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

合集下载

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五说”的几点反思

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五说”的几点反思

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五说”的几点反思作者:段彬彬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3期摘 ; 要:晚清以来,碑学观念深入人心,相继产生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艺舟双楫》等一批鼓吹碑学的书学论著。

其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更是煽焰扬波,将尊碑思想推向最高潮。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体现的尊碑、卑唐、抑帖思想有其书学的进步意义。

然而,由于个人主观感情色彩渗入,《广艺舟双楫》中的一些观点显得有失偏颇。

文章通过对其“尊碑五说”的反思,试图厘清康有为对于帖学、唐碑的误读,以便更好地认识晚清的碑学运动及《广艺舟双楫》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康有为;帖学;尊碑;卑唐;反思中图分类号:J292.2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71-02有清一代,从乾隆年间开始,书法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即以碑学为主体的书法理论观念与书法创作观念开始逐步取代千余年的帖学统治地位,进而笼罩整个乾隆朝以后的书坛,影响流波不绝。

从郑谷口,朱彝尊始学汉碑,为清代碑学之盛揭开帷幕开始,金冬心、郑板桥紧随其后,邓石如、伊秉绶更是一代大家,颇多创见,一扫清初颓弱、单薄书风,给当时书坛带来一股强劲的碑派之风。

而活跃在乾嘉之际的大学者阮元则撰《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提出书分南北。

“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把北派书风提到与以二王帖学为主的南派书风同等重要的地位,吹响了晚清尊碑大潮的号角。

其后包世臣接其衣钵,于书艺孜孜不倦,身体力行,著《艺舟双楫》,大力鼓吹北碑,咸、同以后北碑的盛行,斯翁实开其风气。

包世臣之后,对碑派书风统治地位的最终奠基起到重要作用的则是康南海长素,他于光绪十五年著成的《广艺舟双楫》六卷,极尽煽焰扬波之能事,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尊碑”、“卑唐”之论,充斥全书,把清代碑学运动推向最高潮。

《广艺舟双楫》臆说

《广艺舟双楫》臆说

《广艺舟双楫》臆说
虞卫毅
【期刊名称】《书画世界》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中年所著重要书论著作,也是清末北碑派书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著述。

在《广艺舟双楫》中,康有为不遗余力地提倡碑学,反对帖学,将清代「北碑派」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广艺舟双楫》凡六卷二十七篇,体大论精,许多论述发前人所未发,其对六朝诸碑的条分缕析、综论细评,勾划出较系统的碑学体系,堪称北碑派书法的一部详尽资料评论集。

如果拿《广艺舟双楫》与历史上
其它书论著作相比,该著具有的最大特征是既有宏观的审视立场,又有微观的细致考辩;既有详尽的资料占有,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虞卫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古代书论的一种二律背反:有限想像和无限想像--以《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为例 [J], 张学峰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与近代\"书法革命\" [J], 唐卫萍
3.浅析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书主张 [J], 李卓霖
4.《广艺舟双楫》成书时间考论——以“刘歆伪造”说为线索 [J], 丁少帅
5.“清人尚质”浅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读后 [J], 俞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论康有为的激变思想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论康有为的激变思想

表 征 之 一
康有 为激 变 思 想 的 最 为重 要 的表 征 , 是 就
手 法之激 越 , 至多 有武 断 、 甚 绝对 、 失真 之 处 , 为
人所 非议 。
流传 惟 帖 ; 明仿 效 , 其 大 盛 。 方 今 帖 刻 日 宋 宜
康有 为 的变 革 思想 是 其 思 想 中的灵 魂 , 由
中图 分 类 号 : 2 6 K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35 2 1 )2— 0 1— 5 10 2 9 (0 0 0 00 0
收稿 日期 :0 9—1 2 20 0— 2
作者简介 : 苏全有 (9 6一) 男, 16 , 河南师 范大学 图书馆馆 长, 社会发展 学院教授 , 士, 南师 范大学博 士 博 湖 后, 省级骨干教师, 省级学术技 术带头人 , 主要从 事 中国近代 史研究。
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 , 以犯科学家之
大忌 , 此其 所短 也 。有 为之为 人也 , 事 纯任 主 万
康有为认 为“ 帖学大坏. 而推论 : 今 日 ” 进 “ 欲尊 帖学 , 翻之 已坏 , 则 不得 不尊 碑 。 [2 ”30 ]2


