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合集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共59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共59张

我儿时的乐园
乐景
乐闻
乐事
百草园的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情神美 趣秘女 。色蛇
彩故 ,事 丰增 富添 了了
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 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 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 的热爱,好奇 、求知的性格特 点。
阅读第九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 “我”是怎么想的?
2、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 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渴求知识、活泼好动、快乐
在三味书屋里,“我”带着好奇心问老师“怪哉”的问题, 课堂上,认真对课、读书,课下在后花园里玩耍,课上描绣 像等等都表现了这两个词语。
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 蚁;写了被老师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 书”,听老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写了趁老师读书入 迷,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等。其中传递的是成年人 没有的单纯的快乐。
三 味 书 屋 的 环 境
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 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点拨: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研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问题
1、文中的先生有那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觉得 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 二是表面严厉实则和蔼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书 (17~20):写不准去后园玩。
屋 (21~结束):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 画儿。
2、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 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乐园”之“乐”表现在 哪些方面?
不矛盾,准确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依恋深情,“隔了七 八年”对百草园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然而追忆童 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3张PPT)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3张PPT)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 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 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 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 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 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 我的乐园。
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 者对百草园态度的两个 字是?。
乐园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 活选取了几个片段?用简 洁的话概述。
行拜师礼 提问“怪哉”虫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 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⑥,像小珊瑚珠⑦攒⑧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①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②的时
大声读书
作者进入三味书屋后感受到的和他之前 心目中的印象一样吗?
不一样。 想象中: 三味书屋是最严厉的。
实际上:很严厉,有严格的 规矩礼节,不可以随便问问题, 老师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 读不懂的书,有可能被戒尺打, 被罚跪。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①,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②,紫 红的桑椹③;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④,肥胖的黄蜂伏在 菜花上,轻捷⑤的叫天子⑥(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⑦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蛉⑧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 见蜈蚣;还有斑蝥⑨,倘若⑩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 一声,从后窍⑪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①藤和木莲②藤缠络③着, 木莲有莲房④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⑤的根。有人说,何 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 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 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⑥,像 小珊瑚珠⑦攒⑧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7张PPT)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7张PPT)

读出雪地捕鸟的——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中阶挑战,读出叙述中的起伏跌宕 长妈妈讲鬼故事
• 长妈妈: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 “我”: • 长妈妈: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
出…… • “我”:啊!(惊讶失声,一把抱住长妈妈) • 长妈妈: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 “我”:后来呢?(小声地,松一口气) • 长妈妈: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
被它治死了。 • “我”:再后来呢?(天真地,执拗地) • 长妈妈:睡觉!(严肃地)
童年纵情百草园 甜蜜里有遗憾 越遗憾越留念
作业
阅读《朝花夕拾》 背诵第二自然段
9.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
导入
1.检查课文第2段的背诵。
2.补写“从百草园之
屋之

