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 经济发展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离散程度
离散程度的测度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其代表性就越好。
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极差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总体或分布中的标志值与最⼩的标志值之差,⼜称全距,⽤R表⽰。
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
极差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例题1·单选题】(2010年)根据下表所列我国1998年⾄2003年⼈⼝数及构成情况,l998年⾄2003年我国男性⼈⼝占年底总⼈⼝⽐重的极差是( )。
年份199819992000200l20022003年底总⼈⼝(万⼈)其中:男性(万⼈)男性所占⽐重(%)1247616394051.251257866469251.431267436543751.631276276567251.461284536611551.471292276655651.50A.0.38%B.0.25%C.51.2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男性所占⽐重的值为51.63%,最⼩值为51.25%,极差=51.63%-51.25%=0.38%。
(⼆)标准差和⽅差标准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的平均数的平⽅根,⽤表⽰。
标准差与⽅差是应⽤最⼴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法。
(三)离散系数极差、标准差和⽅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
为消除变量值⽔平⾼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定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表⽰,其计算公式要掌握。
离散系数主要是⽤于⽐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中级经济师最新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最新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在经济领域中,中级经济师是一种具备较高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的专业人员。
为了能够胜任这样的职位,中级经济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最新的经济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固定资本形成总量、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的计算与解释- 经济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 货币银行学-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利率的调控- 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3. 政府与经济- 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与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政府对市场失灵的修正作用4.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功能与成员国情况 - 汇率决定与外汇市场的运作-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1. 需求与供给-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画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的计算与解释- 市场均衡与调节过程的综合应用2. 市场结构与竞争- 市场结构的分类与特征- 垄断与垄断竞争的市场行为分析- 竞争政策对市场行为的规范与影响3. 生产与成本- 成本与产量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规模经济与边际效益的理解- 市场出清与长期均衡的判断与解释4. 收入分配与福利- 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与模式- 收入再分配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贫富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经济法学1. 经济法律与法规- 经济法律体系与法规制度- 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的适用与实践 - 经济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与程序2. 金融法律与监管- 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与监管体制- 银行法、证券法等金融法律的适用与规范 - 风险防控与金融市场的合法合规经营3. 企业法律与经营- 公司法、劳动法等企业法律的适用与实践 - 企业合规经营与法律风险管理- 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法律程序与规定总结:中级经济师需要具备的经济基础知识点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内容。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科目。
它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政策以及各种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的一些笔记总结。
一、经济学基础在经济学基础部分,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需求和供给。
需求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等等。
而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等。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这部分的重要内容。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而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意味着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弹性的概念也非常关键。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我们称之为富有弹性;小于 1 则是缺乏弹性;等于 1 是单位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对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财政财政部分涉及到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预算等方面。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等。
税收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政府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三、货币与金融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水平、国际利率水平等。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1、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学科。
2、稀缺性:指资源有限,社会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分配资源。
3、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收益。
4、公平:指人们之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5、市场:指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
6、自由市场:指在产品价格、生产计划、利润分配等方面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
7、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8、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行为和决策,包括需求理论、供给理论等。
二、核心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市场均衡: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3、弹性理论:描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4、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5、生产者行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中存在大量厂商,产品同质,信息完全,价格由市场决定。
7、垄断市场: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产品无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自行决定。
8、寡头市场:市场中只有几个厂商,产品存在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协商决定。
9、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0、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11、通货膨胀:总体物价水平上升,通常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12、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1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三、细节和扩展知识点1、经济学分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分支。
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本部分近年考情】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17-2021151571429第Ⅰ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的产生不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1.没收官僚资本。
2.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平“赎买”政策)。
3.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图4-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提示】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
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具体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和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则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与落实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
中级经济师 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学方法论、市场机制、市场失灵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3. 产业经济学:包括企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理论、产业集中度、垄断与竞争、产业政策等。
4. 货币银行学:包括货币供求与管理、银行业务与风险管理、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等。
5. 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等。
6. 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收入分配与福利、劳动力市场调节与政策等。
7. 公共经济学:包括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税收与财政政策、社会保障与福利等。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包括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进行评
估和预测等。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报告撰写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向非经济专业人士解释和传达经济问题。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充分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在本篇笔记中,我将总结和概括一些中级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希望能给正在学习或准备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微观经济学1. 消费者理论消费者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一,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对有限预算时如何进行最佳消费决策。
其中,效用理论是核心概念之一。
消费者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来选择商品和服务,以使自己的总体满意度最大化。
2. 生产者理论生产者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如何在有限的生产要素下,选择最优的产出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中,边际成本和边际产出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还有成本理论和生产函数等重要概念需要了解。
3.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低下的现象。
