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分类标准
储量分类标准
储量分类标准储量分类标准是地球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贮存在地下或海底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矿物或资源的分布、数量、品质等因素。
储量分类标准的制订能够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规范资源开发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对储量分类标准的概念、分类方法、以及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概念储量分类标准指的是对地下或海底矿产资源储层的数量、品质、可开采性等进行分类、评估和描述的规范体系。
它是矿物储量评估的科学基础,是经济地质学、采矿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分类方法1.按照资源数量和品质的确定方法分类按照资源数量和品质的确定方法,可以将储量分类标准分为两种:可确认储量和可能储量。
可确认储量是指已经经过完整的勘查、评价、验证等程序,并获得法律许可证明的储量。
其开采风险和可采度都是可靠的,进一步开发的前景是确定的。
可能储量是指在尚未进行实质性勘探、开发或评价之前,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统计学等相关数据进行推断和预测的储量。
其开发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进一步实施勘探、评价等工作予以证实。
2.按照资源可采用程度的不同分类探明储量是指已经经过探明的部分储量。
它们的数量和品质都可以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开采。
确定储量是指由采样、化验、测量等科学方法进行确认后,在已探明储量中确定出储量范围、质量和可开采性的储量。
其开采程度亦可较精确估计。
开采储量是指对探明储量和确定储量通过开采实施得到并且可以预计其开采到结束时期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量。
剩余储量是指一般未被开采的探明和确定储量,其数量和品质在目前尚未能实现经济开采,或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已开采和中止开采的部分。
按照资源的品质和类型,可把储量分类标准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甲类储量是指属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范畴,以优良油品或气品为主要元素的储量。
其净烃量、比重、含硫、凝点、蜡点等重要指标均符合优良油品或气品的要求。
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
( 吉林 省 国土资 源厅矿 产资源储 量处 ,吉林 长春 106 ) 3 0 1
[ 摘
要 ] 列举 了新 旧矿 产 资源/ 量分 类及相 关 的定 义 ,并 把 二 者 在勘 查 阶段 ,对矿 体 的控 储
制程 度 、 工程 密度 、储 量 类 别 、矿床 的经济评 价 和可行 性 评价 等 方 面加 以对 比 ,指 出 了相 同之
源 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前者包括经可行性研究 或预可行性 研究
证实为次边 际经 济的矿产资源和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 的 内蕴经济 的 矿 产 资 源 ,后 者 为 经 过 预 查 后 预 测 的矿 产 资 源 。 资 源 量 与 矿 产 资 源 是 不 同的 两 个 概 念 ,矿 产 资 源 是 大 概 念 ,是 一 类 自然 资 源 的 总 称 ,
型 ,详 见 表 1 。
表 1 固体 矿产 资源储 量 分类及 代 码表
Ta l Cls i c to fs l ie a e e v nd c d s be1 a sf a in o o i m n r l - r e a o e i d ls s
注 :1 编码 第 1 表示 经济 意义 ,它 是可 行性评 价确 定 的结果 。… . 位 1’表示 经 济 的 ,“ M” 表示 边 际 经 济 2 的 ,“ S 2 ”表示 次边 际经 济 的 ,… 3’表示 内蕴 经济 的 ,“ ”表 示经 济意 义 未定 的 。 ? 2 编码 第 2位 表示 可行 性评 价 阶段 。… ’表 示进 行 了可 行性 研 究 ,“ ”表 示 进 行 了预 可 行 性 研 究 , . 1 2 … 3’表 示进 行 了概略 研究 。 3 编 码第 3位 表示 地质 可靠 程度 。“ ”表 示探 明的 ,“ ”表 示 控 制 的 , … . 1 2 3’表 示 推 断 的 , “ ”表 4 示 预测 的 ,“ ”表示 未扣 除设计 、采 矿损 失 的可采储 量 。 b
地热水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地热水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地热水储量是指地下岩石中存储的可利用的热水资源的总量。
它是评估地热能开发潜力和确定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下面是一个关于地热水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详细说明。
1.储量规模划分的目的地热水储量规模的划分旨在根据可利用的地热水资源总量,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分类,以便于对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评估和管理。
划分的标准通常基于地热水储量的总量、可供给的持续时间和可开采的比例等因素。
2.储量规模划分的标准2.1小型地热水储量-储量范围:一般为数千到数万立方米。
-可供给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为数天到数周。
-开采比例:可开采的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10%。
2.2中型地热水储量-储量范围:一般为数万到数百万立方米。
-可供给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为数周到数月。
-开采比例:可开采的比例适中,一般为10%~30%。
2.3大型地热水储量-储量范围:一般为数百万到数千万立方米。
-可供给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为数月到数年。
-开采比例:可开采的比例较高,一般为30%~50%。
2.4超大型地热水储量-储量范围:一般为数千万到数亿立方米以上。
-可供给持续时间:相对非常长,通常为数年到数十年以上。
-开采比例:可开采的比例较高,一般为50%以上。
3.其他考虑因素除了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地热水的温度和压力:高温、高压的地热水储量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地下水循环速度和补给能力:地热水储量的可持续性与地下水循环速度和补给能力密切相关。
-地热水储量的地质环境:地下岩石的渗透性和储存空间对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地热水储量规模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和确定。
在实际地热能开发项目中,还应结合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决策。
储量分类标准2020
储量分类标准20202020年4月23日,自然资源部提出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经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后予以公布,两项国家标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矿产勘查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资源量和储量两类:资源量按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分为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三级;储量按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分为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两级。
新分类标准调整了现行分类标准三轴分类体系,简化了储量经济意义划分。
修订后的分类标准由1999版的16个资源储量类型简化为5个。
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还明确:公开发布资源量数据时,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应单列。
潜在矿产资源、尚难利用矿产资源等不应作为资源量公开发布。
公开发布资源量、储量数据时,不应将资源量和储量相加。
1. 矿产资源勘查(mineral exploration)发现矿产资源,查明其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评价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活动。
