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先会持续吗?非择时无溢出R&D竞争研究综述_常中阳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技术指标解读

数据中心技术指标解读

数据中心技术指标解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需要对一系列技术指标进行深入理解和监控。

本文将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大家的数据中心。

可用性指标主要反映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两个主要的可用性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指系统在两次故障之间正常运行的总时间。

MTBF越长,表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为了提高MTBF,需要硬件、软件和网络系统的质量和维护。

平均恢复时间(MTTR):指系统发生故障后到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MTTR越短,表明系统的恢复速度越快。

为了降低MTTR,需要建立有效的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以及备份和容灾方案。

性能指标用于衡量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以下是三个主要的性能指标:处理器使用率:指CPU在特定时间内使用的百分比。

处理器使用率过高可能意味着系统资源不足,需要升级硬件配置。

过低则可能意味着系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优化软件配置。

网络带宽利用率:指网络在特定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百分比。

网络带宽利用率过高可能意味着网络拥堵,需要增加带宽或优化网络结构。

过低则可能意味着网络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调整网络配置。

存储I/O使用率:指存储设备在特定时间内读写操作的百分比。

存储I/O使用率过高可能意味着存储设备性能不足,需要升级存储设备或优化存储结构。

过低则可能意味着存储设备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调整存储配置。

能效指标用于衡量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以下是两个主要的能效指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指数据中心总能耗与IT设备能耗之比。

PUE越高,表明数据中心的能效越低。

为了降低PUE,需要节能技术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CUE(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指数据中心碳排放量与IT设备能耗之比。

CUE越高,表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越大。

存储HCIP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存储HCIP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存储HCIP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华为 Oceanstor 9000 存储系统采用分层安全维护,不属于应用层安全内容的是哪一项?A、使用 SSH/SFTP 方法来规避不安全的网络通信B、活动记录C、密码系统D、授权和鉴权机制正确答案:A2、Oceanstor 9000 通过 InfoTier 水位阀值来限制文件的存放和重条带化,配置 InfoTier 时选中溢出标识(Spill over),其他参数默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当已用空间占节点池存储空间总量的 90%时,系统上报容量不足告警B、当已用空间占节点池存储空间总量的 85%时,数据依然可以写入该节点池C、当已用空间占节点池存储空间总量的 85%时,系统上报只读告警D、当已用空间占节点池存储空间总量的 90%时,数据依然可以写入该节点池正确答案:B3、运维工程师 A 查询华为全闪存存储手册关于硬件可信安全启动的过程,下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验证 Grub 的签名公钥②验证软件签名证书状态③验证并加载Grub④验证并加载 OS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正确答案:B4、NAS 系统专注对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和管理?A、连接数据块B、小块数据C、文件数据D、大块数据正确答案:C5、备份策略管理不包括:A、备份时间B、备份网络C、备份目标D、备份内容正确答案:B6、使用华为 OceanStor Toolkit V100R001 执行巡检操作,在巡检向导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选择设备B、选择检查项C、设置检查策略D、导出检查策略正确答案:D7、某企业为提高其重要业务的可靠性,在某数据中心机房 A 和机房 B 部署了本地双活方案,关于此方案,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机房 A 和机房 B 需要处于同一个故障域中B、两机房间的双活复制网络同时承载存储系统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心跳信息同步等多种数据C、同一个业务主机到两台双活存储设备的网络类型可以不同D、仲裁服务器必须选用机房 A 或机房 B 中的主机正确答案:B8、对于华为 Oceanstor 9000 系统的数据保护功能的描述,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启用物理分域后,单个域内的硬盘或节点故障,将会导致其他域的数据可靠性降级或失效B、Oceanstor 9000 通过 ErasureCode 实现数据的 N+M 冗余存储C、保护级别为 N+ 1 时,集群所需要最少节点数目为 3D、Oceanstor 9000 通过镜像方式实现元数据的冗余存储正确答案:A9、华为 OceanStor 9000 InfoEqualizer 默认支持的自动负载均衡方式是那个?A、轮循B、按节点连接数C、按节点综合负载D、按节点吞吐量正确答案:A10、华为容灾方案中,关于同步远程复制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1 主存储阵列写 I/O 数据到主 LUN,并发送 IO 到从 LUN2 主机发送 IO 到主存储阵列。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

第一章习题1-0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数据传输:网络间个计算机之间互相进行信息的传递。

资源共享:进入网络的用户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软件和硬件实现共享。

分布处理功能:通过网络可以把一件较大工作分配给网络上多台计算机去完成习题1-0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1)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2)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3)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4)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

(5)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6)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2)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分组交换的缺点:①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②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3)报文交换的优点:传送数据前不必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平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A〕2.哪个国家是作为第一个从国家创新高度对国家科技开展和创新进行规划的国家〔B〕A美国B芬兰C英国D德国4.“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是在哪一年提出的〔B〕5.创新最在见于〔A〕A.?魏书?B.?劝学?C.?孟子?D.?荀子?6.1912年?经济开展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的是〔B〕7.195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A 〕提出“科学创新〞··艾米顿8.“建立一个社会,就是满足社会根本需求的各种创造活动及其制造者。

〞是谁提出的?〔B〕.9.马克思提出:〔A〕A.进行能动性实践创造活动,是人主体性的标志B. 建立一个社会,就是满足社会根本需求的各种创造活动及其制造者“人性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方面的D.人有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主要包括驱动科学创造的好奇心、寻根究底、探索未知事物10.将人的创造性区分为原属创造性和继发创造性的是〔D〕11.原始创新的根本特点不包括〔D〕12.原始创新的优势不包括〔A〕A.产品价格B.技术开发C.生产制造D.市场销售13.影响原始创新优势的关键因素不包括〔D〕A.如果原始创新技术具有较高的复制本钱,那么能保持较长的技术领先地位14.创新活动的类型不包括〔D〕.15.二次创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中不包括〔D〕A.模仿性与跟随性B.R&D的针对性17.知识创新成果呈现的具体步骤不包括〔D〕18.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不包括〔D〕19.创新思维能力的类型不包括〔B〕20.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不包括〔D〕21.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包括〔B〕22.创新专门技能不包括〔D〕23.创新精神不包括〔C〕24.兴趣爱好是创新的〔A〕.25.有条理的观察不包括〔C〕26.预测可以分为〔A〕27.〔B〕学者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研究创造力。

