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业余运动训练原理(2010)
课余运动训练的原则
课余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原则是以运动训练规律为依据对运动训练提出的基本要求。
它是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对一切训练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运动训练原则和体育教学原则有密切的关系。
它们都是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一般来讲,教学中有训练因素,训练中有教学因素。
特别是在启蒙训练和初级的训练体制中,教学和训练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实现的,习惯地统称为训练。
从它们相对独立的个性来看,教学是指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训练一般指提高的过程。
因此训练原则可以相对独立于教学原则,训练原则不一定适用于教学,而教学原则却能全部适用于训练。
科学的运动训练过程不能离开和违背教学原则,而且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更高、更严密。
运动训练的原则主要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不间断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训练是按专项运动的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方法和手段。
通过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改进身体形态,学会一些非专项的运动技能,从而打好身体基础,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为获得专项运动的优异成绩创造条件。
它是运用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所特别需要的运动素质,提高专项技术、战术及理论水平。
专项训练包括专项身体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
从内容和手段来看专项训练比一般训练要窄一些,并具有专门化的性质。
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优点(1)一般训练扎实效果好,使专项训练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适应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才能承担更大的训练负荷,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延长运动寿命。
(2)一般身体训练的手段多种多样,有利于克服专项运动训练对身体的片面影响,促进正常发育,改善体型;有利于克服专项训练的单调,增加乐趣,促进正常发育,消除精神疲劳;有利于储备足够的运动技能,实现非专项技能向专项技能的转移;有利于对少儿运动员准确地确定专项发展的方向。
儿童少年业余训练的运动心理学原理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生理与心理)讲义——儿童少年业余训练的运动心理学原理第一章感知觉、气质及动机与体育运动第一节感知觉与体育运动感觉与知觉又称为感知觉,是反映认知过程的不同层次。
其实质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分析器),引起相应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呈现于当前的刺激的某种属性或状态的反映。
其主要表现为视、听、味、嗅、肤等五大感觉器官对各自特异刺激个别属性的生理接纳。
感觉具有直接性和个别性的两大特点。
二、知觉概念知觉除了与感觉一样直接地是反映当前刺激外,它反映的是事物整体的属性和状态,具有意义的认知(在体育运动中还有运动、平衡、机体等等特殊的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1、感觉和知觉之间是连续的,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2、前者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心理历程,而后者则属于复杂的心理历程;3、前者是普遍现象(正常者均有),而后者则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不同的人对所觉察到的相同刺激可能在知觉上有极大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活动比较少,因为单一的信息很难满足人们对复杂事物认识的需要。
知觉的产生往往由一种感官为主,附以其它感官的参与而实现了对现实刺激物的认知。
感觉如不经过知觉过程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那么,对于认识活动将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变化1、视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当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4个月时所具有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8岁左右视力发育完成。
2、听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认为,正常健康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至少可以肯定在生后24小时以内),可以说听觉是与生俱来的。
1个月婴儿在听敏度方面已能鉴别200HZ与500HZ纯音之间的差异。
5-8个月婴儿在1000---3000HZ范围内能察觉出声频的2%的变化(成人是1%),在4000---8000HZ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对青少年业余射击运动员初期训练的几点认识
一
4 — 5
期 , 经 系统 发 育 不 成 熟 , 力 、 量 素 质 较 差 , 神 耐 力 所 放枪 ,并 在平 时 的训练 中按 1 钟 2枪 的要求 加大 分
