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复习全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1888dc0e45c3b3566ec8b74.png)
公开传播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前提。要把公开透明和有效管理统一起来
第二章新闻真实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准确地报道事实,向人民群众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最新发生变动的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1943年9月《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一是指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异事。二是指报纸。三是指新闻事业。四是指新闻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本质上发展趋势:在真实、准确报道的基础上,要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要求不仅停留在事实表面认识还要善于通过事实的表象挖掘事实的本质,揭示事实与事实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真实性。要求不仅要有老实态度,还要有深入观察问题的方法。
客观事实可分为: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二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事实的特点: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于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原因:事实的无限性、报道的有限性
新闻事实是报道者根据客观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人们的关注程度和自己的报道意图,通过对一般事实的不断筛选。比较和取舍而选用的事实,它通常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认识和评价。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ccd9ac3186bceb19e8bb81.png)
新闻学概论资料整理【名词解释】1、新闻:A.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B.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2、信息的定义:A.广义信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B.一般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C.狭义信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
5、舆论:A.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B.特点: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6、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局限于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递信息,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7、新闻事业:是新闻事件采集、生产、传播以及管理机构的总称,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8、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必须的材料。
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9、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要求:A.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B.要求报道尽可能地准确,叙述尽可能地量化。
10、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
它和人们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谈资。
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
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散文笔法)。
新闻学概论 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45af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3.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影响。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的领域,如新闻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律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这门学科。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新闻是指那些关于社会事件和现象的信息,它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公共性和传播性等特征。
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美国新闻学家戴维·麦克奎尔认为,新闻是“那些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事情”。
而英国新闻学家莱斯利·斯蒂芬则认为,新闻是“那些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事实和观点”。
二、新闻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新闻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如客观公正、真实准确、负责任等。
此外,新闻媒体还应该尊重个人隐私、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
新闻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是新闻媒体与公众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新闻的传播过程和影响机制。
其中,传播过程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发布等环节;影响机制包括新闻对公众意识形态、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等。
在新闻传播理论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模型,如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媒介效应理论等。
四、新闻法律和新闻伦理新闻法律是指规范新闻媒体行为的法律法规。
它主要包括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新闻侵权等方面的内容。
新闻法律的制定旨在保护新闻媒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与新闻法律相伴而生的是新闻伦理,它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新闻伦理的核心是客观公正、真实准确、负责任等。
五、新闻学的发展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闻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另一方面,虚假新闻和信息泛滥成灾,给新闻的可信度带来了挑战。
因此,新闻学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研究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新闻学概述复习大纲
![新闻学概述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a601a779563c1ec5da71ce.png)
2、新闻敏感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 快捷:就是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
发生的最新变化。 准确:就是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
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灵活:就是能随时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变化
调整思路,从事物细微的“风吹草动”中敏 锐地推断出事物潜在的重大变化。
Your company slogan
二、新闻的本源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要求: 第一,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
有决定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中所发生的 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第二,客观事实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 存在,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消失, 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 第三,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 的,是第二性的。 第四,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被事实所决定。
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 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
社会意义。 显著性。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
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 注。
Your co理上与接受 者十分接近,自然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趣味性。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
Your company slogan
二、新闻的真实性
1、“新闻真实”的意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本质的要求。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也是新闻
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闻
事业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Your company slogan
2、新闻真实的要求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二章 新闻与传播
重点掌握: 新闻的倾向性 新闻价值 新闻敏感
Your company slogan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08bb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c.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新闻学:是一门以研究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新闻学的研究对象)2.广义新闻学的基本内容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可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3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个案研究法,检验某一个受研究客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特征的方法。
B、比较研究法,将已有的新闻资料和新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可分纵向、横向。
综合式比较。
C、调查研究法,以少数的访问调查面获得多数人态度资料的一种方法。
D、内容分析法,以语言方式表述转换为以数量方式表述。
步骤为:选取样本、内容分类、内容编码、统计资料。
4、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及其思想A、《新闻学大纲》徐宝璜1922出版B、《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1923出版C、《中国报学史》戈公振1927出版第二章新闻1、概念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迅速越快越好。
尽可能准确、尽可能地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多属延缓性新闻,但它讲究写作技巧,必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要有明确时间。
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很难有明确时间。
2、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迅速3、认识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定义一:新闻史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表达出新闻的实质)现在定义:随社会的发展,新近事实变动或正在发生的信息4、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地区别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521327a5e9856a56126068.png)
㈠新闻五类说▪事实说:1.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范长江2.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趣的事实——布莱尔▪报道说:1.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2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约斯特▪手段说: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芬▪信息说: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反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特㈡新闻的定义: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1公众——对象要素2事实——实体要素3知悉意义——功能要素4新近或正在发生——时间要素5陈述——形态要素㈢事象、事态▪事象是指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即每个最小时间单位出现的事实迹象。
任何一个事实都是多种事象的复合体,呈现出事象的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
▪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新闻事件)。
事态包括人态和物态。
人态指人的思想与活动状态,物态显示事象中各类物体、自然环境及其景象,事态则是人与人并借助物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事件变动。
