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合集下载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口述过程:
先用3乘个位上的2,二三得六;再用3乘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
40<10×( )10×( )<80 3×( )<3
3、解决问题。
多多玩具城:课件出示玩具及价格:
机器人:34元/个;玩具小熊:8元/个;机器猫:13元/个;模型飞机:21元/个;小闹钟:23元。
问题一:卖3个模型飞机需要多少元?
问题二:我带了100元,卖5个小闹钟,够吗?
问题三:我卖了2个机器人和3个机器猫需要多少元?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乘法卡片
教学设计思路
(含教法
设计
学法指导)
1.引进本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教学本小节的知识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必要时可以辅之于学具。
教学重难

进位乘法的笔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乘法卡片
教学设计思路
(含教法
设计
学法指导)
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2)计算时,仍然采用多种算法。通过加法进位和乘法进位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乘法时位的思想和方法。
(3)与例1一样,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放在“做一做”中,让学生运用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口算。
6×3+6 9×2+7
6×8+7 4×7+5
3×8+4 4×4+9
2.笔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精选2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篇1关于余剑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我先后听三次。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得笔算方法。

3、探究不进位乘的计算方法。

参加人教学准备第一教案(个案)集体修改意见(共案)个性意见(特色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作客了——今天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口算。

)笔算题是:1 32 0 3+1 3 + 6 × 2――― ———————口算题有:2×4 3×3 1×5 6×2 5×8 7×940+40 30+30+30 20+20+20+208个十是() 10个十是() 15个十是() 56个十是()(学生分别一一作答。

)师:大家口答的很好!我们再来看一看,黑板上三位同学做的对吗?生:对!师:这些题目答案中的6都在哪一位上?生:都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6都表示多少?生齐答:都表示6个一。

师:对。

那这里两个2又表示多少?生1:这两个2都在十位上。

生2:这两个2都表示2个十。

二、【学习例1】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大家看——大象在干什么?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生:3头。

师: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2得到20。

师:想得都很好。

大象到底运来了多少木头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1:我用3×20。

生2:我用20×3。

生3:我用20+20+20。

师: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种方法,也就是“乘法”。

(板书)那这题20×3等于多少?生(齐答):是60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个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理解其内在的数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内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需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我需要支付多少钱呢?2. 例题讲解:现在请大家拿出课本,翻到第67页,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例题。

例题是:23乘以4等于多少?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将23分解成20和3,然后将20乘以4,得到80,再将3乘以4,得到12,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即80加12,得到92。

所以,23乘以4等于92。

3. 随堂练习:请大家完成课本第67页的练习题,题目是:25乘以6等于多少?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讲的方法,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我会写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以及相关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完成课后练习第68页的练习题,题目是:32乘以5等于多少?45乘以7等于多少?答案:32乘以5等于160,45乘以7等于3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不能灵活运用这个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这个运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0,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笔算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方块学生准备:小方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写的什么?(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从这句话,你知道什么?生: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

师:为了我们的健康,咱们学校在大课间都组织了哪些活动?生:跳绳、沙瓶操……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的大课间,一起去看看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干什么?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快乐大课间引入,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上来。

另外也对学生提出了锻炼身体的倡议,让学生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知出示课件:这儿有关于两个班的活动信息。

谁来读一下?生: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

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生: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生:哪个班的人数多?多多少?1、解决问题1 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口算师:三(1)班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生1:20+20生2:20×2师:你为什么用乘法?生:因为题意是求2个20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

师:20×2等于多少呢?生:20×2,表示2个20相加,20+20=40。

生: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快速将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之中。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办法,让他们自己去收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课标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经历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理解笔算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积极参与问题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4.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多次探索计算方法的经历和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转化等方法迁移旧知,探索计算方法,因此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不会感到困难。

二年级学生在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解疑能力等各方面较一年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的过程,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质疑、讨论,解决困惑来理解算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卡、答题卡、小棒、磁板。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用练习【教学过程】一、方法回顾,导入新课。