物力 也不会 取 得好 的效果 。“ 材 的成功 , 选 意味着 训 员 , 须具 有 良好 的力量 、 必 耐力 、 敏 、 韧等 身体 素 灵 柔 练成 功 的一半 ” 。首要 的任 务是 选好 运动 员 , 这是很 质 。就 力量 来说 , 有力 , 完不成 训 练与 比赛需 要 没 就 关键 的一 环 。根据本 项 目的要 求 , 确立选 材 标准 , 业 的量 , 掌握 不 了起 码 的基本 动 作要 领 ; 没 有 耐力 , 而 余 队 由于 自身 条件 限制 ,在挑 选 队员 时往 往放宽 要 就 没有枪 支 的稳 定 性 ,失去稳 定性 就 意味着 没有 准 一 求 , 准 不严 , 乏 全面 考查 , 果花 费 了 很 大 的人 确性 , 名优 秀 的射击运 动 员必须 具备 良好 的 身体 、 标 缺 结
培养 在大赛 中具有竞争 力 的运动 员 ,涉 及到 标准选
材, 系统培 养 , 学训 练和 管理 等方 面 。而选 材是第 科
一
首 先我 们要 端正 一个认 识 ,射击 运 动虽然 是 一
重 要环 节。 如果选材 不 当 , 即使投 入再 大 的人力 、 种静力 运动 , 同 于其他 项 目, 不 但作 为一 个射 击运 动
的 身 体 素 质 ,进 步 很 快 ,通 过 6个 多 月 的刻 苦 训 练 , 在 市 运 会 比赛 中 获 得 2个 个 人 第 一 名 , 就 1个 4 提 高射击 训 练的科 学性 和实效 性 。 积极 开展 心理
青少年业余体校自由式摔跤训练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业余体校自由式摔跤训练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青少年业余体校自由式摔跤训练是一种广泛采用的体育项目,其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自由式摔跤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训练,身体素质,心理发展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对于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业余体校自由式摔跤训练作为一种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和培养心理素质的运动项目,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青少年业余体校自由式摔跤训练的影响。
一.自由式摔跤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自由式摔跤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自由式摔跤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青少年的力量水平。
在摔跤中,选手需要用力推动对手、抬起对手并将其摔倒。
这种训练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肌肉力量,还提高了他们的爆发力和力量输出能力;其次,自由式摔跤训练对青少年的耐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摔跤比赛中,选手需要持续不断地运动和斗争,直到比赛结束。
这种持久的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
例如,一个经过自由式摔跤训练的青少年可能能够在长跑比赛中保持较长的时间和较快的速度,表现出更好的耐力水平;此外,自由式摔跤训练还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摔跤比赛中,选手需要灵活地应对对手的动作,并采取适当的反应。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运动场景。
总而言之,自由式摔跤训练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高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青少年能够变得更加强壮、有活力,并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这让他们不仅在自由式摔跤比赛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他们在其他运动项目中的表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
青少年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青少年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第一、在不同的素质敏感年龄段发展不同的运动素质人体不同身体素质训练都存在最佳最敏感的年龄段(国外叫“窗口期或“天窗期):5-7岁是练习柔韧、神经反应速度和功能稳定的敏感年龄、8-10岁是技术和精细控制、10-12岁小力量、12-14岁是肌肉收缩速度和空间感觉、13-14岁是心肺机能耐力、14-16岁大力量和爆发力、17-18岁肌肉耐力和专项发展,形成综合素质。
这一规律适合在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运动训练中应用。
选材是依据运动员的年龄,在运动员已经大于某些身体素质的敏感年龄时,应重点考量他的这些素质是否已经具备。
因为一旦他不具备,又错过了素质敏感期,就很难通过训练来补上。
运动训练时,根据所训练运动员的年龄,重点训练他的年龄对应的敏感素质,并巩固之前年龄的素质,并结合专项发展相关素质。
第二、孩童时期神经肌肉发育较快,青春发育期最快凡是后天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意味着孩童时期要有所体验,开始培养,建立神经肌肉条件反射连接,然后在青春发育期进行巩固练习,形成动作自动化。
因为青春发育期是神经肌肉发育最快最好的时候,形成的动作自动化最稳固。
因此,比较成熟的理念是至少在青春发育期前2年开始学习相关运动项目(当然越早越好)所需要的动作基础,青春发育期学习并巩固该项目的完整技术并在比赛时灵活运用,形成娴熟的技术和临场自如发挥,然后在青春发育期后加强相关素质,达到肌肉能力和技术的结合,达到运动能力的顶峰。
我国重视的从小抓起的运动项目,如体操、跳水、乒乓球,运动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其原因除了国家重视,更重要的事这些项目的做法事实上符合了这一规律。
第三、“大器晚成规律“大器晚成指的人体的青春发育期开始得相对较晚,延续的时间较长。
这样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体验和学习相关项目的动作技术,肌肉和神经的发育起伏相对较小,有更长的时间去巩固动作技术,形成动作自动化。
这样的动作自动化更稳固更持久。
《10-12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