新闻要素: 指新闻的构件,即可以证实事实存在的基本因素,五个W和一个H:1.主体——谁、什么(事实运动的主导者)2.时空——何时、何地(展示主体与环境关系)3 原因(展示因果关系,认识新闻意义)新闻以事态链让人获得感性层面,以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让人把握事实的悟性层面㈣硬事实与软事实:硬事实是新闻中时空界限清晰,不能任意改变的事实,也称固态事实。
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称为硬新闻。
软事实是新闻中难以确定具体时空界限、表达情态或意态的事实。
情态事实表现为现场气氛和人们的情感;意态事实表现为新闻中的议论。
软事实较多的新闻,称软新闻。
㈤新闻的属性2.新闻区别于社会其他意识、由新闻事实与新闻形式所构成的特性,表现为事实转化为新闻后出现的特质。
3.新闻具有双层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1多重空间性:任何新闻实体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都受四维空间的制约(具体方位、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具体时间)2相对性:指事实的新闻性是相对的,新闻事实的知悉意义、新与旧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新闻,在另一条件下不是新闻。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2e0331227916888586d725.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列宁)曾赞誉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3.早期的新闻学又称(报学)。
4.(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5.(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世界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1922年)出版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7.(1956年)美国新闻学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8.(《报刊的四种理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进入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11.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础是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时期(奠定)的。
新闻学概论复习
![新闻学概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f6bdaa069dc5022aaea00a4.png)
新闻学概论知识要点复习1、新闻事实:一般事实:是指没有获悉功能的事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大量地、每时每刻地发生,是处于自然状态或被受众所熟知的事物。
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指被记者选定的、带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片段性,包括现时事实、历史事实和未来事实。
新闻事实具有“未知性”,事实一旦为多数人所了解,就不再是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必须满足人类的知晓需求,给人提供可知悉的内容,“从来没有发生过”是判断这种需求性的重要标准。
2、新闻的属性:新闻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新闻的属性:是指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由新闻事实与新闻形式所构成的特性,表现为事实转化为新闻后呈现的特质。
新闻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般来讲,它的自然属性是指多重空间性和相对性;社会属性是指信息性、意识性、宣传性和舆论性。
新闻的自然属性:又称自身属性,是新闻内涵产生的自我结构上的特征。
(1)多重空间性:是指任何新闻都发生在多重时空中,是人类活动连绵不绝的结果,受四维空间的制约。
(2)新闻事实的相对性:即大量事实的新闻性都是相对的。
新闻事实的知悉意义、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的程度不同,将其相互比较都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一件事事实能否构成新闻,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绝对的。
新闻的社会属性:新闻是在社会中传播的,不仅同广大的受众心理相联系,而且一切重要的新闻都同各种政治集团、经济利益集团发生密切的关系,其属性超出了自身的规定性而打上社会烙印。
(1)意识性(2)信息性(3)宣传性(4)舆论性3、新闻失实的原因:(1)怀有某种动机,故意捏造事实,达到歪曲事物的目的。
(2)采访条件受限,非故意制造假新闻而出现失实。
(3)记者的专业作风不正,因草率匆忙而失实。
(4)记者编写新闻部及时,容易产生遗忘而失实。
(5)为追求新闻的意义、夸大事件的思想性,任意拔高事实而导致新闻失实。
(6)语言陈述不得体,对事实加大渲染或贬低,也容易导致失实。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d694634b35eefdc8d33348.png)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绪论第一节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
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
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
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
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
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cca2dd50e2524de5187edc.png)
绪论1、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新闻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2、文字是第二个。
3、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它标志新闻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4、1895年科赫教授在德国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闻研究所。
5、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
6、徐宝璜《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批新闻学著作。
第一章新闻和新闻学1、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
(广义的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
(狭义的定义)“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信息说”2、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什么是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新闻传播的信息和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本身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通过传播反映的新闻事实和现实原型是一致的。
(2)、事件性:事件↔事物(3)、新鲜性:新鲜性被称为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包括两层含义:一指时间上的新;二指内容上的新。
(4)、广泛关注性:即新闻能引起社会上多数人关注的规定性。
广泛关注性↔公开性3、新闻学的定义:新闻学是指研究新闻、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科学。
4、新闻与信息、宣传的关系:(1)、新闻与信息:相同点:都具有传播现象的一般属性。
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2、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物。
3、都讲究新鲜、真实和准确。
4、都是经过传播的现象。
相异点:1、信息的包含量比新闻大。
2、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3、新闻比信息更具时效性。
(2)、新闻与宣传:相同点:都是传播现象,都具有传播的一般性特征。
不同点:①出发点:受众了解信息↔宣传者输出观点②表现方法(即手段):叙实↔述理③时间观念:时新↔时宜④归宿(即结果):“受方晓其事”↔“传者扬其理”第二章新闻事业1、新闻事业的性质:阶级性、党性和党派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c3ab09c49649b6649d7470e.png)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世界新闻学的发展过程1、世界新闻学的萌芽时期(1)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2、世界新闻学的成熟时期(1)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
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2)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
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世界新闻学的发展时期(1)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2)被称为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美国学者施拉姆,他是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
二.中国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着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着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着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精品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8dbbf339b6648d7c1c74666.png)
、名词解释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
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 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三、简答题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著性(四)接近性(五)趣味性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
其次。
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
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四、论述题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7feca881c758f5f61f67e8.png)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世界新闻学的发展过程1、世界新闻学的萌芽时期(1)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2、世界新闻学的成熟时期(1)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
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2)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
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世界新闻学的发展时期(1)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2)被称为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美国学者施拉姆,他是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
二.中国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着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着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着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
新闻学概论复习
![新闻学概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1175f63195f312b3169a5c4.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一、名词解释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
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三、简答题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着性(四)接近性(五)趣味性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
其次。
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
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四、论述题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fc36ffc77da26925c5b079.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新闻报道: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
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3信息: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
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
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
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
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
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洗牌作弊法”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5广告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
它体现着公众利益。
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
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具体事实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概括事实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媒体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与“乱世飘萍”分别指谁?徐宝璜邵飘萍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谁说的?
