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 学庸选 中庸选
最新-高中语文《中庸》节选教学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中庸》节选教学参考文化背景《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18)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
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但是在南宋以前,就已经有人开始重视《中庸》。
刘向《别录》把《中庸》列为《礼记》中的“通论”一类,把它看成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儒家学术的基本原理的作品。
《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
以后各代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
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为中国古代士人必读的经典,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虽并非出自孔子亲笔,但是它却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儒家“中庸”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
朱熹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不仅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且强调它的思想“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意思是《中庸》的意义无穷无尽,都是实用的学问。
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体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朱熹认为《中庸》不仅重要,而且也是《四书》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典籍。
他曾经说过,读“四书”,应该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才能读《中庸》。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中庸》《大学》原文及译注
1 【《中庸》原文及译注】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中庸〉节选》教案
《中庸》(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单元进一步研读儒家思想,主题是“修齐治平”,分别研读《大学》节选和《中庸》节选。
本节课学习“相关读物”中《中庸》节选部分。
《中庸》是儒家学说最早而且最精密的哲学之一,是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所宣扬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虽然是时代的产物——倡导建立包含礼仪仁爱等内容的儒家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普遍积极的意义,应当传承汲取成为我们的智慧和品质。
本文教学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思考理解本质内涵并进行现代解读,阅读时注意与前面学习过的儒家文章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部分难解的文句教师要加以深入浅出的点拨。
一课时完成。
二、教案三、点评: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句没什么大的障碍,但是对中庸之道,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
因为文本对他的内涵的阐释不详细,行文的逻辑不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清晰明显。
教学中注意引导联系儒家相关思想和相关文章来解读,尤其是对文本的感知思考深入解读。
本课教学从字面词句开始不断深入导到思想内容骨髓,师生共同挖掘联系综合。
教学中按照学生阅读心理和认知规律,做好适当的铺垫,深入浅出的按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顺序推进,教学从第一段开始,把握全文的主旨,即领会中庸的相关概念的内涵,突破难点,然后去触摸中庸的本质,接着从文中找出中庸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最后升华为人生的意义和智慧,解决了重点。
教学环节尽量减少,精心设计提问,关键是要以一当十。
深入的导引,让学生在思想的天空中翱翔。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课堂学生都在能动的阅读思考,教师只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搭扶一把,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文本融汇贯通,真正的深入整合理解,然后走出文本,做到辩证分析,古为今用。
把阅读看作是生命体验思维发展过程,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语文课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紧紧融合,整体推进,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张力。
高中语文中庸选修ppt课件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 是用来调理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 的关系的。 九经: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到达太平 和合的九项详细任务。即涵养本身,尊重贤人, 维护亲族,敬艰苦臣,体恤众臣,维护百姓,劝 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段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 “道〞的原那么涵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分开 的,假设可以分开,那就不是“道〞了。
中庸不能够也。 •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
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 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中庸>名言
• 7、 君子和而不流。 •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 8、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
其知之一也。 •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经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 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 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不变, “庸者,常也。〞
•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 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了解的中立、平 庸,其主旨在于涵养人性。
•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选读知识点总结
中庸选读知识点总结一、中庸的基本思想1. 中庸的定义中庸,即“中正之道”,是指恪守中道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不不足,是一种合乎道义的行为准则。
《中庸》认为中庸是一种道德境界,既不向左偏,也不向右倾,既不过分,也不不足。
2. 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庸的核心思想是提倡“诚信”、“中正”和“均衡”,即在言行思想和心态上保持恪守中道之道,以求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3. 中庸的意义和作用中庸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端正心态,控制情绪,做到言行一致,处事从容,保持心灵健康,追求道德境界,达到心灵净化,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中庸的主要内容1. “中”与“庸”的关系“中”,即恪守中道之道,“庸”,即平衡,是指一种不偏不倚,不过不不足的行为准则。
《中庸》认为,“中”是内在的品德境界,而“庸”则是外在的行为举止,二者相辅相成。
2. 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1)诚信:《中庸》提倡诚信为第一要务,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只有把诚信当作一种生活态度,才能保持中庸之道,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2)中正:《中庸》强调中正是一种内在品德境界,是做人的准则,是处世的态度。