28.心理自我管理从形式上分不包括〔C〕29.1938年,提出世界上第一种创新技法即智力鼓励法的是〔B〕30.〔 A 〕我国提出创造创新十一法。

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简介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它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决定其执行顺序,高优先级的进程会被优先执行。

与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不同的是,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不会中断正在执行的进程,直到其完成或者主动放弃CPU 资源。

该算法通常用于实时系统或者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航空控制系统、医疗设备等。

算法原理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安排其执行顺序。

每个进程都被赋予一个固定的优先级值,数值越高表示优先级越高。

调度器会选择当前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就绪进程来执行。

在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中,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时间片来执行。

如果一个进程在时间片结束之前没有完成任务,则会被放回就绪队列等待下一次执行。

算法步骤1.初始化: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初始优先级,并将所有进程按照其初始优先级排序。

2.选择进程:从就绪队列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进程。

3.执行进程:执行被选中的进程,直到其完成任务或者时间片用尽。

4.更新优先级:根据一定的策略更新执行完任务的进程的优先级。

5.进程调度:将执行完任务的进程重新插入就绪队列,并按照更新后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6.重复步骤2-5,直到所有进程都完成任务。

算法特点1.非剥夺式:该算法不会中断正在执行的进程,直到其主动放弃CPU资源或者完成任务。

2.优先级高者优先:该算法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决定其执行顺序,高优先级的进程会被优先执行。

3.时间片轮转: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片来执行,避免长时间占用CPU资源。

算法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class Process: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ority): = nameself.priority = prioritydef execute(self):print(f"Executing process {} with priority {self.priority}")# 创建进程列表processes = [Process("Process A", 2),Process("Process B", 1),Process("Process C", 3)]# 按照优先级排序进程列表processes.sort(key=lambda x: x.priority, reverse=True)# 执行进程for process in processes:process.execute()执行结果如下:Executing process Process C with priority 3Executing process Process A with priority 2Executing process Process B with priority 1算法优化为了提高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的效率和公平性,可以采取以下一些优化策略:1.动态调整优先级:根据进程的行为和执行情况,动态调整其优先级。

存储HCIP试题库+参考答案

存储HCIP试题库+参考答案

存储HCIP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下列选项中关于配额与统计描述错误的是:A、可供统计的桶资源包括桶的空间大小、拥有的桶数量以及桶中的对象数量。

B、当帐户的桶容量总数达到所配置的帐户配额后,该帐户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

C、可供统计的帐户资源包括帐户配额、拥有的桶数量、对象数量及容量总大小。

D、当桶容量达到所配置的桶配额后,无法再对该桶进行写入操作。

正确答案:D2.华为分布式存储对象服务使用哪种协议获取租户、桶的资源统计情况()A、SNMPB、SSLC、RESTD、SMI-S正确答案:A3.以下哪个不是 NAS 系统的体系结构中必须包含的组件?A、可访问的磁盘阵列B、文件系统C、访问文件系统的接口D、访问文件系统的业务接口正确答案:D4.以下关于 Oceanstor 9000 的物理分域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物理分域是一种隔离故障的有效手段B、某些节点故障,会造成与这些节点在一个物理分域内的其他节点上的数据的可靠性级别降低C、Oceanstor 9000 通过节点池与分级的方法来实现物理分域D、管理员最少要将 2 个存储节点加入一个分域中正确答案:D5.帐户是使用对象存储服务(兼容 Amazon S3 接口)的凭证,其管理功能不包括:A、签约业务管理B、帐户基本管理C、证书管理D、跨域访问策略管理正确答案:D6.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技术升级已经满足不了了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以下哪一项不是大数据时代技术发展的方向?A、计算向集群化发展B、由非关系型数据库想关系型数据库发展C、网络向更高苏,协议开销更低,更有效的方向发展D、向虚拟化方向发展正确答案:B7.站点 A 需要的存储容量为 2543GB.,站点 B 需要的存储容量为3000GB.,站点 B 的备份数据远程复制到站点 A保存。

考虑复制压缩的情况,压缩比为 3,计算站点 A 需要的后端存储容量是多大?A、3543GB.B、4644GB.C、3865GB.D、4549GB.正确答案:A8.华为 Oceanstor 9000 InfoTier 文件池策略将决定文件创建的存储位置,以及文件重条带化时的目标分级,以下关于文件池策略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default 策略可以被修改B、default 策略优先级最低C、最多可支持配置 128 条文件池策略D、策略参数组合间为“或”的关系正确答案:D9.以下那个特性不能提升华为混合闪存存储产品的性能?A、SmartPartitionB、SmartCacheC、SmartVirtualizationD、SmartTier正确答案:C10.以下关于 CIFS 的工作原理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在建立共享连接之前,先建立回话,然后进行协议协商B、建立共享连接之后才能进行文件操作C、在协议协商阶段进行安全认证D、文件操作完成后,不需要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将自动断开共享连接正确答案:B11.NAS 系统专注对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和管理?A、大块数据B、文件数据C、小块数据D、连接数据块正确答案:B12.InfiniBand 协议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速度高B、远程直接内存存取功能C、基于标准协议开发D、传输卸载,可将数据包路由从芯片级转到 os正确答案:D13.pcie 协议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高可靠B、基于帧结构的传输C、并行总线结构D、点对点连接正确答案:C1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1 备份的目标是为了防止人为误操作或系统问题,保存的是历史数据,恢复时间相对长 2 备份方案通常使用快照、镜像或复制技术来实现。

