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复习教案2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复习教案2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6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7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8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9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0其势[势力]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1苟[如果]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重点实词积累检查
五、几种被动用法
练习巩固
检查交流
练习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表结果,才]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等到]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常识回顾
上黑板翻译
学生思考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课外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练习

高中语文 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1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1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一1066),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属今四川)人,字明允,号老泉。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与子轼、辙皆以文学名世,时称“三苏”,列“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
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2.第1、2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6、小声试读全文,把握语感,画出长句的停顿,小组交流、明确,确定不了的组长组织组间交流。
(二)在此基础上积累重点、疑难字词句。重难字、词、句,积累在积累本上,交流积累本互助解决。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疑难的,准备班内交流决。
(三)1、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作好记录。
2、小组长安排组内每个同学的汇报内容。
《六国论》
课题
《六国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难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2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2苏教版必修2

I、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
【拓展延伸】 1、 如果从就事论事的角度看,六国灭亡真的如苏洵所说吗? (割地赂秦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还是六国政治上保守, 因循守旧, 不重视改革,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 政策。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 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 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他 写作本文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借史论今,讽喻时政。以此警告宋朝 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2
D、始速祸焉(古: E、可谓智力(古: 今: )
今: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古: 2、写出 下列各句通假字 A、暴霜露
今:

B、暴秦之欲无厌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李牧连却 之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E.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也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E、举以予人 5、翻译: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D、洎牧以谗诛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F.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义不赂秦
难点
教法及教具
【导入新课】 同学们, 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 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 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 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教 【自主学习】 1、 抽查学生背诵课文 1-3 节。 研习课文 学 2.学生自读注解,疏通课文 4-6 大意。(学生合作解答,有不 懂的再提问) 3、具体研习第 4 段。 过 字词疏通。请 学生以小组为 (2)重点字词。 单位,结合课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 文注释,弄懂 本段大意。 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 (1)学生集体朗读第 4 段。 意思。 义 (坚守正义, 名作动词用) 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 (功效) 也 至 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

高中语文六国论 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六国论 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高中语文六国论优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六国论优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1、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要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适时点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课后苏辙的《六国论》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扩展阅读视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锻炼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言:1.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握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

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

后来卧薪尝胆,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以警策后人。

2.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

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

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我们已经学过两篇,请举出:板书:《过秦论》、《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板书课题:六国论3.三篇文章虽属同一题材,但论述侧重点不一样。

前两篇侧重论述,秦亡的教训,后一篇侧重论述六国灭亡的教训。

主题也不一样:《过秦论》中心论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改守之势异也。

]《阿房宫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灭六国者,六国也,诽秦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4.这三篇文章虽然同话一个话题,但时代各不相同:板书:《过秦论》―――西汉初年(汉文帝)《阿房宫赋》――晚唐(唐敬宗)《六国论》―――北宋(当时统治者)为什么同一件事,后来人老去唠叨呢?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民富国强,这种定作动机叫[借古讽今]板书:《过秦论》(汉初。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1、能尝试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能口述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能说出: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能归纳出: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课前自主预习】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结构总体把握课文,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文章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

【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如:(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介宾结构后置。

(4)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应为“举之以之予人。

”(5)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

第一课时一、教学课文第一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非兵.不利武器弊.得赂秦弊端盖.失强援因为赂秦而.力亏.因此减弱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不锋利今:有害;没有好处。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2苏洵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二、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六国论》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3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3

语文必修二专题三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3【教学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第一、二段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正确译文。

【教学难点】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过程】导读:一、介绍作者:苏洵,字________,号老泉,四川眉山人,________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带领儿子________ 、________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_______ _”,均列入“________”。

著有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

《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二、介绍背景: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

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1节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第一篇文言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学习本课时要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并如实地记录下历史瞬间、把握未来。

结合专题板块要求,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疏通词语和句子,生提问师引导释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在理解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苏洵梳理逻辑严密的论证结构,领略文章的气势。

在课堂安排上,抓住诵读这一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扫清文言基础障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领略磅礴的气势,在读中鉴赏论证结构和各种论证方法。

从内容上,抓住论证的中心“赂”字,连缀全文的结构,贯通历史与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二)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二)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高中语文专题三六国论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高中语文专题三六国论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 )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
(3)以阴助其急( )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
答案:(1)遮蔽 (2)挺身而出 (3)暗中 (4)发展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3专题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3专题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1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研习新课1.诵读第1段。

提问:(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应用。

3.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

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

2.《六国论》在历史上的应用。

难点1.学生对于《六国论》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2.如何让学生将《六国论》的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或其他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

2. 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其他资料,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背景和环境对于《六国论》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创作的初衷。

3. 分析《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教师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出发,对《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进行分析和讲解,并通过历史上的案例,向学生阐释“合纵连横”思想对于国家联盟和稳定的重要性。

4. 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在掌握《六国论》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经典句子或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并通过对比分析,展示这些思想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5.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阐释《六国论》中的思想和文化元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问答、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精品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难点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六国论》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

关于对文本解读这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有关议论文的分析结构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内容,让他们延伸到课外议论文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由《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顺便提一下《三字经》中开始几句:人本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苏洵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发展和成就一番伟大的文学事业的。

下面来看一下有关对他的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

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3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3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六国论 第三课时导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六国论 第三课时导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六国论(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完成第四自然段重点字词解释。

2、能够逐字逐句翻译第4自然段。

3、了解本自然段的内容。

4、掌握本段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能够逐字逐句翻译第4自然段。

【学习难点】
掌握本段的论证方法。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加下划线的重点实词解释
迁灭()与赢()既丧()始有远略()义不赂秦()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李牧连却之()洎牧以馋诛()诚不得已()向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重点句式翻译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赵尝五战于秦。

三、探究未知
第四自然段通过哪些事例,对整篇文章哪一分论点的论证?
【合作学习】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态度,赞扬什么,批评什么?从根本上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二国灭亡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背诵文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重点的句子。

二、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三、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自读导学】
通读课文第5、6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矣。

解释:
翻译:
【总结】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字(词)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课内探究】
1、从这两段来看,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五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
3、第六段中作者有没有隐含对统治者的批评,试说明之。

【课堂练习】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后秦击赵者再
D、始速祸焉
E、可谓智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