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研究文献综述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精)
面对农民大规模流入城市务工 , 保障其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目前 , 国家“两为主”政策已在各地得到深入贯彻 ,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 (以下简称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这一大背景下 , 农民工子女是否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为此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 2007 年 9 - 10 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成都、郑州、顺德、义乌、沈阳、石家庄、乌鲁木齐 12 个城市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典型调研 , 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 12 个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一农民工子女的规模与结构1. 农民工子女数量庞大2. 农民工子女在中等规模城市递增态势明显3. 大部分城市均存在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农民工子女数量的递增 , 伴随而来的是当地各类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快速发展。
4. 农民工子女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5. 城市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比例较(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与管理状况1. 中央提出的“两为主”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根据中央提出的“两为主”政策精神 , 各地均结合实际 , 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的政策。
除广州、顺德、石家庄 (没有专门出台政策文件 , 具体工作均参照本省转发国务院文件精神执行外 , 其他 9 个城市还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 均提出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实行“一视同仁”原则 , 并对学习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给予特殊的帮助。
2. 城市公办学校均设置了一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标准3. 有一半的城市明确提出公办学校免收借读费4. C 类城市近两年农民工子女入学人数增加显著5. 有 4 个城市明确提出应按学生实际人数向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拨付生均公用经费6.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水平和待遇较低7.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条件较差8.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对教学设备的经费投入较少(三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现状通过调研发现 ,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不大 , 而且他们在整体学习状况上要好于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农村有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巨大变化。
务农之余,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本文主要介绍农民工的概念,分析当前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国家对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解决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11年4月,已有人口13亿多,其中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农村地区约占700万人左右,每年约有100多万的民工流动大军流入城市汇成城市庞大的民工阶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贡献了巨大力量,但这些“新市民”还没有真正被城市所接纳。
因此,本文试就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面临的各种问题作粗浅探讨。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特点1.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2.农民工的特点。
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小,虽然近几年农民工年龄略有增加的趋势,但农民工流动就业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性别结果以男性为主。
文化和技能素质偏低。
从文化程度看,外出农民工大多为小学或是初中文化程度,小部分具备中专、高中的文化程度,也有少数为文盲,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
从技能上看,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不具备专业技能。
以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为主。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区域治理LIVELIHOOD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佛山市为例湘潭大学碧泉书院 陈燕霞摘要:进入新时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始终在增长,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更多地跟随父母迁往城市,而由此引起的各种问题如教育问题、城市融入问题等,也成为了社会治理过程的重要内容。
佛山市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个群体的城市融入。
面对城市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责任主体保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权利,加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笔者通过“小候鸟”社区项目,对随迁子女、外来务工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了解佛山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生活、学习状态及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中图分类号:D5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9-0275-0003新时期,改革进程迅速,农民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农民工总数为29077万,比上年增加241万,增长0.8%。
外出务工人员17425万,增长0.9%。
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因素影响,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并不尽如人意,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让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关乎着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也是未来关乎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问题。
一、研究的背景及概念界定(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农民工群体。
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底佛山市常住人口为815.86万,比2018年增加25.29万,增长3.25%。
农民工是佛山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这些农民工的迁移不同于以往的个人迁移。
近年来,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从全家移民过来的。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的影响,加上文化习惯的差异,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临着如教育融入、文化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对其个人发展和身心都造成许多影响。
《202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_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范文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_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篇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_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孩子由于家庭背景、地域差异等因素,在融入城市教育体系中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以发展主义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涉及教育公平、社会融合、人口流动等多个领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发展主义的视角来看,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因此,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社会融合度、推动人口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本文以发展主义为研究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框架:以发展主义为指导,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现状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学生心理状况等方面。
