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国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及第二次月考备考建议

合集下载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月考测试是对学生一个月来语文学习的全面考核,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篇1一、试卷分析本套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重点、难点突出,基础知识考察全面,难易程度适当,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本套试卷共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

从试卷来看,本套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体现了学以致用,注重积累,题型合理、丰富,适合学生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读写、理解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回归课本,强化基础。

这份试卷,学科特点鲜明,课本是学生学习之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本次的语文试卷体现了回归课本、强化基础的命题思想。

第一题默写考查了课内文言文以及课内外古诗词,分值为20分。

这将继续引领广大学生背诵现代诗文名篇名句,进行语言积累,为阅读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试卷第2、3题分别为字音辨读和错别字辨析题,均为选择题,以增加覆盖面,共涉及16个词语中16个字的读音,四句话中的所有汉字。

字音辨读中,词语均出自课本,共涉及一、二两单元的课文。

错别字辨析中的词语,出自课外。

这两道题意在引领对课本教学的回归,加强对识字写字这一基础的考查,以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第4题修改病句考查了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分值为2分,这将进一步引领加强语法运用教学,培养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

第5题是综合性学习,新闻的概括,试题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增强了时代感,也培养了语感。

第6题是名著阅读,要求填人名,并对名著有深刻的了解,比较有创意。

(二)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的重要考查内容,长期以来,历次文言文阅读一直考查课内重点篇目,今年的试题依然如此,试卷是文言文《桃花源记》的阅读,让考生联系学习经历谈对文字的理解。

高三语文月考分析总结

高三语文月考分析总结

高三语文月考分析总结高三语文月考分析总结(2016、1、12)高三语文组王成试题分析:试卷分成两个部分:阅读题、表达题。

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选考题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从整个试卷的得分情况来看,理科班均分,文科班均分,全年级最高分127,整个试卷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基础知识巩固较好,但迁移运用欠缺。

具体表现为:缺乏辨析近义成语的基本方法;没有掌握快速识别语病的技巧;补写类试题忽视了句子间在逻辑上的连贯性,不能区分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的差异;图文转换试题在解题时不细心全面,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简练。

第二、阅读积累不够,语言表述有待提高。

不管是在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还是作文中,语言的表述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翻译不能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在诗歌鉴赏中,不能真正做到鉴赏,鉴赏时不能很好的运用诗歌鉴赏的术语;作文中,记叙时做不到生动形象,议论时不深刻具体,只是浅尝辄止而已。

第三、没有规范意识,答题层次不清。

在做阅读题时,没有分点答题的意识,答题的层次不清,导致失分严重。

今后的教学措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加大对基础试题的训练,掌握解题的技巧。

区分近义成语、快速诊断语病、连贯衔接和图文转换题的技巧应作为重点来落实。

第二、规范意识,落实到位。

培养学生的答题意识。

在教学中,对简答题及诗歌鉴赏题,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尽量在考试中少失分。

第三、加大阅读,积累素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辅导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积累素材,积累优秀语段,同时,阅读一定量的高考优秀作文,借鉴作文中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第二篇:月考分析与月考总结1300字华附在线学习中心月考分析与月考总结爱学网编辑标签:高三月考问题建议许多刚升上高三的同学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高三“月考”的概念,那么现在我就来为同学们解读一下高三“月考”,希望能对高三学生们的学习有一些帮助。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月考试卷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突出了教学重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本文1)选择题部分本次考试中,选择题得分情况一般,主要问题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失分。

其中错别字和读音错误的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字词的积累不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本文2)古文翻译部分古文翻译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古文的句式和用词,导致翻译出现错误。

这部分失分较多的主要是对古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

本文3)现代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是本次考试中学生的一个得分点,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现了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2、写作部分写作部分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着思路狭窄、语言平淡、结构混乱等问题。

本次考试中,学生的作文得分情况一般,主要问题在于审题不准确、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流畅。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建议根据本次考试的情况,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和语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加强古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在古文教学中,要注重对特殊句式和关键词语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

