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与酸的反应①(以铁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与硫酸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从上述的金属性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两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基本化学性质。
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置换反应;金属铁可以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金属铜。
答案:(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①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②CuSO4+Fe====FeSO4+Cu 置换反应1.活泼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2.活泼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太活泼的金属。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 )A.铁丝B.镁条C.红磷D.木炭解析:镁条、红磷、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纯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A3.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B.溶液颜色有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溶液质量增加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解析: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置换出金属铜,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溶液由硫酸铜变成硫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少,固体质量增加。
答案:C4.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盐酸D.浓硫酸解析:浓硫酸可使铁钝化,可用铁器盛放浓硫酸。
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都能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附解析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答案:D解析:D【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乙反应更剧烈,说明甲和乙排在氢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氢后.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丁>丙,故选D。
2.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答案: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Z的活动性最强,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所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 > Y > X ,故选D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答案:B解析:B【解析】造假者一般会参照真实物去造假的元宝,所以颜色等应该和真的差不多,造假像真.A、加盐酸后,黄铜中的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金不会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B、金和铜锌合金的颜色都是金黄色的,不能鉴别,故错误;C、铜锌合金中的铜和氧气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金不会与氧气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D、合金的密度和纯金的密度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B.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3.1《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卤代烃可以跟金属钠反应生成碳链较长的烃,如:CH 3Cl+2Na+CH 3Cl →CH 3﹣CH 3+2NaCl ,现有CH 3CH 2Br 和CH 3﹣CHBr ﹣CH 3的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的烃是( )A .2﹣甲基丁烷B .2﹣甲基戊烷C .2,3﹣二甲基丁烷D .丁烷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A .干冰灭火剂B .黄沙C .干粉(含NaHCO 3)灭火剂D .泡沫灭火剂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NaCl(aq)NaHCO 3(s) Na 2CO 3(s) B .CuCl 2Cu(OH)2 Cu C .AlNaAlO 2(aq) NaAlO 2(s) D .MgO(s) Mg(NO 3)2(aq)Mg(s) 4.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 +4NaOH 1 100 ℃Fe 3O 4+2H 2↑+4Na ↑”生产金属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磁铁可以将Fe 与Fe 3O 4分离B .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C .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D .每生成1 mol H 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5.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 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不反应,所以Na 不活泼B .Na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物是Na 2OC .Na 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 .Na 应保存在煤油中6.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金属钠,产生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下),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2:1 B.1:1:1 C. 1:2:3 D.6:3:27.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2.3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了数为0.1N A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的分子数为N A C.1.0 L 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有的CCl4的分子数为N A8.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9.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铝与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A.1:2 B.3:2 C3:1 D.6:1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11.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
人教版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1作业(六)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 分)1.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A.CuB.MgC.FeD.Al2.某些地区的水中可能含有少量的下列盐类。
当用新买的铝壶或者是铝锅烧水时,遇到水的地方会变成灰黑色,据此可以判断此地的水中含有()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3.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较小C.钠的硬度较小D.钠具有还原性4.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生成B.只产生气体C.只有沉淀生成D.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5.质量相同的Na、Mg、Al、Zn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NaB.MgC.AlD.Zn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 分)6.把4.6g钠投放到195.4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2.3%B.大于2.3%C.4%D.大于4%7.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mol的电子发生了转移。
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A.1/3molB.1molC.2molD.2/3mol8.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D.氯化铝溶液9.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0.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Ca(OH)2溶液和CO2C.Zn和稀硫酸D.木炭(C)和O211.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钠的小颗粒,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A.MgCl2溶液B.Ca(OH)2饱和溶液C.CuSO4溶液D.盐酸12.用钠跟水、镁跟盐酸、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进行反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三种金属的质量之比为()A.23∶24∶27B.23∶12∶9C.1∶2∶3D.6∶3∶21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粒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SO42—、H+B.Ba2+、Na+、HCO3—、NO3—C.Na+、NO3—、K+、Cl—D.Ca2+、NO3—、Cl—、CO32—14.b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g氢气。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带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根据你所了解的化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降低土壤的酸性B. 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C. 农药波尔多液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D. 某雪饼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其主要成份是CaCO32.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有红色固体,则滤渣一定有Cu、AgB. 若滤液是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Mg、Zn、Cu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大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只含Mg(NO3)2、Zn(NO3)23.向由CuSO4和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B. 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 滤液中含有Cu2+D. 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4.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可以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Fe>Cu②洗洁精除去油污是体现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③金刚石很硬,而石墨柔软,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④通常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⑤CO能与血红蛋白相结合使有机体缺氧,窒息死亡,所以禁止使用CO⑥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1条B. 2条C. 3条D. 4条5.某同学参加实验操作考试,为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镁片、锌片分别放入Cu(NO3)2溶液中B. 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Mg(NO3)2溶液中C. 将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D. 将镁片、锌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不断加入水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D.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2HCl=MnC12+H2↑B. Mg+MnSO4=MgSO4+MnC. Mn+Cu(NO3)2=Mn(NO3)2+CuD. Fe+MnSO4=FeSO4+Mn8.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金属与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导引】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导引】认真观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1)钠常常保存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__________。
