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1手法技巧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诗歌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学形式,其创作和鉴赏都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形式、语言、意境等方面。

下面将对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首先,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其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之一。

韵律是指诗歌中音节、音调、停顿等元素的有机组合,而节奏则是指诗歌中句子和词语的重音和轻音所形成的一种韵律感。

通过合理运用韵律和节奏,诗人可以使诗歌在朗诵时更具有韵律美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次,诗歌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通过比喻和拟人,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外,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歌所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和思想境界,而意象则是指诗歌中所运用的具体形象和符号。

通过意境和意象的营造,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有内在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深度,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诗歌的结构和布局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体裁、韵律、格律等方面,而布局则是指诗歌中各个部分的排列和组合。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布局,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有整体的美感和艺术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韵律和节奏、修辞手法、意境和意象、结构和布局等多个方面。

这些艺术手法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在美感和艺术魅力。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对诗歌鉴赏有所帮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艺术之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通感、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一、比喻比喻:借助想象,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两种事物本质不同,但二者有相似点。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答题模式: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把……比作……,突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例如: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想象,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突出了洞庭山之青翠和小巧之特点;将洞庭水比做白银盘,突出了洞庭水之清澈宁静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并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1.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可以是人衬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可以是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可以是物衬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虚实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1]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1]

牛刀小试
• 辨别下列诗 句所用的抒 情手法?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 人哉?《诗经》 1直接抒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3触景生情
4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借事抒情
1、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 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 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 景抒情。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的抒情手法是借 景抒情。诗人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营造出……的氛围,表达了……的情 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 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 (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 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 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 原,赵宋王朝仓皇南逃,苟且偷生。李 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 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 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 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苟 且偷生的行为;简洁而有 意味,颇显豪气。
二、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 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 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 想感情,言在此意在彼。一般 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 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如何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分析思想感情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表达情感的手法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修辞手法: 手法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总论情与景关系:3、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景、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借典故抒情),借事抒情。

第二步、仔细审视诗歌中的景物行为或典故的特点。

典故所表达的情感一般是固定的。

如:闻鸡起舞表达的事报效国家的愿望;燕然勒功表达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黍离之悲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思念,持节云中,表达的是对朝廷重用的盼望……景物常常与感情间有相似性。

另外,景物的描写角度及色彩的变化常常体现情感的变化。

第三步、读懂诗歌。

(一)读懂诗歌内容:1、懂得诗词的结构特点。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词。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为主2、读懂诗家语(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句子的反常组合。

(2)、抓住关键词句品情态(3)、抓住景事情。

(4)、看标题、作者及注释内容。

3、读懂诗词的表现手法。

二、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及作者的情感1、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情感;2、具体情感体现: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考查的是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一)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赏析】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二)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通《山园小梅》)(拟人)【赏析】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瑟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赏析】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四)夸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夸张)【赏析】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营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营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对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無,(高话《燕歌行》)(对偶、对比)【赏析】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在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六)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同,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反问)【赏析】经过多次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PPT课件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PPT课件
“实”,通常是指眼前的现实的景。“虚”,指过去的、想象的或梦中的景。二者结合,使表达的思 想感情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加丰富。 (3)动静结合
山川景物,有静态也有动态:静态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 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态和动态包含了景物存在的全部态势和主要特征。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 却容易产生呆滞感;写动态,有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又可能失去稳定。因而,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 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使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视听结合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
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篇章结构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反问、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用典、虚实 (想象、联想)、照应、抑扬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 景结情、总分 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诗人把自己的“情”移植到其他对象(景、物、人、事)上, 也就是所谓的“移情”。 ①借景抒情
指的是借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的抒情方式,它往往 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②触景生情
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③寓情于景
诗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与所写的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 寄寓自己的感情。
鉴赏表达方式“三步骤”
考法 阐释
诗歌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所谓鉴赏表达方式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 用。

【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10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结构技巧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

【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10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结构技巧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0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类别及作用,了解诗歌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鉴赏分析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

教学过程一、题点知识古诗词鉴赏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结构技巧分析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是诗歌鉴赏中的高频考点,务必掌握。

二、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1.熟记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鉴赏表现手法“三注意”1.注意题目问题指向。

