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学生对不同曲式和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相对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我思考了以下几点关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教材的选择上做文章。

传统教材的内容通常是枯燥的,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

我们可以尝试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曲目来作为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情感投入。

教材的选择也应注重创新性和时代性,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课程设计上做文章。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的一对多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高。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如音乐影片、音频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和听取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曲式和作品。

我们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团演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从评价方式上做文章。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方式容易陷入机械化和功利化的境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综合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作品展示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从教师的角色上做文章。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讲解者。

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这门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导师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作能力。

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主要包括从教材的选择、课程设计、评价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入手。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认知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音乐教育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学方法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口头讲授转变为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互动式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主动学习,以下为本人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实践教学课程的拓宽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中,传统讲课占据了较大比重。

传统讲课的弊端就是内容单一,呈现的角度固化,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我们应该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拓宽。

课程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及外部场域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需要通过掌握基础理论及技术知识,运用所学理论及技能进行创意性思考,从而创造出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为拓宽实践教学范畴,可以采用模拟演练、场地探究、视听展示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变化,拥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教材作为固定的课程内容,我们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整合更多广泛的音乐留声机、音乐节目、音乐电影等多元资源,以便于学生深度了解作品背景、演出记录、作曲家思想等。

影视资源对于理论传输和知识点补充尤为重要,通过影音关联,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这些技能和他们的意义,更能提高学生的听识能力、视识能力和创造力水平。

三、开展项目式教学传统学习和新兴学习结合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音乐教育专业存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的特点,可以开展项目式教学来提升学习效果。

具体做法是:制定适合的学习内容,确定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完成独立的项目,最后由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有些创造类的项目,可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竞争意识。

四、信息技术的引入音乐教育以技能为主,电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精准、灵活和协作等要素,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和互动性强等特征,可以为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基于多样化、交互性、轻松高效等的学习方式提供保障。

打开音乐风格的大门——对《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思

打开音乐风格的大门——对《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思

打开音乐风格的大门——对《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思摘要音乐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音乐作品风格的基本方法是对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而目前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尚不能达到把握作品风格的目的。

本文的主旨在于从对音乐作品进行内容分析的可能性出发,对实现以风格判断为目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风格音乐语言结构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艺术的本体同构说乐音运动课程设置美国音乐教育家约翰·怀特说过,“音乐理论的学习,长时间地被看作是培养音乐家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它的根本目的是在视唱、总谱读法以及其它重要的表演技能以外,理解作品的风格……这些都是一些辨别能力,它们几乎是卓越表演家的第二天性。

[注1]”他在《音乐分析》一书中把音乐理论的学习目的归结于对作品风格的把握——作曲,是在已有的风格基础上创造一种风格;演唱、演奏,是在风格认知的基础上表现一种风格;音乐学研究,更是以对风格的探索为主要的工作。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是“由作家的精神个性所制约的作品思想内容与形式方面总的特色[注2]”。

这就是说,如要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我们既要在作品的艺术形式方面——音响组织在某一时间段中所显现的结构进行分析,即“曲式分析”;也应包括对其思想内容方面——音响组织在展示过程中给与人们的情感体验以及潜入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即“作品分析”;——如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即以探求作品风格为目的的“曲式与作品分析”。

因此,当一部或一首音乐作品的乐谱摆在面前的时候,无论是出自哪一种需要——无论是学习作曲技法或进行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演唱,演奏,排练或指挥……必然要面对组织有序的音响运动进行体验、观察、析解、例证,通过诸多音乐现象及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深入于音乐形象的本质展开研究,进而获得对作品风格的总体把握,并以此作为音乐艺术创作(作曲)或再创作(演唱、演奏)的借鉴或依据。

——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实践中专业基础技能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应有的方式和过程。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学科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传统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通常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缺乏实际案例的运用和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

对此,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学习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实际曲目的结合,引导学生详细分析具体音乐作品的高师曲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师曲式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实际的例子可以参考。

还可以引入新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加入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高师曲式与作品。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传统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方法通常以老师讲解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和音乐软件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多媒体引导更加直观地理解高师曲式和音乐作品的分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著名音乐作品,给学生展示高师曲式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运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规范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中,评价体系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完善的一个方面。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实际运用的能力。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非常重要。

