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言文对比阅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篇目对比阅读——2017年版
中考古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学生版七上《陈太丘与友期》与《僰bó人舞猴》【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元方入门不顾.顾:②耻.己之不如也耻:③思所以..败之所以:④乃袖.茅栗以往袖:(2)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原因有何共同之处?《陈太丘与友期》与《郭伋传》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17年部编版语文八上课内外古文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分析和译文)
17年部编版八上语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和译文)第九课《三峡》古文比较阅读(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木,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有惊知已于千古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外(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3)固.难以辞叙(4)悉以临.惧相戒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3分)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B、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C、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D、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两项是()()(4分)A、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以.刀劈狼首B、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若听茶声然.C、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其.间千二百里故人不独亲其.亲5、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安徽省】二、【三】(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⑴有仙则名.名:⑵斯.是陋室斯:⑶谈笑有鸿儒..之劳形案牍:..鸿儒:⑷无案牍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或曰:“陋,如之何?”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答案】15.(5分)⑴出名,有名⑵这⑶博学的人⑷官府文书16.⑴(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⑵(2分)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17.(3分)惟吾德馨君子居之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北京市】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共9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
2017年全国二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注释】 •1、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 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 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 政权告终。 •2、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 大的姓氏。 •3、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 •4、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 •5、征:征召。 •6、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 •7、除:授予官职。 •8、行……事:做……工作。 •9、诣:到……去;前往。
•9、更:另;另外。
•【课文回放】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 •xiàng •1、<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张衡传》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2、<动>帮助;辅助。 •《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4、<名>相貌。 •《孔雀东南飞》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5、<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 •Xiāng •1、<副>互相。 •《陈情表》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翻译成“我”)
•7、去:离开。
•8、顾谓:回头看着说。 •9、尔曹:你们。曹,辈。
•【课文回放】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1、<动>回头;回头看。 •《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 •2、<动>视;看。 •《行路难》 :“拔剑四顾心茫然。” •3、<动>看望;拜访。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原文(一)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一)4.下列对文中第一句加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2017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2.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
为什么?(3分) ①广开言路(原文:诚宜开张圣听 );②赏罚严明(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 ( 原文:亲贤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小人 )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的比较: 1、《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与《桃花源记》中的“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从“世外 桃源”描写那里的人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感受到 “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幸福生活。“世外 桃源”就是艺术地具体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2、比较《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与《桃花源记》中的 “世外桃源”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一种理想社会,现实中至今没有出现这样的社 会。 不同点:“大同”社会是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或目标,是美好的蓝图;而“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 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具体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如果说“大同”社会是蓝图,那么“世外桃源”是根据蓝图而虚 拟出来的一种“模型”。
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揣摩语气;补、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
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审慎断句;解释完毕,检查仔细。翻译的总原则 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其步骤是先释义,然后串意,最后调整。在本题 中,应将重点词语“策”“以”“道”“食”“材”“见”“使”“求”准 确译出来。
2017年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和答案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0【答案】.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正确标点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1.【答案】C(“职位很高”无据)11.【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学&科网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1.【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11—15题。
【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2分)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手自笔录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试题照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联盟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17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有标准答案,有译文)
17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有标准答案,有译文)世说新语》是一部由文人编写的书籍,作者刘义庆来自彭城(现在江苏徐州),曾担任荆州刺史,喜爱文学。
1)撒盐空中差可拟:比喻雪花像盐一样飘散在空中,非常相似。
2)相委而去:相约一起出行,却丢下对方自己离开。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道韫在寒雪天气里与家人聚会。
4)下车引之:友人惭愧后下车引导元方进门。
1)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雪花比作柳絮随风飘舞。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太丘离开后才到达,错过了约定时间。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在约定时间内没有到达,就是不守信用。
4)相委而去:相约一起出行,却丢下对方自己离开。
5)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引导元方进门。
1)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雪花像柳絮一样随风飘舞。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意思是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非常不道德。
3)君指的是第二人称代词,即你或您;家君是向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现出他的才华非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回答的赞赏之情。
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对雪花的比喻和对友人不守信用的批评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自己解决,但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乙)有效沟通的关键是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和情感状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以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丙)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我们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词汇,以免对方无法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以便更好地传递自己的信息。
丁)总之,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2017文言文对比阅读整理
2017年各地文言文对比阅读分类汇总1【山东东营】(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
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
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
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日未入,人各持束緼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
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
