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2)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相信你们在课外阅读中一定了解了更多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交流)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板书课题:南辕北辙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做上记号,再想办法解决!
2、读了课文,你能看着屏幕复述一遍课文内容吗?(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大家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生字,你能把你解决的办法和记字的秘诀告诉同学吗?(生生交流)
2、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3、指名读课文,听后评议
四、体会寓意,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读书体会: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谁能帮他解答?(生生互动,师相机点拨)
3、大家真会读书,体会也很深,你们想象一下,季梁的朋友会到达楚国吗?为什么呢?条件那么好,怎么会这样呢?
4、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看看该用什么语气,小组讨论一下,能表现他们的心理和态度!(抓住“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几个词体会)
5、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6、现在你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了吗?
五、拓展课文,布置作业
1、如果季梁的朋友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劝说他?(想象说话)
2、你学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象他这样的人吗?举例说说!
3、自主选择作业:(A、读故事书B、讲故事C、写话:我想对你说----)。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教案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寓言两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理解并运用“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材料: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故事、PPT、讨论问题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启发思维)1. 展示一幅图画,图中有一只羊,但是没有牢。
让学生看图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养牢羊?如果不养牢羊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补救?(老师以提示学生为主导)二、阅读故事1. 让学生阅读《亡羊补牢》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大意。
2. 引导学生思考: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分享,老师总结各组的观点。
三、学习“亡羊补牢”的寓意1. 美育环节:播放一段羊被掠走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羊被掠走时,人们的失落和后悔之情。
2. 对话练习:让学生模仿主人公和朋友之间的对话,掌握“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寓意。
3. 角色扮演:分小组,设计几个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如何补救过失。
四、引入第二则寓言故事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想去北京,但却不知道南方和北方的区别,他会怎么做?他会到达北京吗?2. 让学生猜测和分析故事的寓意。
3. 学生阅读《南辕北辙》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大意。
五、学习“南辕北辙”的寓意1. 分组讨论:讨论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2. 学生分享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3. 引导学生理解“南辕北辙”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南辕北辙”的情况。
六、总结和延伸1. 总结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进行串联。
2.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于“亡羊补牢”或“南辕北辙”的经历?分享一下收获和感悟。
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与否,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性。
2. 学生思维能力:观察学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入程度。
南辕北辙第一课时
2.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来自事?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导案
修改
一.谈话导入。
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
二.初读故事《南辕北辙》。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三.检查初读情况。
四.分角色读文。
1.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分角色读。
五.表演课文内容。
1.学生准备。
2.指名展示表演。(四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
六.拓展。
1.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
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
西永一小导学案
课题:9南辕北辙课型:新课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学案
修改
1、四人小组合作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2、面对问题,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南辕北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并能复述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倾听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南辕北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析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故事情节:(1)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探讨寓意。
5.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准备几个类似的寓言故事,如《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等。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教案)【新版】
《寓言两则》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想去在南边的楚国,确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的事。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读懂两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5个生字。
重点:体会两则故事的寓意。
教法:创设情景
学情:学生喜欢寓言,但其道理不明白。
教程:
一、自主学习。
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展开自学,教师在确立目标自学过程和自学评价中适当点拨。
二、讨论寓意。
1.联系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关键言行。
2.联系寓言故事中揭示的句子。
3.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
三、表演故事
可让学生选作
1.创造性复述故事
2.给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填写旁白。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检查识字。
五、推荐作业。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行动与目标一致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用法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南辕北辙》的文本。
2. 相关资料、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南辕北辙》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词典,理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4.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成语“南辕北辙”的用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水平。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设计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思考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南辕北辙》的教案设计2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南辕北辙》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事件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寓意。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改正错误。
(3)教育学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珍惜机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寓意,联系实际生活,学会面对挫折和错误。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
4.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简要介绍《南辕北辙》的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2.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及课文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分析角色与寓意(1)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4.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深入学习,联系实际(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联系实际生活,学会面对挫折和错误。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以及如何应对。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
(2)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动机,以及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学会通过故事来启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善于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学会通过故事来启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动机。
