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灌溉制度研究——以云南省勐腊县勐满坝区为例
红河哈尼梯田“稻作—灌溉”系统的地方性知识生产与区域性生态担当研究
“科学 的 社 会 史 研 究 显 示,人 在 时 空 中 创 造 知识。”[1](P172)历时 1300年的梯田农耕历时和共 时绵延的稻作空间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知识生产 时空:它产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知识体系和技 能实践,是地方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 略布局、为国家贡献世界级文化品类和符号视窗 的具体象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 化景观遗产名录的中国第 45项世界遗产———红 河哈尼梯田(2013),其核心区及缓冲区集中连片 分布在 云 南 省 红 河 哈 尼 族 彝 族 自 治 州 元 阳 县。 中国境 内 元 江 水 系 哀 牢 山 段 分 布 着 总 面 积 约 54700公顷的水 稻 梯 田,其 中 元 阳 县 境 内 密 度 较 高的 46100公顷梯田即为名录遗产区。红河哈尼 梯田既是世界遗产,又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0),还是国家湿地公园(2007),国家“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2018),哈尼梯田核心区内迄今活 态传承着大量与稻作农耕生计密切相关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被七种河哈尼梯田“稻 作—灌 溉 ”系 统,是 当 地 七 种 世 居 民 族 与 自 然 共 生 演 替 的 集 体 生 态 智 慧 结 晶。 在 1300余年间围绕稻作和灌溉两大主题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当地民族经历了早期创建出敬畏和顺应自然的人地共 生、自然和合的生计知识,到逐步形成通过集体配置提升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构建并完善着适应生态 变迁、适宜各民族生存发展需求、均衡可持续梯田农耕知识体系的过程。目前,“遗产”名录和生态文化符号不仅 赋值强化了梯田农耕民族对地方性知识体系的“文化自信”,而且正在唤醒他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 “文化自 觉”。传统梯田稻作农耕知识系统在新时代的重构,为当地民族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叙事主旋律,发挥 区域性生态担当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红河哈尼梯田;“稻作—灌溉”系统;地方性知识;生态担当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1)06-0087-09
勐腊县大沙坝水库灌区大树脚大沟节水改造设计简述
平均 气 温 为 1 5 . 5 ℃, 极 端气 温在 1 ℃ 以上 . 全 年干 、 雨 季分 明 。 勐 腊 县 大沙 坝水 库 灌 区 主要 种 植 作 物 为 大 春 作 物 有 双 季 晚 稻 、 玉 米. 小 春作 物 有 双 季 早 稻 、 玉米 、 蚕豆 , 常年作 物有甘蔗 、 蔬菜 、
灌水率为 0 . 8 9 [ m / ( s ・ 万亩) ] ; A — — 渠 段 的控 制 灌 溉 面 积 ( 万亩 ) ;
— —
因淤积严重 , 使 取水水 流发 生改变 , 取 水量减 小 , 甚 至 取 不 到
灌 溉 水 利 用 系数 , 取0 . 7 0 。
表 2 大树脚大沟主干渠设计流量表
序 号 渠道 名 称 里程 ( k 控 灌 面 设 计 流 加 大 流 量 m+ m) 积( 亩) 量 ( 备 注 m / s ) ( m3 / s )
水: 有 的 因工 程 段 本 身 老 化 失 修 , 出现移位 、 渗漏等 病害 ; 加 之 渠道工程年久失修 , 边坡不稳定 , 坍塌及淤积严重 , 造 成输 水 浪
费较 大 , 渠 系水 利 用 率 低 , 使 灌 区效 益 不 断 衰减 。
大树 脚 大 沟 主 干渠 设 计 灌 溉 流量 见表 2 。
经果 。大树 脚 大 沟 建 设 年 代较 早 , 区 内工 程 建 设 标 准 低 , 工 程 不
配套 , 维修 养 护 不 到 位 , 经 过多年运行 , 都 已年 久 失 修 , 大 部 分 进 入 老 化 阶 段 。 且 渠 道 建筑 物 不 配套 , 加 之 灌 区 水 利 工 程 管 理 模式落后 . 工 程 得 不 到正 常维 护 , 致 使 工 程 难 以 正 常 发挥 效 益 , 严 重 制 约 了灌 区经 济 的 全 部 为 农 业 灌 溉 用 水 , 渠 道 灌 溉 方 式 按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体系特点探析
农 业是 国民经 济 的基 础 ,灌 溉 是农 业 的支撑
打桩筑 坝 ,开渠 引 水 ,灌 溉农 田。在 长 期 生 产 实
践 的基 础上 ,傣族 逐 步 创立 了具 有 本 民族 特 色 的 灌 溉体 系 。该 体 系 包 括两 方 面 :一 为水 利 灌 溉体
要 素 。世代 居住 于西 双 版纳 的傣 族人 民 ,在 长期
中 图分 类 号 :S0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4—30 (0 0 6一 l8— 5 10 9 X 2 1 )0 O 1 0
Tr d to r i a i n S s e a a t r si f a ii n I r g to y t m Ch r c e itc o Xih a g a na Da to a i o iy s u n b n iNa i n lM n rt
1 2月
云南 农业 大学 学报
J u a fY n a r utrlUnv ri o r l u n n Agi l a ies y n o c u t
Vo _ No 6 l4 . De . 2 0 c O1
西双版 纳傣 族传 统 灌 溉体 系特 点 探 析 木
梁宇庭 ,诸锡斌 一
是农 业 生产 的规范 规 则 。二 者 相依 相 承 ,共 同推
进 傣族 灌溉农业 的向前发 展 。
( )傣 族传统 的水利 灌溉 体 系 一
西 双版纳 傣族传 统灌溉 体 系
傣族 传统水 利 灌 溉体 系发 展 至今 ,在一 定 程
度 上仍然 发挥 着 它 的积 极作 用 。 自 2 0世 纪 5 0年
n rt r d to riai n i siu in lfa wo k h s t e c aa t rsis o t r c ns r ain ma a e o i ta iin i g to n tt t a r me r a h h r ce it fwae o ev to n g — y o c me ts se ,t e n r l i g wae o e v to na e n ,t e c mb n to fr g lto n n- n y t m h o ma i n trc ns r ain ma g me t h o i ai n o e u ains a d i z vsb e ma a e n , b t ft e p o i e g o d lfr t r tc in o o da s irg to t r ii l n g me t oh o h m r v d o d mo e o he p oe to fn wa y ri ain wae
勐朗镇水稻生产中的问题及措施
1 基本情况勐朗镇位于县境中部,北纬22°31′—22°41′08″,东经99°51′50″—99°59′06″,为县政府驻地镇;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是连接临沧、西双版纳乃至缅甸北部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总面积710 km²,属南亚热带山地气候,东无严寒,夏无酷暑。
