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十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
附:论点与论题
作者所议论的问题称为论题,论点则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 联系 解和主张(同一论题,可以得出不同的论点)。二者相互依存,缺一
不可。
①定义不同。论题就是议论类文章中的“话题”,如“论教养”“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如“‘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形式不同。论题一般是一个词语、短语,如“马说”“怀疑和学 区别 问”,也可以是一句话,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点一般是 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③位置不同。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论点的位置较灵活, 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文末。
作用
论
证更加鲜明生动。
证 标志词 常含有比喻词:如、像、仿佛、犹如、比方说等。
四、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 形式 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的层次、段落、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精
并列 神的三间小屋》中第⑦~⑱段详细论述了建设精神的三间
式 小屋的方法:盛放爱恨、盛放事业、安放自身,这三个方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定义 在议论文中,论点是统帅,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它们是证明与 被证明的关系。
内容:包括典型事例、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等。用来作论 据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并与论点有一定的 分类 事实 逻辑联系。 论据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论据,可以具体、真实、有 力地论证观点,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论证
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
层进
结构
把道理说深、说透。如:《敬业与乐业》分三个层
式
2020年广东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题技巧总结
考纲要求1.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领悟作品的内涵 ,获得有益启示。
考查题型1.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概括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包括概括全文的大意、事件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定的有关内容和中心等。
考查的要求一般为能从文中直接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 ,或者在感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表达。
(2)理清行文思路。
这部分内容包括找出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故事的情节。
2.紧扣语境 ,品析语言。
(1)以表述为方式的解说题 ,要求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能准确地解说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以赏析为方式的评价题 ,要求学生能把握词语和句子的呈现特点 ,对其表达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3.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
(1)品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指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效果。
(2)体会结构特色 ,如烘托铺垫、前后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 ,指出这些表达技巧的作用。
4.延伸探究 ,体验感悟。
(1)感悟(想)题 ,谈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 ,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 ,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
(2)想象创新题 ,补写文章相关内容 ,描绘动人画面 ,续写文章结尾 ,写人物心理活动等。
(3)探究说理题 ,阅读文学作品 ,能多角度地理解 ,在阅读中自主地探究发现 ,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作出评价。
命题动向1.从选文的特点看 ,选文多为富有时代气息的小说或叙事散文 ,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回忆或描述成长经历 ,故事多以青少年为主人公 ,主题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能给考生正面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考纲解读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题技巧总结价值观。
广东省中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
15. 对比(6分)
15. 人物形象 (4分)
16. 标题作用 (4分)
18、标题含义; 18、赏析结局妙 标题作用(5分) 处(5分)
16.文章结尾句子和 好处(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特点
• 1.材料选用体裁:记叙性材料——散 文与小说。 • 内容:要比较接近学生生活,适合学 生年龄特点,形象具体,新颖生动, 又要有出题点。 • 语言表达好,一般1000—1300字左右。
谢谢大家
探访
2015年广东省中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 (四)(17分)集中营的课堂 • 15.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4分) • 16.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 用。(4分) •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 达效果。(4分) •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 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 着…… •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 上课。”沙宁一怔…… • 18.“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 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南海实验中学 管德欣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
类 别 文 18.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学 19.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
识理 运 记解 用 √√ √ √ √
类 20.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文 21.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 本 的语言。 阅 22.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读
• 15.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4 分) • 安东尼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他自立、热情
、冲动。(2分)他的自立和热情值得肯定。然而,他追 星狂热,过于冲动、固执,不可取。
2020广东中考语文复习宝典 第2板块 第2章 第3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
4.结合情境,分析人物形象。 ①以概括为主的形象概括题,要求学生深入文本,从人物的外貌、 语言、行动、心理或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考查 ②以评价为主的形象分析题,要求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题型 进行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5.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描述性 语言表述出来。
结构上的作用:①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了(上文)……,引出 了(下文)……;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 ③前后照应/对比;④照应题目;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内容上的作用:①点明/暗示/升华主题;②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感情; 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抓角度(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选 文第④段中“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 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属于环境描写,交待天大旱的背景, “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 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交代了邻居不在家,这样就为下文写为邻居家 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了铺垫,结构上推动了情节发展。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 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 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 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 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 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 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 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 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 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广东省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与答案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一)童真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