只有做到中正,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取得真正的成功。
(3)均衡:《中庸》认为,在一切行为和处世态度上都要保持均衡,既不过分,也不不足,否则会导致极端。
3. 中庸思想的实践方法中庸思想提倡通过四个方面来实践:(1)修身:即通过自我修养,学习修身,并且通过不断的修身来达到诚信,中正和均衡的境界。
(2)齐家:即通过家庭教育,使家庭和睦安定,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和谐共存,来实践中庸。
(3)治国:即通过对国家和民族的治理,使国家安定有序,百姓和谐共生,来实践中庸。
(4)平天下:即通过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共存,来实践中庸。
三、中庸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 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运用于教育、企业管理、政治治理、国际交往等各个领域。
小学大学中庸选择试题答案
小学大学中庸选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核心思想主张的是()。
A. 仁爱B. 法治C. 德治D. 礼治答案:C. 德治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D. 《中庸》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庸》中提到的“三达德”?()。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D. 智4.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指()。
A. 通过观察事物达到知识B. 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技能C. 通过研究事物原理获得真知D. 通过逻辑推理掌握智慧答案:C. 通过研究事物原理获得真知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C. 《大学》二、填空题1. 《中庸》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可以达到“________”的境界。
答案:至诚无息2. 在《大学》中,(________)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答案:格物致知3. “中庸”一词的含义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中正不偏不倚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庸》中的“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庸》中的“诚”是指真实无妄、纯粹无杂的内在品质。
它认为诚是天道的体现,也是人道的根本。
通过诚,人可以达到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诚是修身的核心,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的基础。
2. 阐述《大学》中“明明德”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作用。
答案:“明明德”指的是认识并彰显内在的光明德性。
在个人修养中,明明德是一个自我觉醒和提升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个人的道德品质更加明朗和高尚。
这一过程有助于个人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增长,进而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庸》与《大学》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中庸节选
20
为什么很难达到中庸的状态?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奉行中庸之 道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 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孔子的学生颛孙师,字子张; 商,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不走极端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峣峣(yáo)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峣峣:高直貌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 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 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 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 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 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 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5/10/28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 和兄长都还在嘛,怎么能闻风而动?冉有也问孔 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 就去做。公西华说,先前阿由(子路)问先生, 听到了,就去做吗?先生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 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现在阿求(冉有)也问先 生“闻斯行诸”,先生却说,既然听到了,当然 就该去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还截然相 反,我实在想不通,因此斗胆向先生请教。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 “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 “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 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 繁育了。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 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 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 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 节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 勤奋不懈精神。其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2.《中庸》的思想倾向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 理论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 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 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 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合于“中庸之道”。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修权》
赏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 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 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 也是不容易的。
____判__断__句 ___判__断__句_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五、名句默写
1 . 好 学 近 乎 知 , ____力__行__近__乎__仁____ , __知__耻__近__乎__勇______ 。 2 . 博 学 之 , _____审__问__之_______ , ______慎__思__之______ , ____明__辨__之________,笃行之。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1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节选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ppt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