光照量足,光质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8.9h;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无霜期240—280d;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624mm。
全镇辖4个社区13个村民委员会,249个村(居)民小组,2.69万户8.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
有耕地面积6457 hm²,其中:有水田1246.8 hm²;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72 hm²,粮食产量25168657kg。
水稻是勐朗镇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2015年播种面积1039.7 hm²,占稻谷播种面积2211 hm²(含陆稻1171.2 hm²)的47%,占粮豆作物播种面积7272 hm²的14.3%;水稻产量5469221kg,占稻谷产量8189028kg(含陆稻2719807kg)的66.8%,占粮豆总产量25168657kg的21.7%。
近几年来,由于品种退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水稻单产仅351kg,亩效益较低。
因此,应用科技、依靠科技,提高水稻单产,确保粮食安全,对促进勐朗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水稻低产的因素2.1 基础设施建设脆弱。
一是长期以来,由于财政困难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不足,坝区主灌沟渠龙潭大沟失修严重,加之佛房河、东卡河管理不善,人为因素和环境污染,造成155.4 hm²早稻的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二是近几年来随着澜沧县市镇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农田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影响,先后被征用,造成稻田面积逐年减少;三是勐滨坝区的南边河受采沙业的影响,造成142.3 hm²水田在每年的育秧期(11月底至12月底)和移栽期(2月底至3月中旬)大田灌溉得不到保障;四是山区和半山区水田,大多数属雷响田(望天田),水利化发展程度极低,导致中稻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云南坝区应用前景展望
7 ・ 4
维普资讯
戈芹英等 :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云南坝 区应 用前景展望
中 国 帝 米 20 年第 3 08 期
栽前 3d 施好 “ 送嫁肥 ” “ 和 送嫁药 ” 。
2 合理 稀植 , . 3 浅水浅插
合理施 用化肥 , N素前 肥后移 即 具体操作 上要求 : 常
1. 2 0 91 0 7年续试 , 当年 多雨 寡 日照的恶劣气候 条 %; 在
进行水 稻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的试 验 、 范 , 示 取得 了“ 成 穗率提高 、 氮肥利 用率提高 、 单产 提高” 三大突破 , 现将
试验 、 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
1 水 稻精 确 定 量 栽 培 的突 破
也各 占 5%) 0 氮肥利用率 达到 4 %以上。20 0 07年在品 种滇杂 3 2上试 验 ,常规 施 肥 法 的氮 肥 利 用率 不 到 3 %,而运用精 确定量栽培技术 ,其 氮肥利用率也 在 0 4 %以上 。可见 , 0 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其氮肥利用率
可 比常规施肥法 提高 1 0个百分点以上。
20 云南保 山坝 780h 稻平 均单产 70 06年 0 m 水 1 k/6 2是云南省最高产的坝 区。但与 20 g 7m , 6 0 5年农 业
部 提 出的超级 稻 80k/6 5 g 7m 的产量 指标 还有一 定 6 差距 。2 0 0 6年 , 在云南省农科 院和南京农业大学 凌启 鸿先生等专家指导下 ,我们在保 山坝稻 区进行水稻精 确定量栽培技术 的试验和示范 , 在试验示范 中, 水稻单 产取 得较 大提高 ( 单产 7 38 ~ 1. g 6 z, 6 . 9 5 8k/ 7m )每 6 5 6 6 7I 比常规 栽培增产 5 . 18 g 6 I T 96 2 . k ,增幅为 70 ~ 6 . %~
浅析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制度的现代调适
西双 版 纳 是 以水 稻 种 植 为 主 的 稻 作 文 化 区 , 在长 期 的生产 实践 中 ,傣 族 人 民逐 渐 形 成 了一 套
需 要 千条沟 ” 。修 沟 建渠 是 进行 灌 溉 的必 要 条 件 , 而要充 分发 挥沟渠 的最 大 效 益则 需 要 用制 度 来 管 理 。美 国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家 道 格 拉 斯. 诺 斯 认 为 “ 制度 是 一整 套规 则 、应遵 循 的 要 求 和合 乎 伦 理 道 德 的行 为 规 范 ,用 以 约束 个人 的行 为 。 … 灌 溉 ” 是 一个相 当 复杂 的 系统 ,不仅 包 括 各式 各 样 的灌
浅 析 西双 版 纳傣 族传 统 灌 溉 制 度 的现代 调 适 木
李应春 ,董云峰 ,秦 莹
(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 0 0 ) 52 1 摘要 : 西双版纳的稻作 文化 离不开其合理有效 的灌溉制 度。在长期 的生产实 践 中,傣族 先民形成 了垂直严 密
管 理 、水利 设 施 岁 修 、公 平 合 理 分 水 、治 水法 规严 格 、 山 坝 水 源 保 护 为 体 系 的 灌 溉 制 度 ,有 效 地 促 进 了 稻 作
文化的发展 。建 国后 ,现代灌溉制度的引进给传统灌溉制度带来 了极大 的冲击 ,本文 在分析传统 与现代 矛盾
冲 突 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现 代 调 适 的 建 议 。 关 键词 :傣 族 ;灌 溉 制 度 ;调适 ;发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 7 S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3 0 ( 08 1 0 1 o 0 4— 9 X 2 0 )0 — l2一 4
维普资讯
第 2卷
20 0 8年
西双版纳州中海拔地区双季早稻种植粳稻品种的探索
西双版纳州中海拔地区双季早稻种植粳稻品种的探索作者:劳大杨桂兰吴彩兰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2期劳大,杨桂兰,吴彩兰,李培春,罗吨,陈汉民,玉罕的(勐海县勐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勐海 666205)摘要: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勐海县双季早稻种植,开展优质粳稻品种试验示范,选择耐寒早熟品种和适时的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衔接起来,扩大双季稻种植面,增加粮食总产。
关键词:中海拔地区;双季早稻种植;粳稻品种1 自然环境与基本情况勐海县位于西双版纳西部,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海拔在558.4至2429.5m之间,海拔高程相差较大,有立体气候的特点。
大部份稻作区在1000至1300m之间,属低纬度中海拔,在西双版纳称中海拔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19.4℃,年降雨量13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1933h,年≥10℃的活动积温6800℃。
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
