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归隐现象与管晏的隐逸观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2016年11月上青春岁月19纵观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可以发现在文人中,归隐是一种常见现象。

他们大多是因为官场黑暗,生活浑浊而选择归隐。

然而,具体的个人性格和社会背景不同,影响了他们归隐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本文就这三种归隐方式各自列举现象,分析原因。

一、小隐隐于野小隐是指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

小隐于山林是最简单直接的归隐方式,乃隐逸之本位。

小隐时间出现得最早,传说三皇五帝时就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于山林之士,而《周易》则是阐发隐逸思想的最早蓝本。

先秦隐逸风潮兴起,儒、道两家的思想是为隐逸奠定了思想基础。

两种思想互补使得一股“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主流思潮形成。

而当时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政治黑暗。

故许多士人纷纷选择“隐于林”来彰显独立人格和价值理想。

比如“竹林七贤”,在精神上,他们“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在体貌上,他们有着“若孤松”、“若玉山”的健壮之美,可见他们的快乐更接近自然,更接近生命本身。

而最为后人所熟知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追求自然之乐的田园之乐,他的那首《饮酒?其五》就可以体现自然之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汉末年,王室势衰,宦官外戚争权,党锢祸起。

士人对礼教的轻蔑和对政治的游离,直接导致汉末隐逸之风的流行。

竹林名士放情肆志,栖神山林,以隐逸作为反抗司马氏政权的手段,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终遭斧钺之祸。

嵇康被诛、向秀失图造成当时文人对现实政治的畏懼心理,士人欲仕不甘,欲隐不能,动辄得咎,这种政治高压使“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的隐逸之风盛行。

文人诗赋中虽大力渲染隐逸之萧散恬淡,心灵之自由纵恣,但物质上的匮乏、生活上的潦倒、精神上的空虚毕竟是小隐生活的常态。

这种“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人格情操虽然让人点赞,但其与世睽隔的孤寂和离群索居的生活却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精神境界也确难达到,故而汉代《招隐士》诗中在渲染隐逸荒寒凄清之境后发出“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吁求。

早期归隐现象与管晏的隐逸观

早期归隐现象与管晏的隐逸观
l . The lo pr po e h tac un r on c i h r t . Therv e wa s d u n t i wn e - y y a s o s d t a o t y c s rptt e he mis i i w sba e po hero x pe i n e nd wa r ft d a o usn h i htma .Th i o os lo on c i tn h r re c s a s a pa to he i e f“ i g t e rg n” e rpr p a fc s rp i g t e he — mis p a d a c i e p r n t e d e ’a ta tng t l nt t l ye n a tv a ti h uk s t r c i ae s,wi i u po tf o pe l nd s a iii g nn ng s p r r m op ea t b lzn
t o it he s ce y。 ・
Ke r s:s c u i n;Gu n Zho g;Ya n y wo d e l so a n n Yi g;r cus io o hy;r a o e l e ph l s p e s n;sg fc nc i niia e
Ab t a t sr c :Se l i n c n beda e c o t e a ce ttme nd c v ncn vde c fise it nc a cuso a t d ba k t h n in i sa on i i g e i n e o t x s e e c n be f nd i a g a d Zhou Dy s y twa n t ou n Sh n n na t .I si heSprng a t i nd Au umn Pe id t ts c u i c m ef ro ha e l son be a l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一、陶渊明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教化、曾幻想“科举济世”,出仕做过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

但当时社会动荡,统治阶级矛盾突出,政权不稳定。

当他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使他愤而与仕途决裂,积极地投入到所期羡以久的田园生活之中。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

透过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教材P70关于陶的知识性介绍)二、陶渊明作品欣赏(一)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内容平实、意境浑融1、《和郭主簿》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疏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本诗写出了作者归园生活的闲适愉悦,在平和自然的语言中层层传递着作者内心油然的快乐,抒发了他内心怀古之幽情。

全诗所写都是农村常见的平常之景和日常生活之景,所用也都是极朴素平淡的语言,但带给我们的是深厚的真情和无穷的回味,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又淡而有味,意蕴醇厚的特点。

此诗具有陶诗典型风格特征,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之中,蕴含幽美而和谐的意境,生动表现了一代高人的胸襟和情趣。

