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
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诗化的鱼
一、鱼意象的原始文化内涵 (一)鱼意象与生殖崇拜
在古代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下,人类的寿命偏短,在残酷的
①
孙作云, 《诗经研究》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6 页.
自然环境下唯有靠大量繁殖才能生存。所以,对古人来说,生殖意味着生存和发 展, 人们渴望多子, 生殖崇拜也成为古人所有崇拜中最根本的崇拜。 与人类相比, 鱼类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首先, 鱼类的产卵量很大, 从几万粒到几十万粒不等。 其次,鱼类两到四年就可以产卵。和人类相比,鱼类的繁殖后代的数量远远超过 人类。鱼类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正好符合古人对于生殖的渴求,于是,鱼作为生 殖神受到人类的强烈崇拜。 关于鱼意象的生殖崇拜, 闻一多先生在其 《说鱼》 一文中作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道,在原始人的心目中, “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 的。 ……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 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 所以在古代, 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 间,若称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 ‘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 ”① 其实,鱼的生殖崇拜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很多继承和发展。2008 年,五个 吉祥物福娃中的“贝贝”的灵感就来自于年画“鱼” ,她自身是一条小鲤鱼,除 了表达 “鲤鱼跳龙门” 的意思之外, 也显示了中国人渴望生活繁荣、 “生生不息” 的美好传统愿望。
二、鱼意象的情感文化内涵 (一)缱绻情深,男女之情
世界上最复杂却又最纯粹的事情莫过于感情之事, 感情包括亲情、 友情、 爱 情,其中又以爱情最为引人入胜,而在古典诗词中,鱼意象最典型的情感内涵便 是“男女之情爱” 。用鱼代称爱情,闻一多先生在其《说鱼》中有所阐述: “鱼是 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 ”②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鱼意象 具有很明显的生殖崇拜意义,基于这种原始观念,诗歌中的“鱼”意象就成为了 情侣、生殖的原型。除此之外,鱼还常常被用于婚姻,成为爱情的象征物。 类似的鱼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很是常见。比如《诗经》的《陈风衡门》中有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鲂?岂其取妻, 必齐之姜?岂其食鱼, 必河之鲤?岂其取妻, 必宋之子?”以“食鱼”与“娶妻”对举,其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再如《诗经邶 风新台》中关于“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的描写,也是 对爱情与婚姻的阐释。而在后代诗歌中,鱼意象此类的含义依旧常见,如汉乐府 歌辞《江南》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以鱼和莲的嬉戏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嬉戏。而唐 诗中也有大量的比目鱼(双眼在一侧,不分离)意象来象征爱情,如王建的《横 吹曲辞望行人》 (卷十八) :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 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 举。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和8种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一、梦蝶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二、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三、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四、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唐·许浑《登洛阳故城》五、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六、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七、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八、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九、青眼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鱼传尺素的故事
鱼传尺素的故事
【注音】yú chuán chǐ sù
【成语故事】汉代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描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靠鱼传尺素来传递感情,原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出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解释】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
指传递书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书信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鸿雁传情
【成语示列】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词。
