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 第三单元重点+测试题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精品试卷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3分)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3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3.(3分)如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
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4.(3分)宣传画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如图的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5.(3分)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6.(3分)如图是我国某地某种粮食作物产量数据柱状图,造成1958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7.(3分)“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
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8.(3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D.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9.(3分)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附参考答案选择题: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A.邓小平B.叶剑英C.胡耀邦D.陈云2.1977~1978年,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导致“徘徊”的主要原因是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历史功绩是①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②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提出了拨乱反正、平反昭雪的决定④为实现建国后党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基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A.要集中不要民主 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D.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5.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这三次巨变指的是()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02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5分)1.“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
”上述材料中“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2018年,我国将迎来纪念改革开放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
下列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但又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困难户的生活……据此,无法得到的是()A.这种责任制建立在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B.这种责任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这种责任制把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D.这种责任制有利于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发展5.“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人民公社被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变化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D.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6.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图)。
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
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7.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扩大国有企业规模B.增加国有企业利润C.变公有制为私有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指没收农民自己偷偷种养的农副产品),女主人菊香说:“都说上头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初期D.改革开放前夕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10.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A. 解放军赴朝作战B. 三年困难时期C. 文化大革命D. 南京大2.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请问这次会议的主要决策是?A. 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B. 开展大跃进C. 改革开放D. 发动文化大革命3. 下列哪项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改革内容?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发展对外贸易C. 实行计划经济D. 推进农村改革4. 1978年通过的《宪法》具有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请问这部宪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作用?A. 解决农村问题B.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C. 强调人民民主D. 推进城市改革5. 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重要措施。
请问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在哪个城市?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香港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任务是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吸引________________。
8. 1978年中国开展了农村改革,推进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 1979年开展的沿海地区经济特区试点得到了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
10.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2. 解放军赴朝作战是中国参加的一场重大国际战争,请简要介绍一下此次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1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请简要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
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A. “阶级斗争”B. “真理标准”C. “拨乱反正”D. “恢复高考”2. “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
”之所以这样评价这次会议是因为它()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 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C. 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D.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方针的确立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4. 孟德斯鸠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
”此言在1978年的中国得到印证的史实是()A. 三大改造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 “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是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一个层次”,实行这一制度后,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一经营形式的目的是()A. 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B. 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C. 改革计划经济,发展生产D.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6. 李同学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 土地改革B. 社会主义改造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7. 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下 第三单元测试01-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紧扣材料中“经济特区的代表”分析,我国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海南等,所以A、B、D三项排除。
深圳因其发展速度快,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故选C项。
2.【答案】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根据题目中的“重大会议”“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等信息可判断答案为C项。
3.【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生产队”是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户)”为生产组织形式。
这是我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情况。
4.【答案】D【解析】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都是根据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5.【答案】A【解析】毛泽东让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6.【答案】D【解析】由关键信息“35年前”“改革开放”可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答案】C【解析】采用首尾结合法,最先进行的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最后进行的是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答案】B【解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9.【答案】B【解析】“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又分地”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据所学可知D 项正确。
11.【答案】A【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我国对外开放已经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0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
小明要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A.重庆B.南京C.深圳D.杭州2.邓小平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3.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了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
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A.毛泽东和邓小平B.孙中山和邓小平C.孙中山和毛泽东D.刘少奇和邓小平6.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
”这张报纸应是()A.粮食高产B.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毛主席会见尼克松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7.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三大改造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8.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
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9.我国在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思想是()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B.“以阶级斗争为纲”C.“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主要矛盾”D.“两个凡是”2.蔬菜是寿光的名片,但寿光农业的发展却缘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个体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国有企业4.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5.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A.上海B.深圳C.珠海D.厦门6.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8.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9.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大会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考试范围:7-11课;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
)1.中共党史上曾多次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农村转回到城市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在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2.如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3.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某地农村的春联习俗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找到了以下春联,请你帮助判断以下这些春联出现先后顺序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毛主席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广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改革管理体制B.增加企业活力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改革分配制度5.如图是《光明日报》社论,它掀起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A.学术争鸣B.社会热点大辩论C.思想解放运动D.工作经验的总结6.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是被迫的。
近代史上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南京B.厦门C.深圳D.重庆7.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
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8.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改革幵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A.上海浦东开发区B.海南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计2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此,回答第1~3题。
1.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C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2.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B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3.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
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D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D )①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②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全面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 A)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我们从中获得的最深刻启示是,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就必须( B )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坚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坚持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7.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C )A.城市 B.工厂 C.农村 D.国家机关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测试试卷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测试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1.下列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确认毛主席的指示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C.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博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2.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三大”召开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的思想线路,其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该革开放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4、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B.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内外政策上最鲜明的特点是()A.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坚持改革开放C.经济体制改革D.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在现代经济建设中,我国坚持放在首位的是()A.重工业B.农业C.旅游业D.商业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统分结合双层经营C.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8、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A.广州B.深圳C.珠海D.汕头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是()A.扩大对外贸易B.发展民族经济C.学习外国先进技术D.平等互利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中“一个中心”指()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12.邓小平曾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附参考答案班别姓名(5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边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一国两制”的构想D. 科学发展观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4.宁夏统计局:“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亿元,比1978年增长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A.社会主义总路线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改革开放政策 D.土地改革5.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A. 厦门 B.福州 C.广州 D.南京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