2、《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

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

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也说陶渊明的归隐

也说陶渊明的归隐

也说陶渊明的归隐作者:谢淑芳来源:《卷宗》2014年第10期摘要:陶渊明时隐时仕,而最终隐居,他这一特别的人生经历非常有趣,值得探讨。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最近读了些关于隐逸、六朝隐士和陶渊明归隐的书籍和文章,颇有感触,启发亦深,于有些观点是心有戚戚,亦有不以为然者。

以下分别述之。

隐逸行为早在上古已有,从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到《后汉书·岑彭传》“招聘隐逸,与参政事。

”再到《晋书》设《隐逸传》,隐逸这一名词遂被广泛使用,成为隐居之人的通称,隐逸的流风余韵也历代不绝,成为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

隐逸之风往往盛行于动乱的年代,正如孔子所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此“卷而怀之”近似于“隐”。

早在东汉桓灵帝之后,由于士人进身之途受到阻碍,尤其自“党锢之祸”以来,士人满怀的济世理想和治国热情备受打击,为求全身避祸,他们甚至抛弃一贯以来所奉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积极入世传统和士阶层的历史使命,纷纷隐居起来,隐逸之风渐行。

及至三国两晋,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政权易手,合分交替,兼并内讧,连年混战。

在政治角逐中更有大批士人成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何晏、稽康、陆机陆云兄弟、潘岳这类“大名士”都是如此。

魏晋时期,终于形成希企隐逸的风尚。

隐逸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风气之盛,可谓空前绝后。

其时隐者队伍也特别庞大,据《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和《北史》中隐逸传所载,隐士就有80多人。

当隐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种朝野、士庶普遍追求倚重的思想行为时,士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士人精神世界里的追求建功立业之心日淡,而向往人格独立摆脱世俗羁绊的倾向日重。

两晋时期,便有许多名士选择了隐逸生活:如阮籍隐于朝,稽康隐于市,陶渊明隐于山林。

身虽隐居,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平静,理想与现实、世俗与情趣、物质与精神的重重矛盾,仍然冲击着他们于现实并不能忘怀的心。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精选文档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精选文档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精选文档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归隐是我国古代文人普遍向往或亲身体验过的生存状态。

在古代文学史上,多数文人是内心有归隐之意(意隐),心系田园山林,而身在市井宫廷,很难从根本上割舍红尘俗世,达到心随物(物欲)外、物(自然)我相融的做人境界。

而被誉为隐者,长期远离官场闹市、隐身田园(身隐),并能自耕自足的文人,是较少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不计荣辱贫富,清心寡欲,怡然自得,是高洁之士的典型。

从意隐到身隐,是古代文人归隐的两种不同境界。

意隐是理想化的精神向往,身隐是现实性的人格追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集中反映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

作品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

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杂诗》第五首)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在二十九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进入仕途。

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

但在那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

陶渊明本有爱慕自然的思想,而在老庄思想和隐逸之风的影响下,这种对自然的爱慕表现为对隐逸的企慕。

因此,当仕途不得志时,这种思想便常常刺激着他。

十二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碰壁、失望、归隐,然而他没有死心,再抱着希望出仕,再碰壁、再失望、再归隐,先后三仕三隐,任过江州祭酒、桓玄的幕僚、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

直到四十一岁那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由陶诗看陶渊明的归隐情趣

由陶诗看陶渊明的归隐情趣

由陶诗看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寻阳采桑人。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皇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

父亲陶逸做过安成太守,仕宦历三代之久。

然到了陶渊明一代,家世已经衰颓。

他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所谓“弱冠逢世祖” 。

那时正是一个门阀势力强固统治的社会,士庶的界限非常严格,他的处境很难在仕途上求发展的。

加以中年屡经丧事,又遭火灾,“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生活的确很困苦。

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卑劣和腐败,“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所以,他选择了归隐,而表达陶渊明归隐情趣的主要是他诗歌中的饮酒诗和描写鸟意象的诗。

一、陶诗中的“鸟”意象所表现的归隐情趣魏晋时期玄言诗盛行一时,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而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归隐的追求。

通过阅读陶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追求与鸟意象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陶在抒写回归自然之意时常寓于归鸟。

