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始建于1524年,它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因旁边的新圣女修
道院而得名,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到了19世纪,新圣女公墓才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
该公墓占地7.5公顷,
埋葬着2.6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故有人称之为莫斯科名人公墓。
在这里,不仅可以瞻仰、祭奠这些名人,还可以欣赏千姿百态的墓碑,每一座墓
碑几乎都是一件艺术佳作,整个墓园就是一个雕塑陈列馆,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公墓。
E-mail文化传播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只要认真的对待生活,人生都是美丽的。
在俄
赫鲁晓夫
来公墓的所有人必看的墓恐怕就是赫鲁晓夫墓了。
一方面是因为墓主作为政治家的极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墓碑独具特色。
在四块灰色花岗石拼组成的墓基上,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地组合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
黑白两色象征着赫鲁晓夫毁誉参半、功过交织的一生。
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此人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又正是赫鲁晓夫自己的遗愿。
新落成的叶利钦墓碑是“飘扬的三色旗”
原来的叶利钦墓
葛罗米柯
他的墓碑上部雕刻着他的头部浮雕像,面部被刻成阴阳两副面孔,阳的部分是正雕像,脸型凸出来,阴的一面凹进去,与连在一起的正雕像形成强烈的对比。
据说这座雕像表现了葛罗米柯两面人的性格,因为他在前苏联政界混迹达半个多世纪,绝大多数的时间从事外交工作,在不同的政治
前苏联国家领导人布尔加宁
阿
纳
斯
塔
斯
.
伊
万
诺
维
奇
.
米
高
扬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
王明夫妇的墓
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墓
最让中国人开眼的是斯大林的第
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的墓。
她也是格鲁吉亚人,比斯大林小20岁,当时是工学院学化学工艺的学生。
学院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位勤奋文静的黑发女生是斯大林夫人;但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工学院的党委书记赫鲁晓夫。
她是1932年11月8日,红
场十月革命15周年大游行的次日在
家中卧室身亡的,时年31岁。
官方
版本说她是开枪自杀,民间的版本是她被斯大林枪杀,至今仍是悬案。
“纳杰日塔·谢尔盖耶夫娜·阿利卢耶
娃-斯大林娜/1901-1932/俄共(布)党员斯大林立”
苏联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
她的墓是
这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爱子。
1935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定居。
斯
大林想让高尔基为自己写一部传记。
高尔
基一拖再拖。
当斯大林发现他的目的达不
到时,便冷落了高尔基。
那几年,契卡头
子亚戈达经常到高尔基家中作客。
有人怀
疑亚戈达别有企图。
马克西姆变得忧郁,
眉头经常紧缩,和妻子的关系也悄悄出现
了一些流言。
有人认为,当时契卡采取的便是人为地让
高尔基老年丧子,以便用他心爱的儿子的
死刺激高尔基,以期致高尔基于死地。
1934 年5月11日,本来身体矫健的马克西
姆突然由于感冒而逝世。
当天,苏联党政
领导人亲自看望高尔基。
接着国内外著名
作家纷纷向高尔基发电或写信表示慰问。
一位作家的儿子的死,能牵动如此众多的
社会人士,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这时正是
苏联“大清洗”的前夕。
马克西姆的去世
使高尔基夫妇万分伤心。
他们要好好地安
葬自己的儿子。
高尔基派妻子专程拜访女
雕刻家穆希娜,恳请她为儿子设计一座墓
碑。
別什科夫-马克西姆-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
苏联第一流飞机设计师,苏联的轰炸机和民用飞机都是由他领导设计和生产的,并且都用他名字的缩语ANT命名。
二战中苏联重要的主战机型图-2双发动机轰炸机,以后的图-4、图-16、图-95等轰炸机和图-104、图-114民用运输机和远程客机都是他的手笔。
他的儿子在70-80年代领导设计出新
尼契金:航天专家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
米高扬
院士、工程技术上
将,世界著名的米格
战斗机设计者米高扬
的墓碑设计得非常简
洁,一架插入云霄的
米格战斗机清楚地反
映了米高扬毕生的理
想和追求。
拉伕里洛维奇
坦克炮的设计师,由于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而墓碑上的三个弹
最右边的是航空专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卡莫夫设计局首任总设计师尼古拉.伊里奇.卡莫夫
谢尔盖.弗拉基米诺维. 伊留申
(1894~1977)
飞机设计师
伊尔-4轰炸机是当时苏联
性能最优秀的战略轰炸机。
1941年,伊尔-4曾夜袭柏
林,震动了德国法西斯。
水电专家冈德洛夫
科杰利尼科夫,空降兵伞包设计师
空气动力学家米里昂希科夫
阿里耶娃院士
亚历山大.
尼斯米亚洛夫
曾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主持了麻雀山新校园的建设。
1951-61年担任苏联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
伊凡.彼得罗夫斯基(Ivan. Petrovsky) 数学家
伊万.阿列克山大诺维奇.佛明
(中间) 别尔西阿尼诺夫著名妇产科医生
马卡连柯
这位以改造流浪儿童和失足少年为己任的著名教育家,他墓碑的座基上坐着一位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聆听马爷爷的教诲。
沙塔洛夫教授
列维塔娜
享誉世界的风景画家,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代表人物。
是《伏尔加河上的清风》、《晚钟》和《金色的秋天》的作者。
Aleksandr Zinovyev,二战飞行员,战斗英雄。
战后进入莫大学习并留校任教,后来成为逻辑系主任。
逻辑/哲学家,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逻辑社会学创始人并创作社会逻辑小说。
因为批评苏共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1978年被迫流亡国外,1999年才得以返回。
后来极度推崇斯大林,认为他有杰出的人格。
他极端反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
谢谢观赏
PPS 制作:MJF 2009.12.15
背景音乐:《安魂曲》更多精彩请访问:
请看中集
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