3、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月考试卷命题原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第一篇: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时间:2010-10-11一、成绩分析数据表一:高三各班成绩统计(微机室提供)二、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的学习内容。

同时兼顾了语文读本及本年级倡导的课外读书的《论语》和古诗词背诵40首中的部分背诵篇章。

其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则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

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2.试题命制形式完全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七道大题21道小题。

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

分值的设置也基本上是按照高考试题的设置方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

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数据分析结论:从成绩分析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班学生第一大题语文基础知识得分率超过3/4,其中语音题、句子衔接题几乎全对,但病句题只有一半儿同学答对,成语题也有问题;第二大题现代文小阅读选材课内,但得分太低不足一半儿,第5、7题答对一半,第6题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答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最高,9分的题得到8分,出错的主要是第9小题文言句式的辨认;第四大题的文言翻译77%的得分率,诗词鉴赏只拿到一半儿的分数,默写的得分达到9成;第五大题现代文大阅读得分很低,只得到不足1/3的分数,其中第15题几乎全军覆没,4分的题平均得分只有0.26分,第17题也只拿到8分中的3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和表达题得分也不高,超过3/5的准确率;第七大题作文均分46.9分,基本正常;全班总评98.6分,尚有近1/3的分数学生没有拿到。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2016.5.30)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卷题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前句是根本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

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

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

《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以各得其所释“正”。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

”“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

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

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

厦门2016高考语文质检分析

厦门2016高考语文质检分析

2015年5月市质检考试语文试题分析评卷题组长撰写名句名篇默写第1题【考察内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A识记【存在问题】1.所选篇目有《离骚》、《阿房宫赋》这样较难的篇目,但要求写出的句子难度不大。

总体来看,第(2)(5)(6)三句较少空白,而第(1)(3)(4)三句留空较多。

原因当在于前三句出自的篇目篇幅较短,而后三句出自的篇目篇幅较长。

2.没有生僻字,但还是出现不少错别字,主要原因有:(1)混淆同音字。

例如:“芳菲菲其弥章”的“菲”写成“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叙”写成“序”,“幽”写成“悠”,“多于市人之言语”的“市”写成“世”,“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简”写成“俭”、“存”写成“纯”或“淳”。

(2)受文中其它句子的影响产生混乱。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写成“师道之不复也久矣”是受了《师说》后文“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影响,而写成“师道之不存也久矣”是受了前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影响。

3.紧张以致漏字。

例如:芳菲其弥章(漏一“菲”字),“衣冠简朴风存”(漏一“古”字)4.不少学生书写潦草,字迹不清,致使不必要的失分。

5.遗漏虚词。

例如:师道不存也久矣(漏掉“之”字),师道之不传也久(漏掉“矣”字)【教学建议】1.部分学生对篇幅较长的篇目有畏难情绪,另外这些篇目亦较容易回生,因此要加强对这些篇目的落实和过关。

2.在强化背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易错字词的书写,教师可根据经验圈出易错字,让学生听写。

文言文阅读第5题【考查内容】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省略句。

【能力层级】A级识记和B级理解。

【存在问题】第(1)句评分细则改为:“庐”“动静”“以”各1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庐”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搭建房屋住下”、“筑舍”、“住”皆可;“动静”译为“一举一动”“举止”“行动”皆可;“以”译为“按照”“依据”“遵循”皆可。

前半句较好理解,多数考生能正确翻译;后半句较难,“动静”需要根据语境去理解,部分考生译错,可见考生结合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不足。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位于福建西部连城县的四堡,与传统书业有关。

明清时期,四堡曾与北京、汉口、浒湾齐名,并列为我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目前是全国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雕版印刷遗址。

四堡居民,多为躲避战乱的客家移民。

客家人始终保持耕读并重的人文传统,一大批落第秀才为生业计,也加入了印刷业,为雕版在四堡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堡周围山岭高耸,森林茂密,取之不尽的小叶樟、山梨、梓木、竹子等自然资源,为雕版印刷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