陶渊明赋予归鸟丰富的内涵,《咏贫士》其一云:“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遥未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刘履《选诗补注》于此云:“目所朝霞升雾,喻朝廷之更新;众鸟群飞,比诸臣之趋势;而迟迟出林,未夕来归者,则又自况其审时出处与众人异趣也。

”此诗题为《咏贫士》,实为陶渊明自咏。

他将众鸟群飞与“迟迟出林,未夕而归”之鸟对比,并以后者自况,表明自己宁愿“寒与饥”,也要“量力守故辙”。

坚持隐居的志向。

在未隐以前他即常托意于鸟,《始作镇军参军经阿作》有:“望云惭离鸟,临水愧游鱼。

”对自己不再当官颇有悔意。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自比“羁鸟”,已有归与之心。

适逢其时“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悲士不遇赋》),“向夕长风起,塞云没西山。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岁暮和张常侍》),诗人终于下定了决心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曹韧基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最终归隐田园的第二年写作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对自己的之前出仕之间的生活做回顾时评论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认为自己先前徘徊于政治与田园之间的生活是对自己心灵的巨大折磨和个性的极大束缚。

而通过今人对其生平的种种研究已经证明诗中的“三十年”并不准确,真正的数据是“十三”即从其第一次出仕从政担任江州祭酒(陶渊明二十九岁)始到最后一次从政而辞去彭泽县令(陶渊明四十一岁)终,确然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中,他经历了宦海的风云变幻,尝过官场的种种滋味,也曾经一次次的归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政治和田园之间徘徊不定、犹豫不绝而一次次地进进出出呢?在这几次的进进出出中,他的内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本文试简要分析之:很明显的,我们可以以陶渊明的四次出仕来划分他的这一段时光,并分成四个阶段来研究他的心态的变化。

第一阶段:(陶渊明29岁—30岁)江州祭酒时期在这之前,陶渊明一直在他的老家柴桑过着田园诗书的生活。

这在他的诗歌中多有表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

”(《与子俨等疏》)陶渊明自幼热爱自然景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看到浓密的树木、听到阵阵鸟鸣酒感到由衷的喜悦;又有琴书相伴,且读书又不注重繁琐的考据“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那样的生活应该是十分惬意的。

但是为什么他又抛弃了这样快乐的生活而去追求政治功名呢?这就不得不讲到陶渊明青少年时期的另一重性格了。

阅读他的传记,我们知道,陶渊明的祖上长沙公陶侃曾经只是一个低下的寒门庶民,然而凭借着自己在军事上对东晋政权做出的贡献,他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地位显赫的坐镇南国的长沙公。

曾祖父的功绩怎不令年少的陶渊明豪情万丈,激情澎湃?他多次追想祖上的功业“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陶渊明归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他通过离开朝野,回到故乡归隐田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

陶渊明的归隐之举,被后世称为“田园诗派”的开端,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陶渊明的归隐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

他看到了当时朝野官僚的腐败和社会的苦难,选择了离开这种现实,回到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安定。

他坚信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这种精神和人生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陶渊明的归隐也反映了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承继。

他在归隐后,开始热心于收集和整理古代文献,他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新格局,成为了后世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田园诗,表现了自然、人文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陶渊明归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示和文化创新,它体现了对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反思和追求,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隐”,即仕的对立面,是相对于仕的隐,脱离开仕,也就无所谓隐。

“隐”和“仕”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即出世或入世。

“归”是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如“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等。

“归”,主要解释为“返回”之意,“归隐”即返回到“隐”这种处世态度或处世方法,也即“出世”。

从“返回”一词中可简要括出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出世(居田)——入世(时仕时归)——出世(归田)。

在其《饮酒·其十九》中写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从中也可知道,陶渊明是在学仕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耒去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

“情结”意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归隐”正是陶渊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情。

这可从他的诗文中来求证:(一)“居官”时期的归隐情结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他从小就爱好大自然,对世俗的事情不甚留心,不感兴趣。

不过,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抱有“猛志逸四海,思远”(《杂诗八首·其二》)的雄心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还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所以后来,陶渊明出仕了,但在居官过程中,他却一再留恋山泽乡居的生活,时仕时归。

