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母职建构

合集下载

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引言自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女性形象在银幕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嬗变。

本文将从早期的妇女形象开始,分析女性形象在经历百年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一部分:早期的妇女形象中国电影产业起步较晚,最早的电影作品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早期的妇女形象主要是以受压迫的农村妇女为主,她们被束缚于封建家庭的压力下,没有自主权和人格尊严。

电影《乱世佳人》(1928)以一位坚强的农村女性为主角,展现出这一时期妇女的苦难生活和无奈命运。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社会封建压迫的客观现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重压之下显得苍白无力,缺乏个性和独立性。

第二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形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女性形象逐渐从戏剧性的封建妇女走向现实主义的社会女性。

如《歌女红牡丹》(1950)以一位女歌手的奋斗史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新社会中获得平等和自主权的机会。

这种新时期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勇敢、独立、进取的特质,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积极贡献和进步的一面。

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又逐渐被理想化和政治化。

如电影《红楼梦》(1962)以贾宝玉的纯洁美丽之姑苏梦为代表,将女性形象置于一种虚幻、理想化的境地中。

这种女性形象远离现实,使女性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受到了限制。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与女性形象的转变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现代特征。

如电影《舞台姐妹》(1985)以两个在大街小巷打拼的姐妹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迅速变化中的多变角色。

这种新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加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成果。

然而,改革开放也给部分女性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商业化倾向。

红色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与流变

红色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与流变

电影《红色娘子军》
誓死抗争的女战士安洁……电影创作者打破了以往主旋律类型叙事中的传统妇女或英雄范式的刻板印象,以柔情的女性作为叙述载体,将时代命运下的个体情感与主流价值表达相结合。

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类型叙事,形成具有主旋律内核和类型片特点的电影范式,开启红色电影兼备市场性与艺术性的变
整体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红色电影恢复了女性充满柔情的“母性”或“女性”特质,从外在视觉呈现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双重维度构建“她者”形象,呈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突破发展。

但是作为男性欲望视野下被述的对象,女性辗转于男性话语表达体系之中,内在自我话语的表达较为杂陈。

新主流电影时期:亦刚亦柔的多元化女
世纪之初,新主流电影作为学术术语被提出。

起先,它只是一群年轻导演和策划人企图改变现状和发现中国电影生机的而发出的良好愿望。

4在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融合探索中,新主流电影形成“既不同于教化功能过于明显和外在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商业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业电影”5的电影形态。

现实社会中,获得精神性别的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表达的渴望,使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多元化。

世纪后,受到加入世贸组织等国内国际因素影响,纯粹的主旋律电影无法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

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指导原则下,《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影大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影大事件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改革开放30年之电影中的大时代专题 > 正文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影大事件:1995年1995年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1995年1月,随着当时广电部《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广发影字[1995]001号)的出台,昭示着制片行业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管理模式的改革终于迈开了小小的、但却极有意义的一步。

根据文件规定,全国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不再仅仅是原来的16家制片厂,一大批一直未得承认的省级电影制片厂终于赢得了自己的影片出品权。

很快,一方面省办厂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

山东厂、浙江厂、山西厂等分别投拍了《孔繁森》、《信访办主任》、《刘胡兰》等重点题材影片。

但由于其他配套设施的缺乏,制片行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复兴。

《红樱桃》:反法西斯战争本片导演是叶大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红樱桃》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

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该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

1940年冬,中国孤儿楚楚和罗小蛮被送入莫斯科近郊的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学习。

楚楚又亲眼目睹老师和同学死于德军枪下,自己也被德军抓住。

她被一位德国将军带到司令部,发现这位将军竟有在女性人体上纹身作画的癖好。

楚楚想尽办法反抗,但纹针终于刺进了她的皮肤。

本片也是当时用商业化操作来宣传营销的电影,效果相当出色。

该片投资2700万元,却在公映当年创下了5000万元票房纪录。

《大话西游》:多年之后大家才明白周星驰用心良苦的刘镇伟和周星驰,在当年获得的评价却是劣片,内地出品方西影甚至都羞于承认这部电影是他们的作品。

多年以后,内地青年及更多的管才明白其中的滋味。

对于习惯于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观众来说,本片似乎荒诞不经,但是刘镇伟却拍出个人情怀。

电影的重点其实讲一段执迷不悔的情,至尊宝要逃离既定的命运而不可德。

哪怕有无数的文章来解读,对于那段名言倒背如流,也需要观众用心来观赏。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_207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_207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电影工业开始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漫长的变迁过程,到2004年,这一制度逐渐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那么,这套制度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呢?本文试图对此做一学理上的阐释,一方面旨在从制度变迁角度推进电影史研究,一方面以中国电影制度变迁的具体个案研究深化我们对中国制度变迁的认识。

一、研究框架本文的理论假设主要来自两个启发。

第一,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经济行动是一种社会行动;经济行动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制度是社会建构的。

第二,周雪光(2010)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和李汉林等(2005)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的倡议。

综合来说,研究一项经济制度的变迁,首先要对其演化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考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各个因子是如何建构这项制度的,也才能理解制度的变迁。

