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18 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18 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二、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三、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四、课时安排0.5课时五、教学准备日偏食、日全食、日全食过程、日食成因示意图、日食和月食网络视频。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你知道日食和月食吗?新课讲解: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出示月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定义、成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日食和月食的定义2.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3. 日食和月食的特点4.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方法5. 日食和月食的历史和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日食和月食的定义、成因、特点和观测方法。

难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和观测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日食和月食的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日食和月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是什么现象。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和特点。

3. 讲解:教师结合PPT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特点和观测方法。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日食和月食的观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

6.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观测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定义、成因、特点和观测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

2. 引导学生进行日食和月食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3. 邀请天文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了解。

九、教学资源:1. PPT、教学视频、日食和月食的图片等教学资源。

2. 观测日食和月食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的特点,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意识到模拟实验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三、教学准备课件、大中球各1、小球20、科学记录单40、大中小圆纸片2、球形灯1、四、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播放给大家看,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等会请你们回答两个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播放日食录像。

(介绍:这是2008.8.2下午2点新疆地区拍摄的,人们用特殊的眼镜观看太阳)(一)导入1.投影出示两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遮挡物、球形、会运动、(画箭头)、并用3幅图画出日食刚开始时、全遮住时、快结束时的图片。

3.猜一猜,这个遮挡物是什么?有什么理由?4.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图片,这是太阳系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还有哪些星球可能会遮挡住太阳,为什么你只猜这几个星球?(二)探究1.那么发生日食的时候,到底是谁遮挡住了太阳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

你觉得这个模拟实验需要哪些材料?2.材料准备齐了,那么如何做这个实验呢?,在设计模拟实验前,我们先要了解他们在宇宙中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播放幻灯片动画。

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这个实验怎么做。

(1)、水星怎么转?拿着一个球围绕太阳转,在哪个位置呢?为什么不放在外面去?我们作为地球上的观察者又应该怎么做呢?(2)、金星公转实验怎么做?(3)、那么月球呢?是不是也和刚才的一样?应该怎么做呢?老师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人做地球,另一人拿着月球围绕他公转。

最新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修改精编版

最新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修改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修改精编版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从而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成因及相关知识。

2、培养同学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同学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态度,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炽灯泡、乒乓球、三球仪、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日食和月食的知识。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影子?2、我们居住在北半球,看太阳和月亮时应该面向哪个方向?3、在地球上看,太阳的右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月亮的左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一、设疑导入:谈话:同学们,2009年7月22日,咱们这个地区发生了一种天文现象日食,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板书:日食)谁来说说你当时看到的日食的情景好吗?看来你们没有观察过,或者忘记了日食的情景了。

当时,老师拍了两幅日食的照片,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7月22日拍摄的日食照片看到关于日食的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8课,日食和月食(板书课题:18、日食和月食)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日食的成因1、同学们看教科书P51,这是日食形成过程的图片。

为了方便教学,我把这些图片放在了课件上,请同学们看黑板(示课件:日食形成过程部分图片)2、关于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①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②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最有道理?小组间互相说说。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学生对这两种现象的认识可能来源于一些神话传说,诸如中国的天狗吃月亮,也可能来源于生活中的日食现象。

本课在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揭开宇宙天体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保持和发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猜想相比较,并用多种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探究日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课件,圆纸片,手电筒,垒球,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1 / 4〔设计意图:由欣赏图片激活学生大脑中对日食已有的意识,产生想要探究的欲望。

〕这是什么现象?(学生会猜到是日食)关于日食现象你最想知道什么?(从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问题中选定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么多,这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究学习,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究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一)课件播放日食发生过程并提问:(播放视频日食 1) 1.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分析黑影的特点,圆、黑、自西向东运动、在地球跟太阳之间等,进行猜测)2. 发生日食时,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学生猜测月球)谈话:咱们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那么月球又是怎样挡住太阳的光而形成日食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做模拟实验探究一下吧。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18、日食和月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方面: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课件、录像资料、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设疑激趣:同学们,在民间有一种“天狗吃月”的说法,这种现象在科学领域里叫什么现象?月亮有圆缺变化,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这叫什么现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播放给大家看,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完后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日食是怎样形成的1、提出问题:关于日食,你想知道什么?2、猜一猜:你认为日食的形成与什么有关?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学生猜测后,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日食的资料。

3、播放日食课件,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4篇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4篇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4篇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篇1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局部。

日食和月食,是同学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同学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同学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和了同学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同学们从现象到实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同学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和"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定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局部内容是同学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资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局部。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同学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而教材对月食局部的光学传达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置,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同学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身总结月食发生的原因。

