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

合集下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改良与革命,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两种方式。

革命与改良虽不是一回事,但在变革社会制度方面两者往往可以相辅相成。

改良是渐进方式,革命是突变方式。

革命前如果没有改良,恐怕革命难以发生;革命后没有改良,革命的成果也不易巩固。

那么,革命与改良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改良与革命都是历史进程中的合理形式,都是适应不同需要而采取的不同手段,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特殊功能,互相矛盾又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也不能简单规定谁高谁低。

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其发展来看,先是进行局部的改良,比如说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

其中洋务运动主要是技术上的改革,而戊戌变法等是制度上的变革。

它们都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能全盘的否定。

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国,振兴国家。

但是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光是进行改良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此时革命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之中,最著名的是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虽然革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景象,但是真正的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原始的积累,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革命才能走向成功。

由于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因此在那时,很难出现成熟的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

所以说,革命是促进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

当革命成熟时,压制革命是不可取的;当革命条件还欠缺时,其他的改良、变法同样也有必要。

那种认为革命是万能或者改良万岁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辩证的看待改良与革命,让它们与当时时代社会背景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综合考虑与应用,才能焕发让它焕发出特有的生机。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从最初大洋务运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技术上的改革,是中国技术上走向了现代化;但是随即而来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维新运动,但是这场改良却因内部原因导致了最终失败;直到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封建统治者为保全其利益,开始了清末新政,但是这场新政却在有形无形中激化了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1、相关定义1.1、基本概念(一)舆论舆论一词并非古来有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形成过程。

”舆” 字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含义是一种”车子”,后来,舆字与人连用表示造车的人,称为”舆人”。

到春秋末期,舆人这个词被赋予抬轿子的人的意思,并逐渐取得”下等人”的含义。

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舆人之诵”、”舆人之谤”、”舆人之谋”这些表达下层意见的概念,并广泛应用起来。

舆论一词的出现是在三国时代,《三国志,王郎传》中写道:”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4)虽然”舆论”一词早在三国时就己出现,但它与我们今天舆论的概念还有相当大的差别。

关于舆论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下面仅列举我国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我国舆论学研究者刘建明教授的《基础舆论学》一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本舆论学专著,在这本书中,刘教授对舆论的概念的形成与观点作了一番考察,他在总结和批判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舆论这一概念做了自己的解释。

他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舆论思想研究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

(5) 从事舆论调查研究的喻国明教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6) 孟小平认为:”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7) 舆论学研究领域著述颇丰的陈力丹教授在考察当代学者的论述后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8)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舆论概念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学者对舆论概念的逐步完善过程。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在近代中国,革命和改良是两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首先,革命和改良都是为了回应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革命和改良都是为了寻找解决这些危机的途径而提出的。

革命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制度,以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而改良则主张在不改变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渐进的改革措施,逐渐完善现有制度,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民素质。

虽然革命和改良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救亡图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其次,革命和改良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革命虽然采取了暴力手段,但它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革命,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而改良则在保持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渐进的改革措施,逐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良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革命和改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革命虽然能够迅速推翻旧有的政治制度,但它在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革命容易引发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也容易导致民族分裂和社会分裂。

同时,革命的成果往往容易被掌握实权的人所篡夺,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公正。

而改良虽然能够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但它在改革过程中往往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和传统观念的阻力,进展缓慢且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此外,改良也往往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虽然它们在手段、目标和结果上存在着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专题四 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

近代史专题四  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
■一致:都是为了中国的独立与自强,将中国引上 资本主发展道路上去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 素,广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政治 家、思想家、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 年时期受过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七岁就能写文章, 是个神童,可是他考试非常不顺利,考了三四次才考 了一个秀才,从1876年-1889年六考六败,33岁还是个 秀才。在他祖父留下的云衢书屋讲学为生,后从早期 改良主义者和外国传教士的译著中接受了西方一些资 产阶级政治思想。光绪廿一年(1895年)考取进士, 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后事败,出逃。辛亥 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 主编《不忍》杂志,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 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 任孔教会会长。1927年3月31日去世。
康有为虽然饱读经书,但政治上是一个缺 乏经验的“素人”,不知分寸,狂妄躁进, 缺乏政治智慧和策略,有意挑起皇帝和太后 之间的对立。执意从最艰难的政治制度变革 下手,进退太骤太猛,使改革与反改革处于 尖锐的对抗态势。
“轻举妄动,遇事不周,上负其君,下负其友”---严 复
(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898年第七次 1898年第六次 1897年第五次
公车上书——历史上最著名一次上书
•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电至京师, 举国哗然”。时各省举人云集北京 “会试” ,闻之大
为震惊。5月1日,康有为邀各省举人集会于松筠庵,宣 读了由康有为起草的长达14000多字的上皇帝书,共有
1300人签名,次日康有为将联名上书递呈都察院。
其缺陷:书读的多写的东西太深 奥人们看不懂,思想不能普及,社 会影响力不够。