具体到本文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第一,电影制度嵌入于社会结构,它是行动者、制度逻辑与制度环境互动的产物;第二,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各行动者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围绕制度逻辑互动的制度变迁过程。

本文所指的电影制度包括电影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制片制度和发行放映制度三个维度。

电影制度的变迁即指电影制度在这三个维度的变迁。

本文将电影制度的变迁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过程。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来理解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制度演化的历史过程与分析(一)调整期的制度变化(1978~1993)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电影的主要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共产党各级管理层面都加强了对电影、广播、电视等文艺部门的监控、引导。

1990年2月,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与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代表座谈中,批评“一些影片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电影界“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和‘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强调要端正故事片的创作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错位·对照·共生:21世纪以来华语家庭题材电影中的母女形象及其关系书写探究

错位·对照·共生:21世纪以来华语家庭题材电影中的母女形象及其关系书写探究

52THE FILM CULTURE电影文化华语影视创作自21世纪以来,一直处于多元化、差异化以及产业化的新格局中,但家庭题材影视却在时代的洪流中势头依旧。

在这其中,母女关系既属于社会关系的分支,亦是家庭关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1世纪以来华语家庭题材电影的梳理,探究“母亲”与“女儿”的形象塑造对比及微妙的关系叙事,在这二十多年间如何映照现实及发生嬗变。

这既是对华语电影中侧重对女性议题及女性角色塑造的现象级趋势进行回应;也是立于重视亲子关系及原生家庭的中国文化环境之下,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国产电影案例,启发观众从银幕观影反思自身。

一、21世纪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家庭题材及母女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文化史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当其作为一个融合血液和地理关系的社会组织,具备人物多样性、构图复杂性和事件多重性的特点时,“家庭”无疑成为国产电影在审美和叙事传统上注重人伦亲情创作的丰富叙事资源和主流题材的首选。

诚然,家庭电影的创作主题自然是家庭,“无非是通过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场域等情节,创作梳理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多角度丰富意涵与文化意指”[1]。

回望21世纪以前的中国家庭题材影像生产及情感叙事,会发现大多是在一个更为笼统的亲子,或者说是在代际关系里去表达和呈现不同的故事,如导演李安于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代表作“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也称为“父亲三部曲”。

但在新时代的影像创作环境中,逐渐开放的社会文化和已然觉醒的性别意识形态下,女性形象及女性视角在中国的电影生态中形成一种有立场和代表的声音。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现实困境,涌现出了数量可观的女性电影创作者及其涉及家庭题材的电影作品,创作和表达如是由“女性被述”转换为“女性自述”,进而更加真实生动且充满主体意义地呈现屏幕上的母女故事;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对女性主义电影,及女性观众的关注度持续高涨。

“他者”与“自我”_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他者”与“自我”_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他者”与“自我”: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干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涌现出来。

这股潮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从中可以观察到中国女性导演对母女干系的奇特刻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2021年中国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探讨中国女性导演如何构建“他者”与“自我”的母女干系,并通过对电影中母女干系的分析,探讨电影如何揭示中国当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狐疑、迷茫与坚持。

二、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变革,女性从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然而,儿女离家独立已成为家庭常态,民营经济的进步也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母女之间的干系。

中国女性导演通过电影,试图从这个角度探讨母女干系的建构,反映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变。

三、电影《你好,李焕英》剧情概述《你好,李焕英》叙述了一其中国女性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照顾母亲和亲情故事的温情喜剧。

故事发生在浙江省一个小镇上,主人公李焕英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为了供女儿上高校而辛勤打工。

然而,她突然意外离世,使女儿陷入了巨大的狐疑和悲恸之中。

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下,女儿通过时间观光回到了1981年,重新与已经去世的母亲相见。

通过这次时空穿越,女儿深刻体验到母亲的顽强和牺牲精神。

最终,女儿找回了对将来的信心,并意识到母亲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她。

四、“他者”与“自我”在母女干系中的体现在电影中,女儿的时空穿越使她与已故的母亲重逢。

这个奇特的经历让女儿重新熟识到母亲的努力和牺牲。

母亲在女儿的记忆中形成了一个奇特的“他者”的形象,女儿把母亲和自己区分开来,母亲成为了女儿心中一个超出自我的存在。

而女儿的角色则代表了“自我”,她通过与母亲的对话和共处,逐渐熟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的需要,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五、母女干系的建构与中国女性的狐疑电影中,女性导演机灵地通过母女干系的建构,揭示了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狐疑。

浅谈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女性角色

浅谈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女性角色

浅谈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女性角色[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中国电影社会制约[论文摘要]在我们看到过的影视作品中,总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光鲜亮丽,温柔婉约,她们戴着与生俱来的母性光辉,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惊叹。

在中国的传统意念中,女性应当是扮演着温柔体贴,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在我们生活的时下,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女性有了更多层次的开展空间,和更多生活途径的选择权。

这使生活在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等同于男人的尊严,她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争取明天的开展权,对婚姻,对事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都由她们自己来主宰。