当前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学生们对于曲式和作品的分析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惑。

针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理念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的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够。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和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内在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方法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选择一些经典的乐曲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总结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的方式,促使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音乐作品的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资源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灵活运用音乐理论的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问题。

高校应建设一支专门的教学团队,由专业的音乐教师和音乐学院的研究生组成,共同参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料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

四、教学评价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评价应该从多方面进行,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新时期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新时期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 _ -






- ●

新 时期 下 高校 曲式分析 教 学 的思考 和建 议
■唐 丽佳 郑 州 大 学西 亚 斯 国际 学 院 音 乐学 院
摘要 : 曲式 分 析 是 高校 音 乐 专 业 的 必修 课 程 , 通 过 这 门课 程 的 学 习 , 能 够 帮 助 学生 更 好 的从 曲 式 结 构 的 角 度 认 识 音 乐作 品, 为. t- 4 ' -  ̄欣 赏和 表 演 作 品 ,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 但 是 在 现 实 中 , 高校 曲式 分 析 教 学 中存 有 很 多滞 后 的 因素 , 难 以和 新 时
大 致 的 掌握 。如 作 品 的 风 格 、 作 品 的段 落
划分、 一 些 较 为 明 显 的调 式 转 换 等 等 。 其 次 是 对 段 落 的 分析 如 果 作 品 是 单 一部 以 上的形式 . 则 可 以对 不 同 的段 落进 行 具 体 的分 析 . 能 够 较 为 准 确 的 画 出 包含 乐句 划
文化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它 负 有 两 方面 的任 务 : 一 是 对 传 统 文 化 的传 承 任 务 : 二 是 对 自身 形 式 进 行 不 断 完善 的任 务 因此 在 确 定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安 排 时 要 考 虑 这 两 个 方面 的任 务 例 如 : 我 们 在 针 对 一 作 品 的 教 学 活动 中 . 要安 排 阐述 这 首 作 品 与 传 统 文 化 的依 存 关 系的 教 学 内容 。 而 不 是 仅 就 这 一作 品 本身 所 展 开 的 孤 立 的 教 学 内 容 : 按 照 布鲁 纳 建 构 主 义 的 原 则 . 还 应 该 阐述 这 部 作 品 在 文 化 结 构 中 所 处 的位 置 或 环

范文:教学中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的运用

范文:教学中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的运用

教课中对曲式与作品解析的运用在曲式与作品解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能够综合运用解析、比较的方法 ,经过对音乐作品组成诸因素的解析 ,联合音乐史的知识 ,对音乐作品的曲式构造、音乐风格、体裁特色、创作技巧、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加以认识 ,能够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理论研究供给较为全面的支持。

课程教课中除了学习研究西方音乐作品的曲式构造之外,也要学习和认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构造特色和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 , 学生能够联合对音乐作品的听觉感知 ,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有关知识 , 解析音乐作品 ,理解音乐作品 ,在理解的基础上流传音乐作品 ,而在音乐作品诸因素的解析过程中 ,曲式解析、和声解析和调性调式解析是解析的重要环节 ,教课应采纳理论、作品解析相联合的方式 ,应注意培育学生解析多种体裁音乐作品的曲式构造、调式调性、作品创作技法和创作特色、创作风格等 ,有初步的听辨音响曲式构造的能力。

但是只是这样的教课纲领和教课目标仍是过于广泛 ,曲式与作品解析课程的教课如何才能做到更具目的性 ?更为有的放矢?更为有效的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工作或许持续进修学习?其实正如曲式与作品解析课程的教课纲领中所说, “学生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为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供给较为全面的支持”。

下边我们以高师的此外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音乐作法为例来商讨, 曲式与作品解析与其余课程互相交错浸透整合的状况。

音乐创作关于作品解析的要求除了上述一般的图式以及文字解析之外 ,还需要一种依照创作的心理过程为次序的解析 ,这既是对经典声乐作品的参照和借鉴 ,更是为学生自己的创作制定了一个音乐创作的计划书。