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
”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
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
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
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
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
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
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
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作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
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
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
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十文学类文本
①善良、有爱心:收养了低能儿葵葵,给他慈 父般的关怀。②有宽广的胸怀(有气量):面对外界 “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等指责,不作辩解。③ 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发现画作、拍摄相片、给报 社写文章等。(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 分)
4.“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解析】从文中第⑥段中的“报道的发表,使娄城 的市民都知道了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 家的低能儿”这句话中可提取出“天使儿”就是 “低能儿葵葵”的信息, 葵葵虽是一名低能儿,但 他却具有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因此他像天使一样; 从第10段的内容可以提取出“在商未央夫妇的心中 葵葵就是天使”;从全文看商未央收养了低能儿, 不仅没有歧视他,还发现了他的优点,对于外界对 自己的
C.本文通过低能儿葵葵的绘画天赋被发现和宣传 报道,在娄城引起轰动的故事,呼吁人们要善于发 现、培养低能儿的特殊才能。 D.作者在文末才揭示葵葵不是商未央的亲生儿子, 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平淡的情节陡然掀起波澜,更 能打动读者。
【解析】C项考查文章主旨与情感,文中并没有 “呼吁人们要善于发现、培养低能儿的特殊才能”, 而是在描写商未央从来不辩解外界对自己的非议, 只是把葵葵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去爱护,去发 现他的才能。所以,本文的主旨是希望唤醒人性中 的善良。
“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没有回头,迅速走 开”“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喊出了她的名 字”,说明他们父女二人缺少勇气,不敢相认。最 后筛选要点信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 (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在北京打来的电 话(陈叶与同在北京的父亲只通过一次电话)关注点: 陈叶与父亲通电话,第一次(或“唯有一次”)通话。 (2)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关注点:陈叶看见父 亲(或“父亲就在眼前”),陈叶没与父亲相认。
2020广东中考语文复习宝典 第2板块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以主观题为主: 1.2011 年:为 1 道选择题,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2.2012、2013 年, 题型 均为 2 道选择题,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各 1 道。 3.2014-2018 年,均为 2 道选择题,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
1.阅读选文全是课外的,选文的内容富有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 加贴近现实生活。 2.考点基本稳定,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命 (1)筛选、整合信息,归纳要点。(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 题 (3)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赏析语句,品味 特 语言。(5)形成感悟,发现生活和思想的启示,进行审美评价。 点 3.命题的重点在考查对文段中词、句的创意解读,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把握、 个性化的感悟、多角度的评价上。全面考查考生的整体感受能力、分析 能力、归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能力、应用能力等各种能力。
2.通读文本时要注意把握几则文本的陈述对象,注意题干要求的阅读范围。 3.在做题比对时,注意选项中的陈述对象,是要求回到特定 某组材料,还是要结合全部材料。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阅读注意要点 虽然教材缺少“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练习,但是考生不必 因此担忧,因为只要考点和题型不变,所有的答案都在原文当中, 考生保持平常心态就好了。但是由于文本特点不同,所以还要注 意以下几点情况:
1.查看标题和选文出处,文本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文本的线索, 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说出了事件的内容,有可以提出了 亟待解决的问题。查看标题,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或中心思想。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概述 考点 1.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说明类文本阅读和议论类文本阅读。2.文学 要求 类文本阅读,包括散文和小说。 文本 1.每年考两篇。2.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必考篇目,说明类文本和议论类 构成 文本二选一。 分值 27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10 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7 分)。
广东中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把握内容
点拨内容考点解说把握文章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种考查方式:概括内容: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或叙事散文,通读全篇后,能够概括全文内容或者根据情节发展或记叙顺序按次序概括部分内容。
心理、情感、态度变化:通读全文,感受作者或者文中人物情感、态度、心理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文的主旨。
内容理解:此考点注重对全文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理解,是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往往要在全文范围或部分范围围绕一个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常见考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3.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一下某事的原因。
突破方法概括方法: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按照情节发展划分区域,确定概括的范围。
3.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
(注意:概括时题目已经明确以某人为陈述对象,直接填写主要事件时,可以省略“人物”,格式为“事情+结果”)概括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方法: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心理。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心理。
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有时直接表明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有时则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中,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显示出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
3.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心理。
对文中人物进行的种种描写,其实往往是作者情感/态度/心理的寄托或流露。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态度/心理。
内容理解方法: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有用信息。
2.对有用内容进行概括。
3.答案有时可直接从原文引用,有时则要自己概括。
4.答题时思维视野要笼罩全篇,要尽量把“因”的点找全,组织答案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备考】中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剖析学案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 (深圳专版)
专题十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扫描☆名师点拨考点剖析☆聚焦高频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例1:(2018深圳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冯骐才①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
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
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
