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2005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和质量稳定性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在制造行业中,有些工序或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称之为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要求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工序或过程是关键的或特殊的,这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更改或难以更改的工序,特殊过程是指对产品的一些性能进行特殊处理或加工的过程。
2.制定工序控制计划: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需要编制详细的工序控制计划,包括工艺参数、检验要求、设备要求等。
工序控制计划应该能够确保工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控措施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3.设立工序控制点:在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设立相应的工序控制点,进行监控和检验。
这些控制点需要明确的标示出来,并通过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检测和记录,以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立记录和追溯系统: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进行记录和追溯。
这些记录包括工序参数、检验结果、设备状态等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工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培训和评估:针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需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检验其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控制和执掌情况,以确保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通过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因此,在制造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管理,使过程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过程零缺陷质量目标和低成本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段内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施工生产、技术管理以及质量监控工作。
第三章职责第三条施工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按照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和相关规定,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文件,对过程实施控制。
第四条施工队负责按照作业指导文件规定及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规定和要求第五条关键过程规定1、关键过程的定义:关键过程是指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产品质量重要特性的过程;精度要求高、费用比重大、施工难度大、质量波动大的过程。
2、常见关键过程分类(1)路基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土石方路基填筑、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软基处理等;(2)桥梁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防护、预制件吊装、台背回填等;3、关键过程的控制(1)施工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必须在关键过程实施前期作好策划工作,策划内容包括:①明确过程实施必须满足的要求,包括业主对该过程实施的要求及实施中必须遵照执行的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内部管理制度等,制定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各项要求得到满足、各项规定有效落实;②根据内外部的要求,结合项目部的总目标,针对该过程设立控制目标;③为确保过程控制目标的实现,明确在过程实施中负责管理、监控、操作等人员的职责,及对人员能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的要求;④确定应当进行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等活动项目、频次、方法、合格标准、责任人等;⑤分析过程实施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质量问题或在以往施工中以及其它项目施工中已多次出现的质量通病,针对这些潜在问题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2.11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并遏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关于印发“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施发[2015]33号)、局项目策划指南(V1.0版)、局、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要求,对公司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规定》进行修订,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也可指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管理职责:1.施工管理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要求,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负责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界定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确认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过程能力,并对过程实施进行严格控制。
3.项目总工职责:3.1策划初期组织项目各部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识别- 627 -和界定项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形成控制清单。
同时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施工前预先鉴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3.2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开工前,负责指导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3.3负责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技术方案指导,并进行首件工程总结。
3.4根据首件工程总结,负责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
3.5根据《关于印发《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和《技术交底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四施发〔2015〕10号)文件要求,负责组织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3.6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实施、总结、验收等过程控制。
4.项目生产副经理职责:4.1负责组织机械、物资、生产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前预先鉴定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确保关键特殊过程的规范实施,以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培训和考核等措施,能够提高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关键环节。
一、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关键特殊过程直接关系到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性能指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合格率和可靠性。
2.强化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关键特殊过程通常包含复杂的工艺和关键环节,要求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确保相应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3.保证组织的长期竞争力:关键特殊过程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确保过程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保证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实施方法1.建立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关键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所有从业人员遵守规定。
2.制定标准操作程序:针对每个关键特殊过程,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操作步骤,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操作规范,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设立过程控制指标:建立科学的过程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关键参数的监测和控制范围,以及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的执行要求。
4.实施培训和考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的操作和控制能力进行评估,为绩效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