以前那些只有男人拥有的特权之门,在现如今已经不能再把女性阻挡在外。

电影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变相传达,女性如此巨大的改变,自然也逃不过摄影机的镜头。

在中国现代的电影艺术中,我们惊喜地从中看到中国女性动人的蜕变,从封闭保守的表到达开放张显的张示,这期间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转变,是值得我们寻味的。

19世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女性开始反省自身的价值,并确定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她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伟大奉献被充分揭示出来。

在女权主义运动方兴未艾,电影艺术中的女性意识也渐渐觉醒,同时期出现了“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女性主义电影也崭露头角。

运动中的电影批评主要是针对一些男性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犀利的批评,进一步揭示对女性的探讨,描写更细腻的女性感情世界。

由此,女性角色被史无前例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女性由于其所受的思想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所散发出的气质与其他地区的女性有很大不同,而在讨论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时,自然也摆脱不了时代和地域的烙樱那些闪耀的荧幕之星,她们的出现曾带给多少人沉醉的喜悦和游离的梦想,也带给人多少无奈的追问与失落的伤感。

正是因为她们的付出和努力点缀了那苍白的灰色的大荧幕,幻化出一场场惟妙惟肖的尘世闹剧。

一、第五代电影创作者对女性的表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崛起,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光辉的新时代,中国电影从此走上了国际影坛,并频频获奖,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悄然兴起,电影也开始面临商业化的挑战。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达已经成为了观众关注的重要部分。

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也是文化传播和价值塑造的重要工具。

因此,研究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和主题跃迁,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价值观念转变以及电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慈祥、贤惠、勤劳的代表。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无私奉献,承担着抚养子女、照顾家庭的重任。

这种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母亲的期待和认同。

(二)现代母亲形象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多元化,包括独立自主、追求个人价值的女性形象,如职业母亲、单身母亲等。

这些形象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认可和尊重。

(三)嬗变的原因母亲形象的嬗变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这反映在电影中就是母亲形象的多样化。

此外,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主题的跃迁(一)家庭主题的深化家庭一直是国产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主题也在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家庭和睦、亲情为主,到现代的电影中涉及家庭矛盾、代际沟通、家庭教育等深层次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二)女性主题的凸显当代国产电影中,女性主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影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母亲形象,探讨了女性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等问题,凸显了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社会问题的关注除了家庭和女性主题外,当代国产电影还关注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环保等。

这些主题的跃迁反映了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也体现了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责任和使命。

四、结论通过对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和主题跃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女性电影的嬗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女性电影的嬗变
笔者发现,虽然老一辈女导演在创作中试图逃离 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突破传统上男性话语的束缚, 但是仍以归顺现实社会即女性意识回归为结局,即便 大部分作品体现 出 女 性 主 体 意 识,也 “往 往 止 步 于 塑 造‘正面女性形象’,而……经典叙事模式与镜头语言 模式的选用,先在地决定了她们的逃脱与突围注定是 又一次的落网”[1]。究其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 范围内女导演的占比仅为 7%,整个电影行业中女性 从业者的占比只有 23%;即便在电影行业称霸全球的 美国,影片中女性主演的占比也低于 25%,女性角色 开口讲话的几率也小于 30%,可见,从业者和观众仿 佛习惯了男多女少的电影人物格局,对于女演员的关 注点往往落在身材、八卦以及穿着打扮方面,较之男 性演员,年龄限制对于女性更加残酷。
二、作品题材从固定化向多元化转变 与女性人物形象变化相对应的是作品题材发生 改变。改革开 放 初 期,无 论 是 女 性 导 演 的 数 量,还 是 女性电影的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女导演跳出 了主旋律电影的模式,带领“女性电影”进入一个百花 齐放的年代。 黄蜀芹导演的电影《人·鬼·情》被业界评价为 当代女性导演作品中不可跨越的存在,该影片充分表
一、人物形象从模式化向立体化转变 在中国早期 电 影 中,女 性 主 人 公 多 为 母 亲、妓 女 及歌女等受苦受难的形象,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 向东流》《阮玲玉》等影片,这一时期的女性虽然意识 到个体的女性身份,心存反抗现实的想法,但是缺少 女性意识,往往被内心固有的封建观念打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以红色题材为主,其中战 争题材占比最大,女性角色在这一类表现男性英雄的 影片中往往以“花木兰”式形象出现,旨在展现“巾帼 不让须眉”的风采,如《白毛女》《中华儿女》《红色娘 子军》《青春之歌》等影片。 直到 20世纪 80年代初期,受到社会文化由单一 向开放过渡的影响,电影题材实现了单一红色主题向 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多元化主题转变,只是电影中塑造 的女性人物仍然呈现模式化和脸谱化,不仅没有突破 传统女性善良、贤 淑、温 柔、孝 顺 的 形 象 限 制,而 且 刻 意隐藏了女性的特有属性,比如冯晴兰 (《天云山传 奇》)与胡玉莺(《芙蓉镇》)都是为家庭和社会默默付 出、隐忍个体意愿的女性形象,既是社会赞许的对象, 也一度成为男性的择偶标准。 进入 9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各个阶层发生 剧烈的变化,电影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实现了模