(2)如何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南辕北辙》的故事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南辕北辙》,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思考题目,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动机。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进行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思考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南辕北辙》相关文本。
2. 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3. 思考题目: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成语“南辕北辙”及其寓意。
(2)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
(2)学会通过成语故事,提炼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事要顺应规律,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懂得改变方向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成语“南辕北辙”的意思及用法。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成语“南辕北辙”的来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寓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内涵。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运用成语“南辕北辙”造句,并写在日记中。
3.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人生智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南辕北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成语“南辕北辙”进行表达。
3. 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的深度。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情景,增强对成语的理解。
2. 案例分析: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案例为例,让学生明白成语“南辕北辙”的适用场景。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成语“南辕北辙”的来历、用法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懂得听取他人意见,珍惜自己的目标。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领悟故事中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理解。
2. 故事寓意的高度概括。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课文翻译及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故事《南辕北辙》的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节。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言文的语言。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思维,引导学生领悟故事寓意。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寓意。
教学反思:六、课堂实践(15分钟)活动设计: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角色,包括主人公、旁白、评论员等。
2. 每组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故事情节。
3. 其他小组观看后,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老师展示几个与《南辕北辙》类似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挫折和困难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小组竞赛(15分钟)活动设计:成语接龙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寓言《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寓言的意义。
(2)学会通过举例、讲述等方式,向他人传达寓言的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道理,改正错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寓言《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理解并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学会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寓言《南辕北辙》,理解故事内容、比喻和寓意。
(2)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情节。
(2)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准备与同学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其他寓言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寓言《南辕北辙》。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寓言《南辕北辙》,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寓言《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4. 实例分析:(1)学生举例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寓言《南辕北辙》中的道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复述寓言《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 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寓言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南辕北辙》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故事。
2.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辕车夫在行驶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错误方向,最终导致车马疲惫、人困马乏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 学会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3.2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寓言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南辕北辙》。
4.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情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背诵故事,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价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6.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寓言故事介绍介绍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
7.2 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遵循规律,树立正确的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南辕北辙”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运用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讲解成语“南辕北辙”的来源和意义。
5. 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南辕北辙”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成语运用。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南辕北辙》并背诵。
2. 运用“南辕北辙”成语造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理解课文内容和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讨论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巩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成语运用。
在作业布置中,注重学生的抄写和背诵,以及成语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反思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思考,学会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行动与目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2)学会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南辕北辙》的故事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图片和教学课件。
3. 教学卡片:用于生字词的学习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南辕北辙》的故事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自查字典或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实例分析:(1)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让学生结合实例,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5. 课堂小结:(2)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给家长讲述《南辕北辙》的故事。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南辕北辙”及其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上网搜索,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3)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成语“南辕北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方向”、“目标”等。
(2)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4. 巩固式教学法:通过课后作业、练习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或黑板。
4. 作业本、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3. 讨论与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全班交流,总结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推荐精品语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南辕北辙》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的音形义。
2.正确读写“南辕北辙、盘缠、硬要”等词语。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语言故事。
4.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同学们,你都听过那些寓言故事呢?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展示给大家。