中国电信xg-PON设备技术要求 发布稿

中国电信xg-PON设备技术要求  发布稿
普通商密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T X-2017
中国电信 XG-PON 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XG-PON equipment of China Telecom
(V1.0)
2017-XX 发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来自2017-XX 实施Q/CT X-2017
目次
前 言.................................................................... IV 中国电信 XG-PON 设备技术要求 ................................................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2 4 XG-PON 系统参考模型 ....................................................... 5 5 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 6
I
Q/CT X-2017
11.2 MAC 地址数量限制..................................................... 30 11.3 过滤和抑制 ........................................................... 30 11.4 用户认证及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 ................................... 31 11.5 ONU 的认证功能 ....................................................... 31 11.6 静默机制 ............................................................. 35 11.7 异常发光 ONU 的检测与处理功能 ........................................ 36 11.8 其他安全功能 ......................................................... 38 12 组播功能................................................................. 38 12.1 组播实现方式 ......................................................... 38 12.2 组播机制和协议要求 ................................................... 39 12.3 分布式 IGMP/MLD 方式功能要求 ........................................ 39 12.4 可控组播功能要求 ..................................................... 41 12.5 组播性能要求 ......................................................... 43 13 系统保护................................................................. 44 13.1 设备主控板 1+1 冗余保护 ............................................... 44 13.2 OLT 上联口双归属保护 ................................................. 44 13.3 配置恢复功能 ......................................................... 44 13.4 电源冗余保护功能 ..................................................... 45 13.5 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 ................................................... 45 14 光链路测量和诊断功能..................................................... 48 14.1 总体要求 ............................................................. 48 14.2 OLT 光收发机参数测量 ................................................. 49 14.3 ONU 的光收发机参数测量 ............................................... 49 15 ONU 软件升级功能 ........................................................ 50 16 告警功能要求............................................................. 50 17 性能统计功能要求......................................................... 50 18 语音及 TDM 业务要求 ..................................................... 52 18.1 语音业务要求 ......................................................... 52 18.2 TDM 业务要求......................................................... 52 19 视频业务承载要求......................................................... 53 20 时间同步功能............................................................. 53 21 业务承载要求............................................................. 53 21.1 以太网/IP 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 53 21.2 语音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 54 21.3 电路仿真方式的 n×64Kbit/s 数字连接及 E1 通道的性能指标 ................. 54 21.4 时钟与时间同步性能指标要求 ........................................... 55 22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55 22.1 总体要求 ............................................................. 55 22.2 ONU 的远程管理功能 ................................................... 56 22.3 ONU 本地管理要求 ..................................................... 56 23 设备硬件要求............................................................. 57 23.1 指示灯要求 ........................................................... 57 23.2 开关与按钮 ........................................................... 58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调度算法,它能够在多个进程同时竞争CPU资源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为这些进程分配CPU时间,以实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算法的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和实例分析等几个方面,详细解读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一、算法的基本原理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非抢占式的调度算法,它根据进程的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来确定优先级,从而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等待时间越长的进程,其优先级越高。

这是因为等待时间长的进程意味着它已经等待了很久,需要尽快得到CPU资源来执行。

2. 服务时间越短的进程,其优先级越高。

这是因为服务时间短的进程意味着它执行完成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应该优先得到CPU资源执行。

二、算法的适用场景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适用于以下场景:1. 系统中的进程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需要根据优先级来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

2. 系统需要尽可能减少进程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三、例题详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详细解读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应用和具体操作步骤。

假设系统中有3个进程,它们的进程控制块(PCB)信息如下:进程A:等待时间10ms,服务时间20ms进程B:等待时间5ms,服务时间15ms进程C:等待时间8ms,服务时间10ms我们将按照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原理来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

1. 计算每个进程的响应比。

响应比的计算公式为(等待时间+服务时间)/服务时间。

进程A:(10+20)/20=1.5进程B:(5+15)/15=1.33进程C:(8+10)/10=1.82. 根据计算得到的响应比来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

显然,进程C的响应比最高,所以应该被选为下一个执行的进程。

3. 当进程C执行完成后,再按照相同的方法来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直至所有进程执行完成。

通过以上例题的详解,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具体应用操作步骤和执行流程,以及在实际场景中的效果和影响。

服务器资源调度算法优化性能和响应时间

服务器资源调度算法优化性能和响应时间

服务器资源调度算法优化性能和响应时间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服务器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和请求处理任务。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响应时间,调度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资源的管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服务器资源调度算法,以达到最佳性能和最短的响应时间。

一、资源调度算法的概述服务器资源调度算法是指在多个请求同时到达服务器时,如何合理分配服务器资源以满足各个请求的需求。

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轮转调度(RR)等。

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但都需要考虑如何优化性能和响应时间。

二、优化性能的策略1. 硬件增强:首先,优化服务器的硬件设备可以提升整体性能。

例如增加服务器的处理器核心数、内存容量等,以增加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2. 负载均衡:将请求均匀地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以避免某个节点过载。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

通过合理选择负载均衡算法,可以使服务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整体性能。

3. 预调度策略:通过预先将任务分配给可用的资源,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和响应延迟。

预调度策略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和优先级来进行选择,例如将短作业或紧急任务优先调度。

4.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当前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和资源利用率,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当服务器负载高时,可以增加处理器核心数或分配更多的内存资源,以提高处理能力。

当负载较低时,可以减少资源分配,以节省成本和能源消耗。

三、优化响应时间的策略1. 缓存技术:通过使用缓存来存储经常访问的数据,可以减少对存储或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常见的缓存技术有内存缓存和分布式缓存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存方案。

2. 并发处理:通过并发处理多个请求,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响应能力。

可以利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技术,将任务并行执行,以缩短响应时间。

3. 响应压缩:对于传输到客户端的数据,可以使用压缩算法进行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量,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案例3-3:基于决策树的量化交易择时策略研究

