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作业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地理

2024年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地理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B.自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
C.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D.自转是地球公转的原因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3.下列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国?
A.中国
B.巴西
C.澳大利亚
D.俄罗斯
4.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5.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是:
A.长江
B.尼罗河
C.叶尼塞河
D.印度河
6.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C.降水量的多少
D.季节的更替
7.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岩石圈由若干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C.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D.板块相对移动形成山脉、裂谷等
8.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下列不属于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曼德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10.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的“世界之腰”——安第斯山脉的西麓?
A.巴西
B.智利
C.秘鲁
D.阿根廷。

中国地理课后作业2

中国地理课后作业2

1、以下是我国34个省区的记忆歌诀,你知道这5句话分别是指哪些省区吗?
黑吉辽,蒙新甘,
陕宁青藏云贵川,
两湖两广两河山,
港澳苏浙闽皖赣, 京津沪渝台海南。

“两湖两广两河山”中的“湖”、“河"、“山”各指什么地方?
这些省区分别分布在“湖"、“河”、“山”的什么位置?
2、脑筋急转弯请你猜一猜,以下谜语分别指的是哪个省级行政区或省级行政中心?
①带枪的人②双喜临门
③两个胖子④久雨初晴
1。

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横线上:
写出下列山脉名称:
1 2 3
4 5 6
7 8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4 25
26
写出下列高原名称:
9 10
22 23
写出下列盆地名称:
11 12 13 27 写出下列平原名称:
28 29 30。

高三地理地理作业

高三地理地理作业

高三地理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期以来,塞内加尔工业以食品加工和化工为主。

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是该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振兴计划的灯塔项目,有便利的交通至达喀尔。

政府规划将其建成集工业园、国际会议中心、政府办公、住宅区为一体的信息新城。

该园区具有很强的投资吸引力,自投入运营以来,吸引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电加工、电子电器、医药化工和服务行业等多家企业入驻。

图示意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投资吸引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有()①地理位置优越,辐射海内外②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③城镇较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④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该国建立加姆尼亚久国际化工业园的经济意义是()A.加快工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 B.创造就业岗位,助力民生改善C.完善交通网络,扩大内需和消费 D.引进外资,建成完整工业体系吉林省西部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交错地带,是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渡地带。

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劳动力向东转移策略。

图示意吉林省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产值结构占比。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吉林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产值结构,可推测该地区()A.人口密度较大 B.农业用水紧张 C.湿地面积较广阔 D.对种植业依赖低4.吉林省西部实施劳动力转移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打,斜井施工”的方式,与常规由两边向中间打洞掘进的方法不同,增加了斜井施工方式(图1),从多个作业面同时开挖超长隧道。

受经济发展影响,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

图2示意中老铁路我国境内线路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5.个别隧道采取“斜井施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生态破坏 B.稳定隧道结构 C.提高建造效率 D.保证隧道通风6.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作为一门探索中国旅游资源的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在国内外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意义和实践。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雄伟的长城、古老的故宫、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神秘的西藏高原等。

这些自然景观以其壮美的山河、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人文旅游资源则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古建筑、古村落、古镇古街等。

这些人文景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规划方案。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能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地,其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在《中国旅游地理》这本书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三章的主题——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涵盖了中国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迹、独特的民俗文化等。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
摘要:
一、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概述
二、中国的疆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三、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
四、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一、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概述
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是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的一项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和人口知识的兴趣和认知。

二、中国的疆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广阔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范围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三、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1 年,中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 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逐渐放缓。

四、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中国疆域和人口作业设计是一项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疆域和人口情况
的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和人口知识的兴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地理作业——精选推荐

地理作业——精选推荐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发生和形成,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表裸露的岩石,在水热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栖息各种微生物,并开始生长绿色植物。

这些生物既从风化物中获得水分和养分,又使风化物积累有机物质和氮素等营养元素,创造了肥力,从而形成土壤。

中国土地广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形成的土壤类型繁多,利用情况多样。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必须对土壤的形成、种类、分布和分区有所认识。

一、中国土壤的形成因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北跨纬度50 多度,东西占经度达60 多度,面积约为960 万平方公里。

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

此外,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人类生产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于人类的需要,这些生产活动不仅能加速土壤的演变,甚至能改变土壤的发展方向。

因此,中国土壤的形成与演化,与自然条件以及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

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 5 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但是,在不同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的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地形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很明显,就大的方面来说,山地和平原上的土壤迥然不同。

