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传(一):寄人篱下受尽委屈,14岁闯荡上海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8年8月22日,上海县高桥镇杜家花园,一间破旧不堪的平房里,一个男孩降生了。


天正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所以父母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月生”,意思是“月半而生”,
他就是后来威震上海滩的杜月笙。

杜月笙发迹以后,嫌这名字太土,遂改名为“镛”,“月生”
则改成了“月笙”,作为他的号。

他的父亲杜文庆没什么手艺,只能在茶馆跑堂或在码头上卖苦力为生。

为了补贴家用,杜月
笙的母亲朱氏,也出门做些缝补衣物的活计。

杜月笙出生后,杜文庆和别人合伙开起了米店,本想咸鱼翻身,没想到又遇天灾人祸。

1889年夏未秋初大雨连绵,水稻都烂在了地里,朱氏
独自带着杜月笙难以度日,只好抱着还不会走路的杜月笙,到杨树浦找杜文庆。

这小米店本来就本小利薄,结果米价暴涨,他们根本没钱进货,生意眼看就黄了。

朱氏为了
能让这个家能够生活下去,只好去纺织厂当了女工。

第二年,朱氏又生下一个女儿,家里负
担更重。

没过多久,朱氏连累带病去世,杜文庆含泪把妻子用薄皮棺材装殓了运回家。

由于
实在养不活2个孩子,女儿被他送给别人抚养。

不久之后,杜文庆续弦张氏。

可没过多久,杜文庆也染病去世,张氏独自带着杜月笙靠着米店勉强糊口,但张氏不懂经营,米店也很快歇业。

不得不说,这个继母对杜月笙还不错,靠着给别人洗衣服,硬是让杜月笙上了学,只是没过多久就因为交不起学费,杜月笙不得不辍学回家。

1895年,战乱四起,瘟疫盛行,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张氏赖以为生的洗衣的活也没了,无奈之下丢下8岁的杜月笙,一去不复返。

无依无靠的杜月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哭哭啼啼地朝外婆家走去。

外婆见到这个可怜的外孙,一把搂在怀里半天没松开。

尽管外婆对他疼爱有加,可舅舅和舅母却整天板着张脸,让杜月笙心里很不安,生怕他们把自己赶出门。

别看他此时才8岁,生活的艰辛和流离已让他变得敏感和成熟,只要见到家里有活,他二话不说马上撸起袖子就干。

尽管小心翼翼,但他一个孩子难免犯点错,舅父舅母轻则对他一阵呵斥,重则一大嘴巴子,打得杜月笙眼冒金星,却也只能咬着牙忍受,连大声哭也不敢。

每天过着这样寄人篱下的生活,心中的苦楚只有往肚里咽。

实在委屈时,杜月笙就偷偷找个角落躲起来哭,常常是越哭越难过,他心里特别想念父亲、母亲,还有继母,如果他们还在的话,即使自己不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掌上明珠般地要啥有啥,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忍气吞声的。

哭完,还得马上擦干眼泪,若是被舅舅舅母看到,肯定又是一顿责骂。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杜月笙已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虽然饥一餐饱一顿的生活让他长得还十分瘦弱,但他浑身上下的骨节仿佛充满了力量,他觉得脱高苦海的时候到了,自己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在走的那一天,外祖母一直送他走到桥头,杜月笙含泪告别了外祖母,朝着那个充满未知的地方前进。

那一年,杜月笙14岁,目的地是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