到三味书
活动1:有感情地朗读第9段,分享朗读感受。
学生先默读文段,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
也可以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听读后分 享自己感受到的作者情感。
(1——8)
有趣的动植物 美女蛇的故事 好玩的雪地描写
空间顺序
(9)
(10——24)
承上启下 书屋陈设和先生询问“怪哉” 师生读书 园内偷玩 课堂游戏、画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得精彩的标志是读得精彩
• 读出文字中的诗情画意 • 读出叙述中的起伏跌宕 • 读出语言中的鲜活形象 • 读出……
低阶挑战,读出文字中的诗情画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3
旅游景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成源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医药爱好者和文化探索者。
教育意义和价值
1 传统智慧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转变 展示了中医药的传统智慧 和文化价值。
2 文化传承
三味书屋通过丰富的展览 和教育活动,为后代传承 中医药文化创造了机会。
3 医学研究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为医 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和资料。
古代药房
书屋内还设有一个仿古药房,展 示了古代草药的采集、炮制和使 用。
中药饮品
书屋还提供中药饮品,让人们品 尝古老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转变
1
保护传统文化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百草园逐渐衰落,于是演变为三味书屋,保护和传承中医药 文化。
2
文化教育
三味书屋推出各种活动和讲座,向公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医药的历史背景
百草园的概述
汇集万千草药
百草园是一个独特的花草园, 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中草药。
草木秀色
园内的花草树木盛开,展现 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美。
传承中华医学
百草园是中华医学传统文化 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古代医 家的智慧。
三味书屋的概述
经典医学著作
三味书屋是一个收藏了丰富中医 药书籍的图书馆。
相关的教学资源
中医药学院
各地中医药学院为学生提供系统 的中医药知识和培训。
中草药市场
中草药市场是学生学习和购买中 草药的重要场所。
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诊断 和治疗经验。
结论和总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转变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缩影,通过这一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 药文化的瑰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5张PPT)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5张PPT)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
少有人来。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 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地点变换)为顺序记叙的,在内容就可分为两大部分。
回事?”
但课文写此情节用意在于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
点拨: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阅读第7段,思考下列问题:
(6)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鉴赏——
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地点变换)为顺序记叙的,在内容就可分为两大部分。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通过对比,表达思想感情。 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第二段、第七段)
深入探讨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
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
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 、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 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 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 表示不满。
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 ,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 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前边写了春、夏、秋三季的景 物,这里再单写一下冬天的捕鸟活 动,正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共92张PPT)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共92张PPT)

你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吗?
确凿 (záo) 菜畦 (qí)
鼎沸 (dǐng) 蟋蟀 (shuài) 锡箔 (bó)
竹筛 (shāi)
渊博 (yuān)
倜傥 (tì tǎng)
宿儒
觅食
(sù)
(mì)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 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3)写百草园冬天雪地捕鸟(7-8段 ).
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作用
写回忆百草园的缘故。以“乐园”引起下文
第一段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你是
如何理解的呢?
貌是矛盾,,其实是用词准确之处。用“似乎”是因为时间 已经过去七八年了,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踌躇; “确 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写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 “但”表转折,表达的是孩子的看法——“是我的乐园”,所 以并不矛盾。
用了“不必课说…文…阅也不读必与说欣……赏单是……”的句
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以“面”烘托“点”,又以“点”映照“面”, 既完整,又生动。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 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
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
百草园
菜畦、石井栏、 不必说:
皂荚树、桑椹
静物
夏秋的美 丽
景物
也不必说: 鸣蝉、黄蜂、
叫天子
动物
单是……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就有……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美女蛇的故事: 增添神秘色彩
冬天有趣的游 拍雪人 扫、支、撒、系、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6张ppt)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6张ppt)

