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心系疾病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心衰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心衰【定义】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为多种慢性心系疾病反复发展,迁延不愈的最终归宿。
临床上,轻者可仅表现为气短、不耐劳累,重者可见喘息心悸,不能平卧,或伴咳吐痰涎,尿少肢肿,或口唇发绀,胁下痞块,颈脉显露,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喘悸不休,汗出肢冷等厥脱危象。
西医学中的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心瓣膜病、肺心病等导致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心衰的发生,多因久患心痹、真心痛或先天心脏疾患,日久不复,引起心气内虚,而因复感外邪、情志刺激或劳倦过度更伤心体,心之阳气亏虚,血行无力,瘀滞在心,血脉不通,内而气血郁阻,迫使血津外泄,抑制水津回流。
【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等脏。
慢性心衰的最根本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亏虚。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有慢性心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难愈。
多见于中老年人。
2.临床轻者可仅表现为气短和运动耐量下降,重者可见喘促,心悸,不能平卧,或伴咳痰,尿少肢肿,或口唇发绀,胁下痞块,颈脉显露,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喘悸不休,汗出肢冷等厥脱危象。
3.常因外感、劳倦、情志等刺激诱发。
超声心动图、血清B型尿钠肽(BNP)或其前体NT-proBNP浓度测定有助于心衰的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1.喘证心衰常见喘促短气之症,需与喘证鉴别。
《素问·逆调论》云:“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心衰一般存在心系基础病,发作时除喘促外,尚可伴见心悸、浮肿、尿少等水饮内停表现;而喘证多是由外感诱发或加重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实者起病急,多有表证,虚者常反复发作,遇劳尤甚,平素亦可见气怯声低、脉弱等肺肾气虚之证,多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受限。
2.鼓胀、水肿心衰后期出现阳虚水泛时可见浮肿、尿少,或胁下痞块坚硬,或颈脉显露等水饮内停、瘀血阻滞之证,易与鼓胀、水肿混淆。
鼓胀是气、血、水结于腹中,以腹大、肢细、腹壁脉络显露为主,病在肝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和尿少等症,类似《金匮要略》“五脏水”之“肝水”,其云:“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小便继通”。
主治中医内科-心系病证(A1_A2型题1)
心系病证(A1_A2型题1)1.指出"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的原书是A.《景岳全书》B.《济生方》C.《张氏医通》D.《血证论》E.《丹溪心法》答案:A2.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出于何书A.《景岳全书》B.《济生方》C.《血证论》D.《先醒斋医学广笔记》E.《丹溪心法》答案:D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血证论》提出的治疗血证的方法A.止血B.消瘀C.宁血D.凉血E.补虚答案:D4.首先提出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的是A.张仲景B.张景岳C.缪仲醇D.唐容川E.叶天士答案:A5."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
"此论出自下列哪一著作A.《血证论》B.《诸病源候论》C.《景岳全书》D.《平治荟萃》E.《医学入门》答案:C6.下述关于胃热可以导致的病证,哪一项是错误的A.吐血B.衄血C.反胃D.消渴E.呃逆答案:C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治疗咳血的主要方法A.补肺益气B.清热润肺C.泻肝宁络D.滋阴降火E.凉血止血答案:A8.将各种出血统称为"血证"的医著是A.《景岳全书》B.《医学正传》C.《济生方》D.《丹溪心法》E.《杂病源流犀烛》答案:B9.血证的预后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证的原因B.出血量的多少C.病情的虚实D.是否伴有发热、咳喘等症状E.脉象数急与否答案:C10.下列哪一项不是尿血的病因A.下焦热盛B.阴虚火旺C.脾不统血D.肾气不固E.肾阳不足答案:E11.下列哪一项不是呕血与咳血的鉴别要点A.血来源于肺,还是胃B.出血混有痰涎,还是食物残渣C.出血前有咳嗽咽痒胸闷症状,还是有胃脘不适,胃痛恶心症状D.出血后是否痰中带血,是否有便血E.大便潜血是否阳性答案:E12.下列哪一项是尿血与血淋的关键鉴别要点A.尿色红鲜艳还是晦暗B.是否伴有小便淋漓涩痛C.腰痛及少腹疼痛有无D.发热与否E.是否伴有水肿答案:B13.林×,男,17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胸痹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胸痹【定义】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西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心肌梗死与本病密切相关,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证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
【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
常伴有心悸、气短、汗出,甚则喘息不得卧。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心电图应作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必要时,可选用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
心脏冠脉造影检查是确诊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方法。
(二)鉴别诊断1.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证候。
2.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3.真心痛是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的危重急症。