5.进行定期审查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管理办法进行回顾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改进措施来提高管理办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关键环节1.规范制定:建立正确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办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关键工序管理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关键、特殊工序的制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订本办法。
规定了关键、特殊工序确定原则、控制内容及方法。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
2.职责2.1工程部为归口协调部门。
负责确定关键、特殊工序;编制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指导、监控实施过程。
2.2各生产车间负责按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作业,并做好人员评定,数据收集、记录工作等。
2.3品质部负责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2.4设备部负责关键、特殊工序设备管理、维护、保养。
2.5人事部负责组织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的相关培训。
3.关键、特殊工序确定原则3.1关键工序确定原则a) 影响产品主要性能的工序;b) 在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c) 工序质量中的薄弱环节。
3.2特殊工序确定原则a) 工序质量不能通过其后检验和试验完全确定的工序;b) 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产品特性的工序;c) 加工操作、保养需要特殊技能的工序。
3.3关键、特殊工序控制要求3.3.1工艺设计人员负责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编制《关键、特殊工序一览表》。
3.3.2对关键、特殊工序应编制下列文件:a)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b)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目录》。
3.3.3特殊工序的操作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承担,人事部部负责人员培训,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3.3.4关键、特殊工序的再确认由技术工程部负责,每年进行一次。
4.关键、特殊工序质量控制4.1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根据作业指导书规定,填写《关键、特殊工序记录表》。
4.2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填写《质量问题反馈单》,提交品质部。
4.3对于关键、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各生产车间需每年对人员技能进行评定,对无法承担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调岗处理。
4.4各工程师对关键、特殊工序的异常情况提出纠正措施,并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纳入工艺文件,以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4.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是指涉及工程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质量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的施工过程。
第二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识别在工程开工一个月内,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等主要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中存在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进行识别,形成项目部的《项目部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识别清单》,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将各清单项分解到责任人。
第三条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识别出来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开展质量策划,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第四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第五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必须坚持样板先行制度,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做出实物样板。
第六条项目部必须按照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以及实物样板确认的材料、工艺、质量标准,编制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结合实物样板对作业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并留存培训记录及照片。
第七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前,项目部需根据作业时间、作业部位、岗位分工等,由项目经理指定具备相应的资质、经验等条件的责任人,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过程实施旁站。
由项目总工程师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培训,明确旁站过程中需关注的重点、相应的质量标准以及发生偏差时的处置方案等,并留存培训记录及照片。
第八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前,需由确定的旁站人员核查施工准备情况,包括是否有正式图纸、是否有技术交底、作业班组是否经过样板培训、材料构配件是否检验合格、施工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上道工序是否经过验收等施工准备情况。
第九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过程,旁站责任人需全过程旁站监督,留下施工旁站过程影像资料,观察作业人员是否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作业,每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作业结束后由旁站责任人填写旁站记录,并按照规定签字确认。
第十条当作业人员施工过程出现行为偏差时,旁站人员应及时予以纠正,作业人员拒不接受时,应责令中止作业,并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报告,防止质量偏差的扩大。
关键、特殊过程控制办法
关键、特殊过程控制办法
本办法是确定影响公司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关键、特殊过程,并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控制,如编写作业指导书等,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公司产品、工程项目施工满足规定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
公司技术中心是关键特殊过程的主管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的确认与监督管理。
本办法中的关键、特殊过程是指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以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成验证的过程称为关键、特殊过程。
如有强度要求的焊接、预应力张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
一、职责
1、公司技术中心是关键、特殊过程实施主管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的监督管理。
2、分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现场处置,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3、对重大的一些关键、特殊过程由公司技术中心联合公司其他部门或专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二、工作程序
1、工程开工前分公司对该工程是否存在关键、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且对项目管理部关键、特殊过程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关键、特殊过程。
2、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现场处置,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报分公司以及公司技术中心审批,关键、特殊过程结束后
应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及时总结
3、公司技术中心对关键、特殊过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对特殊过程要做到:
1)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部应满足特殊过程得以实现的能力2)设备能力必须事先进行性能检查,保证其状态良好
3)对全过程进行连续监视和测量
4)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项目部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并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
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
6.5作业方法的控制
6.5.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SOP、设备操作指导书等相关文件进行作业.工艺参数、作业方法如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生产,经工程/品管确认重新修订后方可生产。
6.5.2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数据记录并保存。
6.3设备、仪器、治具的控制
6.3.1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设备、仪器,工程、制造部应按《设施设备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6.3.2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量测仪器,使用过程中应按《量规仪器管理程序》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在校验的有效期内使用,未经校验的量测仪器不能使用。