民 国时 期 沙 孟 海批 评 道 : 他 ( 有 为 ) “ 康 有
有 关 康 有 为 思 想 的研 究 , 而今 已 历 百 年 , 所 刊论著 可 谓 汗 牛充 栋 , 绩 不 菲 。然 其 中亦 成
观, 自信力极 强 , 持之 极 毅 ; 对 于 客 观 的事 而 其 实, 或竞 蔑视 , 必 欲 强 之 以从 我 , 在 事 业 上 或 其 也有 然 , 其在 学 问上也 亦 有 然 。 l】 。 泽 厚 ”1 _ 。 李 则认 为 :在认 识论 , “ 意识 论 等方 面 , 他们 几乎 大 都是 唯 心主 义者 。 _1 ”2 以致 他 的思 想往 往会 走 j 到极 端 , 也正 因 为此 , 为他 人所 诟病 。 深 康 有为在 《 艺 舟 双楫 》中力 挺碑 学 , 低 广 贬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广艺舟双楫》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广艺舟双楫》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广艺舟双楫》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广艺舟双楫》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广艺舟双楫》清末康有为著。

本书叙目说:“国朝多言金石,寡论书者。

惟泾县包氏(世臣),釽之扬之。

今则孳之衍之,凡二十七篇。

”故书名取《广艺舟双楫》。

这是中国书论中较系统、较详备的一部专著。

本书从中国文字之始莫不具有“象形”的特点说起,条贯了书法艺术源流演变的历史。

康有为认为,从钟鼎古文、籀书、秦篆发展到汉季,书艺已达极盛。

“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变制最多,皋牢百代。

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异作行书,皆汉人也。

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

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因此,中国书法艺术之“本”在汉。

到六朝体制已完全成熟,达到完美境界。

后世名家,溯其源流,无不导源于此。

尤其魏碑、南碑更臻美可宗。

康有为归结为“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其他如齐碑只有“瘦硬”,隋碑惟有“明爽”,皆欠完美。

他与包世臣一样,尊六朝而卑唐。

“六朝人书无筋者,雍容和厚,礼乐之美,人道之文也。

” “书有南北朝,隶楷行草,体变各极,奇伟婉丽,意态斯备,至矣!观斯止矣!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

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余绪之一二,不复能变。

专讲结构,几若算子。

截鹤续凫,整齐过甚。

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离。

而颜柳迭奏,斯灭尽矣。

”他不赞成阮元的“南北书派论”。

他认为书可分派,但不宜以南北为界。

“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尽其源流,姑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

”康有为认为,今日学书要以碑刻为师,尤其要以南北朝碑为尊。

“尊之者非以其古也”,而是由于笔画完好、便于临摹;各体毕备,笔法舒长、雄奇,优于唐宋;可考隶楷之变和后世源流。

他认为有清一代,之所以出现了邓顽伯、包慎伯、张廉卿这样“以书雄视千古”的大家,正是以六朝碑为师的结果。

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五说”的几点反思

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五说”的几点反思
之论 , 充斥全书 , 把清代 碑学运 动推向最高潮 。 康有为( ——一九二七 ) , 原名祖诒 , 字 广厦 , 号长素 , 又号更 生。南海 ( 今 广东广州 ) 人, 人称 “ 南海先生” 。近代 资产 阶级改 良
志, 且其 中精美者居多 。 仅就《 金石萃编》 所载唐碑墓志就有 四百 余种, 其它 如钱 大 昕《 潜研 堂金 石 文跋 尾》 、 孙星 衍《 寰 宇访 碑
记式论述下脱离 出来 , 渐成系统 , 遂成一科, 其“ 尊碑 ” 、 “ 卑唐 ” 之
论, 对 后 世 影 响深 远 。
阐述 :
的。因为他觉得唐碑 “ 专讲结构 , 几若算 子” 便觉得学唐 “ 终身浅 薄, 无复有窥见古人之 日。 ” 因为他觉得欧 、 颜、 柳之碑刻“ 磨之 已
的 随机 宣 泄 。

从郑 谷 1 3,朱彝尊始学汉碑 ,为 清代碑学 之盛揭开帷幕开 始, 金 冬心 、 郑板桥紧 随其 后 , 邓石如 、 伊秉绶更是 一代大家 , 颇
多创见 , 一扫清初 颓弱 、 单 薄书风 , 给 当时 书坛 带来一股强 劲 的 碑派之风。 而活跃在乾嘉之际 的大学者阮元则撰 《 南北书派论》 、 《 北碑 南帖论》 提 出书分南 北 。“ 短笺长卷 , 意态挥 洒 , 则 帖擅其 长; 界格方严 , 法书深刻 , 则碑据其胜。” 把北 派书风提到与 以二 王帖学为主的南派书风 同等 重要 的地位 ,吹响了晚清尊碑大潮 的号角 。其后 包世 臣接其 衣钵 , 于书艺孜孜不倦 , 身体 力行 , 著 《 艺舟双楫》 , 大力鼓吹北碑 , 成、 同以后北碑 的盛行 , 斯翁实开其 风气。 包世 臣之后 , 对碑派书风统 治地位 的最终奠基起到重要作
论著 。其后康有 为的《 广艺舟双楫》 更是煽焰扬波 , 将尊碑思想推向最高潮。康有 为在 《 广艺舟双楫》 中体现的尊碑 、 卑 唐、 抑帖思想有其书学的进 步意义。 然 而, 由于个人 主观 感情 色彩渗入 , 《 广艺舟双楫》 中的一些观点显得有失偏 颇。 文

