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第二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第二讲由婚姻与求仕看李白前期的生存方式与艺术精神
(725-742)
李白首次入长安前后的心态与创作(725-742), 从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至天宝元四十二岁,是诗人前期的漫游期与奋斗期。
一、诗人在一阶段主要活动及心态分析
(一)、江东漫游,文化朝圣(李白初游动机考)
开元十二年(724)秋:二十四岁开始离蜀远游,自言:“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逺遊。
南窮蒼梧,東渉溟海。
見鄉人相如誇雲夢之事,云楚有七澤,遂來觀焉。
”(〈上安州裴长史书〉)”先至江陵。
有〈大鹏遇希有鸟赋〉、《渡荆門送别》记其事。
遇道家大师司马承桢,称赞他“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信心大增。
此后就一直沿洞庭南下到湘,再回头东下至东吴。
游苍梧诗未存,时间可不长。
此行主要目的是到江南感受江左文化,寻访南朝余韵,具有文化朝圣的性质。
因为他求学阶段主要学习的就是南朝文人的作品。
他于秋天在荆门东下。
春夏至金陵。
〈望天山山〉〈金陵城西月下吟〉、《杨叛儿》、《长干行》。
《秋下荆門》说得很明白:“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记录这些活动的作品有《金陵酒肆留别》、《征虜亭》、《苏台览古》、《乌栖曲》、〈越中览古〉〈准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这些都表明他是南朝文化的崇拜者。
这次漫游也是他的文化之旅。
李白好游,且好以漫游之夸示于人其漫游动机:一是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古人多以此为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李白青年时出游当主要是为此;二是缘于道家情结,道家崇自然,并以仙境存于绝美之自然之中,“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只爱名山游”。
李白漫游有求仙迹之愿望。
如《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飡霞樓送烟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吾與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氣激道合,結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雲海,不可奪也,厯行天下,周求名山”三是为了交游,结交名人寻求出仕出名的机会。
这种漫游对他创作影响甚大。
得江山之助,在李白作品中表现相当明显。
(二)、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入赘许府及李白婚姻考)
开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岁:沿江西上,观云梦,寓安州北寿山。
北游汝海,襄州,结识孟浩然。
再回安州成婚。
即以此为中心,寻求发展。
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上安州李长史书〉。
开元十六年: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暮春.送盂浩然之广陵.回安陆,寓居自兆山.。
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夏行》等.
开元十八年三十岁:由安陆以长安
隐于安陆白兆山,有《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山中问答》.
李白的婚姻与家室考析
魏颢《李翰林集序》: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
女既嫁而卒。
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
终娶于宗。
刘氏,鲁氏应是妾仆之类的人,然李白有时也称其为妇。
其诗提及的“内”内应是续妻宗氏。
由表述看正式婚姻有二次,第一次婚姻,李白自己有说明,〈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嵗誦六甲,十嵗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
常横經藉書,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逺遊,南窮蒼梧,東渉溟海,見鄉人相如誇雲夢之事,云楚有七澤,遂來觀焉。
而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
便憩跡於此,至移三霜焉。
(〈与安州裴长史书〉)按:其时李白三十岁,成婚已三年,其结婚年龄当在二十七岁。
许圉师卒于679年,距李白成婚时727年已有五十八年,许氏家族的势力已大减。
仅有一人许辅乾开元中为光禄使。
况且许一家是在武后时得势,直玄宗时代自然失势。
许家由地方军阀勋贵转为进士新贵,军功及文学并重,这与李白尚侠善文的特点相合。
况且李白以无籍布衣,无门户之显,一般人自然无法接受,只有如许家这等显户方可。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
此二事,一曰婚。
二曰宦。
凡婚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
”李白所为也是时气使然。
其身份是否是赘婿?尚需进一步考实。
其时才子娶名家女,也是常见之事。
唐时士人借婚姻依托权贵的事颇多,但并不是入赘,如崔圆,元载、元稹、李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但并不是入赘。
其先隐于寿山,为其暂栖之所,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使其仍有较强的漂泊意识:“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恓惶,席不暇暖,寄絶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远客汝海,近還云城。
”(与安州李长史书)“白以弱植”(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史还都序)“白野人也,颇工于文。
”(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种身份使他对社会的不公正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并能激发出一种批判的力量。
少年行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毬獵夜擁擲。
呼盧百萬終不惜,報讎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装束皆綺羅。
蘭蕙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為知已,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來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甘風塵。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徃。
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簮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後名。
《瑚鉤詩話》:摴蒱,今謂之呼盧,取純色而勝之義以名之耳。
《説文》:八尺謂之咫,徐陵《與裴之横書》:“文辭簡略,禮等平交。
”《三國志》:“先軫丧元,王蠋絶脰,殞身徇節,前代美之,徇謂以身從物也。
”《鶴林玉露》:詩家用遮莫字,葢今俗語所謂儘教是
也。
《漁隠叢話》:《藝苑雌黄》云:遮莫俚語,猶言儘教也。
自唐以來有之故當時有“遮莫你古時五帝何如我今日三郎之説,然詞人亦稍有用之者,杜詩云:“久摈野鶴如霜鬢,遮莫隣雞下五更。
”李太白詩云:“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徃。
”“遮莫親姻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簮纓。
”《漢書·陳萬年傳》:“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
”
嚴滄浪曰:此詩只數句類太白,餘皆淺近浮俗决非太白所作。
蕭士贇曰:末章十二句辭意廹切,似非太白之作,巨眼者必能辨之。
(三)、北游求仕,无功而返
开元十八年三十岁:遭受谤毁.有《上安州裴长史书》,要求雪谤.书末云:“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主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可知雪榜无门,即赶长安.是年春夏之交.由安陆启程经南阳至长安时已是秋天.隐居终甫山.结识崔宗之.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写有《酬崔五邸中》、〈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乌夜啼》等