烛照与傲然——国产灾难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转型探析

烛照与傲然——国产灾难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转型探析

2021/5上文艺直通车热播冷评烛照与傲然———国产灾难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转型探析阴陈昊摘要:国产灾难片近年来成长较为迅速,多以壮阔场面和制造观众视觉的感官刺激为主。

同时,在灾难类型片的叙事范式中,女性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功能。

从传统的灾难片到当代灾难片的嬗变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在变得愈加符合当下观众的文化认同,并形成了具有人文观照的风格样态。

文章结合具体影片,从女性角色出发,探究在灾难片的发展历程中角色性格塑造的转变以及其文化背景下女性话语权地位的提升征程。

关键词:国产灾难片女性角色塑造变迁灾难片是指以自然界、人类,或者外星物种侵入,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大规模的灾难为题材的电影,以奇观的视觉效果为主,辅以制造慌乱,激发观众恐惧感。

灾难片有三种灾难形式。

第一是自然灾难,即在自然界发生,如《唐山大地震》《后天》等。

第二是人为灾难,人类行为导致的灾难冲击,涉及丧尸、生化病毒等,如《普罗米修斯》《釜山行》等。

第三是科幻灾难,以大规模的外星物侵入为主,如《铁线虫入侵》《汉江怪物》等。

国产灾难片的发展之路通过描绘人在灾难面前的抗争之力,逐渐走向了探讨人性、自然等社会议题。

早期灾难片主要聚焦于灾难发生,地方各级政府如何紧急调度救援力量前往灾区的情节。

从时代背景出发,这类影像固然可以起到抚慰民心等作用,但从艺术创作角度深究,此类叙事缺乏对于主题“人性”或“人与自然”的表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产灾难片中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融合亲情、爱情、怪物等元素,聚焦于灾难前后人性转变以及灾难创伤的影响作用,并牢固了“时代的到来”主题。

既能够通过精良制作提高群众观影体验,又能够兼顾时代热点与商业性。

传统:“他”时代画像在观众一般的审美认知中,男性角色在灾难片中人物形象多与壮志凌云、保家卫国关联耦合,所以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往往会忽略掉女性角色承担的社会功能。

但在灾难电影中,女性形象反而会赋予影片全新内涵,成为灾难中的“宰制性”力量。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70401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导师:刘铁群副教授学生:乐惠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年级:2004中文摘要社会发展到今天,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社会机制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着。

在“电影业的男人世界”中,男性掌控话语言说的“主流”地位,女性很大程度上没有言说自身的权利。

女性的存在、女性的处境及女性的本真体验与女性的言说欲望一直受到忽视甚至是漠视。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在男权控制下的电影文本是如何通过摄影机等特殊的影视手段消解“母亲”的主体地位,歼灭“母亲”的自觉意识,这对于女性影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过探讨女性如何建立尊重女性意志并有助于两性和谐对话的影视话语体系,达到消除影视叙事中对母亲的异化、重塑母亲形象、建构女性影视的目的。

“母亲”作为女性内涵有代表性的个体之一很受中国电影编导者的青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内地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期,出现了大量以“母亲”为表现对象的家庭伦理片。

建国后,许多图解政治的影片都以“母亲”为主角,如《党的女儿》。

进入90年代影坛掀起一股“地母热”。

综观20世纪中国内地电影,从来不缺母亲形象,缺失的是母亲个体的意识和声音。

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电影主流话语下的母亲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以影片《九香》、《漂亮妈妈》、《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母亲”为代表。

男性编导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将这些“母亲”的实用功能被无限放大,母亲被定义为“家庭中的天使”——或者全身心的为家庭、丈夫和子女牺牲自我,成为无私的“圣母”;或者并不承担实在意义,是男性表达自身和寄寓情感的载体。

她们集“佳人”与“母亲”于一身,满足了男性审美需求和欲望表述。

另一类母亲按照父权制的标准来认同自我,将男性的需求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不自觉的成为男权的“帮凶”与“合谋者”。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引言:母亲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的基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亲形象一直被赋予着尊贵和伟大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呈现出了新的变革和转变。

本文将从当代国产电影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的嬗变与主题跃迁。

一、传统母亲形象的嬗变传统中国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常常被描绘为贤良淑德的模范,她们以自己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构筑起了一个稳定的家庭和和谐的社会。

例如,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的祥林嫂,她以她的孝顺和坚韧的精神扮演着一个充满母爱的角色。

她的形象成为了传统母亲形象的典范,而这种形象又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母亲形象逐渐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当代女性开始摆脱传统束缚,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

这种变革也在中国电影中得到了反映,母亲形象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

二、当代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当前中国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定位,而是更加多元化和真实。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的周冬雨饰演的张一鸣的母亲,在影片中展现出了一个独立自由、坚定而又有责任感的现代母亲形象。