花鸟虫鱼揭秘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动植物意境
花鸟虫鱼揭秘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动植物意境中国古代诗词中,动植物是常见的意象。
这些生物形象不仅仅是为了描绘自然景观,更是传递诗人的情感、表达思想的象征。
本文将以花、鸟、虫、鱼为四个主题,揭秘中国古代诗词中动植物所传递的深刻意境。
一、花花朵在古代诗词中是美的象征,也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写雨后春天的一片花香,形容花朵湿润沉重,生动表现了春天的喜悦。
花还常被用来寄托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李清照的《如梦令》就以“昨夜雨疏风骤”开头,接着提到“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用秋草和凤展现出追忆往事的滋味。
二、鸟鸟在诗词中多被赋予自由和优雅的意象。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绘了久别重逢的场景:“佳期又过难再期,惟有弦歌取醉,让我相随。
”鸟也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离骚》中屈原写到:“洞庭鸟烟飞绝,湘水雁声聒”。
这里的洞庭鸟和湘水雁,都代表了屈原在远离家乡的心情,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
三、虫虫在诗词中往往用来寓意微小而坚韧的生命力。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用蜻蜓来象征人的追求,表达了时光历久弥新、人不断向前的一种力量。
虫也被用来寓意坚强的精神。
李白的《静夜思》中有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通过描绘蛛丝和月光的关系,并让人类思乡之情与动物行为产生联系,表达出牢牢抓住思乡之情的坚定信念。
四、鱼鱼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赋予生机勃勃、活力四溢的象征。
而这种生命力常常与人类的精神境界相联系。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里的孤鹜代表了坚韧的生命力和奋斗精神。
鱼也常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和沉思。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江山如画,一连串鱼类跃出。
”用鱼儿跃出江山如画来描绘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人生的思索。
通过对古代诗词中花鸟虫鱼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动植物意象所传递的是古代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思想。
浅论古诗中的鱼文化
浅论古诗中的鱼文化
古诗中的鱼文化是指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
鱼文化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社会文化、政治历史还是艺术文学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从古代的《诗经》到晚唐的《花间集》,从隋朝的《梁祝》到明清的《水浒传》,都能看到鱼文化的踪迹。
鱼文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鱼作为食物在古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鱼的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状态。
另一方面,鱼也是大量的象征文字,有的是象征财富,有的象征繁荣,有的象征平安,有的象征吉祥等等。
此外,鱼还是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许多情景的主题。
比如,《论语》中描述孔子打鱼的故事,明朝李渔的《渔家傲》等等。
总之,古诗中的鱼文化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也是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古代的通讯方法
古代的通讯方法古代的通讯方法及介绍如下:【1】驿站古人怎样寄信,又靠谁来寄信呢?对于有一定身份的人来说,当然首先的选择是驿站。
但驿站工作人员的任务显然不只是负责寄信,还有官场的迎来送往等许多事务,虽然专业,误事的却也不少。
【2】烽火传军情“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
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
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克敌制胜的目的。
【3】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故事是这样的,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
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
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4】鱼传尺素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
【5】青鸟传书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
中国古代诗词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中国古代诗词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中国古代诗词作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艺术和人文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在国际上的传播途径以及它对全球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贡献。
