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2)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设计.doc
专题5 DNA与蛋白质技术课题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2、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二)过程与方法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二、【课题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三、【课题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和物。
对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需要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研究。
怎样提取蛋白质呢?(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
1.1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原理:(图5-13a)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
1.2缓冲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HC-NaC,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1.3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思考]阅读教材后,填写下表:)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经胶电泳等。
人教版生物选修1: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案(无答案)2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习目标】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
【学习重难点】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2.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
【学习过程】一、凝胶色谱法1.概念也称做_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1)由___________构成的凝胶,内部有许多贯穿的的___________。
(2)当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__,而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___________移动,路程__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1.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抵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 。
2.配制由___________种缓冲剂溶解于___________中配制而成,通过调节缓冲剂的___________就可以得到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三、电泳1.概念指___________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___________的过程。
2.原理在一定的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可解离基团会带上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___________的电极移动。
3.作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_________的差异及分子本身的___________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__________,从而实现样品中___________的分离。
人教版选修1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案 (2)
课堂互动三点剖析1.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
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于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
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
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各种分子筛的孔隙大小分布有一定范围,有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
分子直径比凝胶最大孔隙直径大的,就会全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这种情况叫全排阻。
两种全排阻的分子即使大小不同,也不能有分离效果。
直径比凝胶最小孔直径小的分子能进入凝胶的全部孔隙。
如果两种分子都能全部进入凝胶孔隙,即使它们的大小有差别,也不会有好的分离效果。
因此,一定的分子筛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在凝胶色谱中会有三种情况:一是分子很小,能进入分子筛全部的内孔隙;二是分子很大,完全不能进入凝胶的任何内孔隙;三是分子大小适中,能进入凝胶的内孔隙中孔径大小相应的部分。
大、中、小三类分子彼此间较易分开,但每种凝胶分离范围之外的分子,在不改变凝胶种类的情况下是很难分离的。
对于分子大小不同,但同属于凝胶分离范围内的各种分子,在凝胶床中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分子较大的只能进入孔径较大的那一部分凝胶孔隙内,而分子较小的可进入较多的凝胶颗粒内,这样分子较大的在凝胶床内移动距离较短,分子较小的移动距离较长。
于是分子较大的先通过凝胶床而分子较小的后通过凝胶床,这样就利用分子筛可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物质分离。
另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大的分子在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孔隙时阻力较大,小分子通过时阻力较小。
(人教版)生物高二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有答案)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蛋白质的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______和______、所带________________、溶解度、________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一、凝胶色谱法1.概念:凝胶色谱法也称做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大多数凝胶是由________化合物构成的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____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____,移动速度______;而相对分子质量______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________移动,路程______,移动速度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3.凝胶材料:______性,______类化合物,如葡聚糖或________。
4.具体过程:(1)________混合物上柱。
(2)洗脱开始,____________的蛋白质进入凝胶颗粒内;相对分子质量______的蛋白质则被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
(3)___________的蛋白质被滞留;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向下移动。
(4)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完全分开。
(5)___________的蛋白质行程较短,已从________中洗脱出来,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还在行进中。
提示: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
二、缓冲溶液1.作用:在________内,能够抵制外界的________对溶液____的影响,维持____基本不变。
2.配制:通常由________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调节缓冲剂的______就可以制得在不同________使用的缓冲液。
三、电泳1.概念:带电粒子在______的作用下发生______的过程。
2.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______、______等都具有________的基团,在一定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______或______。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学案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掌握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重点)2.理解凝胶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
(重、难点)3.尝试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提取和分离。
尝试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自主学习·预习热身一、凝胶色谱法1.概念:也称做__分配色谱法__,是根据__相对分子质量大小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当__相对分子质量__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__较小__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较大__,移动速度__较慢__,而相对分子质量__较大__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__凝胶外部__移动,路程__短__,移动速度__快__,从而使__相对分子质量__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1.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抵制__外界__的__酸和碱__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__相对稳定__。