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9.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③②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10.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11.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二、非选择题(28分)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0题,共40分)1、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八大B、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C、一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A、上海B、珠海C、深圳D、厦门4、改革开放(1980年)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有()①开始恢复高考制度②实施“八六三计划”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④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⑤发展高等教育A、③⑤B、①②C、③④D、②⑤5、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贡献是()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B、率领农民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C、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D、带头支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中国成功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事件是()A、开始实施“八六三计划”B、1982年宪法的颁布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里“特别”的内涵是指()A、政治上不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与英、葡两国仍保持政治、经济联系C、香港、澳门是独立地区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8、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是()A、1984年12月、1997年7月B、1997年7月、1999年12月C、1987年4月、1999年12月D、1997年12月、1999年7月9、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这一科学称谓B、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0、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诞生了许多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进典型,最著名的是()A、青岛海尔集团B、奇瑞汽车公司C、中国石化总公司D、邯郸钢铁总厂11、为了保障和发展民主,必须健全和加强法制建设,下列哪部法律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A、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三次是指()A、中华民国建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D、改革开放13、下列哪项成就是在“八六三计划”制定后取得的()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4、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20年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0年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1.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2.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4.“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
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7.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4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八下第三、四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观察下面图片上的信息,判断这幅宣传画制作和张贴的时间是( )。
A. 1978年B.1998年 C.2006年 D.2008年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3.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 )。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⑧①②④5.暑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安徽省某一纪念馆(如右图)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他们此行的主题活动是为了感受( )。
A.打响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B.吹响对外开放的号角C。
开始国企改革的试点 D.素质教育喜结硕果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7. 2012年是改革开放34周年。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该影响应该是( )。
A.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8.“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张艺谋有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电影《活着》,其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应发生于:()A.建国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革”时期D.“大跃进”时期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党主要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是:()A.贯彻毛泽东思想B.仍然坚持“左”的思想C.开始拨乱反正D.全面纠正“文革”错误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局面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时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6、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沿海城市C.经济特区D.农村地区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生产队责任制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大包干”10、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A.广州B.深圳C.珠海D.厦门11、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2、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13、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两个凡是”的思想C.社会主义制度D.四项基本原则14、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15、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B.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C.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1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确定却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中共十二大上C.中共十三大上D.中共十五大上17、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8、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19、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针对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扰,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过程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特区姓”社”不姓”资”③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④发展才是硬道理A.①②③B.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②21、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周恩来22、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3、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规章规定了党的行动指南,他们是(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邓小平理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24、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5、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6、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D.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27、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28、我国现有省级民族自治区( )A.一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9、下列关于我过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位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我爱中华┅┅”这首《爱我中华》的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团结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二、材料分析题(20分)31、阅读下面的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1.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2.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4.“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
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7.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内容: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经济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why)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3)标志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982年结果: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4.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5.确立毛泽东、邓小平领导地位的会议分别是?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九课:改革开放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时间:1978年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特点: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原因: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2.经济特区建立最早经济特区: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的城市”1980年珠海汕头厦门(《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大、最晚经济特区:海南省根本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形成的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国有企业改革(城市)时间:1985年第一阶段: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国企改革深化是在那次会议之后?此次会议何时召开?提出什么政策?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中国在前进道路上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三位伟人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毛泽东领导人民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1)土地改革—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2)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公有制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Why: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部署2)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3)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3.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历史上对外开放与现在对外开放的不同1)背景不同:前者是主权不完整前提下被动开放,后者是主权独立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2)影响不同:前者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6.确立邓小平领导地位的会议是?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地位及指导思想的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根据这些理论确立拿两条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题目: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这三次巨变指的是()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2.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A.珠海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 D.厦门经济特区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5.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A.互相对立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C.完全一致D.大同小异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
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A.阶级斗争之路 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C.学习日本之路 D.走自己的路18.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①不可同日而语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③翻天覆地④闭门造车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0.“……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⑤改革开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二、非选择题21.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代……──《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春天的故事》(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2)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3分)(3)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
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分)(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2分)(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1分)Key:A B C B B D B C C B D C C D B A D B D二、非选择题(共 80 分)21.(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3分)(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0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东方红》;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3分)(4)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4分)22.(1)第一个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