常见的市场失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等。
了解市场失灵情况对于政府干预和政策制定十分重要。
4.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了市场内企业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形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对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市场表现会有所不同。
二、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核心的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
2.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研究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情况。
重要的增长理论有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
通过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驱动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 通货膨胀和失业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通货膨胀通常被视为货币供应过多或需求过热导致物价上涨,而失业则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的就业问题。
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于制定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至关重要。
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师考试(中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在下列经济指标中,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收入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居民消费水平2、在下列关于市场配置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B、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C、市场配置资源具有滞后性和静态性D、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市场能够:A. 有效调节社会资源B.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C. 自发形成价格机制D. 反映价值规律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市场调节的范畴:A. 供求关系B. 价格机制C. 国家宏观调控D. 竞争机制5、某企业在2021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成本为700万元,期间费用为100万元,应交税金及附加为5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为30万元,则该企业2021年的营业利润为()万元。
A. 150B. 200C. 250D. 300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
A. 主要B. 决定C. 辅助D. 限制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以下哪项不属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A、价格机制B、供求关系C、政府计划D、竞争机制8、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C、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源泉D、价值规律是调节社会生产的主要手段9、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下哪个因素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因素?A. 资本流动性B. 信息技术C. 贸易壁垒降低D. 国际政治合作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场调节的优点的是:A. 资源配置效率高B. 体现公平竞争原则C. 调节速度快,反应灵敏D. 能够自动调节通货膨胀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以下不属于市场调节局限性的是:A.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B. 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C. 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D. 市场调节存在计划性15、在经济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生产要素?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企业家精神E、技术17、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可以完全自我调节。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一千题总结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一千题总结目录1. 宏观经济政策2. 微观经济政策3.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4. 财政与税收5. 人力资源与管理6. 企业经营与发展7. 国际经济环境1. 宏观经济政策1.1 宏观调控概述-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 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1.2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率、发行国债。
-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
1.3 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入政府债券。
- 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政府债券。
2. 微观经济政策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表现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 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措施包括:反垄断政策、环境政策、公共物品供给、市场监管。
2.2 企业理论与企业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的行为主要包括:生产决策、价格接受者、产品同质。
- 垄断市场下企业的行为主要包括:价格制定、产量决策、市场进入壁垒。
3.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3.1 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的分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
-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资金筹集、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流动性提供。
3.2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 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投资银行。
4. 财政与税收4.1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的构成包括: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财政预算的分类包括:中央预算、地方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
4.2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构成包括:直接税、间接税、关税。
- 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收入调节、消费调节、投资调节。
5. 人力资源与管理5.1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
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
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
《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是对《中职经济师考试大纲》及《经济法、经济史、经济地理、城乡规划等经济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全书以问答形式保持了上级职经济师学习知识
的思路,并将考试的重点知识用三色笔的形式示范,清晰地指出了知识的主要脉络,使读
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考试知识重点,帮助学习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
第一色笔:绿色。
书中使用绿色笔来突出考点。
绿色笔表示学习者需要重点关注,也
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考点,理清知识脉络。
第二色笔:蓝色。
蓝色笔用于突出考点的延伸内容,让学习者更加深入理解知识要点。
第三色笔:红色。
红色笔的使用使每格知识更加易懂,增加学习者的记忆能力,特别
是对于那些抽象性十分强的知识点。
同时,书中也提供了很多让学习者更加强化自己理解的模拟题,让学习者可以熟练掌
握考点知识,做到能够对考点内容有所理解,并前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为学习者提供了易于掌握知识的便捷方式,使学习者可以快
速掌握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主要考点知识,为学习者的备考之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要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要点以下是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的要点:
1.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2. 市场供求与均衡: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和表示
- 市场均衡和价格调节机制
3. 边际分析原理:
-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 边际分析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4. 产出与收入:
-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
5. 成本与生产:
- 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的关系
- 成本曲线和规模经济的概念
6. 市场结构与竞争:
- 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如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
-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原因和方式
7. 货币与通货膨胀:
- 货币的功能和货币供给与需求
- 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8. 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区别
- 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9. 国际贸易与汇率:
- 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在经济学基础方面需了解的主要要点。
这些要点涵盖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中级经济师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
同时,还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更多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市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完全垄断市场的生产者不存在市场竞争 B.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者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C. 寡头垄断市场生产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竞争 D. 垄断竞争市场生产者之间不存在竞争正确答案是:C. 寡头垄断市场生产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竞争。
2、下列财政政策中,属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是()。
A.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B.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C. 预防性的财政政策 D.补偿性的财政政策正确答案是:D.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3、一国汇率下降,一般情况下将导致()。
A. 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B. 本国出口贸易额下降 C. 本国进口贸易额增加 D. 本国对国外资本吸引力下降正确答案是:A. 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4、下列金融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A. 活期存款业务 B. 定期存款业务 C. 发放贷款业务 D. 代理买卖外汇正确答案是:D. 代理买卖外汇。
5、下列产品中,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A. 汽车 B. 电视 C. 手机 D. 高速公路正确答案是:D. 高速公路。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经济理论中,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有()。