简论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论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外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残酷统治和镇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就是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登上了历史舞台。

如何正确的评价革命与改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对于革命与改良的得失,必须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都希望在中国实现其政治理想。

中国的近代化道路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但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逐步探索中的选择。

革命以改良的失败而兴起。

革命又以“五四运动”前后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资产阶级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无产阶级成了历史舞台主角,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经历了艰辛的过程,都有一致的目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关键词:革命改革旧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中国共产党近代的中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几近亡国。

近代史是用血与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也是一部饱尝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百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的事件,它们如实的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自主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他们分别是一林则徐、魏源等为主要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奕 、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共产党为主要代表的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

正是一位位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为我们后人遗留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中国至今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在各位仁人志士的民族解放和振兴道路的选择中,又以改良和革命两条道路最突出,也是最值得令人讨论的。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之争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之争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之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从改良到革命并不是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在逐步探索中的选择。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这与时代条件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认识有关。

他们没有把挽救民族危亡与反对帝国主义联系起来,以为自强了就可以抵御帝国主义侵略,这是幼稚的幻想。

不反帝,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怎么能够自强起来?他们希望用维新运动、发布新政谕令发展资本主义,不能认识封建制度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大桎梏;又不认识发动广大人民起来推翻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害怕革命。

最终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

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思想论战。

革命派能够取胜,并不一定因为他们的理论多么完美无缺;相反,梁启超们在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上,比他们更高明一些。

关键在于,革命派是在为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历史的趋势作辩护,而梁启超等改良派是在为一种没落的势力、一种行将被推翻的旧的社会制度喝彩。

谁正确地适应了历史的潮流,历史潮流就会选择谁。

抗战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联合各党派建立一个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第三讲改良与革命

第三讲改良与革命
首先,太平天国的反孔是为了与孔夫子争夺唯一的神 圣地位; 其次,儒家思想是当时中国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 所以,当他不自觉反孔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被孔学 牵引。
(四)《天朝田亩制度》 ——社会革命思想
1853 年颁刻的《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二天国的悲剧
• 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 首先,由于太平军的宗旨和措施 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 • 其次,太平军军纪严明。 • 第三,勇敢善战,机动灵活。
• 革命一词的意义,在古代的西方与中国是相似的,都是指政变或改 朝换代。近代意义上的革命始于法国大革命,即以暴力为手段进行 社会制度变革的运动。
• “革命是剧烈的、根本性的、暴力的对国家内部价值观、社会神话、 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行为和政策的变革。因此革命 可以区别于叛乱、起义、政变和独立战争。” ——亨廷顿
• 第二,提出建立“地上天国”的社会理想。
• 第三,把宗教与政治目标结合起来,树立皇上帝的对立面
“阎罗妖”。
拜上帝会的成功之处
1、远景目标 ——主张建立新朝
人间“天国”
2、挂“洋”头——信奉一神而趋于一统 “上帝的选民”:洪秀全本人和他的同胞 3、将宗教的教义同农民的理想和幻想糅合在一起 • 特征:中国化、现实化、政治化。
五、对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与革命的评价
7、作为史学工作者,对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 应当充分考察、揭示和评述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实事求是 地叙述和评论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所进行的改革。 8、首先,失败的政府并不是毫无作为的政府。作为一种政权 实体,它们在自己存在的历史时期,都曾为解决历史遗留下 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努力过,进行过自上而下的社 会变革,留下了一定的历史遗产。其次,没有走通的路并不 是白走了,只有走了而走不通,才能开辟新的道路,而这正 彰显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道路博弈与选择的价值。 9、对于这些历史遗产,我们理应加以清理,考察其来龙去脉, 辨别其是非曲直,评说其成败得失,以为后来致力于社会改 革的人们提供经验教训。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改良与革命能发生的原因及其启示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改良与革命能发生的原因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与革命能发生的原因及其启示一.改良与革命能发生的原因(概括):①外来原因即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

中国成为其扩张的目标之一。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

②内部矛盾即中国社会原有的农民与地主阶级,资产和地主阶级,无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外来资本的入侵逐渐激化。

中国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大革命,便是中国人开展的救亡图存探索。

二.两次改良和两次革命:1.洋务运动:开展原因: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洋务派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其具有封建性。