她不同于传统母亲形象中的柔顺贤良,而是充满自我追求和个性魅力。

在电影《小时代》系列中,黄圣依扮演的许愿展现了一个职场母亲的形象。

她在事业上有着追求和自己的意愿,同时也尽力照顾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代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和现实性。

三、母性主题跃迁的探讨除了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外,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性主题也得到了跃迁和呈现出新的表现方式。

传统电影中的母性主题通常强调母爱的伟大和儿女之间的亲情。

而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性主题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母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电影《如果我可以重新爱你》中,殷桃扮演的赵丽娟生下一个唇腭裂的孩子,面对儿子和社会的偏见,在父亲的不理解和丈夫的反对下,她坚定地守护着孩子,最终在坚持和努力下成功圆满。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国产电影在塑造各类角色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母亲形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反映,在电影作品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深刻的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及其背后主题的跃迁,以揭示电影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迁。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的塑造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慈祥、贤惠、勤劳的代表。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无私奉献,为子女付出一切。

这类形象体现了传统社会对母亲的期望和要求,突出了母亲的家庭角色和牺牲精神。

(二)现代母亲形象的多元发展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独立、自信、坚强,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同时,电影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母亲形象,如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独立创业的女性等。

(三)当代母亲形象的复杂性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更加复杂和立体。

她们在面对家庭、事业、爱情等多重压力时,往往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

这些母亲形象不仅具有情感深度,还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三、主题跃迁的探讨(一)家庭伦理主题的深化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家庭伦理主题在当代国产电影中得到了深化。

电影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母亲形象,探讨了家庭中的亲情、爱情、责任等伦理问题,引发观众对家庭价值的思考。

(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当代国产电影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母亲形象反映社会现象和矛盾。

例如,电影中出现的单亲妈妈、留守母亲等形象,反映了社会变迁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引发观众对社会保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当代国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通过母亲形象表达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维护。

电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具有独立的个性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和呼吁。

四、结论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的嬗变,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改革开放40年造就的中国电影发展变局

改革开放40年造就的中国电影发展变局

改革开放40年造就的中国电影发展变局作者:周星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6期40年前,中国电影还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文化产品。

这种拘守固然有单一化背景下的某种优势,但终究不是市场的产物,难以适应开放趋势。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锤炼,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市场壮大,由市场定夺的世界通例已经形成;类型丰富,可以多样选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比肩好莱坞的趋势中,形成了自身的突出特点,这一切发展变化都无法避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环境和影响。

中国社会因改革开放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与此相应,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路径上,40年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巨变也影响着电影的变化。

无论是格局、市场规模、银幕和影院数量、还是开放视野,中国电影已经走向世界电影的舞台前沿。

从点、线、面的三个层面来看待中国电影诸多变化,从不同的角度透视可以看出,发展进程中有得有失。

但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给予中国电影的促发与不断完善的作用,正确看待当下电影所呈现的改革开放历史发展功绩,正是中国电影进入新时代所要总结的问题。

一、点的透视——个体案例所汇集的状态改革开放给予中国电影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

电影的变化最为大众感知到的是影片创作的新鲜和多样。

而几代电影人的成长则最为体现改革开放给予人的解放,从而带来创作开放的时代风息。

创作者、观众趣味等个体作为创作呈现的点,透视出基于时代变化而改变的中国电影新景观。

所谓点,就是注重个体的影片,体现了创作者个体习染改革开放新时代所赋予的时代风潮在艺术上、思想上和表现上的特点。

四十年间创作的某些现象或创作者及导演等艺术家的创作个体的变化,凸显出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所赋予的重要作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是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的话,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以此来特别强调人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最关键的因素”[1]。

最新-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精品

最新-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精品

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摘要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深入,女性电影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在电影中塑造什么样的女性形象,让女性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前,好莱坞电影中塑造出的女性都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人,将女性作为男性捕捉的对象——男人性欲的猎物,压倒了她们作为母亲的本性。

新中国的影片则改变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是被正面描绘的,她们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有母亲般包容的品质,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好比君子兰、康乃馨、梅花这三种不同特质的花。

君子兰式的女性是政治化的女性,她们像男人一样勇敢、无畏,甚至比男人还男人;康乃馨式的女性是母亲化的女性,她们温柔、博爱,但有时包容的失去了自我;梅花式的女性则是我们现在需要树立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独立、自主、爱他但不丧失自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女性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1]在这个意义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就成为了衡量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和文明进展的一个重要尺度。

随着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妇女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再一次引起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从当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探讨和考察妇女在一种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体——电影中究竟是如何被表现的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电影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从妇女作为重要的观影群体这个事实出发,也必然提出妇女形象在电影中如何被表现的问题。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角度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电影分析会提供方法上、观念上的启示,而如何运用女性主义分析电影中的女性也就成为电影接受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性电影在西方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联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女性电影区别于一般的关于妇女题材的影片,不仅描写妇女和妇女问题,其关键还在于塑造什么样的妇女形象,让妇女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前,好莱坞经典影片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

