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介绍
活动的集合。
[注意]:(1)对不同目的的研究,必须给产业以特定的释义。因为,对产 业概念的界定标准——某类共同特性,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一是服 从于分析企业市场关系的需要,二是服从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均 衡状态分析的需要。前者的产业含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并具有密切替代 关系的厂商在同一市场的集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界定标准)。后者的产 业含义是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 的集合。(产业结构理论中的界定标准:产业关联、产业链)。(2)产 业既不是微观经济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 经济概念。(3)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分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4)产业存 在产业本身、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产业分布和产业发展等多个层次和多 个方面。
论
内容结构—狭义的产业结构 数量结构—产业关联 空间结构—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产途业径结构演进
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革产命业结构优化
理 论
发展战略
应
产业结构政策
用
产业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发展政策
•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关系
的理论。
利益关系
相 互
资源占有关系
关 系
行为关系
交易关系
市场份额的占有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揭示特定 时期产业 结构状况 及其影响 因素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政策(目的 与落脚点)
产业结构政策
解决“马歇尔” 冲突、良好的市 场秩序及专业化 分工协作、较高 的市场绩效—— 反垄断立法、政 府规制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产业含义、分类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一.产业经济学含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等。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定义及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以寡头和垄断为主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完全竞争:见课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见课件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
产业经济学
导论产业和产业经济学重点: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二、为什么学习产业经济学?要不要学产业经济学?三、怎么学产业经济学?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一)产业的涵义概念比较:行业、部门、工业和企业1.行业(Trade or Profession or Industry),一般泛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行各业。
广义的行业,除了经济领域的各产业外,还包括那些非经济领域的部门,如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和宗教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业也用来指职业(Profession)。
狭义的行业,如同英文(Trade)的涵义,主要指经济领域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各个分支。
有时,行业又专指工业(Industry)的各部门。
经济学中的行业主要是指,一群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并提供在技术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企业或机构。
划分行业的标准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类性。
也就是说,如果行业被限定指经济领域的行业,那么其涵义大体与下述产业的概念相同。
2.部门(Sector or Department)(这里专指经济部门),这个概念在理论经济学中使用的也比较少。
有的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中的部门概念是指具有相同再生产特征的个别经济活动的总和。
就其实质而言,部门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同一分工领域。
工业(Industry)部门指整个工业活动领域及其内部分工领域的总和。
部门内部由于分工呈层次性结构,较高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为“产业”(Sector),较低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部门”。
3.企业(Firm or Enterprise or Business)。
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y Organization)的角度看,一组其产品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企业集合构成了市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行业或产业。
甚至在垄断状态下,企业就成为产业。
不过,严格来说企业从行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又同市场和产业相互区别。
4.产业(Estate or Property or Industry)对于“产业”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上是很不严格的。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行业的结构、发展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通过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行业的竞争状况、市场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产业是指一组生产相似产品或提供相似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市场集中度、产业链、竞争战略等。
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少数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份额的程度。
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低,参与者少,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高。
反之,市场集中度低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高,参与者众多,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低。
市场集中度的不同对于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产业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环节的竞争力和利润分配情况,了解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竞争战略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研究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势,并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其中,比较静态分析、竞争分析和产业演化分析是产业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和利润率等指标的差异,来揭示产业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
竞争分析是通过研究企业间的竞争策略、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等指标,来揭示企业间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竞争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间的竞争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产业演化分析是通过研究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等因素,来揭示产业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学科门类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体系中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运行规律。
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学科门类:1.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等问题。
重点关注市场竞争、垄断和寡头市场等市场形态,以及企业战略、定价策略和产品创新等企业行为。
2.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研究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影响。
探讨政府如何通过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3. 技术经济学(Technological Economics):研究技术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因素和机制。
4. 市场与行业分析(Market and Industry Analysis):研究特定市场和行业的运行情况和规律。
通过对市场需求、供给、价格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评估行业竞争状况、发展前景和政策调控需求。
5. 产业经济史(Industrial Economic History):研究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经验教训。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路径和经济政策的考察,总结经验并为当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6. 企业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研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营决策和管理问题。