这种说课稿,既体现了同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同学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同学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同学认识日食的成因。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模板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针对学生求知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

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日食和月食》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实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同学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而教材对月食局部的光学传达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置,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身总结月食发生的原因。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笼统,而同学由于年龄的特点,笼统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议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笼统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引导同学模仿课件自身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猜测出是月食现象)月食是如何形成的,请以小组为单位猜讨论、探究。
结合实验单的教学过程:1.学生根据实验单分组独立自主探究实验,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用圆片摆出形成月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并让小组代表交流月食的形成原因。3.结合视频验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思考三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播放视频月食)4.总结:看科学家们总结的月食形成原因(课件出示月食成因)5.关于月食还有一段小资料需要同学们了解(课件出示月食资料)
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么多,这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究学习,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究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
(一)课件播放日食发生过程并提问:(播放视频日食1)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分析黑影的特点,圆、黑、自西向东运动、在地球跟太阳之间等,进行猜测)
2.发生日食时,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学生猜测月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猜想相比较,并用多种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探究日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结合实验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亲历探究过程,及时加上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在什么情况下“月亮”会遮挡住射向地球的“阳光”,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并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把空间认识转化为平面上的认识,也是学生思
3
维的一种提升。〕
三、推想月食的成因
谈话:白天有日食这一自然现象,晚上也会发生另一种现象。(学生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在学生学习了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后,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探究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对太阳系运行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观察日食形成图片,获得日食发生时的事实资料,让学生猜想日食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日食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依据探究日食的方法自行探究月食的成因。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找寻近年在我国可以看见的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日期,进而进行实际观测。

本课学习的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模拟实验效果明显,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等知识,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

部分学生甚至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月食甚至日食,接受过相关内容的培训,能够对日月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修改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修改

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从而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成因及相关知识。

2、培养同学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同学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态度,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炽灯泡、乒乓球、三球仪、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日食和月食的知识。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影子?2、我们居住在北半球,看太阳和月亮时应该面向哪个方向?3、在地球上看,太阳的右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月亮的左边应该是太阳的东边还是西边?一、设疑导入:谈话:同学们,___年7月22日,咱们这个地区发生了一种天文现象日食,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板书:日食)谁来说说你当时看到的日食的情景好吗?看来你们没有观察过,或者忘记了日食的情景了。

当时,老师拍了两幅日食的照片,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7月22日拍摄的日食照片看到关于日食的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8课,日食和月食(板书课题:18、日食和月食)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日食的成因1、同学们看教科书P51,这是日食形成过程的图片。

为了方便教学,我把这些图片放在了课件上,请同学们看黑板(示课件:日食形成过程部分图片)2、关于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①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②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最有道理?小组间互相说说。

3、如果说日食发生时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可能是哪个天体呢?请同学们讨论这几个问题:出示课件:4、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伙伴一起说一说。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本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揭开宇宙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保持和发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能力目标: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

2、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研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3、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设疑激趣: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东岸,两大部落发生了历时5年的战争。

古代天文学家泰勒斯非常痛恨这场无谓的战争,决定用天文知识来消除战祸。

…… 5月28日,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了黑夜,休战后,太阳又慢慢地露出来,大地恢复了光明。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板书“日食”)月亮是不是也会发生这种现象?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本是月球公转时显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无法说明这些自然现象。

本课确实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式来熟悉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揭开宇宙隐秘的乐趣,养成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良好适应,维持和进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二、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那么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能力目标: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

2、通过实验取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讨进程,将研究结果与假设相较较。

3、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功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二、能够斗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方式。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必然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能够被人们熟悉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依照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预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看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进程一、熟悉日食发生的进程及特点。

设疑激趣: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东岸,两大部削发生了历时5年的战争。

古代天文学家泰勒斯超级痛恨这场无谓的战争,决定用天文知识来排除战祸。

…… 5月28日,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马上变成了黑夜,休战后,太阳又慢慢地露出来,大地恢复了光明。

同窗们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板书“日食”)月亮是不是也会发生这种现象?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咱们一路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18《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本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揭开宇宙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保持和发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

2、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研究结果与
假设相比较。

3、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

(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

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

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

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2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

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

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设计:
日食和月食
1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2日食形成示意图,点击看图日食形成示意图.lnk
3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
条直线上4、月食形成示意图,点击看图月食形成示意图.lnk
教学后记:
本课我通过两点达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看日食、月食录像,进行分析,再进大胆的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论证——将探究结果与假设比较——了解日食、月食成因。

2、引导学生画日食、月食示意图,了解齐成因。

同时,在实验过程和探究过程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