........P49。

但无论如何,其历史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洋务运动使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倾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风气得到改变。

2.维新运动:开展人: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原因: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发布了一系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新政令和新措施,但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这种改革方案,遭到了封建势力的强烈反对,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们的抵制,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

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

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一般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良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因此,选择改良、避免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

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良机会的。

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挽救将倾之大厦。

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良不能说毫无成就。

然而,清政府的改良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

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良,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1908年8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

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则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清政府阻塞了改良之路,使社会普遍弥漫着革命情绪,只是等待着有人出来登高一呼。

近代中国要走革命还是改良的道路

近代中国要走革命还是改良的道路

近年来关于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争论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革命是少数人煽动的,是激进主义的产物,还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于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方面。

李泽厚在《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一文中认为,整个二十世纪都存在着政治激进主义,从谭嗣同到革命派都属激进主义者,“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

与此观点相近,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革命者思想认识上的诸多误区造成的,是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人为努力的结果。

认为一个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有碍于它们的现代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们不明白现代化与殖民主义的分野,于是将推翻满清、民族独立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而陷入民族主义误区。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有待认真澄清的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即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客观的积极推动作用和消极阻碍作用哪个更大更小的问题。

同时还认为,革命者无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缺乏对政治民主化阶段性的深刻理解,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没有认识到,皇权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合法权威,是保证政府决策正常化和社会秩序稳定化的一种威慑力量,不知道“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以致不顾人民心理需要而一味要求废除皇权,陷入了民主主义的误区,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追求则陷入了理想主义的误区。

认为“辛亥革命的条件并不充分具备,在相当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当时辛亥革命之所以此时爆发,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条件下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

”与这些观点相反,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绝非某种主观意愿和人为因素的结果,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与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

许多学者都指出,辛亥革命的发生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

革命发生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突出表现为清政府自身的腐败无能,不能根据时代变化积极进行制度变革,难以动员广大人民参与民族解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再加上种种政策失误,最终导致清政府自身权威丧失,威信扫地,以致民怨沸腾,迫使社会各阶级阶层走向了反清的革命道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摘要:⾰命与改良就好像历史的两⼤车轮,推动着近代中国的不断前进。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改良与⾰命只是近代中国⼈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尽管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都是不容抹煞的。

⾰命是“⽤暴⼒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产关系发⽣⽭盾⽽到⼀定的时机就要⽡解的上层建筑。

”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争⽅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它们既相互依存,⼜相互对⽴,⼆者交叉的出现。

关键词:关键词: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现代化、孙中⼭⾰命1895年4⽉,甲午战争战败,⽇本逼迫中国在⽇本马关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样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但还是对清政府触动并不⼤,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上海、天津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变法维新运动在全国逐渐⾼涨起来。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时局更加危急。

1898年6⽉,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颁发了⼀系列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活⽅⾯推⾏新政的谕旨。

维新派企图通过⾃上⽽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在中国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社会制度的运动,⽽且是近百年来⼀系列改造和变⾰社会的伟⼤开端。

戊戌维新同以往⾃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运动。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切爱国的中国⼈、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在千钧⼀发的时刻做出⾃⼰的抉择,投⼊改造中国的运动。

尽管在19世纪末中国民族新⼯业尚很薄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刻不容缓的时代紧迫感却敦促着这个阶级的代表⼈物尽早地袍笏登场,演出维新、变⾰、图存的壮烈场⾯。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

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

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

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冲击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并压制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正是在四面受敌、即将遭肢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才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

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

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

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

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

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

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

首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所以它们也不会真正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统治阶级中的顽固势力太强大,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

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或延缓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点及改革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因此,革命形势不是天然的,也不是革命者人为造成的,而是由中国近代各种主客观条件造成的。

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

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革命与改良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在外受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在内还忍受这地主阶级的压迫。

而且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也在冲击着中国。

这样中国就面临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通过革命彻底改变政权;第二条,通过改良缓解现状。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显然走改良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但是改良这部棋还是要走的。

首先,改良具有谈判的性质,并没有谁要推翻谁的意思。

这样在大家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血淋淋的事件。

因此,一般人都会首先想到改良这条途径:谁都想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可是,当时的中国通过改良是不可能成功的。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都有其局限性。

先拿洋务运动来说,它的封建性和自身管理的腐朽性首先制约了其发展,而更致命的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经和外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而洋务运动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戒”,西方列强是不可能让中国富起来的。

对于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的维新运动同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维新派本身除了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外,还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

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改良行不通,那么就要寻找其他道路——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增大,以及中国内部反动派的严重压迫逼着中国进行革命。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