包括企业成本分析、企业投资决策、市场定价策略、企业战略规划等内容。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门类涵盖了产业组织、产业政策、技术经济学、市场与行业分析、产业经济史和企业经济学等方面。
这些学科门类共同构建了对产业经济体系中各个要素和关系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和解决实际产业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第⼀章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是⼀门应⽤经济学,实⽤性很强,主要来源于“微观经济学”的部分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案例:电信服务(寡头垄断)、乳业竞争(垄断竞争)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产业内部企业的运⾏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1、产业的定义⽬前,国内的教科书通常把“产业”定义为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般⽽⾔,我们将产业界定为“⽣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2、产业分类:创造⽆形财富第三产业物加⼯取⾃于⾃然的⽣产第⼆产业取⾃于⾃然第⼀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印刷造纸橡胶其他产业化学机械⾦属材料冶⾦资本资料产业家具⽪⾰纺织⾷品消费资料产业⽣产结构产业分类法、、:、、、:、、、: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要素分类法随着⼀个国家的发展,对⽣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顺序是什么?淘汰产业衰退产业成熟产业成长产业幼⼩产业产业周期分类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范畴。
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
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产过程中,⼤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业之间,以及⾏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国际上,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定的分歧。
在国内,⼀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体系分歧⼀、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
通过对市场运⾏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绩效、社会福利与竞争秩序的判断,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简单地说,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度研究企业⾏为,或者说从企业⾓度研究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专业描述
产业经济学专业描述产业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研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学科,旨在分析和解释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核心是产业的组织和结构。
产业是指一组生产相似产品或提供相似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不同产业的组织形式,包括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等。
他们将了解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专业还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关系,而这些关系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至关重要。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评估产业政策和政府干预对产业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经济增长。
产业经济学专业还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和组织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研究产业的演化过程,理解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产业经济学专业还关注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包括定价、生产和投资等方面,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受到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评估市场竞争的程度和效果,以及市场竞争对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通过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的研究,学生将为企业经营和政府监管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产业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研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学科,通过对产业组织和结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研究,旨在解释和分析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产业问题的能力,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产业经济学分析
产业经济学分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分析产业结构、产业生命周期、产业集中度、产业竞争力等经济现象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产业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产业发展的规律,并找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经济学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通过产业结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发展状况。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1.1 产业结构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指的是农、林、牧、渔业,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产业指的是工业,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指的是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
1.2 产业结构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
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减少低效产业的比重。
此外,还需加强产业之间的协调,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向高端、绿色、创新方向发展。
二、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成长、成熟到衰退的不同阶段。
不同阶段的产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决策。
2.1 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一般来说,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初创阶段是指一个新产业进入市场,处于发展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是指产业迅速增长,市场竞争加剧;成熟阶段是指产业达到饱和状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衰退阶段是指产业逐渐减少,市场需求下降。
2.2 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引导作用。
产业经济学 专业介绍
产业经济学专业介绍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发展、成长、创新等的学科,主要关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产业政策、产业投资、产业布局、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它旨在通过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规律,以及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产业投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
就业方向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大中型企业的投资决策、经济分析、规划管理、产业发展等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总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经济学 第七章 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 ❖赤松要早在1935年就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 论”。 ❖库兹涅茨在他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 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 ❖里昂惕夫早在1941年就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 系统的分析。他的《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一书 是产业结构理论的经典之作。 ❖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总结出 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里昂惕夫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 研究。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 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在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方面出版了《现代经济增长》、 《各国经济增长》等重要论著。