当然,印书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对四堡印刷业的繁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与催生作用。

四堡雕版印刷业“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

在清中叶的鼎盛期,四堡成为我国南方刻坊中心。

据有关资料统计,四堡仅马、邹两姓就曾有72010的人口、1200多人从事刻书印刷,印书坊至少100家。

四堡雕版所印书籍远销13个省份150个县市,《汀州府志》记载,四堡出版的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

到了清朝末年,四堡雕版印刷业先后遭遇了战火的侵扰和两次新技术的冲击,逐渐衰微。

以横扫儒教、推翻满清为使命的太平天国运动,将战火烧到了偏远的四堡,毁于兵燹的书籍、版刻不计其数。

清咸丰年间,上海开始出现了石印,石印采用活字印刷技术,和雕版相比,在成本和技术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如此,四堡人并未感到多大危机,印刷业在原有轨道上照常运转。

清朝末年,国外铅印新工艺传入中国,很快垄断市场,四堡雕版印刷业无法与之抗衡,遂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印书坊大多停业倒闭,只有残存的几家苦苦支撑,惨淡经营至民国三十一年,终于落下最后的帷幕。

四堡雕版的兴衰,促人思考和警醒。

首先,新技术的引进及内容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四堡先人大胆引进、采用最新雕版印刷技术,大获成功。

然而,清朝末期的四堡雕版印刷业故步自封,对新出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石印、铅印等创新技术无动于衷;科举废除后,印书内容依然是以儒学经典为主,未能及时转向,遂使失败成为必然。

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C。

“‘特色’则表现在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表述错误,缩小概念的范围。

原文第2段倒数第2句,“就像……一样”,只是对民族文化“特色”的形成打个比方,并不是说“特色”就表现在这里。

2.答案D。

原文第4段第2句,开头有“所以一般说来”这个限制语,选项缺少这个限制语,表述绝对化。

3.答案C。

强加因果。

“帝国主义等的文化强势总以侵犯其它民族主体的权利为目的”不是“文化强势并不代表其文化优势”的原因,而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佐证。

4.答案D5.答案C。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6.答案B “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错,原文是房玄龄的陈述。

7. (1)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5分)(2)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5分)给分点(1)“画象于丹青者”,1分;“为冠首”,1分;“其见重如此”被动句1分,意思对1分;整句通顺1分。

(2):“忧”,1分;“存问”,1分;“名医上药”,1分;“相望于道”,1分;整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杜如晦,字克明,是京兆杜陵人。

曾祖父杜皎,北周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

高祖父杜徽,北周时任河内太守。

祖父杜果,北周时任温州刺史,进入隋朝,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加封为义兴公,《周书》上有他的传记。

父亲杜咤,隋朝时任昌州长史。

杜如晦年轻时聪慧明悟,喜欢谈论文、史。

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按常规参与官员选拔,吏部侍郎高孝基很器重他,对他说:“你有应变的才华,必定会成为栋梁之材,希望你保持并崇尚美德。

如今想让你暂时屈身就任低级官吏,只是少些俸禄罢了。

”于是杜如晦被任命为滏阳县尉,不久他弃官归家。

太宗平定京城,引荐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又升迁他为陕州总管府长史。

当时亲王府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被调到外地做官的有很多人,太宗担心这件事。

记室房玄龄向太宗建议说:“秦王府中的属官离开的虽然很多,但大都不值得惋惜。

2016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带答卷答案.doc11

2016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带答卷答案.doc11

2016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问卷一、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绊脚惨酷沦落慰籍B.闭门羹合事老乱弹琴莫须有C.毛骨悚然无动于衷休养生息走投无路D.千里送鹅毛家书抵万金邦以民为本习贯成自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时。