【可编辑】求新还是复古——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谈起

【可编辑】求新还是复古——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谈起

第卷第期郁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月求新还是复古——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淡起杨波河南大学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开封摘要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融书法、文学于一炉的著作内容丰富体大思精。

但在书法和文学领域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文章试图从这个特殊文本中去探寻康有为由书学到文学由文学再到社会变革思想演变的内在脉络为进一步研究康有为提供另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关键词康有为《广艺舟双揖》书学求新复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广艺舟双楫》体大思精宏论迭出影响了一代书风可渭足晚清以来最重要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

但它又非一般意义上的书学论管书中熔铸了康有为的政治理念与文学思想内涌宏富独树一帜。

长期以来研究书法者不通文学史、思想史只看出了“抑贴扬碑”、“尊魏卑唐”的门道治文学者又大多不谙书法以为其意在阐发书学便绝少留意。

于是这部有着更多阐释叮能的著作在书法与文学领域都未得到应有的晕视少人问津。

一、末艺小技与天下大道《广艺舟双楫成书于光绪十五年年共六卷前有《叙目》分《原节》、《尊碑》、《购碑》等凡篇体系宏大论说严密。

康有为自言书名袭自包世臣《艺舟双楫》欲擎之衍之。

此书实际上已为晚清书学理沦另辟疆域不可同日而语。

康有为自述著书缘起“上书惊阙下闭户隐城南。

洗石为僮课摊碑与客淡。

著书销日月忧国自江潭。

日步回廊曲从面壁参。

”诗题甚长《上书不达谣谗高张沈乙直、黄仲瞍皆劝勿谈国事乃却扫汗漫肪以金石碑版自娱著广艺舟双楫成浩然有归志》。

诗句与题目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复杂心境。

光绪十四年年康有为应顺天府乡试不第后竞以布衣之身向光绪帝上《为国势微蹙祖陵奇变请下诏罪己及时图治折》即《上清帝第一书》力谏光绪帝。

结果奏折不仅石沉大海康有为也被斥为狂言乱政遭到群臣甚至同乡的诟骂非议。

康有为遂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于是潜心研制金石碑版。

“凡十七日至除夕述书迄。

”短短十七天便一气呵成不得不叹服康有为之才华若此。

“夫书小艺耳本不足述。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书学思想之审美观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书学思想之审美观

楷 书 ,从初创经 几代书家 的探 索 ,在唐朝确立 了典 则。唐碑
楫》中 ,有《尊碑》、《购碑 》、《取隋》、《十 家》等章节 来阐述尊碑 思
是 中国楷 书成 熟的标 志 ,以法度森 严取胜 ,后人 多从此 上追魏
想 。
晋 。唐 法的确立使得技 法达到 了完 美 ,但是康有为认 为唐碑给
文学 与艺 术
第三 卷 第 五 期
康 有为《广艺舟双楫 》书学 思想之审 美观
秦琴 (淮 北师 范 大学 美术 学院 安徽 淮 北 235000;上 海 大学 美术 学 院 上 海 20()444)
【摘 要 】 康 有为是晚清 书坛上碑 学的 集大成者 , 种 弊端 ,才大 力呼吁贬低帖学 。
法度 ,有着疏 、凋、迫 、薄等缺 点 ,所以多人工 ,失 去了 自然韵致 , 评 》中又专对《爨 龙颜》、《石 门铭 》等 47种碑 的审 美特 征作 了
因而不足 为法 。康有 为也 深知唐碑 在 当时具有广 泛的社 会基 高 度概括 ,在《十家》中又 对有 名的十 家碑 的风格 审美 、用 笔特
清朝 的书法艺术就 泯灭于墨卷 白折 Nhomakorabea 间,丧 失真精 神 ,整
术思想 ,值得后人 学习 ,尤其他 的审美思想 更值 得后人研究 。
个书坛气 息奄奄。康有 为对这种萎靡 的书风十 分反感 ,他认为
1. 尊 碑 思 想
帖学甜俗 浅薄 ,已经偏离 了二王帖学 的精髓 。
康有 为在《广 艺舟 双楫》中运 用了大 量笔墨来 阐述 “尊碑 ”
康有 为尊碑 的范 围极其 广泛 。以魏 晋的碑刻 为基点 .上溯 书法艺 术的发展设置 了障碍 ,技 法上 的规范化和程 式化对 书写

从《广艺舟双楫》中体会书法之“变”

从《广艺舟双楫》中体会书法之“变”

从《广艺舟双楫》中体会书法之“变”作者:马晗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书法呈现着不同的面貌与精神。

