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1

合集下载

《蜀相》理解性默写(1)

《蜀相》理解性默写(1)

《蜀相》理解性默写
1.《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蜀相》结尾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5.《蜀相》中诗人自问自答,把一种追思缅怀情意,作了极为细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沉郁悲壮”的气氛的句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⑴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⑵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

答案:⑴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⑵自和空最好。

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

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

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

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不能。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

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

相关阅读练习一6. 作为律诗,本诗用字精当,韵律和谐,就对仗而言,第二联最为工整。

7. 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原创版)
目录
1.蜀相全诗概述
2.蜀相全诗的感情基调
3.蜀相全诗的艺术特点
正文
【蜀相全诗概述】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绘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诗歌。

全诗共八句,以诸葛亮的生平为线索,展现了他在蜀汉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蜀相全诗的感情基调】
蜀相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对诸葛亮的赞颂和敬仰。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诗歌的题目“蜀相”就可以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尊崇之情。

在诗中,杜甫将诸葛亮与战国时期的名相管仲、乐毅相提并论,进一步突显了诸葛亮的伟大。

同时,诗中对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赞颂,都展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蜀相全诗的艺术特点】
蜀相全诗在艺术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围绕诸葛亮的某一方面展开,形成了完整的诗歌结构。

2.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如对仗、排比、设问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诗歌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智慧、勇敢等品质的崇尚,具有深刻的寓意。

总之,《蜀相》一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和敬仰,展现了他在蜀汉时期的卓越才能和丰功伟绩,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忠诚、智慧、勇敢等品质的崇尚。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词句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师:出兵。

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文解释】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词语解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古诗蜀相注释

古诗蜀相注释

古诗蜀相注释原文:蜀相⑴丞相祠堂何处寻⑵?锦官城外柏森森⑶。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⑷。

三顾频烦天下计⑸,两朝开济老臣心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⑺。

注释译文: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译: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赏析古诗《蜀相》唐 杜甫

赏析古诗《蜀相》唐 杜甫

03
《蜀相》对后世文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 “诗史之祖”
杜甫在《蜀相》中表达 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 念
杜甫的《蜀相》是唐朝 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现代解读和启示
《蜀相》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对 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蜀相》的历史影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唐诗的经典之作。
思想深度。
3 《蜀相》的艺术特点
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01
音韵优美:《蜀相》的
音韵和谐,韵律优美,
节奏明快
02
节奏鲜明:诗歌的节奏
感强烈,使得诗歌更加
富有感染力
03
语言简洁:诗歌语言简
练,用词精炼,使得诗
歌更加精炼和有力
04
意境深远:诗歌的意境
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蜀
相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歌的语言和用词
A
现代意义:《蜀相》中的诗句可以启发我们关注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 会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蜀相》中的诗句还可以启发我们要珍惜和平, 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赏析古诗《蜀相》唐 杜甫
演讲人Leabharlann 目录01. 《蜀相》的背景与主题 02. 杜甫的诗歌风格与表现手法 03. 《蜀相》的艺术特点 04. 《蜀相》的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
1 《蜀相》的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
时间:唐朝安史之乱 时期
杜甫时任蜀郡都督
地点:成都
创作目的:表达对国 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蜀 相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用字简练,语句凝练
B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C

《蜀相》(共33张PPT)

《蜀相》(共33张PPT)

三顾堂: 建于清康熙五十 八年(公元1719 年),是刘备"三 顾茅庐"、诸葛亮 作《隆中对》的 纪念堂。
知识回顾
•杜甫(712—770)
字_子__美_,自称_少__陵_野__老。他创作 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诗_史_”,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
也被誉为“____”诗。圣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 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 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 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 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 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 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 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感情基调?
伤感、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 深沉,读出点感伤。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如果要你将全诗
悲 出师未捷身先死,
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 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
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 深沉、叹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
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
摘要:
一、蜀相全诗背景介绍
二、蜀相全诗主题解析
三、蜀相全诗感情基调分析
四、蜀相全诗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蜀相全诗背景介绍】
蜀相全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绘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篇史诗。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状况。

