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联系紧密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或基本衔接内 确容及新修改的
数学初三升高一衔接知识点
数学初三升高一衔接知识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初三升高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学生需要在这个阶段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初三升高一数学衔接的关键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 整式与分式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一些基础的分式运算。
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将进一步扩展。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将学习整式和分式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化简等操作。
因此,在升入高中之前,学生需要牢固掌握整式和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特别要注意分式的约分与通分。
二.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代数方程和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升入高中后,学生将接触到更复杂的方程与不等式,需要灵活运用代数方法解题。
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解法,并能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
三.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在升入高中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性质和计算,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等。
因此,在初三阶段,学生需要对初中几何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为高中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数列与函数数列与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数列概念,并能够计算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并进行函数的变换与运算。
对于数列与函数的学习,学生应该注重理解与应用,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五.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直方图的绘制和分析,以及事件的概率计算等。
初中升高一数学衔接知识点
初中升高一数学衔接知识点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升高一的学生需要对初中数学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知识点。
1. 实数实数是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主要涉及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在高中数学中,实数的概念更为抽象,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并需要进一步理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 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数学中常见的形式,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了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在高中数学中,代数表达式的应用更加广泛,需要进一步强化代数表达式的合并、分解、因式分解等运算技巧。
3. 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函数性质。
高中数学中,需要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图像、性质、反函数、复合函数等内容。
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基础。
4. 平面几何初中数学中主要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似、全等、平行等定理。
在升入高中后,需要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相关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证明、解题技巧等。
5. 解方程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在高中数学中,需要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6. 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高中数学中,需要进一步学习概率与统计的深入内容,包括概率分布、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等。
充分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升高一数学衔接知识点的掌握是学生顺利过渡的关键。
通过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复习和深化,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和理解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
同时,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解题技巧的培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请注意,本文只是简要介绍了初中升高一数学衔接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和深入理解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第一个衔接的知识点是函数。
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基本的代数知识,而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满足不等式的函数、函数的图像等。
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初中数学中已经培养了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习函数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衔接的知识点是图形的变换。
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的变换,而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图像和坐标系的变化等。
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对图形的变换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能力,而初中数学中的图形变换知识就为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图形变换知识提供了基础。
第三个衔接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而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的运用等。
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为学习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提供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初中数学中的知识来了解高中数学中更加深入的三角函数。
第四个衔接的知识点是向量。
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定义、相等、夹角等基本知识,而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向量的线性运算、点与向量的关系、向量与平面的关系等。
初中数学中的向量知识为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向量知识提供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初中数学中的知识来了解高中数学中更加深入的向量。
第五个衔接的知识点是概率统计。
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事件与概率、频数分布、抽样调查等基本知识,而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统计推断等。
初中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知识为学习高中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知识提供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初中数学中的知识来了解高中数学中更加深入的概率统计。
