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课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生物学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理解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内部器官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思考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
2. 引导学生回答:一切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 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细胞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15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
三、实践与探究(20分钟)
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提出问题:细胞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细胞的功能又是如何实现的?
四、总结(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引出下节课内容:细胞的代谢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笔记;
2.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做好预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讲解、实践与探究、总结和作业布置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但在实践与探究环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和引导。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3. 能够分析基因工程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基因工程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 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引起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热情。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1.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中的利与弊。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和操作方法。
五、讨论和总结(15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总结基因工程的意义和前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了他们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同时,通过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引导
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理解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现象。
教学重点: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2.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教学难点:
1.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理解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教学准备:
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什么吗?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25分钟)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a.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涵盖的范围;
b. 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
c.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2.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a. 讲解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适者生存、物种逐渐变化和共同祖先等;
b. 介绍进化论的证据,如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化石等;
c. 引导学生思考进化论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和意义。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结构,比较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 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总结观察结果;
3. 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 练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进化论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一、【课题目标】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同学们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 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同学们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同学们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同学们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课题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从这 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 (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同学们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1.1 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 ②无氧条件: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 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范围内,在 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 1~4。) 〖思考 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思考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思考 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 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环境不适宜时产生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
2.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细胞的学说。
教学难点:
1.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理解细胞的学说的历史演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细胞的结构,引导学生讨论“细胞是什么”、“细胞有哪些结构”等问题。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讲解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的历史演变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课堂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展示讨论成果:请学生代表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内容:观察与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2. 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记录观察结果。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准备下节课的听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细胞学说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
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
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4-2-特异性免疫(Ⅰ)教案 人教版
特异性免疫(Ⅰ)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免疫的视角、信息的视角,阐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难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情境:
2019年底,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引起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病毒损害肺等器官严重可能导致人死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起抗疾病疾病,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等方式传播,传染性极强,专家呼吁民众戴上口罩,避免感染。
提问:
专家为什么呼吁民众要戴上口罩?同在病区,为什么有的人不戴口罩?也不会得病,引导学生描述人体防御过程。
学生:
结合上节所学知识,尝试描述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过程中人体的防御机制。
板画:
跟随学生的描述,简化三道防线场所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学生:
一边回答问题,一边与老师版画的过程互动,建立初步模型。
(二)授新
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情境设置:
揉眼睛、抠鼻孔等行为及皮肤伤口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破突破粘膜和皮肤等防线进入体液,使人感染。由于缺乏特效药,感染者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功能与病毒斗争,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痊愈,病毒进入体液后是如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的呢?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5 1 植物生长素教案
植物生长素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阐明其中蕴含的科学本质特点。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尝试阐释植物生长素
作用特点中蕴含的适度与平衡观。
二、教学重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黄瓜开花图片,引导学生阅读章首页,让学生初步了解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可以诱导黄瓜雌花分化,使得黄瓜多结果实。
引导学生阅读章首页小诗,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存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
那么,除了乙烯,还有哪些植物激素,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生理作用?
(二)讲授新课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师展示植物向光性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探讨的3个问题,使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得出向光性的概念。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
向光性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即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除向光性外还有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向重力性)等。
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形成原因,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材料介绍:胚芽鞘是指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能保护胚芽、
出土后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胚芽鞘分为两部分: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即伸长区。(图片展示胚芽鞘)
锡箔纸:锡铝合金,薄而不透光。
让学生描述达尔文的四个实验过程及现象,然后分组讨论:
(共16套)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套)导学案汇总
(共16套)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套)
导学案汇总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
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
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原因:)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葡萄→→→发酵→发酵
↓↓
2、制作实例
实验材料
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
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温水反
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生物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膜、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介绍细胞膜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膜的重要性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师生讨论生物膜和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协调作用。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针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展开,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高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高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选修1 第一单元:生物分子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生物体的不同层次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3. 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生物分子的化学反应完成的,掌握生物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不同层次组织结构
3. 生物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教学难点:
1. 生物分子的种类和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关联性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生物细胞的结构画,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
功能有哪些关联。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生物体的不同层次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进行细胞结构的填空练习,巩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生物体的不同层次组织结构,并就某一种器官系统展开研究。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分子的种类和结构在细胞中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生物分子基础》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解、练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生物分子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教案内容:人的神经系统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传递信息的机制。
3.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
4. 深入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运动和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神经系统的概念,与学生讨论人体的协调性和感知能力与神经系
统的关系。
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a. 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突触等部分。
b. 解释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电信号的产生、传导和化学物质的释放。
3. 神经系统的组成:
a. 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b. 阐述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4. 神经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a. 解释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包括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协调运动。
b.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运动和相应的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5. 神经系统在感知中的作用:
a. 说明感觉神经元的作用,包括接收外界刺激和传递信息给大脑。
b. 通过一些感知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元的功能。
6. 总结回顾:概括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在人体运动和感知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1. 探索性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和相关知识。
2. 多媒体演示: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相关图像和动画,以加深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3. 观察实验: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神经元的结构。
4. 学生讲解: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讲解,分享有关神经系统的研究成果或相关案例。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
归纳总结
快速判断四种体液名称 如图表示四种体液间的关系,先找到有单向箭头的丁,可判断丁为淋 巴液;淋巴液来自组织液并流回血浆,所以可判断乙为组织液,丙为 血浆,最后判断甲为细胞内液。
02
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梳理教材知识 夯实基础
1.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 (1)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关键点拨
(1)血浆≠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 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于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就是内环境。 (3)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 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突破重点难点 强化素养
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细胞外液吗? 提示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 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汗液、唾液不是 细胞外液。
2.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 症状。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下图所示模型,思考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导 致组织水肿。
提示 营养不良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水的吸 引力减小,水分过多地流向组织液,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关键点拨
内环境成分判定
项目
成分
举例
气体成分
_淋__巴__液__和血浆
2024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目录CONTENCT •选修1课程简介与目标
•生物技术实践基础知识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实验
•酶工程实验技术探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讨论
01
选修1课程简介与目标
课程内容概述
生物技术实践
本课程主要探讨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科学与社会
介绍生物科学在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学论文写作等。
80%
80%
100%
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具备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突出实践性
强调综合性
注重创新性
编排体系合理
教材特点与编排体系
本教材注重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教材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外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本教材按照“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顺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同时,每个章节都配备了丰富的图表和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部分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的过程;
3. 了解细胞的特殊结构的功能;
4. 能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第一章内容;
2. PPT课件;
3. 实验仪器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导引学生进入主题。
二、讲授(30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4.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结构。
三、教学活动(15分钟)
1. 分组讨论,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引导学生对细胞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认识细胞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多给予学生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人教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教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2节的内容。它是在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基本机构及反射的大致过程。
2.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及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
3.了解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及实质
核心素养:
1.通过对简单的反射过程学习,初步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2.通过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生命现象的本质。
3.通过学习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学生认识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反复的练习、巩固、重复积累,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反射弧的机构及反射的大致过程
2•教学难点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及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和实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讲解本节课知识点第2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讲解习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设计(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及各个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我们还学习了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结构和各个结构的功能和特点,那这
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发出信息,你将迅速的将手缩回。
些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之间是如何完成神经调节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板书课题: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新课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⑵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⑶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2、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思考: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2)灭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
(3)榨汁
将冲洗好并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时,要留要大约的空间。
②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五、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巩固提高
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
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
C.温度30~35℃,隔绝空气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
4、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大半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后密封。下列坐标图不正确的是()
5、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6、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7、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
8、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检测瓶中放出的 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