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亲眼目睹了唐朝的衰落,因此在诗中借诸葛亮之形象,寄托了恢复唐朝盛世的愿望。

【蜀相全诗主题解析】
蜀相全诗以诸葛亮为主角,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表现了杜甫对这位蜀汉丞相的崇敬之情。

诗中描绘了诸葛亮从隐居隆中、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到五丈原逝世的过程,展现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

同时,蜀相全诗也反映了杜甫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蜀相全诗感情基调分析】
1.敬仰之情:杜甫对诸葛亮的才能、德行和为国家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2.惋惜之情:杜甫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未尽其才便离世表示遗
憾。

3.期望之情:杜甫借诸葛亮之形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的渴望。

4.忧患意识:杜甫在诗中对唐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表示忧虑,寄托了改革的期望。

【蜀相全诗对后世的影响】
蜀相全诗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对诸葛亮的描绘成为忠臣的典范,为后世士人树立了榜样。

同时,蜀相全诗也表达了杜甫的政治抱负和忧患意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启示。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⑴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⑵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

答案:⑴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⑵自和空最好。

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

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

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

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不能。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

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

相关阅读练习一6. 作为律诗,本诗用字精当,韵律和谐,就对仗而言,第二联最为工整。

7. 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蜀相》知识点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蜀相》知识点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蜀相》知识点《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

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

《蜀相》翻译和赏析

《蜀相》翻译和赏析

《蜀相》翻译和赏析《蜀相》这首诗是出自杜甫笔下的,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下面是关于《蜀相》翻译和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蜀相》翻译和赏析(一)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赏析:《蜀相》是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蜀相》翻译和赏析(二)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赏析杜甫《蜀相》

赏析杜甫《蜀相》

赏析杜甫《蜀相》杜甫的《蜀相》一诗以蜀相刘备为主要人物,反映了一代政治家的悲剧,表达了杜甫对中国历史推移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叙述了刘备做为封建大君的悲哀,涵盖了困惑、暴乱、坚守、担当、仁政、英勇、政治、法律、道义、民生和人性等诸多主题。

蜀相刘备是三国时代贵族文化的典范,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统治者和军事家,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敬业的精神。

《蜀相》一诗清晰地把握住了刘备的宏大形象,正如诗中所言,“用兵有纪,民办有方。

汉室宗庙,俨然临绝”,可见其临危不惧,敢作敢当的英烈豪情。

诗中崇尚“效颦虔诚”,重视“志士仁人”,极尽毕恭毕敬之力,赞誉“勇士仗义”,体现了他对战场仁义的极高认同。

他为把握统治立法之门,“金错刀,玉错钩,把书奉缔汉家礼”,竭尽全力担当为天下的安危勇者。

杜甫的《蜀相》一诗歌颂了刘备的宏大形象,让人们认清了传统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前代英雄英烈的情感和尊敬,抒发了他对过去的完美礼仪和古代礼法的无限感慨。

他通过诗歌把历史记载,把过去的英烈们永远留在传奇中,表达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传承。

综观《蜀相》一诗,杜甫对刘备的描述充满了热情和敬意。

他用“天赋宝藏,三分是英豪”的句子,把刘备的智慧和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也通过“结社击贼,援弩护国”这样的句子,感叹刘备担当民族危机的英雄气概。

诗中有很多句子反映出杜甫对刘备的真诚崇敬,“罢官犹辅国,诚有恩义”,“但看社稷荣,不见斯人艰”,“关陇无还师,会稽魂何残”,都是对刘备的赞美和尊敬充满感慨。

杜甫的《蜀相》一诗,既是咏叹传统封建礼法的智慧和大礼,也是对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崇敬和赞美。

他的诗情感极为深厚,不仅把传统封建社会中政治家的价值和生活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把杜甫对刘备的崇敬和赞赏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杜甫《蜀相》赏析范文1份