山地的海拔越高,山体越大,分异也越显著。

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常常成为气流的屏障,直接影响太阳辐射量、热量和水分在地表面的分布,并影响着植被的演替和土壤内物质的运动,因而常使山体两侧的土壤差异显著。

例如,秦岭是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对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干冷气团都有阻滞作用,所以山地南坡和北坡的土壤有显著不同。

在南坡形成酸性的黄棕壤,而北坡形成中性至微碱性的褐土。

八年级上册地理作业全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作业全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作业全本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要点整理1.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有14个陆上邻国,管辖海域约300万海里,隔海有6个国家相望。

领土四端: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行政区划:分三级:省、县、乡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基础练(必做题)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4.陆地面积约,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5.三级行政区划:、、。

6.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三、综合训练(选做题)7.车商标为“川Q”的汽车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A.四川省B.重庆市C.云南省D.浙江省8.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A.12个B.13个C.14个D.15个9.某汽车车牌是“皖A”请问该车大概来自下列哪一省份A.XXX10.福建省的简称是()1A.闽B.豫C.赣D.皖四、拓展探究(自选题)11.如图回答下面问题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为:A、B、C、D;内海:A E;我国最大的岛屿:12.读“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ABDE五、自编补充(要求画一幅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并标上各个省区的简称)六、错题纠正2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一、要点整理1.我国是世界上生齿最多的国度;生齿特点:基数大,增长快。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在线作业1-0002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在线作业1-0002

中国地理在线作业1-0002既是我国最大的海港,又是我国最大的河港是()A:天津港B:上海港C:大连港D:黄埔港正确选项:B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贯彻何种原则时必须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且同级区划的指标是统一的()A:发生学原则B:综合性原则C:主导因素原则D:相对一致性原则正确选项:C下列哪条铁路的建设对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成昆线B:湘黔线C:焦柳线D:青藏线正确选项:A从北宋末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就一直分布于()A:中原地区B:关中地区C:江南地区D:燕京地区正确选项:C在我国传播的下几种宗教中,起源最晚的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正确选项:C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内河运输正确选项:B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为()A: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B:以大平原和大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C: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地貌结构复杂D:多低山丘陵正确选项:B河中游最长的支流是()河A:汾河B:渭河C:湟水D:无定河正确选项:B我国东部的山地丘陵适宜大力发展()A:林业B:畜牧业C:副业D:种植业正确选项:A北京市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正确选项:D东北平原包括()A: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C:三江平原D:松江平原正确选项:A,B,C下列内容不符合我国东南区的是()A:雨热同期B:经济特区C:鱼米之乡D:水田农业正确选项:A,B,D。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第一课:认识地球作业一:判断题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正确2. 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

正确3.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正确4.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错误作业二:选择题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长江2.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3.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4. 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第二课:大洲和国家作业一:填空题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3. 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作业二:解答题1. 请列举亚洲的一些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

2. 请简述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众多山脉和河流,如长江、黄河等。

第三课: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业一:判断题1. 我国境内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错误2. 我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错误3. 我国的气候多样,有温暖湿润气候、寒冷气候等。

正确作业二:选择题1.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2.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3.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第四课:我国的人口和资源作业一:填空题1.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2.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煤炭、天然气等。

3.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较多,西部地区人口较少。

作业二:解答题1. 请简述我国人口众多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人口自然增长快,加上政策控制的放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快。

2. 请列举我国的一些主要资源:水、煤炭、天然气、石油、稀有金属等。

以上为《课堂作业本1-4》的参考答案。

美丽中国 地理作业

美丽中国 地理作业

美丽中国地理作业1. 简述中国地理的总体特点。

中国地理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地理位置独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国土面积广阔,陆地疆域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地形地貌丰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各类地形齐全。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而四川盆地则是中国最著名的盆地。

这些不同的地形地貌为中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气候差异明显:中国跨越了多个气候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导致了植物群落、动物种群和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

(4) 河流与湖泊众多: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数量众多,其中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是著名的河流。

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则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

这些河流和湖泊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为中国各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5)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体系。

从江南的水乡古镇到西藏的神秘高原,从北京的故宫到云南的石林,这些景观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 列举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并简要描述其地理特征。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包括:(1)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它由数条平行山脉组成,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洲大陆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山系,对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 昆仑山脉:位于中国西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

它的主峰是喀喇昆仑山,海拔超过7000米。

昆仑山脉也是亚洲大陆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其地理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3) 天山山脉: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新疆地区的重要山脉。

《中国地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中国地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中国地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我国三列东西向山地分别为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