这些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学习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高中数学知识,使学习更加连贯、顺利。
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要注重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为进入高中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1 绝对值: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0)0(0)(0)a a a a a a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⑷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a x a <>⇔-<<;||(0)x a a x a >>⇔<-或x a > 2 乘法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b a b a b -=+- ⑵立方差公式:3322()()ab a b a ab b -=-++ ⑶立方和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⑷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⑸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 3 分解因式: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 一元一次方程: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ax b =解的讨论①当0a≠时,方程有唯一解b x a =; ②当0a=,0b ≠时,方程无解 ③当0a =,0b =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 二元一次方程组:(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顺利地从初中数学过渡到高中数学,做好衔接工作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内容。
一、知识内容的衔接1、数与式在初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无理数、整式、分式等基本的数与式的概念和运算。
而在高中,会进一步拓展到复数的概念和运算,同时对代数式的变形和化简要求更高,例如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的技巧等。
2、方程与不等式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简单的不等式。
到了高中,会接触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高次方程、分式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等内容,并且需要掌握更复杂的求解方法和应用。
3、函数函数是初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主要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
高中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更多类型的函数,同时对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函数的图像变换以及函数的综合应用有更深入的要求。
4、几何图形初中的几何主要集中在平面几何,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性质和定理。
高中则将几何拓展到空间几何,学习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三角函数初中阶段,我们初步了解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简单应用。
高中会对三角函数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等。
二、思维方式的衔接1、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初中数学的内容相对较为直观和形象,例如通过图形来理解几何问题,通过实际例子来学习函数。
而高中数学则更加抽象,需要同学们具备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理解函数的概念、空间几何的位置关系等。
2、从常量思维到变量思维初中数学中,大多数问题涉及的是常量的计算和求解。
而高中数学中,变量的概念无处不在,函数就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存在许多紧密的衔接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分别从数学概念、代数与函数、几何与三角、概率与统计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的基石,初中数学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学会了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数的概念和性质,这为高中数学中的实数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初中数学中的等式、不等式、方程等也为高中数学中的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代数与函数是数学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部分。
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式、二次根式、指数、对数等概念和运算法则为高中数学中的代数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这些概念和内容,加深了对其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接下来,几何与三角是初高中数学中相互衔接紧密的部分。
初中数学中学生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包括图形的性质、相似、全等等;同时初中数学还引入了三角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这些知识为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内容的学习铺垫了基础。
高中数学中着重研究了几何的证明方法和分析性的推导,通过这种方式深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几何和三角内容。
综上所述,初高中数学之间存在着许多紧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学习非常关键。
数学概念、代数与函数、几何与三角、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核
心内容。
掌握了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嘿,你知道吗?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可是有不少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呢!就像函数,这玩意儿在初中咱就开始接触啦。
比如说一次函数y=kx+b,当时你学的时候是不是有点费劲呀?哈哈,就像你爬一个小山坡,得一步步往上走。
到了高中呢,函数那就更复杂啦,什么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等各种各样的。
就好像你好不容易爬上了那个小山坡,一看前面还有更高更陡的山峰在等着你呢!
再说说几何吧!初中的时候咱们学那些三角形、四边形啥的,你得弄清楚它们的性质和定理呀。
这就好比是给你一堆积木,你得知道怎么把它们拼成一个漂亮的形状。
到了高中,几何变得更深入啦,什么立体几何啊!就像是把那些积木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城堡,你得去研究它的各个面、各个角,可有意思啦!比如求解一个三棱锥的体积,哎呀呀,这可就需要运用初中的那些知识呢!
还有运算呀,初中的加减乘除就像是你的基本功,得练扎实咯。
到了高中,就像是把这些基本功组合起来变成厉害的大招!比如说解一个复杂的方程,那是需要你把初中的那些运算技巧都用上呢。
反正我觉得呀,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简直就是一脉相承。
就好像是一场接力赛,初中跑完了第一段,高中接过棒接着跑,要是初中没跑好,高中可就费劲啦!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初中数学的学习,把根基打牢,这样到了高中才能更好地应对那些难题呀!我的观点就是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大家可要认真学哦!。
初高中衔接数学主要知识点的简单梳理
初高中衔接数学主要知识点的简单梳理初高中数学衔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梳理:1.数与代数:初中主要学习了整数、有理数、多项式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高中将进一步学习实数、复数、指数、对数、函数等数学概念,并研究其性质和运算规律。
初中数学中遇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概念会在高中进一步学习,学习解方程的新方法和技巧。