2.配制:由__1~2__种缓冲剂溶解于__水__中配制而成,通过调节缓冲剂的__使用比例__就可以得到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三、电泳1.概念:指__带电粒子__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__迁移__的过程。
2.原理:在一定的__pH__下,__多肽__、__核酸__等生物大分子的可解离基团会带上__正电__或__负电__,在__电场__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__相反__的电极移动。
3.作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带电性质__的差异及分子本身的__大小__、__形状__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_迁移速度__,从而实现样品中__各种分子__的分离。
4.方法:常用的电泳方法有__琼脂糖凝胶电泳__和_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__。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__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__。
四、实验操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样品处理__、__粗分离__、__纯化__和__纯度鉴定__。
人教版生物选修1: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教案2
微生物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细菌的结构与繁殖方式。
2.病毒的结构与增殖过程。
3. 放线菌的结构、繁殖及其生产应用。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对比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点准确定位以及灵活迁移、合理利用知识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培养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繁殖。
2.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增殖过程。
3. 细菌、病毒与遗传、免疫、生态等章节的联系。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创设情景,投影展示:沙眼、痢疾、肺炎、疟疾、肺结核、炭疽热、(禽)流感、AIDS、“非典”、肝炎、疯牛病、狂犬病。
提问:1.你知道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吗?2.如何观察这些病原体?3.你能否给微生物下个定义?小结:微生物的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反馈:判断:(1)形体微小的生物都是微生物。
(2)微生物都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3)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4)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生物肯定不是微生物。
(5)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举例:乳酸菌、根瘤菌等等)过渡:由于微生物多形体微小,我们对它经常“视而不见、嗅而不闻、触而不觉、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感其好、受其害而不知其恶”,但不管怎么说,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大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
微生物的类群十分庞杂,目前已知有十万多种,我们可将它分为四大类:(1)病毒(关于病毒,你已知哪些知识?有无细胞结构?营养方式?核酸种类?)(2)原核生物界(细胞结构有何特点?代表生物?)(3)真菌界(真核生物,代表生物: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等)(4)原生生物界(真核生物、单细胞,代表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裸藻、小球藻、衣藻等)新课教学:一、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基因工程);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链球菌(一般厌氧型);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3: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习目标]a.说出从血液中初步获取血红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b.说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c.说出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血红蛋白提取与分离的依据1. 2. 3. 4. 5.(二)方法及原理凝胶色谱法:根据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电泳法:根据的差异以及分子的不同分离蛋白质1.凝胶色谱法(1)材料:(2)原理:步骤:混合物上柱→洗脱→ 流动快、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原理: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3.电泳法(1)概念:指带电粒子在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2)原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由于琼脂糖本身不带电荷,各种分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决定于所带电荷性质的的不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在凝胶中加入SDS,使蛋白质解聚成单链,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其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
二、实验操作(一)样品处理(1)红细胞的洗涤:①目的:。
②为防止血液凝固,应先加入柠檬酸钠。
③所用洗涤液:是五倍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④缓慢搅拌,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
⑤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方法)离心。
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依次是:①无色透明的。
②白色薄层固体:沉淀层。
③红色透明液体:溶液层。
④暗红色沉淀层:沉淀。
(4)透析:①方法:取1mL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pH为7)中,透析12h。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导学案.doc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基础知识(一)凝胶色谱法1、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
3、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2、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
3、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为了,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
(三)电泳1、电泳是指。
2、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凝胶中加入SDS,电泳速率完全取决于,因此,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二、实验操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
(一)样品处理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离心(500r/min),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倒入烧杯,再加入(质量分数为),缓慢搅拌 min,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2000r/min)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
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第4层是的暗红色沉淀物。
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导学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思考1: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思考2: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的原理是什么?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和吸附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蛋白质。
思考3:高温灭菌和酒精灭菌分别利用蛋白质的何种作用,作用结果是什么被破坏?变性、变性、空间结构思考4:人们用鸡的红细胞提取DNA,用人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鸡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含有DNA,便于进行DNA的提取,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简单,血红蛋白含量丰富便于提取血红蛋白一、基础知识:㈠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概念:根据被分离蛋白质的(),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 )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 ),移动速度( ),而( )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 )移动,路程( ),移动速度(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3、具体过程:A. 的蛋白质由于 作用进入凝胶颗颗粒 (1)(2) (3) (4) (5) A粒内部而被滞留;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了里之间迅速通过。