2. 我国的成煤期主要是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

3. 西北干旱区河流绝大部分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4. 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增温快,秋季降温快,春温高于于秋温,不同于海洋性气候区域。

5. 山东是我国花生生产最大的省区和出口基地。

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潍坊、泰安、临沂、济宁、枣庄等最集中。

6.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关中平原、山东半岛和汾河谷地。

7. 我国的四大高原分别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8. 高原缺氧,冻土,生态影响是青藏铁路修建中面临的三大环境难题。

9. 根据降水与干燥度的变化,可将我国自西向东划分为 4 个干湿地带,其中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湿润带;典型草原景观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带带。

10. 张宝堃按照我国实际,提出以候均温,参照物候的方法来划分四季。

候均温候均温<10 o C冬为冬季;候均温 >22 o C夏为夏季;按照这一划分方法, >=10o C,<=22o C春、秋具有四季如春的季节变化特点。

11. 山东半岛所处热量带是暖温带,干湿带是湿润带,其地带性土壤是棕壤。

12. 甜菜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内蒙、甘肃、吉林五省。

13. 我国地貌特征表现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多山,地形起伏大和地貌类型多样。

14. 我国的夏季风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组成,它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印度洋。

15. 我国环境问题表现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农村的生态破坏。

16. 在我国,降水是引起河川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17. 我国降水具有以下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夏季)、年际变化大(变率大)。

18.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第一章 问答题:1.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2.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影响?3.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4.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 自然结构一.读图 读1月85.0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1)我国25~300N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20~300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2)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3)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4)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1.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2.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3.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4.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5.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8个主要类型的表现 。

6.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何基本评价?7.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8.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9.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

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 灾害与环境1、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异大?2、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3、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4、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5、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五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1、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

3、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4、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5、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6、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1、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境。

2、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征。

3、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

5、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影响?第七章 景观与区划一、读图题 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罗开富,1954)》找出七个基本区和23个副区。

初二年级地理作业

初二年级地理作业

初二年级地理作业初二下册地理作业本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1.中国划分的省级行政区有 ( )34 35 32 33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省、地、市省、县、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首都、省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湖北、湖南西藏、台湾山西、吉林四川、云南4..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c.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5.下列省市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a.河北、江苏b.辽宁、山东c.北京、天津d.吉林、辽宁6.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我国所处纬度高b.我国跨纬度大c.离海远近不同d.地形起伏大7.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印度d.阿富汗、巴基斯坦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9.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海b.黄海、东海c.南海、东海d.渤海、琼州海峡10.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11.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d.各民族均匀分布12.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藏族壮族蒙古族1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14.泼水节是下列哪一民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白族傣族瑶族15.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b.天山c.祁连山d.雪峰山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17.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18.我国河流的流向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地形 b地势 c 洋流 d 气候19.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20.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a珠江 b 黄河 c 长江 d 海河21.下列河流中哪条是我国的内流河 ( )a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淮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呈分布。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八上地理寒假作业: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八上地理寒假作业: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八上地理寒假作业: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一、选择题读下列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个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C.③省的简称是桂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

读图,完成下题。

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C.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D.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比湖北省人口密度大B.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大C.②省比①省人口密度大D.黑河一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4.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在2022年出现了负增长,我们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减少国家养老支出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根据人口变化特点,我国相继推出“二孩”“三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素质B.遏制人口增长过快C.缓解人口老龄化D.改变分布不均状况“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结合我国疆域简图,完成下题。

6.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有()①地跨南北半球②地跨热带和北温带③完全位于东半球④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海域面积宽广B.东西跨经度广C.地形复杂多样D.气候复杂多样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A.琼、粤、台、黔B.台、闽、贵、云C.台、粤、桂、滇D.滇、桂、粤、台读“我国疆域四端点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陆地疆域最东、最北、最西、最南四个端点,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专项训练选择题

地理专项训练选择题

地理专项训练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 我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的国家
C.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 被称为“非洲屋脊”的是:
A. 阿尔卑斯山
B. 乞力马扎罗山
C. 落基山
D. 阿特拉斯山
3. 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是:
A. 菲律宾
B. 越南
C. 日本
D. 印度尼西亚
4.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D.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A. 重庆
B. 广州
C. 西安
D. 吐鲁番盆地。

一年级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及讲解

一年级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及讲解

一年级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及讲解中国地理是一年级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学生可以了解到我们国家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各地的气候、地形等。

这里给出一些一年级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的练习题及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练习题1: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多少万平方公里?解答: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练习题2:中国是世界上第几大国家?解答: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国家。