2.几何:初中主要学习了平面几何中的角、线段、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基本概念和性质,高中将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如面体的体积、表面积等)和解析几何(如坐标系、直线、曲线等)。
初中已经学习的几何知识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展和应用。
3.概率与统计:初中主要学习了简单概率问题的计算以及统计分布(如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等),高中将进一步学习概率、期望、方差等概念,并研究相关的问题。
高中数学中的统计内容也会更加深入,涉及到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等内容。
4.算术与数列:初中主要学习了四则运算、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与比例般以及简单的图像处理等内容,高中将继续学习复杂的算术运算(如幂运算、根式运算等)以及更复杂的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5.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时的计算和应用题目会逐渐转向推理和证明题目,学生需要熟悉不同证明方法的运用,掌握一定的证明技巧。
在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学生需要温故而知新,对初中已学内容进行复习、总结与巩固,同时积极学习新的高中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不仅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思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学生要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做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初升高,即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的过渡阶段。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初中和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关系,下面将详细介绍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1.有理数和实数的扩展: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而在高中数学中,会进一步扩展到实数的概念。
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集,有理数可以表达为分数或小数,而无理数则无法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对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几何的连续性:初中几何主要着眼于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如平行线、垂直线、三角形的性质等。
高中数学中则更加注重空间几何的研究,如立体几何的概念、空间图形的投影等。
初中学生需要理解几何的连续性,为高中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3.分式方程的解法: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而在高中数学中,会进一步学习到分式方程的解法。
分式方程的解法更为复杂,需要运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分式的化简、分母消去等知识点,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4.函数的概念和运算: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但高中数学中对函数的研究更加深入。
高中学生会通过函数的图像、解析式和性质等方面深入研究函数,并且学习到更多的函数运算和函数的应用。
初中学生需要对函数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初中数学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初步性质,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
而高中数学中,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的三角函数的性质和相关定理,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初中学生需要对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初步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6.数列和数列的推导: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运算等。
而在高中数学中,会进一步学习到数列的推导和递推式的求法等知识点。
初高中衔接数学主要知识点的简单梳理
初高中衔接数学主要知识点的简单梳理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和深入,同时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
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算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将从初中数学知识点的角度,简单梳理初高中衔接数学的主要内容。
1.整数与有理数初中数学学习的核心之一是整数和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会基于初中的整数运算和有理数表示,深入到不等式和绝对值等相关概念。
2.代数初中代数的核心内容包括代数式的定义和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高中代数将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
3.几何初中几何主要学习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各种角的性质、线段比例和平行四边形等。
高中几何将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知识点。
4.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学习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是概率与统计,主要学习事件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高中数学将深入到概率的计算方法和统计的分析方法。
5.函数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函数意识,简单学习了自变量、因变量和函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会深入学习函数的性质、特殊函数和函数的图像等知识点。
6.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初中数学学习的有关数列的内容包括数列的定义、求通项公式和数列的求和等。
高中数学会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收敛性、极限和递推关系等概念。
7.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初等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
高中数学会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
8.指数与对数初中数学学习了指数的概念和运算,以及对数的概念和性质。
高中数学会进一步学习指数和对数的应用,包括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以上是初高中衔接数学主要知识点的简单梳理,初中数学奠定了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则深入拓展和应用了初中数学的知识。
通过初高中的有机衔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各个领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初中到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许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
1. 技术与概念的衔接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一个重要衔接点是技术与概念的转变。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如四则运算、代数方程等。
而在高中数学中,这些基本的技术和概念会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引入更加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抽象概念。
因此,初中学生需要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决方法:- 初中阶段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生应扎实掌握四则运算、代数方程等基本技能,理解其应用与意义。