案例3-3:基于决策树的量化交易择时策略研究

最大值/元 最小值/元
均值/元
5139.52
1625.86
3505.59
5139.52
1637.24
3524.47
5139.52
1615.80
3487.30
5139.52
1624.40
3505.44
标准差 797.46 791.03 803.41 797.39
偏度 -0.40 -0.43 -0.37 -0.40
参数组合
组合1
组合2
组合3
组合4
组合5
··· 组合18 组合19 组合20 组合21 组合22 组合23 组合24
表3-3-4 CLBIB-VSD-CART择时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投资绩效
k
滚动训练集大小 重 训 周 期
累积收益率
夏普比率
2
200
5
97.58%
0.9183
2
200
10
81.73%
0.7672
3.值特征选择
TDDPL方法将技术指标离散化为“+1”或“-1”,所以本案例将TDDPL方法命名为二 元特征离散化(Binary Discretization,BD)。当技术指标为“+1”时,表示发出“买入 ”的交易信号;当技术指标为“-1”时,表示发出“卖出”的交易信号。
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有“买入”“卖出”“观望”三种状态。因此,本案例在二 元特征离散化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三元特征离散化(Ternary Discretization,TD)。仍然以 RSI相对强弱指标为例:当RSI指标大于或等于70时,将数值离散化为“-1”,表示发出“卖 出”信号;当RSI指标小于30时,将数值离散化为“+1”,表示发出“买入”信号;当RSI 指标在30~70之间时,将数值离散化为“0”,表示发出“观望”信号。图3-3-3所示为三 元特征离散化方法流程图。

极限巅峰操作方法

极限巅峰操作方法

极限巅峰操作方法
极限巅峰操作方法是指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中,通过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和能力,达到极限的操作水平。

以下是一些极限巅峰操作方法:
1.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保持专注,将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达成目标上。

2. 规划和策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包括明确的步骤和时间表,以确保高效执行操作。

3. 持续学习和成长: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保持对新技术和趋势的敏感性,以保持竞争优势。

4. 自律和意志力:培养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长期的持久能力。

5. 专注和集中注意力:在执行任务或操作时,保持高度的专注和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和杂念,提高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6. 快速决策和执行: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决策,并立即行动执行,以保持对局势的掌控。

7. 约束和控制情绪: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的状态,以应对压力和挑战,避免情绪对操作结果的影响。

8. 团队协作和合作: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和专长。

9. 自省和反思:在完成任务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省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出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10. 持续挑战和追求进步:不满足于现有的水平和成就,持续挑战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达到更高的巅峰操作水平。