干季为上年12月至次年的5月,特点是日照长,日照时数1210.4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62.2%,日照百分率48~71%,雨量少,雨量仅318.7mm,占全年降雨量的25%。
湿季是6月至11月,特点是日照短,日照时数仅722.6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7.4%,日照百分率26~45%。
雨量多,雨量951.1mm,占全年降雨量的75%。
年温差小,仅10℃,日温差大,可达15~25℃,年温差小气温比较平和。
春季升温较慢,直到3月份才生到水稻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在中稻上130~140天成熟的品种在早稻上种植必须到190~200天才能成熟。
由于前期气温低而延长成熟期,早播一个月和晚播一个月成熟相差仅7~10天。
解决早收就比较困难,使晚稻种植节令很紧张。
下半年(雨季)晚稻生长期雨水较多,9月底10月初往往有低温冷害发生(一般三年有一年),晚稻栽插较晚(7月20日以后),就会遇低温冷害,影响开花授粉,空秕严重,甚至失收,所以两季的节令扣得很紧,几乎是边收割边犁耙插秧的局面。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孟连县”)勐马镇位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部,水稻种植优势明显。
一是勐马镇热区资源优势。
该镇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气候适宜且雨量充沛,土地比较肥沃,比较适合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
二是勐马镇具有沿边口岸的区位优势。
勐马镇所属的孟连县国家二类口岸,从事重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通往缅甸、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勐马镇也被云南省定位为“边境口岸型特色小城镇”;三是勐马镇具有民族旅游优势。
勐马镇辖区内拥有较多风景区,民族风俗文化艺术风味较浓,人文景观、建筑、饮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且独特。
本文结合孟连县勐马镇实际情况,就勐马镇双季稻栽培技术要点做以下阐述。
勐马镇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十分适宜水稻生长。
勐马村是勐马镇辖区内一个以傣族为主体,佤族、拉祜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为勐马镇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孟连县城27km。
勐马村耕地面积为683hm2,可种植两熟水稻。
勐马村居住的傣族人民历来以水稻为生,有丰富的种植水稻经验。
勐马村芒朗小组又有地热资源,引流温泉水灌溉水田,所种植的香软米米粒细长饱满,晶莹剔透,香软润滑。
1早稻育苗技术(1)播种育秧。
1月下旬较适合水稻播种,湿润育秧可以在2月上旬进行。
秧田面积不得少于大田面积的12%,秧田面积不足易导致秧苗拔节,严重影响大田产量。
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先使用高氯精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然后在清水中浸泡进行催芽处理。
在整地时,需要施足基肥,然后在出苗之前进行湿润灌溉,并且要注意进行保温处理,适时通风换风,避免出现病害。
一般采用434孔或361孔软盘育苗,每盘播种量为0.12kg,合理密播,并把秧盘盖严。
(2)移栽、软盘抛秧。
移栽前,大田应精细耕整,宜尽早耕整。
耕整要以大田平整,表土软硬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为标准。
每公顷水稻田施用锌肥15kg,每公顷施用含量40%以上的配方复合肥375kg 作为基肥。
勐海县勐遮镇水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勐海县勐遮镇水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王春荣玉罕的玉艳珊阿培李培春欧书诚吕永力何延年罗吨吴彩兰(勐海县勐遮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勐海666205)摘要:勐海县素有“滇南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生产对全州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勐遮镇作为勐海县水稻种植主产区,确保该地区水稻产量意义重大。
该文总结了勐遮镇2009—2019年水稻发展状况,分析了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选育优质稻品种、优化机械配套管里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等对策建议,为实现水稻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优质;高产;增效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14-0053-03Status,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Rice in Mengzhe Town of Menghai CountyWANG Chunrong et al.(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f Mengzhe Town,Menghai666205,China)Abstract:Menghai county is known as“granary in South Yunnan”and“land of fish and rice”.Its rice prod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food security of the whole Prefecture.Mengzhe Town,as the main rice planting area of Menghai County,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rice production in this area.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grain yield and high quality,cost saving and efficiency of rice production in Mengzhe Tow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rice development in Mengzhe town from2009to2019,analys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rice planting in this area,the mea⁃sures such as suitable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optimization of mechanized matching tube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Rice;Mechanized production;High-quality;High grain yield;Increase benefit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超过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2],做好水稻安全生产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论提高孟连县娜允坝水稻单产的根本途径