汉魏尚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尚朴,这是对各个时期书法状态最好的诠释。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以独立且不可分割的姿态延续着。

时代的变迁,时风的变化,书家的个人追求无不影响着书法历史进程的演变。

而在此过程中,清代是重要的书法总结与反思时期,这时重新树立了篆、隶、北碑的重要书史地位和美学价值,并进而在审美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宋代以来以文人趣味为基础取向的格局。

在此过程中包世臣、康有为、阮元、刘熙载的书法理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书法的变革。

我想通过对《广艺舟双楫》的分析,谈一谈中国书法之“变”。

这个“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朝代的更迭引起书法时风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同一时期不同书家的各自变体。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康有为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书学思想核心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变革。

用《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中的原话说“人限于其俗,俗各趋于变,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地江河这些看似一成不变的事物,其实每天都在变化着,这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通过时间的推移,书法也是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的。

但是,是什么引起清朝中后期书法的“变”呢?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其一,“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尤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

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潮,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

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

”这句话表达了当时书风日下,帖学日渐衰败,不在利于书法的发展。

其二,“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胜也。

乾、嘉之后,小学最盛,谈者莫不藉金石以为考经证史之资。

书论翻译——《广艺舟双楫》原书第一

书论翻译——《广艺舟双楫》原书第一

书论翻译——《广艺舟双楫》原书第一原文:文字何以生也,生于人之智也。

虎豺之强,龙凤之奇,不能造为文字,而人独能创之,何也?以其身峙立,首函清阳,不为血气之浊所熏,故智独灵也。

凡物中倒植之身,横立之身,则必大愚,必无文字。

以血气熏其首,故聪明弱也。

凡地中之物,峙立之身,积之岁年,必有文字。

不独中国有之,印度有之,欧洲有之,亚非利加洲之黑人,澳大利亚洲之土人,亦必有文字焉。

秘鲁地裂,其下有古城,得前劫之文字于屋壁,其文字如古虫篆,不可识别。

故谓凡为峙立之身,曰人体者,必有文字也。

以其智首出万物,自能制造,不能自已也。

译文:文字何以产生呢?它产生于人类的智慧。

虎豺虽强,龙凤虽奇,却也不能创造文字,而唯独人类能够创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身体直立,头部充满清阳之气,不被血气的浊气所熏染,所以智慧特别灵秀。

凡是那些身体倒立或横立的生物,必然是愚昧的,它们无法创造文字。

这是因为血气熏染了它们的头部,所以它们的智力较为薄弱。

凡是地面上的生物,拥有直立的身体,经过岁月的积累,必然会有文字。

不仅中国有文字,印度有文字,欧洲有文字,非洲的黑人,澳洲的土著人,也必然会有文字。

秘鲁地裂时,人们在其下发现了古城,古城屋壁上留有前人的文字,那些文字如同古老的虫书鸟篆,难以识别。

因此,可以说凡是身体直立的生物,即所谓的人体,必然会有文字。

因为人类的智慧超越万物,能够自行创造文字,这是人类无法自我抑制的本能。

原文:文字之始,莫不生于象形。

物有无形者,不能穷也,故以指事继之。

理有凭虚,无事可指者,以会意尽之。

若谐声假借,其后起者也。

转注则刘歆创例,古者无之。

仓沮创造科斗虫篆,文必不多,皆出象形,见于古籀者,不胜偻数,今小篆之日、月、山、川、水、火、草、木、面、首、马、牛、象、鸟诸文,必仓颉之遗也。

匪惟中国然,外国亦莫不然。

近年埃及国掘地,得三千年古文字,郭侍郎嵩焘使经其地,购得数十拓本,文字酷类中国科斗虫篆,率皆象形。

以此知文字之始于象形也。

康有为著述《广艺舟双楫》背景考证

康有为著述《广艺舟双楫》背景考证

康有为著述《广艺舟双楫》背景考证康有为提倡临习六朝碑刻,力斥帖学的披靡之风。

当然,他的论述也不失有一些偏颇和激越之处,如他的“扬碑抑帖”、“尊魏卑唐”等态度和结论引起了当世及后世学者的诸多争议。

但这并不影响《广艺舟双楫》在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夏,号更生、长素。

清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

出生于小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严格的封建教育,聪明过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所不读。

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

厌倦八股,义理、词章等社会流行的学问。

游历过香港,“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康有为:《我史》)。

随后不断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新事物,研究西学,萌生了变法改良的思想,开办学堂广募学员讲授西学及维新变法的思想。

从1888年到1898年,鉴于中法、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他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康有为一生致力于变法图强,曾领导过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上书皇帝的希望完全破灭,只好“时徙居馆之汗漫舫,……,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乃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楫》焉。