B.历史最后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他门进入中原的跳板。

D.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5.“门前是一条小河”后面接下去最恰当的一项是()A.山门里有一个穿堂。

弥勒佛供在迎面。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B.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

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

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大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6.去年暑假..,冠云和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B、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C、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近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卷,做试卷的意义在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基本情况本次试卷出题范围是第一至二单元,试题量适中,试题题型一般,灵活运用的试题少。

本次试题中的阅读简单,很容易得分。

从总体来看还是能检测出学生在平时读书积累的情况。

二、成绩分析:参考人数:50人,优秀15人,优秀率77.6%;及格率88%。

三、答题情况分析1.按拼音写汉字中,由于学生对本单元生字词积累不牢写错的多。

如巨石误写成及时。

2、我会填中,由于学生书写不认真和平时积累的不牢出错较多。

如:天高气爽误写秋高气爽。

3.对学生积累的考察题有填写词语、连线等题。

由于学生积累的少,平时这个题型的训练较少,失分多。

4、加标点题: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明确,有乱填现象。

5、排列句子,平时训练的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排序。

6.按原诗文填空是“赠刘景文”和“山行”两课的内容。

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填,有的填上了字写错了。

也就对课文内容掌握不扎实。

7、阅读:学生阅读答得比较好。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和训练的少,原本是很容易的问题都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8、小小作家:学生此题完成不好。

学生只写了一两句话,没能写出家乡美丽的地方。

语句也不通顺,标点不能加清楚。

字迹写不够工整,总之,习作学生还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加强书写的指导与规范。

2、多读多练,掌握答题方法,因此,教师重在方法指导。

3、平时通过说话指导和互相评改,同时把说的写下来,加清标点。

讲评,重鼓励,多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说写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说和写能力。

4、重视积累,平时教学时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会背,会写,人人过关,尤其重视学困生的辅导。

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2008-2009学年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摒.除(bìng)针砭.(biǎn)犄.角(jī)惴.惴不安(zhuì)B.辍.学(chuò)锋镝.(dí)蜿.蜒(wān)草菅.人命(guǎn)C.弹劾.(hé)纾.难(shū)违忤.(wǔ)振聋发聩.(kuì)D.央浼.(měi)剽.窃(piǎo)脸颊.(jiá)罪行累累..(lě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A.陷井唉声叹气不胫而走陈词滥调再接再励B.暴炸出人头地繁文缛节幅圆辽阔置若罔闻C.撕杀金榜提名励精图治貌和神离醍醐灌顶D.剽悍牟取暴利穷兵黩武仁至义尽稳操胜券3.下列词语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A.数典忘祖(shǔ)煊赫一时(xuǎn)众口铄金(shuò)B.不孚众望(fú)余勇可古(gǔ)悚人听闻(sǒng)C.博闻强记(qiáng)拭目以待(shì)委曲求全(qū)D.耳濡目染(rǔ)横征暴殓(liǎn)以儆效尤(jǐng)4.下列成语释义有误的一项A.安土重迁:安于故土,重视迁移。

B.筚路蓝缕:形容事业的艰辛。

C.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D.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5.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或师.焉,或不焉②箕.踞以骂曰③群臣怪.之④沛公欲王.关中⑤素善.留侯张良⑥侣.鱼虾而友麋鹿⑦好游者亦不能穷.也⑧齐.彭殇为妄作⑨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⑩吾从而师.之A .①④⑩/②⑨/③⑤⑦/⑥⑧B .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C .①⑩/②④⑥⑨/③⑧/⑤⑦D .①④⑨/②/③⑥⑧⑩/⑤⑦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物也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周郎者乎于此非孟德之困 B .⎪⎩⎪⎨⎧∙∙告,则杀之以穷困来归丹以樊将军 C .⎪⎩⎪⎨⎧∙∙沛公军之项伯乃夜驰用心者之无如寡人 D .⎪⎩⎪⎨⎧∙∙大遗而小学青于蓝而青,取之于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C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渺渺兮予怀D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9题王珪,宇叔玠。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次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翁秀珍
本套语文试题,考点指向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字音辨析、词语选用、病句辨析、语段连贯、文言词语释义、文中关键信息的筛选提取、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名句名篇的识记、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语言的表达等历年高考常考的内容;作文仍然是话题作文。

