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2023年《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整理
2023年《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整理教案供应者:张含光教学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把握文言学问。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多媒体帮助教学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疏通课文,积累把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一、检查同学预习状况。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熟读课文,所以这节课抽同学读一读课文,听一听他们对重点词语读音的把握,听一听同学断句的对错以及情感的把握。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自行疏通课文意思。
特殊要重视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特别句式和较难语句的理解或翻译。
三、同学自主达标。
四、达标检测。
1、结合练习册“基础自主落实”,自主检测学习状况。
要求:自我检测,将练习册各学问点排列中的答案用手遮住,看自己能不能说准,然后对比答案看自己理解把握有无偏差。
也可以同桌结对,一问一答。
2、疑难沟通。
就自己学习、检测的状况质疑,师生共同沟通明确。
3、完成练习册“基础巩固”部分。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体会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清楚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2、比较学习本文和《过秦论》在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课前诊断。
1、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善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章,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论证思路及方法。
老师点拨:第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句话概括了六国灭亡的缘由。
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其次段:从第一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缘由。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六国论》第一课时教学目的: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C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或人物,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文章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
•)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1《六国论》名师教案2
2、善于听取意见的人听到建议时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ppt),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
3、小结:读了苏洵的《六国论》,我想
用六个“一”来评价:(展示ppt)
回顾一段历史,抒发一种感慨;
总结一种教训,提出一种劝诫;
彰显一种情怀,表现一种责任。
过渡语:我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向苏洵学习,努力学习,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伟大的情怀,有高度责任感的炎黄子孙。
4、寄语同学,涵养情怀(展示ppt)赏,涵养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责任感。
作业设计1分钟1、课外阅读,比较杜牧在《阿房宫赋》和苏洵在《六国论》对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并结合文本分析理由,并说说他们这样写的写作意图。
2、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第84页“阅读提升”(苏辙《六国论》节选和李桢《六国论》节选)。
板书设计。
六国论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一课时知识目标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德育目标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和个别句子的翻译是难点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唐太宗曾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统,且看苏洵的《六国论》。
二、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读时要求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并圈画勾点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老师巡视时提出共同解决。
四、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本文重要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学生讨论加以解决。
五、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结构。
六、结合课后的“赏析示例”,理清文章的脉络。
1、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别从两个个方面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2、问:文章的第二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问:文章的第三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哪句话意思相吻合?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第四段是对上面论证的总结和深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媒体显示结构图。
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学习论证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本文运用几种论证方法?明确: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
5、思考探究: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按理文章写到第三段就论证完整了,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可是文章不但论证得比较具体,而且作进一步的引申。
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六国论》 doc
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六国论》[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泪()牧以?()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题《六国论》2课堂类型欣赏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教学方法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
•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
赵忽军破,颜聚亡去。
以王迁降。
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
”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
再,两次。
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
(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
(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苏辙《六国论》教案
苏辙《六国论》教案【教案】教师:XXX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议论文,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政治的考察。
本文以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为背景,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分析,揭示了造成这些国家兴衰的内外因素以及个人品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同时,文中融入了对于统一国家的呼唤和对于社会和谐的向往。
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文本内容;2.分析文中的主旨思想和表达手法;3.掌握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和运用;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教学难点:1.分析《六国论》的思想和主题;2.运用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讨论和写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对于历史和政治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引出本文的话题。
2.询问学生对于《六国论》的了解,并进行简要介绍。
二、分析文本(30分钟)1.教师讲解文本背景和作者背景,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2.学生阅读全文,并思考文中的主旨思想。
三、重点词句解析(40分钟)1.教师解释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解释文中难理解的词句,并与教师交流讨论,提高理解能力。
四、讨论写作(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文章的观点,并表达个人意见。
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展开辩论,或选择一道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写作,根据《六国论》中的观点,撰写一篇议论文。
五、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写作成果,并进行点评。
2.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和提供建议。
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文本内容;2.分析文中的主旨思想和表达手法;3.掌握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和运用;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六国 论》的基本内容、作者观点和写作背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六国 灭亡原因,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情感目标则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介绍《六国论》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六国灭亡原因及作者观点;通过案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 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并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 果。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报告 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
角色扮演:模拟六国使者谈判场景
角色分配
学生分组扮演六国使者, 每组负责一个国家的利
益。
谈判准备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 教版高二必修)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 • 课堂总结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六国论背景及作者简介
六国论背景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所写的一篇重要论文,通过对六国灭亡原因 的分析,阐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该论文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于了解古代政治、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题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 有挑战性的探究题、创新题等,引 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六国论》的作者及其背景;2.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3. 分析《六国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教学内容:1. 作者及背景介绍2. 《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3.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分析教学重点:1. 掌握《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2. 能够分析《六国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教学难点:1. 理解《六国论》中的哲学思想;2. 将《六国论》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六国论》的兴趣;2. 概念解释法:对《六国论》中的关键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3. 讨论法: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六国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 《六国论》文本;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并向学生介绍《六国论》这一文化经典的背景。
第二步:作者及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荀子及其背景,阐述荀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步:《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20分钟)教师分析《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对文中所提及的六国进行概括性介绍,并重点讲解荀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先王之道,斯为美”等观点。
第四步: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中的观点与当代社会的关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讨论相关话题,如国家治理,民族团结等。
第五步:课堂讨论和总结(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总结《六国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并引导学生形成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六国论》为话题,写一篇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六国论》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荀子的思想,并将其与当代社会相结合,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
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
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
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
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
“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
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
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
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
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