”1898年夏天,康有为终于得到并无实权的光绪帝的支持,率领革新党人发动了“戊戌变法”,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法令,但犹豫慈禧等守旧派势力的镇压,新政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因此“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这可以说是康有为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此后,康有为以保皇派的身份反对民主革命。

1917年介入了张勋的复辟活动,不久后失败。

1927年病故。

康有为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大多数是欧美各国游记和政治理论书,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及《日本明治变政考》等等。

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著述,最重要的便是《广艺舟双楫》。

可以说《广艺舟双楫》是康氏碑学理论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叙目》中提到“永惟作始于戊子之腊,……,归欤于己丑之腊,乃理旧稿于西樵山北银堂乡之澹如楼,……凡十七日至除夕述书讫,光绪十五年也。

《广艺舟双楫》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广艺舟双楫》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广艺舟双楫》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广艺舟双楫》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又名《书镜》。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2011-10-31 16:40:16——论康有为的激变思想苏全有王申摘要:从《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激变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再就是变革思想的一贯性,无论是《广艺舟双揖》时期,还是之后的《孔子改制考》时期,其一致性昭然;至于其理论基础,则来自于公羊今文经学。

需要指出、强调的是,学界对康有为变革手法之激越甚至绝对化多所贬斥,乃是着意于形而忽略了质,若从激变思想立意,则当有助于准确解读其思想体系。

关键词:康有为/激变思想/书法思想/广艺舟双楫/孔子改制考/公羊今文经学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王申,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河南新乡,453007 。

有关康有为思想的研究,而今已历百年,所刊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成绩不菲。

然其中亦存在问题,如书法界往往只是专注于《广艺舟双楫》,少有将康有为的书法思想纳入其总体思想体系当中审视的研究成果;而治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则仅用心于《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致使长期以来史学界只认定《孔子改制考》是康运用公羊今文学的滥觞,而在实际上忽视了《广艺舟双楫》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无法对之作出正确全面的估价。

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为视域,以二者的比较为视点,以解读康有为的激变思想。

一、手法之激越——激变思想的重要表征之一康有为激变思想的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

康有为的变革思想是其思想中的灵魂,由于性情所致,功利性和目的性极其强烈,正如他的高徒梁启超评论道:“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2022年书法三级考试内容

2022年书法三级考试内容

2022年书法三级考试内容1.东汉时期的书法主要以()为主。

[单选题] *A.石刻B.碑刻C.木刻(正确答案)D.拓片2.秦始皇前221年统一天下,采取“书同文”等政策,以()作为官方字体颁行天下。

[单选题] *A.隶书B.金文C.小篆(正确答案)D.楷书3.()属于摩崖作品,行笔遒逸雄健,肃穆敦厚,圆劲流畅。

[单选题] *A.《石门颂》(正确答案)B.《石鼓文》C.《白盘》D.《峄山碑》4.()是秦小篆的代表作,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产物,碑文线条简净圆润,坚劲畅达,结体端庄匀称,方中带长,整体章法规整有序。

[单选题] *A.《张迁碑》B.《石鼓文》C.《曹全碑》D.《峄山碑》(正确答案)5.《洛神赋十三行》是()的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古今小楷第一。

[单选题] *A. 欧阳询B. 赵孟頫C. 王献之(正确答案)D. 王羲之6.《龙门二十品》中,()为阳刻。

[单选题] *A. 杨大眼造像记B. 始平公造像记(正确答案)C. 孙秋生造像记D. 牛橛造像记7.()字形基本扁方,结体平直,布势大方,不求小的变化,气势宏伟,品格古雅。

用笔以方为主,笔致多变化,朴厚中有雄秀之气。

[单选题] *A.《礼器碑》B.《曹全碑》C.《石鼓文》D.《张迁碑》(正确答案)8.以下说法没有体现“尚意”的是()。

[单选题] *A.我书意造本无法B.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正确答案)C.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D.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9.李阳冰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单选题] *A.唐代(正确答案)B.秦代C.宋代D.魏晋南北朝10.以下作品中不属于章草的是()。

[单选题] *A.急就章B.豹奴帖C.秋凉平善帖D.初月帖(正确答案)11.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单选题] *A.黄州寒食诗帖B.古诗四帖C.祭侄文稿D.兰亭序(正确答案)12.“点如高峰之坠石,新钩似长空之初月。

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

一、中国画学演进与民族文化遗产整理

一、中国画学演进与民族文化遗产整理

一、中国画学演进与民族文化遗产整理书学的复古更新!!1、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是晚清民国书法家康有为的书学专著,核心思想是“尊碑”。