【辨证论治】1.心血瘀阻临床表现: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篇肺系病证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喘证病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第二篇心系病证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惊悸和怔忡的鉴别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伤寒,金匮,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痴呆和癫证的鉴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癫狂的基本病机!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第三篇脾胃系病证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胃痛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不足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肝失疏泄犯胃乘脾可导致胃痛呕吐泄泻,其病机治法和主方有何异同呕吐病位病因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止呕呕吐治疗的证型治法和主方口壹膈的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辨证论治证型主方呃逆的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呃逆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泄泻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密切相关泄泻基本病机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泄泻治疗原则:健脾化湿暴泻: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久泻:脾虚为主当以健脾泄泻湿热伤中证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痢疾的临床特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粘冻痢疾的基本病机:邪蕴肠腑,气血雍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辨证要点:辨虚实;辨气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热痢疫毒痢阴虚痢休息痢的治法和主方刘和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便秘肠胃积热证阴寒积滞证阳虚寒凝证的治法和主方第四篇肝胆系病证胁痛的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及肾有关基本病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胁痛的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实多虚少(实证——虚证——)胁痛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属虚属实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胁痛肝气郁结证肝络失养证的治法和主方黄疸的临床特征病位:脾胃肝胆基本病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病理性质:阳黄:湿热阴黄:寒湿辨证以阴阳为纲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疫毒炽盛证的主方阴黄寒湿阻遏证的主方阳黄阴黄急黄的鉴别积聚的病位:肝脾基本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积证的治疗原则:初期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养正除积鼓胀与水肿的鉴别鼓胀的病位:在肝脾,久则及肾基本病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鼓胀证治的证型和主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关于逐水法应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头痛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头痛辨证要点:辨外感与内伤;辨头痛的部位:(——)头痛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肝阳证瘀血证痰浊证的主方眩晕病理性质:虚实夹杂,以虚者居多眩晕痰浊中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素问》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心系病症(中医内科学)
(2)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 痰火扰心者,宜清心豁痰;饮遏心阳者,宜温阳化饮;气滞心胸者,宜疏肝理气、 和血疏脉;心血瘀阻者,宜活血化瘀通脉;寒凝心脉者,宜辛温散寒通阳。 (3)急性发作期 应加强病情监护,注意神志、呼吸、血压、舌苔、脉象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各种 急救准备,必要时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期应保持心情舒 畅,精神愉快,避免情志刺激,饮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劳逸适度,保证 充分休息及充足睡眠。 心悸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心悸的诊断依据、辨证要点、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心悸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心悸的西医学范畴、相关检查、转归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心悸进行正确诊断和具备辨证论治的能力。 2.能够熟练地为心悸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王某,男,62 岁。因“心慌、心悸不安反复发作 3 年,加重伴胸闷 1 个月”,于 2017 年 3 月 2 日就诊。 患者 3 年前因生气后,岀现心悸不适、心慌,到某医院诊治,做心电图诊断为“频 发室性早搏”,用西药治疗后,症状减轻,早搏明显减少,未予重视。近 1 个月
心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多为气血阴阳的亏损,实多为痰、饮、火、 瘀的阻滞。 如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 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 阳盛阴衰,阴阳不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 3.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①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而气也必须靠血的运载才能输布全身, 心与肺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气血正常运行。心肺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若肺气虚 弱,宗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而导致心脉瘀阻,而见胸痛、心悸、唇舌青紫等证候;
一般来说,发病急骤,新病,或处于发作期,病程较短,实象如气滞、瘀阻、寒 凝、痰浊或痰热、火热之象突出而虚象相对不明显,脉弦、滑、涩者,多属实证; 若发病势缓,久病,或处于缓解期,病程较长,气血阴阳亏虚之象突出而实象相 对不明显,脉细弱无力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癫狂(心系病证)-中医内科学(精华)
(三)金元时期对癫狂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认为:“肾水主志,而水 火相反,故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又说:“…… 心热甚则多喜而为癫也,……肝实则多怒而狂。”在《骂詈》 中提出其治法:“此阳有余,阴不足,三承气汤加当归、姜枣, 名当归承气汤以利数行,候微缓,以三圣散吐之,后用凉隔散、 洗心散、黄连解毒汤调之。”指出:“吐出痰涎宿物,一扫而 愈。”
意欲不遂 积忧久虑
忧愁思虑 损伤心脾
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心脾气结 脾失健运
痰气郁结 上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 神志被蒙
癫证
狂证