论提高孟连县娜允坝水稻单产的根本途径摘要:稻谷是娜允坝区群众的主要食粮和主要经济来源,因此提高水稻单产对娜允坝区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娜允坝水稻生产的根本原因,提出提高娜允坝水稻单产的根本途径。
关键字:水稻;单产;途径娜允坝隶属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辖区,属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9℃,年均日照2110.4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375.1毫米,热区资源丰富,是发展绿色经济的理想之地,非常适宜稻谷的繁育和生长。
但是,由于当地群众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落后的耕作方式和生产习惯导致娜允坝区水稻的平均单产不高,严重制约了娜允坝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娜允坝现有水田面积866.7 h㎡,2020年水稻播种面积1123.6 h㎡,其中:早稻种植面积558.5h ㎡,晚稻种植面枳565.1 h㎡,平均单产6660kg/ h㎡,娜允坝现有农业人口2.99万人,稻谷是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粮和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提高水稻单产对娜允坝2.99万农业人口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作者从事农业技术推广20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娜允坝水稻生产的现状,对制约娜允坝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提高孟连县娜允坝水稻单产的根本对策。
1制约娜允坝水稻单产的主要因素1.1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由于当地农户长期以来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下降,严重阻碍了当地粮食产量的提高。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娜允坝土壤基本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低,另碱解氮、有机磷、速效钾含量也偏低,远远满足不了目标产量对土壤养分的要求,由于土壤养分含量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
1.2不科学的施肥方式,导致出现生理性病害,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近年来,当地农户在大田的肥水管理环节上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大量施用尿素,出现了所谓的“卫生田”,导致大部分面积营养失调,出现生理性病害,甚至诱导了其他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规律探究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规律探究摘要:水稻需水规律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还是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课题。
文章以某地区的水稻灌溉试验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在发育过程中的需水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旨在能够更好的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灌溉发展。
关键词:农业;灌溉;水稻;需水规律伴随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旱灾的严重,研究水稻在发育过程中对水分需求、降低水稻灌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从成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水分利用效率是水稻建设消耗单位水量生产同化量,能够反映出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也是综合评估水稻生长适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气候、土壤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所选择灌溉方式的不同会使得水稻养分利用出现差异,最终也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为了确保水稻顺利生长需要在正确把握水稻需水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灌溉模式。
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水稻的产量效益和水分的利用效益,在水稻灌溉利用的时候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从而为水稻种植提供重要的支持。
一、实验区域基本情况概述文章所选择的水稻灌溉试验区域在东经131.12到133.31,北纬45.45到46.55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试验区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74mm,无霜期为145d,年平均日照小时为2491。
试验区在每年5月末的时候进行插秧,在9月中旬的时候收割。
试验区域采取测桶和试验小区结合的方式,应用测桶来测定水稻的蒸发数量,使用试验小区测量田间耗水数量,水稻蒸发数量和田间耗水数量做差值。
田间试验小区的规格大小为8mx10m,各个小区周围使用了PVC板防渗漏处理,在拐角的位置上应用塑料膜胶合。
试验区域采取第二种节水灌溉的方式,在灌溉操作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灌溉,并对淹灌作为对照处理。
各个灌溉制度的生育期水分控制上下限如表一所示,根据表一发现,在插秧操作到返青期各个灌溉模式均保持在30mm左右水层,水层通过直尺读数,并对灌溉前后的降雨情况进行测试,在无水层的时候采取土壤水分测试仪来测定土壤中的水分,并在各个生育期观测水稻的生育状态,获得各项产量的结构指标。
勐海县早粳晚籼模式优势分析及栽培技术
2015年第10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勐海县早粳晚籼模式优势分析及栽培技术艾萍柯洁杨春富王发祥周开凤郑有新(勐海县种子管理,云南勐海666200)[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189-01勐海县是西双版纳州的粮食主产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稻田种植制度以一季中稻为主。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勐海县作为全州产粮大县,其粮食增产关系到全州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发展双季早稻作为一个增粮措施,提到了农科部门的议事日程,但作为中海拔地区的勐海是双季稻和一季稻的临界区,选择耐寒、早熟品种和适时的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茬口是早、晚稻丰产丰收的关键。