陶渊明是在二十九岁时去江州做祭酒,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许多官场之弊,深深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

所以,他很快就辞官归田。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是他当时就下过的决心,也曾想坚持下去,但此时的陶渊明毕竟年纪尚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再加上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些“良性变化”[5],重新激起了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壮志豪情。

于是,闲居了几年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岁时再度出仕。

隐逸主题的发展历程

隐逸主题的发展历程

隐逸主题的发展历程隐逸主题是一种以表现出隐逸生活、自然景观和宁静环境为主题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描绘与大自然相结合的人造构筑物,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

隐逸主题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人墨客和日本的禅宗传统,而在西方艺术中,隐逸主题最初出现在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的作品中。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隐逸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他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喧嚣,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竹子、花卉等自然元素,以及茅草屋、小桥流水等隐逸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日本的禅宗传统中,隐逸主题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禅宗强调个体的觉醒和内在的平静,追求达到心灵的超越。

禅宗修行者通常选择隐居于深山中的寺庙,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启迪。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禅宗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作品中常见到寺庙、禅院和庭院等具有隐逸氛围的场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逸主题逐渐传入了西方艺术中。

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们开始描绘田园风光,展现出宁静和平静的生活场景。

这些作品常常以乡村别墅、湖泊和农田等自然元素为背景,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逃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回归自然成为了一种向往。

因此,隐逸主题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发展。

艺术家们通过描绘自然风景、隐居小屋等元素,以及强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总的来说,隐逸主题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人墨客和日本的禅宗传统,而在西方艺术中,它最初出现在荷兰画家的作品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逸主题逐渐扩展到了现代艺术中,并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发展。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宁静环境,隐逸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

元代文人的“隐”与“逸”

元代文人的“隐”与“逸”
任 士 林 曰 :“隐 者 之 道 有 二 ,其 身 隐 ,其道为天 下 后 世 用 ,而 不 可 泯 也 。其 心 隐 ,其迹在朝市进退 间 ,而不可窥也”、 元代文人的“隐”主要沿着“身 隐”与“心隐 ”这两条道路发展。元代文人的“逸 ”高 于 “隐 ”,相 对 “身 逸 ”来 说 ,元 代 文 人 更 注 重 “心 逸 ”。元 代 文 人 追 求 “逸 ”,表 现 为 崇 尚 “逸 兴 ”“逸 气 ”,日常生 活 的 优 游 、闲 适 ,一批奇人逸士的出现 等。
— 身隐”
元 代 隐 士 之 多 ,如《元史•隐逸传》所 说 :“元之 隐 士 亦 多 矣 !如 杜 瑛 遗 执 政 书 ,暨 张 特 立 居 官 之 政 , 则 非 徒 隐 者 也 。盖 其 得 时 则 行 ,可 隐 而 隐 ,颇有古君 子之风。而世主亦不强之使起,可 谓 两 得 也 已 。不 仅 如 此 ,元 代 隐 士 的 类 型 ,更 是 多 样 ,较 普 遍 的 ,如 “吏 隐 ”“书 隐 ”“桃 源 小 隐 ”、托 花 木 以 隐 等 。
以相激励儆诫者,岂常人之见也哉。”9 无论哪一种 类 型 ,以“书 隐 ”为 尚 ,多 少 来 说 ,都 能 使 文 人 安 心 于 屋 庐 之 中 ,寻 经 问 典 、博 览 全 书 ,而 这 反 过 来 也 加深了 元 代 文 人 对 “隐 ”的 认 识 ,如 徐 明 善 在 《书隐 诗 集 序 》中 说 道 :“自《坟 》《典》《丘 》《索 》以 来 ,世益 远 ,书 益 多 ,仕 者 虽 欲 博 ,不 暇 也 ,必 隐 者 然 后 能 博 。 出 处 ,君 子 之 大 端 ,经 著 其 义 ,史 录 其 人 ,论世 尚 友 ,得仕与隐之权度焉。非 时 冒 进 者 ,书 有 不 博 , 必博者然后能隐。隐而 书 愈 博 ,博 而 隐 愈 确 。”1〜