3. 问题剖析:针对现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原因,包括政策制度、教育资源、文化差异等方面。
4. 解决路径: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融入和发展。
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难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教育体系中面临诸多困难。
五、问题分析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本文从政策制度、教育资源、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政策制度方面存在不足,如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等未能充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存在不足和空白之处。
本文将从流动儿童的概念、现状、教育、健康和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他们常常需要随父母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
研究流动儿童问题对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如教育公平、社会融入等。
本文将综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文献综述1、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现状流动儿童是指因父母工作原因而在城市暂居或流动的儿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4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约1800万人。
这些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地区,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面临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挑战。
2、流动儿童的教育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
研究显示,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入学率较高,但他们在城市的就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流动儿童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
3、流动儿童的健康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由于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流动儿童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加强健康教育、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等。
4、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和排斥。
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往往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行动情境: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分析
行动情境: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工是指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是农村家庭的成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民工迁徙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家庭化迁移现象也逐渐凸显。
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是指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其家庭成员也跟随迁移至城市的现象。
这种迁移模式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研究。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亲情、责任和支持。
当农民工将家庭带入城市后,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教育、医疗、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困境。
如何理解和应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现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IAD框架对乡城情境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为推动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乡城情境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现象的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乡城居民的融合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探索解决路径,助力实现乡城居民的良性互动与共赢发展。
2. 正文2.1 IAD框架简介IAD框架是一种关于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即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该框架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和艾丽诺·奥斯特龙(Elinor Ostrom)等学者共同提出的。
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体或群体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
共 享历史和经验 ,相互 获得对方 的记忆 、情感 、态度 ,最终
整合 于一个共 同 的文化生 活之 中” 。“ 融合 论”把 融合过 程 和 内容系统地划分经 济竞争 、政治冲突 、社会调节 和文 化融 合等四种社会互动形式 。
境 ,不应该 只着眼于农 民工子女 本身 ,而应该放 眼于针对农 民工子女群体 的整个社会环境 ,包括 家庭 、社会 、教育 以及 农民 工子女 自身等四个 因素。 【 关键词 】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困境
从2 0世纪 8 O年代 初 开始 ,随着 我 国改 革开 放 以来 经 济社会 的持 续发 展 ,特 别是工 业化 和城 市化进 程 的不 断推 进 ,全 国范 围的人 口流动这一显性社会 现象越发 普遍 ,而这 当中则 以从农村涌人城市 、西部流入东部为 主。国家统计 局 局 长 马建 堂在全 国第六 次人 口普查 发布 会上 回答记 者 问时 曾指 出 : “ 更 多的人 口从 内陆西部往 东部发 达地 区迁 移 、流 动” ; 据第六 次全 国人 口普查结果 显示 ,我 国居住地 与户 口 登记地所在 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 口登记 地半年以上的人 口为 2 6 1 3 9 万人 , 也就是说 , 我 国现有流动人 口已超过 2 . 6 亿, 接近全 国总人 E l 的1 , 5 ,与 2 0 0 0 年我 国第五次人 口 普 查相 比 较增 长 8 1 . 0 3 %; 2 0 1 3 年8 月国家教 育部公布 的 《 2 0 1 2 年全 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显示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中进城 务工人员 随迁 子女共 1 3 9 3 . 8 7万人。其 中,在 小学就 读1 0 3 5 . 5 4 万人 , 在初 中就读 3 5 8 . 3 3 万人。这就说明有 1 0 0 0 万左 右的农 民工 随迁子女 随着其父母 来到 了东部 发达地 区 , 而上海市则首 当其冲 。 农 民工 ,是我 国的特有 名词 ,是指 在本 地 乡镇 企 业或 者进入城镇务工 的农业 户 口人 员 ,而其子女则被称为 “ 农 民 工子女 ” 。农 民工子女主要分为 “ 留守子女 ”与 “ 随迁 子女 ” 工 城市融人问题研究 的重要理 论背景 。最早的社会融入研究 是从西方社会融合理 论开始的 ,用来理解和解释西方移 民在 社 会的经济成就 、行 为适 应 、文化融合 、身份认 同的过程 和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文献综述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乡村地区大量的农民工已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中去谋生,而他们的孩子就成为“进城农民工子女”(migrant children of farmers and migrant workers,简称MCFW)。
他们与其他城市孩子相比,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他们面对着许多心理困难,有些感情上的困惑,适应困难,以及担心家人的健康等。
这类孩子在成长中受到两个不同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以及表现问题。
为了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本文从政策、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关系、发展、保护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文献,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处理等。
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政策的研究文献,指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受到政策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民进城扶助政策、扩大城乡社会保险入户等政策可以为MCFW提供支持。
受到政策扶持,MCFW 的成长环境得到改善,他们的心理受到正面影响。