《10-12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一、引言随着跆拳道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10-12岁的业余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快速力量的训练是提高其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针对此年龄段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二、训练方案设计1. 训练目标本训练方案旨在提高10-12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增强肌肉爆发力,提高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
2. 训练原则(1)循序渐进: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2)全面性:训练方案应涵盖身体各部位的力量训练,包括腿部、腰部、腹部等。
(3)个体化: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3. 训练内容与方法(1)基础力量训练:包括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如深蹲、蛙跳等。
(2)爆发力训练:通过快速踢腿、踢沙袋等方式,提高肌肉的爆发力。
(3)反应速度训练:通过快速反应练习,如快速踢击反应球等,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
(4)协调性训练:通过练习踢腿、转身等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三、实验研究1. 研究对象选取30名10-12岁的业余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2. 研究方法(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腿部肌肉力量等。
(2)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快速力量训练,每周3次,每次1小时。
对照组则不进行特殊的训练。
(3)实验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1)实验后实验组在腿部肌肉力量、爆发力、反应速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2)实验组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本训练方案的有效性。
(3)本训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了循序渐进、全面性和个体化等原则,确保了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本训练方案针对10-12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
李征青少年课余全能运动的训练
3.充分利用同类项目共同技术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全能中一些单项有 着相同的技术特点和用力形式,教学训练中可以充分利用各单项技术之 间的这种关系,促进相互影响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单项之间的制约性。
4.精选训练手段,突出模仿练习。
5.根据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全能运动训练可分为:
(一).一般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阶段
青少年课余全能运动训练的任务是: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有效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和承受能力,学 习和掌握各单项基本技术,培养全能运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 质和训练作风,积极参与全能比赛。
根据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全能运动的训练可分为五 个阶段:
(一).一般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全面身体训练,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1961——1980年8000分以上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
1、1961年美国选手菲· 米勒金成绩为8049 2、1966~1969美国选手杜米两次创造世界纪录,最好成绩 为8309 3、1975~1976年布· 詹纳三次刷新世界纪录,最好成绩为 8634
20世纪80年代十项全能进入8500分以上的超水平阶段:
3、撑杆跳高专项速度练习的特点:对青少年撑杆跳高运 动员的训练应该抓住其速度发展敏感期,进行合理有效的 训练。 4、撑杆跳高专项速度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1 )、听信号起跳。 (2) 、短程助跑起跳练习。 (3) 、30m起跑或行进间跑。 (4)、30m持杆加速跑。 (5)、20~30m计时持杆加速跑或行进间计时加速跑。 (6)、短距离快速单足跳、跨步跳、蛙跳和收腹跳等。 (7)、行进间快速举竿练习。
(三).掌握基本技术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掌握短跑、跨
栏跑、跳高、跳远、铅球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标枪、铅球和撑杆跳 高等。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儿童少年业余训练的运动心理学原理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生理与心理)讲义——儿童少年业余训练的运动心理学原理第一章感知觉、气质及动机与体育运动第一节感知觉与体育运动感觉与知觉又称为感知觉,是反映认知过程的不同层次。
其实质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分析器),引起相应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呈现于当前的刺激的某种属性或状态的反映。
其主要表现为视、听、味、嗅、肤等五大感觉器官对各自特异刺激个别属性的生理接纳。