B.(1)混合物上柱;(2)洗脱开始,的蛋白质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的蛋白质被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3)的蛋白质被滞留;的蛋白质被向下移动。
(4)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完全分开;(5)的蛋白质行程较短,已从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还在行进中。
㈡缓冲溶液:1、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PH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2、作用:能够抵制()的对溶液的()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3、缓冲溶液的配制通常由()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调节缓冲剂的()就可以制得()使用的缓冲液。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
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习目标]1.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知识链接]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含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其中每条肽链环绕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此基团可携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红色。
[新知预习]一、基础知识1.凝胶色谱法(1)概念: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大多数凝胶是一些微小的________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_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______,移动速度较慢;而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________,移动速度较快。
_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2.缓冲溶液(1)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的________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2)配制:通常由1~2种________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调节________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3.电泳(1)概念:是指_______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_______的过程。
(2)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________下,这些基团会带上____________。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________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________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______的差异以及________的大小、________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_______,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常用的电泳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______________电泳。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选修1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中课题3的内容。
蛋白质的提取是开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本课题从基础入手,学习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应用的几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透析、琼脂糖凝胶色谱法、电泳。
教材先介绍这几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再结合实验操作介绍实验方法,这样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容易混淆,所以本设计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交流中突破难点。
由于本课题内容较多且复杂,所以要求学生按照提前编好的导学案学习。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巩固必修课中学习的有关蛋白质的理论知识,还能了解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在该领域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了解凝胶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提取和分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细化过程;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2、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优点:1、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首先是展示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学习安排合理,注重知识联系在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凝胶色谱法、缓冲溶液、电泳法到实验操作样品处理、透析、纯化等层层推进,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后再归纳总结,从而形成知识框架,体验成功之感。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word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课题三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情境导入知识目标: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能力目标: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学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学情分析“初步获取血红蛋白的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又有必修的基础,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容易理解,但操作复杂,难度较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电泳的原理和方法比较复杂,绝大多数学校目前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而且是用于鉴定分离后蛋白质纯度的后续实验。
★教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体验从复杂细胞混合物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该实验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原理清晰,动手机会较多,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下面结合人教版教材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本课题的实验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和装填,对实验者的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学校直接购买商品色谱柱。
由于甲苯是剧毒试剂,不太适合在中学实验中使用,因此,我们尝试在血红蛋白的释放时,只使用蒸馏水使细胞涨破,也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电泳过程中制胶、染色和脱色耗时较多,建议由教师完成,其他环节由师生共同完成。
此外,本课题也可选用鸡血或猪血作为实验材料。
★导入设计导入一:情景导入引发共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和物。
对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需要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研究。
怎样提取蛋白质呢?导入二:问题导入引发思考思考1 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高二生物 选修1 16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02
高二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能记住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2、能进行凝胶色谱操作;【学习重难点】重点: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凝胶色谱操作难点:凝胶色谱操作【学习过程】引入:前次课我们学习了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而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的运输。
在本课题中,我们将以血红蛋白为实验材料,学习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一些基本技术。
知识点一:知识回顾(查阅资料,小组讨论)1、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其特征元素是,其主要功能是。