- 初中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鼓励他们进行实践和探索。
2. 解题思维的转变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另一个衔接问题是解题思维的转变。
初中数学强调运算技巧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中数学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
这对于许多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适应更加抽象和推理性的数学思维方式。
解决方法:-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训练,引导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锻炼推理能力。
-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证明方法和数学推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还包括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由于初中和高中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在上高中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
解决方法:- 初中课程应与高中课程相衔接,有选择地引入高中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渐进地适应新的课程内容。
- 高中阶段,教师应及时回顾和巩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和方法。
总结: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一、初中数学知识点1. 整数的四则运算:初中数学中,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等。
这些运算规则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后续的代数运算和方程解法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2. 分数的四则运算:初中还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分数的乘除法规则。
这些运算规则在高中的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概念中会经常用到。
3. 百分数和比例:初中学生还学习了百分数和比例的概念与应用,包括百分数的转化、比例的求解和比例的应用问题。
这些知识点在高中的函数、概率与统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知识点1. 代数运算: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是代数运算的基础,高中数学中会进一步学习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代数方程的解法以及代数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2. 函数与方程:初中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函数的基础上,高中会学习更加复杂的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二次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等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3. 几何与三角:初中数学中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高中会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以及三角函数的概念与应用,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问题的求解。
4. 概率与统计:初中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概率和统计概念后,高中会进一步学习更加复杂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条件概率、期望、方差以及抽样调查等内容。
三、高中数学的拓展知识点1. 数列与数列求和:高中数学中会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特殊数列的性质与应用,以及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 极限与导数:高中数学中会学习函数极限的概念与性质,以及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和应用,这些内容是微积分的基础,对后续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向量与坐标系:高中数学中会学习向量的概念与性质,以及向量的加减法和数量积、向量积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初升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汇编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1 绝对值: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0)0(0)(0)a a a a a a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⑷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a x a <>⇔-<<;||(0)x a a x a >>⇔<-或x a >2 乘法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立方差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 ⑶立方和公式:3322()()ab a b a ab b +=+-+⑷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⑸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3 分解因式: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 一元一次方程: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ax b =解的讨论①当0a≠时,方程有唯一解bx a=;②当0a =,0b ≠时,方程无解 ③当0a =,0b =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 二元一次方程组:(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有什么衔接?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有什么衔接?说真的,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就像是你突然从一个全是小孩子的游乐场,猛地一下子跳进了一个满是青春期少年的网吧,那种感觉......说不上来,但肯定很突兀!怎么说呢?初中数学,更多的是基础知识的铺垫,你就像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你只需要学会数数,加减乘除,然后做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比如算算你一周的零花钱够不够买你想买的那盒模型。
但高中数学,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就像突然打开了人生的第二扇门,迎接你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函数图像,各种各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极限”,“导数”,“积分”等等,就像是一个奇幻世界里各种魔法,让你眼花缭乱,却又充满着新鲜感。
举个栗子吧,我当年刚上高中的时候,就被一个叫做“导数”的东东给彻底“震惊”了。
老师让我们做一些“求导”的练习题,我当时就懵了,这什么玩意儿啊?!就像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符号,看得我头皮发麻。
这简直是比初中数学难了不止一倍!后来,我终于明白“导数”的含义,它其实就是用来描述物体变化速度的工具。
这就好比你正在爬山,如果想要知道你爬山的快慢,就可以用“导数”来求解,它可以告诉你每个时间点你的速度是多少。
我当时就想,原来数学还能这样玩啊!真是太神奇了!当然,高中数学难度增加,并不只是因为有了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初中教你的是怎么算,而高中则教你的是为什么这样算,它会让你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逻辑,会让你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就像是你从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突然变成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RPG游戏,你需要不断升级你的装备,提高你的技能,才能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走得更远。
所以,学弟学妹们,加油!相信你们一定可以顺利完成这个转变,迎接高中数学带来的挑战,体验数学的魅力!。