组成原理名词解释

组成原理名词解释

组成原理名词解释1.机器周期答:机器周期:基准,存取周期.2.周期挪用答:周期挪用:DMA 方式中由DMA 接口向CPU 申请占用总线,占用一个存取周期.3.双重分组跳跃进位答:n 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大组,大组内又分成若干小组,大组中小组(de)最高进位同时产生,大组与大组间(de)进位串行传送.4.水平型微指令答:水平型微指令(de)特点是一次能定义并执行多个并行操作(de)微命令.从编码方式看,直接编码、字段直接编码、字段间接编码以及直接编码和字段直接和间接混合编码都属水平型微指令.其中直接编码速度最快,字段编码要经过译码,故速度受影响.5.超标量答:超标量(Super scalar)技术是指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可同时并发多条独立指令,即以并行操作方式将两条或两条以上指令编译并执行,在一个时钟周期内需要多个功能部件.1.时钟周期答:时钟周期:节拍,时钟频率(de)倒数,机器基本操作(de)最小单位.2.向量地址答:向量地址:中断方式中由硬件产生向量地址,可由向量地址找到入口地址.3.系统总线答:系统总线是指CPU、主存、I/O(通过I/O 接口)各大部件之间(de)信息传输线.按传输信息(de)不同,又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4.机器指令答:机器指令由0、1 代码组成,能被机器直接识别.机器指令可由有序微指令组成(de)微程序来解释,微指令也是由0、1 代码组成,也能被机器直接识别.5.超流水线答:超流水线(Super pipe lining)技术是将一些流水线寄存器插入到流水线段中,好比将流水线再分道,提高了原来流水线(de)速度,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一个功能部件被使用多次.1.微程序控制答:采用与存储程序类似(de)方法来解决微操作命令序列(de)形成,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个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指令包含一个或多个微操作命令.2.存储器带宽答:每秒从存储器进出信息(de)最大数量,单位可以用字/秒或字节/秒或位/秒来表示.3.RISC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通过有限(de)指令条数简化处理器设计,已达到提高系统执行速度(de)目(de).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答:中断隐指令是在机器指令系统中没有(de)指令,它是CPU在中断周期内由硬件自动完成(de)一条指令,其功能包括保护程序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de)入口地址、关中断等功能.5.机器字长答:CPU一次能处理(de)数据位数,它与CPU中寄存器(de)位数有关.1.CMAR2.总线3.指令流水4.单重分组跳跃进位5.寻址方式1.答:CMAR控制存储器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微指令(de)地址,当采用增量计数器法形成后继微指令地址时,CMAR有计数功能.2.答: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模块)(de)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de)传输介质.3.答:指令流水就是改变各条指令按顺序串行执行(de)规则,使机器在执行上一条指令(de)同时,取出下一条指令,即上一条指令(de)执行周期和下一条指令(de)取指周期同时进行.4.答:n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de)进位同时产生,小组与小组之间采用串行进位.5.答:是指确定本条指令(de)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de)指令地址(de)方法.1.同步控制方式答:任何一条指令或指令中(de)任何一个微操作(de)执行,都由事先确定且有统一基准时标(de)时序信号所控制(de)方式,叫做同步控制方式.2.周期窃取答:周期窃取:DMA 方式中由DMA 接口向CPU 申请占用总线,占用一个存取周期.3.双重分组跳跃进位答:n 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大组,大组内又分成若干小组,大组中小组(de)最高进位同时产生,大组与大组间(de)进位串行传送.4.直接编码答:在微指令(de)操作控制字段中,每一位代表一个微命令,这种编码方式即为直接编码方式.5.硬件向量法答:硬件向量法就是利用硬件产生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de)入口地址.1.异步控制方式答:异步控制不存在基准时标信号,微操作(de)时序是由专用(de)应答线路控制(de),即控制器发出某一个微操作控制信号后,等待执行部件完成该操作时所发回(de)“回答”或“终了”信号,再开始下一个微操作.2.向量地址答:向量地址是存放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e)存储单元地址,它由硬件形成3.双重分组跳跃进位答:n 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大组,大组内又分成若干小组,大组中小组(de)最高进位同时产生,大组与大组间(de)进位串行传送.4.字段直接编码答:字段直接编码就是将微指令(de)操作控制字段分成若干段,将一组互斥(de)微命令放在一个字段内,通过对这个字段译码,便可对应每一个微命令,这种方式因靠字段直接译码发出微命令,故又有显式编码之称.5.多重中断答:多重中断即指CPU 在处理中断(de)过程中,又出现了新(de)中断请求,此时若CPU 暂停现行(de)中断处理,转去处理新(de)中断请求,即多重中断.1.CMDR2.总线判优3.系统(de)并行性4.进位链5.间接寻址1.答:CMDR 是控存数据寄存器,用来存放从控存读出(de)微指令;顺序逻辑是用来控制微指令序列(de),具体就是控制形成下一条微指令(即后继微指令)(de)地址,其输入与微地址形成部件(与指令寄存器相连)、微指令(de)下地址字段以及外来(de)标志有关.2.答:总线判优就是当总线上各个主设备同时要求占用总线时,通过总线控制器,按一定(de)优先等级顺序确定某个主设备可以占用总线.3.答:所谓并行包含同时性和并发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后者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发生.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段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de)功能,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就存在并行性.4.答:进位链是传递进位(de)逻辑电路.5.答:间址需通过访存(若是多次间址还需多次访存)得到有效地址.1.微操作命令和微操作答:微操作命令是控制完成微操作(de)命令;微操作是由微操作命令控制实现(de)最基本操作.2.快速缓冲存储器答:快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提高访存速度,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de)高速存储器,它对用户是透明(de).只要将CPU最近期需用(de)信息从主存调入缓存,这样CPU每次只须访问快速缓存就可达到访问主存(de)目(de),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3.基址寻址答:基址寻址有效地址等于形式地址加上基址寄存器(de)内容.4.流水线中(de)多发技术答:为了提高流水线(de)性能,设法在一个时钟周期(机器主频(de)倒数)内产生更多条指令(de)结果,这就是流水线中(de)多发技术.5.指令字长答:指令字长是指机器指令中二进制代码(de)总位数.1.时钟周期答:时钟周期:节拍,时钟频率(de)倒数,机器基本操作(de)最小单位.2.刷新答: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电容上(de)电荷要放电,信息即丢失.为了维持所存信息,需在一定时间(2ms)内,将所存信息读出再重新写入(恢复),这一过程称作刷新,刷新是一行一行进行(de),由CPU自动完成.3.总线仲裁答:总线仲裁即总线判优,主要解决在多个主设备申请占用总线时,由总线控制器仲裁出优先级别最高(de)设备,允许其占用总线.4.机器指令答:机器指令由0、1代码组成,能被机器直接识别.机器指令可由有序微指令组成(de)微程序来解释,微指令也是由0、1代码组成,也能被机器直接识别.5.超流水线答:超流水线(Super pipe lining)技术是将一些流水线寄存器插入到流水线段中,好比将流水线再分道,提高了原来流水线(de)速度,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一个功能部件被使用多次.相关文档: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乐优97_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乐优97_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乐优97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夏澳运戴思青陈周兵刘鹏周红英吴晓亮(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两系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乐优97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409A与恢复系R977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于2022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文详细介绍了乐优97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乐优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制种技术关键要点,以期为该产品的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晚籼稻;乐优97;优质;选育;栽培;制种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7-0197-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7.04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Breeding,Cultivation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New Late Indica Hybrid RiceCombination Leyou97XIA Aoyun DAI Siqing CHEN Zhoubing LIU Peng ZHOU Hongying WU Xiaoliang (Hefei Fengle Seed Industry Co.,Ltd./Anhui Two-line Hybrid Ri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Hefei Anhui230031)Abstract Leyou97is a new late indica hybrid combination with high yield,good quality and lodging resistance, which was bred from the self-bred three-line sterile line409A and restorer line R977by Hefei Fengle Seed Industry Co.,Ltd.It wa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2022.In this paper,the breed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you97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and the key points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Leyou97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large-scale promotion and planting of this product.Keywords late indica hybrid rice;Leyou97;high quality;breeding;cultivation;seed production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杂交稻技术是我国的原创性发明专利,其应用有逾40年的历史,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2]。

【技术分析】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及善于应用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及善于应用技术分析

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及善于应用技术分析在我的交易生涯中,我仅发现了两个领先指标是可靠可用的。

第一个是摆动预测指标,第二个是领先指标——“帝纳波利点位”,它源于斐波纳契分析的高级形式。

如何使用这个非常精确的领先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除非你是为了一笔很小的交易在市场做短暂的投机,否则,你如果在市场强势下跌时的支撑处买进,或在市场强势上升时的阻力处卖出,使用这个领先指标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同时很好地把握交易环境和交易背景的原因。

首先,使用滞后指标确定交易的环境和背景。

然后使用高质量的领先指标设立进场点和寻找合适的止损点。

在市场上升的情况下,止损点应设在一个强力支撑水平的下面。

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止损点应设在一个强力阻力水平的上面。

注意我并没有使用资金止损点。

如果通过“帝纳波利点位”计算出的止损点对于你的资金管理标准来说太大了的话,很简单,不要做这次交易即可。

因为提前知道了止损点的位置,所以很容易进行计算。

一旦确定了进场点和止损点的合适位置,现在就可以通过帝纳波利展开分析计算盈利目标点(领先指标)。

如果你使用高质量的领先指标的话,你可以获得相当高比例的盈利交易。

此外,你的订单会以最低的交易差价被撮合,因为无论是当你在上升市场的折返处买入,还是当你在下跌市场的回升处卖出的时候,市场都是与你迎面而来的。

如果你交易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与通过买进止损或者卖出止损来进场交易相比,这种操作方法的益处是巨大的。