一、古代中国诗词的独特价值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古代中国诗词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古代中国人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触动心灵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表达了情感、抒发思想并描绘了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诗人们经常使用凝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古代中国诗歌大量出现在各个时期和地区,并形成了不同流派和风格,如唐宋詩派、元曲等等。
其中最著名且影响力最大的古代诗人之一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被广泛传颂。
二、中国古代诗词的国际传播途径中国古代诗词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
以下是几个主要途径的简要介绍:1.翻译:通过翻译将中国古代诗词转化为其他语言进行传播。
早在唐宋时期,汉字文化和基督宗教相遇之后,西方修士开始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拉丁文,并将其带回欧洲。
如马可·波罗就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当时汉朝皇帝爱看的《山海经》和《武经总要》。
2.外交交流:古代中国政府通过外交使团等方式向其他国家介绍中国文化,包括其中的诗词艺术。
例如,唐朝时期派遣出去的使臣常常携带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就间接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在东亚地区以及其他远离中国本土的地方的传播。
3.文学研究: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和学者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研究并发表著作,从而将其推广到国际文化界。
近代以西方汉学为主力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古代诗词在西方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
4.文化交流活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国际上的传播。
例如,在不同国家举办的文化节目中,常常会包括演唱或背诵中国古代诗词的节目。
三、中国古代诗词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诗词对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典故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典故一、引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典故是人们用来交流、教育和表达思想的强大工具。
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个典故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典故,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启示。
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故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是一个出自《西游记》中的典故。
故事发生在唐僧一行人西天取经的途中。
2.1 梅花鱼为什么要传尺素?故事中的梅花鱼是一种食肉动物,生活在水中。
一天,梅花鱼看到驿站里的厨师砍了一条鱼准备烹饪。
梅花鱼害怕自己会成为厨师的下一顿午餐,于是决定传递尺素给其他的鱼类。
2.2 梅花鱼传尺素的过程梅花鱼游遍了周围水域,沿途传递尺素给其他鱼类。
梅花鱼耐心地解释道:“只要你传递尺素给下一条鱼,我们就都能避免成为人类的食物。
”听到梅花鱼的解释,其他的鱼类也都表示愿意传递尺素。
2.3 故事的结局在梅花鱼不辞辛劳地传递尺素的努力下,所有的鱼类都得知了这个消息,并按照梅花鱼的要求传递尺素给其他鱼类。
最终,厨师找不到鱼类来烹饪,只好放弃。
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启示这个典故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典故。
3.1 合作与共赢梅花鱼传递尺素的行为展现了合作与共赢的思想。
通过传递尺素,鱼类能够共同面对外部的威胁,并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这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3.2 公平与公正梅花鱼传递尺素的行为体现了对公平和公正的追求。
它希望每一条鱼都有机会避免被捕食,成为人们的食物。
这种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精神在人与人之间也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秉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对待他人,并为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不懈努力。
3.3 力量与坚持梅花鱼在传递尺素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展现了力量与坚持的品质。
它不怕困难,不怕艰辛,坚持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种力量与坚持不仅在故事中体现,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只有拥有力量与坚持的品质,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19分)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水成说”“风成说”等观点争论了100多年。
到今天,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创立的“新风成说”已基本成为共识。
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
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