❖希金斯描绘了不发达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主 要论著包括《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与发展》、《经济 发展:原则、问题与政策》等。
❖在日本,对产业结构理论有比较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有: 筱原三代平、马场正雄、宫泽健一、小宫隆太郎、池田 胜彦、佐贯利雄、筑井甚吉等人。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 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 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 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 济表分析》。他创立了“纯产品”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对社 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做了分析。
❖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 门
产业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产业:是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水平,在相同价值链上生产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构成的集合。
影响力系数: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该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
感应度系数:某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
产业政策:一国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产品差异化: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产业结构合理化: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完全可竞争市场:所需沉没成本为零的市场或产业,由于这种市场的沉没成本为零,政府直接干预外再无其他形式的壁垒,故企业可以自由进出该市场。
二、简答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力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动,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条件:①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②企业必须了解或者能够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必须因消费者或购买量而有所不同;③企业必须能够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类型:①一级价格歧视②二级价格歧视③三级价格歧视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①产业结构发展沿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②产业结构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③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方向演进;④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区域之间外部经济的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
产业经济学
产业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1)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2)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产业”是“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和工艺或相同产品用途的企业集合”。
(3)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具有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的企业集合”。
特性:1.中观性2.专门化3.规模性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
(1)欧美国家学者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2)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等内容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代表性观点。
(1)一版块说:与当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经典教材的观点相一致,认为“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又称为“产业组织理论”。
(2)四版块说: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均属于此派。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2)多版块说:既包括大多数产业经济学教材中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也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还包括一些具体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流通产业、商品零售业、旅游产业以及老龄产业等。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应用:1.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2.利用这一定理对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一样,呈不断下降趋势。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在产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这些创新活动又会进一步加 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产业竞争与产业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06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群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
产业融合的定义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 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 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 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分类
要点一
产业结构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 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 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要点二
产业结构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其中,三次产业 结构是按照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 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 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 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产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原则
包括地域分工原则、发挥优势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技术 条件、生态环境等。
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产业关联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决定了产业布局必须考虑 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产业间的冲突和浪费。
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 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和 特征。例如,在重化工业时期,大型企业占 据主导地位,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 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形成竞 争性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
产业组织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 业结构具有反作用。合理的产业组织能够促 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则可能导致 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阻碍产业的发展和进 步。因此,优化和调整产业组织是推动产业
产业经济学课程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程概述 03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04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5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06 产业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程概述
第二章