具体如何我们在下期的专栏中会提到。

一、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如果价格连续多天在一个狭窄的幅度内升降,在图表上形成一幅有如建筑地盘布满地基桩的图景,习惯上称之为密集区,亦即专家所说的技术支持区,这个密集区一旦向上至倾向下突破,就会造成一个烈焰冲天的升势或水银泻地的跌势。

参与期货交易,一定要留意这样的机会。

为什么密集区的突破会有这样强劲的冲力呢?古云:“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好比火山,炽热的岩浆和坚硬的地壳进行力的较量,压抑愈久,积聚的能量越大,一已爆发,轰夭动地。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
领先积分规则是指一种在竞赛、考试或其他评估活动中用来确定胜负的规则。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则是一种突破传统规则的新型评估方式,它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更公平、更有挑战性的竞争环境。

传统的积分规则通常是根据参与者的得分来决定胜负,得分高者获胜。

这种规则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得分高者往往会在比赛初期就确立领先地位,导致后来者失去斗志,而得分低者则很难从不利局面中追赶上来。

而跨越领先积分规则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的核心思想是,在评估过程中,参与者不仅要追求高分,还要跨越领先者的得分,才能获得更高的积分和胜利。

这种规则鼓励参与者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设定一定的领先分数线,参与者需要在比赛中超过这个分数线才能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

另外,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超过了领先者的得分,也可以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的引入能够激发参与者的竞争激情,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它能够使得比赛的结果不再仅仅取决于单一的得分,而是更多地考量参与者的实力和能力。

同时,这种规则还能够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自我挑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竞争中不断超
越自己。

跨越领先积分规则是一种能够突破传统积分规则限制的新型评估方式。

它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更公平、更有挑战性的竞争环境,激发他们的竞争激情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通过引入这种规则,我们能够改变传统评估方式的局限性,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竞争体验。

服务器性能优化的关键指标

服务器性能优化的关键指标

服务器性能优化的关键指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服务器性能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可以提升网站的访问速度,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网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了解服务器性能优化的关键指标对于网站运营者和系统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服务器性能优化的关键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提升服务器性能。

一、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到返回响应给客户端所花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表示服务器性能越好。

通常情况下,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别为佳。

通过优化服务器的硬件设备、网络带宽、以及软件配置等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二、吞吐量吞吐量是指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吞吐量越高,表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越强。

通过提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优化网络环境、以及合理调整服务器负载等方式,可以提升服务器的吞吐量,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三、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是指服务器同时处理的连接数量。

当用户访问量增加时,服务器需要同时处理多个连接,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过高,可能会导致服务器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因此,合理控制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是提升服务器性能的关键之一。

通过优化服务器的线程池配置、提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

四、CPU利用率CPU利用率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CPU是服务器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执行计算任务。

当服务器的CPU利用率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服务器性能下降,响应时间延长。

因此,监控服务器的CPU 利用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是提升服务器性能的关键之一。

通过合理调整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优化代码逻辑、以及提升硬件配置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CPU利用率,提升系统的性能。

五、内存利用率内存是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存储服务器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程序。

当服务器的内存利用率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服务器性能下降,甚至出现内存溢出的情况。

ms-leep指标 -回复

ms-leep指标 -回复

ms-leep指标-回复什么是msleep指标?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msleep指标是用来衡量系统中的等待时间或延迟的一种指标。

它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表示一个进程或线程暂停执行的时间长度。

msleep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响应时间,以及优化程序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需要msleep指标。

在很多系统中,进程或线程可能需要等待某些操作完成或者空闲资源的释放,这个等待过程可能会导致程序执行的延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延迟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靠的指标来衡量等待时间。

这就是msleep指标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msleep指标的使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操作系统中,当某个进程需要等待硬盘I/O操作完成时,可以使用msleep指令来暂停进程的执行,直到操作完成后再继续执行下一步。

同样地,在嵌入式系统中,当某个任务需要等待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时,也可以使用msleep指令来控制任务的等待时间。

那么,msleep指标如何计算呢?通常,msleep指标是通过调用系统API 或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的。

这些函数会接收一个以毫秒为单位的参数,表示暂停执行的时间长度。

在调用这些函数之后,系统会将调用进程或线程置于睡眠状态,直到等待时间过去或者被中断才会被唤醒。

需要注意的是,msleep指标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它的值取决于系统的负载和性能。

在一个高负载的系统中,即使指定了相同的等待时间,实际上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因此,在使用msleep指标进行性能评估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

除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msleep指标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发挥作用。

比如,在游戏开发中,msleep指标可以用来控制游戏对象的动画效果,以及协调多个玩家的交互。

在机器人控制领域,msleep指标可以用来调整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等待时间,以便更好地与环境进行交互。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了解和使用msleep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AIGC提高游戏AI反应速度的利器

AIGC提高游戏AI反应速度的利器

AIGC提高游戏AI反应速度的利器在现今的游戏世界中,人工智能(AI)在游戏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能够迅速反应并做出高效决策的游戏AI不仅能够提升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也能够为玩家带来更加刺激和有趣的游戏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IGC(AI Game Console)成为了提高游戏AI反应速度的利器。

AIGC是一种专门用于游戏开发的硬件设备,其目标是通过优化游戏AI的运行效率和反应速度,使得游戏AI能够更加智能地应对各种游戏场景和玩家的操作。

通过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决策能力,AIGC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来改善游戏的AI体验。

AIGC的核心技术是通过与游戏主机的紧密结合,实现游戏AI在硬件层面的优化。

首先,AIGC采用了先进的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单元,能够处理更多的游戏数据和计算任务。