矿产资源勘查通常依靠地球科学知识,运用地质填图、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采用槽探、钻孔、坑探等取样工程,结合采样测试、试验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等予以实现。
按照工作程度由低到高,矿产资源勘探划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普查(general exploration)矿产资源勘查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和稀疏取样工程,发现并初步查明矿体或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初步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提出可供详查的范围;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价,做出是否具有经济开发远景的评价。
详查(detailed exploration)矿产资源勘查的中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系统取样工程和试验研究,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提出可供勘探的范围;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储量,做出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评价。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是指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划分和分类,确定其储量规模的大小和潜力。
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产资源种类: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其储量规模的划分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2. 矿石品位和矿物含量:矿石品位和矿物含量是影响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的重要因素,品位和含量越高,储量规模也就相对较大。
3. 矿床类型:不同类型的矿床,其储量规模也会有所差异,如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带型、沉积岩型等。
4. 储量估算方法: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也会对储量规模的划分产生影响,常见的方法包括地质勘探、资源评估、采矿量统计等。
5. 国际行业标准:国际上也有很多行业标准可以作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的依据,例如储量分类法、资源分类法等。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包括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依据不同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估算方法,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划分标准,有利于准确评估和开发矿产资源。
- 1 -。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五个级别。
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
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1.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
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等。
所以,这次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必须是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
1.1.1 新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新标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产资源分为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查明矿产资源又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共16种。
资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划分
资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划分图4-7-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新《总则》中,根据各勘查阶段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将其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三个大类,细分为16个类型,并分别给以不同的编号代码(见表4-7-2)。
同时,采用了三维立体框架图(图4-7-1)表示,图形的三个轴分别代表地质轴(G)、可行性轴(F)、经济轴(E)。
表4-7-2 矿产资源储量类别与勘查各阶段对比表1资源量(resource)指所有查明与潜在(预测)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仍不确定或属次边际经济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可分为三部分:(1)内蕴经济资源量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次边际经济资源量据详查、勘探成果进行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
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3)行预测资源量经预查,依据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类比、估算的预测资源量(334)?各项参数都是假设的,经济意义不确定,属潜在矿产资源。
可作为区域远景宏观决策的依据。
2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附件3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分类》(GB/T 19492-2004 )与《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架》(2009 )对接文件2018 年 1 月目录I. 前言 (1)II. 级别和亚级的直接对应. (13)III. .................................................................................................. GB/T 19492-2004 级别细分为多个UNFC-2009亚级.. (17)IV. GB/T 19492-2004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与UNFC-2009项目划分对应的说明 (24)V. GB/T 19492-2004 未界定和无分类数量的说明. (26)I. 前言1. 对接文件是说明在《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架》(2009)(以下简称“UNFC-2009 ”)与资源分类专家组(EGRC)认可作为并行体系的另一分类体系之间关系的文件。
文件提供了相应的说明和指南,指导用户利用UNFC-2009 数字代码对并行体系产生的估算值进行分类。
利用UNFC-2009 数字代码报告估算值时,应明确相关的对接文件。
2. 本文件对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以下简称“GB/T 19492-2004”)和UNFC-2009 有关储量和资源量类别和级别进行了对比。
3. GB/T 19492-2004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30 日发布,于2004 年10 月 1 日实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分类》(GB/T 19492 - 2004)。
该分类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游离气、气顶气和原油溶解气)和凝析油资源/储量的计算、评审和统计设立了统一的指导原则(图1)。
4. GB/T 19492-2004独立于UNFC-2009,本对接文件不影响GB/T19492-2004 的独立应用,GB/T 19492-2004 的应用也不影响UNFC- 2009的所有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厅(局)、资源(储)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第六款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现予印发执行。
国土资源部
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说明:
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
(1)石油:油田,
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
(2)地热:地热田;
(3)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
(4)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2.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1)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质储量;
(2)地热:电(热)能;
(3)固体矿产:基础储量+资源量(仅限331、332、333),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92)中的A+B+C+D+E级(表内)储量;
(4)地下水、矿泉水:允许开采量。
3.存在共生矿产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
4.中型及小型规模不含其上限数字。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资讯来源:发布人:中国矿产行业信息网。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铁矿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储量分类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铁矿储量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份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铁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
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其条件是:(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
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3)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0.04.24•【文号】国土资发[2000]133号•【施行日期】2000.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厅(局)、资源(储)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第六款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现予印发执行。
国土资源部二000年四月二十四日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规模││序号│矿种名称│单位├────┬─────┬────┤││││大型│中型│小型│├──┼────────┴──────┴────┴─────┴────┤│1│煤││├────────┬──────┬────┬─────┬────┤││(煤田)│原煤(亿吨)│≥50│10~50│<10││├────────┼──────┼────┼─────┼────┤││(矿区)│原煤(亿吨)│≥5│2~5│<2││├────────┼──────┼────┼─────┼────┤││(井田)│原煤(亿吨)│≥1│0.5~1│<0.5│├──┼────────┼──────┼────┼─────┼────┤│2│油页岩│矿石(亿吨)│≥20│2~20│<2│├──┼────────┼──────┼────┼─────┼────┤│3│石油│原油(亿吨)│≥ 10000│1000~10000│<1000│├──┼────────┼──────┼────┼─────┼────┤│4│天然气│气量(亿立方│≥300│50~300│<50││││米)││││├──┼────────┴──────┴────┴─────┴────┤│5│铀││├────────┬──────┬────┬─────┬────┤││(地浸砂岩型)│金属(吨)│≥10000 │3000~10000│<3000││├────────┼──────┼────┼─────┼────┤││(其他类型)│金属(吨)│≥3000│1000~3000 │<1000│├──┼────────┼──────┼────┼─────┼────┤│6│地热│电(热)能(│≥50│10~50│<10││││兆瓦)││││├──┼────────┴──────┴────┴─────┴────┤│7│铁││├────────┬──────┬────┬─────┬────┤││(贫矿)│矿石(亿吨)│≥1│0.1~1│<0.1││├────────┼──────┼────┼─────┼────┤││(富矿)│矿石(亿吨)│≥0.5│0.05~0.5│<0.05│├──┼────────┼──────┼────┼─────┼────┤│8│锰│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9│铬铁矿│矿石(万吨)│≥500│100~500│<100│├──┼────────┼──────┼────┼─────┼────┤│10│钒│V2O5(万吨│≥100│10~100│<10││││)││││├──┼────────┴──────┴────┴─────┴────┤│11│钛││├────────┬──────┬────┬─────┬────┤││(金红石原生矿)│TiO2(万吨│≥20│5~20│<5││││)│││││├────────┼──────┼────┼─────┼────┤││(金红石砂矿)│矿物(万吨)│≥10│2~10│<2││├────────┼──────┼────┼─────┼────┤││(钛铁矿原生矿)│TiO2(万吨│≥500│50~500│<50││││)│││││├────────┼──────┼────┼─────┼────┤││(钛铁矿砂矿)│矿物(万吨)│≥100│20~100│<20│├──┼────────┼──────┼────┼─────┼────┤│12│铜│金属(万吨)│≥50│10~50│<10│├──┼────────┼──────┼────┼─────┼────┤│13│铅│金属(万吨)│≥50│10~50│<10│├──┼────────┼──────┼────┼─────┼────┤│14│锌│金属(万吨)│≥50│10~50│<10│├──┼────────┼──────┼────┼─────┼────┤│15│铝土矿│矿石(万吨)│≥2000│500~2000│<500│├──┼────────┼──────┼────┼─────┼────┤│16│镍│金属(万吨)│≥10│2~10│<2│├──┼────────┼──────┼────┼─────┼────┤│17│钴│金属(万吨)│≥2│0.2~2│<0.2│├──┼────────┼──────┼────┼─────┼────┤│18│钨│WO3(万吨│≥5│1~5│<1││││)││││├──┼────────┼──────┼────┼─────┼────┤│19│锡│金属(万吨)│≥4│0.5~4│<0.5│├──┼────────┼──────┼────┼─────┼────┤│20│铋│金属(万吨)│≥5│1~5│<1│├──┼────────┼──────┼────┼─────┼────┤│21│钼│金属(万吨)│≥10│1~10│<1│├──┼────────┼──────┼────┼─────┼────┤│22│汞│金属(万吨)│≥2000│500~2000│<500│├──┼────────┼──────┼────┼─────┼────┤│23│锑│金属(万吨)│≥10│1~10│<1│├──┼────────┼──────┼────┼─────┼────┤│24│镁│││1000~5000 │<1000│││(冶镁白云岩)│矿石(万吨)│≥5000│││││(冶镁菱镁矿)│││││├──┼────────┼──────┼────┼─────┼────┤│25│铂族│金属(万吨)│≥10│2~10│<2│├──┼────────┴──────┴────┴─────┴────┤│26│金││├────────┬──────┬────┬─────┬────┤││(岩金)│金属(万吨)│≥20│5~20│<5││├────────┼──────┼────┼─────┼────┤││(砂金)│金属(万吨)│≥8│2~8│<2│├──┼────────┼──────┼────┼─────┼────┤│27│银│金属(万吨)│≥1000│200~1000│<200│├──┼────────┴──────┴────┴─────┴────┤│28│铌││├────────┬──────┬────┬─────┬────┤││(原生矿)│Nb2O5(万│≥10│1~10│<1││││吨)│││││├────────┼──────┼────┼─────┼────┤││(砂矿)│矿物(吨)│≥2000│500~2000│<500│├──┼────────┴──────┴────┴─────┴────┤│29│钽││├────────┬──────┬────┬─────┬────┤││(原生矿)│Ta2O5│≥1000│500~1000│<500││││(吨)│││││├────────┼──────┼────┼─────┼────┤││(砂矿)│矿物(吨)│≥500│100~500│<100│├──┼────────┼──────┼────┼─────┼────┤│30│铍│BeO(吨)│≥10000 │2000~10000│<2000│├──┼────────┴──────┴────┴─────┴────┤│31│锂││├────────┬──────┬────┬─────┬────┤││(砂物锂矿)│Li2O(万吨│≥10│1~10│<1││││)│││││├────────┼──────┼────┼─────┼────┤││(盐湖锂矿)│LiCl(万│≥50│10~50│<10││││吨)││││├──┼────────┼──────┼────┼─────┼────┤│32│锆(锆英石)│矿物(万吨)│≥20│5~20│<5│├──┼────────┼──────┼────┼─────┼────┤│33│锶(天青石)│SrSO4│≥20│5~20│<5││││(万吨)││││├──┼────────┼──────┼────┼─────┼────┤│34│铷│Rb2O(吨│≥2000│500~2000│<500│││(盐湖中的铷另计│)││││││)│││││├──┼────────┼──────┼────┼─────┼────┤│35│铯│Cs2O(吨)│≥2000│500~2000│<500│├──┼────────┴──────┴────┴─────┴────┤│36│烯土││├────────┬──────┬────┬─────┬────┤││(砂矿)│独居石(吨)│≥10000 │1000~10000│<1000│││├──────┼────┼─────┼────┤│││磷钇矿(吨)│≥5000│500~5000│<500││├────────┼──────┼────┼─────┼────┤││(原生矿)│TR2O3│≥50│5~50│<5││││(万吨)│││││├────────┼──────┼────┼─────┼────┤││(风化壳矿床)│(铈族氧化物│≥10│1~10│<1││││)(万吨)│││││├────────┼──────┼────┼─────┼────┤││(风化壳矿床)│(钇族氧化物│≥5│0.5~5│<0.5││││)(万吨)││││├──┼────────┼──────┼────┼─────┼────┤│37│钪│Sc(吨)│≥10│2~10│<2│├──┼────────┼──────┼────┼─────┼────┤│38│锗│Ge(吨)│≥200│50~200│<50│├──┼────────┼──────┼────┼─────┼────┤│39│镓│Ca(吨)│≥2000│400~2000│<400│├──┼────────┼──────┼────┼─────┼────┤│40│铟│In(吨)│≥500│100~500│<100│├──┼────────┼──────┼────┼─────┼────┤│41│铊│Tl(吨)│≥500│100~500│<100│├──┼────────┼──────┼────┼─────┼────┤│42│铪│Hf(吨)│≥500│100~500│<100│├──┼────────┼──────┼────┼─────┼────┤│43│铼│Re(吨)│≥50│5~50│<5│├──┼────────┼──────┼────┼─────┼────┤│44│镉│Cd(吨)│≥3000│500~3000│<500│├──┼────────┼──────┼────┼─────┼────┤│45│硒│Se(吨)│≥500│100~500│<100│├──┼────────┼──────┼────┼─────┼────┤│46│碲│Te(吨)│≥500│100~500│<100│├──┼────────┴──────┴────┴─────┴────┤│47│(金刚石)││├────────┬──────┬────┬─────┬────┤││(原生矿)│矿物(万克拉│≥100│20~100│<20││││)│││││├────────┼──────┼────┼─────┼────┤││(砂矿)│矿物(万克拉│≥50│10~50│<10││││)││││├──┼────────┴──────┴────┴─────┴────┤│48│石墨││├────────┬──────┬────┬─────┬────┤││(晶质)│矿物(万吨)│≥100│20~100│<20││├────────┼──────┼────┼─────┼────┤││(隐晶质)│矿石(万吨)│≥1000│100~1000│<100│├──┼────────┼──────┼────┼─────┼────┤│49│磷矿│矿石(万吨)│≥5000│500~5000│<500│├──┼────────┼──────┼────┼─────┼────┤│50│自然硫│S(万吨)│≥500│100~500│<100│├──┼────────┼──────┼────┼─────┼────┤│51│硫铁矿│矿石(万吨)│≥3000│200~3000│<200│├──┼────────┴──────┴────┴─────┴────┤│52│钾盐││├────────┬──────┬────┬─────┬────┤││(固态)│KCl(万吨│≥1000│100~1000│<100││││)│││││├────────┼──────┼────┼─────┼────┤││(液态)│KCl(万吨│≥5000│500~5000│<500││││)││││├──┼────────┼──────┼────┼─────┼────┤│53│硼(内生硼矿)│B2O3(万│≥50│10~50│<10││││吨)││││├──┼────────┴──────┴────┴─────┴────┤│54│水晶││├────────┬──────┬────┬─────┬────┤││(压电水晶)│单晶(吨)│≥2│0.2~2│<0.2││├────────┼──────┼────┼─────┼────┤││(熔炼水晶)│矿物(吨)│≥100│10~100│<10││├────────┼──────┼────┼─────┼────┤││(光学水晶)│矿物(吨)│≥0.5│0.05~0.5│<0.05││├────────┼──────┼────┼─────┼────┤││(工艺水晶)│矿物(吨)│≥0.5│0.05~0.5│<0.05│├──┼────────┼──────┼────┼─────┼────┤│55│刚玉│矿物(万吨)│≥1│0.1~1│<0.1│├──┼────────┼──────┼────┼─────┼────┤│56│蓝晶石│矿物(万吨)│≥200│50~200│<50│├──┼────────┼──────┼────┼─────┼────┤│57│硅灰石│矿物(万吨)│≥100│20~100│<20│├──┼────────┼──────┼────┼─────┼────┤│58│钠硝石│NaNO3│≥500│100~500│<100││││(万吨)││││├──┼────────┼──────┼────┼─────┼────┤│59│滑石│矿石(万吨)│≥500│100~500│<100│├──┼────────┴──────┴────┴─────┴────┤│60│石棉││├────────┬──────┬────┬─────┬────┤││(超基性岩型)│矿物(万吨)│≥500│50~500│<50││├────────┼──────┼────┼─────┼────┤││(镁质碳酸盐型)│矿物(万吨)│≥50│10~50│<10│├──┼────────┼──────┼────┼─────┼────┤│61│蓝石棉│矿物(吨)│≥1000│100~1000│<100│├──┼────────┼──────┼────┼─────┼────┤│62│云母│工业原料云母│≥1000│200~1000│<200││││(吨)││││├──┼────────┼──────┼────┼─────┼────┤│63│钾长石│矿物(万吨)│≥100│10~100│<10│├──┼────────┼──────┼────┼─────┼────┤│64│石榴子石│矿物(万吨)│≥500│50~500│<50│├──┼────────┼──────┼────┼─────┼────┤│65│叶蜡石│矿石(万吨)│≥200│50~200│<50│├──┼────────┼──────┼────┼─────┼────┤│66│蛭石│矿石(万吨)│≥100│20~100│<20│├──┼────────┼──────┼────┼─────┼────┤│67│沸石│矿石(万吨)│≥5000│500~5000│<500│├──┼────────┼──────┼────┼─────┼────┤│68│明矾石│矿物(万吨)│≥1000│200~1000│<200│├──┼────────┼──────┼────┼─────┼────┤│69│芒硝│Na2SO4│≥1000│100~1000│<100││││(万吨)│││││├────────┼──────┼────┼─────┼────┤││(钙芒硝)│Na2SO4│≥10000 │1000~10000│<1000││││(万吨)││││├──┼────────┼──────┼────┼─────┼────┤│70│石膏│矿石(万吨)│≥3000│1000~3000 │<1000│├──┼────────┼──────┼────┼─────┼────┤│71│重晶石│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72│毒重石│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73│天然碱│(Na2CO3 │≥1000│200~1000│<200││││+NaHCO3│││││││)(万吨)││││├──┼────────┼──────┼────┼─────┼────┤│74│冰洲石│矿物(吨)│≥1│0.1~1│<0.1│├──┼────────┼──────┼────┼─────┼────┤│75│菱镁矿│矿石(亿吨)│≥0.5│0.1~0.5│<0.1│├──┼────────┴──────┴────┴─────┴────┤│76│萤石││├────────┬──────┬────┬─────┬────┤││(普通萤石)│CaF2(万│≥100│20~100│<20││││吨)│││││├────────┼──────┼────┼─────┼────┤││(光学萤石)│矿物(吨)│≥1│0.1~1│<0.1│├──┼────────┴──────┴────┴─────┴────┤│77│石灰岩││├────────┬──────┬────┬─────┬────┤││(电石用灰岩)│矿石(亿吨)│≥0.5│0.1~0.5│<0.1│││(制碱用灰岩)│││││││(化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矿石(亿吨)│≥0.1│0.02~0.1│<0.02│││(制灰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包│矿石(亿吨)│≥0.8│0.15~0.8│<0.15│││括白垩)│││││├──┼────────┼──────┼────┼─────┼────┤│78│泥灰岩│矿石(亿吨)│≥0.5│0.1~0.5│<0.1│├──┼────────┼──────┼────┼─────┼────┤│79│含钾岩石│矿石(亿吨)│≥1│0.2~1│<0.2│││(包括含钾砂页岩│││││││)│││││├──┼────────┼──────┼────┼─────┼────┤│80│白云岩│矿石(亿吨)│≥0.5│0.1~0.5│<0.1│││(冶金用)│││││││(化肥用)│││││││(玻璃用)│││││├──┼────────┴──────┴────┴─────┴────┤│81│硅质原料(包括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冶金用)│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水泥配料用)│││││││(水泥标准砂)││││││├────────┼──────┼────┼─────┼────┤││(玻璃用)│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铸型用)│矿石(万吨)│≥1000│100~1000│<100││├────────┼──────┼────┼─────┼────┤││(砖瓦用)│矿石(万立方│≥2000│500~2000│<500││││米)│││││├────────┼──────┼────┼─────┼────┤││(建筑用)│矿石(万立方│≥5000│1000~5000 │<1000││││米)│││││├────────┼──────┼────┼─────┼────┤││(化肥用)│矿石(万吨)│≥10000 │2000~10000│<2000││├────────┼──────┼────┼─────┼────┤││(陶瓷用)│矿石(万吨)│≥100│20~100│<20│├──┼────────┼──────┼────┼─────┼────┤│82│天然油石│矿石(万吨)│≥100│10~100│<10│├──┼────────┼──────┼────┼─────┼────┤│83│硅藻土│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页岩││84├────────┬──────┬────┬─────┬────┤││(砖瓦用)│矿石(万立方│≥2000│200~2000│<200││││米)│││││├────────┼──────┼────┼─────┼────┤││(水泥配料用)│矿石(万吨)│≥5000│500~5000│<500│├──┼────────┼──────┼────┼─────┼────┤│85│高岭土│矿石(万吨)│≥500│100~500│<100│││(包括陶瓷土)│││││├──┼────────┼──────┼────┼─────┼────┤│86│耐火粘土│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87│凹凸棒石│矿石(万吨)│≥500│100~500│<100│├──┼────────┼──────┼────┼─────┼────┤│88│海泡石粘土│矿石(万吨)│≥500│100~500│<100│││(包括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89│膨润土│矿石(万吨)│≥5000│500~5000│<500│├──┼────────┼──────┼────┼─────┼────┤│90│铁矾土│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91│其它粘土││├────────┬──────┬────┬─────┬────┤││(铸型用粘土)│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砖瓦用粘土)│矿石(万吨)│≥2000│500~2000│<500││├────────┼──────┼────┼─────┼────┤││(水泥配料用粘土│矿石(万吨)│≥2000│500~2000│<500│││)│││││││(水泥配料用红土│││││││)│││││││(水泥配料用黄土│││││││)│││││││(水泥配料用泥岩│││││││)││││││├────────┼──────┼────┼─────┼────┤││(保温材料用粘土│矿石(万吨)│≥200│50~200│<50│││)│││││├──┼────────┼──────┼────┼─────┼────┤│92│橄榄岩(化肥用)│矿石(亿吨)│≥1│0.1~1│<0.1│├──┼────────┴──────┴────┴─────┴────┤│93│蛇纹岩││├────────┬──────┬────┬─────┬────┤││(化肥用)│矿石(亿吨)│≥1│0.1~1│<0.1││├────────┼──────┼────┼─────┼────┤││(熔剂用)│矿石(亿吨)│≥0.5│0.1~0.5│<0.1│├──┼────────┼──────┼────┼─────┼────┤│94│玄武岩(铸石用)│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95│辉绿岩││├────────┬──────┬────┬─────┬────┤││(铸石用)│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水泥用)│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96│水泥混合材│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安山玢岩)│││││││(闪长玢岩)│││││├──┼────────┼──────┼────┼─────┼────┤│97│建筑用石材│矿石(万立方│≥5000│1000~5000 │<1000││││米)││││├──┼────────┼──────┼────┼─────┼────┤│98│饰面用石材│矿石(万立方│≥1000│200~1000│<200││││米)││││├──┼────────┼──────┼────┼─────┼────┤│99│珍珠岩(包括黑曜│矿石(万吨)│≥2000│500~2000│<500│││岩、松脂岩)│││││├──┼────────┼──────┼────┼─────┼────┤│100 │浮石│矿石(万吨)│≥300│50~300│<50│├──┼────────┼──────┼────┼─────┼────┤│101 │粗面岩│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水泥用)│││││││(铸石用)│││││├──┼────────┴──────┴────┴─────┴────┤│102 │凝灰岩││├────────┬──────┬────┬─────┬────┤││(玻璃用)│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水泥用)│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大理岩││103 ├────────┬──────┬────┬─────┬────┤││(水泥用)│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玻璃用)│矿石(万吨)│≥5000│1000~5000 │<1000│├──┼────────┼──────┼────┼─────┼────┤│104 │板岩(水泥配料用│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105 │泥炭│矿石(万吨)│≥1000│100~1000│<100│├──┼────────┼──────┼────┼─────┼────┤│106 │矿盐│NaCl(亿│≥10│1~10│<1│││(包括地下卤水)│吨)││││├──┼────────┼──────┼────┼─────┼────┤│107 │镁盐│MgCl2/M│≥5000│1000~5000 │<1000││││gSO4│││││││(万吨)││││├──┼────────┼──────┼────┼─────┼────┤│108 │碘│碘(吨)│≥5000│500~5000│<500│├──┼────────┼──────┼────┼─────┼────┤│109 │溴│溴(吨)│≥50000 │5000~50000│<5000│├──┼────────┼──────┼────┼─────┼────┤│110 │砷│砷(万吨)│≥5│0.5~5│<0.5│├──┼────────┼──────┼────┼─────┼────┤│111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00000│10000~│<10000││││立方米/日)││100000││├──┼────────┼──────┼────┼─────┼────┤│112 │矿泉水│允许开采量(│≥5000│500~5000│<500││││立方米/日)││││├──┼────────┼──────┼────┼─────┼────┤│113 │二氧化碳气│气量(亿立方│≥300│50~300│<50││││米)││││└──┴────────┴──────┴────┴─────┴────┘说明: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1)石油:油田,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2)地热:地热田;(3)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4)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矿产资源管理 标准