练习题3:中国的地形主要有哪些特点?解答: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有高山、平原、丘陵和盆地。

其中,高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丘陵分布在中部和西南地区;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区。

练习题4:中国的最高山峰是哪座山?解答:中国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

练习题5:中国的最长河流是哪条河?解答:中国的最长河流是长江,流经中国东部,全长约6397千米。

练习题6:中国的最大湖泊是哪个湖?解答:中国的最大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面积约为4400多平方千米。

练习题7: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解答: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受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影响,中国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

练习题8:中国的四季分别是哪几个季节?解答:中国的四季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从3月到5月,夏季从6月到8月,秋季从9月到11月,冬季从12月到2月。

练习题9:中国的人口数量大约有多少?解答:中国的人口数量约为14亿人。

练习题10:中国的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据的比重大约是多少?解答:中国的国土面积约占全球的15%。

通过以上练习题及讲解,一年级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领土面积、地形特点、山峰、河流、湖泊等重要知识点。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中国地理的理解。

希望这些练习题及讲解对一年级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地理课程作业一一一一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

中国地理课程作业一一一一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

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影响。

同时人类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强度、后果影响着我们的自然环境。

所以人地和谐是非常必要的。

下文讲从时空两个视角,从中国地理特征、国土开发的过程、人地矛盾与解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中国的人地关系。

一、中国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其一,表现在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给予了我们足够的生产生活空间。

中国的国土面积1260万平方千里(其中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

改变了我国的气候条件。

人们在这片宽阔的土地上进行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生活。

其二,中国地域较大的差异给予我们丰富的矿产资源。

;由于大量资源已被开采,及浪费现象,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许多地方现处于资源枯竭期,人地矛盾突出其三,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下产生不同的人文地理景观。

同时中国地理过程即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是表现动态的不稳定性、活跃性。

其一,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

其二,季风降水不稳定。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多,所以人口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而相反的西部气候条件恶劣,人口少,人地关系并不十分矛盾(当然也有矛盾,因为比如我国新疆,气候恶劣,可用的土地少,水资源紧张,农业生产会受影响)其三,构造运动活跃。

其四,地表起伏显著。

其五,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例如北方分布第四季松散沉积物,南方地区的石灰岩、红色砂岩。

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我国人地关系表现为其独特、多样、奇特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 中国的气候作业

八年级上册地理 中国的气候作业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作业(二)姓名:班级:一、单选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2.下列城市中,冬天最冷的是()。

A.广州B. 武汉C. 郑州D. 哈尔滨3.以下省级行政单位中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是()。

A.陕B. 宁C. 琼D. 内蒙古4.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5、今年元旦期间,小李穿棉衣、戴皮帽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少,最后只穿单衣,你认为小李的旅行路线应是()。

A.上海-北京B. 杭州-昆明C. 哈尔滨-广州D. 济南-西安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B.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C. 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南北普遍高温D.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7.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在我国都有分布。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B.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C.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D. 我国地域辽阔8.关于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B. 夏季风都来自太平洋,以东南风为主C. 冬季风来自青藏高原,以西北风为主D. 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9.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加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按照()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来划分的。

A. 800B. 600C. 400D. 200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气候B. 水源和地形C. 土壤和地形D. 热量和降水12.影响我国气温水平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中国地理作业及答案

中国地理作业及答案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lǐlùn)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化(yǎnhuà)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shèshī),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变化.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běndì)的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guǎnggào)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来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题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失去旅游功能.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lǐlùn)的评述可以(kěyǐ)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zuòwéi)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指导(zhǐdǎo)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zuòwéi)预测工具。

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一、具有广域旅游资源的国际市场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安徽黄山为例。

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长。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作业姓名:黄金玲学号2010131106班级10级地理科学班东北地区区位分析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盟市,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2010年该区的GDP达到38190亿元人民币。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

2007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为东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并设专门一章阐述区域协调发展,这必将对东北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在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情况。

一、自然条件1.气候资源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300~1 000毫米,由东向西减少;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温暖湿润而短促,有可靠的一年一熟的农业生长季和有效降水量。

东北地区东西、南北水热条件差异为自然景观、农业分异等奠定了基础。

2.地形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

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3.土地资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是我国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4.森林资源全国最大林区和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森林蓄积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5.水资源区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还有天池等湖泊。

东北地区水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的分布特点,而自然降水率则是在东南部最高,西部最低;大气降水量和自然降水都是在夏季最多(大),冬季最少(小),显示出了较大的季节差异。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