这使得游戏AI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感知、决策和行动,并以更快的速度响应玩家的操作和游戏环境的变化。

其次,AIGC还采用了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大量的游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提升游戏AI的智能水平。

这些算法和模型能够帮助游戏AI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和玩家行为,从而做出更加准确和高效的决策。

通过在硬件层面的支持,AIGC能够更快地运行这些算法和模型,进一步提高游戏AI的反应速度。

在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看,AIGC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和创造力。

开发者可以利用AIGC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来设计更加挑战和精彩的游戏关卡和任务,使得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AIGC还可以提供游戏性能的监测和优化功能,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游戏AI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对于玩家来说,AIGC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游戏体验的提升。

游戏AI的更快反应速度和更智能的决策能力将使游戏变得更加真实和具有挑战性。

玩家将能够享受到更加契合自己操作和策略的游戏体验,从而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乐趣。

综上所述,AIGC作为提高游戏AI反应速度的利器,在现代游戏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页面调度策略

页面调度策略

页面调度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页面调度策略。

页面调度策略是指在多个页面请求同时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如何决定哪个页面优先处理的一种策略。

合理的页面调度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一、先来先服务(FIFO)策略先来先服务策略是最简单的页面调度策略之一。

它按照页面请求的顺序进行处理,即先到达的请求先被处理。

这种策略不考虑页面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只根据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处理。

优点是实现简单,公平性较高,缺点是无法根据页面的特性进行优化调度。

二、最短作业优先(SJF)策略最短作业优先策略是根据页面请求的大小或处理时间的长短进行调度的一种策略。

它可以保证较小的页面请求先被处理,从而缩短用户等待的时间。

这种策略适用于对页面大小敏感的应用场景,但在页面大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较大的页面请求长时间等待。

三、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策略最高响应比优先策略是根据页面请求的响应比进行调度的一种策略。

响应比是指页面请求等待时间与页面请求处理时间的比值,即响应比=等待时间/处理时间。

这种策略考虑了页面请求的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四、时间片轮转(RR)策略时间片轮转策略是一种基于时间片的页面调度策略。

每个页面请求被分配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片,当时间片用完后,系统会切换到下一个页面请求。

这种策略可以保证每个页面请求都能得到一定的处理时间,并且适用于多个页面请求并发处理的场景。

五、最不经常使用(LFU)策略最不经常使用策略是根据页面请求的使用频率进行调度的一种策略。

它统计每个页面请求被访问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进行排序,优先处理访问频率较低的页面请求。

这种策略适用于对访问频率较低的页面请求进行优化,但可能会导致一些常用的页面请求长时间等待。

六、最近最少使用(LRU)策略最近最少使用策略是根据页面请求的最近使用时间进行调度的一种策略。

它根据页面请求的访问时间进行排序,优先处理最近较少被访问的页面请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领先会持续吗?*)))非择时无溢出R &D 竞争研究综述常中阳 宋 敏内容提要: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非择时无溢出R &D 竞争文献进行综述。

其中理论分析包括专利竞赛模型和增量投资模型两类。

根据研发过程是否有技术风险、主要依赖于一次性投资还是流量投资、投资强度是否时变、竞争状态变量是否多维以及有无知识和经验积累等,本文在前一类模型中归纳出七种R &D 模式;后一类则被区分为基于特定性态利润函数的模型和基于特定产品市场竞争形式的模型。

在对诸模型按结构和所关注因素进行归类的同时,文中特别注意阐释和归纳了公司博弈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多种竞争效应、机制和结果模式。

此外,文中还汇总了相关的实证和实验文献。

最后,本文初步总结出了若干影响公司间技术差距演化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创新 R&D 竞争 专利竞赛 增量投资* 常中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changzy@;宋敏,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电子信箱:fms ong@econ.hku.hk 。

本文初稿是第一作者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汇丰商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完成的工作论文的一部分。

我们首先由衷感谢匿名审稿人独到而中肯的意见,这极大地改善了本文的质量。

其次,第一作者还特别感谢其另一合作导师北京大学的海闻教授和曾参加过本文的研讨会或以其它形式参与研讨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所有任课老师和博士后同仁,以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 a Tech.)统计系的张怀业博士。

当然,文责自负。

¹ 节选自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在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上的讲话。

详见http:P P P it P2007-09-05P 16031720608.sht ml 。

º 这里所谓的/非择时0,是指没有考虑因为溢出、R &D 成本以及技术复杂程度等原因而对最佳R &D 时机所进行的战略选择。

对此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综述可参见Hoppe(2002)。

一、引 言(一)问题的提出领先的专利和技术诀窍可以为公司提供技术垄断地位,使得公司可以收取高额的许可费用,并阻止新厂商的进入。

另外,它们还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忠诚度。

在上世纪末的某些财富100强公司中,由专利、版权和品牌所组成的无形资产已占到公司总资本的3P 4左右(Reitzi g ,2004)。

但是,据近几年的一项统计,中国国内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0103%,而且中资企业申请的专利技术含量低、市场寿命短,并多集中于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无线通讯占2%,电视占10%,半导体占15%)(田力普,2005)。

同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在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不足10%,甚至比1996年还低了5个百分点。

,,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放弃了技术开发平台,,0。

¹那么,为什么某些企业会放弃技术追赶呢?为什么改革开放近30年后在许多行业外资企业的领先地位仍然在持续?(二)主要内容和线索基于探索上述问题的意图,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的非择时无溢出R &D 竞赛理论及相关的实证、实验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与整理。

º在该时期的理论研究里,涌现出了多种多样、作用迥异的关于影响公司间技术差距演化的竞争效应和机制的分析。

它们派生于模型的不同结构或初始条件,并最终根源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情景的多样性。

同时,这些结构或条件也为我们辨析此类研究曾经如何发展、洞察125理论之树曾经怎样抽枝和发芽提供了线索。

按照竞赛的奖项是否具有排它的唯一性,这些模型大致可被分为专利竞赛模型(patent race )和增量投资模型(incremental investment model)两大类。

