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栱有哪些类型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斗栱构造)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斗栱构造)中国古建筑上篇介绍了古建筑中分——墙身和木构架,今天介绍古建筑中分的另一重要构件——斗栱。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所特有一种结构构件,它位于建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枋檩间或梁架间,由层层交错叠置的斗形木构件(斗、升)、弓形木构件(栱、翘)及斜置的木构件(昂)等组成。
宋式铺作斗栱是中国古建筑所特有一种结构构件,它位于建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枋檩间或梁架间,由层层交错叠置的斗形木构件(斗、升)、弓形木构件(栱、翘)及斜置的木构件(昂)等组成。
斗栱由早期出现的挑出、撑托、支顶等简单的构件,逐步发展成为“模数”的复杂结构系统,成了大型甚至小型重要建筑关键性的结构部分。
它不仅是结构的需要,而且也是构成古建筑优秀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国木结构发展、古建筑年代鉴定、古代建筑艺术等问题重要的依据之一。
铺作的名称宋代每一组斗栱称为一朵,根据位置又分别称之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平坐铺作、攀间铺作等。
铺作的两层含义(1)铺作首先表明了一组斗栱在构成上的层数与斗、栱等组成部分的相叠关系。
如四铺作,即一组斗栱由四层构件相叠而成;五铺作,即一组斗栱由五层构件相叠而成。
(2)其次表明了铺作数与出跳数之间的关系,如四铺作即出一跳,五铺作即出两跳,八铺作即出五跳。
再次,规定了斗栱出跳的次序,如八铺作通常是先出二华栱,再施三昂,而不采用其他的组合方式,譬如不能先出一华栱,然后出三昂,再出一华栱等。
因此铺作在表示栱、昂的出跳情况及其多寡时,又有了“次序”的限定。
宋代铺作数与斗栱出跳的关系详见图5-7。
宋代铺作数与斗栱出跳的关系宋代铺作——基本构件组成宋式铺作由斗、栱、昂及其他附件组成。
知识点1:栱需要清楚宋式斗栱-栱种类宋式斗栱中用栱有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五种基本类型。
(1)华栱,也称抄栱、卷头、跳头。
垂直于建筑面阔方向上、向内外出挑。
华栱(广义)为主受力栱,按照其使用的位置又分为华栱(狭义)、骑槽檐栱、角华栱、丁头栱、虾须栱等。
斗栱
斗栱的类别:正心栱与 单材栱
偷心造 与 计心造
计心造 偷心造
踩 与 铺作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 清代称为“踩”,宋称为“铺作”。 出一跳,称为 三踩 (四铺作) 出两跳,称为五踩 (五铺作) 出三跳,称为七踩 (六铺作) 出四跳,称为九踩 (七铺作) 斗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 出,每挑出一步即为一踩,即有一列拱 相承。一跳一枋。
踩 与 铺作
斗栱的模数制: 材分制(1)
宋《营造法式》 1 材 = 15 分 1 契 = 2/5 材 = 6 分
1 足材 = 1 材 + 1 契 = 21 分
1契 :为栱间垫板的 高度
斗栱的模数制: 材分制(2)
材分八等 一等材:用于九开间或以上的大殿 二等材:用于五开间或七开间大殿 三等材:用于三开间、五开间殿或七开间厅堂
四等材:用于三开间殿或五开间厅堂
五等材:用于三开间小殿或三开间厅堂 六等材:用于亭榭或小厅堂 七等材:用于小殿或亭榭 八等材:用于殿内藻井或小亭榭
斗栱的模数制: 斗口制(1)
清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斗口:以平身科斗栱中坐 斗承托翘昂的卯口宽度 作为模数的基本单位
斗栱的模数制: 斗
一、 斗栱的定义
二、 斗栱的演变
三、 斗栱的分类
1、斗栱在建筑不同部位的称谓 2、一攒斗栱的分类 3、斗栱各部位的名称 4、偷心造与计心造 5、“踩” 与 “铺作” 四、 斗拱的模数制
斗拱在木构建筑的重要作用
第一阶段 西周至南北朝
斗拱的初创时期,各种型制都出现,并没有统一完整的形制。
第二阶段 唐代至元代
斗栱的定义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 特有的形制,是由屋顶向 屋身过渡的部分,由方形 的斗和升、矩形的拱和翘、 斜向的昂组成。其功用是 将上部支出的屋檐的重量 传至柱上。同时,斗拱还 是传统建筑最基本的模数 单位及等级制度的代言物。
一条微信教你区分斗栱
一条微信教你区分斗栱斗栱在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根据它们在建筑物中所在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很多种。
根据斗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将斗栱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
外檐斗栱又分为平身科、角科、柱头科、溜金斗栱,内檐斗栱有品字科斗栱、隔架斗栱等。
一、外檐斗栱外檐斗栱是位置处于建筑物室外机室内外分隔部位的斗栱1、平身科平身科斗拱是清式斗拱的一个分科。
置于两柱之间,均匀放置在额枋、平板枋上面的斗拱。
在清式建筑中,平身科斗拱是大式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斗栱。
2、柱头科位于梁架和柱头之间,由梁架传导的屋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头科斗栱传至柱子、基础,因此,柱头科斗栱较之平身科斗栱,更具承重作用。