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
建造舞台的第二步是在地基之上砌盖主体结构。
那么主体结构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开始形成。
从距今300万年开始,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
地基选好了,建筑材料有了,由谁来开始搭建呢?此时季风作为“建筑师”出马了。
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上会产生沿纬度分布的风带——南北纬30°和赤道间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南北纬30°到60°之间的西风带。
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后,这就迫使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以南向东流动,北支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并向南扩展到大约北纬30°左右。
它首先经过的是比较干旱的地带,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风会把地面的颗粒物吹扬起来,沿着山间低地形成的通道直接输送到今黄土高原地区。
在到达黄土高原地区时,风力渐渐减弱,于是粗颗粒先被抛撒下来、然后是粒径中等的颗粒、最后是小颗粒物,所以今天黄土高原上粒径由大到小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与风的方向相吻合)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辛勤的“建筑师”就这样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搬运着、抛撒着、堆砌着。
宋代用雁足鱼腹都可传书信的诗词句子及作家
宋代用雁足鱼腹都可传书信的诗词句子及作家
摘要:
一、引言:介绍宋代用雁足鱼腹传书信的背景与文化内涵
二、具体诗词句子分析:列举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中表现雁足鱼腹传书信的句子
三、作家介绍:介绍几位代表性的宋代诗人及其创作特点
四、雁足鱼腹传书信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阐述其寓意及文化价值
五、结论:总结雁足鱼腹传书信在宋代诗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传承意义正文:
【引言】
在中国古代,书信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雁足传书和鱼腹藏书的故事尤为脍炙人口。
尤其是在宋代,文人墨客纷纷将这一方式融入诗词创作中,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体诗词句子分析】
1.雁足传书:如苏轼《赤壁赋》中“欲寄相思千里雁,雁来音信无凭。
”诗人借雁足传书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2.鱼腹藏书: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鱼龙镜里世,花雪梦中愁。
”这里的鱼腹藏书象征着诗人的愁绪和感慨。
【作家介绍】
1.苏轼:是宋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其诗词作品具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2.陆游:南宋著名诗人,作品以婉约清新、含蓄悠远著称,善于运用各种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3.辛弃疾:他的诗词作品富有豪迈激昂的气质,善于抒发抗敌救国的壮志豪情。
【雁足鱼腹传书信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在宋代诗词中,雁足传书和鱼腹藏书不仅寓意着信息的传递,更象征着诗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寄托和怀想。
这种寓意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使之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结论】
雁足鱼腹传书信在宋代诗词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书信传递的生动场景,更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鱼雁含情 尺素传意
009鱼雁含情 尺素传意王光龙在中国绘画史上,国画的种类繁多,单以对象而言,可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事实上,山水画和花鸟画有时候并不是各行其道,而是互有交叉,山水含有花鸟,花鸟藏于山水。
在花鸟画中,花鸟草虫、游鱼鸿雁皆可入画,再辅之以芦苇、春水等,画面即可成品,且饶有意境,故画花鸟不难。
单若要达到花鸟有情、水草有意,画面灵动而不呆板,意境深远而不空洞,则难矣。
李兴福先生醉心于花鸟画多年,得吴昌硕以“草篆书”入画的酣畅淋漓,学潘天寿墨彩结构的大起大落,悟齐白石“似与不似”的艺术语言,勤练八大山人作画之法,上下求索,自得章法。
李兴福先生偏爱花鸟,尤善画大雁、鸭、鹅等。
暮春日,得观李兴福先生的几幅花鸟画,天净晴岚,一扫前几日的淫雨阴霾。
在花鸟画中,以雁为主体自古有之,且雁为画家常画之物,如黄筌的《霜林鸣雁》,崔白的《烟汀晓雁》《雪芦双雁》,八大山人的《芙蓉芦雁图》等,此题材从艺术技巧上出新难,从意境营造上出奇不易,只能另辟蹊径,增加尺素之外的意味。
且观李兴福先生的这幅《夜来雁初定,雨打芭蕉声》,画卷清逸舒朗、清雅有致。
芭蕉叶从画面左上角垂下,如瀑布,层层叠叠,厚实浓密,芭蕉叶下聚集着几只大雁,似在芭蕉叶下避雨,也似在觅食。
画家注重用墨的浓淡,近景墨色浓而厚,远景墨色淡而稀,营造出层次感和距离感。
芭蕉叶用淡墨晕染,再用毛笔勾勒叶柄和茎,最后皴擦出层次感,在叶片上还能看出画家刻意点出的雨滴。
五只大雁皴染轮廓,黄爪褚喙,形态各异,或面面相觑,或侧耳倾听,或低首寻觅……似乎还能听见雁鸣之声。
韦应物《闻雁》云:“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夜雨打芭蕉,点点滴滴都能引起骚人思。
鸿雁来归,更是牵动人的心扉。
夜雨、归雁、芭蕉……几个意象叠加,烘托出孤寂惆怅之感。
此情此景,有不得不吐之言,有不得不诉之情。
冯延巳有诗云:“风淅淅,夜雨连云黑。
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
”画因物而有意,人因景而生情。