陶渊明的隐居经历

陶渊明的隐居经历

陶渊明的隐居经历
陶渊明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从41岁开始归隐,直至63岁去世为止,居田22年。

陶渊明归隐之初,心情怡悦,尤其能亲近田园,自耕自获,享受闲居之乐,故陶渊明有诗云: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其心怡神畅,由此可见。

此外,陶渊明亲自荷锄躬耕,晨兴夜寐,栖息田园,其乐融融。

从50岁到56岁的六七年中,由于政治社会剧变和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坎坷,陶渊明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心潮澎湃,殊难平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朝廷两徵之纠结;其二,隐居生活日蹙,陶公为贫病所患;其三,刘裕篡晋弑两帝,而新朝的勃兴并未终结社会之乱人心之坏,反而每况愈下。

这使陶渊明陷入更深的精神苦闷。

陶渊明居田至晚年,时时回忆早年的生活,年少时的自己豪情万丈,“骞翮思远翥”,惟其如此,方不使丰翅愧对高天,健腿羞对阔地。

然而,时间如东流之水,冉冉不息,没人能逃出时间的无情魔掌!展眼之间,自己已成垂垂老者,气力衰损,壮心不复。

论陶渊明三仕三隐

论陶渊明三仕三隐

三仕三隐--论陶渊明的仕隐历程摘要:热情过后便是冷却,就像蜡烛燃尽之后只剩下冰凉的灯芯,梦想幻灭了,心累,心寂,心哀。

三仕三隐,在幻灭中慢慢沉静下来的陶渊明,终于看透了“真风告逝”的尘世,消释了仕与隐的内心矛盾,做真正的自己。

关键词:建功立业三仕三隐幻灭沉静对于陶渊明来说,仕和隐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生活矛盾。

在陶渊明彻底归隐之前,他曾三仕三隐,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归隐。

据陶渊明自己的说法,他的出仕是因为生活逼迫,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

《饮酒》其十九首云:“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这是说他在29岁初次出仕为江州祭酒的事。

在《归去来兮辞》中又说到做彭泽县令这件事时,他也是这样说的:“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陶家到了陶渊明一代的确已经衰落了,因家贫而出仕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

如在《拟古》诗中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这些豪情干云、掷地有声的诗句,不难看出年轻时的陶渊明胸怀大志。

但陶渊明出任祭酒的时候,正是王凝之任江州刺史、大兴佛道教的时候。

王凝之是个狂热痴迷的宗教徒,而陶渊明偏又不信佛教和道教,所以他不堪祭酒一职,与上司王凝之的冲突在所难免。

自傲的他,容不得委心降志听命于别人,容不得被人羞辱。

于是陶渊明不久后便退隐乡田,重操丢下的锄头。

第二次出仕是在晋安帝隆安二年,33岁的陶渊明出仕为桓玄的幕僚,担任荆州刺史。

这时的陶渊明还存有着强烈的功名心,或许还带有家贫、乱世出英雄的缘故,于是又重入官场,这次他一干就是三年多。

后来桓玄权势壮大起来,篡权野心亦膨胀起来图谋篡晋,而陶渊明看到这些明争暗斗,厌倦了军阀混战,欲归江湖。

于是借着为母亲守丧,归隐浔阳。

第三次出仕则是为了讨伐桓玄。

39岁的陶渊明在隐居守丧的三年中,难得地享受了几年的安静,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高二期中试题含解析6

高二期中试题含解析6

程溪中学2021—2021下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一、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绘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利青睐的新渠道。

以致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街门?两作,那么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化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严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那么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根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乱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利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宏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忽略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HY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假装。

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古代归隐现象是指文人士大夫、政治家、军事将领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选择隐居山林或退隐乡野,追求个人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尤以南北朝、唐宋时期最为兴盛。

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古代归隐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矛盾。

从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尤其是在战乱频繁、政治腐败的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政治家、军事将领等不得不选择离开政治舞台,以避免被卷入政治漩涡。

他们认为,隐居山林或退隐乡野,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受外界干扰。

这种现象体现了人们对于和平、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矛盾。

古代归隐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在唐宋时期,文化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人士大夫、政治家、军事将领等开始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他们认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是文化成就的核心。