1勐海县早粳晚籼优势分析1.1温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勐海县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海拔在558.4m 至2429.5m 之间,年平均气温18.7℃,年降雨量1341毫米,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10℃的活动积温6800℃,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全年无四季不分明,只有干湿季之分。
干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5月,日照长,日照时数1210.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58%,雨量少,仅为317.8毫米,占全年雨量25%,湿季为6月至11月,日照短,日照时数为877.6,占全年日照时数42%,雨量多,雨量951.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5%,早稻生长期80%的时间在干季生长,此季≥10℃的活动积温3663.7℃,有效积温1853.7℃,粳稻感光性强,有利于粳稻生长发育。
1.2粳稻生长期较短优势利用粳稻生育期与滇屯502相近,但比籼型杂交稻早熟7-10天。
勐海中海拔地区是又季稻和一季稻的临界区,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衔接是丰产丰收的关键,早稻提早10天收割,可扩大晚稻面积3-5万亩,可增产粮食1500-2500万千克。
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双季稻水分利用的影响
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双季稻水分利用的影响王廷金;才硕;时红;郭巧玲;刘现波;程婕;万绍媛【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52)8【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播种—收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通过选取手工栽插(HT)、抛秧(ST)、机插(MT)、直播(DS)4种种植方式和淹水灌溉(FI)、间歇灌溉(Ⅱ)2种灌溉模式进行大田试验,对直播稻与移栽稻全生育期稻田水量平衡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开展研究以期评价多元种植方式下双季稻的的需耗水特征。
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水分管理产量大小关系均表现为:HT>ST>MT>DS;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移栽稻大于直播稻、Ⅱ大于FI的趋势,不同灌溉模式下抛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HT、MT、DS分别降低了3.85%~8.86%、5.59%~9.55%、34.04%~45.76%。
双季稻的灌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均为Ⅱ小于FI。
不论FI还是Ⅱ,双季稻灌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以及耗水量均表现为直播稻高于移栽稻,且直播稻苗期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显著高于移栽稻,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与其他处理差异较小。
移栽稻各处理育秧期水量平衡各参数占全生育期比例均以HT处理最高,其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比例为1.82%~4.51%,早稻排水量均占全生育期的3.97%,晚稻移栽后稻田无排水(育秧期占比100%)。
移栽稻育秧期水分利用与消耗在全生育期水分管理中亦是极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灌溉模式以间歇灌溉+手工栽插的结合最优,在实现高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总页数】11页(P47-57)【作者】王廷金;才硕;时红;郭巧玲;刘现波;程婕;万绍媛【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S511.07【相关文献】1.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灌溉量对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灌溉频次与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江淮地区不同灌溉与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不同灌溉策略和灌溉方式对小麦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5.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田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双版纳州水稻区域试验报告
西双版纳州水稻区域试验报告彭会琼【摘要】提出常规糯稻及优质稻新品种试验方法及管理措施,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农兴3号、农兴四号、糯18、泰国糯×6×景、红河664、版纳毫糯2号等丰产、适应性较好、生产潜力大的品种,为西双版纳州育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水稻;品种;试验;区域性;分析【作者】彭会琼【作者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种子管理站,云南西双版纳 66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7西双版纳州是一个傣族自治州,傣族有食用糯米的习惯,周边接壤缅甸、老挝,这些国家也有食用糯米的习惯,因此选出西双版纳州两县一市常规糯稻及优质稻势在必行。
2012年西双版纳州进行了一组(5个常规糯稻:泰国糯×6×景、版纳毫糯2号、糯 18、农兴3号、红河糯;两个常规优质稻:农兴四号、红河664)早稻区域试验,分两县一市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
通过对参试品种产量结果进行分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勐腊县水稻良种的更新换代作了超前的准备工作。
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8个,分别为泰国糯×6×景、版纳毫糯2号、糯 18、农兴3号、红河糯及农兴四号、红河664;统一设滇籼糯1号作对照。
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安排在勐腊县勐腊镇曼领村,海拔632 m,常年平均气温21 ℃,纬度21°29′,经度101°4′,4 月份有雨水,雨水不早也不迟,高温多湿,土壤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前作蔬菜。
1.2.2 试验设计及实施情况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33.33 m2,小区长 4.65 m,宽3 m,株距 0.15 m,行距0.2 m,长方向移栽31丛,宽方向15丛,每小区种植465丛,双株移栽,小区走道0.3 m,操作道0.4 m,四周栽插1 m的保护行。