很快,钠表面生成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受热后,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______不被继续氧化。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1)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现金属单质表现出______,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______,______,当遇到______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______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实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Na的方法是( )A.保存在水中B.保存在煤油中C.直接放置在空气中D.铝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熔点高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 )A.硫B.氯气C.氧气D.氢气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升高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D.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体现氧化性C.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8.用金属钠制取Na 2O,通常采用2NaNO2+6Na4Na2O+N2↑。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及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答案:A解析:A【解析】【分析】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详解】A、过量的铁粉会和盐酸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B、过量的铁粉会将氯化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再有氯化铜,故B不正确;C、滤出的固体不仅会有反应生成的铜,也会有过量的铁,不可能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D、盐酸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铜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
但该混合液中不确定盐酸和氯化铜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答案:B解析:B【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正确;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错误;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了金属资源,减少的冶炼金属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正确。
故选B。
3.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答案: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是错误的叙述,如果金属镁的量较多反应完有剩余就会含有金属镁;B选项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选项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是错误的叙述,当硝酸银溶液过量时,滤液就有硝酸银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外拓展训练word版含答案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高一年级化学学科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2.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3.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主要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C.铝在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氧气反应D.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4.关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仅存在矿物中B.金属元素存在于矿物和动物体内,但植物体内不含C.少数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D.金属元素不仅存在矿物中,动物和植物体内也存在少量金属元素5.若m 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 g),则m g 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①(m+0.8 g)②(m+1.0 g)③(m+1.2 g) ④(m+1.6 g)⑤(m+1.4 g)A.①④B.①⑤C.③④D.①②③④⑤6.2.3 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 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7.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9.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切开一块钠,呈银白色,很快变暗,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10.Mg、Al、Fe三种金属分别跟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物质的量相等B.三种金属均过量C.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盐酸均过量11.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钠的小颗粒,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 A.MgCl2溶液B.Ca(OH)2饱和溶液C.CuSO4溶液D.盐酸12.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待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制造炊具B.制防锈油漆C.制铝合金窗D.炼铝厂制造铝锭
4.少量钠应保存在()。
A.密闭容器中B.水中C.煤油中D.汽油中
5.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
,
6.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A. 自来水
B. 沙土
C. 泡沫灭火器
D. 四氯化碳灭火器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9.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A.浓盐酸B.硝酸C.硫酸D.浓氢氧化钠溶液
10.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1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A. (NH4)2SO4
B. NaHCO3
C. BaCl2
D. CuSO4
》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
B. Na+离子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定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D. 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13.将g钠放入100 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
B. 等于4%
C. 大于%
D. 大于4%
;
14.分别将mol的Na、Mg、Al投入500 mL浓度为为mol/L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
A. 1:2:3
B. 1:1:1
C. 3:2:1
D. 2:1:1
15.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 1︰2
B 3︰2
C 3︰1
D 6︰1
16.把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放入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碱金属能形成离子型氢化物。
如氢化钠的化学式为NaH,其中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
⑴NaH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⑵常用NaH在高温下将TiCl4还原成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18.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原因是
②钠熔化
原因是③小球游动逐渐减小,最后;原
因是
④发出声音,原在是⑤
滴入酚酞后溶
液,原因是。
|
19.写出下列各步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
(6)
(7)
20. 写出下列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程式)
(1)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2)铝和氧气的反应
(3)铝和盐酸的反应
(4)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
人教版第三章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A
6、B
7、D
8、AC
9、D 10、C 11、D 12、BC 13、C 14、D 15、B
16、钠熔成闪亮小球,剧烈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蓝色沉淀。
2NaOH + 2H2O = 2Na+ + 2OH- + H2↑
Cu2++ 2OH-=Cu(OH)2↓
,
17、NaH + H2O = NaOH + H2↑H2O NaH
18、①水面上密度比水小②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熔点低③迅速消失
与水反应且有气体生成④嘶嘶有气体生成⑤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19、
(1) 2NaOH + 2H2O = 2Na+ + 2OH- + H2↑
(2) 2Na + O2Na2O2
(3) 4Na + O2 = 2Na2O
(4) 2Na2O2+ 2H2O = 4Na+ 4OH- +O2↑
(5) Na2O + H2O = 2Na+ + 2OH-
(6) 2OH- + CO2= CO32- + H2O
(7) 2Na2O +O22Na2O2
20、
(1)3Fe + 4H2O(g) Fe3O4 + 4H2
(2)4Al + 3O2 = 2Al2O3
(3)2Al + 6H+ = 2Al3++ 3H2↑
(4)2Al +2OH- +2H2O = 2AlO2- + 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