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忿郁恼怒,郁怒伤肝,使肝阳暴张, 肝胆气逆,化火灼津而成,痰火蓄结于阳明,使阳明热盛,火 炽痰壅,上扰心神,神明逆乱而发为狂证。狂证主要是因火炽 痰壅而致,火属阳,阳主动,故其发病较急,症状表现躁狂。
癫病与狂病的鉴别表
病名
癫病
狂病
临床特征 沉静独处,语言支离,畏见生人, 或哭或笑,声低气怯,抑郁性精神 失常。
躁动狂乱,气力倍常,骂詈叫号, 声音高亢,兴奋性精神失常。
基本病机 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脏腑 心脾为主
心肝为主
病理属性 属阴
属阳
4.狂病与蓄血发狂的鉴别:蓄血发狂为 瘀热交互所致,多见于伤寒热病,具有 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等 特征。不同于狂病突然喜怒无常,狂乱 奔走为主症。
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篇》指出:“有病怒狂 者……生于阳也,……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 《灵枢·癫狂》提出了针灸治疗本证的方法。
(二)《难经·五十九难》等叙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 床表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 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居贵也,妄笑 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 仆。”《难经·二十难》:有“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的记载。
中医内科心系疾病
中医内科心系疾病第二章心系病证一、A型选择题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A.《素问》B.《金匮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2.“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A.《素问·痹论》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C.《伤寒明理论·悸》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E.《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A.小青龙汤B.炙甘草汤C.桂枝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为()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5.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6.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A安神定志丸B.归脾汤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E.黄连温胆汤7.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为()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8.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9.心悸心血不足证的代表方是()A安神定志丸B.归脾汤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E.黄连温胆汤10.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心系疾病(心悸、胸痹)证治分类
心系疾病辨证论治一.心悸(一)辩证要点1.辩病性的虚实虚:气血阴阳不足致心失所养者实:痰火扰心,气滞血瘀或外邪内传扰心,痹阻心脉者亦常见虚实夹杂者,临床宜分清虚实主次。
2.辩本脏与他脏疾病心悸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
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治疗原则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三)证治分类证治分类症状证治概要治法代表方1.心虚胆怯证●主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兼心气虚不寐多梦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气血亏虚心虚胆怯心神失养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辨证要点:心悸,气短,失眠,面色无华●主心悸气短●兼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3.阴虚火旺证●主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兼阴虚火旺●苔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证●主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兼心阳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证●主心悸眩晕,胸闷痞满●兼阳虚水泛渴不欲饮,小便短小,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或和用葶苈大枣泻肺汤6.瘀阻心脉证●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兼瘀血阻滞●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活血化淤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主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痰多粘稠●兼痰火扰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二.胸痹(一)辩证要点1.辩标本虚实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辩证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心系疾病(二)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心系疾病(二)[单选题]1.下列各项,不属癫狂初期治则的是()。
A.泻火豁痰B.理气解郁C.畅达神机D.化瘀通(江南博哥)窍E.滋阴养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癫证与狂证治疗总以调整阴阳为原则,以平为期。
本病初期多以实邪为主,治当理气解郁,畅达神机,泻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以正虚为主,治当补益心脾,滋阴养血,调整阴阳。
E项,滋阴养血为疾病后期的治法。
[单选题]2.将厥证分为尸厥、痰厥、酒厥、气厥、风厥等证出自()。
A.《诸病源候论》B.《儒门事亲》C.《伤寒论》D.《金匮要略》E.《景岳全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元·张子和《儒门事亲》对厥证立专篇论述,不仅记载了手足逆冷之厥,而且还论证了昏不知人之厥,并将昏厥分为尸厥、痰厥、酒厥、气厥、风厥等。
[单选题]3.下列各项,不属于不寐特征的是()。
A.时寐时醒B.醒后不能再寐C.寐而不酣D.入睡困难E.睡后不醒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E项,睡后不醒,呼之能应为嗜睡;呼之不应为昏迷。
[单选题]4.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为()。
A.阴虚B.阳虚C.血虚D.气虚E.气血阴阳亏虚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有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
[单选题]5.患者,女性,56岁。