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6.矿产资源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

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

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

二、产业基础1.工业发展具有的深厚历史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建设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更推动了东北重工业的发展。

1957年,东北地区胜利完成了“一五”计划的任务,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日后工业化进程的展开准备了物质基础。

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能力有了迅速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得利于优越的地形条件和土地资源等自然基础。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实施,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三、区域发展(一)优势1.产业优势:东北三省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产业聚集度高,辐射区域广。

2.人文条件优势:劳动者素质高,而劳动成本较低,使东北三省在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方面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3.自然资源优势:原油、钢铁、土地、生物资源丰富。

4.区位优势:东北经济区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

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与东北亚市场板块的结合部,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开拓东北亚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

5.交通优势:交通网络密集,东北经济区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东北经济区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

6.完整的经济单元优势。

(二)存在问题1.东北经济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重要资源能源基地,现在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2.产业结构刚性化,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市场经济效果不明显。

3.产业机构不合理,工业结构重工业畸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工农业经济关联度差。

四、区域发展战略1.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需要从综合集成上重新科学审视其经验、基础和未来的潜力,制订适应全球化的产业与区域发展策略。

因此,结合东北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环境,其未来的发展应遵循内外两种条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在依据既有资源与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提升东北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通过科学的组织,构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和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和主要都市区的发展品质,将其塑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

2.充分重视并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构筑合理的区域合作与分工格局。

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作为一个联系密切的经济区,既要从整体出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也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构筑合理的区域合作与分工格局。

未来应考虑区域间的利益平衡,促进区域联系与协作向纵深发展,引导地区间协调发展。

重视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和改革不适应区域发展的社会组织方式和形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在空间流动的速度、水平和规模,实现区域一体化。

3.集约、高效利用国土资源。

集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和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唯一选择。

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体系,需要一个合理集中、相对高密度的国土开发格局,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节约每一寸土地。

因此,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在空间布局上也必须遵循集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和资源的原则,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开发格局。

4.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重视“问题区域”的研究,着力解决这些区域面临的综合性问题。

针对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研究资源型城市、大城市老工业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林区、草原、湿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等面临的问题,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治理与改造的综合性措施与目标。

五、区域发展策略1.有清晰的产业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发展能源产业。

2.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根据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农业多方面的功能和优势需要充分的发挥。

应重视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三个主体功能,即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粮草结合型精品畜牧基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与安全生产基地。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推进精品畜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推进松辽、松嫩和三江平原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3.优先发展哈大经济带,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促进六条二级轴线的健康发展拉动东北经济区的发展。

六、重点区域的发展方向1.大连都市经济区。

大连在未来东北地区的发展中必然要继续承担起“窗口”的作用,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出优势。

并应积极创造条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信息服务、研发、设计、会展、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东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平台。

加大临港产业的发展。

建立有效机制,为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空间。

2.辽中地区从整个东北地区来看,该地区的整体条件和综合优势突出,是未来东北地区振兴中的重点发展区域。

是我国东北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体和基地、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意义的城市发展集聚区。

应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优化都市区内部的职能与空间结构,成为东北地区的率先振兴区。

同时建设具有国际意义的制造业基地。

如装备制造业、石化生产基地、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和环境技术等领域,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建立有利于都市经济区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长吉经济区长吉经济区是我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之一,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未来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轨道车辆制造及配件产业集聚区。

以吉化为核心,优化结构,积极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使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加大农产品精加工,提升畜禽乳产品的产业化能力,建设我国重要的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以长春市为主要经济集聚区域,其他城市的实力比较弱,发展基础和潜力也相对较弱。

未来应创造条件,立足与本地资源优势培育新的增长区域和中心。

最后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

4.哈大齐地区建设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先行区。

哈大齐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水土条件良好,具有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哈大齐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位于中、俄、韩、日等国的结合部,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相毗邻,经济交往历史悠久,经济联系最为紧密,有便捷的陆路、水路和航空,具有地缘、人文、政策、技术和劳动力等多方面优势,双方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应加快推动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实现边境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单纯贸易向经贸合作转变、经贸合作向投资和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合作转变,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基地。

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但涵盖了大部分松嫩平原湿地。

从对社会经济的现实影响来看,保护好松嫩平原湿地的生态功能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

因此,应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发展之路。

未来发展应突出内部结构优化,集约利用土地建成多种产业协调配套、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新型经济密集区,以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人口集聚区和都市区。

东北经济区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是东北经济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工业基础、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加快发展步伐,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