对母女“共生”现象的审视——近年部分影视剧中之母女关系分析

对母女“共生”现象的审视——近年部分影视剧中之母女关系分析

对母女“共生”现象的审视——近年部分影视剧中之母女关系分析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母女之间亲密的“共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指的、也是具有深度的人性和文化课题。

“共生”导致女性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依赖以及个体逃离这种关系的艰难;而母亲形象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父权文化的建构,而具有了双重的属性。

让母亲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让女儿获得个体和精神的真正独立解放,是影视作品女性意识建设的新课题。

笔者始终十分关注中国女性导演的创作以及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因为中国女性社会与文化地位的提升,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清醒与自觉,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近年来影视剧中母亲形象的关注及其母女关系的审视,是本文的聚焦点。

近年来,一些重要女性导演的影视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往较少关注和表现的“母女”关系的视角,塑造了颇具个性及文化意义的“母亲”形象。

例如李少红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众多武则天题材中,别出蹊径地首次以武氏和太平的母女关系作为主线架构全剧;她的《橘子红了》也以大妈和秀禾的“母女”关系作为全剧最主要的人物关系之一;而彭小莲的影片《假装没感觉》则着力表现了三代女性的两对母女关系;而她的《美丽上海》中母亲和四个子女的关系,给观众留下印象和思考空间的,也是母女关系。

这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成了导演感同身受具有深切体验的一次集中的银幕表达。

它为女性书写拓展出另一片空间和新的可能,也为我们分析“母亲”形象和母女这一对女性生命中最亲密和重要的同性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案例。

而本文选取的另一重要文本,则是杨亚洲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家有九凤》,这不仅因为杨导素以表现女性题材着称,他的“女性平民剧”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该剧当年收视率创全国第三;更因为他近年的一系列电视剧创作,无论是《空镜子》《浪漫的事》还是《家有九凤》,均一以贯之地聚焦于母女关系,特别是后者,浓墨重彩的展示了一个母亲和九个女儿之间多姿多彩的关系。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中国电影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30多年的探索,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多种举措,解放了影视艺术,引导电影业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主动对外开放,以全新的姿态应对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挑战,在动态化的重组与调整中,使中国电影业的组织方式、经营格局、供需情况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在各阶段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1978至1979年: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1978至1979可看作是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摆脱了左倾错误的影响,走出原有的创作模式,给电影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行电影体制改革,重整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该文件的实施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电影发行放映网,为电影业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再加上解禁了大量的影片,使很多电影院出现场场爆满的局面。

同时也调整了电影的摄制机构,在一些省市自行投资建立了制片厂。

另外,在创作上走出了概念化的模式,涌现出一些好影片,比如《大河奔流》、《小花》、《红高粱》、《老井》等,其中《红高粱》、《老井》等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二、1980至1993年:中国电影业的修补式改良期这一时期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其焦点在于按拷贝量如何结算,如何解决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的利润均衡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三次改革:一是按原有的“二·八”政策分成,对修整中的放映业有利,但对制片厂来讲利润太小。

为保障制片厂的利益,1980年文化部发文规定,中国电影公司要按照发行所需的拷贝量以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并且制定出拷贝基数,结算按照山下浮动10%的做法。

如此一来,制片厂的利润开始与市场挂钩。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产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产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产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李昕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产影片在国际主流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在国际影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表现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然而在赏析一些被奉为经典的影片后不难发现,相当数量的电影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似乎都落入到“以东方文化的式微印证西方文化的强大”的怪圈之中。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李昕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43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 [J], 杜雁芸
2.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因素——从德国的"奥运-中国"辩论看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J], 周海霞
3.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因素——从德国的“奥运—中国”辩论看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J], 周海霞;
4.西方非新闻、非直接涉华语篇中中国形象客观性问题研究——以\"38 north\"网
站之中国形象建构为例 [J], 张探;庞超伟
5.西方非新闻、非直接涉华语篇中中国形象客观性问题研究——以“38north”网站之中国形象建构为例 [J], 张探;庞超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俞燕【期刊名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In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ilms with rural themes create the female images of traditional women with nostalgia, women struggling between new epoch and ancient times, upward women in new era, women imagined by literary men. The films with female themes reflect the surviv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traits of rural wome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poch features of the countryside, which display the director's creation feelings and cultural complex.%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题材电影中塑造了理想传统女性、新旧交替中奋争的女性、新时代积极向上的女性及其文人想像的女性形象,这些以女性为主体的影片,反映了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性格特征以及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时代面貌,其中也透视出导演的创作情怀和文化情结。

【总页数】3页(P67-69)【作者】俞燕【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51【相关文献】1.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J], 俞燕;2.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分析 [J], 王成3.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变迁研究 [J], 张慧4.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变迁研究 [J], 张慧5.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暨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展——农村题材电影三十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与母职建构任倩思想政治教育20110703050505摘要:电影作为一种科技产物,在受到特定文化背景之约的同时,也以其时效性和映像性,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着时代的命脉。

而“母亲”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群体一直颇受电影编导者的青睐,因此通过研究电影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变迁可以发现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母亲形象的不同定位。