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
Hale Waihona Puke 版本/版次:1.0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流程
制定
审核
核准
发行印章
签名
温馨提示:
修订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版次
总页数
新增
全部
1.0
4
1.目的:
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方法,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而使其品质得到稳定和持续提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3.权责:
工程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文件的编写、工艺参数的制定和检测、设备的保养和异常处理。
生产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执行、异常反馈和设备保养。
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执行的稽核。
管理部──负责安排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1。
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3。
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4。
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1。
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
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1。
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
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3。
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
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4。
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
关键和特殊工序管理办法
关键和特殊工序管理办法1、目的:确保关键、特殊过程的能力,满足产品符合性要求,从而减少不合格产生。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确定和管理关键、特殊工序。
3、职责:3.1 技术部:负责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识别,确认其过程能力满足要求,做好关键和特殊工序重大不稳定因素的技术攻关和技术管理工作。
3.2 品质部:对关键和特殊工序点的申请及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品质控制记录。
3.3 人事部:负责关键、特殊工序从业人员的组织培训、考核发证、资格认定工作。
3.4 车间:负责配合实施关键和特殊工序控制要求。
4、工作程序4.1 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识别:4.1.1 关键工序包括:a)对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b)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或本工序对下道工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c)工序中较多地出现不合格品或质量长期处于不稳定。
4.1.2 特殊工序包括: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b)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
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4.2 关键、特殊工序的确定:4.2.1关键、特殊工序点由技术部会同品质部及生产车间提出,填写“关键和特殊工序点申请表”,由副总批准,生产车间不得自行取消或更改已确定的关键、特殊工序点。
4.2.2确定关键、特殊工序点后,技术部编制“关键和特殊工序点明细表”,对工序进行分析,确定工序点名称、控制项目、技术要求、控制手段、责任者,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密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等应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进行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4.2.3技术部分析工艺流程,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的工艺参数,并经现场验证核实,确定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作业方法的监视测量内容,确定参数,并编制作业指导书,由副总批准后实施。
4.3 关键、特殊工序的控制:4.3.1 关键和特殊工序点做相应的标识,各工序点标识由车间负责管理。
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机械厂)
1 目的通过对关键特殊工序的产品策划到实现过程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合格状态。
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下料、镗削、涂装制程三大关键特殊工序的工艺策划、生产制造及质量控制。
3 定义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或过程。
包括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
目前主要为下料、镗削加工工序。
特殊工序: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目前主要为涂装加工工序。
4 职责4.1技术质量部为关键特殊工序的质量与工艺控制归口管理部门。
4.1.1质量室负责关键特殊工序的日常产品质量监督和工艺纪律检查,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1.2工艺室负责关键特殊工序的设立与能力分析,工艺策划与标准的建立,并做好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2生产营运部为关键特殊工序的现场控制与管理部门。
4.2.1各车间应做好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控制,设备工装的日常维护,现场记录及统计,同时做好相应日常监督与检查。
4.3人力资源室负责组织关键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培训与上岗资格管理。
5 作业程序5.1关键特殊工序的确立技术质量部会同车间现场按照各工序的控制要求,确立关键特殊工序,具体参照本文件第3节定义进行设置。
5.2按照关键特殊工序控制要求编制作业控制文件5.2.1工艺室负责建立关键特殊工序“生产作业指导书”。
5.2.2质量室负责建立关键特殊工序的“检验指导书”。
5.2.3所有关键特殊工序的过程控制文件需注明“关键/特殊工序”字样,文件内容必须体现关键特殊控制参数和监控频次。
5.3由人力资源室联合工艺室对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5.3.1关键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对应的岗前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3.2要保持车间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性,确保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坚决不准上岗;由于特殊原因人员需变动,生产车间要及时报工艺室、人力资源室进行资格确认后方可上岗。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关键工序管理办法1、目的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的合格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确定的所有关键工序控制。
3、术语3.1 关键工序: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已建成质控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其达到规定质量要求。
4、职责4.1 质检科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技术科负责关键工序的设立,并做好关键工序能力分析。
4.3 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4 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5 质检科负责对各关键工序的日常监督检查。
4.6 各车间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5、内容与要求5.1 由技术科根据关键工序及其他工序现状设置必要的质控点。
质控点的设置原则5.1.1.1 具有关键质量特性的工序5.1.1.2 工艺上有特殊的要求,且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5.1.1.3 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5.1.1.4 按5.1.1.1、5.1.1.2条设置的质控点应长期控制;按5.1.1.3条设置的质控点属动态控制,若连续三个月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并保持稳定,可予以撤消转入正常管理。
5.1.2 质检科负责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其动态管理信息应及时传递有关部门。
5.2 质控点的控制要求5.2.1 质控点控制文件的编制5.2.1.1 质检科负责组织编制质控点“检验指导书”。
5.2.1.2 制造部负责编制质控点“设备操作规程”5.2.1.3 制造部负责编制质控点检测、计量设备周期定检台帐5.2.1.4 5.2.1.1-5.2.1.3控制文件必须体现质控点的特殊控制要求精神。
特殊和关键过程管理办法
SX/CP03/JS—I-05特殊和关键过程管理办法发放编号: 编制:受控状态:审核:版本:C0 批准:2018—02—10发布2018-02—10实施发布1 目的根据《控制计划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1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控制的有关要求。
2。
2 本程序适应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3 职责与分工3。
1 技术部门确定生产过程关键、特殊过程,并制定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方法。
3。
2 设备工装部门负责生产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用设备的鉴定,制定设备维护保养的可执行文件。
3。