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内容
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内容初中与高中数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衔接关系。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则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初中数学知识的阶段。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和解题技巧。
而到了高中阶段,数学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比例、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初中数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代数、函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
高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初中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渐进性上,还体现在数学思维的延伸和拓展上。
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和解题能力,而高中数学则需要学生具备更深入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式较为固定,而高中数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多种解题方法的应用能力。
为了使初中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初中数学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
其次,可以设计一些过渡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初中数学过渡到高中数学。
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复习和巩固的活动来回顾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引入高中数学的一些概念和思想。
总之,初中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
只有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理解高中数学,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应用。
因此,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起初高中数学的良好衔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1 绝对值: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0)0(0)(0)a a a a a a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⑷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a x a <>⇔-<<;||(0)x a a x a >>⇔<-或x a > 2 乘法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立方差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⑶立方和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⑷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⑸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3 分解因式: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 一元一次方程: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ax b =解的讨论①当0a ≠时,方程有唯一解b x a=; ②当0a =,0b ≠时,方程无解③当0a =,0b =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 二元一次方程组:(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6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①用符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1 绝对值: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0)0(0)(0)a a a a a a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⑷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a x a <>⇔-<<;||(0)x a a x a >>⇔<-或x a > 2 乘法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b a b a b -=+- ⑵立方差公式:3322()()ab a b a ab b -=-++ ⑶立方和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⑷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⑸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 3 分解因式: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 一元一次方程: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ax b =解的讨论①当0a≠时,方程有唯一解b x a =; ②当0a=,0b ≠时,方程无解 ③当0a =,0b =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 二元一次方程组:(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联系紧密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或基本衔接内容“增加”和“选学”的内容、及新修改的《课程标准》中被“删去” (供区内初中数学教师内部参考资料) ×89a=8)用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代数式表示整数及其应用:如三位数1(。
10+a×100+9整除和余数及其运用:对于自然数)2(r≤a=kb+r(0当r,、k和整数b、a 整除。
b被a时,称r=0当r;的余数为b除以a时,称b-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及其基本性质(及其运用)3(。
比如,实数的绝对值关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与a实数的平方关系;a的绝对值的平方与a的绝对值与a;两个数积(或商)的绝对值与它们绝对值的积(商)的关系系;的绝对值与其相反数的大小比a 的绝对值与自身的大小比较,a的大小比较,0 较等。
)含绝对值符号的简单代数式的化简(含简单讨论)4(5(化简变形、同类根式及其基本性质、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中平方根、)大小比较(含讨论)或“规律”探究(分子或分母中数字变化或分母有理化揭)问题。
示规律等)非负数的性质和运用。
6()简单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特点的探索。
7(;基本性质)的意义和指数式)指数(8(;质数、合数、质因数)奇偶数与9()数轴与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相反数;10()运算顺序、运算律;11()科学记数法。
12(、多项式变形:主要是因式分解公式与方法作为多项式变形方法,广泛应 2 用于高中函数、导数、不等式和数列等内容之中。
“两、三个数和的平方”“、“完全平方”、“两数平方差”个乘法公式:5)1(。
(也是要求“补充”的内容)“两数和或差的立方”、数立方和”“十字相乘、“分组分解”)含“配方法”在内的分解因式的方法。
其中2(!法”与“添项与拆项”可在“优生”中进行“简单”的渗透即可。
等)、判定、求值或求待定字母的值包括“整除”)因式分解的运用(3(、整式与分式:主要是整式中有关概念、整式变形公式、分式中相关概念3 和运算,也同样广泛运用于高中函数、不等式和数列等内容中。
)相关概念与运算。
1(,(包括与二次函数式有关表示方法的联系)二次三项式的配方及其变形)2(判定二次三项式的值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以及;相关讨论)分式化简、求值和3()分式变形和表达式中有关规律问题的探究;4(。
繁分式和部分分式)5(、方程:方程,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与一元二次方程4“二次三项式”有关的主要涉及一元都是高中核心基础内容之一。