现在较好的发行本是祝嘉注疏版。

全书共分六卷,一二卷是书体源流,三四卷是碑品,五六卷是用笔技巧。

通过书法史的梳理得出抑帖、卑唐、尊碑的基本认识,倡导六朝碑刻雄健浑厚的审美意向。

其处在晚清提倡书法“复古更新”“以碑学纠帖学”的潮流下,一批书学著作中的代表之一,对确立碑学在近代书法史上的地位意义重大。

而以他为代表的书法理论在后期实践中,直接推动了印学的兴盛,有了西泠印社。

!!2、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清光绪十三年,由杭州人丁仁、王禔、吴隐、叶为铭杭州孤山发起创建的以专研印学为主的学术团体,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并“兼及书画”,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

西泠印社是晚清书学提倡“复古更新”“以碑学纠帖学”理论的潮流下的具体实践,是由碑学的兴盛引起。

其宗旨中的“兼及书画”的宗旨,又侧面体现了“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理论。

今天其被称为“天下第一名社”,社长为饶宗颐。

海派的发展!!!1、海派“海派”指晚清到民国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画坛群体。

“海派”一词出自一个书画题跋,最初含有贬义,而其画风最初也不是主流。

19世纪40年代之后,海派渐渐发展。

海派19世纪中叶兴盛于上海。

海派的兴盛,与上海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自上海开埠以来,工商业的发展活跃了这里的艺术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众多画家。

其特点是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合。

海派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论,是书学的变革带来了画学的变革。

在题材上,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是一种文人绘画传统与市民绘画传统相结合的绘画群体。

其题材讨巧,与市场相结合,格调厚重明艳,雅俗共赏。

海派分前后两期。

前海派从张熊、朱熊、任熊算起,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并称为“海上三任”,以任颐为高峰。

201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考前冲刺预测试卷(5)(考生版)

201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考前冲刺预测试卷(5)(考生版)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201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考前冲刺预测试卷(5)(考生版)试卷题量:120题试卷总分:120分试卷限时:120分钟测评/引用码:DJPBZXL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清末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晚清书法衰微的现象归咎为传统书法范本面目失真,这是承袭了清代中叶学者对书法范本的认识,与书法史的真实状况并不十分吻合,与书法史发展的实际趋势也多有出入。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则在《论书绝句》提出,这种令人生厌的“馆阁书”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黑大光圆”密不可分。

那么,在不能废除“馆阁书”书写要求的前提下,士人即便有条件取法摹刻精良的书法范本,也不能从根本上改掉“馆阁书”的书写习惯,这在康氏写成《广艺舟双楫》之后的时代中得到了验证。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批评康有为书法研究中存在的误区B、探讨晚清书法艺术衰微不振的原因C、强调科举考试对书法艺术的负面影响D、分析书写模式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关系2、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

他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这项研究成果将为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找到一些治疗的方法。

因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所以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B、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C、借助实验研究成果,科学家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D、帕金森综合症缘于脑部功能受损,以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完成日常行动3、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爨体书法美学刍论

爨体书法美学刍论

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爨体书法美学刍论。

有独特书风的铭石书刻外,期的敦煌写经中还得以体现。

本身便具有传抄的特点,“写经体”赵宣伯残碑 拓本而后八分书蜕于篆,卫恒《四体书势》云:“隶书者,篆之捷也。

”⑧八分书应用简便又端庄持重,同时汉代厚葬文化盛行,风靡立碑。

碑志的功能与审美结合,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审美规范,也形成了一定的匠作制度和传承机制,人不敢随意更换碑志书体。

因此,汉代铭石碑志书体及碑制等方面发展得高度完备,袭。

八分书从字形传达的视觉感受而言,铭石书刻楷隶参半的书体似乎可作为八分书至楷书过渡的纵观八分书的渐进发展历程,转变即是八分书的日渐式微且日渐受楷书新西汉武帝开始并与汉地官职人员建立交流联系,化在南中地区得以传播,存爨碑无论从形制、体现与中原地区有着较高的趋同,并以而俱习素、偃传子邈。

世有代京世传卫瓘体。

魏初工书者,崔、卢二门。

“崔、卢二门”书法“世不替业”,书风相继,当时宫殿匾额多出于崔、卢之手。

汉晋之际,碑版以隶为庄重,而崔浩尤善隶书,并兼以楷法,因此崔、卢二门书法为北朝前期楷隶兼备的书体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魏书·江式传》载:已后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未有如崔浩之妙。

虽中原崔、卢世家族灭,其书法风貌无从可见,然以两大世家所推动的艺术审美已然融入书法整体的发展进程。

云南爨碑独特的审美语言,即是在中原崔、卢世家书法的影响下,与却与中原汉地有着极为相似的世族文化。

大姓大氏势力强大,处于统治地位五百年,既是宗法制家族,又是军事政治化团体。

因此,爨氏文化已经不仅是原本意义上的姓氏家族,而是以家族为单位,集多种身份为一体的集团,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爨氏在南北朝后期,不断衍生出“西爨”“东爨”“爨蛮”等名称或独特概念,这些具有特定意味的称谓,同样多由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而成。