3、角科斗栱位于庑殿、歇山或多角形建筑转角部位的柱头之上,具有转折、挑檐、承重等多种功能。
4、溜金斗栱这种外檐斗栱做法与一般斗栱不同,它的翘、昂、耍头、撑头等进深方向构件,自正心枋以内,不是水平跌落,而是按檐步举架的要求,向斜上方延伸,撑头木及耍头一直延伸至金步位置,这种特殊构造的斗栱称为“溜金斗栱”二、内檐斗栱内檐斗栱是位置处于建筑物室内的斗栱,根据坐落的部位区分,内檐斗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
内檐斗拱的科属—平身科、柱头科内檐斗栱包括品字斗栱隔架斗栱藻井斗栱品字斗栱隔架斗栱藻井斗栱三、斗栱划分如果按斗栱向外挑出来划分,则可分为出踩斗栱和不出踩斗栱两类。
不出踩斗栱有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交麻叶,单拱单翘交麻叶,以及各种隔架斗栱。
出踩斗栱则有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十一踩、平身科、柱头科、角科、品字科、溜金斗栱等等。
下面列举一二1、单栱交麻叶斗栱2、重栱交麻叶斗栱3、重昂五踩斗栱4、七踩重昂平身科斗拱5、十字隔架斗栱6、单翘三踩斗栱7、单翘单昂五踩斗栱8、一斗二升重栱荷叶雀替隔架科斗栱9、单翘重昂七踩斗栱10、单翘重昂九踩斗栱四、历代斗栱斗拱的历史非常悠久,不同时代,斗拱的构成和形态各不相同北汉斗栱隋代斗栱初唐斗栱中唐斗栱南宋斗栱北宋斗栱明斗栱辽代斗栱金斗栱元代斗栱明代斗栱清斗栱斗栱在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建筑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斗栱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斗栱,无论是唐、宋、辽时代的,还是元、明、清时期的,都是已经成组的斗栱。
斗拱的分类
斗拱的分类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构件形式,其分类较为繁多。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斗拱进行分类介绍。
一、按照斗拱的形状分类:
1.圆斗拱:顾名思义,其形状为圆形,常见于大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中,如寺庙、宫殿等。
2.方斗拱:其形状为正方形,常见于小型建筑物的构件中,如门窗、墙壁等。
3.梯形斗拱:其形状呈梯形,常用于横跨两个墙体之间的建筑物中,如桥梁、拱门等。
二、按照斗拱的用途分类:
1.支撑斗拱:位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中,用于支撑屋顶或其他重要的结构构件。
2.装饰斗拱:位于建筑物的外观上,用于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和艺术价值。
三、按照斗拱的结构分类:
1.平斗拱:斗拱上下两端均为平直,常用于小型建筑物的构件中。
2.券斗拱:斗拱上下两端呈弧形,常用于大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中。
3.圆弧斗拱:斗拱上下两端均呈圆弧形,常用于大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中。
四、按照斗拱的材料分类:
1.砖斗拱:使用砖块作为斗拱的材料,常见于传统建筑中。
2.石斗拱:使用石材作为斗拱的材料,常见于古代建筑中。
3.木斗拱:使用木材作为斗拱的材料,常见于民居建筑中。
斗拱的分类种类较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在实际建筑中,选择合适的斗拱形式和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美观性。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 横 栱 ——与华拱垂直的拱
· 泥道栱 ——最底部左右向的横 栱 · 令 栱 ——除了泥道栱外,最外 层的横栱
· 耍 头 ——与令拱垂直相交的构 件
· 衬枋头—— 耍头上的平行构件
· 计心/偷心 —— “凡铺作逐跳 上安拱,谓之计心”,反之为 偷心 · 杪(抄)——华拱出跳数 · 瓜子栱 ——泥道拱与令栱之 间华栱或昂端第一层的横栱
· 幔栱 ——泥道拱与令栱之 间华栱或昂端第二层及以上 的横栱 散斗 交互斗 齐心斗
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拱
例1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的斗栱分析
例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斗栱分析
例3 · 福州华林寺大殿斗栱分析
例4《营造法式》卷三十二双槽草架侧样图铺作分析
殿身柱头铺作
副阶柱头铺作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 6 ·2
唐宋建筑的斗栱
斗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 或构架间,也称“斗拱”、“枓”。 宋《营造法式》中称作铺作
铺作层
1· 斗栱的主要类型
· 转角铺作(角 科) · 柱头铺作(柱头科) · 补间铺作(平身科) · 平座铺作
天花铺作
例5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斗栱分析
例6 西安大雁塔石雕门楣中斗拱形象资料
作业
1·阅读教材260~262页 ;
2.看斗栱构造动画片,总结平座铺作构造特 征; 3.抄绘练习5-3、5-4、 8-2; 4.观察华林寺大殿斗栱.