矿产资源管理标准一、储量管理1.1 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将矿产资源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矿产资源包括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开采技术成熟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钨等;乙类矿产资源包括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市场需求较大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铅锌矿等;丙类矿产资源包括经济价值较低、市场需求较小或开采技术尚不成熟的矿产资源,如石灰岩、大理岩等。
1.2 储量评估在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特性、环境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等。
储量评估应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地质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等。
评估结果应以报告形式提交,并报送主管部门备案。
1.3 储量动态管理为确保矿产资源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建立储量动态管理制度。
动态管理包括定期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储量变化情况,并对变化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正。
二、管理政策研究制定2.1 管理政策概述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是为规范和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制定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管理政策应明确管理目标、原则、措施和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2 管理政策内容管理政策内容应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选冶、加工、贸易等方面的规定。
具体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矿产资源市场交易规则等。
2.3 管理政策实施与监督管理政策的实施应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程序,并建立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应包括监督机构、监督程序和监督结果公开等方面。
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对管理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规划管理3.1 规划目标与原则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目标是优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规划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3.2 规划内容与要求矿产资源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规划目标和措施。
储量分类标准
1、储量分类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金属矿产储量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分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产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抉,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2、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金属矿产储量可分为A、B、C、D四级,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A级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其条件是:(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摺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
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己经确定。
(3)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己完全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
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己详细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C级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摺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岩浆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己大致了解。
(3)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此级储量的用途有:①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②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作为设计的依据;③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以下简称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定义。
1.2 本标准适用于资源/储量计算、评审和统计,也适用于国内采矿权和开发方案的审批、矿业权转让和油气勘探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中的储量中介评估。
2 基本术语本标准在分类定义中采用下列基本术语,这些基本术语均为泛指的名词:2.1 原地量: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油气自然聚集量,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油气储集层中储藏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伴生有用物质,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0.101MPa)下的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储量,特称地质储量。
2.2 可采量: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储量。
2.3 资源量:是原地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的统称。
2.4 储量: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
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
2.5 技术可采储量: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2.6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按当前的经济条件(如价格、成本等)估算的、可经济开采的油气数量。
2.7 不可采量:是原地量与可采量的差值。
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区域普查阶段、圈闭预探阶段、油气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油气生产阶段。
3.1 区域普查阶段: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13.2 圈闭预探阶段: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储量分类标准
讲 稿
1999-06-08发布 1999-12-01实施 主讲人:王 鹰(评估师)
一、历史的沿革