¹专利竞赛模型是最早被用来研究公司间R&D 竞赛活动的工具。

它假设在竞赛结束时只有唯一的获胜者(才可获得技术进步),且其此时的技术水平与竞赛前的水平无关。

现实中公司所进行的剧烈创新(Reinganu m,1983)是与这些特征相吻合的。

如针对核心专利和共性技术所进行的研发,前期投入颇巨。

但一旦成功,就将使旧专利过期并完全作废。

而且公司很容易围绕该技术构筑专利篱墙(patent fence),形成产业标准并长期独占垄断利润。

这类模型最初有两个发展方向,即静态模型和开环(open -loop)博弈模型(Fundenberg &T irole,1990)。

前者假设专利被发明的时间或概率由初始的一次性投资所决定。

Gilbert &Newbery (1982)、Dasgup ta &Sti gliz (1980)最先在此框架下得出了R &D 竞争的第一种结果模式)))领先者持续占优(increasi ng d ominance,Budd et al,1993)。

后者则认为研发投资应于多期内完成,但博弈是开环的,即竞赛一开始公司即可承诺一恒定不变的时均投资强度º,直至该专利被发明为止。

Reinganum(1983,1985)和Vickers(1986)在此框架下揭示了R &D 竞争的另一结果模式:领先地位更迭的/作用)反作用0(action -reaction)模式。

在开环博弈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又发展起来允许投资强度随自己或竞争对手研发进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闭环(closed -loop)或有反馈(feedback)的博弈模型(Basar &Olsder,1995;Fundenberg &T irole,1990),公司间技术差距的演化情景因而更加丰富。

但除非特定情景,一般而言这些模型几乎全都预测领先者最终还是能够保持其领先地位。

此外,根据这三类模型中对R&D 活动的不同假设,即是否存在技术风险、主要借助于固定投资还是流量投资、投资强度是否时变、公司间的竞争状态变量是一维还是多维以及R&D 过程中有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等,我们还归纳出七种R&D 模式或方法。

其中对R&D 过程刻画得越精细或R&D 技术越复杂的模型,就越不容易获得解析形式的分析结果,因此往往只得以借助于数值或模拟方法来求解为代价。

与专利竞赛模型互补,增量投资模型更适合于描述幅度较小的改良型创新。

在这类模型里,不同公司处在某一技术梯度(产品性能、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以及它们的综合等)的不同垂直位置上;技术进步是沿此梯度/逐步进阶0(step -by -step)的,每个竞争者都可以独立地获得技术进步(获胜者不再唯一),但跟随者无法通过单次创新就超过领先者。

此外,这类模型通常都采用每期公司在第一阶段先进行R &D 竞争,然后在第二阶段再进行特定形式的产品市场竞争的结构,因此它们也被称为IPC (investment preceding competition)模型(Athey &Schmutzler,2001)。

其多期模型则几乎全都属于闭环博弈模型。

按照研究的起点是否抽象掉具体的产品市场竞争形式而从特定型态的产品利润函数出发,这类文献又可分为特定型态利润函数下的模型和特定产品市场竞争形式下的模型。

前者的收益函数和利润函数可能适用于多种形式的产品市场竞争,而随特定微观因素(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差距、进入成本和经理人报酬结构等)的变动,后者所产生的收益或利润函数又可能具有多类型态。

上述讨论,无论是专利竞赛模型还是增量投资模型,都聚焦于在给定R &D 方向上公司如何选择最优投资数量的问题。

但在给定资源和投资规模条件下公司如何抉择自己的R &D 路径也会对公司间技术差距产生重大影响。

现有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全都属于增量投资模型,本文将它们独自归纳为第四节。

在那里,不同的R&D 战略意味着不同的风险水平或与对手间不同的相关程度。

相对于理论成果的丰富供给,有关专利竞赛的实证文献却比较稀少。

这首先可能是因为公司R &D 的动机广泛多样,且很难对公司的策略性行为进行精确测量(Cohen &Leven,1989);其次是由于/缺少详尽的(基于投资项目的)数据0,以及模型的/投资行为严格地依赖于多种变量0,导致使/现代博弈方法(对此实证问题)只具有有限用途0(Cockburn &Henderson,1995)。

按检验的目的和结论,现有的实证研究又可分为验证公司间是否存在R&D 竞赛行为、支持领先者持续领先和支持跟随者赶超等三类。

同时,正是由于实证研究的种种局限,现代实验经济学的检验方法在此领域的运用开始方兴未艾,并已初现成效。

126¹º这里的/强度0或/投资流0是指瞬时内公司的投资数量与瞬时时长之比。

类似的含义也适用于之后的利润流或成本流强度等。

据我们所知,Gilbert &Newbery(1982)与Athey &Schmutzler(2001)依次是这两个术语的最早使用者。

除此以外,锦标赛(tournament),即在规定时间内所开发的技术最为领先者将获得唯一奖励的模型,也是公司间R &D 竞争的一种形式。

但在此方面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于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机制以使竞争更有效率上来(Tayl or,1995;Fullerton &McAfee,1999),却鲜有对公司间技术差距演化的分析,所以对它们的介绍在此从略。

此外,Baye &Hoppe(2003)指出了这种模型与专利竞赛模型的战略等价性。

(三)相关的综述文献对竞争和公司R&D行为之关系的文献梳理,已有数位学者对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Kamien& Schwartz(1975)对市场集中程度、公司规模如何分别影响公司的创新动机和行为¹的文献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综述。

其所覆盖的文献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那时的理论模型多集中于决策论的方法,视公司所面临的不同市场结构和产业集中度等为外生给定参数。

Cayseele(1998)与吴延兵(2007)的主题和Kamien& Schwartz(1975)相同,但在时间上可视为对此文献的更新。

其中吴延兵(2007)偏重于归纳实证的方法和思路,且时间跨度较长。

本文则旨在从公司间进行R&D竞争和博弈的角度来归纳公司各种各样的R&D动机,并初步总结公司间技术差距演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