由小棒和计数器引入,复习上节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小棒首先出示小棒,引入算式30×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应用题。

3. 相关练习题的讲解与评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引入课题。

2. 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举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应用:讲解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2. 板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相关练习题- 应用题示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练习:完成课后习题,提高计算能力。

3. 拓展练习:研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为下节课做准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导入、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但还需加强针对性指导。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中增加拓展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7.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7.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即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笔算方法,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本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的朋友小华有3个苹果,我想知道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展示一个例题,例如,12乘以3等于多少。

我会用步骤的方式进行讲解,将12写在上方,3写在下方,然后逐位相乘并相加。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包括逐位相乘和相加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12乘以3等于多少?2. 13乘以4等于多少?3. 15乘以4等于多少?作业答案:1. 12乘以3等于36。

2. 13乘以4等于52。

3. 15乘以4等于6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笔算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逐位相乘的理解不够清晰。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再次巩固这个知识点,并通过更多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两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时,不需要进位。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加深他们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

首先说说我对本课的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关键。

教材先通过创设大象运木头的情境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做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猴采桃的情境,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为了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方法,教材先出示分步演算的过程,然后再简化中间环节,得出一般写法。

“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思考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怎样写竖式好,并提示学生“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想想做做”第1-3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知识点,第4-6题安排了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的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

先说教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一、引言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乘法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在乘法运算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这种运算方式在某些地方有特殊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青岛就有一种特色的教案。

本文将对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教案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数学概念。

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1. 教案内容概述青岛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引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出这个乘法运算的概念;其次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包括了个位数的乘法运算以及十位数的乘法运算;最后是实例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操作步骤在引入部分,教师通常会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概念。

以“23×5”为例,教师会通过图示或者口头解释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个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详细的操作步骤中,教师会详细地讲解个位数的乘法运算和十位数的乘法运算。

在个位数的乘法运算中,教师通常会强调“先乘后加”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好进位的概念。

而在十位数的乘法运算中,教师通常会通过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在实例练习中,教师会提供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些习题通常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青岛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比较合理。

通过引入、操作步骤和实例练习三个部分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从浅入深地理解这个乘法运算的概念。

尤其是在详细的操作步骤中,教师注重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乘法运算,让学生能够更系统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对青岛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该教案通过合理的内容设计和丰富的实例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乘法运算的概念。

我个人也对这个教案的设计给予了肯定,并认为它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一位数》新课程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同时是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已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起本课难度不大。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快乐大课间的具体情境,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正确地口算和估算。

(2)借助小棒操作和课件演示,发展学生的数感。

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4)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5)教法、学法教法: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借助小棒操作和课件演示,采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寻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同时结合课件演示这种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6)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表内乘法。

目的:知识生长点。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课件展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

目的: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快乐大课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常州市觅渡桥小学金琦一、常规训练1、口算4×3= 7×8= 5×6= 9×2=2×4= 8×9= 3×3= 6×7=2、竖式计算(7×6 4×4 6×9)3、刚才的练习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二、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师: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独自说一说(2)指名学生回答(3)你会列式解决吗?这个算式怎么算?(4)请你将你的想法用算式记录,写完后同桌交流。

2、汇报:材料A:20×3=60(根)想:20+20+20=60材料B:20×3=60(根)想:2×3=620×3=60互动交流:方法A:(1)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你能看明白吗?(2)那呢?转化成加法怎么写?呢?怎么写?还想写吗?为什么(3)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将乘法转化成加法比较烦琐。

)方法B:(1)这位同学又是怎么想的?请他来说一说。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用的口诀。

(3)指着20×5 和20×9 问:是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都可以这样想呢?我们来试试看!(4)再拓展:200×3呢?你是怎么想的?3、小练习:4×5 7×8 5×640×5 70×8 50×6(1)学生竖着完成,同桌交流。