2· 唐宋斗栱的构造 朵 —— 一组斗栱称作一朵 栌 斗—— 每朵下部托住整 组斗栱的大斗 昂 —— 斗栱中出跳的楔状构件 类型:批竹昂、琴面昂 昂很尊贵,较高等级的建筑才 能用昂。 华栱 —— 前后出跳的栱 华栱可挑出1- 5层,每层称一跳,跳数 反映了建筑等级的高低
04-2 大木作-斗拱
第二节斗栱一、斗栱的作用二、斗栱的组成三、斗栱的出跳四、斗栱的类别五、斗拱中的模数一、斗栱的作用1.增加挤压面的作用2.支承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抗震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1.增加挤压面的作用2.支承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二、斗拱的组成(清代)1.斗2.升3.栱4.昂5.枋课本P301清式斗拱正面清式斗拱侧面1.斗:双向开口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全是十八斗坐斗十八斗2.升:单向开口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固定栱垫板.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余的升都是三才升槽升子三才升宋、清时期斗的名称的对应关系清宋斗坐斗————————————栌斗十八斗———————————交互斗斗升槽升子没有对应关系齐心斗三才升书上说是对应是错的散斗3.栱翘:垂直于立面的栱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瓜拱:短的。
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瓜拱万栱:长的。
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万拱厢栱:最里、最外的宋、清时期栱的名称的对应关系清宋瓜栱—————瓜子栱正心瓜拱——泥道栱横栱万栱—————慢栱横栱栱正心万拱——泥道慢拱栱厢拱—————令栱翘———————————————华栱4.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
宋代时起杠杆作用,清代做假昂。
5.枋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承檐檩挑檐枋:承挑檐檩井口枋:承井口式天花板拽枋:除上述外其他枋里拽外拽三、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图说P116)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规律:跳n 踩2n+1 铺作n+3宋式斗栱的基本组成:斗,栱,昂,枋华栱横栱栌斗衬方头耍头昂斗栱 3 描述:跳n 踩2n+1 铺作n+34 模数:外檐内檐/ 柱头补间转角四、斗拱的类别1.根据部位:柱头科—柱头铺作清代平身科—补间铺作宋代角科——转角铺作2.根据做法(清式)1)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
斗拱专业知识点总结
斗拱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斗拱的历史渊源斗拱起源于古代建筑中的悬挑结构,其形式多样、技术复杂,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中国古代的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斗拱形式,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斗拱的形式和工艺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至唐宋时期,斗拱已经成为古代建筑中的主要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城墙等建筑之中。
在清代以前,斗拱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结构形式,得到了很多精彩的实践应用。
二、斗拱的结构形式斗拱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挑檐斗拱、悬山斗拱和挑山斗拱等几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挑檐斗拱。
挑檐斗拱是指在建筑的主梁和次梁之间,以“垂斗”(即翼板)来形成悬挑的结构形式,从而构成了一种具有美观和实用价值的斗拱形式。
而悬山斗拱和挑山斗拱则是在挑檐斗拱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其结构形式更为复杂,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要求。
三、斗拱的设计原理斗拱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结构计算、材料选用、力学分析等内容。
在斗拱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对斗拱的结构参数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以确保斗拱能够承受建筑本身和外部荷载的作用。
同时,斗拱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审美要求,使得斗拱既能满足实用的功能要求,又能达到艺术的表现效果。
四、斗拱的建造工艺斗拱的建造工艺主要包括石材加工、搭建斗拱、固定斗拱等过程。
在古代建筑中,斗拱的建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熟练的技术操作。
首先,要对斗拱所使用的石材进行加工和雕刻,以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还需要进行斗拱的搭建和固定,这一过程需要精密的测量和精细的工艺,以确保斗拱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建筑中,同时又能够保持一定的美观效果。
五、斗拱的艺术表现斗拱在古代建筑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斗拱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往往还会对斗拱进行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从而使得斗拱的外观更加华丽和精致。
同时,斗拱在建筑中的摆放位置和配合建筑的其他构件,也起到了丰富建筑整体风格和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中式建筑 第六章 斗拱
第五章 斗拱
斗栱:
中国系建筑所特有的组合构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作用是,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先纳至额枋再转
到柱上。
⑴.因其所在建筑物部位的不同,而有三种斗栱:
①.【柱头科】在柱顶上;
②.【平身科】(补间铺作)在柱间额枋上;
③.【角科】在屋角柱头上。
⑵.斗栱上有四个重要构件:(教科书212页图8-5)①.【翘】(宋称“华栱”):略似弓形,与建筑物立面垂直;
②.【昂】斗拱中斜向设置的杆件,是杠杆作用中的斜挑梁。
③.【耍头】昂之上,切与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
④.【坐斗(大斗)】:在整攒斗栱最下层,在栱之下的斗形木块;
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即清代模数制.