从整个试卷的情况看,是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

考点都是在考试大纲以内,题型比较稳定,没有偏题、怪题。

一、总体分析
总体感觉本套试题朴实中显睿智,试题看似简单,却十分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阅,着眼于考查学生积累是否丰富,阅读面是否宽广,能不能结合语境理解文意,有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

以这套试题的作文“鉴”为例,很明显,命题者是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思考生活。

可以说,这篇文章貌似好写实则不易,学生对生活认知的深浅是能否拉开得分距离的关键。

总的来说,此次作文命题不易套作,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如何构思立意,选择什么来写,反映何种社会现实或人生观,体现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

二、试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设题难易适中。

纵观全卷,没有偏题、怪题、难题,如前四道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不设高门槛,有利于考生克服紧张情绪。

不少试题勾连教材,考生均能凭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而准确解答出来。

2、突出能力,做到稳中求新。

在词语、连贯等的考查
方式上作了微调,如第2题词语运用,一改以往单独考查成语俗语的设题方式,分别把三个成语与一个词语放在同一个语境中,更突出语言的综合性运用能力;。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一、试卷分析与评价此次考试试题分七个部分:语言文字辨析及运用,文言阅读及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大小现代文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约占77.3%。

从考查层次上看分为四个方面:识记、理解、应用、鉴赏评价,其中识记约占5.3%,理解与应用约占84.6%,欣赏评价约占9.3%,试题突出了对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的考查,从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第一轮课本复习内容为依据,以全国卷Ⅱ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

在重视语文积累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题有如下特点:1、依据“三维”课程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现代文选文在力求与学生阅读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着力追求体现思想内涵和文化品味。

四道客观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

四道主观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第14、15、16三个小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辨别信息、分析和概括以及鉴赏和评价的能力,题干设问语简明,有效的降低了难度。

第17小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的能力。

文言文在考查文言字、词、句的释义和理解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把翻译放在重点位置来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更符合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要求。

2、把握语文学习特点,注重考查语文积累、整体感知和理解运用,突出学以致用。

试题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把易错的、把握不牢的知识点再次显现,比如文言词语中的“过”,成语中的叹为观止(感情色彩),“一群芸芸众生”(部分语意重复),病句中枝干梳理法(D:生物入侵就是物种),名句名篇默写的大部分内容在以往的考试及最近的复习中都出现过。

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较陌生外,全是高中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

高三级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级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级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高三语文组【选择题部分】1——6题,11/12.(1)题,13——15题,根据本班情况具体分析。

【基础与阅读部分】7.(1)【答题情况】此题考查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翻译能力,难度不大,但满分的同学不多,翻译时学生对上下句连贯通顺意识不强。

①照搬原文字眼,机械翻译,语感不强。

如“疑滞”译为“疑问停滞”、“疑惑滞止”等;“深善良”译为“深深地觉得他善良”、“深深地与他交好”等。

②望文生义,曲解句意,不知所云。

如“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译为“徐坚依旧能征税,训练解释详细明白”等。

【建议及对策】①强调学生做题时,学会抓取采分点,并字字落实。

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②平时要求学生多做多练多积累,培养兴趣和语感。

③翻译时灵活运用“六字真言”并时刻具备“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7.(2)【答题情况】(1)只有20%同学得满分5分,能精准把握到翻译点,特别是注意到“劳”的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劳累”“让……疲惫”,(2)约65%同学得分为2分到4分,失分情况:①未能准确理解“以”字,这里为实词,应该翻译为“以为”“认为”,而错误理解为虚词,翻译成“因为”、“把……当做”、“用”或者不译。