爨文化极具地方化、综合性的民族特色,引申多样思维形态,产生了既多元又奇古的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2011-10-31 16:40:16——论康有为的激变思想苏全有王申摘要:从《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激变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再就是变革思想的一贯性,无论是《广艺舟双揖》时期,还是之后的《孔子改制考》时期,其一致性昭然;至于其理论基础,则来自于公羊今文经学。

需要指出、强调的是,学界对康有为变革手法之激越甚至绝对化多所贬斥,乃是着意于形而忽略了质,若从激变思想立意,则当有助于准确解读其思想体系。

关键词:康有为/激变思想/书法思想/广艺舟双楫/孔子改制考/公羊今文经学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王申,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河南新乡,453007 。

有关康有为思想的研究,而今已历百年,所刊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成绩不菲。

然其中亦存在问题,如书法界往往只是专注于《广艺舟双楫》,少有将康有为的书法思想纳入其总体思想体系当中审视的研究成果;而治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则仅用心于《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致使长期以来史学界只认定《孔子改制考》是康运用公羊今文学的滥觞,而在实际上忽视了《广艺舟双楫》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无法对之作出正确全面的估价。

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为视域,以二者的比较为视点,以解读康有为的激变思想。

一、手法之激越——激变思想的重要表征之一康有为激变思想的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

康有为的变革思想是其思想中的灵魂,由于性情所致,功利性和目的性极其强烈,正如他的高徒梁启超评论道:“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其在事业上也有然,其在学问上也亦有然。

”[1]199-200李泽厚则认为:“在认识论,意识论等方面,他们几乎大都是唯心主义者。

”[2]112以致他的思想往往会走到极端,也正因为此,深为他人所诟病。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力挺碑学,贬低帖学,致使碑帖之完全对立。

他认为:“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

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

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

譬如子孙曾元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迥别。

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

物极必反,天理固然。

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己也。

”[3]198-199又认为:“二王真迹,流传惟帖;宋明仿效,宜其大盛。

方今帖刻日坏,《绛》、《汝》佳拓既不可得,且所传之帖又率唐宋人钩临,展转失真,盖不可据云来为高曾面目矣。

”[3]301康有为认为“帖学大坏”进而推论:“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

”[3]202民国时期沙孟海批评道:“他(康有为)有意提倡碑学,太侧重碑学了,经过多次翻刻的帖,固然不是二王的真面目,但经过石工大刀阔斧锥鑿的碑,难道不失原书的分寸吗?”[4]康的尊碑思想之意图我们也可以在他与友人的一封信中寻觅些玄机:“至《书镜》(即广艺舟双楫)乃有为而发,仆若再续《书镜》,又当赞帖矣。

”[5]康的“尊碑抑帖”观念也正与他在《孔子改制考》的“尊孔黜周”相一致,如他在《孔子改制考》中所说的那样:“圣制萌芽,新歆遽出,伪《左》盛行,古文篡乱。

于是削移孔子之经而为周公,降孔子之圣王而为先师。

《公羊》之学废,改制之义湮,三世之说微,太平之治,大同之乐,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6]342于是,康便担任起拨云雾而览明、还孔子圣王之位的重担。

他考证《六经》为孔子所作,孔子创儒教,为制法之王,他甚至认为:“自战国至后汉八百年间,天下学者无不以孔子为王者,靡有异论也,自刘歆以《左氏》破《公羊》,以古文伪传记攻今学之口说,以周公易孔子,以述易作。

于是,孔子遂仅为后世博学高行之人,而非复为改制立法之教主圣王,只为师统而不为君统。

”[6]519于是便有康的“拨乱反正”,还孔子以圣王之位。

他在《孔子改制考》第8卷考证以申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惜引用纬书和篡解经义。

原属帝党的孙家鼐在《译书局编纂各书请候钦定颁发并请严禁悖书疏》中说:“《孔子改制考》第8卷中《孔子改制称王》一篇,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必证实孔子改制称王而后已。

”[7]209如此激进,武断之说,绝非是一个学问家所为,其治学目的其弟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表述到:“有为、启超皆报启蒙期”致用的观念,借经术以文饰其政论,颇失“为经学而治经学之本意。

”[1]136无论是《广艺舟双楫》尊碑也好,《孔子改制考》尊孔也罢,其都蕴含着一个全变的哲学观念,其功利性在以“学术干政”,都是为康有为的变法制造舆论。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极力提倡魏碑,为了达到以魏碑取代帖的目的,他不惜抹杀事实而狂出武断之言论:“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虽南碑之绵丽,齐碑之逋峭,隋碑之洞达,皆涵盖渟蓄,蕴于其中。

故言魏碑,虽无南碑及齐、周、隋碑,亦无不可。

”[3]309-313“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譬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有后世学士所不能为者。