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3、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是。
分离的原理是: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4、电泳能够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其中在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通常使用(方法)。
知识点二:实验设计——样品处理及粗分离(阅读教材P66—67相关内容)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
2、血红蛋白由肽链组成,包括两个和两个。
每条肽链环绕一个基团,此基团可携带或。
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
3、红细胞的洗涤:①目的:去除。
②方法:离心,如500 r·min1 离心2 min,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的红细胞液体倒入,再加入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直至上清液中不再呈现,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③注意: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
洗涤次数太少,则;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太长会使,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4、血红蛋白的释放: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的,置于上充分搅拌10 min。
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破裂,释放出。
5、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基本原理。
2.操作过程。
(1)材料的选取:选用DNA含量________的生物组织。
(2)破碎细胞(以鸡血为例):鸡血细胞,加________,用玻璃棒搅拌,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3)去除杂质: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去除杂质。
(4)DNA析出: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溶液。
(5)DNA的鉴定:在溶有DNA的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________5 min,溶液变成蓝色。
二、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PCR原理。
DNA________原理,即:2.PCR反应过程。
(1)________:当温度上升到________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2)________:温度下降到__________左右时,两种________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3) ________: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________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原理及方法。
(1)原理: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________、所带________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2)分离方法。
①凝胶色谱法:也称做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②电泳法: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常用的电泳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
(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用________法除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的杂质。
生物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别离一、学习目标:本课题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别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根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别离生物大分子的根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根底。
二、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三、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
【根底梳理】一、凝胶色谱法1、概念:也称做;是根据别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1〕由构成的凝胶,内部有许多贯穿的的。
〔2〕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从而使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别离。
二、缓冲溶液1、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抵抗的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 。
2、配制:由种缓冲剂溶解于中配制而成,通过调节缓冲剂的就可以得到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三、电泳1、概念:指在电厂的作用下发生的过程。
2、原理:在一定的下,、等生物大分子的可解离基团会带上或,在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
3、作用:电泳利用了待别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差异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的别离。
4、方法:常用的电泳方法有和。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四、实验操作1、样品处理:通过、、等操作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1)红细胞的洗涤:目的是。
别离时采取,直至上清液中没有,说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别离血红蛋白溶液:把离心后,将试管中的液体用过滤、除去,于中静置片刻后,别离出下层的。
2、粗别离:即透析(1)方法: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将放入一定量适宜浓度的中,透析。
(2)目的:将的杂质除去。
(3)原理: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物质保存在袋内。
3、纯化:通过凝胶色谱柱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学习目标:本课题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
二、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三、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
【基础梳理】一、凝胶色谱法1、概念: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原理(1)由构成的凝胶,内部有许多贯穿的的。
(2)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从而使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1、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抵制的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 。
2、配制:由种缓冲剂溶解于中配制而成,通过调节缓冲剂的就可以得到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三、电泳1、概念:指在电厂的作用下发生的过程。
2、原理:在一定的下,、等生物大分子的可解离基团会带上或,在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
3、作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差异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的分离。
4、方法:常用的电泳方法有和。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四、实验操作1、样品处理:通过、、等操作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1)红细胞的洗涤:目的是。
分离时采取,直至上清液中没有,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把离心后,将试管中的液体用过滤、除去,于中静置片刻后,分离出下层的。
2、粗分离:即透析(1)方法: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将放入一定量适宜浓度的中,透析。
(2)目的:将的杂质除去。
(3)原理: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物质保留在袋内。
3、纯化:通过凝胶色谱柱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
操作如下:(1)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①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是。
②方法:凝胶用充分溶胀后。
配成,一次性倒人色谱柱内。
不能有存在;不能发生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
(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①a、准备:加样前,打开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慢下降到与平齐,关闭出口。
b、加样:用小心地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的顶端,注意不要破坏。
c、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内。