本文以改革开放后大陆的电影作品为对象,来体验不同时间段“母亲”形象的变迁过程,并从中探究母职在电影中是如何被构建和自我构建的。

关键词:电影母亲形象母职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瓦解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完善,在社会参与已成为普遍的共识的前提下,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不断扩大和深化。

同时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女性群体也逐渐觉醒并开始形成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

这使得“母亲”——这一女性代表性形象逐渐随之变迁,“母职”也开始被重新建构。

电影作为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大众传媒符号之一,由于其时效性和映像性,以及其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无疑最能体现这一变迁和建构过程。

一母亲形象的发展与变迁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优厚文化底蕴的古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母亲形象也相应经历了发展与变迁。

但纵观历史,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男权文化长期忽视女性,致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形象影响深远。

“母亲”也不可避免地以男性的标准呈现在人们面前,母职素来倾向女性应为家庭和孩子付出,甚至牺牲自己来成就家庭,陷入以家为名的牢笼中,最终以家人的成就来成就自己。

即使是在发生了重大社会变革的近代,封建的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也依然存在。

但部分女性已经看到了自身社会地位的卑微,并开始逐步觉醒,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更加找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母亲形象也逐渐多元化。

根据电影作品中品中母亲形象的时代特征与变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被构建的“完美”母亲这是改革开放刚起步,逐渐步入正轨的发展阶段,计划经济的逐步退化,市场经济的逐渐成形,社会文化正由保守向开放过度,女性也正经历着由无性别的革命者向“母亲”的过度。

这一时期经典的“母亲”形象是由著名导演谢晋塑造的,她们都具备国传统文化道德所认同的“美德”。

无私奉献、自我牺牲是对她们人格品质的高度概括。

《清凉寺钟声》(1991)里的羊角山大娘的母爱甚至超越了通常的“阶级情、民族爱”,她收养了口本弃婴狗娃,充分体现了母爱的广博。

谢晋在《天云山传奇》(1981)《牧马人》(1982)、《芙蓉镇》(1987)等影片中塑造了这一类名为“妻子”实为“母亲”的女性,她们既具有妻子的柔情又有母亲的宽厚,是男性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典范。

冯晴岚(《天云山传奇》)、李玉芝(《牧马人》)、胡玉音(《芙蓉镇》)这些处处实践着母性功能的“妻子”们,成为那些由天之骄子沦为阶下囚的精神贵族们在漫漫长夜中前行的灯塔,照耀他们走出泥泞。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母亲”是绝对无私的,无私到完全没有作为一个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声音,完全是男权文化构建出来的以“他者”为存在形式的完美形象。

(二)20世纪90年代:以家庭为中心的“苦难”母亲这一阶段的影视作品已经基本摆脱的革命情结,女性已经有了自己的性别认同,开始由片面走向立体。

该时期的影视作品反映的女性更加丰满和复杂,女性的觉醒不再仅仅停留在上一时期的爱情层面,开始增加更多所谓的“男性特质”,如坚强、能干、执着等等。

这一时期的大银幕盛产“苦难母亲”,电影中的母亲大多处在一个失去丈夫、生活贫困,要靠一己之力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家庭,如《九香》(1995),《中国妈妈》(1995),《下辈子还做母子》(1998),《漂亮妈妈》(1999)等等。

这一时期的“母亲”已经逐渐摆脱了“相夫教子”、“半步不出闺门”束缚在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如《漂亮妈妈》中的孙丽英为了生计,骑着小三轮车载着儿子穿梭在闹市、街道和人群中,但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抛头露面却是由于“我以前总习惯大事找单位,小事找男人,可如今这两样我都没有了”而迫不得已的。

虽然这些“母亲”有着不同的面孔,生活在不一样的地域,穿着不同的衣服,但是却有着几近相同的人生际遇和人格内涵。

影片都极力描写她们的善良、勤劳、坚忍、无私、奉献等“美德”,渲染“母亲”为孩子为家庭做出的牺牲。

她们大都处在一个“失父的家庭”,既当父亲又做母亲,将抚养子女长大成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她们都富有牺牲精神,勤劳、无私血又坚忍;她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当子女成功的时候,也是她作为“人”使命完成的时候。

(三)新世纪开始至今:尝试找回独立意识的母亲步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女权主义思想进入我国并开始影响女性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许多女性已经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岗位,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这段时期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呈现多元化和鲜明化。

虽然,在这一时期,以往的“贤妻良母”形象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如《美丽的大脚》(2001),《法官妈妈》(2002),《美丽上海》(2003),《母亲快乐》(2008)等,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许多“新生代”的女性导演越来越深刻地察觉到千百年来女性尤其是“母亲”在“男权的藩篱”中苦苦挣扎,试图突围却最终仍然只是一次“失败的逃离”的事实。

她们希望通过镜头将真实展现给观众,唤起女性沉睡已久的心灵欲望与独立意识。

新锐女导演马俪文、李玉率先做出了尝试:马俪文花了六年时间将作家张洁的同名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2002)搬上银幕;李玉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拍出表现“未婚妈妈”的电影《红颜》(2005)。