西盟县勐梭坝农作物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西盟县勐梭坝农作物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李文华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2()S1
【摘要】1农作物一年三熟制二熟安排早稻选择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目标产量9 750~11 250 kg/hm2。
晚稻选择早熟优质稻,主栽品种有温稻和黄糯菠萝,目标产量4 500~6 000 kg/hm2。
早稻11月1日前后育秧,秧龄50 d,次年2月1日前后栽插,6月21日前后收割,全生育期190 d,大田生长期140 d左右。
晚稻5月15日左右育秧,6月25日左右栽插,10月18日左右收割,全生育期153 d,大田生长期113 d左右。
早稻每公顷栽40.5万丛,90万个基本苗,每公顷有效穗330万;晚稻每公顷栽45万丛,90万个基本苗,每公顷有效穗360~375万。
【总页数】2页(P134-135)
【关键词】农作物;全生育期;有效穗;基本苗;作物;一年三熟制;大田生长期;农家肥;有机肥料;株距;早稻;水稻;秧龄;苗龄;晚稻
【作者】李文华
【作者单位】西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坚持五大理念走精准扶贫之路--以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农业扶贫开发为例 [J], 原婷;李业荣;付曦然
2.西盟县勐梭龙潭湖滨生态系统问题与保护对策初步研究 [J], 杨斌;马明霞
3.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步伐——以普洱市西盟县勐梭镇扶贫脱贫工作为例 [J], 原婷;李业荣
4.工会只会做好事-普洱西盟县勐梭镇孟梭社区工会小记 [J], 何家票;
5.西盟县勐梭镇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J], 谭大莲;岩空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勐旺乡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2015年第1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勐旺乡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的思考阮秀华1黄崇卫2(1.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景洪666103;2.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景洪666100)[摘要]水稻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勐旺乡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为勐旺乡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产量居全乡粮食作物首位。
随着水稻杂交良种的推广和各项增粮措施的集成应用,水稻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勐旺乡由于各村委会所处海拔高差大、生态条件复杂等原因,造成水稻生产发展不平衡。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气候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稻生产发展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可促进全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水稻生产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1-0028-01前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旺乡地处景洪市东北,乡内属南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为1317.2米,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8.9—19.7℃,比较适宜种植水稻。
1勐旺乡水稻生产现状勐旺乡共有水田面积2万多亩,随着水稻杂交种的普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乡的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1.1面积、品种、产量全乡有耕地面积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杂交水稻普及率达95%以上。
近年来推广的杂交新品种有:冈优515、冈优364、冈优725、宜香1979、两优2186、超级杂交稻组合等。
随着良种良法的不断推广应用,水稻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单产在500公斤以上。
1.2勐旺乡水稻种植区域及生产条件1.2.1坝区:海拔1000—1200米区域,此区域热量充沛,土壤类型多为水稻土、富铝土,砂、粘适宜,偏酸性,比较适宜种植水稻。
主要是勐旺坝区,面积12000亩,约占水稻播种面积60%左右,属高产田类型,田块平整,排灌方便。
灌溉定额
4.2灌溉制度设计4.2.2**灌区4.4.2.1现状区内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蚕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油菜为主,在坝子间及山脚地带均有经济果林种植。
**乡耕地面积为3.08万亩。
现状复种指数为173.19%,其中水稻57.95%,旱作物115.24%,保证灌溉程度76.9%,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
4.4.2.2灌溉制度区内水资源蕴藏量大,但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可控水量有限,作物需水量要结合丰产灌水经验,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近期解决灌区供需水矛盾的主要对策。
项目区内高程、气候、光热条件、作物种类和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本着求大同,舍小异的原则,采用典型年设计的方法,推求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万亩综合供水过程线及设计灌水率。
(1)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制度采用设计典型年法,根据**市气象站,并在**气象站所有的资料基础上查补了木家桥水文站、鹤庆水文站、来远桥水文站从1958年至2003年共45年的降雨资料,按灌区主要作物水稻的主灌溉期5~7月份历年降雨排频计算,选择降雨频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为设计代表年,并考虑降雨分配对作物最不利情况。
设计典型年经频率分析,采用与设计保证率(P=75%)对应的1983年。
设计稻田的灌溉制度,育秧期和大田生育期的田间耗水量平衡原理,扣除有效降雨推求灌溉用水量,采用列表法计算,泡田期用水量根据调查综合拟定。
①生育期划分及适宜水层水稻属主要作物之一,项目区属亚热带,只能种一季水稻。
根据水稻生理特点,全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即:育秧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园杆期、孕育期、灌浆期、黄熟期。
育秧期历时56天,第二至第七阶段统称大田生育期,历时123天,各生育期天数及适宜水层深等特征参数,详见表4—1。
表4—1 灌区水稻各生育期特征参数表②用水定额拟定根据土壤调查资料,本区主要为壤土,参考云南省其它地区资料,拟定泡田定额为135m3/亩,泡田时间为10天。