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
铺作=出跳数+3;一跳四铺作,两跳五铺作,三跳六铺
作。
以此类推
3=栌斗+耍头+衬方头
跳:
斗拱中每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斗拱的跳数越多,等级越高。
外跳,二跳
华栱可以上下重叠使用,层层向外或向内挑出,称为“出跳”。
一组斗栱可含一至五跳。
横向的栱与华栱在栌斗上相交叉,与墙面平行。
每一跳有一至二层横向栱的,称为“计心”,没有横向栱的出跳,
称为“偷心”。
外跳,四跳
里跳,三跳
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抄:华栱出挑称“抄”。
斗拱在出檐方向外出一跳华栱叫单抄,外出两跳是双抄。
斗栱分解示意图。
了解中国古建筑小常识(四)斗拱
了解中国古建筑小常识(四)斗拱斗拱:斗拱在宋代被称为铺作,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结构构件,因其重要的作用,故而成为我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斗拱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
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斗拱在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是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檩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后来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
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是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是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
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抗震作用。
斗拱的分类:头拱的分类很多,形制复杂。
一按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二还可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斗辅作)、柱间斗拱(宋称补间辅作)、转角斗拱(宋称角铺作)。
其中,尤以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
到清代斗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因此,根据“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的特点,“每可籍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
如何轻松识别古建中的斗栱
如何轻松识别古建中的斗栱斗栱是安装在古建筑柱头、额枋之上,屋檐檩、椽之下的一个构造层,由多根纵横交错的构件组成为一组(宋称朵,清称攒);按位置由多组不同种类的斗栱在古建筑柱头、额枋之上,屋檐檩、椽之下相互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构造层。
这个整体的构造层——斗栱,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所特有的一种构件。
外檐斗栱斗栱分两大类:即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外檐斗栱是位置处于建筑物室外及室内分隔部位的斗栱。
内檐斗栱是是处于内檐部位的斗栱叫做内檐斗栱。
【根据坐落的部位区分,外檐斗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
外檐斗栱包括昂翘斗栱、溜金斗栱、平坐斗栱、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栱、牌楼斗栱】昂翘斗栱溜金斗栱平坐斗栱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牌楼斗栱三踩、五踩昂翘斗栱七踩、九踩昂翘斗栱十三踩斗栱四昂九翘牌楼斗栱【平坐斗栱的等级,由低至高顺序排列为:单翘三踩;重翘五踩;三翘七踩;四翘九踩】重翘五踩平坐斗栱三翘七踩平坐斗栱【一斗三升及麻叶类(不出踩)斗栱的等级,由低至高顺序排列为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交麻叶和单翘云栱交麻叶】一斗三升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出踩斗栱单翘云栱交麻叶斗栱【外檐斗栱的配置各有不同,反映在纵向构件上是构件“翘”和“昂”数量的选择,比如:“单翘单昂”五踩可以改为“重昂”五踩;“重翘重昂”九踩可以改为“单翘三昂”九踩……而昂嘴亦可由普通“猪栱嘴”更改为“云头”或其他吉祥纹样。
这全凭“权衡”规定中等级的概念和建造方的喜好而定。
在通常观念上人们认为“翘”的等级和造型美感都要略逊于“昂”,而造型更为华丽美观的“昂嘴”造型,显然要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
反映在横向构件上是构件“栱”的式样选择,是选择普通的“瓜、万、厢栱”还是选择造型更为漂亮的“麻叶云栱”“三幅云栱”等。
这和选择纵向构件一样,也全凭“权衡”规定中等级的概念和建造方的喜好而定,在“权衡”规定中,没有更为详细的具体规定】外檐斗栱的配置-各种昂嘴、耍头、栱子内檐斗栱【内檐斗栱是位置处于建筑物室内的斗栱,根据坐落的部位区分,内檐斗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和角科】内檐斗栱内檐斗栱的科属——平身科、柱头科、角科内檐斗栱的科属——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故宫奉先殿实例)【内檐斗栱的品种包括品字斗栱、隔架斗栱和藻井斗栱】品字斗栱、隔架斗栱、藻井斗栱【品字斗栱的等级,由低至高顺序排列为三踩品字科、五踩品字科、七踩品字科和九踩品字科】三踩品字科、五踩品字科、七踩品字科和九踩品字科【隔架斗栱的等级,由低至高顺序排列为:一斗三升单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一斗二升重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十字隔架斗栱】十字隔架斗栱、捧梁云【藻井斗栱的等级,由低至高顺序排列为:单翘三踩;重翘五踩;三翘七踩;四翘九踩】重翘五踩、三翘七踩藻井斗栱三翘七踩、五翘十一踩藻井斗栱【内檐斗栱的配置也各有不同,在品字科斗栱中,由于位置与外檐斗栱等高,需要与外檐斗栱交圈,所以配置要与外檐斗栱的后尾分件相同。