开元十九年(731) 三十一岁:
下终南山,有〈下终南山过斛靳山入宿置酒〉诗.在长安北门与斗鸡徒冲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云:“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怠清宪台,脱众北门厄.”当为是年事.见宦官、斗鸡徒之猖狂,写有(古风)(大车扬飞尘).西游汾州.有《赠裴十四》、《登新平楼》、〈〈赠新平少年〉〉、《行路难》等诗。
开元二十年(722) 三十二岁
是年春游州.〈〈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旋归长安.有〈〈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诗.友人元丹丘寄书问候,作《以诗代书答元丹丘》诗.在长安穷途失路.作《行路难三首》<其一、其二);送友入入蜀.作《蜀道难》,奇寓功业难求之意.五月,离长安,由黄河东下梁园,作《梁园吟》.
开元二十一年(733) 三十三岁
是年应元丹丘邀请,赶嵩山隐居.结识元演,往来于洛阳、襄汉、安陆之间.有(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元丹丘歌》.《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冬夜宿龙门觉起言志》等,还写有著名乐府诗《梁甫吟》
开无二十二年(734) 三十四岁
春在洛阳,写有《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春夜洛城闻笛》.过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写有《与韩荆州书》.秋至讧蔓.有《江夏别宋之悌》诗.冬至随州,与元丹丘、元演同访胡紫阳.
开元二十三皋(735) 三十五岁
五月与元演越大行游太原,并北游雁门关.写有《大原早秋》诗及《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等.
开元二十四年(736) 三十六岁
春由太原经洛阳回安陆.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寓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写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著名乐府许(将进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语.”当作于此时.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十七岁
闲居安陆.《春夜宴从桃花园序》作于此年。
开元二十六年(738) 三十八岁
游襄阳,有〈赠孟浩然〉诗。
至颖阳元丹丘山居,旋别,有〈〈颖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至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写有〈〈送侯十一〉〉、〈〈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诗
开元二十七年(739) 三十九岁
春在楚州安宜,有〈〈赠徐安宜〉〉、〈〈白田马上闻莺〉〉等诗,重游扬州、苏州、杭州,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湖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有〈〈与从侄杭州刺史良赞天竺寺〉〉诗.秋至巴陵,遇王昌龄。
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鄴中贈王大勸入高鳯石門山幽居
一身竟無託,遠與孤蓬征。
千里失所依,復將落葉并,中途偶良朋,問我將何行,欲獻濟時策,此心誰見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無交兵。
壯士伏草間,沈憂亂縱横。
飄飄不得意,昨發南都城。
紫鷰枥上嘶,青萍匣中鳴。
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豪英,恥學琅邪人,龍蟠事躬耕,富貴吾自取,建功及春榮。
我願執爾手,爾方達我情,相知同一已,豈唯弟與兄。
抱子弄白雲,琴歌發清聲。
臨別意難盡,各希存令名。
(二)李白求仕活动
《秋於敬亭送從姪耑遊廬山序》:“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虚賦》,私心慕之,及長南遊雲夢,覧七澤之壯觀。
酒隱安陸,蹉跎十年。
”在经过求学、漫游、成家之后,他则走上了求仕征程了。
其求仕活动可能从三十岁开始。
其方法有请求乡荐、干谒权贵、以隐求名
唐代入仕之路:《新唐书·选举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但是,参加者需有一定身份,即要成为生徒,而生徒最次者也要求:“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家庭背景与地位则是人的入学资格,李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规定:工商之家不得入仕,《新唐书·选举志》将工商子弟称为“异类”与“刑家之子”并称。
其入赘许家,多少也有改变家庭成份的用心。
另外:举子在应试前即须填写籍贯及三代名讳,交纳礼部,他对这些事,很难说得清楚。
其一、求助地方官推荐。
其《代壽山荅孟少府移文書》、《上安州李长史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与韩荆州书》等都记有此事。
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结果。
(代壽山荅孟少府移文書)“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來,爾其天為容,道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來,一人而已。
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
僕嘗弄之以緑綺,卧之以碧雲,嗽之以瓊液,餌之以金砂,既而童顔益春,真氣愈茂,將欲倚劍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雲天之眇茫,俄而李公仰天長吁,謂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
吾與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安能飡君紫霞,荫君青松,乗君鸞鶴,駕君虯龍,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耳?此則未可也,乃相與巻其丹書,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為難矣。
即僕林下之所隱容豈不大哉,必能資其聰明,輔以正氣,借之以物色,發之以文章,雖煙花中貧,没齒無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獸以驅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跡絶滅,不干户庭,亦遣清風掃門,明月侍坐,此乃養賢之心,實亦勤矣。
孟子孟子無見深責耶,明年青春求我於此巖也。
”
《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恓惶,席不暇暖,寄絶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言客汝海,近還郧城。
《上安州裴长史书》願君侯惠以大遇,洞開心顔,終乎前恩,再辱英眄。
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
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逐之長途。
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黄鵠舉矣。
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
《上韩荆州长书》: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徧干諸侯,三十成文章,厯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王公大臣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為,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於造化,學究於天人,幸願開張心顔,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髙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昻青雲耶?
