务是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审慎的政策和政策调整,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中国政府通过精准扶贫的政策,使得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包括在产业发展中,实行高精尖特的政策,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工业化升级;在科技发展中,推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能够迅速跟上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

总之,中国的“登顶比赛”是今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时的最佳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创新战略推进是奏效的策略,让中国人民相信国家更有前途和未来,也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果一、为什么现有理论似乎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矛盾现象?二、从“繁荣”到“缩长”: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三、8%的经济增长率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四、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五、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注释】【参考文献】自从90年代上半期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政府采取的反通货膨胀措施达到了“软着陆”的目的,但199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扑朔迷离。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了7-8%的速度,远远大于西方国家经济繁荣时期的增长率,这似乎表明中国的经济情况十分良好。

因此各国商界和中国经济界的多数人把这一现象看成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价格连续几年全面下跌,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这些宏观经济指标又明显标志着中国经济似乎正处于萧条状态。

因此也有一些人对中国经济是否真有那么好表示怀疑。

更令人困惑的是,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比较经济制度理论,都无法解释目前中国经济这种似乎充满了矛盾的状态。

到底中国的经济是持续繁荣还是面临萧条,这好像成了一个不易破解的谜。

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经济矛盾现象的分析,提出一种认识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和特点的认识框架,这或许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也便于认识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一、为什么现有理论似乎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矛盾现象?比较经济制度理论能解释计划体制下的盲目高增长,但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往往抱持偏于乐观和过于简单化的判断。

这种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价格、利率等经济信号的扭曲,同时在中央计划当局的指挥下企业无法产生正确的激励,所以虽然能形成一段时期里的高增长,但这样的增长缺乏效率,造成经济结构畸形化,其长期经济表现必然是失败的。

(Szelenyi, Beckett and King, 1994) 但对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25年渐进型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比较经济制度理论并未提供现成的分析框架来认识漫长的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动力。

一些经济学家往往简单化地认为,只要中央计划当局的计划管理解体了,价格信号能反映市场供求了,企业有了追求利润的动机,转轨中的经济体制就自然归同于市场体制,那么社会主义国家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增长就没有根本差别了。

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化的判断恰恰是误判中国经济状况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特点与市场经济国家事实上存在着重大区别。

任何经济制度都必然建立在某种政治制度之上,经济制度的变迁理所当然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这在中国尤其明显。

经济研究本来应当把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纳入经济制度分析之内,而不能将其排除在外。

在所有转型中国家里,中国和越南是唯一坚持在政治集权体制下实行市场化转型的,而且试图以市场化转型来巩固政治集权体制。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化了(下文将进一步展开分析),由此出发才可能有效地解释中国经济目前的矛盾现象。

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专家一般会倾向于认同中国经济制度已经市场化了的判断,因为现有的宏观经济学体系是以市场制度背景的,离开了这个制度背景,宏观经济学的许多概念和假设就都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把中国转型期经济体制假定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学家就很难解释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徵。

宏观经济学一向把持续性大幅度的价格下跌及失业率上升判定为经济萧条,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不会出现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反过来,如果经济确实持续快速增长,则不应该出现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失业率不断攀升。

然而,面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况,似乎宏观经济学无法提供能够自圆其说的分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有两种可能的逻辑假设:其一,中国的经济市场化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宏观经济模式,其规律是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所无法把握的,只有修改宏观经济理论才能解释中国的经济特点;其二,经济市场化过程并未把中国的经济体系改造成真正的市场经济,所以用宏观经去解释中国的经济特点本来就会遇到难以说明之处。

即使是对中国的经济市场化过程高度赞扬的学者,恐怕也不敢轻易接受第一个假设。

但如果接受第二个假设,目前还未看到有说服力的具体分析。

其实,不仅国际学术界有这样的困惑,中国的经济学者中愿意深入分析问题的人也同样说不出所以然。

于是,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就成了一个“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谜。

二、从“繁荣”到“缩长”:中国经济增长之谜90年代上半期,中国确实经历过经济繁荣,笔者曾在繁荣尚未消退之际分析过其中原因,认为这样的短暂繁荣隐含着走向长期性萧条的可能。

[1]90年代后半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似乎表明,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那种经济繁荣确实消逝了。

早在几年前,中国的一些经济专家和学者就用“宏观好,微观不好”表达了自己对经济状况的困惑。

在这个流行的说法中,所谓“宏观好”是指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8%的水平上,如果把这个数字等同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中国这样的经济增长率当然是相当高的。

而所谓的“微观不好”,是指市场需求不足,物价持续走低,多数企业开工不足或产品严重积压,失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很明显,“宏观好,微观不好”是个充满了矛盾的表述,既然在微观层面看到的多是经济困难,那么作为微观之总和的宏观经济怎么反而会令人鼓舞呢?其实,仅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宏观好”的判断也同样是非参半。