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
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
胡世勇;何敏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6(000)029
【摘要】改进栽培技术,改良品种,改善种植土壤环境,是提高水稻产量、实现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单一应用优良、高产品种,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19.33%左右;单一改进栽培技术,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10.06%左右;单一改善种植环境,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7.17%左右;3种措施配套结合应用,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41.11%左右.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更高产,就需要三者协调统一、相互配套、优势互补、共同作用.基于此,从品种、栽培方式及肥料运筹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并分析实现水稻高产的途径,以供参考.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胡世勇;何敏
【作者单位】云南省勐海县黎明农场管理委员会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666205;云南省勐海县黎明农场管理委员会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6662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提高北林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途径与措施
2.以提高生物产量为途径选育杂交水稻新组合
3.提高北林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途径及解决对策研究
4.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途径和措施
5.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童红宁课题组发现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和抗性的新途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园艺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7期(总第445期)双季稻灌溉制度研究——以云南省勐腊县勐满坝区为例吴 霞,陈栋格(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21)[摘要]双季稻的种植,对于保障云南省边境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科学种植,最大程度提高水稻产量,以云南省勐腊县勐满坝区为例,根据有关规范和研究,结合实际,通过时历年法及彭曼法对双季水稻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灌区的双季稻灌溉方案,在P=80%的保证率下,夏季稻灌溉定额4976m3/hm2,冬季稻灌溉定额8855m3/hm2,研究结果与云南省地方标准一致,可为类似灌区规划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时历年法;彭曼公式;北热带;双季稻;灌溉制度[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大米是我国南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稻谷种植比例及产量在中国各粮食作物中也一直稳居首位,合理配置种植比例,科学地种植双季稻,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我国水稻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给的有效举措。
受年降水量、最暖月平均气温和稳定通过18℃持续日数限制,我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其他包括云南南部在内的8个省(市)。
灌溉制度是制定区域规划、流域规划、灌区水利规划及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和确定渠道设计流量的基本依据。
如在黑龙江省林甸灌区、青龙山灌区、四川省龙塘灌区、宁夏青铜峡灌区等实例中,均对水稻灌溉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也中各灌区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可行的灌溉制度,对优化灌溉规模、水资源调度方案优化及灌溉管理中制定最优配水、调水计划都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水稻中粮食作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比重和地位,合理制定水稻灌溉制度尤显重要。
除了上述灌区实例,还有对辽宁省、三江平原地区等区域水稻灌溉制度的研究,均只涉及单季稻,而以往对双季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土壤对双季稻的影响,以及双季稻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模式等,双季稻灌溉制度相关内容甚少。
本文以勐腊县勐满坝区为例,研究双季稻生育期及灌溉制度,旨在为我省乃至我国北热带地区的水稻科学灌溉提供参考。
1 研究区简介勐腊县是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位于西双版纳州东部,勐满坝区位于勐腊县西南部,介于东经101°12′~101°27′、北纬21°10′~22°22′之间。
东接国家级磨憨口岸,西南与老挝勐新县交界,北与勐捧镇接壤,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境小镇。
全镇土地面积403km2,平均海拔1100m,国境线长42km,其中坝区面积187km2,占总面积的46.3%,是云南省较大的坝子之一。
耕地总面积1927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07hm2。
勐满镇主要有水稻土和砖红壤。
坝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及香蕉等经济作物。
根据国土二调统计,规划区水田面积约1467hm2。
据有关规划,勐满镇随着经济口岸建设,人口迅猛增加,为保证粮食安全,应大力发展双季稻。
根据实地调查及调查走访,当地气候适宜种植多季稻谷,其中冬季稻和夏季稻最适宜种植,可合理避开高温对稻谷的影响,根据勐满镇《农业生产综合统计报表》(1991~2014年)等有关资料显示,在2007年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香蕉以前,水稻(夏季稻)种植比例较大,高达50%以上,但现状水平年水稻的种植比例降低为8%左右,大量粮田改种经济作物香蕉。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加上考虑到香蕉连作会导致季节性排水不良、土壤缺乏有机质、植株抗逆的能力逐渐减弱、易感染病虫害、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等问题,规划在合理制定灌溉制度后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将水稻种植比例恢复到大规模种植香蕉以前。