这就像我们在装饰自己新房屋以前要到朋友家去“取经”,要到网上阅读大批装饰图片 ,从中借鉴甚至“剽窃”某些优秀的创意是一个道理。

这类目的性特别鲜亮的音乐作品解析基本上和曲式与作品解析课的程序是逆向的 ,说白了也就是解析理解模拟借鉴某种音乐体裁的创作规律 ,艺术拥有独创性不行复制性不能够剽窃,可是音乐的广泛规律以及创作经验是能够被借鉴的。

教学案例:曲式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

教学案例:曲式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

曲式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一、案例教学法在曲式教学中的应用所谓的曲式分析,指的就是对乐曲进行和声上的、结构形式上的等方面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际案例,对各种乐曲总结归纳出其曲式、结构与规律,并举一反三的分析实践,进而能对各种纷繁复杂、变异万端的曲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发展原则进行进一步的乐曲创作实践。

(一)课前准备一般曲式分析的课程都是大学二、三年级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的学生学习。

这时的学生已经修过了《乐理》、《和声学》、《复调》等基础课程,具备了学习更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

作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将教材内的知识点,划分为再现二段体、无再现二段体以及这两种曲式结构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三个专题,每一个专题中都要选择出两到三个具有典型特殊意义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二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大概了解教授学生的基础情况,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水平程度等等,也就是说任课教师要对自己教授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预想到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做出相适宜的教学安排。

在上曲式分析的课程之前学生也需要进行课前准备,例如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中各种曲式的结构,方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也可以通过网络,以二段体为例,对再现式二段体、无再现的二段体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调查,了解其典型结构、创作手法等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的显著特征,它的实现是由教师来引导的。

所以,在课堂中,良好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就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实施不同的课堂环节。

1.提出案例任务首先教师提出一个案例总的任务: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辨析再现式二段体和无再现二段体。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什么是无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再现式二段体与无再现式二段体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问题提出之后,鼓励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阅读,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我国音乐学科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门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因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使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更具实质性的知识和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结合实践演奏、表演、指挥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音乐的美,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学科背景、音乐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育过程,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际案例导入的教学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应该采用实际案例导入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案例,对某种音乐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历史背景的呈现、作品的剖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内涵和构造。

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个人结合乐谱演奏等精彩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达到学与乐的境界。

五、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出、创作和指挥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入了解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实践过程,提高音乐素质和人文素养。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艺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培养艺术素养、提升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难以结合等。

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艺术教育的需求。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实践环节过于薄弱。

学生仅仅通过阅读书籍和听讲座等方式获得知识,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应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讲授知识,学生接受被动,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

这样容易使学生流于表面的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点只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融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主动的学习动力。

而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开展课内外的艺术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使他们在课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改革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和应对挑战。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这门公共课进行改革。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因此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我们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与艺术的魅力。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曲式分析和作品演奏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

我们需要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育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

我们需要注重评价与反馈,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品创作评价、实践成果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我们还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设置、培训教师、加强评价与反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曲式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

由于课程内容繁杂、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导致现有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以下是我对这方面改革的几点思考。

课程内容需要精简和优化。

目前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包含大量的细节和固定死板的模式。

我认为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将重点放在对各种曲式和作品的核心要点和特点进行深入解析和研究上,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内容上。

教学方法需要多元化。

目前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学生参与度不高。

我认为应该引入更多的多媒体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音频、视频、图表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曲式和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研究和个人演绎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教学效果。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我认为应该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加音乐会、演出、音乐节等,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不同类型的曲式和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和项目,如作曲、编曲、演奏等,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创作,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目前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注重的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学和考核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选修内容和课程模块,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学习,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曲式和作品分析,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师曲式和作品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思考。

第一,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在传统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以讲授为主,强调思维层次和知识的结构性。

然而,随着学生的需求的日益增多,也需要适当地加强实践环节,如听、唱、演等等,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方式。

第二,强化学科交叉和整合性。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的学习不应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研究,还应考虑其他相关学科的影响,如音乐史、音乐文化、文学、艺术等等。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第三,重视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在教学上,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等,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也可以尝试引入音乐的创作元素,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第四,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理论,而现代音乐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场发展准备,提升他们的未来就业竞争力。

总之,对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精髓和文化。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是音乐世界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深刻的音乐本质和内涵分析。