其不求正途科举出身,原名固然可能有客观因素,主要还在于他深受战国纵横士风及江左名士传统的影响,对自己极其自信,鄙视循常格方式。
《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飡霞樓送烟子元演隠仙城山序》吾不凝滯於物,與時推移,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朱紱狎我,綠蘿未歸,恨不得同棲烟林、對坐松月有所款
特殊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只能以超出常人的方式实现理想。
他想能象古之名士一样以绝世之高行盖世之才华征服世人。
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以现世功名证明自己的这一自信。
这种充分的自信与充满热情的进取精神,展现了盛唐的精神。
其二、北上干谒,请托权贵
一上长安,这是他求仕的第二阶段。
玉眞公主别舘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秋坐金張館、繁隂晝不開。
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巳成灰。
獨酌聊自勉。
誰貴經綸才,
彈劒謝公子。
無魚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雲何由巻。
稷卨和天人,隂陽乃驕蹇。
秋霖劇倒井,昏霧横絶巘。
欲往咫尺塗,遂成山川限。
潨潨奔溜聞,浩浩驚波轉。
泥沙塞中途,牛馬不可辨。
飢從漂母食,閒綴羽陵簡。
園家逢秋蔬,藜藿不滿眼。
蠨蛸結思幽,蟋蟀傷偏淺。
厨竈無青煙,刀机生緑蘚。
早期求仕失败原因:一,自己特殊的身份,受人岐视,无人推荐。
二,他特殊的理想及表述方式,诗人化的气质,不为凡庸的官场所接受。
三、他求仕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愿丧失人格,而争取平等的人格尊严。
其三,以道隐求名
酒隐安陆,自称是道外高人。
其四、学剑山东,竹溪隐逸,借道家力扩大影响。
开元二十八年(740) 四十岁
许夫人约卒于上年或是年。
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
写有〈〈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等.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隐于祖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隐”,写有〈〈(送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等诗.
开元二十九年(741) 四十一岁
居东鲁,游东鲁各地。
山东属文化中心,当时求仕者多活动于这一地区。
其求仕方式体现了他的个性:也对其创作有所影响。
第一志向其大,希望一步登天,不以小官小吏为意。
其二求仕方式独特,虽是请托权贵又要保持人格平等,体现了名士的尊严。
由于自信,诗中多为理想尤其激切,多有时不我待的激情,在受折后,更为愤嫉,增加了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由于自己是以孤身奋半,所以对朋友之情尢其珍惜,故于侠客之义表现得较真切。
又由于在干谒过程,有过受辱失格之痛,故对独立人格更加珍视,对权贵更加鄙视。
二、对南朝乐府的学习
李文前期专力于文与赋,在这一时期因久处江汉与江南,深染江左文化,其有意学习南朝乐府当是这一时期。
《长干行》、《江夏行》即对传统的吴歌西曲的改造与创新。
《唐詩紀事》曰:韋渠牟,韋述之從子也,少警悟,工為詩。
李白異之,授以古樂府。
權載之叙其文曰:初,君年十一,嘗賦《銅雀臺》絶句,右拾遺李白見而大駭,因授以古樂府之
學。
按《舊唐書·韋渠牟傳》:渠牟以貞元十七年卒,時年五十三,逆數其十一嵗見太白,時在乾元二年中。
此说明古乐府当时已成专门之学,非专门学习则不得其法。
李白于乐府当有专攻绝学。
故于其晚年则以此授人,希传于后。
三、与诗人的交游
一是孟浩然,一是王昌龄,二人皆是定评的当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开元年间即与他们交往,说明李白诗才在当时也得到诗界的承认。
《赠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從此揖清芬。
孟氏开元十六年,四十岁曾有长安之游并成名,考场失意而归。
另有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此为传说,也当对李白有所触动。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揺曵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王氏开元十五中进士,开元二十八年,游襄阳,会孟氏。
似比李白年大。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隂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况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羣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慙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按:这类已显不凡,它发表于文坛,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李白作品选读(二)
4 望天门山
【解题】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南岸。
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
两山夹江对峙,中间如门,故合称天门山。
一说在今安徽铜陵。
此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三年李白初次过天门山时。
天门中断楚江开〔1〕,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当涂战国时属楚,长江在此一段可称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