(诵读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及相应的图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寓言故事——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南辕北辙。
2.介绍南辕北辙的故事梗概及图片资料。
二、新授(一)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辕和辙的课件,仔细观察“辕”“辙”,你有什么发现?(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
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
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感知大意。
1.打开语文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其中是谁南辕北辙?2.学习生字新词。
3.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他南辕北辙的行为吗?4.课文中也有一句话非常肯定地概括写了他南辕北辙的行为,请找一找。
(三)学习寓言,体会寓意。
1.课件出示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1)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
(板书:南北目的行动)(2)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理解生字“硬”,“硬要“什么意思?给“硬要”换一个词语。
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3)朗读句子。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第1课时】南辕北辙》课件
从中可以看出,赶车人愚昧无知、自以为是。
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朋友力劝赶车人改变方向。但是赶车人接连为自己 的错误做法寻找理由。表现了赶车人十分自负、固执, 不知道找准正确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条件。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他的马越好,赶 车的本领越高,盘缠带得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了。 这是对赶车人做法的评论,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硬要”写出了赶车人的固执。马跑得快、赶车的 本领高、盘缠带得多,在他看来向北也能到达南方,
听别人的劝告,只能错上加错。
串珠问题: 1.赶车人要去哪里?他怎么走的?赶车人说出了哪些 理由? 他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向北走。面
对路人的质疑,他说出的理由是:他的马跑得快,他
的驾驶技术很高,还带了很多的盘缠。
2.赶车人能到达目的地吗?为什么?你觉得赶车人是个怎 样的人? 不能,因为他的方向错了,条件越好,离自己的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 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 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 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我会认
yuán
zhé
辕
辙
易读错字
zhé
南辕北辙
理解词语 把式: 专精某种技术的人。
狼狈: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 和目的相反。 造句:图书馆在左边,你往右走,这不是 南辕北辙吗?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9 自然段)不听劝告。写从前有 个人想去在南边的楚国,却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而 且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第二部分(第10 自然段)南辕北辙。评论赶车人
的做法,揭示寓意。
最新浙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滥竽充数)优质课教案 (1)
寓言两则教学流程:一、读课文,找感觉。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你对哪一则寓言比较感兴趣,告诉大家。
指导念准两个成语:南辕北辙、滥竽充数。
2.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
如果你能读出与他不同的风格,请你展示自己的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风格吗?二、品课文,悟道理。
1.两则故事很短小,但只要你爱思考,就能从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可以先与同学讨论,待会儿你们说,你们评,老师来做听众。
2.同学各抒已见,请支持他的意见。
同学举手。
同学们最赞同谁发言?3.那么,用“南辕北辙”和“滥竽充数”这两个词作为故事的题目,你觉得合适吗?(课件演示两则成语的意思)这是老师从成语词语中查出的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跟同学们刚才说的一致吗?我的感觉是:同学们谈得比它生动、又丰富。
我们还是小学生,读了故事能领悟到学习中的道理;长大后走上社会,你再读这个小故事,会领悟到又一层道理。
只要我们静心读书,善于思考,我们会发现,文章也像一颗树,有无穷的生命力。
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一同成长,同学们信吗?三、评人物。
让我们试一试。
(课件演示:《寓言二则》新读)这个“新”,就是让你换个角度,用新的眼光去看看这个小故事,也许就会发现,它还有新的含义。
1.同学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课件演示: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想跟同学讨论吗?可以离开座位跟任何同学讨论。
2.组织交流。
同学发言,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举手表示。
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去楚国的人:A.说话幽默,性格乐观。
B.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C.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
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C.3.引导修改原文。
照你的看法,这课文该怎么读?读后,有没有想把文中有些语句改一改?课件出示:①《南辕北辙》最后一个自然段。
改为:他的朋友呆呆地站在那儿想:这位老兄一向不傻呀!莫非……②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的音形义。
2.正确读写“南辕北辙、盘缠、硬要”等词语。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语言故事。
4.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同学们,你都听过那些寓言故事呢?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展示给大家。
(诵读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及相应的图片。
)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寓言故事——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南辕北辙。
2.介绍南辕北辙的故事梗概及图片资料。
二、新授
(一)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辕和辙的课件,仔细观察“辕”“辙”,你有什么发现?
(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
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
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感知大意。
1.打开语文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其中是谁南辕北辙?
2.学习生字新词。
3.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他南辕北辙的行为吗?
4.课文中也有一句话非常肯定地概括写了他南辕北辙的行为,请找一找。
(三)学习寓言,体会寓意。
1.课件出示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
(1)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
(板书:南北目的行动)(2)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理解生字“硬”,“硬要“什么意思?给“硬要”换一个词语。
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
(3)朗读句子。
2.他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却如此固执地往北走,他有什么理由硬要这样做呢?请读读文中朋友与他的对话,划出坐车人的理由。
(1)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2)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3)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
你同意他的“理由”吗?为什么?
3.反馈交流理由,随机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并板书。
4.他就是认为自己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所以即使朋友再三的劝他,他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5.请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个人当坐车人,读出他的“固执”,另一个人当他的朋友来诚恳地劝一劝他吧!——指名分角色朗读,随机指导。
坐车人:抓“没关系”读出他的自以为是,无知。
朋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换成陈述句怎么说?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
6.放飞想像:坐车人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你们想像一下,楚国在南方,而他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
7.那将会是多么可悲的下场!古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
坐车人的愚蠢就在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相反,他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出示句子,齐读: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这句话重复出现了哪个词?前三个“越”强调了什么?后一个
“越”强调了什么?(条件越好,离目的越远,结果适得其反。
)
8.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结果。
随机提供关联词来说说。
(虽然…但是…尽管…可…无论……都……不管……都……即使……也……)
9.此时,你想对那个坐车人说些什么?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
10.再次读题,“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行动和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就会越远。
)形容这个意思的还有一个成语:背道而驰。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1.早在2000多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看动画。
2.其实,别说在2000多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举个例子说说。
(1)在学习上,方法不对,其效果就是南辕北辙。
(2)你去坐车,乘错了车,其效果就是南辕北辙。
三、练习
1.是呀,你瞧,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也有像魏王这样的事,如果你想告诫他,给他讲这个故事,你会讲吗?
2.明确复述要求:
3.学生自由练习。
4.指名讲,点评。
四、总结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五、作业
收集寓言故事,进行课外阅读。
六、板书
寓言两则
目的行动
马快
南辕北辙车夫好远
盘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