“二次函数”、(包括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实数根的个数判断,根的意义和概念、二次方程变形、以及它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两根之差的绝对值”二次项系数与根的判别式表示)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和解法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概念或意义(根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配方法、公式法)3(;))根的判别式及其运用(要求“补充”和“选撑内容”4((用以及两根之差的绝对值的意义和表示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运用,)5((要求“补充”和“选撑内容”)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或常数表示;)、二次函数的相关联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不等式))6(;系)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中,不仅包括了含解决实际问7(两根在“不同两根在“同一区间”的探究;题在内的初中内容,也包括了:③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分式方程解法。
区间”的探究,)含字母系数的简单方程的解的讨论。
8()简单的无理方程9(、方程组:方程组的功能是求多个未知值,它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内容。
主5 要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解的意义;1(;“补充”内容))可运用代入法求解的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也是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或解集或)与对应的一次不等式(组)的3(解集,以及一次函数图像(直线)上的点的关系。
、不等式(组)基础:主要涉及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判断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或利用二次函)2(;数图像判断二次三项式的值(大于零或小于零)3()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基本的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法。
)4()构建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5()构建方程、不等式(组)或函数关系密切等混合组解决实际问题。
6(。
)含参数的不等式讨论或探究(包括对参数取值范围的探究)7(8()求区间最值、函数: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学习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突出知识思7 维或思想方法的联系与转化、分类与讨论、数形结合等方面。
;)函数的意义及其表示法(列表、解析、图像)1(图像与解析式及其求法,反比列函数和一次函数意义、正比例函数、)2(性质。
3()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其求法(待定系数法)4(简单)二次函数性质的运用(包括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或5(;)的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区间最值”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的联系。
)6(、空间图形:其基础知识、方法、技能和思维都是学生从平面向空间拓展8 或转化以及学习空间几何学的重要基础。
)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直线所成的角与平行线判定、性质;1()三角形及其概念、分类和主要线段2()等腰三角形及其性质;3()直角三角形及其性质;4()全等三角形判定及其性质;5()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性质和运用;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性质和判定;7()三角形的“四心”与性质;8()射影定理与角平分线性质。
9(、定理。
公理)概念、定义、命题、10()空间图形中常见的推理、证明(11()方法。
包括反证法、“等对等定理”、“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的相关概念、性质(包括12(;等)“不等对不等”性质)与圆有关的相关关系角和相关位置角13()直线与圆、圆与圆相关判断、性质;14(推论;)切线的判定、性质,以及切线长定理及其15(,以及圆与正圆与四边形,圆与三角形,(相交弦定理))圆中相似形16(多边形等方面的简单知识;、证明和画图;)与圆相关的基本计算(含阴影周长、面积等)17()四边形与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与18(;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以及梯形中常见辅助线;平行线等分线段)梯形中位线、19((“空间图形(包括棱柱、棱锥等多面体)表、)空间图形中的“三视图”20 、圆柱、圆锥有关计算面展开图” :主要是“三角函数”、 9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三角函数意义、基本关系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运用(包括象限角、方位角、坡度等)3(、初中空间与图形中常用的辅助线及其方法。
10 、连线和延线;作角等于已知知角;作(取)线段比如,作高(或作垂线)等于某已知线段;中线、中位线和平行线;连心线和公切线。
、初中数学常用数学思想或方法:比如,字母表示数、比较、类比、数形11结合、待定系数、配方、换元法和换元思想、整体思想或整体思维、构造法和构、归纳、演绎、综合与集合与对应造思想、转化、联想、坐标思想、方程思想、分析等等。
集合的定义,集合中元素的特征,集合的:其中有关集合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实数Q、有理数集Z、整数集N字母表示及其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其它还有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等,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描述;R集空集、并集、交集、全集、补集等)、对称、旋转等几何变换意义、性质。
12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统计与“古典概率(型)、13 ,以及计算“基本事件”所涉其中,可能涉及到的“互斥事件和的概率”(。
及到手“排列”或“组合”的简单方法)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能力要求方面的变化的,附注二、新修订后的《。
以及要求“删去”和“增加”与“选学”的内容(仅供参考)“六大发展”原有的1. 、”数感“也就是确立了,“十大要求”要求变为现在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模型思想“、”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创“和”应用意识“并专门阐述了并给出具体描述。
等八个关键词,”数据分析观念“ 。
”新意识“改为”实践与综合应用“、”图形与几何“改为”空间与图形“将.2 。
”综合与实践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面方标目.3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进一步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活动经验;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 、被删去的内容:;的认识与应用”大数“①对;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
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④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⑤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盲区等内容,视角、视点、⑥关于影子、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⑦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统计与概率“⑧5 .新增加的内容: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数与代数“)1(;表示有理数)a|的含义(这里a①知道| ;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的方式,增加“*”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⑥ 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⑦ 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⑧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几何与图形“)在2(容。
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⑦ 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⑧ 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⑨ ⑩ 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 中学数学学科沿滩区教研室日1月3年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