这幅画《春风里》 李兴福/作01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见识无人,却能让观赏者感到此刻一定有人正坐在松窗木屋内,案几上有一盏油灯,人在窗下观看着芭蕉夜雨,眼见鸿雁来归,怕也是一夜难眠。
鱼传尺素的意思及出处
鱼传尺素的意思及出处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鱼传尺素”这词儿。
你知道不,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呢!先说说这“鱼传尺素”是啥意思哈。
简单来说,就是用鱼来传递书信,这里的“尺素”就是指书信啦。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游啊游,嘴里叼着一封信,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又有趣呀!那它的出处呢,这可得追溯到古代啦。
在那时候呀,人们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的通讯方式,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那想给远方的人说点啥咋办呢?就得靠这些特别的办法啦。
据说呀,就有人想到了用鱼来送信。
哎呀,这古人的脑洞也是够大的呢!我就想呀,那时候的人得多有创意呀!说不定是有个家伙坐在河边发愁,怎么给远方的朋友送信呢,正瞅着河里的鱼发呆,突然一拍脑袋,哎呀,鱼可以游到很远的地方呀,让它帮忙带信不就行了嘛!然后就有了鱼传尺素这一说。
你说那鱼会不会觉得很郁闷呀,我好好地游着,咋就被抓来送信啦。
不过也说不定鱼觉得挺好玩的呢,就当是一次特别的旅行啦。
这“鱼传尺素”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它却包含着古人深深的思念和情感呢。
在那个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时代,一封书信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送到对方手里,那等待的过程得多难熬呀。
但就是这样,人们还是想尽办法去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消息。
现在我们可方便多啦,随时都能给别人发消息、打电话,但有时候呀,我还挺怀念那种等待书信的感觉呢。
哎呀,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鱼传尺素”这词儿真的很有意思。
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总之呀,“鱼传尺素”就是一个充满神奇和浪漫的说法,它让我们对古代的生活充满了想象和好奇。
下次你再听到这个词儿,可别不知道是啥意思啦!哈哈!就这么着吧,咱下次再唠点别的有趣事儿。
古代的诗词是怎么传播的
古代虽然没有现今如此发达的“自媒体”,但是诗词等作品传播的渠道也是相当丰富的,除了官方收集印刷外,还有多种传播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传唱唐朝时期,诗与乐相配,好的诗词可以配乐演唱,而古诗得以被传播,歌姬功不可没。
歌姬以诗作入曲,将文化创作与音律结合,朗朗上口,极易记忆和扩散。
对于诗人而言,歌姬传唱自己的诗篇,不仅为自己的作品扩大了影响力,还为其本身扬名。
唐朝诗人王维就因诗作常常“诵于人口”“传之梨园”,在开元年间盛极一时。
有时,诗人彼此之间还会比较自己的诗作是否会被歌姬选作唱词,《唐才子传》曾记载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外出游玩之时,遇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人拥炉火以观之,并“打赌”谁的诗作被唱得最多,就认为谁最有名。
书信书信往来,是古人之间交流最常用的方法。
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看出,古代书信稀缺,传递成本高昂。
古诗中不少带有“寄”字的诗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这些诗多类似于“群发”,不管对方是否真实收到,但“诗”已著成。
清代袁枚的论诗著作《随园诗话》曾记录了一个采用点对点直达的“快递”方式传送诗文的故事。
“尹文端公好和韵……与嘉兴钱香树尚书相遇苏州,和诗至十余次……”最后,“快递”在钱尚书主动退出后才终止。
不过,这弄得人仰马翻的传递方式,也只有达官贵人可以采用了。
题诗题诗深受古代“写手”的喜欢。
诗人手握一支笔,在山水之间、邮亭驿站之内或客流量大的寺庙之外等,将这些看似平凡的文字,组成令人惊叹的诗句,发布给世人观看。
早在战国时,人们就习惯将文字书写在壁上,后来人们也将诗题写于门上。
如《汲郑列传》中翟公在门前书写:“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将自己的看法广而告之,避免了更多的势利俗人的上门。
此外,古代诗人也十分喜欢在热门景点留下自己的“墨宝”,因为这些地方人流量大,易于传播。
苏轼游庐山,于西林石壁上题写《题西林壁》;辛弃疾途经造口时,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成语故事】鱼传尺素
【成语故事】鱼传尺素在古代有个叫张鱼的画家,他非常擅长绘画,尤其是画鱼。
他的画鱼栩栩如生,根本看不出是画的,而是活生生的鱼一样。
他的画鱼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想要购买他的画作。
一天,有一个人听说了这位画家的名气,特地来拜访他。
他对张鱼的画鱼非常感兴趣,准备购买两幅。
张鱼开心地接待了他,并亲自为他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技巧。
那个人在看到张鱼画的鱼时,都觉得真的是活鱼呢。
他对张鱼赞不绝口,当即决定购买两幅画鱼。
他出了价钱,但张鱼对价格表示不满意。
那个人为了得到张鱼的画作,就答应再加价。
张鱼看着他,微微一笑,表示同意了。
过了几天,那个人得到了自己购买的画鱼,欣喜不已。
他赶紧把画鱼带回了家,并摆在鱼缸里展示。
他怕有人不相信这是画的,所以特地挑选了一个鱼缸,只能放下一尺长的鱼。
他把画鱼放进鱼缸,与里面的真鱼相比较。
他发现,画鱼和真鱼一模一样!除了不能游动以外,简直无法分辨。
他非常惊讶,也非常满意自己的购买。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纷纷听说了这个奇特的画鱼。
有些人不敢相信,亲自去看了之后,都惊呆了。
他们纷纷请教那个人是怎么得到这样精美的画鱼的。
那个人便告诉他们,这是他从张鱼那里购买的。
于是,大家都纷纷找上了张鱼,希望也能得到一幅画鱼。
张鱼也乐意满足大家的要求,但价格却越来越高。
因为,他发现了这个画鱼已经是他的特长,他可以靠它赚取大量的钱。
人们知道了价格后,大多数都望而却步。
只有一些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张鱼的画鱼。