动物: 听觉 视觉
到到 高动 整体到 态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在这里低唱, 们在这里
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 ;还有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藤和 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学习目标
01 02
通过自主默读,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品味文章生动、传神的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03 在品读课文中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以及学习生活 的乐趣。
01 新课导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
主题探究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①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单调形成对比, 两部分又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都是“我”对童 年的回忆。 ②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自由 欢乐的心理。都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小结
作品通过回忆幼年时在 百草园有声有色有趣的生活 与三味书屋里接受学习的成 长经历,
市徐公店》(其二)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
垂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
田园杂兴》(其七)
字音梳理
cuàn mì guì ǎo què záo qīng jié yún xiāo tǎng ruò
窜 觅 跪 拗 确凿 轻捷 云霄 倘若
jiàn shǎng zhuó hé ǎi gōng jìng zhì pǔ bó xu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培养文学兴趣
在百草园中,鲁迅开始对文学产 生浓厚兴趣,阅读了许多古典文 学作品,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 定了基础。
三味书屋的介绍
02
三味书屋的历史和特点
三味书屋是绍兴当地的一所私 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
它以传统的儒家教育为核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问。
三味书屋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充满了书香气息,是当地的 文化地标之一。
在新的环境中,鲁迅结识了一些 新的朋友和同学,扩大了自己的 社交圈子。
在三味书屋的学习过程中,鲁迅 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 文学、书法等。
转变对鲁迅的影响和启示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三味书屋的学习过程中,鲁迅逐渐培养了 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对传统观念和价 值观产生质疑。
人文素养的提升
通过学习和阅读,鲁迅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为 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味书屋中的学习氛围
三味书屋的学习氛围严谨而浓厚,学生们在老师 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经典文献和儒家思想。
课堂上,学生们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保持安静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 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味书屋对鲁迅的影响
三味书屋是鲁迅成长的重要阶段,他在这里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打下 了扎实的学问基础。
三味书屋的学习氛围对鲁迅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激发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为他日后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从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园到三味书
03
屋的转变
转变的原因和过程
家庭变故
01
鲁迅的家庭经历了一些变故,导致他需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7张PPT)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7张PPT)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 1 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 2 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
特点描写景物。
3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 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了解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 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 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 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 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 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2、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 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全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百草园是我的 乐园。 第二部分(9)“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 第三部分(10~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 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 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三味书屋后园
作者眼中他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1)表面严厉,实则和蔼、宽 容、淳朴、亲切。如:“他有 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 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2)方正,质朴,博学。如: “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 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6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65页)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 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 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 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 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先生是一 位极方正、 质朴、博 学的人&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 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 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 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 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 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 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 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 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 的小 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是从哪 几个角度具体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
比喻、拟人、排比
颜色 碧绿、紫红
视觉
形状 光滑、高大、肥胖…… 声音 长吟、弹琴…… 味道 又酸又甜
祖父回家后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祖 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因为儿子要参加考 试;就在考试前的一些日子请鲁迅祖父去通关节&一开始;鲁迅祖 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 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结果事情败露;光绪批下来要将周福 清逮捕法办&
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百草园的生活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29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29张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
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 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最初以《旧事重提》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 鲁迅为之添写《小引》和《后记》,更名《朝 花夕拾》,后在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集 中散文前七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家中和 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 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
这个故事
,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
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
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
。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
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
于。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捕 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源,却乐在其中。

1.“百草园”部分描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

三个方面: ➢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草 ➢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园 ➢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这个把景物描写连缀起来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不必说 也不必说
(碧绿的) 菜畦
(光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树
写出了“我”对被送到私塾读书的原因的猜测,表现了“我” 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无限依恋的情感。
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
1.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书屋内的陈设——第10段 对先生的印象——第11段 询问怪哉虫——第12-16段 后园拾趣——第17-20段 师生读书——第21-23段 做戏、画画——第24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6张PPT)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6张PPT)
宵元宵 蔼 和 蔼
(躁急躁 燥干燥 噪噪音
碧绿的菜畦
自学指导 一—— 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 1、从题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 内容可分几部分?如何分?文章哪几 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
(明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体裁: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


1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 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著作有 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坟》、 《热风》、 《华盖
集》、 《二心集》等 。 其 中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阿Q正传》,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解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 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点明文章写 了两个地方的生活: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 “从……到… …”表明文章主 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理清文章思路: 以空 间变 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过渡 承上启下
(9)
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8)
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24)
名辨绵地 的
百草 园


视 杂 堪 熟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 到17岁)在这里读书。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什 1、 百草园美景(2)

(泥墙根-乐景)

草 2、 神秘的故事 (3-6)

(美女蛇-乐闻)