其次,本文综述了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文献,指出MCFW的心理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有歧视、社会心态、语言、宗教、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MCFW在心理上产生隔离感,缺乏自信,自卑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再次,本文综述了有关教育和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关系的研究文献,指出MCFW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习困难、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均衡、社会地位的缺失和家庭和社会团体关系的不和谐。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MCFW心理不成熟,社会融入受限,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最后,本文综述了有关MCFW发展、保护的研究文献,指出城市和农村的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措施有许多,包括让他们重新返乡发展、建立保护环境、为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及他们家庭经济收入等。
这些对MCFW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问题逐渐凸显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融入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福祉,也对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就业歧视、社会保障缺失、社会交往受限等。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了显著的代际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职业期望、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揭示两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本研究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理解和关注,推动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和谐融合。
2、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工群体也在发生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这种代际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具体而言,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哪些具体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等。
这些代际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制度性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还是个人因素?如何促进农民工的更好融入?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如何共同努力,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融入环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创造更好的条件。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孩子由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不高、心理适应困难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揭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迁移到城市。
然而,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等因素,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一些城市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导致部分孩子只能就读于条件较差的学校,甚至无法接受教育。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随迁子女多来自农村地区,他们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城市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农村有所不同,使得他们在适应城市教育环境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些城市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再次,教育公平性问题突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教育方面与城市本地孩子相比,往往面临着更多的不公平待遇。
一些学校存在对随迁子女的歧视现象,如分班不公、待遇不公等,使得他们的教育机会受到限制。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保障他们的教育权益。
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探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多重因素交织、深层次矛盾凸显的结果。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面临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状况,探究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为改善他们的教育情况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父母和老师,收集他们对子女教育情况的认知与看法。
实地访谈则是选择了几个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常去的学校,与学校的教师、校长以及一些随迁子女进行深入交流和观察。
三、调研结果1. 学校条件不足调研中发现,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所就读的学校往往条件较差。
学校缺乏现代化设施,教学环境拥挤,教学资源匮乏,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教育资源不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少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只能就读于城郊的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他们面临着与城市学校相比的教育差距。
3. 家庭支持不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父母往往忙于工作,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和关注。
在调研中,大部分父母表示他们无法亲自照顾子女的学习情况,这导致了孩子教育的疏漏。
4. 心理压力较大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种种压力。
他们身处陌生的环境中,缺乏依靠和安全感。
一些随迁子女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如适应困难、焦虑和孤独感。
四、调研启示针对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状况。
1. 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的投入,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质量,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2. 增加教育资源的分配应优先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培训、教材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 加强家庭教育和支持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一些适合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家长的培训和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教育支持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和照顾孩子的成长。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述评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述评毛丰付;卢晓燕;白云浩【摘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是影响农民工迁居的关键环节.从农民工迁移定居的基本事实、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农民工定居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文献回顾表明,进城农民工中近四成定居城市意愿强烈,三成左右在定居与返乡之间摇摆;定居意愿研究呈现多学科交融态势,Logistics类回归分析是主要定性分析工具;影响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因素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制度、心理等诸多方面,其中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在逐渐上升.采用纵向面板数据,提高全国代表性城市调查数据利用效率,多角度引进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家庭为主要分析单元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7)005【总页数】8页(P21-28)【关键词】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定居意愿【作者】毛丰付;卢晓燕;白云浩【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6“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类特殊的、身份与实际职业相悖离的社会群体[1]。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史,进城农民身份与职业背离的“半城市化”都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2]107。
早期工业化国家由于人口在乡城间转移无制度障碍,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留城定居并未被分割成两部分,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物质条件改善相对容易,而社会心理方面的隔阂消除则经历了较长的时间[3]。