斗栱有哪些类型
斗栱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外檐、内檐、出踩、不出踩斗栱的类型因时代不同和使用位置不同,其分类方法比较多,为了简化,我们总的归纳为两种分法。
①按斗栱所处位置进行分类,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两大类。
其中:外檐斗栱是指处于房屋开间之外,在檐廊檐口部位上的斗栱;内檐斗栱是指处于房屋开间之内,在室内梁枋上的斗栱。
②按挑出与否进行分类,分为:不出踩斗栱和出踩斗栱两大类。
其中:不出踩斗栱是指栱件与梁枋处于一个立面垒叠而成的斗栱;出踩斗栱是指栱件在梁枋立面每叠一层的同时,分别向进深方向两边各悬挑出一个距离而成的斗栱,如图1-3-21所示。
外檐斗栱有哪些种类——柱头、平身、角科、平座、溜金外檐斗栱是指处在建筑物外檐檐口部位的斗栱,它分为:柱头科斗栱、平身科斗栱、角科斗栱、平座斗栱、溜金斗拱等。
1.柱头科斗栱它是指坐立在正对檐柱之上的斗栱,宋称为“柱头铺作”,清称为“柱头科”,《营造法原》称“柱头牌科”。
它的特点是要与檐步的横梁(宋为乳袱,清为桃尖梁)相配合,以梁为轴,迎面(阔面向)左右栱件对称。
侧面(进深向)昂嘴朝外,宋昂叠在乳袱之上,如图1-3-22(a)所示。
清昂承托在桃尖梁之下,如图l-3-22(b)所示。
《营造法原》与清制相似,采用图1-3-21中里外出踩斗栱,梁叠在昂上,梁端与昂头同厚,梁头做云头形状(这一点与清制不同)。
2.平身科斗栱它是指坐立在两檐柱之间的平板(或额)枋之上的斗栱,也就是柱头科之间的斗栱,宋称为“补间铺作”,清称为“平身科”,《营造法原》称为“桁间牌科”。
它的特点是迎面(阔面向)以昂为轴左右对称;侧面昂头朝外,昂尾朝里,图1-3-23(a)所示为宋制补间铺作,图l-3-23(b)所示为清制平身科斗栱。
《营造法原》“桁间牌科”见1.1.2中图1-1-3檐斗栱所示。
3.角科斗栱上面初步介绍了柱头科和平身科的特点与区别,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栱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将柱头科、平身科、角科等的底面仰视图一并列出,如图1-3-24所示,以便与上述图l-3-22(b)、图l-3-23(b)进行对照。
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
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栱形如弓,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栱,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按长短分为三种:瓜栱、万栱、厢栱;按位置分为正心栱、外拽栱、里拽栱:瓜栱,最短,安置在斗栱最底层。
正心瓜栱正心瓜栱:《营造法式》称为泥道栱,在檐柱中心线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正心瓜栱与翘或昂相交,下为坐斗,上为两端槽升子、正心万栱。
外拽瓜栱:《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第二道翘或昂相交、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外端的十八斗,外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里拽瓜栱:《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里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里端的十八斗,里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
万栱,中长,安置在瓜栱之上。
正心万栱:《营造法式》称为足材慢栱:在正心瓜栱之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清式斗栱中,在正心瓜栱之上,只有一层万栱,万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叠的正心枋,直到正心桁。
外拽万栱:《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万栱之下为外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外拽枋。
里拽万栱:《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万栱之下为里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里拽枋。
厢栱,最长,只有外拽,里拽,没有正心。
《营造法式》称为令栱。
外拽厢栱: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外端,由十八斗承托;外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外拽枋,垂直方向耍头。
里拽厢栱: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里端,由十八斗承托;里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里拽枋。
翘弓形木,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称为翘。
翘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最底层的翘伸出最少,往上的翘,伸出逐层增加。
《营造法式》称翘为华栱,无论长短。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翘。
斜翘: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翘。
昂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细说斗栱斗栱基础构件详解:斗与栱的交响
细说⽃栱⽃栱基础构件详解:⽃与栱的交响⽃栱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宋《营造法式》称为「铺作」,清《⼯程做法》称为「⽃科」。
单位也各不相同,铺作⽤「朵」,⽃科⽤「攒」。
我们平⽇访古看的多是唐宋辽⾦时期的古建筑,故下⾯介绍⽃栱的构成也⽤宋式风格及名称,之后有机会再专写清式⽃栱。
我们以屋檐下的外檐⽃栱为例,简单介绍下⽃栱的构成。
⾸先,根据位置的不同,外檐⽃栱可分为三种类型。
位于檐柱之上的叫「柱头铺作」,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之上的叫「补间铺作」,位于⾓柱之上的叫「转⾓铺作」。
冶底岱庙天齐殿(宋)柱头铺作与转⾓铺作起主要的承重作⽤,补间铺作为辅助结构,⽤于保持檐⼝线平稳。
在体量较⼩的早期建筑中,往往没有补间铺作;⽽在等级⾼、开间⼤的建筑上,则常常会⽤较多的补间铺作(宋代建筑的两柱之间常⽤⼀到两朵)。