表情呆滞,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头重如裹,口多涎沫,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腻,脉滑,其治法是()。
A.豁痰化瘀,调畅气血B.理气解郁,化痰醒神C.清热泻火,化痰开窍D.豁痰开窍,健脾化浊E.清心泻火,涤痰醒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症状其辨证分型为痴呆之痰浊蒙窍证,治以豁痰开窍、健脾化浊之法,代表方为洗心汤。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心悸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心悸心悸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 ,•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 ;“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
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心 系 病 证
心悸病因病机示意图
体虚
外邪入侵 情志刺激
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虚)
耗气伤心 内舍于心
心络瘀阻 血脉不利
生痰化火 上扰心神(实)
悸心 动 不 宁
心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 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 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二)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但心悸为 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 发自少腹。
(三)心悸与卑惵鉴别。
卑喋之胸中不适由于痞塞。心悸则缘于心跳, 有时坐卧不安,但不避人,无情志异常;卑喋 为一种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一般无促、结、、 疾、迟等脉象出现。
表一、心悸与怔忡鉴别简表
2、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 火内动,扰动心神。
3、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4、例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 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 之证,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 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 神烦乱,失眠多梦等证。
安神丸内用黄连,生地朱砂归草全, 清热养阴兼重镇,失眠心火此方先。
表二、心悸与奔豚鉴别表
病证
心悸
奔豚
症状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心胸躁动不安,上下冲逆。
病位 发自于心
发自少腹
表三、心悸与卑惵鉴别表
病证
心悸
症 状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卑惵 胸中痞塞不适。
神 志 无神志异常
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
其 它 常伴促、结、代、疾、迟等 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 脉象。
三、相关检查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完美笔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完美笔记WORD格式-专业研究资料-可编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学笔记完美排版)第一单元肺系病症一、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XXX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而言,为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加减)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XXX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3、哮病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者不能平卧。
病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三种。
病机病理身分以痰为主。
总属邪实正虚。
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标。
1.产生发火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研究资料分享WORD格式-专业研究材料-可编纂2.缓解期1)肺脾性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正人汤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克不及平卧为临床特性的病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病 因 病 机
胸 痹
胸胸
概 述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胸 痹
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 胸部疼痛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
诊 查 要 点
饮暴食、 饮暴食、感受寒冷等 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 中年以上
胸胸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胸 痹
病
因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病 因 病 机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胸 痹
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 阴寒之邪侵袭
病 因 病 机
血行不畅、 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寒凝气滞、 寒凝气滞、胸阳不展
胸 痹
标 痰浊 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 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脉弦滑 胸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加剧,伴畏寒肢冷, 寒凝心脉 胸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加剧,伴畏寒肢冷, 实 舌淡苔白, 舌淡苔白,脉细
分型
气滞
症状
闷重痛轻,兼胁胀,善太息, 闷重痛轻,兼胁胀,善太息,脉弦
辨 证 论 治
本
心脉瘀滞 心气不足
痹 悬 肺 饮
病症鉴别 胸 痹
悬 饮
脾胃系疾病——以 以 脾胃系疾病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 处疼痛为主。
胃脘痛
诊 查 要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真心痛
胸 痹
胸痹与胃脘痛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胸 心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单选题]1.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江南博哥)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心悸之心虚胆怯证证候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掌握“心悸-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