②漏掉或者理解错得分点“同”,“未得同华夏之制”翻译成“不能使用华夏的体制”、“不能认同(同意、统一)华夏的法律”等等。

未能理解“劳”字的使用用法,翻译成“劳累、操劳”或者不译,直接搬下来“劳师动众”④“蛮夷生梗”未能理解这说的是性格方面,而理解为说环境方面,翻译为“蛮夷地处偏僻,穷乡僻壤”等。

(3)约15%的同学只得1分,基本没有落实到翻译点上,只是大意勉强能有1分。

【备考建议】①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版块训练,分点突破。

翻译题应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特别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②虽然文言文虚词没有单独设题,但是文言文翻译要求学生自主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七大题,共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3),烟光凝而暮山紫。

(《滕王阁序》)(4),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5)师者,。

(《师说》)(6)吾师道也,?(《师说》)(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8),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9)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3分)(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3分)三、文言文阅读(3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8分)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有误..的一项是(3分)①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②邻国之民不加.少(更)③吾从而师.之(学习)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努力)⑤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感谢)⑥顾.不知计之所出耳(考虑)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难道)⑧既自以身为.形役(被)⑨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珍爱)A.①③⑤⑦B.②⑤⑥⑦C.①⑥⑧⑨D.③⑤⑥⑨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因.击沛公于坐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相如因.持壁却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申之以.孝悌之义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以.勇气闻于诸侯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5.对下列加点词按活用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②天下云.集响应③且庸人尚羞.之④宁许以负.秦曲⑤而相如廷.叱之⑥刑.人如恐不胜⑦素善.留侯张良⑧外.连横而斗诸侯⑨却.匈奴七百余里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①③④⑦/②⑤⑥⑩/⑧⑨B.①④⑥⑨/②⑤⑧/③/⑦/⑩C.①⑥⑩/②⑤⑧/③/⑦/④⑨D.①④⑨/②⑤⑧/③/⑥⑩/⑦6.对下列句子按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为击破沛公军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③求人可使报秦者④倔起阡陌之中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大王来何操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①②③④/⑤⑥⑨/⑦⑩/⑧ B.①④⑥/②/⑤⑨/③⑧/⑦⑩C.①④/②⑦⑩/⑤⑥⑨/③⑧ D.①④⑨/②⑤⑧/③/⑥⑩/⑦7.翻译下列句子。

第一次月考分析

第一次月考分析

高2016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试题分析本次阶段检测试题,是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检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写作这几大板块进行测试,试题贴近课本,知识覆盖面广。

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学生得分情况一览第一卷客观题题号 1 2 3 4 5 6 7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A C B A B 正答率%63 56 80 69 70 56 84 80 79 82第二卷主观题题型翻译诗歌鉴赏默写文学作品语言运用作文总分最高分10 11 6 20 6 52 112 最低分0 3 0 12 0 0 63卷面得分情况一览题号分值卷面情况普遍得分7 10文言翻译题紧扣课本,考查学生的文言字词知识落实情况以及课堂上的听课效果,绝大部分同学能大体上落实,但不是很全面很完整,失分较多。

58、9 11古代诗歌鉴赏,大部分学生能鉴赏出诗歌的主要内容,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能灵活应对,思想受禁锢,语言表达能力弱,赏析错误,严重失分。

6题号分值卷面情况普遍得分10 10 名句默写学生答得情况较好,主要考查第一单元的诗文,但因巩固的不够扎实,错别字较多,而且就是几个易错的错别字,以后应注意基础的强调。

411-14 26阅读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学生不能拿到高分,提取信息概括题,学生答得一般,主要是学生概括不全面,不准确。

错误的原因是学生阅读能力弱,再筛选、概括方面能力欠缺。

应加强阅读能力。

1518 6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到运用不当的地方,并能准确的进行修改,一部分学生修改后的语言仍不恰当,小部分学生找不准错误的用语,今后应注重培养学生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福建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古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淇水汤汤,________。