转⾓铺作因为要承托正⾯与侧⾯的的梁架,可以看作是两朵柱头铺作相交,结构最为复杂。
在早期建筑中,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在出跳数上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营造出建筑空间上⼀收⼀放的节奏感,⽽宋⾦时期两者的出跳数往往相同,但补间铺作更偏装饰性,如⼤量运⽤斜栱。
独乐寺观⾳阁⽃栱的收放之感(辽)我们若将⼀朵铺作拆开,会发现它是由许多⼩构件拼合⽽成。
这些构件主要包括⽃、栱、昂、枋、耍头、衬枋头六类,按样式与位置可进⼀步细分,详见下⾯的⽃栱断⾯图。
以下图佛光寺东⼤殿的柱头铺作为例,除没有衬枋头外,其余构件皆以颜⾊区分⼤类。
其中在枋上的栱实际是隐刻出来的,并⾮独⽴的构件。
佛光寺东⼤殿柱头铺作(唐)这些构件以榫卯⽅式拼合,下图是⽃栱拆开后的样⼦,可以看到许多构件都有开⼝。
开⼝的位置、深度与其结构作⽤关系紧密,主要⽤于承重的构件往往开⼝在下,且开⼝较浅,以保证其结构强度。
⽃栱构件分拆(图:李乾朗《穿墙透壁》)⽃栱之名就来源于其中最基础的两类构件:「⽃」和「栱」。
⽃上架栱,栱上施⽃,层层叠叠,如⼀朵盛开的花⼉。
1⽃「⽃」是⼀种⽅形构件(也有圆⽃,不多见),形状类似于⼝⼤底⼩的量器(⼀说源于盛⽶的器⽫),由早期柱头上的垫⽊演变⽽来。
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斗拱的组成与分类(一)、斗拱的组成斗拱在结构上由四种部件组成。
1、拱。
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2、翘。
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
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3、昂。
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
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
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4、斗与升。
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
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升”。
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
斗和升除位置不同外,在全部设有横拱的斗拱中,升上只承托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拱或枋一种构件,所以只开一面口,叫做“顺身口”;而斗拱则承托相交的拱与翘昂,所以斗上开的是“十字口”。
(二)、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1、按斗拱在建筑物上所处的部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
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
直接座于柱头上。
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
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
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
位于角柱上。
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
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
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
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
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
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
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
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
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
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
古建斗拱分类
古建斗拱分类斗栱在柱头上的斗栱主要其承托梁架的左右有些建筑在其头翘或头昂加厚一倍称柱头科它是指坐立在对檐柱之上的斗拱。
它的特点是要与檐步的横梁相配合以梁为轴迎面左右拱件对称。
侧面进深向昂嘴朝外昂叠在檐步的横梁之上或承托在桃尖梁之下。
4.2平身科斗栱平身科斗栱它是指坐立在两檐柱之间的平板或额枋之上的斗拱安置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栱称为平身科它是柱头之间的斗拱它的特点是迎面阔面向以昂为轴左右对称侧面昂头朝外昂尾朝里。
4.3角科斗栱角科斗拱是指坐产在角柱之上的斗拱它与前面两种不同的是上述柱头科和平身科的栱件是相互垂直叠交的而角科除十字叠交栱件外还有斜角方向栱件它的特点是除有相互垂直搭交的翘昂之外在正心位置上昂的外侧增加一搭交闹昂并在45°方向上增加斜翘、斜昂以承托两个方向的搭交枋木即挑檐枋、里外拽枋等。
平身科斗栱、柱头科斗栱、角科斗栱是彝人古镇的重要建筑中最为常用的斗栱。
4.4溜金斗栱在斗栱系列中是最高规格的其特点是檐柱中线外部的斗栱形式与一般斗栱相同之处中线内耍头以上构件都要沿举架斜度加长即从下金桁溜到檐部故叫溜金斗栱。
溜金斗栱一般用撑头木的尾端制成斜杆按举架斜度从檐柱轴线部位溜到金柱轴线部位将这两个部位的斗栱连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而加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溜金斗栱多用于比较豪华的带有围廊的大式建筑上如彝人古镇的土司府和高氏相府的前院外廊上就用有这种斗栱。
4.5平座斗栱平座即指楼房的楼层檐口带有伸出的平台相当现代楼房的檐廊平座斗栱就是支承平台的斗栱起着悬挑梁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没有外伸的昂头也可以说没有昂只有翘单翘或重翘平座斗栱一般里端不挑出只外端挑出其他构造与平身科、柱头科、角科相同。
4.6隔架斗栱隔架斗栱是指间隔上下横梁之间的斗栱如楼房中的楼板承重梁为减轻其荷载往往在其下布置一根随梁作辅助梁在承重与随梁之间就用隔架斗栱作为传递构件。
宋制建筑没有此构件。
隔架斗栱一般为比较简单的单栱或二重栱结构栱顶上面的撑托木多做成雀替形式大斗底下的托墩多做成荷叶墩、宝瓶等形式。
斗拱的计量与类型
斗拱的计量与类型?