感觉具有直接性和个别性的两大特点。
二、知觉概念知觉除了与感觉一样直接地是反映当前刺激外,它反映的是事物整体的属性和状态,具有意义的认知(在体育运动中还有运动、平衡、机体等等特殊的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1、感觉和知觉之间是连续的,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2、前者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心理历程,而后者则属于复杂的心理历程;3、前者是普遍现象(正常者均有),而后者则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不同的人对所觉察到的相同刺激可能在知觉上有极大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活动比较少,因为单一的信息很难满足人们对复杂事物认识的需要。
知觉的产生往往由一种感官为主,附以其它感官的参与而实现了对现实刺激物的认知。
感觉如不经过知觉过程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那么,对于认识活动将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变化1、视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当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4个月时所具有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8岁左右视力发育完成。
2、听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认为,正常健康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至少可以肯定在生后24小时以内),可以说听觉是与生俱来的。
1个月婴儿在听敏度方面已能鉴别200HZ与500HZ纯音之间的差异。
5-8个月婴儿在1000---3000HZ范围内能察觉出声频的2%的变化(成人是1%),在4000---8000HZ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中小学校园足球理论课培训(学员版)青少年业余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实践
基本任务:
准备期旨在保证竞技状态的初步形成;竞赛期旨在保持、巩固 已获得的竞技状态,并促使其向最佳水平发展,争取在比赛时能够 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过渡期旨在进行积极性调整,消除身心疲劳, 并为下一训练周期的训练做好准备。
第一节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 往复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 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训练的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 态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 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度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从而使得机体的能 力不断提高。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 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不断得到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 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 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表11-1)。
人体各个系统发育的速度时不同的。运动员的各种竞技 能力在多年训练过程中也各有其不同适宜发展阶段(图103)
(%)
200
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总体发育
100
生殖系统
图10-2 身体各系统发育情况 (引自《运动生理学》教材,1984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岁 ) 心理能力 技能 体能
消失
(引自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88)
训练周期可分为为超大周期、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四类。 超大周期是一种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奥运、全运重大 比赛日程的准备时间,合理安排四年左右时间的训练工作的一种形式。其 主要内容是由若干大周期的主要内容组成。超大周期同样有准备期、竞赛 期和过渡期。 大周期是指教练员根据超大周期的训练工作安排和各个年度训练任务和重大 比赛安排,科学安排全年训练工作的一种形式。大周期可分单训练周期、 双训练周期、三训练周期。每一大周期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 中周期是大周期的组成部分,亦称“训练阶段”。由2-12个小周期构成。根 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阶段任务、阶段时间等因素,该阶段的时间约为半 个月到3个月不等。提出中周期的主要依据是超量恢复原理以及运动适应 规律。 小周期是中周期的组成部分。时间通常为一个星期,即由7个训练日构成。 按训练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训练小周期、赛前小周期、比赛小周期、调整 小周期四种类型。
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科学内涵实例20140822
41-45
图1 博尔特分段步频
图2 2013世锦赛第2-5名选手的分段步频
案例3
师徒之间的反馈
1青少年业余训练特点与训练的有效性
举例2:节奏的反馈之分段速度(体能分配)
案例3
师徒之间的反馈
2关于力量训练的几个问题
1力量的种类 2负荷的种类 3几次、几组、间歇时间、训练频率 4动作设计
2关于力量训练的几个问题
提高注意力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 你们的准备活动?