高中语文杜甫《蜀相》赏析范文1份

高中语文杜甫《蜀相》赏析范文1份高中语文杜甫《蜀相》赏析 1《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__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__(760年)。

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游成都__,却为什么要题作《蜀相》?写蜀相的“两朝开济”,为什么要先提到刘备的“三顾茅庐”?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寻踪觅迹,来探寻一下“诗圣”的心迹。

为什么要题作《蜀相》?一种解释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见人教版《教师用书》)。

这似乎有些道理。

但游记也可以涉及到有关的人物,游__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也是顺理成章,这种解释当然有些牵强。

所以,这其中,应该还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贞观之治”,中间经过高宗、武后朝,至玄宗当政迎来了“开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乱”前增至五千余万,国力空前强盛。

但是,随着玄宗的老迈,李林甫、杨国忠两位__先后把持朝政,将一个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葬送了。

随着安禄山起兵,各种矛盾突然如决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势急转直下。

兵连祸结,哀鸿遍野。

杜甫舍妻弃子,亲历了战乱,其间耳闻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痛苦,能不忧心如焚吗?痛定思痛,他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

于是,在成都刚刚安定下来,他就寻来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写专程寻访__,这是“起”。

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

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

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

杜甫参谒__,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但这未免有些偏题——捡芝麻漏西瓜了。

《蜀相》-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相》-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顾 频
相 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映寻
歌 赏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


阶,
未 两 碧 锦 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草官


自城
森森——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
先 济 春 外 《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


烦 天 下 计


歌 何

颔联描绘的是一幅带着浓浓寂寞和悲凉情
赏 寻 感的春色图。正所谓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
师 未
, 两
阶 碧
析 ,
锦 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捷 身
朝 开
草 自
官 尽管眼前的武侯祠春色无限,但时过境迁,物

先 济 春 外 是人非,先贤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再没有像
死 ,
老 臣
色 ,
柏 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心中涌起无限感伤与

长 心 隔 森 凄凉之情。
使













顾 频
相 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









映寻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 赏

统编版《蜀相》精美课件PPT1

统编版《蜀相》精美课件PPT1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 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 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 用火攻。
• 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
整体感知
• 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谋,未出茅庐已定天 下三分,联吴拒曹,入川建国,之后,把个蜀国治理得 井井有条。但是,只有贤相,就能成就大业吗?想那诸 葛亮,结庐于隆中,躬耕于垄亩,是谁三顾草庐之中, 请他出山?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小青年,白面书 生,乳臭未干,是谁力排众议,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 又是谁,给了他无限信任,使他敢于尽心竭力?历代历 朝,缺过能臣良将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玄宗一朝可谓人才济济,但一个李林甫,口蜜腹剑, 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权使诈,闭塞言路,同时的张九龄、 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从而使得玄宗与贤 臣阻隔,其后杨氏姐妹,权倾朝野,杨国忠胡作非为, 搞得天昏地暗。纵使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为呢?所 以杜甫接下来说:
-----点作用
首联:寻访祠堂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锦官城外柏森森。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叙事(仰慕)
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映阶碧草自春色, 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颔联:祠堂春色 写景(叹惋) 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隔叶黄鹂空好音。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国难当头,人心动摇,乱世“思”英雄,乱世 “思”良相。杜甫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 是那么深切。而由于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痛切地 认识到:只有良相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那个以 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良相离开了明 君的信任、支持,毫无作为。这正是“穷年忧黎 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呼告,正是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在武侯祠的 哭诉。

沉郁顿挫浑然天成_杜甫_蜀相_赏析

沉郁顿挫浑然天成_杜甫_蜀相_赏析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当地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西沙的西边,盖了几间茅屋,暂时得以歇脚。

就在草草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

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

《蜀相》是诗人初谒武侯祠时所写的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表明作者意在人而不在祠,显示作者是以十分尊敬的心情,把诸葛亮的生平地位与事业规模,作了概括的揭示。