②洗脱:加入,打开下端出口,进行。
4、纯度鉴定:在鉴定的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
五、操作提示1、红细胞的洗涤:、与十分重要。
过少,无法除去血浆蛋白;过高和过长会使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效果。
2、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商品凝胶使用前需直接放在中膨胀,可以将加入其中的用加热,加速膨胀。
3、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降低。
4、蛋白质的分离:如果红色区带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探究归纳】一、人们用鸡的红细胞提取DNA,而用人成熟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二、洗涤红细胞时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三、在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
加入蒸馏水和甲苯的目的是什么?四、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归纳【典例导析】类型一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例l】凝胶色谱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据图回答问题:(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原因是。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
(4)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填“相同”或“不同”),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
【思路点拨】用凝胶色谱技术分离各种大分子物质时,大分子物质先洗脱出来,然后是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于颗粒之间,所以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
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颗粒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落后于大分子物质洗脱出来。
在色谱柱中装填凝胶的时候要尽量紧密,以降低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
一是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二是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不能发生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
一旦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凝胶色谱柱需要重新装填。
互动探究(1)凝胶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会影响分离的效果吗?(2)题目中a和b的分离度与凝胶色谱柱的高度有关吗?(3)除了题目中提到的气泡需要重装以外,还有哪种情况需要重装?类型二探讨电泳的原理【例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羧基虽然大部分结合成为肽键,但是蛋白质分子内仍含有各种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肽链末端的α-氨基和α-羧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中的羧基、赖氨酸和组氨酸残基中的各种碱性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基团的解离增大,使蛋白质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加强,使蛋白质带负电荷。
当溶液到达某一pH时,蛋白质可因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解离相等而呈等电状态,这时的溶液pH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
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量是不相同的。
试回答下列问题:(1)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近于5,一般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的等电点(“偏高”还是“偏低”)。
(2)根据等电点的不同,你能用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分开。
(3)简述根据等电点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的原理。
【思路点拨】本题深入到蛋白质内部,从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及数量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溶液,在pH近于5时解离程度较大,蛋白质带正电荷。
要使蛋白质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解离相等呈等电状态,必须提高溶液的pH,使酸性基团解离增加,故蛋白质的等电点提高。
根据等电点不同,可以利用电泳法将特定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提能演练】一、选择题1、凝胶色谱分离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C、将酶或纽胞固定在凝胶中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度2、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 )A、层析柱高B、层析柱的直径C、缓冲溶液D、样品的分布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决定蛋白质或多肽移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B、蛋白质分子的形状C、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缓冲溶液的pH4、为了提取血红蛋白,从学校附近的屠宰场索取新鲜的猪血,对猪血处理的正确操作是A、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人抗凝血剂柠檬酸钠B、取血回来后,马上进行高速长时问离心C、将离心后的血细胞加入清水缓慢搅拌D、重复洗涤直到上清液呈红色为止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D、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6、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分为哪几步( )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7、洗涤红细胞时,离心所采用的方法是A、低速长时间离心B、低速短时间离心C、高速长时间离心D、高速短时间离心8、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一75),其中G、75的含义为( )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25 g水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到75℃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体积可达75cm3二、非选择题9、下面是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样品的加入(图I)和洗脱(图Ⅱ)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样示意图中,正确的加样顺序是。
(2)用吸管加样时,应注意正确操作,分别是①。
②贴着管壁加样、③。
(3)等样品。
时,才加入缓冲液。
待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10、PCR技术可扩增DNA分子,电泳技术是将待测样品放在光滑的凝胶薄膜上,并加上直流电场,可利用分子带电荷不同分离和分析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片段等有机物。
这两项技术综合应用于现代刑侦,可以获得最可靠的证据。
如图是一次寻找嫌犯的测试结果:图申是把遗迹中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将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图乙是通过提取罪犯B遗迹DNA和四位嫌犯的DNA进行扩增,并采用特定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
(1)在同一电场下,由于蛋白质或DNA的以及、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方向或速度,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
(2)在电泳过程中,带电分子会向着的电极移动。
(3)由图甲得知,多肽由种氨基酸组成;由图乙可知B最可能的对象是。
11、(能力拔高题)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研究蛋白质的一项重要技术,常用凝胶(由多孔性网状物质构成的颗粒,其孔能让小分子物质进出)过滤法测定,即在一根垂直的玻璃柱中装满凝胶,然后在其上端加入蛋白质混合液并用缓冲液进行洗脱。
根据各种蛋白质洗脱的先后顺序可以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利用下列材料,鉴定样品液(含有A、B两种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的蛋白质)中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材料用具:支架台、符合要求的凝胶柱、吸管、缓冲液洗脱瓶、带有开关的玻璃导管、橡胶软管、夹子、试管若干、足量的缓冲液等。
(1)实验步骤:①加样前先。
②加样:。
③洗脱:。
④收集并检测它们洗脱的先后顺序。
(2)实验结果及结论:。
(3)请用坐标图表示出不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洗脱液体积的关系:12、(2008·山东高考)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
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不同而实现分离。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
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