所谓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 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 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人类对这种资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起初都是自发的、凭 经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已成为必要。最早的分类始于1902年英 国采矿工程学会,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采矿工程计划问题。1927年 以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演化成两大不同的体系:一是以苏联为代 表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分类体系;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 济国家分类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一般并行两套资源和储量分类 方案,一套是由政府地矿工作机构制造并执行的;第二套一般是由 其矿业行会组织制定的。两套方案各有其侧重点和管理上的目的。 (一、二套方案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分类中除预测的资源量,因其属于潜在矿产资源,经济意义尚不 确定外,其它各种类型都通过了可行性研究的不同阶段,明确了它 的经济意义。其中作了概略研究的,由于研究程度低,统称为内蕴 经济的,属于这类的是尚未准备开发的资源量。准备开发利用的都 作了预可研或可研,从中分出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次边际经济 的多种类型,较原分类(A、B、C、D)明显地增强了经济观念。 分类中要求的可研数据,要求是当时的市场价格,评价的结论只适 用于当时,所以分类还强调了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 化,分类的经济属性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所 以它又是动态的。 4、分类吸取联合国框架的长处,采用编码制,三大类、十六小 类界定清楚(见分类编码表P20) 用三维形式,采用编码制是联合国分类框架的重要特色。用E、 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和地质轴(E、F、G,分别为三轴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编码利用这三个轴的关系,用三位数表 示。其中第一位数表示研究对象的经济意义,第二位数表示可行性 评价阶段,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每一位数用不同的数码表 示不同的程度,如下所示:
石油储量新标准(1)
、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五层次剩余资源资产,包括: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
可采储量 ❖ 储量计算上报时,应包括上述七种类别储量。
1. 总则
❖ 储量计算、重算、复算、核算、结算
❖ 储量计算 油气田或新块、新层发现后,新增储量计算
❖ 储量重算 已探明区块外扩新块或新层,新老储量同时计算(
(横线以上保留中国特色 横线以下体现国际惯例)
4. 资源/储量分类
新标准储量分类:
1.地质储量为基 础,可采储量类别 与地质储量一致
2.油气藏为单元
3.三维问题二维 分类,开采技术不 确定性与次经济合 并
国际惯例储量分类:
1.剩余可采储量为基 础,地质储量包容不 同类别可采储量
2.以井控范围为单元
3.三维问题二维分类 ,开采技术不确定性 与地质不确定性合并
4. 资源/储量分类
储量三维问题
4. 资源/储量分类
4. 资源/储量分类
4. 资源/储量分类
地质储量包容不同类别可采储量
储量计算时间
累积产量
经济极限条件
开采技术可靠程度
P1
P4
P2 P3
P5 P6
4. 资源/储量分类
❖ 次经济可采储量包括两部分
开发单元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独立开发单元组成的可 采储量标定统计的单元。 ❖ 储量计算上报时,应划分四级单元,并搞清对应关系 和历史演变关系。
1. 总则
❖ 四级储量单元、五个层次、七种类别储量
❖ 五个层次、七种类别储量(探明储量) 一层次地质可靠性,包括:探明地质储量 二层次技术可采性,包括: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三层次经济可采性,包括: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新分类标准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
1、重要意义 (1)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与国外市场 经济体制国家矿产资源分类的接轨,便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促 进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
(2)新分类适应了我国矿业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必将推动地 质勘查体制的改革,推动地勘单位更好地走向市场。 (3)实施新标准,对于提高勘探投资效益,避免勘查资金的浪 费,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新分类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影响 (1)必须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地质工作程度的作法,要求地质勘 查工作必须进行可行性评价,做到一边勘查,一边评价,某一勘查 阶段一结束,就可以依据勘查程度和可行性评价结果,根据分类标 准初步划分所获矿产资源的类别。这就要求提交的地质勘查报告必 须同时包括可行性评价的内容。 (2)新的分类标准是国家作为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也为 探矿权人进行矿权转让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尺度,即便于政府对矿业 市场的管理,也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勘探投资体制运行和矿业 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可以说新的分类标准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全 新的要求。探矿权人也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勘查 、勘探网度的安排、勘探手段的选择等,业主都有决策权。所以对 探矿权人(投资者)和勘查单位,都面临着观念转变的过程。
1959年经全国储委第十二次全会批准,发布了“金属、非金属、 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 的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方案。之后数年间,全国储委、冶 金、煤炭等工业部门又对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 1997年6月国家地质总局会同有关工业部门制定并颁发了《非金 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和《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此 两个“总则”仍按技术经济条件把资源储量分为能利用和暂不能利 用两大类(即表内、表外),根据勘探研究程度分为A、B、C、D 四级。 1992年12月,又在总结前几年工作基础上,由国家技术监督局 颁发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从1993年10月1日起执行 至今。 根据上述规范、总则的要求,各部门先后又制定了54个单矿种 地质勘探规范。上述总则、规范的制定,对解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 的矿产勘查开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新旧分类标准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有三点: 1、分类的背景和立足点不同。
旧分类的标准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矿业投资体制。这种体 制下,勘探投资渠道单一来源于国家,勘探主体是事业性质的国家 地勘单位,只负责找矿而不直接开矿,经济评价只停留于概略研究 阶段。找到矿后就移交有关工业部门去开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修改完善了矿产资源法,设立 了矿业权制度,勘探投资体制实行了多元化,探矿者有优先获得采 矿的权利,探采实行一体化。勘探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为获得更高的 投资回报,找矿要么是为了直接开矿,要么通过转让矿业权获取收 益,所以旧的标准已经不适应了。新分类标准充分考虑勘探投资体 制发生的变化,特别强调了矿床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以适应这 种投资体制的变化。 2、分类依据不同 旧分类主要依据和强调地质勘查程度,把资源储量划分为A、B、 C、D、E五级。同时也按照技术经济条件分为能利用和尚难利用两 类(即表内矿和表外矿),但这种经济意义比较笼统,主要是以工 业指标来确定,难与现这和实际的经济意义挂钩。新标准除依据地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1997年开始就开展了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研究制定 工作。研制工作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牵头,勘查司、国家冶金工业 局、国家石化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参加,按GB13908—1992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中有关分类分级的规定,主要参考 了1997年发布的《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和美国矿业局、 地质调查局的《1980年矿产资源和储量的分类原则》,结合我国国 情,制定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 监督局以国标GB/T17766—1999形式,于1999年6月8日批准发布, 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至此,一部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要求,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分类标准就诞生了。