然而,这些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实际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现代音乐的紧密结合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首先,应该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许多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的传统授课方式注重的是理论的传授和例题的演练,忽略了实际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把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其独立思考和创作。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交互式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技巧和原理。

其次,需要重视与当代音乐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创新的进步,现代音乐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音乐类型和曲风,尤其是许多非西方音乐的发展。

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当代音乐和曲风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代音乐的现代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在这些变革中发现高师曲式和作品分析的新思想和方法。

同时,也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和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在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上不断提升。

最后,应该付出更多关注于实际操作。

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学生所能学到理论知识真正结合实际操作的能力。

传统的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方式往往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实际操作的机会,因而无法达到理论驱动实践、实践智慧理论的教学目的。

因此,应该设计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瞄准实践应用,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总结了现阶段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改革运动将对未来的音乐教育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反思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反思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音乐中的旋律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用来说明和补充说明内容,并且给整首乐曲增加了活力,使其更具有生气。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不仅是单纯地反映音乐的表面形式,而是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旋律当中去,把每段旋律都赋予一定的情感。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是艺术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的性质及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集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历史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学科,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水平的演奏家,就要认真研究音乐,以便为自己的艺术生命开辟一条宽广的道路。

在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中,老师必须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更加努力地完善自我。

“主题和变奏”是我们小学时代所接触到的基本知识。

老师一直强调着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也对他熟记于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东西慢慢被我淡忘。

但现在看来,我们学习这个东西的初衷实际上已经变了。

不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何况我们现在的人文素养没有达到那个水准,所以学起来十分困难。

原因如下: 1、缺乏听力。

虽然已经初中毕业,但由于我们所处的学习环境相对闭塞,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外国歌曲,有的同学甚至连《大海啊故乡》都不曾听说。

对于这种环境,我们又怎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曲式和作品分析的学习呢? 2、缺乏文化积淀。

这样说吧,即使你知道曲式和作品分析,也没有办法去表现出来。

没有文化作为支撑,你的演奏永远不可能与人有共鸣。

现在许多同学的文化功底差,大部分同学可能只能选择放弃这门学科。

3、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有的同学觉得音乐是那种形而上的东西,对他们没有什么帮助。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理论与曲式分析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理论与曲式分析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理论与曲式分析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深入理解音乐及其创作,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中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理解音乐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音乐理论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角色。

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元素的组成和结构,解释了音乐的语言和规则。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调等。

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在结构,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

其次,曲式分析是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方法。

曲式分析研究音乐作品中的重复、变化和发展等形式结构。

通过学习曲式分析,学生可以分析音乐作品的构成和演绎规则,进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

曲式分析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音乐作品,并把握其整体结构和细微差异。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意图和情感内涵,提升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的学习,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和创造性表达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首先,学习音乐理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知。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元素和表达技巧,培养出对音乐细节的敏感性。

其次,曲式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整体观察音乐作品的能力。

通过研究不同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时期的特点,提升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水平。

此外,学习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深入理解音乐的规则和结构,学生可以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更加自由地运用各种乐曲形式,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作品。

然而,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的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的学习可能会显得枯燥和抽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理论和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

2020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论文

2020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论文曲式分析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就学生是否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必要的音乐分析技能以及理解音乐作品极为重要。

此外,该课程还是考研必考科目与作曲技术理论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曲式分析教学效率的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我国当前曲式分析教学内容多为我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时期到19世纪的音乐与建国后所创作的音乐,而对现代作曲技法所创作的“新音乐”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分析范例较少1。

其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阐释同实际作品分析相结合,将各类典型的曲式结构较为详尽地向学生展示,但受篇幅限制,很多优秀范例被删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见多识广。

再者,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中,很少有中小学音乐教材里的内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实习期间和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新时期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发展,使得此门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教学实践环节呈现分离、脱节状态。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确保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分析技能是曲式分析教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在进行大量音乐作品分析后方能熟练掌握相关分析技能,唯有阅读与聆听足够的音乐作品方可有效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

然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其教学方式通常是由小型至大型曲式结构的学习,从逐句至端部的划分,听力及识谱相结合这种分析方法。