案例1
运动准备
1青少年业余训练特点与训练的有效性
推荐的运动准备(四步骤):
1激活(Activation)
Mini Band Glute/Pillar
2动态拉伸(Dynamic Stretches)
Floor/Quadruped/Standing/Transition
拉伸时间
30-60s,或30s以内
无规定
最大范围坚持2-3s
3关于拉伸训练的几个问题
牵拉的总体原则
先动态拉伸,最后静态拉伸,摆动拉伸要慎重 幅度小→大 柔韧性不好,可先PNF “哪里弯曲,拉哪里;哪里紧,拉哪里”
基础力量与专项力量
基础力量是专项力量的基础,及防伤的基础; 模拟专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尽可能与专项动作接近 ……
4动作设计
1青少年业余训练特点与训练的有效性
一堂课内力量训练排序
大肌群训练要安排在小肌群训练前面 (胸、背、腿先于肩、上、下肢、腹部);
多关节训练要安排在单关节训练前面; 能提高训练效果的练习项目优先;
1青少年业余训练特点与训练的有效性
预防肩关节损伤之悬吊训练
I
Y
T
W
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对策
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十多年的任教经验,对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运动员产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文化教育;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04-030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准,特别是提高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尽快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我国体育界的共识。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2010]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表明我们国家更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通知》明确了“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要彻底改变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落后的现状,提高整个体育队伍文化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未来,是使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关键,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后备体育人才,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目前我国在如何完善和规范青少年业余体校文化教育体制上,仍然是空白,各项制度落实和实施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如何使青少年业余体校学训矛盾对立统一,迅速提高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是当前摆在我们基层教练员和体校文化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结合当前的形势和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特点,要提高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业余体校的各级领导、文化教员、教练员首先要解决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厌学情绪,这是提高体校文化教学质量,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水平的关键。
青少业余运动训练原理
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以运动员有 机体自然生长发育为基础的。青少年时期 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提高青 少年运动训练的水平,只有掌握他们有机 体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才能把握训练过 程,使之即能良好生长,又能成为攀登竞 技高峰的优秀后备人才。
Influence of maturation... Different patterns of system growth during childhood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训练安排要点: ▪ 保持基础训练,重点训练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竞技
能力,让运动员适宜的参加相关比赛,并学会在比 赛中表现出自已的训练水平。 ▪ 这一时期训练与比赛的比率可以为50:50的进行安 排,训练是为了继续提高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 而比赛或比赛性练习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 现水平。
▪ 多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并在重大比 赛获胜。
三、青少年业余训练的总体原则
(一)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应放 在中小学生时期训练中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学生时期的训练总体上应是基础性训练,
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三)中小学生时期训练往往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四)不能把追求极限负荷作为训练安排出发点;
女孩,6~8。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目标:学习所有的基本动作技能。 ▪ 训练安排要点: ▪ 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能力及基本的动作技能; ▪ 发展运动员的ABC’s即灵活性(Agility)、平衡性
(Balance)、协调性(Coordination)和速度(Speed); ▪ 让孩子们尽可能的参与多种运动项目的活动;
追求极限负荷的做法,只会产生危及健康及导 致将来运动寿命“早衰”的后果。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智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等。
其中主要是身体和技术、战术训练。
一、身体训练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
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训练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以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改造身体形态,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下基础。
专项身体训练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身体练习,发展对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有直接关系的运动素质,保证技、战术的顺利掌握和比赛中有效地发挥。
身体训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加强身体训练的各种好处已在前述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时进行阐述。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必须高度重视身体训练。
运动素质是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1.力量素质训练作为身体素质的“力量”与身体练习要素之一的“力量”,在含义上有些区别,前者指身体能力而言,即肌肉工作克服外部阻力的能力,后者属于动力学特征,使人或物体沿着不同的方向、路线产生运动。