乐 3 、有趣的游戏(7-8)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4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4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文解读
文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将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比。 一个符合儿童心理,为儿童的生活提供了广泛乐趣;另一个束缚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 了儿童对它的不满。 探究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 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这两部分也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快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 追求,是一颗天真活泼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 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 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 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 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 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 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 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 《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
学习目标
• 提前预习生字、生词,并默写 •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 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完美版)PPT课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完美版)PPT课件
紫色的桑椹
肥乌根
木莲藤
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词语连在一起的?
先用两句“不必说……也不必说……”从整 体上勾勒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单是……就” 从局部强调了“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 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 这又是一种顺序。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 仅有序,而且活泼生动。
神奇的传说
第四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闲笔?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 “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 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 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 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 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 限情趣的乐园。
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 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多层次的描写。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天,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3.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 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如写雪地捕鸟,连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 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
课后作业
1.围绕你童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写一篇小短文。 2.课外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 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 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两部分是通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5年版)。1926年,鲁迅写这篇散文“重提旧事”。这年 鲁迅目睹“三一八”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对北洋军阀的 斗争,遭到了通缉。他来到厦门后,仍很失望,厦门大学也充满 了陈腐之气,那里的校领导顽固地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 尊孔读经。鲁迅“重提旧事”就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 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迫 使儿童读那些无用之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日本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弃医从文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 jiaoshiwangye/4/photo4.htm
院东 毕京 业弘 照文 学
鲁迅名言
1、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 命。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
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 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 后面的内容。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 计
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 这是 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 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 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 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 故事,能够捕鸟。
文章中怎样写先生?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 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 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深入探讨
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 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 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 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 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 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应予否定。
重点:第2自然段的写景是全文精彩之笔,不仅形、 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而且层次井 然,条理分明。齐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颜色 是写____,“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 形状 视 小球”是写____,这两者都从___觉上写;鸣蝉的“长吟”, 听觉 味觉 蟋蟀的“弹琴”,是从______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 的是______,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 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 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 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 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先生是一 位极方正、 质朴、博 学的人。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 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 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 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 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 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 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 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 生。

百草园,绍兴 城内鲁迅家房 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 鲁迅家附近, 鲁迅小时候 (12岁到17岁) 在这里读书。
部分景物 图片
返回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zá o

shuà i
chá n


yuānshāidǐng源自shānsuǐ kuī

tuì shuò
tìtǎng
cuá n liǎn
师生质疑
你还有不明白的地 方吗?提出来,大 家一起来探讨。
小 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 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 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 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 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 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 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 人才。
B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D 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 吸引力;
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 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看 拉 罩
作 业
写一段对自己的发展产生过 影响的生活经历。300字左右。
补充材料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 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 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 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 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 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 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 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4.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 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 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 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 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 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 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2、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 春末 盛夏 秋天 花是________的,蝉鸣在________,蟋蟀到______才叫; 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 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3、本段层次井然。比如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 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 的顺序。请以连线的方式把下面的写景顺序对应起来:
祖父回家后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 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因为儿子要参 加考试,就在考试前的一些日子请鲁迅祖父去通关节。一开始, 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 与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结果事情败露,光绪批下来 要将周福清逮捕法办。 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根据当时清 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 “满门抄斩”的。于是鲁迅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都避开 了。
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描绘你所看到 的情形,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 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

这 是 鲁 迅 上 学 的 私 塾
味 书 屋

这 时是 的鲁 座迅 位当 初 上 学



三 味 书 屋 环 境 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 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植 低 物 动 高 物


观察景物:有序
多角度
借助“准确的形容” 即能表情达意
精选词语形容
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 的小 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 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是从哪 几个角度具体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
比喻、拟人、排比
颜色 碧绿、紫红 视觉
形状
声音
光滑、高大、肥胖……
长吟、弹琴……
视觉、触觉
听觉
味道
又酸又甜
味觉
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 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 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 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 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 个“乐”字——乐于观察百 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 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 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返回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 一句是( )。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 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抓住关键动词
扫开 露 支






百草园的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丰 富 了 情 趣 。 添 了 神 秘 色 彩 ,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 乐趣。 美 女 蛇 故 事 增
课文分析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 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鲁迅家世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 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 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率出身翰 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 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 是读书人。周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
鲁迅13岁那年除夕,79岁的曾祖母去世了。当时已有电报和 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祖父就从北京赶到了绍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从动物写到植物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整体部分从“菜畦、皂荚树、桑葚” 到“鸣蝉、黄蜂、叫天子” 局部部分从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到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由高到低写动物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他是 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 著作有杂文 《二心集》、小说《彷徨》、《呐 喊》、散文《朝花夕拾》、诗歌 《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 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