答:斗拱,又称枹斗、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斗拱在承受着建筑上部的荷载并向外部挑出以承受上部挑檐的荷载的同时,也起着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
斗拱的计量单位以组而论,宋代称为“一朵”,清代称为“一攒”。
而依位置不同,斗拱可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间斗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以及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
在宋式斗拱中,其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下昂”。
算法为: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
即n(铺作数)=m(出跳数)+3(常数项)。
这里的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栌斗、耍头和衬方头。
总的来说,斗拱的计量和类型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古建筑领域的专业书籍。
中国古建筑中斗拱的分类
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 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也作枓拱、枓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 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 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 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 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是中华 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 之过渡部份。
斗拱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翼角
上图为 山西芮城 广仁王庙正殿
下图为
山西平顺
天台庵正殿
斗拱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斗拱 北京故宫角楼
斗拱的种类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类: 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称外檐斗拱;处于建筑 物内檐部位,称内檐斗拱 。 外檐斗拱又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溜金斗拱、平座斗拱; 内檐斗拱又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最早的斗拱实物:战国四龙四凤方案
一屋三分
屋顶
屋身 台基
梁 椽
斗 拱 柱
f 枋 檩
斗拱作用
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 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 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 斗拱的 安置。抖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 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 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 古典的 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 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 板雕半立体火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构造及种类
斗拱构造及种类绿泥斗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度,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或仿木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斗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多用在较高级的官式建筑和皇家建筑中。
斗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栱及斜放的昂等构件组成的。
本期小编带大家好好了解斗栱各类构件。
斗口清代带斗栱的建筑,部位与构件尺寸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其实也是以“斗栱”作为建筑尺度衡量标准。
斗口就是斗栱的坐斗(最下层的斗)上用来按瓜栱和头层翘(“翘”,也就是宋代时的华栱)的十字形的卯口。
斗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栱栱是矩形断面的短枋木,外形略似弓,有瓜栱、万栱、厢栱等之别。
升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实际是一种小斗。
昂昂位于斗栱前后中线,且向前后纵向伸出贯通斗栱的里外跳,前端有尖斜向下,尾则向上伸至屋内。
翘“翘”是清式名称,也是斗栱的构件之一,“翘”的形象与栱相同,但方向与栱不同。
清式斗栱中的栱是横向的、向左右延伸的矩形短木,而翘是纵向的、向前后伸出并翘起的短木,因前后翘起而得名“翘”。
其实,“翘”在宋代时也是一种栱,名为“华栱”、也叫“抄栱”。
坐斗在一朵或一攒斗栱的最下层,直接承托正心瓜栱和头翘或头昂的斗,叫做“坐斗”,也叫“大斗”。
栌斗坐斗在宋代时称为“栌斗”。
十八斗在翘或昂的两端的上部,用来承托着上一层翘、昂或栱的斗,叫做“十八斗”。
十八斗的形状与坐斗相同,但比坐斗小。
因为它的长度的一点八斗口,相当于宋代“材”制度的十八分,所以叫做“十八斗”。
交互斗交互斗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也就是清代斗栱中十八斗。
平盘斗平盘斗是斗的一种,多用在角科斗栱中,一般没有斗耳,用来承托两个方向的栱或宝瓶。
斗耳斗耳是斗上面突出的部分,它的形象类似倒置的短腿小桌子的桌腿,下面平的一层类似桌面的为斗底。
斗耳的高度是斗高的五分之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斗栱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外檐、内檐、出踩、不出踩
斗栱的类型因时代不同和使用位置不同,其分类方法比较多,为了简化,我们总的归纳为两种分法。
①按斗栱所处位置进行分类,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两大类。
其中:外檐斗栱是指处于房屋开间之外,在檐廊檐口部位上的斗栱;内檐斗栱是指处于房屋开间之内,在室内梁枋上的斗栱。
②按挑出与否进行分类,分为:不出踩斗栱和出踩斗栱两大类。
其中:不出踩斗栱是指栱件与梁枋处于一个立面垒叠而成的斗栱;出踩斗栱是指栱件在梁枋立面每叠一层的同时,分别向进深方向两边各悬挑出一个距离而成的斗栱,如图1-3-21所示。
外檐斗栱有哪些种类——柱头、平身、角科、平座、溜金
外檐斗栱是指处在建筑物外檐檐口部位的斗栱,它分为:柱头科斗栱、平身科斗栱、角科斗栱、平座斗栱、溜金斗拱等。
1.柱头科斗栱
它是指坐立在正对檐柱之上的斗栱,宋称为“柱头铺作”,清称为“柱头科”,《营造法原》称“柱头牌科”。
它的特点是要与檐步的横梁(宋为乳袱,清为桃尖梁)相配合,以梁为轴,迎面(阔面向)左右栱件对称。
侧面(进深向)昂嘴朝外,宋昂叠在乳袱之上,如图1-3-22(a)所示。
清昂承托在桃尖梁之下,如图l-3-22(b)所示。