这使得张鱼的画作更加珍贵,他的名气也更加响亮。
在人们的眼中,张鱼的画鱼简直就是真鱼一样,他们对于张鱼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人希望画鱼能更大、更漂亮,有人希望画鱼能动起来、游泳。
张鱼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自己的绘画技巧。
经过努力,张鱼成功地将画鱼的技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画的鱼再也不仅仅是看上去像真的,而是真的可以在纸上游动起来。
他的画鱼不再需要摆放在鱼缸里,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活动起来。
人们对于张鱼的画鱼赞不绝口,纷纷涌来购买。
古诗中的物理画
古诗中的物理
古诗中的物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光学、声学、力学和热学等。
光学方面,古诗中有很多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诗句。
光的直线传播的诗句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峰多巧障日”等,描述了影子的形成和山峰对太阳光线的遮挡。
光的反射的诗句有“楼台倒影入池塘”、“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等,描述了倒影和镜面反射的现象。
光的折射的诗句有“潭清疑水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描述了水的折射和大气折射的现象。
声学方面,古诗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传播、音色和回声的诗句。
声音的传播的诗句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描述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现象。
音色的诗句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等,描述了声音的音色特点。
回声的诗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描述了声音在障碍物之间来回反射的现象。
力学方面,古诗中有很多描述力的作用、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的诗句。
力的作用的诗句有“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等,描述了重力的作用。
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的诗句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描述了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热学方面,古诗中有很多描述物态变化、冷暖感觉的诗句。
物态变化的诗句有“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等,描述了露水的形成和液化现象。
冷暖感觉的诗句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等,描述了寒冷的感觉和凝华现象。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非常丰富,通过深入挖掘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鱼”如何传书
“鱼”如何传书郭栋郑文生刻“鱼雁传书”,古人用来说亲朋之间有书信往来。
雁南来北往,为远方捎去思念,可鱼又如何传书信呢?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中所说的“遗”(wèi),是赠给的意思。
双鲤鱼是一种木制的鱼形信函,中间一分为二,将其挖空用来放信札。
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一尺,这即诗中所说的尺素书。
木函叫尺牍,素绢叫尺素。
后来诗人写诗填词常用“双鱼”“尺素”代书信,这样显得用词更加优雅。
古人也有将素绢叠成双鱼形状的做法:“尺素如霜雪,叠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到了唐代纸张已经普及,诗人就用“双鲤”指代纸质的书信,李商隐写下了“双鲤迢迢一纸书”的佳句。
鱼来雁去,名气最大的要数宋人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这里用“梅花”代书信,出自“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别信,聊寄一枝梅。
”一诗。
宋人晏殊有《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即带颜色的信札,彩笺鲜丽,尺素洁白,均代书信,看似重复,其实意在渲染。
晏殊之子晏几道也有《南乡子》:“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
”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说:“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他写给心上人,意在托付秋潮将双鱼(信札)送到她的手中。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
”那位发明深红小彩笺的唐代女诗人薛涛说信的时候也钟情“双鱼”。
信函用鱼的造型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据闻一多研究,鱼产子多多,在古代象征着生殖和婚配,预示着多子多福、幸福美满。
古人制作糕饼的糕饼模、盛酒的器具的造型都喜欢鱼形图案,其中就有一种很时尚的酒器叫“双鱼榼(kē)”。
从吉祥文化符号的角度看,“双鱼”历来为古人所钟爱。
由于鱼函一般是木质,易腐且易损,所以今天几乎没有遗存,只是留存在文学作品中。
到了今天的互联网,别说鱼函,连信封信纸都快成“非遗”了。
古人用鲤鱼代指书信的原因
古人用鲤鱼代指书信的原因
李商隐有诗云:“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晏殊词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李清照也有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有文学常识的朋友,大都知道这里的鱼、鲤、雁都指书信,那它们为什么会成为书信的代名词呢?