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
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
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宋祁《雁奴后说》注:①瞑,通‚眠‛。
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
薮,湖泽通称。
③緼,乱麻绳。
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②须其夜艾.()③阴.布大网()④叹其以诈相笼.()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12.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2分)1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分)2【北京市】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2017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1
【一】《陋室铭》比较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1.解词(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2)无案牍之劳.形(是身体劳累)(3)不营.产业(经营、谋求)(4)欢守志弥.固(更)2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
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陋室铭》比较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比较
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比较一、(2017黑龙江龙东)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8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强:擅长于。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持汤.沃灌(2)再.发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分)(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分)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分)一、1.(1)汤:热水。
(2)再:第二次。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2.(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光,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3.少有大志且勤学苦练不止方可成功(围绕此话题即可)。
评分标准:(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二、(2017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4题。
(14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比较阅读(整理人:四川省合江县泸高分校何泽彬)1.(2017•安徽省芜湖市)【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1)本:根。
(2)体:体悟。
(3)虚受:虚心接受。
(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可爱者甚蕃.()(2)陶后鲜.有闻()(3)贞.以立志()(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分)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3分)【答案】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19.外形香气性直心空20.象征描写议论2.(2017•福建省厦门市)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文言文对比阅读【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游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贾人:商人。
浮苴:水中浮草。
巨室:世家大族。
浮:泛舟。
吕梁:地名。
盍救诸:为什么不去就他呢?(1)解释加点词。
①度河而亡.其州②今亡.亦死③予.而百金④是.许金不酬者也(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B.足肤皲裂而不知C.佣者笑而应曰D.未至,道渴而死(3)请参照示例,分别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不要改变它在句中的意思),另写一个词或一句话。
[实例: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救死扶伤(或救护)①辍耕之陇上②舟薄于石又覆。
(4)翻译。
①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读了选段二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6)给下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甲】臣本布衣,……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
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
‛遂自缚出。
三郡皆平。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
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8、给下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9、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躬耕与南阳躬: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_______________③帝遣真督诸军军郿军: ___________ ④迁大司马迁: _______________夙.夜忧叹()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以物喜B、以伤先帝之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行者休于树D、帝从其计其真无马邪11、翻译。
(4分)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③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
(2分)13、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4分)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甲】亮躬耕陇亩,……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陈寿《隆中对》)【乙】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②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国,相国酂侯④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⑤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⑥、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⑦病,勿遣。
(选自《古文观止》)【注释】①伯:同“霸”。
②游:交游。
“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
③昌:周昌,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④酂侯:即萧何。
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
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
⑤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的副手。
⑥义:同“仪”,指仪表,包括身材尺寸、肤色。
⑦癃(lóng)病:手足不灵活的病。
11.解释加点的词。
(4分)(1)谓为信然..(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4)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12.翻译。
(4分)(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君与俱来B.凡三往,乃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其有意称明德者其如土石何D.皆待贤人而成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4.甲文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的作用是。
乙文列举周文王和齐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
(2分)15.甲文中刘备“思贤若渴”,乙文中汉高祖刘邦发诏令求贤,他们都渴求贤才来辅佐自己,但他们求贤的目的又有所不同。
请指出不同点。
(3分)【甲】陈胜者,……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
在今江苏宿迁境内。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22.解释加点词。
(6分)(1)会天大雨()(2)或以为死()(3)乃丹书帛曰()(4)固以怪之矣()(5)剑一人敌,不足学(6)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23.翻译。
(4分)(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2)梁以此奇籍。
24.【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负的语句是;【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
(共4分)2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
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
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
D.【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
【甲】二世元年七月,……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8、给下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9、解释加点词。
扶苏以.数谏故()发闾左適戍渔阳()等.死,死国可乎?()王者何贵.()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10.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道不通,度.已失期先自度.其足B、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今或闻无罪而或长烟一空D、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念,推翻统治,为她们报仇。
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管仲的民本思想。
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
D.【甲】【乙】选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卓越的洞察力。
13.翻译。
(6分)(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王者何贵?2017年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外译文【乙】济阴之贾人从前,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渔夫承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银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银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渔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到石头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这是因为他答应给我的钱却没有兑现.‛渔夫站着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诸葛亮围祁山诸葛亮围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投向诸葛亮。
明帝派曹真都督部队屯兵郿县,派遣张郃攻击诸葛亮的部将马谡,大破马谡军。
安定城的百姓杨条等人掳掠了一些官吏和百姓防守月支城,曹真进军包围了他们。
杨条对手人说:‚如果大将军亲自来,我愿意早些投降。
‛于是杨条将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过去叛投诸葛亮的三郡相继得以平定。
曹真意识到诸葛亮兵败祁山,以后必定带领人马来攻打陈仓,于是派将军郝昭、王生守卫陈仓,并加固城池。
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
朝廷给曹真增加封邑,加上以前封的,共二千九百户。
四年,在洛阳朝见天子,升为大司马,天子赐予他佩剑穿履上殿,入朝参见时不必小步快走的特权。
曹真认为‚蜀军经常出兵骚扰边境,应当立即前去征伐,如果派遣诸将分成数路并进,必定能获大胜。
‛明帝采纳了他的计策。
当曹真带兵西征刘蜀之时,明帝亲自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