《营造法原》与清制相似,采用图1-3-21中里外出踩斗栱,梁叠在昂上,梁端与昂头同厚,梁头做云头形状(这一点与清制不同)。
2.平身科斗栱
它是指坐立在两檐柱之间的平板(或额)枋之上的斗栱,也就是柱头科之间的斗栱,宋称为“补间铺作”,清称为“平身科”,《营造法原》称为“桁间牌科”。
它的特点是迎面(阔面向)以昂为轴左右对称;侧面昂头朝外,昂尾朝里,图1-3-23(a)所示为宋制补间铺作,图l-3-23(b)所示为清制平身科斗栱。
《营造法原》“桁间牌科”见1.1.2中图1-1-3檐斗栱所示。
3.角科斗栱
上面初步介绍了柱头科和平身科的特点与区别,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栱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将柱头科、平身科、角科等的底面仰视图一并列出,如图1-3-24所示,以便与上述图l-3-22(b)、图l-3-23(b)进行对照。
角科斗栱是指坐立在角柱之上的斗栱,宋称为“转角铺作”,清称为“角科”,《营造法原》称为“角柱牌科”。
上述柱头科和平身科的栱件,是相互垂直叠交的,而角科除十字叠交栱件外,还有斜角方向栱件,如图1-3-24中角科所示。
它的特点是除有相互垂直搭交的翘昂之外,在正心位置上昂的外侧增加一搭交闹昂,并在45。
方向上增加斜翘、斜昂,以承托两个方向的搭交枋木(即挑檐枋、里外拽枋等),由于斜角
栱件绘制视图比较烦琐,这里只列出清制视图,如图1-3-25所示。
4.溜金斗栱
溜金斗栱是清制式的一种斗栱,宋制没有这种名称,但有类似形状的,将昂尾延长成挑杆,直伸到下平樽位置[见图1-3-12 (b)],《营造法原》称为“琵琶科”。
溜金斗栱是用撑头木的尾端制成斜杆,按举架斜度,从檐柱轴线部位溜到金柱轴线部位,将这两个部位的斗栱连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而加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如图l—3-、26所示。
溜金斗栱多用于比较豪华的带有围廊的大式建筑上,如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围廊上就用有这种斗拱。
5.平座斗栱
平座即指楼房的楼层檐口带有伸出的平台(相当现代楼房的檐廊),平座斗栱就是支承平台的斗栱,起
着悬挑梁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没有外伸的昂头,也可以说没有昂,只有翘(单翘或重翘),宋制平座斗栱一般里端不挑出,只外端挑出(《营造法原》称为丁字科);而清制平座斗栱有与宋制相同的,也有里外都挑出的。
其他构造与平身科、柱头科、角科相同,如图1-3-27所示。
内檐斗栱有哪些种类——品字斗栱、隔架斗栱
内檐斗栱是指处在内檐金柱轴线部位,或室内横梁上需要架立的斗栱。
它分为:品字斗栱和隔架斗栱。
1.品字斗栱
品字斗栱因其斗升的摆布轮廓有似品字而得名,它的特点是没有昂,只有翘,分单翘和重翘,里外对称,左右对称,《营造法原》称为十字科,宋专用作平座斗栱。
清多用作平座斗栱和大殿里金柱轴线部位的斗栱,如图1-3-28所示。
2.隔架斗栱
隔架斗栱是指间隔上下横梁之间的斗栱,如楼房中的楼板承重梁,为减轻其荷载,往往在其下布置一根随梁作辅助梁,在承重与随梁之间,就用隔架斗栱作为传递构件。
宋制建筑没有此构件。
隔架斗栱一般为比较简单的单栱或二重栱结构,栱顶上面的撑托木多做成雀替形式,大斗底下的托墩多做成荷叶墩、宝瓶等形式,其规格如图1-3-29所示。
常用的隔架斗栱有:一斗二升重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一斗三升单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十字隔架斗栱等,如图1-3-30所示。
(1)一斗三升单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
该隔架斗栱是将双翅雀替安置在一斗三升斗栱上,并在栱的座斗下安装底座而成。
(2)一斗二升重栱荷叶雀替隔架斗栱
该隔架斗栱是为了增加架空高度而采用双栱重叠的雀替隔架斗栱。
(3)十字隔架斗栱
十字隔架斗栱是指采用单栱单翘相互垂直交叠的隔架斗栱。
古建筑中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二)、古修建中斗拱的分类及各局部称号
1、按斗拱在修建物上所处的局部能够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
重要包罗五种。
A、柱头斗拱。
间接座于柱头上。
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
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
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
位于角柱上。
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
在明清期间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
位于平座上面,用于支持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
重要包罗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局部称号
(1)、按拱所处的构造地位可分为两大类。
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引见。
A、正心拱。
但凡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壁向外一壁向里。
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顿拱垫板。
以是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别的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
凡不在檐柱中间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
在檐柱中间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间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是非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
瓜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
这是清代的规则。
瓜拱和万拱常相叠并用,瓜拱鄙人,万拱在上,瓜拱托着万拱。
位于正心拱地位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称泥道拱);位于正心拱地位上万拱叫做“正心万拱”。
位于单材拱地位上的瓜拱和万拱,辨别叫做“单材瓜拱”、“单材万拱”。
又能够分为“外拽瓜拱”、“外拽万拱”和“里拽瓜拱”、“里拽万拱”。
厢拱老是安顿在最下层翘或昂两头,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
在正心拱地位不会呈现厢拱,以是厢拱没有正心和单材之别。
瓜拱、万拱、厢拱是清代的称号。
在宋代瓜拱称“瓜子拱”,万拱称“慢拱”,厢拱称“令拱”。
(3)、拱的各局部称号。
在拱的中心部位有与翘、昂或要头订交的卯口。
拱的两头有承托升的分位。
在升与卯口之间,拱向下弯曲的地位叫做“拱眼”。
拱的两头上面曲卷处叫“弯拱”。
弯拱的曲度在清代《营建程序》里有“瓜四”、“万三”、“厢五”的规则,使拱弯分红几小段直线,以便制造。
3、翘、昂的分类与斗拱出跳
(1)、翘与昂的分类
A、翘。
但凡向内、外出跳的拱清代叫做“翘”,宋代称“华拱”。
宋代把出跳叫做“抄”,每出一跳叫做“一抄”。
比方“双抄”即出华拱两跳。
C、昂。
昂也是斗拱向外出跳的琉璃瓦构件,只是方式与翘差别,昂头部伸出分外长。
1)、下昂。
下昂是向下倾斜的构件。
下昂的感化在于使斗拱出挑长度和华拱雷同时,减低斗拱抬降低度。
如许可使屋檐伸出较深远时,斗拱不至于抬升过高。
2)、上昂。
上昂是斗拱向外上方斜出的构件。
它能够在斗拱挑出长度与华拱雷同时,增长斗拱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