[单选题]3.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心悸之心血不足证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掌握“心悸-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
[单选题]4.治疗心悸心血不足证,应首选A.天王补心丹B.安神定志丸C.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D.归脾汤E.朱砂安神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心悸之心血不足证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掌握“心悸-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
[单选题]5.治疗心悸瘀阻心脉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B.黄连温胆汤合炙甘草汤C.通窍活血汤合甘麦大枣汤D.半夏泻心汤合当归活血饮E.桃仁红花煎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心悸之瘀阻心脉证证候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
掌握“心悸-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悸的病机A.心神不宁B.胃失和降C.心失所养D.阴阳亏虚E.邪扰心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心悸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中医内科学0204不寐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 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属心络小肠。心之 本脏病多因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 养所致,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心脉血液运行障碍和情 志思维活动异常。依据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 ,临床上将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等归属为心 系病证。
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
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卷十二》亦提出“壮年肾阴强 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睡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说明不寐的病因与 肾阴盛衰有关。
西医学中的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 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 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首分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症见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实证为邪热扰心,症见心烦易怒,El苦咽干,便秘溲 赤。次辨病机,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 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 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 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
【病因病机】
不寐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 病后、年迈体虚等,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
(一)病因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
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得安寐。《素问。逆调论 》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张氏医通.卷九》阐述其原因 :“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 安也。,’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 素。 2.情志失常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 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 心神而不寐。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 不守舍;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如《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 不祥,虚烦不眠。”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三)、分型论治: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六、预防及预后第二节咳嗽一、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三、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三)、分型论治:(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第三节哮证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激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①体虚劳倦②七情所伤③感受外邪④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分虚实:虚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诊断依据】1)主症:自觉心中激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果真,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的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
2)兼证: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诱因: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病证鉴别】2)心悸与奔豚【治疗原则】虚: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证治分类】【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因】①寒邪内侵②饮食失调③情志失节④劳倦内伤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瘀血、寒凝、痰浊、气滞交互为患),缓解期以本虚为主(阴阳气血的亏虚)【诊断依据】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完整word版)中医内科学试题库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二章心系病证一、填空题: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由于————或————,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2.心悸以————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3.————为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主方。