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则表现为物质上大城市外围非法棚户区的聚居,精神上贫困文化的形成,以及制度和心理上与主流社会的疏离[4-5]。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社会保障以及文化认同方面的差异,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被界定为城市居民,不仅在物质条件上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在心理上也对城市产生疏离感,无法有效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中[6]。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综述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综述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村劳动者。
他们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在城市中的融入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概念和意义农民工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融合的程度。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旨在探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权益和社会参与程度,以及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等多个层面。
个体因素包括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和社会网络等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家庭背景、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涉及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态度、城市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服务资源等方面。
制度政策因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程度。
目前,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研究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和就业问题,探讨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工资待遇和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
一些研究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和文化适应问题,探讨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等方面。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问题,探讨他们在城市中的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境和需求。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问题,探讨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社会组织对农民工的帮助等方面。
针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干晟,石晓平(2007)根据在江西农村的两次走访问卷式的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农民及其官员和研究员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统计和研究材料以及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接近饱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制度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微观因素有: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拥有技能。
孙延旭(2009)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1)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获取能力和机会大小,并且内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决定了其迁移的愿望,在非农就业中获得的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也有很大关系,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非农就业的规模。
(2)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区域或者乡镇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越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数量越多。
(3)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4)人均耕地面积。
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和倾向。
(5)农业投资比重。
农业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寡富,从而使得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发生变化。
(6)距离。
距离非农产业聚集地县城的远近,影响着非农就业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多少,因此,距离县城的远近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7)城镇登记失业率。
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指标中,城镇失业率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力的就业机会,也影响其是否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决策。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摘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工自身条件限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在城市适应过程中面临着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等问题。
文章描述分析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政府、社会和农民工个人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在农民工研究中广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
本文把新生代农民工量化为出生在1980年代之后的一代人。
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不同于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他们积极改变自己以期待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
但来自城市各方面的社会排斥却使他们仍处于城市的边缘,生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夹层中。
在这滚滚的人潮当中,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女性,而且流动人口中女性劳动力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男性。
女性农民工在城市承受着来自性别和阶层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女性农民工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层面来研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一)经济适应虽然对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来说,赚钱已经不是她们进城务工的首要目的,但是找到一份工作并获得经济收入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基础。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获取第一份工作主要靠亲戚、老乡介绍,这种初级关系网络同质性强。
由于女性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通常在脏、累、险的行业就业。
但是在第二份工作或现有工作的获得过程中,业缘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途径,很多打工妹依靠在以前工厂里结成的人际关系网跳槽到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较好的工厂。
尽管大部分女性青年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留下来工作,却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如果请假扣除当月全勤工资,加班加点不给加班费、工作压力大、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等。
关于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2010级在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陈敏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城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并且呈现由“农民工单身进城务工”向“举家迁城务工”转变的趋势。
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家庭化,使得大量儿童跟随父母进城。
受城乡户籍二元制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低收入高学费、农民工流动性强等因素影响,造成了进城务工工子女失学、义务教育边缘化和教育平等权缺失。