(1)力量素质的表现方式有: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①最大力量是一个人能充分动员自己的条件时所表现的最高力量,指人体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又称绝对力量。
衡量绝对力量并不考虑运动员的体重因素或时间因素。
最大力量由两个因素决定:肌肉横断面的大小和肌肉内部之间的协调性。
②相对力量是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表现的最大力量。
③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相综合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力量。
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爆发力。
评定爆发力的指数为:④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
(2)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大致有两类练习:一类是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如带一定重量的练习、对抗练习、克服弹性阻力的练习等。
另一类是克服本身体重的练习,如支撑悬垂、推倒立、跳跃等。
(3)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①采用本人最大力量40%~60%的重量,重复次数12~8次,即 40%的强度时作12次,然后强度加大,次数减少,组数是2~5组,每次动作节奏稍慢,但不要间断,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肌肉结构。
论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
论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摘要】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速度在足球比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影响球员的表现。
通过速度训练,运动员能提高比赛表现,获得竞争优势,预防运动损伤,并增强心肺功能。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比赛表现,还能在与对手的对抗中游刃有余。
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应该将速度训练融入到日常训练中,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速度训练不仅能提高个人技能水平,还能促进团队的整体表现,为球员的职业足球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足球训练中的速度训练不容忽视,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足球、速度训练、重要性、比赛表现、竞争力、预防伤病、心肺功能、发展、全面发展1. 引言1.1 介绍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在足球训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速度不仅是足球比赛中的一项基本素质,更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来说,通过速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其比赛水平,增强竞争力,预防伤病,促进全面发展。
在青少年阶段,身体各项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速度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反应能力,灵活性和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做出更快速、更准确的决策和动作。
通过速度训练,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可以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提升团队整体表现。
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应该重视速度训练,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实力,还可以为团队赢得更多的胜利。
速度训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和努力,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才能在足球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分析速度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在足球比赛中,速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速度被视为一种关键的竞争力量,能够帮助球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速度可以让球员更快地奔跑和换位,迅速地反击或抢断,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
在进攻时,速度可以帮助球员更容易地突破防守,快速冲击对方球门。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三)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任务
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任务可概括为: 1.用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修订不同发展时期的目标和计划,并 且为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2.科学地组织实施训练计划,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3.不断完善队伍内部的管理机制,合理地组织、分配和使用人 力、财力和物力,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协调各项工作,并为 完成这些工作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全面系统地运用管理机制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合理有 效地发挥教练员与受训对象、有关工作人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保证各项工作能高效率地顺利进行。 5.积极运用各项科技新成果,使之与运动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训练的科学化。
(四)运动队的组建
课余体育训练的最基本训练单位是运动队。训练工 作的好坏取决于运动队的建设。要使工作有成效, 从一开始组队时就应抓好。为此,各级运动队的组 建必须有必要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招生选材是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组建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整个训练工作的第一步。因此,招生时要严格 选材,尽可能选那些思想品德好、勤奋学习,而身 体形态、机能、心理、素质等又符合某项运动选材 标准的少年,经专项技术和运动素质测验合格后入 队,入队前要征求家长和学校同意,再办理入队手 续。
(五)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实施管理的基 本内容
1、要加强教学训练工作的计划性。 2.要注意基础训练。 3.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 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其 它规章制度。 5.加强生活管理。 6.输送工作。
(六)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一些相关制 约因素之间的关系
1.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关系。 2.训练投入与多出人才的关系。 3.纪律约束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4.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与其自我提 高的关系。