在经济景气分析中,需求变化和原材料价格指数是先行经济指标,企业根据价格和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而消费者价格是滞后指标。

如果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都数年连续下跌,经济是不可能持续高增长的。

但是在中国情况却不同:需求萎缩了,绝大多数行业的订单都严重不足,产品处于供过于态,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3],这些先行经济指标的数据呈下降态势;同时,作为同步指标的就业率[4]和作为滞后指标的消费者价格也持续下跌[5];唯独经济增长率却始终保持在7-8%的水平。

从这些指标的动态来看,好像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先行和滞后指标都脱钩了,真成了“一枝独秀”的指标。

增长率的变化甚至与先行和滞后指标背道而驰:先行指标生产者价格连年下降,增长率却毫不为其所动;增长率稳居8%,但滞后指标消费者价格却持续跌落。

不久前,终于有中国的经济学者把埋在心中的困惑说了出来。

2002年下半年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特徵可以用“缩长”来概括,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伴却随着通货紧缩和失业率上升,这是中国所独具的现象。

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建指“其人语惊四座,在座的不乏国内经济学界的‘大腕’,却谁也说不出中国为何会出现‘缩长’。

……之所以会‘语惊四座’,是因为这的确是一个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的大问题。

……已经持续了几年而表现出一种趋势,则说明必然有重大的经济因素导致这种趋势,并且不会马上消失。

……不论是世界200年的工业化历史,还是二战以来的历史,还是近1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都没有出现过中国目前这种增长、通涨与就业关系的奇怪组合,这就难怪中国的这些著名学者谁也对此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破解中国‘缩长’现象之谜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实现充份就业都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而过去一向认为,只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定高度,就可以使就业率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经验说明,经济增长率只有在7%以上,才能使当年新增加的劳动人口大致上进入就业领域,这也是近政府不敢把经济增长率安排在7%以下的主要考虑之一。

但在出现‘缩长’现象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必须有所修正了,因为即便增长速度在7%以上而且还在上升,失业问题仍然在恶化。

”[6]毫无疑问,承认“缩长”现象的存在是重新认识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起点,中国经济学者关于这一现象的初步讨论反映了一种认知上的深化。

在此之前,中国的官方说法一直把过去几年来经济中的困难解释成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性经济收缩的结果,而中国的许多经济学者也倾向于这种说法。

事实上,90年代中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始于1995年,早在亚洲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开始回落了。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当然有一些影响,但并没有那么大。

中国物价数年来持续下降与加入经济全球化也没有多少关系。

美国和日本最近若干年来因为大量进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的低成本消费品,物价相当稳定,某些类别消费品的价格甚至有所下降。

中国是此类商品的主要生产国而非主要进口国,此类出口的作用是拉动了国内需求而不是增加国内供给,能抑制物价进一步下滑,却不是物价持续下降的原因。

事实上,物价连年下降基本上是国内需求不振的结果。

然而,为什么一个需求不振的经济却能保持8%的增长率?目前中国经济学界还只是有人提出要正视“缩长”现象,但如何解释它还需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和特徵有更深入的分析。

三、8%的经济增长率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上述引文中提到了一个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圈里多年来形成的共识:只有当经济增长率高于7%时,失业率才不至于上升。

也就是说,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而言,7%是维持中国经济社会基本正常的增长的“下限”。

说明的是,这个“下限”远远高于市场经济国家,这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留下的制度“遗产”。

正因为如此,把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直接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增长率相对比,是缺乏充份依据的。

换言之,在西方国家,经济增长8%意味着经济高度繁荣;而在中国,8%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是免于经济严重萧条的底线。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有一个概念,当经济增长达到充份就业状态时,社会上仍会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处于未就业状态,这时的失业率可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美国从1955年到1990年自然失业率一直在5%到6%之间波动;中国90年代以前的城市自然失业率更低。

在现实中,实际失业率必然会围绕着自然失业率上下波动。

如果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经济就处于就业不足状态。

套用上面所说的增长的“下限”概念,当实际失业率相当于自然失时的经济增长率,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来说就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基本正常的增长“下限”。

在美国,当经济增长率达到3%时,实际失业率大体上相当于自然失业率。

描述这一现象的经验观察结果被称为“奥昆定律(Okun's Law)”[7]。

可以说,对美国而言,维持社会经济基本正常的增长临界点是3%;而对中国来说,类似的“定律”是,在80年代只要经济增长率低于7%,就会企业全面亏损、失业率上升。

1986年的经济就是如此,当年工业增长了8%,但企业利润却大幅度下降,呈现负增长态势。

当时笔者撰文指出,由于过度扩张行业和低素质产品生产企业对需求膨胀的依赖越来越深,保证企业利润正增长所必需的生产临界增长率已经抬高到8%以上,所以尽管该年工业增长率达到8%,企业仍然难以生存。

[8]90年代以来中国的这一规律性现象并无改观。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上下,正是在这样的增长状态下失业率高居不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