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终年八 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
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
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
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 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 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君子恐惧乎其所不闻:东窗事发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 秦桧死后,在地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 探访他。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 露了。后遂用“东窗事发、东窗事犯”等阴谋败露,将被 惩治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 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 忌惮也。”
《中庸》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 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 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 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 坚强。
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学者 的治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 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⑤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 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家国矣。” 参考译文⑤ 孔子说:“好学不倦就接
近于智慧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义了。 懂得耻辱,就接近于勇敢了。懂得了好学、 力行、知耻三件事,那么就知道修养自身 的方法了。知道了修养自身的方法,就知 道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 法,就知道治理天下的方法了。”
三达德
儒家把“好学近乎知”,“力 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并提, 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 种阐发。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 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 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 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 品质。
《中庸》节选PPT课件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中庸》理论基础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七.课文注释(七)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诚者,天下道也:朱熹注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言天道通行,四季昼夜,无一减差,最为诚实。可参见教材P37注18
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不勉而中:指圣人不勉强而自能中节。
择善而固执:选择好的行为,坚定地去做。
3
2
1
4
1
“博学之”句:朱熹言:“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博,多,各方面。审,仔细审察。慎,谨慎,不粗心。笃,诚笃,切实去做。
2
弗能弗措也:弗,不。措,丢在一边,搁置。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国学启蒙教材第12册 29 中庸节选3
《大学》《中庸》选29《中庸》节选3自zì诚chéng 明míng ,谓wèi 之zhī性xìng ;自zì明míng 诚chéng ,谓wèi 之zhī教jiào 。
诚chéng 则zé明míng 矣yǐ,明míng 则zé诚chéng 矣yǐ。
唯wéi 天下tiānxià至诚zhìchéng ,为wéi 能néng 尽jìn 其qí性xìng ;能néng 尽jìn 其qí性xìng ,则zé能néng 尽jìn 人rén 之zhī性xìng ;能néng 尽jìn 人rén 之zhī性xìng ,则zé能néng 尽jìn 物wù之zhī性xìng ;能néng 尽jìn 物wù之zhī性xìng ,则zé可以kěyǐ赞zàn 天地tiāndì之zhī化育huàyù;可以kěyǐ赞zàn 天地tiāndì之zhī化育huàyù,则zé可以kěyǐ与yǔ天地tiāndì参cān 矣yǐ。
其次qícì致zhì曲qǔ,曲qǔ能néng 有yǒu 诚chéng 。
诚chéng 则zé形xíng ,形xíng 则zé著zhù,著zhù则zé明míng ,明míng 则zé动dòng ,动dòng 则zé变biàn ,变biàn 则zé化huà。
中庸节选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
《中庸》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 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②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 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 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参考译文② 仲尼说:“君子的
所作所为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 作所为违背中庸的道理。君子对于中 庸,能时时处处坚持中庸的原则。小 人违背中庸的道理,任性妄为,肆无 忌惮。”
③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依次 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二、《大学》和《中庸》中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两篇文章中 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 们所说的道理。
参考译文⑥ 像爱护自己的孩子
一样爱护百姓,老百姓就因为受到勉 励而勤奋努力;招来各种工匠,就会 财源茂盛百货充足;善待远方的来客, 就能使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归顺;安抚 分封的诸侯,就能四海一家,天下畏 服。
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 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 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参考译文⑦ 有的知识不学(也就罢了),
(但只要)学了就要掌握,如果还不能学会, 那就不要放弃;有的问题不问则已,问了,不 到完全理解就不放下;有的事情不思索则已, 思索了,没有所得就不放下;有的疑难不分辨 则已,分辨了,不明晰就不放下;有的事情, 不做则已,做了,坚持得不彻底就不放下。
《中庸》(节选)翻译及扩展
《中庸》(节选)翻译及扩展原文:中庸(节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翻译: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
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
扩展资料:出自——战国时期子思《中庸》。
人物介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
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
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中庸》节选ppt课件06
