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doc
高考小说意蕴主题探究题答题方法总结
高考小说意蕴主题探究题答题方法总结小说意蕴解题方法意蕴探究题主要出现在江苏高考试题中,考察类型可以分为主题意蕴、句子意蕴、标题意蕴等。
意蕴指内容的深刻含义,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不能停留在表面,应该考虑作品的主旨意义,因此主题意蕴最具有代表性。
下面对这几类题型,尤其是主题意蕴的探究做详细讲解。
一、标题意蕴直接考察标题意蕴的情况不算多,但解读标题意蕴对于探究主旨、探究主题意蕴有一定帮助,例如《药》《审丑》,因此也要稍加关注。
解题思路通常有以下两个方面:1.标题的含义和手法,是否存在双关或比喻象征等。
2.标题与环境、人物、主题的关系,是否能够反映作品的主旨。
例如,对于《审丑》这个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①标题采用了一语双关(或反讽)的手法;②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这是表层含义;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这是人物1;④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这是人物2.补充:小说题目的考查类型及做题技巧1.小说标题的含意,可以是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
2.小说标题的用意,可以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也可以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甚至可以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等。
3.是否可以替换标题,需要考虑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某个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同时也要考虑替代的题目是否存在缺点。
二、句子意蕴通过江苏卷历年试题来看,考察结尾句意蕴的情况较多。
小说结尾的意蕴,需要结合小说内容,即情节、环境、人物、主旨来思考。
具体可参考下文对主题意蕴的讲解。
解题思路如下:1.句子的表层意思。
2.句子的深层意思,例如比喻义、象征义等。
3.情感意义。
4.主旨意义。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高考语文第5部分散文阅读24高考命题点四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高三全册语文
命题角度二 表达方式 核心素养 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2/14/2021
1.记叙
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考查角度 分 类
作用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第一人称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记叙角度
便于抒情,有呼告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 第二人称
的抒情性和亲切感,用于物,往往能达到拟人化效果
12/14/2021
(2)间接抒情:
方式
内涵
作用
借景 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
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 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
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 造出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含
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 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
3.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 夹议的特色,往往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12/14/2021
4.抒情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而是直接地表达或 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 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表露。 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 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使读者品
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 味起来更觉得真诚可亲
露出来,感染读者
12/14/2021
高考散文阅读导练:探究意蕴题(考情简述+设问方式+解题思路+典题示例+对点训练)
高考散文阅读导练:探究意蕴题(考情简述+设问方式+解题思路+典题示例+对点训练)【考情简述】散文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读者角度来说,理解作品意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情感的把握;二是对作品思想观点和情感态角度的个性思考。
【概念阐述】作品的意蕴是指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蕴、道德意蕴、政治意蕴、历史意蕴、情感意蕴、生命意蕴、审美意蕴等多种内容。
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
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
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设问方式】(1)(2022·全国乙)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
请对此加以分析。
(《“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2)(2021·天津)李大钊说:“中华自身无所谓运命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
”结合文章主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给到×北工作的的L》方龄贵)(3)(2018·浙江)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4)(2017·全国II)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度”等表答题方向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蕴涵”等动词和“意蕴”类的名词。
2.探究原则挖掘文本意蕴要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即以题干中涉及的文本内容为依据和基础,可分析文本蕴含的民族心理(如“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和人文精神(包含“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悲悯情怀”等),也可分析哲理、美感规律等。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的解答指导
三种题型
作品意蕴类探究题 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类探究题 个性化解读类探究题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
常见设问形式: (1)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 (词、句、段)内涵的理解。 (2)本文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 你的看法?