A. 产业组织理论 B. 价格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分配理论正确答案是:A. 产业组织理论。
B. 价格理论。
D. 分配理论。
2、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B. 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财政方针和财政计划的行为准则 C. 财政政策是制定财政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 D.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正确答案是:A.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B. 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财政方针和财政计划的行为准则。
D.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3、下列金融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有()。
2012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 消费、储蓄和投资
2012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消费、储蓄和投资本文主要介绍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归纳笔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三、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MPC=ΔC/ΔY,或β=ΔC/ΔY0<MPC<1。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APC=C/Y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消费函数:C=α+βY式中,α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注意:MPC<APC【例1·多选题】(2009年)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正确答案』ABC【例2·单选题】平均消费倾向的取值是( )。
A.等于lB.可能小于、等于lC.可能大于、等于l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正确答案』D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老年时期:消费超过收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学霸笔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学霸笔记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经济基础学习笔记,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以确保回答全面且详尽。
经济基础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许多关键概念和理论。
下面是一份全面的经济基础学习笔记: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金融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供需关系、边际效用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等。
微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包括价格管制、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政策等。
3.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运行的规律。
国际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等。
国际经济学的政策工具包括关税、汇率政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合作等。
4. 经济法规:经济法规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包括宪法、民法、经济法等。
经济法规的核心内容包括市场秩序、竞争政策、合同法、公司法等。
经济法规的目的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经济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5. 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数据。
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包括经济指标的计算、经济模型的估计和经济政策的评估等。
以上是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的全面学习笔记。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考试必备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因2012年经济师考试教材、教程同2011年一样,故任沿用去年的复习资料。
这篇也是网上下的不过要10点财富值,感觉有些贵,所以以5点来分享给大家。
个人感觉整理的不错。
希望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2011年教材与2010年教材的具体结构对照如下:第30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新增内容)法律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新增内容)第32章物权法律制度(变化很大)第29章物权法律制度第33章合同法律制度(变化很大)第30章合同法律制度第34章公司法律制度(变化较大)第31章公司法律制度第35章其他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第32章其他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弧弹性(1)如果E 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 ij=(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学科,而中级经济师是在经济学领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在备战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在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而计划经济体制则是由国家来统一安排和决定资源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起着资源配置的信号作用,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来指导资源的配置。
其次,我们需要熟悉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的增加会导致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注意控制货币供应量,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其基本原理是比较优势理论和互补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业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而互补优势理论则认为,各国应该通过贸易来互补彼此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目的是通过调控经济总需求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权制度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和保护,其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产权制度可以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激励个体和企业进行生产和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在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所表示的含义是:A.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的产品组合B.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某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商品数量C.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A. 竞争性B. 自发性C. 社会主义性质D. 竞争公平性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宏观调控目标的是: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提高企业利润率4、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实质上是指: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交换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消费问题5、在经济学中,反映商品价值量的货币单位是:A. 人民币B. 价格C. 汇率D. 金本位制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投资需求的主要因素:A. 利率水平B. 政府政策C. 企业盈利能力D. 投资者心理预期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以下哪项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A. 经济手段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D. 金融手段8、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能够:A.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B. 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C.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 提高劳动生产率 10、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货币政策只涉及利率调整,不涉及信贷规模控制B. 货币政策只涉及信贷规模控制,不涉及利率调整C.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手段D. 货币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收支调整,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手段11、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当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时,该商品对消费者的额外满足程度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A、生产成本B、消费者偏好C、政府政策D、天气变化13、某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销售收入为200万元,销售成本为120万元,期间费用为20万元,税率为25%。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一)生产及相关概念生产者或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通过产品的生产,并提供给社会使用。
因此,生产就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有形的物质产出包括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无形的服务产出包括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四种类型。
劳动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资本的货币形态就是货币资本;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包括厂房、设备等。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
一般假设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即假设可以增加一种要素(如劳动),而减少另一种要素(如资本),来实现相同的产量,即用劳动来替代资本。
投入一般可以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但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要素,例如厂房设备等资本投入可能是不能改变的,一般称为不变投入。
因此,当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X:,…,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2,……Xn)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所有的生产过程当中,所以,所有的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培训教育网(
)
2012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 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发展的归纳笔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
三、经济发展(2011新增)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包括:
1.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3.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和财产的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的提高。
因此以人为本就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要促进“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放和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