《纽约太阳报》编辑室主任约翰•博加特
新闻的含义?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二、新闻史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
1、真实性
2、新鲜性(时效性或及时性)
3、公开性
新闻的”五W1H”分别是指什么?P18
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1H:如何(How)
新闻按照时间分类?新闻按照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
按时间分类: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
新闻价值标准要素?
新闻价值要素是指新闻事实自身具备传播价值的主要因素,也叫新闻价值标准,它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
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
2、扩缩性
3、组合性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5、相对性:信息主体
宣传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特点:1、目的性 2、社会性3、倾向性4、依附性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一)、新闻与宣传的相同点
1、共同理论基础
2、鲜明的政治性
3、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新闻与宣传的不同
1、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
2、传播内容不同
3、社会功能不同
4、传播要求不同
5、归宿点不同
6、传播方式不同
(三)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1、宣传与新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2、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3、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舆论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特点:1、公共性2、公开性3、急迫性4、广泛性5、评价性
新闻媒介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
1、反映并代表舆论
2、引发舆论
3、引导舆论
中国邸报?
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
内容:皇帝圣谕、官员任免考核、大臣奏折。
包含新闻
对象:皇亲国戚,政府官员。
非大众性
传播:有限派送。
非市场流通,自由买卖
人员:邸吏,无自己采写的新闻
作用:政府发布信息、宣传的工具。
——邸报是政府公报的始祖。
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纪统传》、《遐迩贯珍》在中文报刊上的地位。
无线电之父”是谁?
马克斯韦尔或麦克斯韦
新闻传媒的双重属性?
1、公共性
2、商业性
中国新闻传媒的性质?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创新与扩散理论的创始人及创新扩散的四个阶段?
创始人:[美] 埃弗雷特·罗杰斯
四个阶段:知晓(认知):获取有关信息
劝服(评价):形成个人态度
决策(行动):转化为行为
证实(确认):加强新决策
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
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
着陆”对新闻进行“娱乐化包装”。
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 1、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2、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3、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娱乐新闻:
简述新闻媒体的一般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四)传递知识,提供娱乐(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简述新闻传媒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受众的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业而产生、发展
新闻受众的特点(3个)
1、广泛性
2、混杂性
3、隐蔽性
世界五大通讯社?
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塔斯社
有“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 、“档案记录报”之称的报纸分别是?
《泰晤士报》、《纽约时报》
客观主义理论的两层内容?
1、客观性原则: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2、客观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
“公共新闻学之父”是谁?
罗森
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两个关键词分别是?
公共利益和民主
公共新闻学的本质是什么?
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传统
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5个)
新闻真实性、新闻指导性、新闻传媒的群众性、新闻媒体的战斗性、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5条)
①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②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③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④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⑤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沿着的道路发展。
为什么受众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受众需要是新闻媒体的生产动力
受众需要是新闻业改革的动力
受众是新闻业改革成果的鉴定者
受众是新闻竞争争夺的对象
简述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
①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②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③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④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⑤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沿着的道路发展。
简述中国新闻传媒业对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一、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位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二、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三、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四、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六、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P262-263)
1.时新性
2.重要性
3.接近性
4.显著性
5.趣味性.
新媒体的特征(P299)
1.分众性
2.互动性
3.复合性
互联网的基本特点(P288-289)
1.高度的开放性
2.互动性和个性化
3.丰富的信息资源
新闻失实?原因?危害?治理新闻失实的措施?
1.新闻失实分为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①非故意性失实是在采编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
②故意性失实是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事实。
这种失实,有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
2.危害:对群众和舆论有很大的误导性.防治措施:淳
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新闻媒介应如何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
求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举例说明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形式。
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方式,其特点是法院审理案件只能依据和服从《新闻法》。
二是没有成文的《新闻法》,而以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这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通用。
三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例如《少年法》《保密法》等,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多采用这种形式,我国目前也是如此。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创新与扩散理论的创始人?
[美] 埃弗雷特·罗杰斯
弥尔顿的著作?
《论出版自由》、《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