4.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其病位以————为主,然其发病多与————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5.胸痹心痛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的亏虚,其中又以————最为常见。
6.《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7.痴呆的治疗首当分清————,其实证类型以————为基本病因。
8.痫病系指脏腑受伤,————,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疾病。
9.痫病源于《内经》而称“————”,属“巅疾”范畴。
10.痰火扰神型痫病选方为————。
11.控制————是防止痫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12.痫病发作期尤要注意————,保护舌头。
13.癫病除药物治疗外,————亦格外重要。
14.狂病以动而多怒、————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A.心悸气短B.善惊易恐C.头晕目眩D.神疲乏力2.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A.心虚胆怯B.心脾两虚C.心阳不足D.阴虚火旺3.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何方?( )A.桃仁红花煎B.血府逐瘀汤C.丹参饮D.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属心悸何型? ( )A.心脾两虚B.阴虚火旺C.心虚胆怯D.痰火扰心5.下列除哪项以外,皆是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因?( )A.寒邪内侵B.情志失调C.年老体虚D.肝阳上亢6.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A.寒凝心脉B.痰浊闭阻C.瘀血痹阻D.心阳不振7.瘀血痹阻型胸痹的主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心胸疼痛剧烈,痛有定处B.伴有胸闷C.感寒受热则痛剧D.舌质暗红脉弦涩8.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C.胸疼灼热,烦闷不适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9.痴呆患者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沉弦数者,选用何方?( )A.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B.知柏地黄丸合转呆丹C.知柏地黄丸合还少丹D.知柏地黄丸合七福饮10.患者头晕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选何方治之?( )A.七福饮B.洗心汤C.转呆丹D.还少丹11.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A.脏腑失调B.气机逆乱C.痰邪作祟D.风阳内动12.以下哪项不是痫病的主证?( )A.突然仆倒B.口眼歪斜C.两目上视D.四肢抽搐13.某女,30岁,半年前因情志不遂,整天抑郁不乐,渐至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出言无序,时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最佳治法是( )A.理气解郁,镇心涤痰B.理气解郁,镇心安神C.理气解郁,化痰醒神D.理气解郁,逐痰安神14.癫病肝郁气滞型治疗方剂用( )A.越鞠丸B.柴胡舒肝散C.逍遥丸D.四逆散15.痰火扰神型狂病的主方是:( )A.安宫牛黄丸B.当归龙荟丸C.程氏生铁落饮D.礞石滚痰丸16.瘀血阻窍型狂病若彻夜不寐者加:( )A.琥珀抱龙丸B.琥珀养心丹C.朱砂安神丸D.孔圣枕中丹17.狂病日久,其势渐减,呼之能自止,但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有烦躁,形瘦面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其治疗选方为:( )A.温胆汤B.一贯煎C.二阴煎D.龙胆泻肝汤三、多项选择题:1.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是:( )A.气滞B.血瘀C.痰浊D.水饮E.湿热2.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症是( )A.心悸易惊B.心烦失眠C.五心烦热D.口干盗汗3.心悸的预后转归取决了哪些方面:( )A.邪实轻重B.脏损多少C.治疗当否D.脉象变化E.本虚标实的程度4.胸痹心痛虚证与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 )A.肝B.心C.脾D.肺E.肾5.胸痹心痛一证,大致包括了历代医籍所载的:( )A.胸痛B.心痛C.厥心痛D.真心痛E.心口痛6.胸痹心痛祛邪治标之法,常以……为主? ( )A.理气B.活血C.温通D.化痰E.通阳7.胸痹心痛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 )A.劳累B.饱食C.寒冷D.情绪激动E.疫毒8.痴呆的病因病机概括为:————( )A.阴寒积聚B.脑髓空虚C.气血不足D.肾精亏损E.痰瘀痹阻9.痴呆乃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者不外乎……等病理产物的堆积。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心系疾病
第二单元心系疾病细目一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概述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心悸的病因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劳倦2.七情所伤3.感受外邪4.药食不当(二)心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心悸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
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心悸的诊断要点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或慢,或忽跳忽止,或跳动过重,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3.可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汗出、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医“心系病证”概述
中医“心系病证”概述
一、心的生理病理表现
1.心为君主之官,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可统摄、协调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
2.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心之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
心气心阳主要推动和温煦血液运行(主血脉),心阴心血则可濡养心神(主神志)
3.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心系病证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年老体虚、外邪侵袭等,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证为气血阴阳的亏损,实证为瘀、痰、饮、火、寒等。