此种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学习一两年后仍然难以较准确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判断。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单一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效果欠佳、过于繁重的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由于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的内容有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

(一)教师引导,学生为课堂“主角”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进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曲式分析期末总结论文

曲式分析期末总结论文

曲式分析期末总结论文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对多首音乐作品的曲式进行分析,我对曲式的结构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学期末对曲式分析的总结。

首先,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部逻辑和情感表达。

曲式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以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曲式可以是简单的,如二段曲式,也可以是复杂的,如奏鸣曲式或大调幻想曲。

其次,曲式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识别和描述曲式的各个部分,分析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发展和演变。

在识别曲式的各个部分时,我们要注意曲式的主题、副主题、过渡段等元素,它们在曲式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注意它们的音乐材料、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分析曲式的发展和演变时,我们要注意曲式的重复、变奏、发展等技巧,它们能够给作品带来丰富的变化和动态。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曲式,包括三段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圆舞曲式、独奏曲式等。

通过对不同曲式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每种曲式都有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例如,三段曲式通常由引子、主题和再现部分组成,其中主题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它通常有较为复杂和发展的音乐材料。

而变奏曲式则是以一个基本主题为基础,通过对主题的变化和发展来构建整个作品。

奏鸣曲式则通常由快速的奏鸣乐章、慢板和舞曲乐章组成,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结构和关系。

在实践中,我选择了一首我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这是一首名为《命运交响曲》的作品。

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我发现它采用了典型的奏鸣曲式,包括了快速的奏鸣乐章、慢板和舞曲乐章。

在奏鸣乐章中,主题由交响乐团整体呈现,而在慢板和舞曲乐章中,主题由不同的乐器独奏或小组独奏。

总的来说,曲式分析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

通过曲式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音乐作品中隐藏的内部规律和情感表达。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作者:吴家军来源:《艺术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曲式分析是音乐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音乐专业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结构、发展逻辑、风格特点,以及探索作曲家创作的构思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工具,也是指导音乐创作、表演与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

在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亟需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的重构。

本文旨在揭示曲式分析在音乐理论与实践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深入剖析其教学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曲式分析教学策略创新设计实践路径曲式分析课程在不同院校又称之为音乐分析、曲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名称,无论称谓如何,该课程的内容是以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各音乐元素的组织逻辑与方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辨识能力以及了解音乐的构建方式。

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曲式分析不仅是音乐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支柱,更是连接音乐理论与实践、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桥梁。

面对当下多元化音乐文化环境与个性化学习需求,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曲式分析教学,使其既能满足专业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曲式分析在音乐理论与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及其重要性曲式分析是单纯围绕着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角度及方法的分析,这种角度及方法较为单一,且得出的分析结果较为直观,可以为音乐学习者提供横向的、直接的指导。

②曲式分析不仅关注音乐的形式,还涉及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在曲式分析中,分析者会识别音乐作品的基本单位,如乐句、乐段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重复、对比、模进、变奏等。

此外,曲式分析还会关注作品的整体结构,如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以及它们在音乐作品中的具体应用。

音乐教育思考分析论文

音乐教育思考分析论文

音乐教育思考分析论文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的奥妙和美学意义对孩子们的成长以及智力、情感、性格等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注入文化、艺术、礼仪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如何在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社会中,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并且激发他们对于创作和挖掘自己天赋的热情,也成为了音乐教育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点。

音乐教育初步分析音乐教育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其他学科不同。

它强调的不是知识点的掌握和灌输,而是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只有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品位和文化素养,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奥妙。

音乐教育手段对于音乐教育的手段,目前较为普遍、有效的手段有以下三种:唱、念、打:1.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年龄、音乐基础等不同要求,进行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唱法训练,例如儿歌、民歌、流行歌曲等。

2.念: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加入文字朗诵、情感朗诵等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打:此处“打”包含了乐器演奏和打鼓等方式。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打击乐队、合唱团等,并且在音乐节等活动中加以展示和表现。

这三种手段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完整且生动的音乐教学系统,全面而有趣地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知识。

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从大众化和社会化的层面上来看,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上的满足,同时还能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从个人层面上来看,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塑造性格、增强人格魅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音乐教育的新思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不断探索新思路,通过与越来越多的与音乐教育相关领域的合作,音乐教育也正在不断地拓宽着自己的路线和方法。