鱼书、鲤书都源于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这首诗里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成语鱼传尺素就源于此。
后人就把鱼尤其是鲤鱼视为书信的吉祥物。
细究下来,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在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
刻成鱼形,想来也是书信畏水火,鱼生长在水中,水又克火,细究起来这也是一种祝愿。
至于为什么是鲤鱼,而不是鲈鱼、草鱼、青鱼、鳜鱼等其他鱼,应该也是一种象征。
鲤鱼在北方常见,为王公贵族所重视,要不民间就不会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孔子也不会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啦。
大雁和书信的渊源则跟苏武牧羊有关。
《汉书·苏武传》里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囚禁十九年,其志始终不渝。
后来,汉使向匈奴索要苏武。
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
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发现鸿雁脚下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鸿雁、雁足、雁书就流传开来。
宋词《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及鉴赏
宋词《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及鉴赏《清平乐·红笺小字》是由晏殊所创作的,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清平乐·红笺小字》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红笺小字》宋朝: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红笺小字》古诗简介《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修书寄情。
“鸿雁在云鱼在水”,表明欲求雁、鱼传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
下阕触景生情“斜阳独倚西楼”,既写“倚楼”人的孤独,又写夕阳“倚楼”的景色,运思佳妙。
“遥山恰对帘钩”,以遥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远山为伴的凄凉,更突出空间之开阔及缺少“那人”的寂寞。
最后以景物作结而令人回味。
《清平乐·红笺小字》翻译/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清平乐·红笺小字》注释①红笺(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也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
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惆怅:失意,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作者:聂楠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12期【摘要】本文试图以成语作为切入点,结合两个案例,分析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启示我们进行传播学研究时,要重视媒介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关注文化及其变迁,也不能忽略传播媒介。
【关键词】实物传播传播媒介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典型的传播现象。
而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也多局限于西方或现阶段国内的传播现象,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则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毕竟西方的传播学理论和模式无法涵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蕴藏的传播现象和观念。
一、“鱼传尺素”出典秦观在《踏莎行》中写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这首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因被贬在郴州所做的,上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但这些寄赠却无法安慰自己,反倒勾起被贬谪的愤恨。
[1]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一部叫《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离散,而亲人之间的书信大多只能让他人代为传递。
为了防止信件在途中被私拆,古人发明了在鱼腹中放置书信的方法。
该乐府诗中的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其实,诗里的“双鲤鱼”不是指真正的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木板拼成的木刻鲤鱼。
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而这两块木板通常被人们有意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
[2]二、“鱼传尺素”的传播学分析就传播的本质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
如同物质的流动一样,社会信息的流动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完成,这些方式和渠道在传播中称为媒介。
[3]根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传播学界通常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依次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成语“鱼传尺素”,却很难在这四个传播时代中找到具体的位置,笔者更倾向于把“鱼传尺素”归入实物传播的范围中。
实物传播最早是艺术领域的一种传播方式,艺术的实物传播,是以实物的形式把艺术信息直接呈现在受传者面前的艺术传播方式。
[4]这里所说的“鱼传尺素”,指的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实物传播。
所以笔者为实物传播下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文化内涵为背景,用客观存在的物体或其符号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
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古人选择鱼作为媒介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自古以来鱼的地位都是非常特殊的,除了味道鲜美,是逢年过节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外,鱼还代表吉祥的意思。
鱼在中华民俗中的吉祥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着眼进行考察:初民的谋食方式及对司水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点,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情爱的象征物或性及隐语。
[5]随着时代进步,媒介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小小的“鱼传尺素”固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却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留下了些许足迹。
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以及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这些诗词都借折成鱼形状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恋人、朋友的思念。
鱼的形象演化为了一种信息符号,承载讯息的同时自身就传递了其他的含义。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用“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解释这些诗歌呈现的传播现象,就会发现以鱼或类似其形状的物品传递信件,都可以让受者在不看书信内容的前提下,明白传者没有或难以用文字抒发的心意。