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气虚至竭,血瘀日甚,瘀血化水,则为心衰;阳盛阴衰,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
二、心系疾病与他脏关系
心病与其他脏腑疾病关系密切。
如心悸、胸痹日久,心之阳气进一步耗伤,阳虚水泛,可致咳嗽、喘证、痰饮、鼓胀、水肿等病证,甚至阴盛格阳,出现心阳虚衰之喘脱。
他脏之病日久亦可导致心系病证。
如咳嗽、哮病、肺胀日久伤及正气,心肺气虚而致心悸;眩晕、头痛等病久则肝肾阴精损伤,心肾不交而成不
寐;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痰瘀阻络而致胸痹。
临床应将心系病证与他系病证互参,审证求机,详辨主次,灵活运用。
三、心系病证的辨治
心系病证的辨治当分清虚实、标本、缓急。
治疗心之虚证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诸法,治疗心之实证有理气、化瘀、祛痰、利水、清热、散寒诸法。
本虚标实者又当虚实并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滞、血瘀、痰浊、寒凝
(妻在寒雪中弹琴)
心悸的辨证论治
主症:心悸
1心虚胆怯
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惊醒,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弦。
镇惊定志
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安定)
2心血不足
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红,脉细弱。
补血养心
益气安神
归脾汤(回家喝啤酒)
3心阳不振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脉虚细缓或结代。
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
潮热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滋阴清火
养心,四肢不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迟。
E.痰热内扰
『正确答案』:A
四、不寐辨证论治
主症:不寐,失眠多梦
1肝火扰心
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疏肝泻火
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
胸闷脘痞,泛恶,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痰热
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
心悸健忘,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归脾汤
4心肾不交
心烦,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
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自汗,乏力,舌淡,脉弦细
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温补阳气
振奋心阳
参附汤合右归饮
注意:
1.胸痹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鉴别
A.心血瘀阻B.气阴两虚
C.寒凝心脉D.痰浊痹阻
E.心肾阳虚
1.患者心悸而痛,胸闷,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沉微欲绝。其症候是()
『正确答案』E(2001)
2.患者男,55岁。因天气骤冷,突发心前区疼痛,胸痛彻背,面色青白,痛则肢冷,舌苔白,脉紧。其诊断为胸痹。其症候是()
温补心阳
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参附汤
4阴虚火旺
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清火
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5水饮凌心
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振奋心阳
化气行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把水煮干)
6瘀阻心脉
心刺痛,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心系疾病证
心系疾病证
心悸、胸痹
心悸
胸痹
症状
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胸部闷痛甚则胸背掣痛
病位
主要在心
主要在心
病因
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饮食,情志,劳倦,年迈体虚、寒邪内侵。
病机
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滋养
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心脉痹阻
病理因素
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正确答案』C(2004)
不寐
一、不寐的概述
1.概念: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睡眠时间、深度不足。
二、不寐的病因病机
1.病位: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2.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三、不寐的鉴别诊断(略)
例题:
1.不寐的病机特点为()
A.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B.阴盛阳衰,阴阳失交
C.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D.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E.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正确答案』B(2005)
2.患者,女,40岁。平素善惊易恐,因受惊吓而心悸1月余,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虚弦。治疗应首选()
A.归脾汤B.炙甘草汤
C.朱砂安神D.天王补心丹
E.安神定志丸
『正确答案』E(2005)
胸痹辨证论治
主症:心胸疼痛
1心血瘀阻
心胸刺痛,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弦涩或结、代、促。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
心胸隐痛,痛无定处,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苔薄,脉细弦。
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
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
心胸闷痛,痰多,身体困重,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脉滑。
通阳泄浊
豁痰宣痹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
猝然心痛如绞,受寒而发病或加重,形寒,手足不温,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
胸闷,烦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清热化痰
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
例题
1.患者,男,45岁。近一年来心悸头晕,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舌淡红,脉象细弱。其治法是()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