首联二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

把一种追思缅怀情意,作了极为深沉的表达。

“丞相”这一称呼,则较“蜀相”递进一步,自然仍是表示尊仰之意。

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的心绪,是一心造访,并非信步偶见。

这就把自己对武侯的景仰,提笔点明,也替下文的高度赞颂,安下了伏脉。

使得全诗和谐统一,首尾相衔。

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唯老杜为然。

其间委婉顿挫,总非平直。

”这个首联二句,就已奠下全诗“沉挚悲壮”的风格基础。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外部说到祠堂内部,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抒发凭吊情怀。

时当春令,祠堂阶下有迎春的绿草,森森的树上有会唱的黄鹂。

然而一用“自”“空”二字周旋,抒情状态便幡然改异。

原来这两句的目的并不在于写景,而在于抒情。

当诗人走进祠堂的大门,一片肃穆幽静的景色扑入眼底使得他百感交集,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一向蕴蓄已久的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贤的强烈崇敬爱慕之情,就如波涛喷涌,不可遏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 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 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整体感知
诗的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各写了什么内 容? 首联:以问路时的问答形式, 写诗人去武侯 祠途中的情况。 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 颈联:精辟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 尾联:叹惋诸葛亮壮志未酬
品味探究
探究一:说一说,在首联当中, 探究一:说一说,在首联当中,哪些词语用得比 较传神,有何作用? 较传神,有何作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明确: 丞相——不称“蜀相”,显得亲切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 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 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探究二:古人在评诗时常有“诗眼”一说, 探究二:古人在评诗时常有“诗眼”一说,所谓 诗眼”就是诗句当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诗眼”就是诗句当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请 找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找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 寓 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 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 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 “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 语皆情语也。 品味这话的含意, 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 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 寄意的载体, 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服务, 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 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 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 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明确: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 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 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于 景 、 乐 景 衬 哀 情 情
此联写丞相庙宇幽静、寂寞, 此联写丞相庙宇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 被人遗忘; 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 者少,只有引古人为同调, 者少,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 的怀古之心啊! 的怀古之心啊!
小 结: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 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 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 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 的理想。 的理想。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 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 (主旨) 主旨) 未就的深沉感慨。 未就的深沉感慨。
杜甫草堂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公元760)。杜甫避乱成都 公元 。 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 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 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 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致君尧舜上,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 出自《 理解为: 使风俗淳”(出自《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理解为: 辅佐皇上, 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 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 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 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 淳朴的生活 )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 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 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 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 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 挽救时局的 开创基业、 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 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 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 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 蜀相》 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名的一首。
作业:
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 赏析本单元另一首歌颂诸葛亮的诗歌:陆游 《书愤》(P16)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 意。 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作者 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杜甫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知人论世,
杜甫( ),字子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 -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 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 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 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 表作有“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 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 家别》)等。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 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唐肃宗时,官左 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唐肃宗时, 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因其卓 多首,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多首 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 诗仙” 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 著有《杜工部集》 名。著有《杜工部集》。
长 使 英 雄 泪 满 襟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三 顾 频 烦 天 下 计
隔 叶 黄 鹂 空 好 音
映 阶 碧 草 自 春 色
锦 官 城 外 柏 森 森
丞 相 祠 堂 何 处 寻
蜀 相
置身诗境, 置身诗境,熟读成诵
(1)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基调: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 基调: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 常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它 。 结合刚才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结合刚才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伤、 明确:感伤、叹惋 。 朗读时:要读得稍慢 读得深沉 读出点感伤 稍慢, 深沉, 朗读时: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
思考:颔联中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 哀情,抒发了他对诸葛亮的怀念,更含有诗 人对忧国忧民热血知音少的感慨。
探究三:在颈联当中, 探究三:在颈联当中,诗人刻画了一 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繁天下计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 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 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
探究四: 诗歌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探究四: 诗歌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 英雄”指谁? 泪满襟” 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谁?“泪满襟”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明确:诸葛孔明、功业未就者、诗人 明确:诸葛孔明、功业未就者、 泪满襟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献身精神的景 事业未竟的痛惜。 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