因此,许多人选择隐居山林或退隐乡野,追求个人内心的安宁和自由,发掘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品位。

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古代归隐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独立的追求。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往往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制约,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许多文人士大夫、政治家、军事将领等选择隐居山林或退隐乡野,追求自由和独立。

他们认为,只有在自由和独立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个人的才华和潜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这种现象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独立的追求。

古代归隐现象对于当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社会中,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我们可以从古代归隐现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认识到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古代归隐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独立的追求。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古代隐士,指隐而不仕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贤能达士,并非一般的山野樵夫。

“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两条路径,要么出仕光宗耀祖以达治国平天下,要么入隐安贫乐道以求人格独立自由。

然而,看起来都能得到终极圆满的人生两境,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却没有以同等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仕与隐,“学而优则仕”、“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抉择是仕是隐的基本守则浅而易显地折射出了文人士大夫们厚此薄彼的普遍心态:以仕为重,隐轻之,隐乃仕无门、无奈、无望下之举。

毕竟,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们,大多怀有强烈的、积极的出仕愿望,而这种出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与道家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隐逸情怀并不能两相兼得,如此一来,在出仕与入隐之间,必定发生抉择上的碰撞,火花之下,古代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隐逸文化就此产生。

隐逸文化萌芽于先秦;历史上曾爆发出三次隐逸高潮,分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到了明清,走向衰竭没落。

隐逸,从最初的“违时矫俗,望江湖而独往”、“钦石泉而荫松柏,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怀抱之中”式的单纯归隐,到最后纷呈繁杂,在千百年的历史动荡与曲折前进的激流当中,它更多地呈现出了不同于或者相悖于字面理解的多重含义,并成蔚然景象,其表征出来的隐逸方式达到七大类之多:一是完全归隐,真正意义上的隐逸,相对于后世出现的其它方式,也称“真隐”,此类隐士具有融自身于自然之中的真正的隐士品格,无论何种条件之下,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隐士气节——拒不出仕,高蹈出尘的代表人物有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宋人陈抟、林逋等;二是仕而后隐,这是出仕为官之后却又向往独立人格自由的文人士大们的最终决择,解冠归去之后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怡然自得,旷达闲适,这其中,受尽世人所景仰的莫过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三是半仕半隐:此类隐士于文人士大夫们最为盛行,他们不愿为官却又迫于生计,于是自主选择或无奈被贬谪之后,当个散官离远朝堂不问政事、过着出仕实则隐居的生活,以其隐逸思想主宰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是为小隐或中隐;另有隐于庙堂一说,所谓的“大隐隐朝市”,同样做着官,但不执着于政事,居于统治中心的朝都之上却奉行“不为”的隐者思想;四是忽仕忽隐,出仕而后隐,隐而又复出,大多随着时局利弊而反复,形势有利则出仕,形势恶劣则入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先做官,然后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五是隐而求荣,这类隐士,或热衷交际、热心时局、好与官家打交道,如明代陈继儒,有人写诗讥笑“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或关心朝政,虽隐于高崖深谷、山林原野,却爱管朝政世事,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其政见的举足轻重性,被人誉为“山中宰相”;六是无奈之隐,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当朝合作,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他们虽为隐士,却从事着最为激烈政治斗争。

论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心理

论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心理

论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心理摘要本文共分为三部分,主要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及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进行梳理、归纳,从陶渊明的各个时期的作品中对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心理进行分析。

本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平经历,简单梳理了陶渊明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以陶渊明在归田之前所作的诗文作品为依据,反映陶渊明当时纠结徘徊的心理。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主要是分析了陶渊明归田后的心理变化轨迹以及思想不断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主题心理Tao Yuanming's psychology before and after his retirement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mainly by narrat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ao Yuanm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mental states of Tao Yuanming before and after his retirement from his works in various periods.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of Tao Yuanming's time and his experience, and simply sort 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ao Yuanming.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based on Tao Yuanming's poems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field, reflecting Tao Yuanming's contary psychology at that time. The third part is one of key point of this paper.In this part,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ao Yuanming after returning to the field and the process of his own unique ideological system are presented.This paper holds that Tao Yuanming's thought contain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oncept of the literati,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of his ow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which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why he always contradicts.Keywords T ao Yuanming seclusion from official career themes psychology目录引言 (1)一、陶渊明所处的外部环境及生平 (1)(一)、时代背景及家庭环境 (1)(二)、出仕经历 (2)二、归田前的心理 (3)(一)初入仕途 (3)(二)再次出仕 (3)(三)三次出仕 (5)(四)四次出仕 (6)(五)归田前夕 (6)三、归田后心理 (7)(一) 归田初期 (7)(二)归田中期 (9)(三)归田后期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古代隐逸文学几个发展时段(1)