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想象等。

2.恰当运用鉴赏术语。

鉴赏术语包括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名称,还包括其表达效果和作用的一些固定说法,鉴赏时说规范的“内行话”,就会事半功倍。

3.关注表达效果。

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揭示诗歌表达的情感。

题型对点[例](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目指明了这首诗在勾勒精卫形象时采用的是“对比手法”,答题时要围绕对比手法的使用分析。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促织①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一.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

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二、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感情类型(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百姓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对大好河山的讴歌。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风格类型整体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 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 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
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例如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 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 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 妇形象,。〔步骤一〕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 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 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 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 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 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 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 〞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 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古诗词鉴赏之手法

古诗词鉴赏之手法

要点三
意境
整首诗以豪放的语言,通过对壮丽山 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气 势磅礴的意境,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 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韵律
韵脚是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押 韵,使诗词在吟咏时更具和谐美感, 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对仗与对偶
对仗
指诗词中相对的语句,通过对仗,使诗词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同时深化了 诗词的意境。
对偶
利用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形成对偶,使诗词语言更加凝练,增强语言的的意义和韵味,通过精心锤炼,使每一个字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诗 人的情感和意蕴。
思想。
象征和暗示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诗人通常会使 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描绘事 物来暗示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含蓄深沉的表达
托物言志的诗词通常比较含蓄深沉, 诗人通过描绘事物来隐晦地表达自 己的思想,使读者在思考中领悟到 诗人的深层含义。
情景交融
景物与情感的融合
情景交融的手法是将景物与情感 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景物成为 情感的载体,情感成为景物的灵
鉴赏的重要性
01
02
03
培养审美意识
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培 养个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 鉴赏能力,提高对美的感 知和欣赏能力。
传承文化精髓
鉴赏古诗词有助于传承和 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推 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丰富精神世界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 感和哲理,通过鉴赏可以 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启 迪思想,陶冶情操。
魂。
相互衬托
情景交融的诗词中,景物和情感 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
的氛围和意境。
增强艺术感染力
情景交融的手法能够增强诗词的 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欣赏中感 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景物的美妙。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一)2024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一)2024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一)引言概述: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凭借着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性,在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词鉴赏是一门研究诗词艺术的学科,而其中的点染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为诗词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和美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的意义。

正文:一、点染手法的概念与特点1. 点染手法是指通过字词的组合与运用来达到丰富作品意境的一种表达方式。

2. 点染手法常以寥寥数字、字眼的精准运用展现独特意境,使作品更加凝练。

3. 点染手法常以形象的、直观的描写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对作品产生深入体会。

二、隐喻与点染手法的关系1. 点染手法常常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以增强作品的意境和艺术感。

2. 隐喻是点染手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3. 通过隐喻的点染手法,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使作品更具亲近感。

三、点染手法对诗词的美感和内涵的影响1. 点染手法能够为诗词注入更多的意蕴和情感,使其更富有内涵。

2. 点染手法可以使作品凝练而有力,使读者在短小的篇幅内感受到更多的美感。

3. 通过点染手法,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让读者在欣赏时感受到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四、点染手法在诗词赏析中的应用举例1. 通过点染手法的运用,使诗词中的意象更加生动,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通过一句简洁的点染,展现出作者的孤独和追求自由的情感。

2. 点染手法还可以通过对色彩、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点染,加深作品的艺术感,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通过色彩的点染,让作品更加鲜活生动。