体育业余训练模式
中学田径业余训练模式探究胶州市实验初中体育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四个方面,其中体育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体育。
那么,在体育课余训练中如何做到优质高效呢?二、理论依据学校田径课外运动训练模式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情况,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等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教练组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学校田径队的运动水平。
发展学生运动员的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
陈辛在《普通高校课外运动田径训练模式初探》一文中提出,训练模式是根据一定的训练控制模型所进行的训练 ,即以最佳运动员最佳状态时的模式特征为目标 ,按其不同阶段的模式特征为依据 ,采用相应的个体训练模式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的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系统工程学等系统理论。
盖•施莫林斯基(德)在《田径运动》一书中认为,训练模式是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于运动训练实践,并结合运动训练的规律和特点而创造发展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运用模式训练可使复杂的训练过程简单化、条理化、典型化,成为秩序井然,逻辑清晰的可控训练程序;使人们对运动训练的认识和实施能摆脱模糊的,单纯定性分析和经验鉴别的盲目性,从而科学地进行定量化训练,提高训练的经济性、实用性和主动性;模式训练的价值还在于运用反馈原理,将训练系统中输出的部分信息,返回到输入部分,及时检测和发现训练中的问题,使训练向预定目标发展,提高运动训练效益。
控制论是综合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医学、数理逻辑、统计力学的科学成果,结合自动控制等技术,研究在生物体、机器或其他复杂系统中进行控制的共同规律,研究一切对象在行为或外界作用影响下对状态变化的一门科学。
控制是指对系统的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调节、指挥和掌握。
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控制就是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使这一过程按照指定的方式运行,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浅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浅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前言适应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 人们不断深化了对这一原理, 这一规律的认识程度, 不断发展拓宽了运用这一基本原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各个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水平和动动成绩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和不断发展。
、研究方法(一)资料法: 主要采用长期运动实践中运用基本原理有代表性的实践资料进行简要分析。
(二)论证内容: 训练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周期性变化是训练适应基本属性, 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
本文主要围绕训练适应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论证。
(三)分析讨论人体机能能力上升――保持――下降周期性变化; 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 恢复超量恢复的规律, 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下降的规律性变化等是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训练适应原理的基本表现。
1. 上世纪60 年代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中有代表性的实例。
例一: 徐断则全年训练中身份状态的变化模式说明了什么?徐断则1964 年退役时28岁, 家住江苏省徐州市, 入队前系哈尔滨铁路分局道桥处技术员, 入黑龙江举重队前有一定的业余训练基础,酷爱举重事业,有强烈进取心和敬业精神,1960 年从所学所干有所发展的技术员岗位上来到省举重队, 五年训练中始终兢兢业业, 勤奋刻苦, 一丝不苟, 为举重训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是多年训练中未能按训练适应规律安排训练, 退役前竞未能通过原次轻级运动分健将标准。
他的多年训练的教训,也是后人训练的经验, 更具普遍性意义。
2. 上世纪90 年代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有代表性的实例。
例一: 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叶乔波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 运动成绩达到世界冠军的水平,1997 年曾夺得过世锦赛金牌, 是最有希望在1998年冬奥会上取得金牌零的突破的唯一选手,可是冬奥会比赛上虽竭尽全力拼搏, 终因身份体状态未能达到或接近去年的最好水平,运动成绩远低于往处水平,屈居第三名,突破无望,并在比赛中严重受伤,坐着轮椅回国,从此结束了拼搏奋斗的运动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3、训练去训练时期 (The Training to Train Stage) ) 年龄:男孩,12~16;女 年龄:男孩,12~16;女 孩,11~15。 孩,11~15。 目标:建立有氧能力基 础;在本阶段末发展力 量素质;进一步发展专 项运动技能。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一)早期专项化与动项目分类
运动项目可以简单的分为: 早期专项化项目:所谓早期专项化项目是指如跳 早期专项化项目:所谓早期专项化项目是指如跳 水、花样滑冰、体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等项目 需要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进行相对专项化的训 练。 晚期专项化项目:是指如田径、自行车、对抗类 晚期专项化项目:是指如田径、自行车、对抗类 项目、网球项目、水上(赛艇)项目和所有的集 体类项目,在青少年时期运动员首先需要进行一 般或全面的训练。
三、青少年业余训练的总体原则
(一)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应放 在中小学生时期训练中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学生时期的训练总体上应是基础性训练,
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三)中小学生时期训练往往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四)不能把追求极限负荷作为训练安排出发点; 追求极限负荷的做法,只会产生危及健康及导 致将来运动寿命“早衰”的后果。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2、学习训练期 (The learning to train stage) 年龄:男孩,9~12;女 年龄:男孩,9~12;女 孩,8~11。 孩,8~11。 目标:学习所有的基本 运动技能。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训练安排要点: 这一阶段是运动员运动协调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基本的动作技能应该进一步的发 展;全面的运动技能应该在这一阶段进行学习。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如果基本的运动技能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很好 的学习和发展,运动员将失去这些能力学习和 发展的最佳时机,从而损害/ 发展的最佳时机,从而损害/阻碍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力量训练应以自身体重为主,辅以跳跃性练习。 耐力素质应该通过游戏和接力的方式得到进一 步发展。基本的柔韧性练习应该在这一阶段引 入。速度素质可以在准备活动时通过灵活练习、 快速练习及变向练习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训练安排要点: 这一阶段是有氧能力及力量素质快速发展期,当 然,技术、速度的训练应该保持与发展,柔韧性 的练习也应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氧能力及力量训练是取决于运 动员生长发育的程度的,不是取决于运动员的日 历年龄。 学习训练期和训练去训练期是运动员整个运动生 涯的关键时期,这两 个时期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 将决定是否能够成功的训练出一个运动员还是毁 掉一个运动员。