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时下,像司马徽这样的“好好先 生”多得可以扎成堆,他们的“光辉 形象”大致是这么个模样: 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 自己开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 违心事,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 不提醒,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 怕虎,遇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好好先生”把原则、正义、良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 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加强自身修养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 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糊涂;体恤群臣,士人们 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 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 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 畏了。
坚守
道理原则 使真诚、诚恳 助词无实义 努力 符合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努力就能做到,不用思考 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 的人是圣人。让自己变得真诚的人,选择至善 的道德,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 的。
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调 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 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统一。
2.中庸之道在现在往往被 人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 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 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 庸之道?
好好先生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 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 “好”。 有人问他身体怎样,他说“好”。 有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好”。 他的妻子便责怪他:“人家以为你有德行, 才把自己的噩耗告诉你,你怎么反倒说‘好’ 呢?” 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 了。”弄得他的妻子哭笑不得。
[汇集]《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节选)——高中生背诵阅读
中庸(节选)《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读《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中”为居中不偏,“庸”为用。
“中庸”是讲儒家的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之情没产生的时候,就叫“中”。
人有感物生情的天然本性,当没有任何外物的刺激时,喜怒哀乐之情不会产生,人的内心是平静的,不偏不倚,所以“谓之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此的解释是:“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由此可知,“中”就是人的天然本性,天然本性对于天下万物而言,当然是最根本的所在,故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喜怒哀乐种种感情一旦产生,总是要抒发表现出来的,情感的抒发表现必须“中节”,就是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合适,没有乖戾之情,没有过分之情,恰到好处。
感情抒发的“中节”,就是“和”。
对此朱熹解释云:“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和”是“情之正”,是内心情感的正当合理、恰当合适地抒发表现。
“和”要求在抒发表现内在感情时,必须掌握好合适的程度,不可过分。
既要使感情得到抒发表现,又要抒发得合适恰当,不能损害别人,所以,这种“和”是“天下之达道”,是通用于天下的基本准则,人人都应该遵守。
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能“天地位,万物育”,天地万物就能够秩序井然地生长发展,因为“致中和”一方面使本性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使合情合理的和谐准则得到了实现。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际正是“中和”巨大功能的体现,这也是儒家极力提倡“中和”原则、强调“中庸”之道的原因所在。
“致中和”的实质就是注重人之内在心性的修养,其关键在于达到性情之“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选(一)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
道也者,不可须臾○4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5,恐惧乎其所不闻○6。
莫见乎隐○7,莫显乎微○8,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9;发而皆中节○10,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11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12也。
致○13中和,天地位○14焉,万物育○15焉。
─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上天赋予人的本质,叫做本性。
○2率性之谓道:依循本性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叫做正道。
率,依循、遵循。
○3修道之谓教:修养自己的行为以合于正道,称为教化。
○4须臾:片刻,指短暂的时间。
○5戒慎乎其所不睹: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要警戒谨慎。
乎,于。
○6恐惧乎其所不闻: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要戒慎恐惧。
○7莫见乎隐:最隐暗的处所,常是最明显的地方。
见,音ㄒㄧㄢˋ,通“现”。
隐,暗处。
○8莫显乎微:最细微的事物,常常也是最显露的。
○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露时,能无所偏倚,叫做中。
○10中节:合乎法度,无过与不及的缺失。
中,音ㄓㄨㄥˋ,相合。
○11大本:天下的道理都从这里产生,是道的本体,所以称大本。
○12达道:指天下人共同遵循的正道。
○13致:获致、达到。
○14位:安于其位。
○15育:生长。
章旨本章为中庸的纲领,总论天人之道,而以人能反求诸己、充实本有的善性,以达到中和的境界为主旨。
研析本章为中庸之首章,论述儒家修身处世的原则,可视为全书义理的总纲。
修身就是要求做到“慎独”,处世则以“中和”为原则。
开篇三句,依序点明天命与人性、人性与人道、人道与教化的关系,其中“率性之谓道”尤为关键,指出“道”出于人的本性,而非来自外在。
“道”既源于人的本性,人的一举一动自不应离开道,所以说“不可须臾离也”。
而“慎独”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自我要求,不会做出越矩的行为。
“慎独”是儒家独创的修身方法,在今日仍具有它普遍的意义。
“致中和”是儒家处世的最高境界,“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是和谐适度,无过与不及。
“中和”要求人们能保持一颗安稳平常的心,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如此自然能够与人圆融相处。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万事万物端正顺遂,天下也就太平了。
名言◎在只面对自我的时候,人的真性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那时人最不必掩饰。
(英国‧培根)◎患生于愤怒,祸起于纤微。
(西汉‧韩婴)◎人生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认识自己。
(德国‧尼采)事例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蘧伯玉慎独守礼据列女传仁智传记述:有一次,春秋卫国国君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前的宫阙时,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
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
”夫人又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这是为了显示尊敬,忠臣是不会因为天色昏暗无人看见就不遵守礼法。
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仁义而聪慧,只有他这样的人,才会在黑夜里还严守礼节。
”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正是蘧伯玉。