2012年浙江卷
《母亲的中药铺》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 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 的解答指导
武义第三中学
汪曙
考纲研读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主要考查: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阐释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 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散文所变现出来的意蕴, 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 的发掘。 (2)分析文本创作主客观因素。 作为试题的现代文,都具有强烈的主流价值取向,无论是名 家还是普通人,文章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命 题者必然会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设题,考查考生对创作背景和 意图的认知和领悟能力。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 的见解。
21
探 究 角 度
文本形式
结构作用、表达技巧
由浅到深 思想内容 个人、家庭、社会
人生哲理、时代精神
探 究 原 则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
文本形式
探究角度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的解答指导
精彩答案示例 主旨。作者借回忆儿时与水牛相处的 水乡生活,表达了对曾经恬静美好的 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以及随着岁 月流逝这种恬静美好渐渐消逝带来的 淡淡无奈和惆怅。
探究原则
感悟: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传统乡 村自然纯朴的环境生活遭到破坏是显 而易见的,我们应处理好机械和生态、 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下依 旧保留一方清丽的水乡和纯朴的美德,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和使命。
《牛铃叮当》
15.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探究角度
探究原则
2012年浙江卷
《母亲的中药铺》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5分)
①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②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 伤害。
文本形式
结构作用 表达技巧
散文作品意蕴类探究题
常见设问形式: (1)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 (词、句、段)内涵的理解。 (2)本文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 你的看法?
2012年浙江卷
《母亲的中药铺》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 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2013年浙江卷
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
富于凝聚力;富于同化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 静,爱好和平;中庸、稳重;一统性;知足。
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 人的价值:由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可 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然价值。
考点阐释
(2)分析文本创作主客观因素。
作为试题的现代文,都具有强烈的主流价值取向,无论是名
1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6分)
高考散文阅读“探究丰富意蕴”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探究丰富意蕴”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解题指导】探究散文的情感意蕴,要重点抓住以下几点:(1)抓住文中的“情语”。
要捕捉文中断断续续、或显或隐的情感语言,从而确定作者的情感倾向。
尤其要抓住文眼句、议论抒情句这些能直接、鲜明地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
(2)抓住文中众多不同的材料,挖掘作者对它们的不同情感态度。
“不同的材料”在文中主要指不同的人、物、景、事等。
(3)学会转换视角,挖掘深层情感。
常见的转换视角有:①历史与现实的转换,如文本写的是历史,可能暗含着对现实的期待;②批判与希望的转换,如文本在批判一些问题,可能它在希望积极层面的东西;③正面与反面的转换,如文本写了反面的东西,可能暗示着它要肯定正面的东西。
(4)答案表述必须有情感术语。
如赞扬、担忧、期待、希望、不满、无奈等。
另外,关于句子意蕴探究题,其方法同理解句子含意差不多,或者说它要以理解句子含意为基础,善于抓住句子的具体特征,从关键词语、内部结构、表达特点等入手。
但是,它与理解句子含意毕竟不在一个能力层级,它是“探究”层级,其难度与广度均超过“理解”层级中的句子含意。
探究所选择的句子位置靠后(多是文末句),内涵深厚,是要从全文乃至文外的角度来探究的。
具体说来有:(1)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关系。
探究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
联系主旨探究句子,一定能探究出句外意蕴、更深层的意蕴。
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入开掘。
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看看该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对于所给句子的深层意蕴,要特别善于抓住它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抓“作者”要素。
(3)看看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要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或作品中特别重要的句子进行合理的解读、探究。
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参考答案)
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参考答案)【真题回放】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
答案要点:(1)(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回答。
主观方面,“欢乐”是指人们对瓦的喜爱、依赖、眷恋、赞美和感激;“痛苦”是指人们对瓦即将被取代,即将从历史中逐渐退隐、消失而产生的痛苦和伤感。
客观方面,“时光”是指瓦产生于先民的创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
【一课一练】文章结尾含意丰富,试作探究。
答案(1)作家所期许的人狐和谐相处(甚至更大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没有形成,人还在导演着让动物生离死别的把戏。
(2)在当今商潮席卷下,人们信奉的只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人格已经异化扭曲,很少能以平等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体悟生命的尊严和伟大意义了。
(3)表现作者的巨大哀痛和愤怒。
定向训练一意蕴类探究1.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表现了家乡孕育着人、人与家乡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2)故乡诞生了作者的生命,故乡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在物质上哺育了作者。
(3)作者在家乡经历的一切,包括童年、写作,甚至是不幸的遭遇,使得作者感悟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4)故乡的个性、城市的文化造就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的个性,在人的内心深处镌刻出深刻的乡土烙印,二者共生共长、水乳交融,而这些是融注于血液的文化认同感。
(5)故乡让作者心中充溢着踏实、温情和彻底的放松,让作者的灵魂得以休憩。
2.作者将这篇散文取名为“远处的青山”,结合全文,探究“远处的青山”蕴含的深意。
散文答题知识点总结