这一时期的“母亲”大多有固定的社会职业,与子女的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不再受家庭和子女的绝对束缚。

二典型母亲形象类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作品中母亲形象变迁的分析,可以将众多“母亲”分为以下三种典型形象:(一)默默奉献的母亲这是出现在大银幕上最多的,也是最为人们所常见的一种母亲形象类型。

以电影《母亲快乐》(2008)为例:在电影中,美丽迷人的女歌星郭辛丽爱上花花公子徐文龙,文龙用甜言蜜语哄得辛丽退居幕后,同时利用辛丽的金钱和关系,婚后成为了红歌星。

文龙让辛丽打掉小孩,并与辛丽离婚。

辛丽生下子桥,母子间的真情在困境中被磨练得更加深厚。

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将来,辛丽将子桥交给文龙。

子桥爬上慈母崖乞求上天能让一家人和好团聚。

辛丽上山寻找子桥,却不慎滑落山谷。

电影着力描绘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描绘深厚的母子关系。

母亲的命运在这里呈现为典型的传统形象:夫死(或者离开),她们的生活中没有再被赋予爱情或事业,只是为了孩子,凭着顽强的牺牲精神艰难地生活。

父权意识形态虚构出的理想母亲彻底沦为了“母性的囚徒”,母亲是这些女性丧失了作为恋人、妻子、情人的身份后唯一获得社会认可的角色,她们作为女性或者说作为一个自在的“人”的需要完全被抹杀。

(二)沉默缺席的母亲这里的“缺席”,并不是指没有母亲,而是母亲作为儿女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承担起引领儿女追寻更幸福生活的责任,因此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者”。

比如,电影《孔雀》(2005)中的母亲总是阻止女儿的想法,直到最后歇斯底里,她阻止女儿所做出的一切的决定,当“姐姐”骑着挂着降落伞的自行车自在地穿行在大街上时,母亲眼睛里透出愤怒、屈辱,那凌厉的眼神让我们听到姐姐的梦想碎裂的声曰。

再如,电影《茉莉花开》(2005)中的两代母亲都是沉默地旁观者,她们自身在遭受命运的折磨时选择的是沉默,她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蹈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们对十女儿的命运无能为力,并且她们也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女儿不重蹈覆辙被男人抛弃。

在父权当道的社会,女人们的出路只有接受男人的赐予,男人们给予女人的安排近乎惟一,作为他们的附属的母亲的今天就是女孩们的明天。

(三)拥有主体意识的母亲这一类母亲将自己视作人类中的个体,除了“母亲”这一特殊责任外,她们还有社会的一般职业和个体的普遍需求。

最有代表性的是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女性意识的电影——《人·鬼·情》(1987)。

相对于人们对女主角秋芸的,更能代表这类母亲的的人物是秋母。

在舞台上,秋母是一个旦角;在生活中,她是母亲;而在内心里,她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人。

当社会要求与内心需求相冲突时,她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追求一个女人想要得到的爱情。

这无疑是对世俗规范的违抗,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被男权文化束缚的“贤妻良母”式的电影中,这样的母亲往往是要被社会谴责并承受报应的,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显然是默认了这种选择,虽然秋母没有得到正面的肯定,但也没有遭到报应和世俗的唾骂。

虽然这类母亲有着一定的主体意识,但是这也使她们常常面临二选一的难题——传统母职与个人追求。

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广大母亲走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是当代电影人乃至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三电影中的母职建构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反映出了社会或者是社会中的话语权掌控者对母亲的行为期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女性的觉醒,在一些电影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女性对自身形象和社会角色的关注以及自我觉醒过程。

(一)母职角色在电影中的定位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数电影作品中,母职一直被定位成女性的天职,母亲角色常被定义为必须负有照顾、养育、服务与安抚孩童等相关责任的社会角色。

如电影《美丽的大脚》(2003)中的张美丽,丈夫因无知犯罪,被枪毙,孩子因病夭折,面对人生的苦难,她悟出了一些道理,从此她的所有个人感情和人生价值变寄托在一群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上,寄托在“母亲”这一角色上;而电影《樱桃》(2007)在让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的同时,似乎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观点,一个智障的女子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正常人呢?长期以来,母职是女性的天职,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律和意识形态而存在着,虽然在一些电影作品中出现了“奶爸”“家庭主夫”式的人物,但是这类的男性往往是以喜剧人物的形象出现供大众取乐的,并不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接受。

随着女性解放以及女权意识的深入,走出家庭的女性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拥有一个稳定的社会职务。

但是男性对家庭劳动与养育孩子的工作分担程度却并没有因为女性走出家庭而增加。

女性既要外出工作,参与社会劳动,又要承担养育孩子的主要职责,男性在参与过程中常常是抱着被动帮助、配合的心态。

而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程度的提高,母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还要估计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

社会对母职的高要求与母亲实现社会价值的自我需求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现今的母职角色正经历着家庭与工作、现实与理想之间求取平衡的矛盾与挣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