保障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权,日益引起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城中教育领域的新课题。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一些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笔者以“进城务工子女”、“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等作为关键词,在山师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书籍7本,论文2208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及义务教育法制公平研究》①(祁雪瑞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8),从农民工的身份性、社会资源的公平性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做了阐述,呼吁社会关注、重视并保护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以期促进教育公平。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12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②(田慧生,吴霓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9.12 ),该书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郑州、乌鲁木齐、无锡、沈阳、石家庄、顺德、义乌等12个大中型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进行调研,研究了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和政府部门落实相关政策的情况,还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心理发展、成长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③(中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课题组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0.03),该书描述了中国流动儿童的特点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在分析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随迁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教育政策的执行,并基于“教育政策的执行”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教育资源整合:广州市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如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为农 民工随迁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社会参与:广州市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如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 同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教育支持。
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 家庭教育观念淡薄,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缺乏家庭教育支持 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影响子女教育效果
04
问题成因分析
制度性障碍
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
教育政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民工子女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存在困难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难以得 到有效解决
03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 育现状
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差距大 教育质量差异:城市学校教育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学校 家庭教育缺失: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社会支持不足: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不足
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差距大
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交流、实践等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生活习惯。
家校共育的意义: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 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06
案例研究--以广州 市为例
广州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现状
广州市的政策与实践创新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积分入学”、“随迁子女教育保障”等,为农民工随 迁子女提供教育保障。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综述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综述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中以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村居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往往存在融入城市社会的困难,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居住、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较为艰苦。
因此,近年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就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启示和不足。
农民工城市融入是指在城市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包括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等方面。
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程度与其在城市生活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感受相关,是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1.结构性因素。
来源地的区域差异、常住地的区域差异、文化差异和阶级差异等结构性因素会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程度。
2.非结构性因素。
农民工自身的个人特征,例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和职业技能等,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3.制度性因素。
城市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融入程度的因素。
1.经济融入研究。
经济融入是指农民工创造价值和通过城市获得收入的过程。
近年来,经济融入研究成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的热点之一。
2.社会融入研究。
社会融合是指农民工在城市中建立社会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
社会融入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安全感。
3.文化融入研究。
文化融入是指农民工在城市中接受和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
文化融合可以减少文化冲突,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
1.优化城市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培训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加强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提高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重要手段。
应当优化城市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3.加强社会融合。
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五、结论通过对现有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城市融入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进程,需要综合考虑制度性、非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
【A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及完善对策分析报告(附问卷)10000字(论文)】
A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及完善对策分析报告目录一、研究背景意义 (2)(-)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2)二、随迁子女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3)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调查 (5)(-)A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现状调查 (5)1.问卷设计 (5)2.调查过程 (5)三、A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1.家庭教育的教育支持不够 (7)2.学生自身理解能力落后 (9)四、A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1)(-)提升农民工家庭生活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改变农民工教养方式 ............................................. H3.提高家庭对教育的资金投入 (12)(二)增强随迁子女学习兴趣 (13)结论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一、研究背景意义(-)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进城务工人员进入教育系统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正逐渐成为校园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专门为接收外来随迁子女的公立学校,如何办好合适的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陪同工人进入城市的随迁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被称为“流动人口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的概念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概念不仅限制了工人的身份,而且客观地对待了随迁儿童与留守儿童的身份。