革命和改良哪个才是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良方

革命和改良哪个才是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良方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里,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我方认为改良才是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良方”。

经过刚才精彩的辩论,对方辩友侃侃而谈,我们不难发现对方辩友几处漏洞,下面请允许我一一指出:1.对方辩友不断强调革命,但请问对方辩友:一旦有了革命必定会产生社会动乱,那你又该如何控制这比改良更大风险的社会动荡?2.对方辩友还提到土地的需求问题,改革的特点是成本高,以生命为代价,出现大规模的流血动乱,相对于改良来风险会更大,况且当时的改革派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占为己有”,这又该怎么解释呢?3.对方方二辩在最后的回答,结论是改革才是改变中国命运的良方,改革与革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方辩友不要混淆概念。

4.对方辩友还一直纠结于牺牲的多少,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改良失败我们该吸取经验教训,东山再起,说不定第二次就成功了呢变法的失败,可能只是因为缺少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啊,如果能以更少的牺牲换取更大的利益又有何不可呢?5.对方辩友对我方改良模糊概念,辩友对改良定义说的是弥补缺点,偷梁换柱,这难道实在无力的同意我方观点吗。

一、“改良”,是指在原有制度上以和平方式去掉事物的缺点,巩固统治。

主要特征是:成本低,不需要大规模流血动乱。

改良造成了一种思想解放运动,更新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根基,没有近代中国这些的改良运动,也就不会有这些先进的思想。

没有改良来更新人们的思绪,那又谈何革命。

没有改良就不可能革命。

二、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不都是革命吗,但这种革命的意义,只是愈发加深了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而代价却是不胜数的流血和无止境的内耗。

三、在中国近代我们能发现革命的前提和界限都非常的苛刻,难以定义,但唯一能确定的,却只有比改良多流血而已。

革命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可以制造出来的。

社会发展的经常形式是社会改良。

当阶级矛盾不到激化的程度,解决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突,往往要靠阶级妥协与调和;解决社会政治利益的冲突,往往要靠社会改良的种种办法。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Thank you
谢谢!
革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 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 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 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 和斗争方式。
结果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而革命则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
革命之与改良相对而言,是十九世纪中叶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兴 起以后的事。在中国,革命与改良(或改良主义)两个词相对使用就更晚 了。把用暴力反抗封建统治称作革命,是孙中山进行武装反清时才流行的。 近代中国是在革命与改良的不断变革中曲折前进的,充满了革命与改良之 争。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的辩证关系,改良的积 极意义何在? 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 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 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 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 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改良走不通,就只好革命,而革命的负面影响在中国表现的淋漓尽致,辛亥革命, 使中国陷入了长达30多年的内战,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失去了追赶世界的机会。 随后的共产主义革命,虽然基本统一了中国,并长期保持繁荣肯定,但革命的风 潮摧毁了中国的传统,甚至连文字的承继都被割裂,更严重的是,左倾的革命思 想,将中国自绝于国际社会,再次错失了重新撅起的机会。时过境迁,今天的领 导人终于在惨痛教训中醒悟,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 斗。
原因
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局限: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尖锐的揭露了俄国侵华的事实,却幻想依靠与英、日同盟来 抵抗俄国) 惧怕人民群众、脱离群众(例如:康有为每次上书都提醒光绪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

近代中国史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史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社会客观地本能地同时存在两种需要、两种发展趋向,即“激进”与“改良”,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是可以统一的。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社会,古代的东西与近代的东西杂混蜕变,本来就不好清理。

思想文化范畴的理念与政治范畴的理念并用于救国斗争,越发显得头绪多多。

用“激进”与“改良”来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思想派别或人物,情况就大为复杂了。

梁启超在改良与革命之间反复,已经隐约感悟到上述的两种需要;但他更偏重于改良,对两种历史需要的理解有失偏颇。

民初他主张在共和制下实行开明专制,无意间,已经找到了中国近代史两种需要的统一方式:先革命,在先进国体的外壳下,进行改良,实行符合社会历史条件的制度。

在改良与革命的两难之间,梁启超已隐约参悟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雷颐指出,“辛亥革命”这些年来几乎成为“激进”的代名词,其实,被尊为“辛亥之父”的孙中山并非一开始就想“干革命”的,起初也是想方设法、最后通过王韬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的。