(2)对比发现什么?(3)小结:我们在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再在结果后面添上“0”。

三、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你会列式吗?结果是多少?你也能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吗?写完同桌交流。

(生独立思考完成,师巡视)2、交流:第一层:方法A:14×2=28(根)1×2=24×2=8方法B:14×2=28(根)10×2=204×2=820+8=28问:这两种方法你看得懂吗?说说你的想法。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_8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_8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尚田镇中心小学毛燕教材解读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掌握了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探讨每一位数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本节课内容即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知识: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和一个因数中间与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

掌握了它,多位数的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

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复习导入1、乘法估算复习导入。

师出示题目:超市里的牛奶41元一箱,我打算买2箱,请你估算一下,老师带100元够吗?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列式:41×2≈80元<100元。

够了。

2、师:我还想买点面包,面包的单价是4元,请问我能买几个面包。

生独立思考。

师:同学们好像遇到了麻烦。

要算出能买几个面包必须先算出什么?生:还剩多少钱。

师:要求还剩多少钱,我们又必须算出什么呢?生:买牛奶花了多少钱。

师:好。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我们必须准确算出41×2的积。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笔算。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一、新授。

1、生独立计算,探究计算方法。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是学生在前面学习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后,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口算,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二)学习与过程1、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好36根小棒。

四、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师:(出示图例1)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有3盒彩笔,每盒12支。

生2:每盒彩笔都是上面6支,下面6支。

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怎样列式解答呢?转为3个12是多少?生1:求3个12是多少?可列式为:12+12+12生2:求3个12是多少?可列式为:12×3或3×12 生3:从图上看出求6个6支是多少?可列式为:6×6 师:那怎样算出结果呢?生1:12+12+12=36生2: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口算法解决,要求12×3,可用10×3=30、2×3=6、30+6=36.因此,12×3=36.生3:6×6=36.出示图2: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从每个盒子里拿出2支,每个盒子里剩下10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师:(老师一边叙述,一边播放课件。

)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

四川汶川,一场特大的地震灾害突如其来。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我们的社会没有将他们遗忘,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5月22日,在沙湖镇农业银行门口举行了“支援灾区,奉献一片爱心”的募捐活动。

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师:广大市民慷慨解囊,踊跃捐助,场面真是热火朝天,非常感人。

师:瞧,孩子们也来了,他们要捐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呢!谁当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位少先队员每人捐款多少元?(20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一张是10元,每人捐2张就是2个10元,所以是20元。

)师:根据画面中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人一共捐款多少元?)师:要求3人一共捐款多少元?怎样列式?(板书:20×3)〔“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了数学知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渗透了人文教育。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1、探究20×3的计算方法(1)想一想,怎样计算20×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在小组内按顺序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指名一组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后补充。

①20×3=20+20+20=60②2×3=620×3=60③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为了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激活思维,使他们在交流时,人人有话可说,避免依赖思想。

继而引导学生在组内交流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比较算法,初步优化算法。

2、巩固算法(1)出示:每人捐款20元,照这样计算,8人一共捐款多少元?(2)学生独立完成。

(3)组内交流算法。

(4)全班交流,指名说算法。

3、优化算法(1)比一比、算一算(口答)4×3 7×85×69×240×370×8 50×690×2(2)说一说: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计算几十乘几,可以先算出几乘几的积,再在积的后面添上1个0。

〔既要算法的“多样化”,又要在“多样化”基础上的“优化”。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比一比、算一算、说一说”,既进一步明确算理,巩固算法,又使算法得到更优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迁移能力。

〕4、探究14×2的计算方法师:刚才这三位小朋友是捐款的,其他的小朋友也不甘落后。

瞧,这两位小朋友捐出了自己心爱的图书。

(继续播放课件)谁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俩的捐书情况?(每人捐14本书)(1)你们能根据他们俩的捐书情况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两人一共捐多少本?)(2)要求“两人一共捐多少本?”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14×2)(3)学生探究14×2的口算方法。