这项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指的是那些离开农村地区,搬到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家人,但还没有得到城市户口,在6到15岁之间必须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且与父母一同住在工作所在地。
加速工业化进程,将发展重点转向城市,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农民不断向城市迁移。
2013年,外来务工农民总数达到2.7亿,移迁儿童特别教育群体也在增加。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关于民工潮的研究,人们往往从经济的视角看得较多,因为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与对城市的经济建设的作用是显见的。
其实,从文化与社会的视角研究农民工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也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更是指个人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转变过程。
研究进城农民工的适应问题,不仅是民工潮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对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相关涵义什么是适应。
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cheider.g)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变化。
”(注:goldscheider.g.urbanmigrantsindevelopingnations.westviewpress,xx.)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
同样源于进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对他们来说,城市经历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节,从而顺应他们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
《社会学百科辞典》中没有适应这一条目,有与之接近的“调适”、“同化”两词:“即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或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
经过调适,产生彼此和谐的关系。
人们可以通过调适,即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注: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xx年版,第12页。
)“同化”指“具有不同性质的人、集团或民族接触以后,融合成新的文化单位的过程。
……同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同化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但不会触动社会根本制度”(注: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xx年版,第1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 桑
摘 要:不断加 快的城 市化进程不仅带动 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大批农 民从农村进入城 市 ,形成 了浩瀚 的农民工 大军,其 子女的城 市融 入 问题也引起 了学界 的关注。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归属感 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 的不 断深人 ,在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中 ,产业结 构的升级 带动 了就业结构 的调整 , 大量富余劳动力由农村 涌人城市 ,从第一产业流人第二 、第 三产业 ,形 成 了蔚为壮观的农 民工大军 。截至 2 0 1 4年 底 ,我 国农 民工数量 逾 2 .5 亿 。进城务工的农 民 日益成为 一个规 模 巨大 、不 容忽视 的特 殊社 会群 体 。作为推动社会产业结 构调整 和优化 的生力军 ,在其不断 为社会经济 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 也经 历着城市融人 的困境与身份认 同的困惑 ,他 们从农村进人到城市的过 程中,在经济生产方式 、思想价值 观念 、生活 行为模式 、心理归属感等方面都 面I 临着新 的选择 。 进入 2 1 世纪开始 , 农 民工同胞不 再单独背井 离乡 ,而 是带着 家人 和子女进城谋职 ,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呈现 出举家迁徙 的特 征。 日趋明显 的社会分层加剧了农民工同胞被边缘化 和被歧视化的弱势处 境 ,跟随父 母进城 的农 民工子女延续了这种 弱势地位 。农 民工子女被人 为地赋予 了 种后天标签,就户籍而畜, 他们仍然是农村孩子 , 就生活地域而言 , 他们 是城市孩子。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孩子经历了更多的城市生活 ,比纯粹 的城 市孩子缺少了更多的城市依赖感和归属感 ,属予非城非乡的边缘人,很难完 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 期 ,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社会和谐。 国外研究现状 从 国际上看 ,对 移 民 ( 包括 移 民二代 )的 文化认 同、身份认 同等 方面早 已进行 了颇多 的研究 ,通过外文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归纳 了以下
( 二 ) 加 强社 会 服 务 支持
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人所能感知 的社会服务支持与其情感 上的满足 感是成正 比的。社会支持将会对青年移 民 ( i m m i g r a n t y o u t h )尤 为重要 。 因为通常来说在人 口流动 的过程 中,移民们 往往 会生 活在各 种压 力之 下 ,也很易于陷入社会弱势群体 之中 , 此 时,高层次的社会 支持定会对 这些在生 活 中面 临种 种 困境 的青 年 移 民起 到帮 助 ( S h o r t &J o h n s t o n , 1 9 9 7; T h o i t s ,1 9 9 5 ) 。基本的公共服 务的提供 ,这 样可 以有 效抵 消因为 家庭背景 ( 如贫穷 、教育水 平欠 佳等 ) 导致 的冲 突,从 而全 面提 升青 年移 民一带 的心理幸福感 。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 国内,该领域研究 已有十多年之久 , 学者们对农 民工子女 的城市 适应情况进行 了实证或理论的探讨 ,可以将近年来所取 得研究成果归纳
( 三 ) 农 民 工 子 女 融入 城 市 的权 益保 障机 制 研 究
一
、
三个 方 面 : ( 一 ) 农 民工 概 念 的 界 定
农 民工 , 作 为具有 中国特色 的概念 ,在国外没有专门对此概念 的界 定。但 国外也存在着跟农 民 相似 的群体 ,如移 民,移 民二代 等等。美 国学者斯沃茨认 为,移 民或农 民工 ,只是有着共同生活经验 的人的集合 体 ,而不是 真正的社会群 体 ,是存在 于纸上 的群体。故我 们可 以看出 , 所谓 “ 纸上群体 ”是一种标签化 的身 份群 体 ,而其 内部 缺乏 有机 的社 会生活联系和凝聚力 。仅仅在经济社会地位意义上具有相似性 。
为 以 下 三个 方 面 : ( 一 ) 农 民工 子 女 融 入 城 市 的 心 理 适 应研 究 目前 部 分 学 者 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出发 ,分 析 进 城 务 工 人 员 子 女 的
我 国学者李明华指 出,欧美国家在对待移民二代相关权益保 障的政 策 。我 国应参考 国外的经验 ,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 问题 ,政府所 采取 的一 系列权益保障政策 。其中 ,研究最多的就是要改革与户籍制度 紧密 相关 的各种制度和解决农 民_ T子女的就地就学问题。有学者总结 了农 民 工 子女城市融人 的对策 :完善 国家 的法规政 策 ,保障儿 童的基本权 利 、 要强 化学校管理 ,丰富儿童学校生活是推行寄宿制管理 ;要加强 父母关 爱, 填补儿 童情感空缺 ;解决农 民工市 民待遇 ,实现公平教 育,早 日落 实异地孩 了上学 的特殊政策 ;整合社会一切资源 ,帮助减轻农 民工 了女 的劳动负担 , 并对他们 的安全提供保障措施 ;加强社T 队伍 建设 ,通过 建立 “ 家庭一学校一 同辈群体 ”一 体化 的互补 模式 ,使 他们 能够 较快 的适应城市环境 ( 宋蓓 ,2 0 0 6年) 总之 ,国内关于农 民工子女城市融人的研究取得 了一 定的成果 ,但 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一是 、对 农 民工 子 女 的现 状 的调 查 与 分 析 多 ,而 缺 少 对现状的深度分析 , 尤其 理论性 的分析 ,从社会学 的视角研 究多 ,而缺 少其他学科的研究与和分析 ,同时理论 与实践 的联 系较少。二是 、农 民 工子女的城市社会 融合 问题 ,不仅仅是教育 问题 ,而是社会 分层的宏观 问题 。涉及到政府的社 会治理创新 和城市管理创新 ,基本社 会保障制度 等方面。三是 ,衡量融入城市生活的标 准较少 ,缺乏可操作 化的衡量进 城农 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的指标体系研 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一
环境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 , 农 民_ 【 子女是社会 中灵活 的个 体 ,其身份认 同是流动的 、不断建构和解 构的 ,这种 身份认 同处在形成 和变 化过程 中
( 石 长 慧 ,2 0 1 0年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 )农 民 工子 女 融入 城 市的 制 度 性 障 碍 研 究 史柏年认为 ( 2 0 0 5 ) ,在我国阻碍农 民_ T 子女城 市生活适 应的非制 度性因素主要为两个 方面 :一 是 、市 民对农 民工 及其 子女 的歧 视与偏 见 ;二是 、农民下子女与城市同龄 儿童在 生活条件 、生 活习惯 、行 为方 式 、乃至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处 于边缘化 的农 民工子女 ,其 人格也表现 出矛盾的边缘性特 征和 孤独 自卑 、落 差 、逆反 和不 满 的心理 。 目前 为 止 ,我 国尚无保护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 权专 门的法 律法规 ,制度性 障 碍主要有 四个方面 :城 市管理 制度 的落后 以及社 会公 共服 务供 给 的不 足 ;城市财政无法让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 童 “ 同城待遇 ” ;户籍制 度的 城 乡身份导致人学权利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