3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及实施。
3.4 生产车间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关键、特殊过程的操作和记录。
4 程序内容4.1 关键过程指对产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殊过程指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仅在产品使用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技术部门按生产过程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关键、特殊过程,负责识别/确定的关键、特殊工序列入《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明确对关键、特殊过程的质量要求,明确工艺参数,控制方法和操作步骤。
4。
2 设备工装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的鉴定,保证在用设备、设施在鉴定使用期限内。
负责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保障,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可执行文件及组织实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4.3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技术部门、设备工装部门对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发上岗证,以保证其实际操作能力满足要求。
具体执行《岗位操作人员管理程序》相关要求。
4.4 生产车间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由操作者执行,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填写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有关要求。
4.5 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设备动力部、生产车间、质量部门相关人员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根据需要对相应的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文件进行更改.4。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界定
高速公路第22标段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及控制办法根据集团公司发布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版)体系文件汇编》(2005年6月1日)有关原则并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现确定如下工序为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一、关键工序关键工序(过程)是指工程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工序(过程)。
1、测量、定位、放线2、桥涵桩基础工程3、隧道爆破工程4、隧道初期支护5、模板工程6、混凝土拌制二、特殊工序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1、钻孔灌注桩工程2、挖孔灌注桩工程3、隧道支护工程4、隧道衬砌工程5、公路梁预应力工程6、钢筋闪光对焊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1、各作业队技术主管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在明白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进行操作。
工程部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讲课。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即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并制定整改措施,由安全质量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1、安全质量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工程部编制该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作业队,作业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作业指导书》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证方式、验证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工程技术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对特殊工序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由机械管理部门人员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施工能力。
4、配备与规定质量要求相符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由分部试验、质检部门人员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马可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
FTG22905005.0—2005
2005年1月1日发布 2005年1月10日实施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欧马可工厂
1目的
通过对关键、特殊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合格状态。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欧马可工厂关键、特殊工序的日常控制。
3引用文件
FTG22905004 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办法
4术语
a)关键工序:指有关键质量特性、安全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b)特殊工序:指工艺质量特性难以评定,或不易测定或不能经济的评定,操作或维护需要特殊技能,或事后检验和实验不能充分验证其结果的工序。
5职责
5.1制造部工艺科为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关键、特殊工序的设立及工序能力分析;
5.2设备能源科负责各关键、特殊工序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5.3质量管理科负责关键、特殊工序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5.4培训科负责组织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的培训与上岗资格的归口管理;
5.5质量管理科负责关键、特殊工序统计技术的培训及应用指导;
5.6各车间负责本车间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控制和日常管理,并做好现场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同时负责本单位各关键、特殊工序的日常监督、检查;
5.7人力资源科负责关键、特殊工序人员的归口管理。
6程序内容和要求
7附录
附录A:关键工序控制记录表
附录B:关键工序力矩控制记录表
附录C:关键工序质量状态分析表
附录D:点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附录E: 凸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附录F:烘干炉温度记录表
附录G:电泳线参数记录表
附录H:漆膜厚度、硬度及附着力记录表附录I:烘干炉链速及漆膜干燥性记录表
附录J:首件检验记录表
附录K:关键、特殊工序监督检查记录表
附录M:关键工序X-R控制图
附加说明:
本办法提出部门:制造部
本办法归口部门:制造部
本办法起草人:李晓军
本办法审核人:朱由福
本办法批准人:张春庆
本办法发放范围:全厂各单位
关键工序控制记录表表号:QR229-138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号:
控制点名称记录人记录时间
要求或参数
序号或车型
缺陷原因注:
1)记录频次按有关工艺文件规定记录实测值。
2)无具体参数值时,合格打“√”,不合格时简述缺陷,可能时在“缺陷原因”一栏简述原因。
附录B:关键工序力矩控制记录表
文件编号: FTG22905005.0-2005
版本号: 0 修订次数: 0关键、特殊工序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5.01.01
执行日期:2005.01.10
第7 页共16 页
关键工序力矩控制记录表
表号:QR229-139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号:
车间:控制项目及内容:年月日
车型/车号要求值
测量结果(N.m)
结论检验员右前左前左后右后
前后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关键工序质量状态分析表表号:QR229-140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号:
单位名称关键工序名称分析时间分析结果:
结论及建议:
审核:填表:
附录C:关键工序质量状态分析表
附录D :点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注:① 检验结果栏中,合格打“√”, 合格打“×”。
② 检验时间为每周第一个工作日。
点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表 号:QR229-141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 号:
设备 编号 工 位 检验 项目 工艺 方法 操作者
检验 结果 检验员
日 期 备 注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焊接 强度
试片撕裂检验
附录E :凸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注:①剥离扭矩栏中记录实测值。
② 检验时间为每周第一个工作日。
凸焊强度检查记录表
表 号:QR229-142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 号:
设备 编号 工 位 检验 项目 工艺 方法
操作者 剥离扭矩(N.m )
检验员 日期 备注 焊接 强度 扭矩 检验 剥离扭矩 值为: M4螺母≥17.8N.m
M5螺母≥24.5N.m
M6螺母≥34.3N.m
M8螺母≥44.1N.m
M10螺母≥58.8N.m
M12螺母≥78.4N.m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焊接 强度
附录F 烘干炉温度记录表
烘干炉温度记录表表号:QR229-143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号:
生产线:日期:
工艺标准:
记录时间温度(C°)记录人
附录G:电泳线参数记录表
电泳线参数记录表表号:QR229-144A 生效日期:2005.01.10 编号:
序号记录项目技术要求检验频次记录内容及结果记录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