(五)必须全面规划中小学生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 相对系统地进行训练; (六)抓住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某种素质在某年龄阶 段发 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一、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三)由于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各 器官、系统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特征, 因此,我们在安排青少年业余运动训练时, 一定要根据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和 阶段性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的 手段、方法和负荷。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科学研究已经得出了非常确定的结论: 将一个运动天才培养成优秀运动员需要8~12年的 将一个运动天才培养成优秀运动员需要8~12年的 时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0年或10000个小时的法 时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0年或10000个小时的法 则,也就是说要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需 要在10年的时间里,每天约进行3 要在10年的时间里,每天约进行3个多小时的训练。 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从事运动训练 的运动员和教练仍然怀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崇尚 短期有效的方法,希望立即获得好的运动成绩。
青少年业余运动训练原理
郑晓鸿 首都体育学院
一、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以运动员有 机体自然生长发育为基础的。青少年时期 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提高青 少年运动训练的水平,只有掌握他们有机 体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才能把握训练过 程,使之即能良好生长,又能成为攀登竞 技高峰的优秀后备人才。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4、训练去竞赛时期 (The Training to Compete Stage) 年龄:男孩,16~18;女孩, 年龄:男孩,16~18;女孩, 15~17。 15~17。 目标:使运动员的体能能 力达到最佳水平;发展运 动员专项、个性化的运动 技能;参加比赛并在比赛 中提高竞技表现能力。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 划分(晚期专项化项目) 划分(晚期专项化项目) 1、基础时期 (Fundamental Stage) 年龄:男孩,6~9;女 年龄:男孩,6~9;女 孩,6~8。 孩,6~8。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目标:学习所有的基本动作技能。 训练安排要点: 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能力及基本的动作技能; 发展运动员的ABC’ 即灵活性( 发展运动员的ABC’s即灵活性(Agility)、平衡性 ) (Balance)、协调性(Coordination)和速度 )、协调性( ) (Speed); ) 让孩子们尽可能的参与多种运动项目的活动; 可以采用游戏或娱乐等积极的方式进行训练。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Age (years)
Adapted from Scammon, 1930
一、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一)人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复杂的生长发育 过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体各器官、 系统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均衡的。如图所示, 神经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早最快的器官。新生 儿脑重约350克,以后迅速增长,7~8岁已接 儿脑重约350克,以后迅速增长,7~8岁已接 近成人水平。神经系统的快速发展,为青少 年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和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二)人体的另一重要系统----生殖系统的生长 人体的另一重要系统----生殖系统的生长 发育较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要晚和慢,9~13 发育较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要晚和慢,9~13 岁前人体的生殖系统发育相对缓慢,9~13岁 岁前人体的生殖系统发育相对缓慢,9~13岁 后,生殖系统发育加快,与之相关的肌肉、 骨骼、关节等运动系统及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的生长发育也迅速加快。所有这些都为青少 年的力量、耐力等运动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物质基础。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训练安排要点: 保持基础训练,重点训练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竞技 能力,让运动员适宜的参加相关比赛,并学会在比 赛中表现出自已的训练水平。 这一时期训练与比赛的比率可以为50:50的进行安排, 这一时期训练与比赛的比率可以为50:50的进行安排, 训练是为了继续提高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而比 赛或比赛性练习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水 平。
Influence of maturation...
Size attained as % of postnatal growth
100 80 60
Different patterns of system growth during childhood
Neural
40 20
General Genital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5、训练去获胜时期 (The Training to Win Stage) 年龄:男孩,18以上; 年龄:男孩,18以上; 女孩,17以上。 女孩,17以上。
二、青少年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目标:训练运动员的体能能力,使之达到本人的最 高水平;形成个性化的专项技术风格;参加比赛并 在比赛中获胜。 训练安排要点:保持和进一步发展运动员的相关竞 技能力,使之达到最佳配比; 多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并在重大比 赛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