而传者与受者的心意相通,不能不说是共同的文化经验前提下,实物传播的盛行所带来的。
如今,在实物传播的功效远比不上电子时代的大众传媒,但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实物传播的影子,比如恋人之间的玫瑰花语。
潘忠党老师认为,如果将我们的日常交往看作是文化活动的话,那么传播媒介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式来阐释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分别为: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是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场所。
[6]的确,“鱼传尺素”中以鱼为媒介不仅充当了表述社会现实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还起到了承接中国自古以来的鱼文化的作用。
媒介的工具性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鱼传尺素”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传播媒介的另一层含义,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它是社会传播或交流的工具以及沉淀于这些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所表现的符号交往的形式和常规,这些交往发生于一个文化,同时也再生这个文化。
[7]这样的媒介定义,更强调了文化和媒介间的互动,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和传承的场所,我们不能离开信息的交流来谈论文化,也不能忽略文化来审视媒介的功能,因为特定的文化时代是实物传播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实物传播的案例分析案例一:折柳送行“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起初离别赠柳是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之后在文人墨客中,赠柳枝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可以看出这种社会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为什么要选择柳作为委婉表达情感的媒介呢?这种风俗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吗?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是不忍分别,二是永不忘怀。
另,清朝褚人穫在《坚瓠广集》卷四中又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8]这样的解释确实要合理得多,柳树与其他树种相比,更加容易成活。
“折柳送行”喻意亲人或朋友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是一种对亲朋的美好祝福。
并且,由于折柳的习俗出自《诗经》,作为五经之一,《诗经》对这一文化习俗的传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案例二:红豆寄相思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每日以泪洗面。
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
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恋人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又称红豆。
[9]红豆和人类的相思联系起来,得归功于唐朝诗人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中国人从来都很注重感情,“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既是汉代李陵赠苏武的诗句,也是历代民间流传的谚语。
[10]现在人们大多把红豆看成是恋人间寄托相思的媒介,其实最初相思也指朋友间的友情,王维的《相思》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乐师,也是诗人多年的好友。
而之后红豆在古代诗词中多是代表爱情的象征物,如前蜀牛希济《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唐末诗人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红豆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溶入了诗人怀恋国家的情感,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红豆曲》:“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
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
”红豆成为一种相思的代言物,不仅因为其形状类似心脏,颜色鲜红,质地坚硬,永不褪色的物理特征,而且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红豆代表了一种转喻,让文人们毫无顾虑地在作品中描绘真切的相思之情。
红豆文化也经由诗人们的笔下流传着,演变为了民间的一种流行文化。
而“红豆寄相思”的实物传播形式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红豆作为媒介一定意义上传递的是传者的情感,受者无须其他的信息,比如书信之类的,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传者想念自己的心意。
随着这种传播形式的扩散,红豆这个媒介符号继而又促进了相思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上述两个案例,只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种实物传播形式,其他如鸿雁传书、驿寄梅花等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介寄情手法。
与我们所熟知的传播形式相比,实物传播更多地强调传播的主体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因为是文化赋予了传播媒介特定意义下的信息,才使像柳和红豆这样的媒介在历史发展中演化成一种即定的感情符号,继而通过人际交往,这些媒介从空间和时间上继承了自身特定的文化。
美国传播学界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凯利宣称,传播的最高表现并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送,而是通过媒介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
实物传播里的“鱼”、“柳”、“红豆”等媒介就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媒介与文化的互动继而促使这样的文化流传下来。
结语诚然,现代社会中实物传播的方式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因为它不可能有大众传播那样令人惊叹的传播效果,也不可能在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吸引住大众的眼球,对注重实际效果的现代人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但这样的传播方式还是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至少实物传播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能启发我们研究人们的传播活动时,不要忽视传播媒介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毕竟没有媒介符号的创造和交流,古老的文化就不可能在悠长的历史诗篇中持续存在和演化。
■注释[1]陈祖美:《秦观〈踏莎行〉简析》,《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
[2]/question/1407022002632.html[3]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第2页。
[4]宋瑶林:《论艺术传播方式的特征》,《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5]潘莉:《中华民俗中的“鱼”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6][7][11]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8]http://www.chunfenghuayu.cn/dispbbs.asp?boardID=27&ID=673&page=5[9]/novel/13041.html[10]李晖:《魅力〈相思〉诗长盛“红豆”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