古代隐逸文学几个发展时段(1)

古代隐逸文学几个发展时段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品类,“隐逸文学”无疑是存有的。

但是,要对“隐逸文学”作出界说,又是件很困难的事。

至今尚未有人把它作为一种范畴文学加以系统研究,人们更多注重的是“隐逸”这个文化现象,很少有人专门叙述“隐逸文学”。

“隐逸”在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

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隐逸现象就已存有。

皇甫谧《高士传》中记载了隐士巢父、许由的故事。

许由最初隐于沛泽,因为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便逃到颖水隐居。

尧又召他为九州长,许由不愿听这样的话,他感到让他得天下或做官是对自己的污辱,于是在颖水之滨洗耳,适逢巢父牵牛犊来饮水,问明缘故后,感觉听到这样的话已经受到了污辱,所以责备许由隐居不深,欲求名誉,并牵牛犊到上游饮水。

即使这些故事带有很重的传说色彩,是后人把自己那种鄙弃天下的隐逸理想赋予了那些先哲,但足以看出“隐逸”的渊源。

文士隐逸的普遍出现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不但出现了很多特立独行的隐逸之士,如楚狂接舆、鲁仲连等,而且“隐”逐渐由个人的处世方式扩展为群体的生活模式,由个人的随意行为衍化出群体的人生理论。

隐逸行为的普遍及隐士的持续涌现,使隐逸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极大繁荣,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形成了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政治、经济、农业、书法、绘画艺术甚至旅游等都与隐逸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在“隐逸”所带来的文化潮流中,隐逸文学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一极。

在这里,作者试着对“隐逸文学”作一个初步的界说。

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隐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隐逸文学是由隐逸文士以及有归隐倾向的羡隐文士共同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它既包括了隐逸文人本身,也包括了他们与“隐逸”相关的物质性实践及精神性实践。

换言之,作家本人的隐逸以及有着隐逸倾向的作品———包括渗透于其中的隐逸理论和隐逸精神,都可归于隐逸文学的范畴。

隐逸文学是由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作品来成就的,但我们在透视其价值意义的时候,却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个人行为,而应将其视为士阶层整体的、历史的文化现象。

【文言文阅读答案】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市隐斋记元好问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想去长安旅游,住在楼公所。

楼公所也是一个隐士,在长安市生活了30多年。

他家里有一个小寨子,叫“世音”。

医生经常为它写诗。

曲想得到你的笔记。

你是因为我才这样做的。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

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①,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②,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他说:“如果你拿足够的书当食物,你就不会因为便宜而伤害它们;如果你带着诗和酒在王子之间旅行,你只会得到和平,你就不会因为高而伤害它们。

傅廉和高都是固体。

古人为什么要藏起来?”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

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

’弃药径去,终身不返。

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

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兵子十二月,河东元谋录》。

【注】①山人索高价:山人,指隐士。

这里用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度不赴召,后韩愈召之而应召做官的故事,说明有的人隐居是为了博得名誉后再出仕为官。