(4)反馈算法:①14+14=28②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20和8合起来是28。

③10×2=204×2=8 20+8=28共3页,当前第1页123(②③两种算法让学生多表述)〔让学生探究口算方法,表述口算方法,为后面用竖式计算算理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分散了教学难点。

〕(5)用竖式计算①看书,自学14×2的竖式计算过程,有问题组内讨论。

②师检查自学情况,问:竖式中的8、20、28分别是怎么得来的?③让学生试写乘法竖式的简洁写法。

④指名说一说列竖式计算14×2的计算方法。

⑤小结。

〔在学生初步感知算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交流,教师的点拨引导,明确竖式的书写格式,运算顺序,乘积的书写位置,进而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及时训练,强化算法。

(1)试一试:3×21=①学生试做。

②思考:如何验算?③集体交流,评讲,指名说一说算法。

(2)男、女生分组练习34×24×22三、拓展延伸,意蕴升华师:分一点点梦,给需要一点点梦的孩子们;分一点点爱,给那些渴望得到爱的小伙伴。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拿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些学习用品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吗?(在黑板上贴上:“献爱心”三个字)(出示学习用品的价格:文具盒12元,书包33元,彩笔11元,钢笔21元。

)1、师:你们打算买什么,要花多少钱?请把你的想法写在卡纸上,能列式计算的,就用算式表示你的想法。

2、汇报交流。

(让学生将写的想法贴在黑板上“献爱心”下面展示,并介绍。

)3、老师参与。

师:你们的这份真情让老师非常感动,老师也要加入到你们的献爱心活动中来。

⑴如果老师带80元,买4枝钢笔,够吗?为什么?⑵80元买6盒水彩笔,够吗?为什么?⑶80元还够买哪些学习用品?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设计一个购买方案。

⑷全班交流。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老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就没有教育。

”这里让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奉献爱心,“用四川的地震以情入境”,既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内心的感受。

〕⑸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同时播放失学孩子接受捐助的画面)4、师:拿出一份真情,献上一颗爱心,让灾区孩子少一些眼泪,多一些关爱,让他们重新回到可爱的校园,享受学习的快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把爱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吧!〔有了音乐的课堂有时更会焕发心领神会的熠彩。

这里,适时播放能打动人心的《爱的奉献》,好比一剂绝妙的催化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评析: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还必须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情感和态度、个性和人格等,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我没有将数学知识传授简单程式化,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独具匠心地创设了人性化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处处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人性和智慧。

一、从教材处理上看,变“书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现代数学观认为:教材处理的核心总是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呈现的两个例题材料分别是大象运木头和小猴摘桃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

本节课,教师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

课伊始,创设情境引入“关注灾区儿童,奉献一片爱心”这一主题,并以此为主线,串起了“捐款”、“捐书”,“买学习用品捐赠”这一系列活动,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组后的教学内容,给人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真实的、有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

共3页,当前第2页123二、从学法选择上看,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

在本课中,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巩固应用”的“封闭式”教学流程,而是采用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灵活应用、拓展延伸”的“研究性”学习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调动已知解决未知”的认知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

整堂课,教师没有去“教数学”,而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学生在算一算“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几乘几”到“几十乘几”的认知迁移;在算一算“两人一共捐多少本?”的过程中,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在算一算“买学习用品一共花多少钱?”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应用意识。

在这里,学生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不是在教“数学知识”,而是在“关注失学儿童,奉献一片爱心”的主题下,与学生在作一次深入的“对话”,学生学得主动、深入、有效,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

三、注重情感体验,以情育人。

《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本课中,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1、以情激趣,诱发主体性。

本课引入部分,通过教师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既富有情趣,渗透了情感因素,又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2、关注成长,提升素养。

在本课中,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算法,去解决问题,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3、以情引行,强化动机感。

人的感情具有感染性。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自觉自愿地、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