3. 点染手法还可以通过对寓意的点染,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例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通过点染手法,展现出作品中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五、点染手法的作用与意义总结1. 点染手法是诗词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为作品注入更多的意蕴和情感,使其更加富有内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
送魏二 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
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3
补充:想象、联想与虚写的关系
想象、联想是思维过程,是方式; 虚写是结果,是手法。
01
明确: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
熟知关于“表现手法”的各种不同提问形式。
特别提醒: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
想象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02
能赏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培养欣赏鉴别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考点解读
导学案反馈
判断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01
课外拓展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点拨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第一步,结合诗词题目、注释等定位诗歌描写形象的基
本身份(将军、隐士等)。【什么形象】 第二步,结合诗词句意分析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外
貌仪表、性格品质等)。【形象的基本特征】 第三步,分析所塑造形象的时代意义或作者借以表达的
情感等。【形象的意义】 (名师导学P138)
鉴赏事物形象
答题步骤: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步骤1) ②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最能体现其 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有 哪些?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步骤2) 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 情。(步骤3)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 照应、对比。照应、对比等。
直接描写(正)和间接描写(侧) 三步作答!
【答题步骤】
②对表达情感、主题的作用,如“使诗句更具有一种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具有更强
前句(联)后 句(联)的关 系
线索 重章叠句 铺垫 伏笔照应
抑扬 过渡
如何体现主 旨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对比 画龙点睛
规律: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 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 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后“答”: 三步作答! 四个考点!
三步作答:
1.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明手法)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阐运用) 3.说出这种手法的妙处及感情(析作用)
万能公式: 手法+阐释+作用;作用=表
达效果+情感主旨。
②对表达情感、主题的作用,如“使诗句更具有一种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具有更强

以点带面 触类旁通——四首古诗词教你学会鉴赏技巧

以点带面  触类旁通——四首古诗词教你学会鉴赏技巧
而她的情郎远征,自己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言外之意是怨悔未能把握自己婚姻的命运而无所归宿。(1分)
第二首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2、明月(物2)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2分)
3、《离骚》及其作者屈原和辛弃疾心性情感一致(2分)
4、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景),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2分)
总结: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正直,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天寒之景,与我的处境相契合可谓景与情交融。
[5]帘栊:亦作“帘笼”。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6]东风:代指春天。
【理解】
伤高怀远(思念故国、家乡或远人)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被引发)千丝(谐音“思”)乱,更东陌,飞絮(暗示暮春,则常有伤春之情)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暗示爱情圆满)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ráo船桨,借指船)通(暗示“船通情难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意境凄清,暗示独对清冷夜色的苦闷)帘栊。沉恨(点出怨悔之情)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花随风去如女嫁人,“嫁”暗示女人有了归宿)东风。
(二).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解题思路及答案】
1、明确手法:词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直接抒情和借物抒情相结合(答出一种即可得1分)
2、分析手法:把人的行为动作赋予自然物,将桃花杏花拟人化,说它们还懂得嫁给东风。富有情味,亲切可感,生动可爱,委婉含蓄。(1分)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一)五步鉴赏山水田园诗 含解析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一)五步鉴赏山水田园诗 含解析

山水田园诗是高考常见的题材之一,近年来颇受命题者青睐。

那么山水田园类诗歌有哪些特点?常见题型有哪些呢?品析炼字和分析意境是考查山水诗的两类主要题型,借景抒情手法是考查山水诗的命题核心点,我们应在备考中给予足够重视。

下面就教你快速赏析山水田园诗,实现山水田园诗轻松提分的梦想。

一、概念解读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二、山水田园诗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三、常见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

注意积累常见意象与寓意。

例如:(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手法
3.白描 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形象描摹,不重词藻修饰与 烘托渲染。 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水滴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4.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一静一动, 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手法 5.虚实结合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景、实境。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清,却又能从字里 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 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十年生死 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昨夜幽梦忽还 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描写手法
1.渲染
从正面着意描写,使画面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 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花。”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描写手法 2.烘托(衬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物象更为突出。烘托 包括两种:一、正衬,二、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人 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通过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象,既使 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燥,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 春涧的寂静。
抒情手法
3.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
4.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 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向出疏桐。居声高自 远,非是藉秋风。”
抒情手法 5.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如欧阳修《梦中作》“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 思家。”
6.借古讽今 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 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 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叙事抒情 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卖炭翁》。
参考答案: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 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 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 愤。
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 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 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3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用典 抒情 6.借古讽今 (二)描写手法 1.渲染 2.烘托分为正衬、反衬 (以乐景衬哀情、动 静结合 )3.虚实结合4.视觉和听觉角度 5.细节描写6.点 面结合7.正侧面 (三)修辞手法 1对比 2.夸张 3.拟人 4借代 5对偶6比兴7顶真8双关、 设问、反问、反语
修辞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 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 师又一年。” 2.拟人 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修辞手法 3.对比 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比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能用具体地常见 的事物表述那些不很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 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 如《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 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 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 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 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诗句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 ”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 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 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