质勘查程度外,更强调了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新分类是从地 质勘查程度、可行性研究及经济意义三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来确定的。 3、分类的概念不同 旧分类的标准笼统用“储量”来表述矿产资源的赋存最,概念 的范围过于广泛,它不仅包括了地质可靠程度高、经济可采的矿产 资源,而且也包括了地质工作程度很低、当前条件不能开采或无开 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的概念几乎是矿产资源的同义语。 新分类标准按“地质、可研、经济”三轴将矿产资源划分为储 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分类不仅体现了地质控制程度,同时 赋予了经济意义。
编码后带b的,表示是未扣除设计和开采损失的基础储量。?表 示经济意义未定的。 分类编码中除基础储量外,其余的基本与联合国分类内涵一致, 这样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对比。 5、矿产勘查与可行性评价两者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关系 新分类突出了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经济意义的作用,把它们作为 分类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没有可行性评价,就没有新的分类。但 可行性评价又是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深入,分阶段由初级到高级进 行的,也就是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关系,时间上相互有 交叉重迭。这与以前的作法有很大差别。 对于三个轴的关系,可以说地质研究程度是基础,可行性研究是 关键,经济意义是结果或落脚点。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分类 类型 经济意义
查明矿产资源 探明的
可采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采储量(121) 基础储量(121b)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2b)
潜在矿产资源 控制的 推断的 预测的
经济的
边际经济量(2M21) 资源量(2S11) 资源量(2S21) 资源量(331) 资源量(2S22) 资源量(332) 资源量(333) 资源量(334)? 基础储量(2M22)
分类中除预测的资源量,因其属于潜在矿产资源,经济意义尚不 确定外,其它各种类型都通过了可行性研究的不同阶段,明确了它 的经济意义。其中作了概略研究的,由于研究程度低,统称为内蕴 经济的,属于这类的是尚未准备开发的资源量。准备开发利用的都 作了预可研或可研,从中分出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次边际经济 的多种类型,较原分类(A、B、C、D)明显地增强了经济观念。 分类中要求的可研数据,要求是当时的市场价格,评价的结论只适 用于当时,所以分类还强调了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 化,分类的经济属性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所 以它又是动态的。 4、分类吸取联合国框架的长处,采用编码制,三大类、十六小 类界定清楚(见分类编码表P20) 用三维形式,采用编码制是联合国分类框架的重要特色。用E、 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和地质轴(E、F、G,分别为三轴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编码利用这三个轴的关系,用三位数表 示。其中第一位数表示研究对象的经济意义,第二位数表示可行性 评价阶段,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每一位数用不同的数码表 示不同的程度,如下所示: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讲 稿
1999-06-08发布 1999-12-01实施 主讲人:王 鹰(评估师)
一、历史的沿革
所谓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 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 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人类对这种资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起初都是自发的、凭 经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已成为必要。最早的分类始于1902年英 国采矿工程学会,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采矿工程计划问题。1927年 以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演化成两大不同的体系:一是以苏联为代 表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分类体系;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 济国家分类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一般并行两套资源和储量分类 方案,一套是由政府地矿工作机构制造并执行的;第二套一般是由 其矿业行会组织制定的。两套方案各有其侧重点和管理上的目的。 (一、二套方案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经济轴 E 1 —经济的 2M—边际经济的 2S—次边际经济的 3 —内蕴经济的 (四分)
可行性轴 F 1—可研 2—预可研 3—概略研究 (三分)
地质轴 G 1—探明的 2—控制的 3—推断的 4—预测的 (四分)
从分类框架图可看出,按上述原则排列编码则有36个编码。而实 际分类标准上只有16个编码,这是因为从逻辑和实际情况讲,有些 码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至〔如114、113(不可能),2M33、2S34(逻 辑矛盾)等〕。16个编码中的每一类码,都是由经济、可研、地质 轴的相关代码组成,各类型的概念界定都很清楚,不同类型编码除 定性要求外,在工程布置,矿体连续性上都有明显不同的要求,矿 产勘查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有比较密切的对应关系。
三、新分类标准的主要特点
1、用三维的概念进行会类(框架图见黄皮书(下同)P19)
参照联合国分类框架的依据,新标准按经矿产勘查后的地质可靠 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经济意义三维形式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分 类,三维也叫地质、可行性、经济三轴。它比较直观的反映了新分 类标准的思路和原则,便于理解学习。 2、依据市场经济需要,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分类 经济全球化正以很快速度推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互 通有无,已逐步形成共识;我国已经加入WTO,也必须将我国的市 场经济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中来考虑。所以我国的分类采用了联合 国分类框架,参考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矿业行会分类作法,同时又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样制定出的新分类既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与国际惯例相容,同时还保留了我国的 特色。 3、新分类增强了经济观念,强调了时效性
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 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示表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探制的,3=推断的, 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