散文答题知识点总结一、鉴赏散文的语言1、理解词语的含义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3、鉴赏语言的特色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二、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两种方法1、把握整体结构思路问法:文章的谋篇布局如何/文章以何种方式组织起画面。
答法:①、根据中心确定线索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②、根据材料确定线索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线索有明有暗,时隐时现,有时在文中有明显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2、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问法: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答法:开头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4)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5-5 探究意蕴
工具
第5章 散文阅读
栏目导引
答案:
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
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
能 飞 是 件可 怕 的 事; 飞 上 天空 , 就 能将 世 界 “看 一 个 明
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 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工具
第5章 散文阅读
工具
第5章 散文阅读
栏目导引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
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
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
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
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 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 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 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工具
第5章 散文阅读
栏目导引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
《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
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
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
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 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 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 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是不全面的。
工具
第5章 散文阅读
栏目导引
2.“角度”和“层面”扩展不够,思维单一,头脑僵
化。其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5散文阅读之结构手法(讲)(含解析)
散文阅读之结构手法(讲)考向一分析结构1.讲高考(1)考纲要求具有准确分析一篇散文结构的能力。
(2)命题规律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而考题也是以要求考生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一般包括:①划分文章的层次.②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
③分析文章结构特点。
④鉴赏谋篇布局的特点。
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以主观题为主.例:【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
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素享声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
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点训练四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目标解说]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的试题。
二轮复习中对探究题的复习应紧紧抓住两点:一是如何多角度、多层面切入探究,二是对两大探究方向——意蕴和艺术构思及其四类题型要掌握好答题要点。
【真题回做】(2013·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瓦王剑冰①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
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②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
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③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④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
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
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⑤屋子一直在漏。
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
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
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
我说娘你要小心。
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
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⑥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
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
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
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⑧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
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
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
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⑪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⑫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
瓦的忍耐力很强。
⑬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⑭瓦藏在草中。
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
这是一个废墟。
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⑮一片瓦在湖上飞。
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⑯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
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⑰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
瓦——,我感到那般亲切。
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
答案要点:(1)(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回答。
主观方面,“欢乐”是指人们对瓦的喜爱、依赖、眷恋、赞美和感激;“痛苦”是指人们对瓦即将被取代,即将从历史中逐渐退隐、消失而产生的痛苦和伤感。
客观方面,“时光”是指瓦产生于先民的创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
