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自回答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8、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基础;(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

9、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那些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是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等世界情况的变化所要求的;(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出现新的情况等国内情况变化所要求的;(3)是党的执政方位和党的队伍等党自身情况变化所要求。

12、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3、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4、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考试复习大纲选择题:1,最早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2,“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8,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时:三个有利于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3,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16,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20,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项选择题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邓三的复习内容

毛邓三的复习内容

1,马克思中国化的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2,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第二次结合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4,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论断进行科学的界定5,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7,中共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9,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P123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正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开放新实践而创立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载入党作为指导思想。

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要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某些个别论断同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区别开来。

3.“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

正确。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错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5.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错误: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和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所以,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地等同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

应当说,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大厦。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错误:“三个代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毛邓三》复习资料(全·用)

《毛邓三》复习资料(全·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单选)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单选)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在哪里?(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值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常和全国人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三个特征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19.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和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着我们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了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民族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出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是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我国各族人民通过这一制度来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了国家政权机关的高效运行,从而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也是对人民利益加以维护的根本保证。

20.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3707一、简答题1.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2.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6.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答:祖国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两制并存,我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不变;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8.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治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9.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关于毛邓三的复习资料

关于毛邓三的复习资料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答:P13、14: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P22.、23:和平和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时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一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P27 、28:有三个方面:1)党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世情:国际格局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国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P33: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新世界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答:历史进程: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严重的曲折。

遵义会议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邓三复习材料

毛邓三复习材料

毛邓三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4、解放思想: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55页)5、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6、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8、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9、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0、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想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12、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复习资料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答: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理论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卢纶的奠基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制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3、现阶段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答: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a、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主要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三个代表关系:(1) 三者是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2)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前提;(3)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保证;(4)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归宿。

4、科学发展观1)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指导意义(1) 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其《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界定,提到了有没有党性的高度。

经过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实事求是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2)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生机的法宝;4)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毛邓三部分复习资料

毛邓三部分复习资料

毛邓三部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依法治国,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5.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二.简答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 八七会议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 十三大B 十四大C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 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 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 发展先进生产力B 发展先进文化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发展B 全面C 协调D 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邓小平D 王稼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C 改革开放D 为人民服务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本人全部思想的总和。

命题错误。

毛泽东思想不简单等于毛泽东本人的全部思想。

其一,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包括周恩来、刘少奇等人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毛泽东的作用最大,所以用毛泽东命名。

其二,毛泽东本人的思想观点既包括正确的思想理论,也有晚年错误的思想论断。

其中被实践证明了的思想理论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错误的思想观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

故命题错误。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命题错误。

参考课本32页。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命题错误。

参考课本44-45页。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容。

与时俱进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并非党的思想路线内容本身。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参考课本47-48页。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参考课本42-46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本命题错误。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一,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会所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有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各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话。

3,这些理论成果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之林.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1,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倡导调查研究,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产生的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回答的基本问题。

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及其意义。

思想内涵: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5.实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意义:1、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确立、重新确立以及发展的时间和标志(单选OR辨析)。

确立:1945年,毛泽东,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确立“实事求是”。

重新确立:1978年,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增加“解放思想”。

发展:2002年,江泽民,十六大,增加“与时俱进”。

2007年,胡锦涛,十七大,增加“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标准和原则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创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不断创新,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理论创新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在理论创新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是,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二是,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及理论(对象、动力、领导阶级、性质、前途)。

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理论: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动力:人民大众(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领导权(中心和核心问题,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决定革命任务,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5.前途:新民主主义社会(直接)——社会主义社会(最终)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归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现实可能性中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2、帝国主义国家的间的矛盾斗争,以及军阀和混战,使红色政权活的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3、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4、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主观原因:1.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2.共产党正确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关键)。

3.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第四章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的理解。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主要内容:1953年,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实质: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总体评价。

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总体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1995年夏季以后,农村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势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胜利。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背景。

1、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

2、改革开放之际,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困惑和疑虑。

3、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解(简答)。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第一, 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理解: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实现共同致富。

根本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 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首先,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其次,这一概括还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

2、两极分化是指社会财富的分配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

3、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3、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第一,社会主义优越性首先体现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资本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优越性还体现在实现共同富裕。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所以,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第一,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争取较快的发展。

第三,台湾问题的解决,祖国最终统一,也要看我们的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

4、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它是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起,一直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时期。

(至少一百年)1.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定性)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定位)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