这些新思路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多元文化和创新思想音乐教育可以和其他科目结合,使学生们在了解音乐的同时,同时可以了解其他的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论文
曲式分析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就学生是否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必要的音乐分析技能以及理解音乐作品极为重要。

此外,该课程还是考研必考科目与作曲技术理论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曲式分析教学效率的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我国当前曲式分析教学内容多为我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时期到19世纪的音乐与建国后所创作的音乐,而对现代作曲技法所创作的“新音乐”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分析范例较少1。

其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阐释同实际作品分析相结合,将各类典型的曲式结构较为详尽地向学生展示,但受篇幅限制,很多优秀范例被删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见多识广。

再者,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中,很少有中小学音乐教材里的内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实习期间和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新时期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发展,使得此门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教学实践环节呈现分离、脱节状态。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分析技能是曲式分析教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在进行大量音乐作品分析后方能熟练掌握相关分析技能,唯有阅读与聆听足够的音乐作品方可有效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
力与分析能力。

然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其教学方式通常是由小型至大型曲式结构的学习,从逐句至端部的划分,听力及识谱相结合这种分析方法。

此种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学习一两年后仍然难以较准确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判断。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单一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效果欠佳、过于繁重的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由于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的内容有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

(一)教师引导,学生为课堂“主角”
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进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在曲式分析教学中,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拿来分析,对其所作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及互评的方式,来提高其对曲式结构的深入了解与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xx年,佳木斯音乐学院教师通过开展学生作品互评互选、班内及班级间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对其创作作品、相关的曲式结构知识等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
与音乐作品分析能力,还极大地激发了其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
在曲式分析的学习中,首先应对展现共同规律的相关曲式结构原则以及最基本的曲式类型加以掌握,在此基础上实现举一反三分析实践,而后才可对各类复杂的曲式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在分析中应当多从音乐的组织与发展逻辑角度来对其构成进行理解,对部分限定曲式程式则不必过于较真。

所以,曲式结构类型限定既涵盖了抽象性又涵盖了包容性;既涵盖了变化,又不对特例进行盲目强调,使得学生可通过对基本类型与特例间关系的对比来对分析中出现的难题灵活应对2。

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乐曲、教材歌曲谱例的适当引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成功走向音乐教育岗位。

(三)采取“视听一体化”教学手段
要实现“视听一体化”可采取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将大量谱例及音响录入到课件中,为视听化提供实现的前提,还可增加学生阅读量。

尤其是部分较为复杂的谱例可使其分析讲解更为直观,如此学生便可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受来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有助于激
发其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将作品中各细节部分写作特点更为准确地进行讲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确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授课中教师的创造性及感染力、课堂组织艺术、教师的应变能力等均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3。

因此,采用“视听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曲式分式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xx年,南方某音乐学院专业教师通过采用“视听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将部分经典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中供学生分析讨论,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均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四)灵活布置课后作业
在传统教学中,该课程作业内容多为根据某一作品写出相应的曲式分析报告,学生课后独立自主完成,但实际情况学生作业抄袭现象频频发生,作业在学习中应用作用难以发挥。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中通常选择的是部分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能够理解,但其独立完成时则极易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佳木斯音乐学院教师通过让学生对其所分析作品进行自主选择,既有效防止抄袭,还使其独立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此外,部分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某一主题动机并要求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曲式结构创作,帮助其
增加对某一曲式结构进行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从而达到锻炼其作曲能力的目的。

新时期下教育事业与音乐事业的整体进步,整个社会对优秀音
乐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曲式分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极为重要。

传统教学中多从传授知识这一角度来讲授该课程,对学生音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

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于该课程教师而言,明确该课程价值及重要性,转变自身角色,积极探索教学新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灵活布置课后作业,是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这在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曲式分析教学中极为重要。

1.唐丽佳.新时期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音乐
时空,xx.9(12):162-163.
2.杨秋仪,吕忠福.中外音乐教育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xx.
3.赵胜山.普通高校《曲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大众文艺,xx,11(20):61
4.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几点思
考孔苑苑(石河子大学832000)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