【错题回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怀念红狐刘志成我家耕种的那块荒地离家足有二十里,我和爹锄了一天地往回赶时,看见了那只叼去我家一只鸡的红狐在不远的沙丘上站着,眨着水漉漉的两只菱形眼默默地望着我们。
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红狐的出现是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里。
那时,淡淡的麦香渗在月光里浸濡了村子的夜空,仿佛要流进人心里来。
出来撒尿的我,猛然间听见鸡窝里响起了几声惊恐的呱呱声。
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个红艳艳的火团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箭一样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我疑惑地走到鸡窝边,见地上洒了一摊扎眼的血。
黄鼠狼叼鸡了,妈。
我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母亲,她点了煤油灯出来查了鸡窝,叹了口气说丢了只花母鸡。
那是只红色的黄鼠狼,我说。
那是狐,娃。
母亲用满是无奈的声音纠正了我的错误后,回屋去了。
那只老母鸡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母亲的唉声叹气混着爹响响的抽烟声飘出屋来,我暗恨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手脚伶俐点逮住那家伙……现在红狐就在那沙丘上站着。
偷鸡贼,我今天非逮住你不可。
我气恼地迈开小腿跑了过去逮红狐。
红狐冷冷地看着我,仿佛把我没放在眼里似的,动也不动,待我快到眼前,才甩甩长长的尾巴倏地一蹿,不紧不慢地逃,不时还悠闲地回头瞅瞅爹那边。
娃你追不上那家伙,不要白费力气了,爹大声喊。
果然,红狐跑上另一个沙丘尖后,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沮丧地坐下正大口大口地喘粗气,抬眼见红狐却在原来引诱我的那个沙丘上站着,水灵灵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爹。
偷鸡贼,有本事你等我到跟前再跑,我恼火地站起,向狐追了过去。
狐双腿一跃,迎面闪过我,蹿到爹身边,似要挑逗爹去追,见爹不理,长嗥着在我们周围绕着圈子。
娃你不要追了,这畜生的窝就在附近,说不准还能扒一窝狐崽子哩。
爹你怎知道?你没看见这畜生肚皮下的奶袋子鼓鼓胀胀吗?爹自信地说。
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附近的一个沙圪坨里有一黑土硬圪台,圪台下迎西有一洞,洞前堆起一堆土,不是新痕迹,若不是走近了根本发现不了洞口。
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我也学着爹的样子凑了上去,听见了几种不均匀的呼吸声。
红狐见我们用小锄往外扒土,长嗥着蹲在十多步外,双眼流下泪来,乞求地望着我们。
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
把狐崽子拿回喂上些日子卖了,够我娃好几年的学费哩,爹掩不住喜悦。
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红狐一路尾随着我们,凄凉地干嚎着,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鸣不止。
我不耐烦地赶了它几次都赶不走,直到快进村时,它才站定,干嚎着望着我们。
我的心一软,想放下狐崽,犹豫间忽然想起那只预备我学费的花母鸡来,遂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转头追上了爹。
后来,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里的一段文字。
当我读到老麻雀为了救护小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时,我不禁眼泪滑落双颊,混着鼻涕一起淌下了嘴角。
是不是因为遭遇了红狐,在童稚的无忧无虑中辨别了一种特殊的味道……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
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
母亲用玉米面糊糊每天喂它们,间或也到邻居家讨些羊奶给它们改善一下伙食。
红狐偷鸡是为了这四个小狐崽子吧?我越来越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们玩。
这种人狐和谐相处的局面刚刚维持了不久,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响起了长嗥声。
我从熟睡中醒来,揉揉眼睛,几乎疑在梦里。
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只见那只红狐站在那里昂着头长嗥。
屋里的四只小狐也哀鸣起来,屋里屋外的狐叫声凄凉地响成一片,引得村子里的狗也汪汪地叫了起来。
红狐仿佛没听见沸沸的犬声,长嗥着立在门扇上,用爪子不停地抓着门。
我跳下地,拉开门,红狐退到了院中,哀鸣着伏下前腿。
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
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我正用手臂抹眼角上的泪水,爹的喊狗声猛然在院子里响起,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才发现是邻居家那只肥肥胖胖的大狼狗已出现在院子里,喘着粗气要向狐发起进攻,被爹死死抱住脖子。
红狐还没有走,只是嗓子已嘶哑,发出一种揪心的哀鸣声。
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便飞快地蹿出,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很多年以后,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耳边,轻轻地触到了我的记忆,让我变得伤怀不已。
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文章结尾含意丰富,试作探究。
答案(1)作家所期许的人狐和谐相处(甚至更大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没有形成,人还在导演着让动物生离死别的把戏。
(2)在当今商潮席卷下,人们信奉的只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人格已经异化扭曲,很少能以平等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体悟生命的尊严和伟大意义了。
(3)表现作者的巨大哀痛和愤怒。
【核心知识回放】作品的意蕴是指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蕴、道德意蕴、政治意蕴、历史意蕴、情感意蕴、生命意蕴、审美意蕴等多种内容。
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
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
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定向训练一意蕴类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
探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这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作者;②读者;③作品中的人,有内涵的景、物;④作品表面;⑤作品内涵;⑥作品背景。
这类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需要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高度精练地进行语言概括。
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作答,答题组织由“依据+结论”构成,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
(一)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灵魂的巢冯骥才①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
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
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天津”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字,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
②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
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下一个定义。
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帘中透出,静谧而安详。
我不禁说:“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③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