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

”[3]369康有为极力推崇魏碑的同时,而对唐碑极尽贬低之能事。

他认为,唐代的书法“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

然缵承陈、隋之馀,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

截鹤续凫,整齐过甚……然学以法古为贵,故古文断至两汉,书法限至六朝。

若唐后之书,譬之骈文至四杰而下,散文至曾、苏而后,吾不欲观之矣。

操此而谈,虽终身不见一唐碑可也。

”[3]327-328“尝见好学之士,僻好书法,终日作字,真有如赵壹所诮‘五日一笔,十日一墨,领袖若皂,唇齿常黑’者,其勤至矣,意亦欲与古人争道。

然用力多而成功少者,何哉?则以师学唐人,入手卑薄故也。

”[3]359以至后人评价道:“据康称:邓、张师法六朝,能与唐人争道,若今后学书者全效邓、张,全与唐人争道,能是书法艺术的繁荣么?”[8]如此激进言行,在《广艺舟双楫》中举不胜举。

如果我们再看《孔子改制考》中的激进武断之言,就会发现,康有为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连贯和一致了。

他在《孔子改制考》中极力褒扬孔子,力求全变。

他还考证道:《左传》、《周礼》等皆刘歆伪造,至于《左传》、《周礼》等古文经传是否都出自于刘歆伪造呢?汤志钧考证认为:“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7]173康还认为古文经学至后汉被刘歆篡改后,原来那个敢于变革,敢于托古改制的孔子便被湮没了,他为考证孔子是改制的祖师,便在首章就对孔子极尽颂扬:“上古茫昧无稽,夫三代文教之盛,实由孔子推托之故。

”然后,他顺手拈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素杂糅其中,给孔子以崭新的形象:“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6]608。

“此条犹可考旧制男女平等,自后世尊阳抑阴,乃广备妾媵以繁子姓,泰西一男一女,犹中国古法也。

”[6]554“选举之制为孔子所创……选举者,孔子之制也”[6]562康把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选举等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声言为孔子所创,简直把孔子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创始者。

他还考证到:“《诗》有‘三颂’:《周颂》、《鲁颂》、《商颂》,孔子寓新周、故宋、王鲁之义……盖《春秋》之作,在义不在事,故一切皆托,不独鲁为托,即夏、商、周之三统,亦皆托也。

”[6]532康赋予夏、商、周三统之概念,并认为皆孔子所创,“《春秋》乱世讨大夫,升平世退诸侯,太平世贬天子。

”[6]536更有甚者,他论道:“凡大地教主,无不改制立法也。

诸子已然矣,中国义理制度,皆立于孔子,弟子受其道而传其教,以行之天下,移易其旧俗。

若冠服、三年丧、亲迎、井田、学校、选举,尤其大而著者。

”[6]537-538“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围范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

”[6]5676康把中国的义理制度,皆归于孔子所创,不能不说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变革一贯性——激变思想的重要表征之二康有为的激变思想,其重要表现之二就在于变革思想的一贯性。

1888年,康有为以微贱地位上书不达,“朝士大攻之”[9]15。

友人“沈子培劝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

时徙居馆之汗澷舫,老树蔽天,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

拟著一金石书,以人多为之者,及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楫》焉。

”[9]16一腔热血、满腹抱负的康有为,会甘心作一学问家,埋首于碑文之中?康认为:“夫学者之于文艺,末事也,书之不拙,又艺之至微下者也。

”[3]206可他又认为:“夫道无小无大,无有无无,大者小之殷也,小者大之精也……苏援一技而入微者,无所往而不进于道也。

”[10]84在《广艺舟双楫》序言中康直言不讳地论道:“可著圣道,可发王制,可洞人理,可穷物变。

”[10]84由此,康的《广艺舟双楫》也就不可能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学术著作了,康不仅仅是为了选择“书学”这块寂寞的园地来实现“勿谈国事”以避祸,他的真正用意在于使“无用者”的书法小技又“有用”也,借研究书学来寄寓变法维新的治国之道。

近人陈江就提出它是康有为变法的早期文本[11],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把为变法而造势的《孔子改制考》作为变革理论的首次登台的话,那么《广艺舟双楫》便是康变革思想的一次预演。

康有为早在1888年的上书中提到要“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张,上书不达后所作的《广艺舟双楫》中通篇洋溢着变革的精神,在开篇第一章中,康直截了当的提出“变者,天也。

”他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书法之变作了阐述:字体之变:“由虫篆而变籀,由籀而变秦分,由秦分而变汉分,自汉分而变真书,变行草,皆人灵不能自已也。

”[3]182字体的演变,首先是因为人的创造性不能自己,变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书体之变:“商周用刀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汉后用毫,便成方笔,多方矫揉,佐以烧毫。

”[3]260书写工具的变化影响到书体的变革。

书风之变:康认为由于时代的特点,风气所致,“人限于其俗,俗趋于变。

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汉末波磔纵肆极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