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走上“革命”一途的。

有人对清政府的“新政”“立宪”被辛亥革命“打断”而深感遗撼。

不经革命的大动荡大破坏而收革命之实效,当然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作为一种良好的愿望,更是无可指责。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于民众之影响者几希,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屈居一隅的少数人信念,不足为意。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以缓危机,民众忍无可忍最后抱定与汝偕亡之心,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此时此刻,惟最激进者最有吸引力,暴力肯定不断升级,愈演愈烈,最终火焱昆岗,玉石俱焚。

我们搞历史的总是养成一个习惯,从事实中看它是怎么样造成的,或者说我们对一个巨大的社会运动,也可能很不喜欢它,也可能是从价值上否定它,但是这么巨大的社会运动来了,那么多人走进去,那么多人支持它,恐怕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它,造成这个社会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得仅从主观上说这个过激,那过激,我们对巨大的社会运动和历史思潮,我们就是要分析它是怎么产生的。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2、影响:

一方面,它们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 危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与民 族的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迈出了 向西方国家探寻真理的步伐,充当了中国近代 社会思想启蒙的先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清 王朝的封建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 时代的局限。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 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 对外提倡学习西技、制度,以抵抗侵略, 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 用的社会思潮。先后出现了以改良为主 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这些旧民主主义 革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 (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 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 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 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 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 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 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 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 础。
论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记录中国历史变迁
近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概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一、改良

1、背景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一 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 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 建社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 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 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 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 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 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 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 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 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 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
•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 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 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 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 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 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 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 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
• 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 有丝毫反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 的临终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 反映了这一点。“回天之力”存在于亿 万民众之中,这就是维新派的志士们所 没有认识到的。
谭嗣同图
•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 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 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 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 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 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前期西方列强牢牢控制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 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煤产 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 工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 77.1%。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 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 要比华商银行多1/3。外国资本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 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 业。
• 改革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 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 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 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 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 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 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 力。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的状况。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尤其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分别成为这两方面的代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虽然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最终导致变法失败,但他却朦胧地意识到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两项历史任务,这是其积极的意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

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能彻底地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且缺乏坚决的反帝精神,其胜利果实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攫取了,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如此看来,究竟谁才能拯救中国,改良还是革命?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

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虽然近代历史上改良派指出了革命的一系列弊端,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更赞成革命。

一,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与瓜分,使中国血流成河、亡国灭种。

而我认为,革命,本就是通过天下大乱,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革命本身就要引起下层社会暴乱,动员一切受压迫的下层社会群众去推翻剥削反动的阶级统治,就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建立良好的群众革命基础。

至于革命会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血流成河、亡国灭种,我看不然。

革命的强硬手段和列强的镇压更能激起中国强大的民族反抗性和伟大的爱国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 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 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 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 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 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改革

中国在近代受到的屈辱和苦痛让中国各 个阶层的人士对中国的未来做出努力的变革, 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中国走上富 强民主的道路,并为之付出努力。但是受到 了时代和国情的局限,他们做出的努力终还 是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无法起到太大的 作用。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他们做出的努力 还是对中国摆脱封建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二,义和团运动
• 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 拳乱,是公元1900年前后中国清末,中国甲午战 败后,在西方列强对华渗透侵略日益加重、对清 廷控制日益加深、华北遍布教案的情况下,在中 国北方发生的以华北农民和部分清军为主体,以 “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及华人基 督徒的保国保种暴力运动及其引发的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 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 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 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 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
浅议改良与革命的异同
参与者
• • • • • 李大 刘二 吕三 庞四 丁五
改革
•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洋务运动
•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 • 三,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清后 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 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该运 动自90世纪60到90。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 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在两次鸦“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奕、李鸿 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 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 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革命
• 经过中国各个阶层人们的不断探索,证明只 有革命才是能够解放中国的正确道路。旧民主主 义革命或是盲目的或是过分借鉴依赖于西方,而 未能结合中国国情产生相应的解决方案。而新民 主主义则是切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广大工人为阶 级基础 ,团结广大工人农民,孤立敌人,最终推 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四,国民革命军北伐
• 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 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 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 故又常简称为“北伐”,或称“北伐战争”。在 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 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 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复合后,国民革 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 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 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 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 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革命
• • • • •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三,辛亥革命 四,国民革命军北伐 五,八年抗战
一,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 (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 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 在广西金田村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 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 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三,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 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 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 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 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 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 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 命是近代中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 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 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 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 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 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 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 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 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 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 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 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 百日维新。
五,八年抗战

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9 日)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称之为日中战争、 支那事变、日华事变。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一 场大规模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从1931年 开始,日本通过一系列局部事变不断蚕食中国领 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终于全 面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 与美国、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 利三国轴心作战,中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一部分,中国战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之 一。1945年8月9日,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1945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