由于香蕉为常年作物,香蕉种植面积退减后,可同时增加冬季稻的种植比例。
2 生育期确定2.1 气象数据本文共采用勐腊气象站1971~2014年共44年气象资料,主要采用指标为经纬度、海拔、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逐日降雨量。
勐腊县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丰沛,旱雨两季分明,雨热同季,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6月~10月为雨季,雨季降水占全年降雨量的83%。
据气象资料记载,勐腊县平均气温为21℃,最冷1月平均气温10~16℃,极端低温为-5℃,最热7月平均气温25.2~26℃,极端高温为40.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相对湿度86%;冬天基本无霜;多年平均风速0.7m/s,实测最大风速为18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57.3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50mm。
[收稿日期]2018-05-30[作者简介]吴霞(1988—),女,云南人,学士,研究方向:水利规划。
-64-农艺·园艺2.2 生育期2.2.1 生育期时间。
双季稻种植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高温以及旱涝灾害,勐腊县主要存在高温影响,勐腊县高温主要集中在4~7月,8月后很少出现30℃以上高温。
根据有关研究,高温对水稻的危害主要在孕穗期以后,抽穗扬花期对高温最敏感,35℃以上的高温就能影响开花受精,增加空壳率;灌浆期遇35℃以上的高温,常出现高温逼熟,水稻根系早衰,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叶片功能下降,半实粒和秕粒增加;如果花期遇到高温,则会造成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失去受精能力,而形成大量秕粒或空壳,若同期遇大风,则危害更大。
此外,勐腊县还与海南天气类似,4月下旬至5上中旬,日照充足而强烈,地面增温极快,相对湿度小,形成又干又热的气团,影响较大范围的水稻尤其是早稻的开花结实。
因为干热风会是花药干萎不开裂,散粉小,划分生活技能减退,影响正常开花授粉,导致花粉发育不正常,空秕率增加,结实率降低而减产。
勐腊县夏季温高,为了将高温灾害对水稻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地水稻种植大致分为夏季稻和冬季稻两类,夏季稻5月育秧,9月收割,冬季稻11月育秧4月收割,合理错开了高温逼熟及干热风的影响。
水稻生育期划分:水稻全生长期灌溉用水包括秧田期和大田期两部分,大田期又分为移栽返青、分蘖初、分蘖末、拔节孕穗、抽穗扬花、乳熟、黄熟七个生育阶段。
由于气温高,会加速作物的生长进程,夏季稻生育期较冬季稻相对较短,尤其体现在秧田期和拔节孕穗期,冬季稻秧田期为气温相对较低的11~12月,较夏季稻长5天,而夏季稻拔节孕穗期为温度最高的7~8月,所需时间较冬季稻少10天。
夏季稻秧田期一般为25天,从5月6日~5月30日,大田期共100天,从5月31日~9月7日;冬季稻秧田期一般为30天,从11月20日~12月19日,大田期共120天,从12月20日~次年4月18日。
生育期时间对比见表1。
为了说明数据的可靠性,将拟定的生育期与以往工程中的临近灌区大沙坝灌区及气候相似的海南东北部地区做了对比,与类似区域基本一致,对比情况见表2。
2.2.2 适宜水层深度。
水稻生育期的淹灌水层深度包括适宜下限、适宜上限和降雨滞蓄深度,为充分利用降水,同时达到丰产节水的要求,各生育期水层深度按“浅水勤灌、浅灌深蓄”的灌水模式,并结合各生育阶段的不同要求拟定,生育初期和末期水层较浅,孕穗扬花期较深,收割前的黄熟期落干晒田。
2.2.3 渗漏强度与作物系数。
水稻田间渗漏强度主要与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关,水稻土和砖红壤,拟定水稻生育初、中期的田间渗漏强度为2.0~3.0mm/d、生长末期落干时渗漏强度为1.5mm/d。
作物系数为潜在需水量与实际需水量之间的换算系数,生育初期和末期较小,取1.05~0.95,生育中期较大,取1.20。
2.2.4 泡田定额及移栽进度。
按灌区的耕作方式,采用浅水勤灌、浅灌深蓄的灌水方式,在移栽前5天开始泡田,根据当地的灌溉经验,泡田定额为2700m3/hm2。
移栽期需15天。
根据当地习惯秧田与大田比例取1:15。
表1 研究区双季稻各生育期时间生育阶段天数(天)夏季稻冬季稻日期(日/月~日/月)天数(天)日期(日/月~日/月)秧田期256/5~30/53020/11~19/12本田期移栽返青期731/5~6/61020/12~29/12分蘖初期227/6~28/62530/12~23/1分蘖末期1029/6~8/71024/1~2/2拔节孕穗期259/7~2/8353/2~9/3抽穗扬花133/8~15/81510/3~24/3乳熟期1316/8~28/81525/3~8/4黄熟期1029/8~7/9109/4~18/4本田期小计10031/5~7/912020/12~18/4表2 勐满坝区水稻生育期与相似区域对比表灌区名称种类秧田期本田期起止日期泡田天数移栽天数数据来源勐腊勐满坝区夏季稻251006/5~7/9515冬季稻3012020/11~18/4515勐腊大沙坝灌区夏季稻301001/5~7/9515勐腊大沙坝灌区规划冬季稻3012020/11~18/4515海南东北部灌区晚稻301501/5~30/930双季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早稻3016715/12~30/530吴 霞,等:双季稻灌溉制度研究-65--66-农艺·园艺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7期(总第445期)3 双季稻溉制度设计3.1 计算方法在调查研究区水稻需水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设计水稻灌溉制度。
本次水稻灌溉制度设计收集了勐腊县气象站1971~2014年共44年的气象资料,按时历年法逐年计算确定水稻灌溉制度。
首先,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公式计算农作物各月份潜在需水量;其次,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作物系数及潜在需水量计算出水稻各生育期的实际需水量;最后根据调查确定的泡田天数,泡田定额,泡田进度,水稻移栽时间,进度,考虑田间渗漏损失,扣除同期有效降雨量,按格田水量平衡法,分别推求出水稻秧田期、本田期的灌水量、及灌溉定额。
秧田及本田按一定比例分摊,即可得出历年来水稻的灌溉制度。
选择与灌溉保证率相近的年份并考虑对灌溉最不利的情况作为设计代表年。
彭曼公式是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水汽扩散原理和空气导热定律等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的公式,1948年由英国H.L.彭曼提出,后经多次修正,1992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使用该公式进行参考作物需水量ET 0计算,对某一地区计算某时段的ET,彭曼公式仅需水汽压、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等资料,理论依据完备,计算误差小,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公式。
彭曼法公式如下:(1)式中:ET 0为参考作物腾发量(mm/d);T 为平均气温(℃);Δ为平均气温时饱和水汽压与温度曲线在T 处的切线斜率(kPa.℃-1);e a 为饱和蒸汽压(kPa);e d 为实际蒸汽压(kPa);R n 为作物表面的太阳净辐射(MJ/m 2).d;G 为土壤热通量(MJ/m 2.d;Ti、Ti-1);γ为湿度表常数, kPa.℃-1;U 2为2m 高处风速,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