课程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问题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实证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经济现象,获取数据 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控制变量,观察经济现象的变化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经济现象的信息 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规范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产业 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市场竞争策略
市场定位:确定 目标市场,明确 产品或服务的定 位
价格策略:制定 合适的价格,吸 引消费者购买
营销策略:通过各 种营销手段,提高 产品或服务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
渠道策略:选择 合适的销售渠道, 提高产品或服务 的销售效率
产业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第六章
产业经济学的新领域
绿色经济:研究 可持续发展和环 保问题
数字经济:研究 互联网、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对经 济的影响
共享经济:研究 共享资源、共享 服务和共享经济 的商业模式
创新经济:研究 创新、创业和创 意对经济的推动 作用
产业经济学的跨学科发展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研究消费 者行为和决策
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融合:研究可持 续发展和绿色经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计量经济学方法
回归分析:通 过建立模型, 分析变量之间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供给者、需求者、供给和需求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有直接消耗,而且还有间接消耗;X1.X非效率:即内部低效率,它是反映市场绩效优劣的一个指标;Y1.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Z1.纵向兼并: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直接消耗系数: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3.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简答B1.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2策略空间;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策略空间、盈利函数以及局中人的与博弈有关的特征等知识构成博弈的信息,从信息完备与否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C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完善的基础设施;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4优美的生态环境;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F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H1.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2.合作策略性行为有哪两大类简述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商业实践;合作策略性行为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加以分析;在没有涉及到信息的模型中,每个企业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无需明确地合谋;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多种商业实践本质就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1.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L1.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Q1.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结构的分析;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3编制企业生产计划;4在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上的应用;2.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3.企业如何将兼并与创新结合,既获得更新效应保持最大的创新动机,也维持最高的创新能力原有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对于自身在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还有另一层积极的含义:1如果新进入企业被原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吓倒,自动退出竞争,这时候原有企业选择威慑策略成功;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成本,但对原有企业来说,它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2兼并与收购就是原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充分利用创新技术的最有效途径;R1.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理解: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度量: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Q y<TCQ x ,0+TC0,Q y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3.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S1.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a.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b.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c.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d.反映共谋潜力3.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Z1.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 2.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横向并购;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三、案例分析题1.中国啤酒企业并购(1)什么是企业并购有几种类型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2)几种并购类型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并购属于哪种并购类型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上述并购属于横向并购;(3)在几种并购类型中,哪一种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2.苏泊尔市场集中度纷争(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计算方法;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2)上述市场属于高集中度,还是中等或低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3)爱仕达等企业反对SEB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原因何在如果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3.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不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不对称管制主要应用于基础产业从垄断向竞争转变时,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支配者的管制较其他企业严格;在电信业中,不对称管制通常主要表现在对新老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上,对原有企业的管制有: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帐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 对新企业的管制有:新企业不承担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新企业在短期内不提供遍服务义务;新企业可采取灵活价格政策;(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对自然垄断产业内原有企业与新企业实行不对称管制是政府在进入管制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扶持新进企业,引入竞争;4.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特征: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因素:①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③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四、论述题1.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产业结构研究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1)主导产业政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政策;(2)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4)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衰退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且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在国民经济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4.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5.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1)价格管制政策;价格管制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2)进入管制政策;刺激企业降低成本,几级开阵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受较低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4)质量管制政策;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6.