②“欺松桂”句:南齐人周?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 这两个 文本 , 试简要 分析管 、 的隐逸 观 , 晏 以 期对பைடு நூலகம்二贤 的思想 以及 管仲学 派有一个 更全 面的认
识 ①。
“ 中国社会 的特产 ”2, [ 出现很早 。据《 子 》 ] 庄 记载 ,
尧舜 时代就 有许 由 、 巢父这样 的 隐者 , 但其 时处于
古史传 说 阶段 , 他们 的事迹是 否 可信仍有待 考证 ,
部 分 。管 、 招 隐 士 的主 张 , 于 当 时诸 侯 笼 络人 才 、 取 民 心 、 定 社 会 具 有积 极 作 用 。 晏 对 赢 稳
[ 键 词 ]归 隐 ; 仲 ; 婴 ; 逸 观 ; 因 ; 义 关 管 晏 隐 原 意 [ 图 分 类号 ] 2 6 1 B 2 中 B 2 . ;2 [ 献标 识 码 ] 文 A [ 文章 编  ̄ 3 02—3 2 (0 1 0 —0 3 一O 1o 88 2 1 )3 0 0 4
管子学刊
2 1 年第3 01 期
早期 归 隐现 象 与 管 晏 的隐逸观
蒋 波
( 西北大 学 历 史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 0 9
[ 要 ]我 国 古 代 的 隐逸 发 生 很 早 , 摘 至迟 在 商 周 之 际 就有 不 少 可 信 的 例 子 , 春 秋 时 期 成 为 一 种 普 遍 社 会 现 象 。对 于 隐 逸 , 、 进 到 管 晏 行 了具 体 分 析 , 给予 隐 士 客 观 评 价 , 主 张 国 家积 极 征 召 隐 士 。管 、 的隐 逸 观 与 他 们 自身 经 历 有 关 , 是 其 “ 贤 授 能 ” 才 思 想 的 一 并 晏 也 举 人
S c u i n i ry Pe i d nd Gu n Zho g a d Ya ng S Vi w fS c u i n e l so n Ea l ro s a a n n n Yi ’ e o e l s o
Ja g B in o
( le eo so y,No t wetUn v riy,Xi n 7 0 6 ,C i a Colg f Hitr rh s i est ' 10 9 hn ) a
l . The lo pr po e h tac un r on c i h r t . Therv e wa s d u n t i wn e - y y a s o s d t a o t y c s rptt e he mis i i w sba e po hero x pe i n e nd wa r ft d a o usn h i htma .Th i o os lo on c i tn h r re c s a s a pa to he i e f“ i g t e rg n” e rpr p a fc s rp i g t e he — mis p a d a c i e p r n t e d e ’a ta tng t l nt t l ye n a tv a ti h uk s t r c i ae s,wi i u po tf o pe l nd s a iii g nn ng s p r r m op ea t b lzn
[ 稿 日期 ]2 1 O 收 0 1一 5一o 7 [ 者 简 介 ]蒋 波 ( 9 9 )男 , 南 双 牌人 , 北 大 学 历 史学 院 中国 古 代 史专 业 博 士 生 , 作 17一 , 湖 西 主要 从 事 先 秦秦 汉 隐 逸 文 化 的研 究 。
④ 准 确 地 说 ,管 子 》《 子 春 秋 》 映 了管 子 、 子 、 仲 学 派 的 思想 。不 过 管 子 、 仲 学 派是 合 二 为 一 的 东 西 , 子 、 子 思 想亦 有 《 、晏 反 晏 管 管 管 晏
c mmo o i h n me o .Gu nZ o ga dY nYiga a zda de a ae h emi bet e o n sc l e o n n ap a h n n a n n l e n v l tdt e r t o jci — y u h s v
Ab t a t sr c :Se l i n c n beda e c o t e a ce ttme nd c v ncn vde c fise it nc a cuso a t d ba k t h n in i sa on i i g e i n e o t x s e e c n be f nd i a g a d Zhou Dy s y twa n t ou n Sh n n na t .I si heSprng a t i nd Au umn Pe id t ts c u i c m ef ro ha e l son be a l
关于 先秦诸 子 的隐逸观 , 学界 已有不少 论述 。

不过 这些研 究多 围绕老 、 、 、 孔 孟 韩非 等展开 , 几乎 没有 涉及 管 、 。本 文 主要 依 据《 子 》 《 晏 管 、 晏子 春

我 国 早 期 的 归 隐 现 象
在讨论 管 、 隐逸观 之前 , 必要考察 它产生 晏 有 的客 观背景 , 即我 国早 期 的 隐逸 情况 。隐士作 为
t o it he s ce y。 ・
Ke r s:s c u i n;Gu n Zho g;Ya n y wo d e l so a n n Yi g;r cus io o hy;r a o e l e ph l s p e s n;sg fc nc i niia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