(二)道不远人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2。
’执柯以伐柯○3,睨○4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5,改而止○6。
忠恕违道不远○7,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8:所求○9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10,庸言之谨○11;有所不足,不敢不勉○12;有余不敢尽○13。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14不慥慥尔○15!”─第十三章○1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一个人若追求中庸之道却远离人群,那就不能算是道了。
○2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拿着斧头砍树做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眼前。
柯,斧柄。
则,法则,此指斧柄的样式。
语出诗经豳风伐柯篇。
○3执柯以伐柯:握着斧柄来削制新的斧柄。
○4睨:音ㄋㄧˋ,斜视。
○5以人治人:指君子以为人应有的道理来治理人。
○6改而止:使人改过迁善才停止。
○7忠恕违道不远:能做到忠恕,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
违,离、去。
○8未能一焉:一项也没能做到。
焉,语末助词,无义。
○9求:责求、要求。
○10庸德之行:虽是平常的道德,仍应努力实践。
庸,平常。
行,实践。
○11庸言之谨:虽是平常的言谈,仍应谨慎。
○12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在行为实践上犹有欠缺,不敢不尽力而为。
此就“庸德之行”而言。
○13有余不敢尽:多余的话语不敢全部说尽,有谨言之意。
此就“庸言之谨”而言。
○14胡:为何、何故,表疑问之副词。
○15慥慥尔:笃实的样子。
慥,音ㄗㄠˋ。
尔,犹“然”。
章旨孔子说明道不远人,中庸之道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而忠恕就是中庸之道具体的实践。
研析本章论述中庸之道不可或离,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准则,不可须臾背弃。
首段说明中庸之道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要有实践的决心,正如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了说明“道不远人”、“近取乎身”的道理,作者便引诗经豳风伐柯篇“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作譬喻,告诉大家:道是不假外求的,要行道是不能舍近求远的。
至于说到治理人民,只要依着人的本性去引导他们,使其觉悟,能知改正即可。
末两段阐发能做到忠恕,便离中庸之道不远,要求人们用忠恕的原则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省察,并贯彻于人伦的各种领域,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都要体现忠恕原则,履行中庸之道,以求达到“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的诚的境界。
名言◎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波斯‧萨迪)◎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德国‧歌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事例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缺乏同理心的玛莉皇后“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有同理心。
法国玛莉皇后是奥地利的公主,嫁给法王路易十六后,夫妇二人奢华至极且不关心民生疾苦。
有次大臣向她报告百姓生活艰困,连面包都没得吃。
玛莉皇后竟然说出类似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名言:“没面包吃,为什么不让他们吃蛋糕?”因此在发生大革命之前,玛莉皇后就已被自由派人士视为旧有封建的代表之一,对她印象一直不好。
而在立法会议期间,法国皇族在奥地利的援助下企图逃亡至奥地利未果,再加上法奥战争刚开始作战失利,民众亦迁怒于皇后,后来国民公会以叛国通敌的罪名处死路易十六夫妇。
(三)哀公问政哀公○1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3。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4。
夫政也者,蒲卢也○5。
故为政在人○6,取人以身○7,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8;亲亲○9为大。
义者,宜也○10;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11,尊贤之等○12,礼所生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13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14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15也。
所以行之者一○16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17,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18,或利而行之○19,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20,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21,不思而得,从容中道○22,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23之者也。
博学○24之,审问○25之,慎思○26之,明辨○27之,笃行○28之。
有弗学○29,学之弗能,弗措○30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二十章○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为谥号。
○2布在方策:记载在各种典籍上。
布,刊布、记载。
方,木板。
策,竹简。
古时的书,写在木板或竹简上。
○3息:通“熄”,灭、终止。
○4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治人的道理应勤于政事,就如同利用土地的道理应勤于耕作。
敏,快速,有勤勉之意。
树,种植。
○5夫政也者蒲卢也:施政良好,犹如种植蒲苇一样,极易见到成效。
蒲卢,一种容易滋长的植物。
○6为政在人:为政之道在于能得人才。
○7取人以身:要选拔人才,国君就应先修养本身。
○8仁者人也:仁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所赖以建立的法则。
○9亲亲:亲爱亲人。
上一“亲”字为动词,指亲爱;下一“亲”字为名词,指亲人。
○10义者宜也:义乃是使事务获得适当处理,所应遵循的法则。
○11亲亲之杀:亲爱亲人有亲疏的等差,即先由最亲,推之于次亲,再推之于远亲。
杀,音ㄕㄞˋ,等差。
○12尊贤之等:尊重贤人有等差。
○13昆弟:兄弟。
○14达道:指人人应遵循的法则。
○15达德:指人人应有的德行。
○16一:指“诚”而言。
○17困而知之:指勤勉苦学而后知晓正道。
之,指上文“天下之达道”。
○18安而行之:安然自在,毫不勉强地去做。
○19利而行之:知道有利可图才去做。
○20诚之者:实践诚道。
○21不勉而中:不须勉强而行,自然合乎天道。
中,音ㄓㄨㄥˋ,相合。
○22从容中道:言一举一动不须思考、不待勉强,都自然合于道。
○23择善而固执:选择善道而坚守不懈。
○24博学:广博地学习。
○25审问:详细地请教。
○26慎思:谨慎地思考。
○27明辨:明晰地分辨。
○28笃行:切实的力行。
○29有弗学:犹言不学则已。
○30措:废置。
章旨本章孔子告诉哀公为政之道在于得人,得人之本在于修身,修身之要在于履行五达道、三达德,且以“诚”为其枢纽。
研析由本章从孔子答鲁哀公的问政,可以看出治理天下国家与道德修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天下人应当普遍遵循的五种大道、三种主要的德行,并认识到“诚”为修身之关键,以及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措施。
这样逐层论述,不仅将修己治人(治国平天下)的要领与其本末先后,阐论得一清二楚,也让我们充分了解到儒家的政治哲学是根植于个人的修身哲学。
文章开头孔子引用周文王、周武王的美政为例,强调为政之道的关键在于获得贤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在于国君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这正与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的道理相呼应。
国君能够修身才能得贤才,能得贤才方能治国,天下也因而能长治久安。
二、三段孔子围绕德治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五达道”与“三达德”的思想体系,认为国君能够遵循“五达道”,就能够将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处理得圆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