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7.简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主要问题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调整对策: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8.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NIO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一方面,NIO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9.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原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类型,低成本原有企业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企业,以区别于高成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成本的企业则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分离均衡;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原有企业为了扰乱进入企业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原有企业是低成本企业的幻觉;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企业,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混同均衡;10.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产业经济学
地区产业结构的若干定量分析指标
1。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分析 区位商,人均产值系数,地区产业区际分析 2 2。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相关系数
第六讲 地区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地区界定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地区的界定
1、均质区域地带与经济带(东、中、西部) 2、极化区域与经济区/经济圈(长三角地区) 3、计划区域与行政区划经济区(浙江省、河南省)
(3)根据发展战略,特别是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区别,通过对准 工业国(地区)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了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 型三种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
思考题
1、何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何为霍夫曼定理
第三讲 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一、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论”
(一)动态比较费用论的含义 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 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 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二)动态比较费用论的理论渊源 动态比较费用论的理论来源--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生产力 理论及其保护贸易学说。名言“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的本身,不晓 得要重要多少倍。”筱原三代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对后 起国有重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科,
其研究的边界既确定,又不确定。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确定研究领域。
1、产业结构理论 2、产业联系理论 3、产业组织理论 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技术理论 6、产业环境、可持续发展 理论等等 狭义 广义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何为产业结构 2、分析论述产业结构的分析指标
第三讲 英美体系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霍夫曼定理
产业经济学
1970年,谢勒(Scherer)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在贝恩基础上 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统阐述,并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 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强调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 。
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 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在哈佛学派众多学者的努力下, SCP范式走向了成熟,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哈佛 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
• 哈佛学派的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 以及政府管制政策都曾发生过重大影响。在1970年前后,美国司法部对一批大 型反托拉斯案件相继提起诉讼,包括IBM公司、施乐公司、埃克森公司等。
• SCP分析范式存在着许多缺陷,因而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成为经济学理论界 批判的热点。其中,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批判来自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 学派,其代表为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 波斯纳(Posner)等。
• 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还包括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等内容的研究。 产业关联又被称为产业联系理论,是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产业 之间投入—产出联系。与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相比,它更细致地研究产业之间 的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因而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 是产业经济学区别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产业演进1.产业演进即产业发展:从幼稚到成熟,其表现为1).规模扩张2).结构优化3).水平提高2.产业生命周期理论1).概念和阶段划分2).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3).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产生条件;形成;成长演进;成熟和衰退)4).产业生命周期的应用(新兴产业、主导或支柱、衰退)3.产业演进的驱动因素分析1)要素驱动阶段;2)投资驱动阶段;3)创新驱动;4)财富驱动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含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还包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升级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要求。
第二,产业升级是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
第三,产业升级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第四,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
推动产业升级可以有许多手段,主要有:(一)选择好主导产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促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三) 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体制;(四)建立产业升级的保障机制。
一、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学是两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科学一)、联系 1.共同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2.经济学是产业经济的理论基础3.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二)、区别 1.研究的范围不同:经济学——宏观、微观。
产业经济学属于中观层次2.产业经济学相比而言更加注重对现实的实证分析3.产业经济学的国民特征第一节产业主体一、产业链和企业价值链由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可以称为产业链,或是产业活动链。
产业链可以由若干产品链所构成。
一条产业链中的若干产品链可以重叠。
二、产业的主体——企业的定义:以营利为目的,拥有和使用一定资源,自主生产、经营,向市场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三、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一、生态位二、企业定位•1.根据消费者2.根据供应者3.根据资源4.根据距离5.根据竞争者6.7.8.三、产业系统中的企业关系•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纵向产业链:供应商——企业——经销商:合作关系•横向:潜在进入者——企业——替代者:竞争关系•缺少一个伴生产业群:社会协作系统缺少一个寄生产业群:社会服务系统第二节企业目标一、经济目标:企业是由人来组成的,在企业中不同成员的目标也是不同的,离开企业的这些成员来笼统的谈企业的整体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一)、所有者目标:1.利润最大化:分为短期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利润最大化2.市场价值最大化:作用包括:股权变现;阻止收购;市场地位;对员工更好的激励。