(《氓》)(2)________,靡有朝矣。

(《氓》)(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

(《离骚》)(4)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离骚》)(5)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

(《归园田居》)(6)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7)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8)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9)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

(《赤壁赋》)(10)____________,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答案】(1)渐车帷裳(2)夙兴夜寐(3)虽九死其犹未悔(4)不吾知其亦已兮(5)池鱼思故渊(6)榆柳荫后檐(7)亦足以畅叙幽情(8)仰观宇宙之大(9)凌万顷之茫然(10)知不可乎骤得【解析】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渐、帷、裳、夙、寐、犹、已、渊、荫、檐、叙、幽、凌万、顷、骤。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课内文言文部分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纵一苇之所如.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旁边,顺序;B.往,像;C.到底,通“卒”突然;D.回头。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厦门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的种种幻想变成现实,上古时代异想天开的“造人”神话,将在当代科学家手中实现。

以人造肌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类人机器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科学家发现,非金属材料能在电流的作用下运动,于是产生了制造人造肌肉的构想。

研究证明,通过电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动伸缩和弯曲,从而可用来制造人造肌肉。

这种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制成,是把管状导电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在管内注入特殊液体,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释放出离子,这种复合体在电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缩动作。

通过控制电流强弱调整离子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改变它的伸缩性。

相反,通过改变复合体的形状也可以产生电。

人造肌肉具备人体肌肉的功能。

在人造肌肉中,一根直径为0.25毫米的管状导电塑料可承重20克,相同的体积,人造肌肉比人体肌肉的力量强壮10倍。

传统引擎驱动的机器人,除了关节之外,四肢没有任何可以活动的关联处,能量上自然是捉襟见肘。

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机器人四肢就会更加发达,能将分子能量的70%转化为物理能量,其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引擎机器人。

近年来,一种名为Birod的生物机器人已问世,它可以负载超过自身许多倍的重量。

科学家正在研制用于未来士兵装备的人造肌肉。

这种人造肌肉一旦装入手套、制服和军靴,士兵就会有超人的力量,举重物、跳过高墙均不在话下。

利用人造肌肉可以发电的原理,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脚后跟”发电机,即把人造肌肉安装在军靴的鞋跟上,通过步行、跑步等运动就能发电。

未来,凡是需要小型电动引擎的制造业,人造肌肉都有用武之地。

人造肌肉灵活柔软,还可以用来制造医用导管和在救灾中大显身手的蛇形机器人。

目前已经有了利用人造肌肉制成的机器鱼,它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与真鱼没什么差别,“耐力”可保持半年时间。

机器鱼既没有马达、机轴、齿轮等机械装置,也没有电池,完全是靠伸缩自如的高分子材料自行驱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外国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由于外国语高三的前两次月考语文成绩担负了选拔保送名额的重要功能,因此与其他普通中学第一次月考偏重课内文言识记与理解的考查不同,外国语的命题,会在兼顾课内复习的基础上,在诗歌、现代文、写作等模块,着重增加有难度与区分度的题目,也因此对于考生的文本理解、题型识别、答题步骤标准化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实验班中12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人数约占20-25%,而平行班中这一比例约为10%
这次考试在题型、难度、区分度等方面,有如下特点:
1、整体试卷题型除35分的课内文言文基础和阅读的题目外,与全国卷题型基本一致,但没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题型与新课标I卷卷相同部分的题目(如课外文言文、古诗鉴赏、人物传记、写作),难度略低于新课标I卷。

2、今年难度较往年第一次月考有所提升,题目形式也与往年月考不同,去除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部分(20-30分)的考查,而增加了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分值,这也是为福建高考改用新课标I卷而作的调整。

3、有些题目有极好的区分度,难度并不很大,考查内容为课内知识的迁移,但因提问方式新颖,命题角度灵活,故导致多数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能有效识别考点而失分。