②今晚___________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做《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
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
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
③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
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使竹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
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儿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惟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
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
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
但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
别看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
④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__________。
后台是他的舞台。
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
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
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⑤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
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
中考试题研究第二分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体知识梳理素材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文体知识
梳理
议论文的构造大体可以分为总分、并列、递进、对照几种形式,其中总分式为最常考的构造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
(1)严密性(论证严密):议论文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方式进展论证,它要求议论语言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那么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无法成立,从而失去了文章的说服力。
(2)准确性(说理准确):议论文就是说理文,要求文章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等。
假设要到达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说理准确)。
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
(3)生动性(说理形象):在使用论据论证论点时,为使说理更加透彻、形象,通常会采用修辞手法。
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还兼有生动性(说理形象)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反复
作用
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示例
刘成章《安塞腰鼓》中“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反复强调舞姿带给人的感受,抒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震撼。
(1)人物描写:
分类
特点
动作描写
通过对人物个性化或特征性动作、行为的描写揭示人物性格,体现人物情感、特征、精神状态
神态描写
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
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象、愿望、内心思想斗争等)的描写,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肖像描写
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等的描写揭示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
答题格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的情感。
设问
作用
引人注意,引发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答题格式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引发读者对……的思考。
反问
作用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示例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都德《最后一课》)
答题格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引起读者反思。
对偶
作用
句式整齐,结构相同;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示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的独白、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
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答题格式
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物)的……情感。
作用
①塑造人物性格;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揭示文章主题
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推进情节发展。如:黄蓓佳《心声》中以主人公李京京参加公开课朗诵前后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材料。
事件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如:孙犁《芦花荡》中以老头子大意失败到快意复仇这一线索来安排材料。
某物
以某物为线索,串联事件内容。如:张之路《羚羊木雕》中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安排材料。
人物
以人物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连接在一起。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
时空
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展开。如:鲁迅《藤野先生》中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围绕东京、仙台、北京等地展开。
第一人称
[2010、2008]
拟人
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
示例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答题格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情感。
夸张
作用
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特点:以“我”的口吻展开记叙。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特点:用“你”“你们”来叙述。
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特点:作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用叙述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转述给读者。
示例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描写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运用极尽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穷奢极欲。
答题格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特征,烘托了……的气氛,增强了渲染力,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
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长于抒情,更有气魄。
示例
刘成章《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壮阔、豪放的特点。
[人教九上P274~276页“常用修辞格简表”]
比喻[2012、2007]
作用
①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示例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朱泳燚《看云识天气》)
答题
格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特点),表现了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达形式较灵活自由。
插叙
作用
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示例
朱自清《背影》,开篇点题后,插入对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主体部分做了铺垫。
文体知识梳理),)
[人教八上P28“学习阅读记叙文”]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背影》一文:时间——推算为六年前,即1919年;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和“我”;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经过——父亲车站送别;结果——怀念父亲。
[人教八下P45“记叙的线索” ]
情感
[2012.14]
(2)环境描写:
分类
作用
示例
自然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鲁迅《社戏》)
倒叙
作用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呆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示例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后凭借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是怎么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最终写它的胜利。
顺序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示例
鲁迅《藤野先生》就是以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读来条理清晰。文中也有很明显的日期作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