二)、经营者目标 1.成长最大化:企业家的规模偏好 2.现金流最大化:便于经营3.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
第三节企业竞争一、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1.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点第一,任何一个卖方和买方的行为都微弱到不可能对市场价格发生影响的程度,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也只有通过他们的一致性行动才会发生根本改变。
第二,事实上不存在竞争对手。
卖方没有必要进行诸如在市场营销等方面为获得竞争力而进行的投资,因此能在成本最低点进行生产;买方可以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商品,因此也没有必要为获得更有利的购买条件进行投资。
再加上资源的完全流动和市场信息的完全公开及扩散,使得整个经济的全部资源都能实现最优化配置。
•2.完全垄断:第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卖方企业。
这个唯一的卖方企业对市场交易量及价格具有完全的控制力。
•第二,这个唯一的卖方企业不但没有其他提供同质产品的竞争对手,甚至连提供比较相近的替代品的卖方也不存在。
因而,买方毫无选择的机会。
•第三,存在无法克服的进入障碍,使得其他企业不可能进入该产业(行业)。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也是一个理论概念,因为从目前的市场活动结果看,上面的三个条件是不存在的。
•3. 垄断竞争•特点是:(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厂商。
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他们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卖方通过在产品差别化方面的努力来形成有别于其他卖方的产出“标记”,形成产品的不同质性,从而吸引买方。
(3)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产品的同质性上。
•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差别,在于垄断竞争结构中卖方企业之间存在的既依存又对抗的竞争关系。
•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结构下企业只能依靠产量或是价格决策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同,垄断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非价格竞争方法包括:(1)产品及其形成过程的创新;(2)形成差别化产品,如改变产品的特性、功能、包装等;3)调整促销活动,如进行广告宣传,改变产品在购买、使用过程的服务等。
•4.寡头垄断•1.特征: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较少。
由于存在若干个厂商,所以寡头垄断结构存在激烈的竞争。
但由于市场上厂商数量很少,所以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很大,市场垄断程度又很高。
•第二,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的。
在产品同质时的寡头垄断称为纯粹寡头垄断。
如许多加工程度较低的资源性产业和基础设施业就属于纯粹寡头垄断结构。
在产品不同质时的寡头垄断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第三,存在明显的市场进入障碍。
形成寡头垄断结构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并包含较高的研究开发支出,需要通过规模的扩大进行分摊,因此鼓励了大规模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竞争的阶段分析1.产品开发竞争,解决人无我有的问题2.数量和规模的竞争,解决供应能力的问题3.质量竞争,解决人有我优的问题4.价格竞争,获得市场份额之战5.服务等非价格竞争时代6.渠道和关系的竞争7.差别化8.品牌竞争9.战略竞争10.企业文化和学习能力的竞争第四节企业战略•一、规模产业状态的竞争战略•(一)、成本领先•成本领先优势的来源:1. 规模效应 2. 设计优势 3. 充分合理利用生产能力•4. 合理选择活动空间 5. 选择合适的时机 6. 渠道优势——建立与价值链的联系•7. 多元化8. 一体化•(二)、差别化•差别化优势的来源:1. 独特的设计理念 2. 提高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3. 学习效果及其保持 4. 合理选择合理的空间 5. 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先行者利益•6. 渠道优势——建立与价值链的联系7. 充沛的创新能力8. 学习能力二、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新兴产业的战略并不成熟,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1. 选择合适的进入时机 2. 集中资源•3. 促进行业成熟:完善产业链;宣传;建立协作关系和渠道;促成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降低消费门槛,进行消费者教育等。
•4. 创造和规范市场规则 5. 改变市场的进入障碍•三、对峙产业状态的竞争战略•(一)、对峙产业状态的形成原因: 1.产业的市场边界划定,市场扩张停滞•2.企业数量少、规模大 3.进入和推出都存在较大的障碍•(二)、对峙产业状态下企业的战略选择•1. 创新 2. 改变经营战略:长虹、海尔、格兰士,从“独生子女”到多元化经营。
•3. 国际化 4. 纳入新的结构:对付竞争对手的两手:“吃掉对方”、合作或重组四、分散产业状态的竞争战略•(一)、分散产业状态的形成原因•1. 进入障碍较低 2. 缺乏规模经济 3. 缺少经验曲线和学习效果•4. 相对运输成本较高 5. 需求差别大 6. 较高的储存成本7. 销售波动•8. 缺乏与供应商抗衡能力。
集中供应,分散生产。
9. 政府限制10.新兴产业•(二)、分散产业状态下企业的战略选择•1. 建立在渠道和网络优势上的连锁经营:华联超市集团•2. 建立在统一配方和网络供应优势上的连锁经营:麦当劳•3. 建立在品牌优势基础上的连锁经营:兰州牛肉面:品牌+本地化•4. 差别化:满足本地需要 5. 适当一体化:公司+基地+农户•6. 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第三章产业结构理论第一节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一、需求结构(短期)1.消费需求结构;2.投资需求结构;3.投资与消费的比例;4.中间与最终品比例二、供给结构(长期)1.自然资源;2.人力资源;3.资金供给;4.技术水平三、国际贸易:1.“雁行产业形态说”;2.“产品循环说”3.同时开发发展模式4.产业结构的国际转移:优势产业的国际转移;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第二节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一、配第一克拉克定理1. 威廉·配第的贡献:《政治算术》2. 克拉克的贡献:1、产业分类;2、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利用劳动力这个指标;3、演变规律;4.挑战:日本经济学家宫琦勇(物质生产;网络;知识和生活服务)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1.产业分类法:AIS分类法;2.时间序列分析法;3.指标:比较劳动生产力(相对国民收入);4.结论:5.挑战:日本经济学家大川一司“倒U”三、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1.产业分类法:2.时间序列分析法:3.指标:霍夫曼系数;4.结论:5.挑战:盐野谷佑一(重工业化阶段”的阶段性规律。
后来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其他后续阶段:“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阶段)第三节经济的平衡与不平衡增长二)、平衡增长: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基础是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社会固定资本;社会需求;社会储蓄。
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刘易斯等人在平衡增长理论中,纳克斯的“贫困陷阱(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比较著名。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的含义可用罗斯托的一句话来表示,“近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发展就是一系列的连续着的不平衡”。
主导部门第四节产业结构优化和结构转换一、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进1.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在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前向或后向联系的产业部门2.主导产业的选择1)、选择依据:国情依据;经济规律;尤其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2)、选择基准:产业关联效果基准、需求弹性;生产率上升率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是指通过各产业增长速度的非均衡分布,而最终促使经济的增长率加快,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更替能力。
产业结构的跨越型转变具体表现为:(1)农业过剩劳动力开始以大致相同的规模和速度向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转移;(2)在农业过剩劳动力向外转移过程中,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两者吸收劳动力的幅度逐渐出现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现象;(3)与上述两点相对应,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将大于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第五节产业结构政策一、幼小产业的扶植学说:(一)两种含义:1.绝对幼小 2.相对幼小{后发国家}(二)、幼小产业保护理论 1.汉密尔顿和李斯特 2. 社会振兴费用学说3. 先行者利益学说4. 边际产业技术开发学说(三)、政策内容:1. 保护政策:⑴关税壁垒⑵非关税壁垒•2. 扶植政策: ⑴经济手段:财政、信贷、税收、直接投资•⑵行政手段:直接的资源划拨,加速折旧政策⑶法律手段:专门法律、法规二、衰退产业撤让政策政策的目的:防止和缓和由于产业间的退出障碍或进入障碍造成的衰退产业过剩生产能力之间的过度竞争,缓和产业结构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社会利益矛盾,以及为了保护环境和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而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