如以下题目,是基础较好的考生的普遍失分点:(1)、全卷第10题,对于《荆轲刺秦王》中音乐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的考查;
(2)、全卷第15题第2问,对于“一叶”这个意象的理解;
(3)、全卷第18题,对于“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的考查;
(4)、全卷第19题,对于鲁四老爷这个文学形象特点的考查;
(5)、全卷第2-题,对于鼓浪屿提高票价限制游客的时事进行评论写作的考查。

以上题目皆是公立学校平常教学之时极容易忽略的部分,考生亦因此对于题目感到陌生,而这主要源于多数公立校老师对于考试学、命题思路与答题方法的研究不够透彻所致。

实质上,此五个题目,其命题出处及依据皆未跳出考试学命题规律的藩篱,而新东方语文的课堂则对于各模块的题型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受到此方法训练的考试也取得了极为理想的成绩。

详解如下:
(1)第10题,题目关键词两个:“特点”与“作用”,这在我对于VIP学生的授课上已讲过,“特点”为1-2个形容词概括音乐,“作用”从小说文本中“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对于环境氛围渲染”“对于故事情节推进”“对于小说主旨揭示”四个方面解答,即为答案。

(2)第15题第2问,本为炼字题,答题步骤三步:释义—好处分析(词类活用或表达技巧)--意境与情感;“炼字题”和“意境分析”题,是古诗鉴赏部分在课堂上最为重点讲解和练习的内容。

但许多考生对于“一叶”的理解存在偏差,误以为指的是“一片落叶”,致使解答有误。

根本原因是对于课内知识的记忆不够牢固,对于课外文本的阅读不能有效迁移。

“一叶”的意象在苏轼的《赤壁赋》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已有表述,同类还有“纵一苇之所如”中的“一苇”,亦是舟楫之意。

(3)第18题“第一人称”的好处,我在讲表达方式时重点强调过,表达方式里在高三阶段是很少考到的,如果考到,问的基本就是“记叙”的“人称”或“顺序”。

(4)第19题“鲁四老爷”的文学形象,来自鲁迅的著名小说《祝福》,而由于多数同学在平常学习和备考语文的现代文部分之时,一味追求刷题,而对课本少有问津,致使课内文学常识颇多遗忘。

这道题目提醒各位同学,重视课本、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

(5)第20题,时事评论写作对于绝大多数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看报纸和评论的同学来说,极为陌生,不知从何下笔,缺少严格的时评结构、也没有深刻的观点分析,未能就事论事,故失分极大。

但外国语高三前两次月考,其实有考查时评写作的传统,如2011-2013,(2014年考的寓言类象征意象的材料作文)连续三年的前两次月考,都是时评写作。

结合本次命题特点及历年命题规律,对于第二次月考的备考,给各位考生如下的建议:
(1)养成每天半小时阅读时评的习惯,分析拆解名家文章:从高二暑假开始,即应养成阅读时评和报刊的习惯,如《南方周末》和熊培云、梁文道、龙应台等的文章。

对其作品的论证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积累观点、素材与语言表达。

(2)每两天1篇限时时评写作,15分钟内写出观点与结构,不需写出全文。

(1)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为3个选择题,共9分。

在新课标I卷中为全卷首个题目,但难度极大,选项极有迷惑性。

故各位同学需要格外注意。

每天12内完成1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熟悉错误选项的规律(如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词义、强加因果、无中生有等)。

(2)文化常识的选择题有3分,类似新课标I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中最后一个选择题。

重点考查对于古代文化常识里一些概念的考查。

记忆外国语老师们所印发的材料即可。

(1)诗歌鉴赏中,意境赏析题、炼字题、表达技巧分析题、情感分析题依然是最主要的四个关注点。

(2)实用类文本中,人物传记最为重要,但也要重视新闻访谈、科普文章这两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和答题要点。

以上试题,均可来自新课标I、II卷或全国卷地区的名校质检模拟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