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教版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学习过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组成:主要由组织构成,并借助于相互联系。

(2)5种免疫器官的比较(3) 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1)概念:执行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

(2)来源:来自。

(3)三种免疫细胞的比较②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内,成熟时具有,具有强大的功能。

③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包括。

(5)抗原:能引发的物质。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产生的、并发挥作用的物质。

(2)代表①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

②溶菌酶。

③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和等。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来源和特点是:①来源:机体在长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人人生来就有的防御功能。

②特点: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而是对多种都有防御作用。

(3)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起作用,因而具有性,叫作免疫。

2.免疫系统的功能(1) :机体排除外来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2) :是指机体,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 :是指机体,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探究:1.艾滋病人因左脚被铁钉扎伤后感染了破伤风。

该患者治疗破伤风的时间比正常人要长,原因是?2.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试举例说明。

3.溶菌酶杀菌一定为第二道防线吗?为什么?重点归纳: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抗原与抗体的区别1.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扁桃体2.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包括()A.肝脏、淋巴结、脾B.胸腺、脾、淋巴结C.心脏、肺、胰腺D.胸腺、胃腺、唾液腺3.人的胃液能杀灭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第四道防线4.(多选)以下内容属于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效应5.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质。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3. 能够分析基因工程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基因工程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 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引起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热情。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1.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中的利与弊。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和操作方法。

五、讨论和总结(15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总结基因工程的意义和前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了他们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同时,通过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引导
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课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生物学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2. 理解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内部器官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思考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2. 引导学生回答:一切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 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细胞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二、讲解(15分钟)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

三、实践与探究(20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提出问题:细胞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细胞的功能又是如何实现的?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引出下节课内容:细胞的代谢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笔记;2.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做好预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讲解、实践与探究、总结和作业布置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实践与探究环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和引导。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教案
教案一:免疫系统概述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免疫系统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能够描述免疫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免疫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4. 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介绍免疫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结构组成:讲解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淋巴器官、白细胞等;
3. 作用机制:讲解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4. 重要性和意义:讲解免疫系统在机体内的重要性和意义,保护机体免受外界侵害。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学: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免疫系统的作用;
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
1. 课件: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和图片资料;
2. 实验材料:免疫系统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3. 参考书籍:《生物学教材》等相关参考书籍。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测验:随堂测验,检测学生对免疫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并分析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免疫系统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免疫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仍需加强对免疫系统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免疫系统的细节知识,加深学生对该专题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重点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预习案】任务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任务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任务三、实验设计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任务四、操作提示(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_,然后再除去__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并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

任务五、课题延伸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生物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膜、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介绍细胞膜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膜的重要性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师生讨论生物膜和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协调作用。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针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展开,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本教案包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选修一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一、单元教学计划1. 单元名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2. 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3. 教学时长:4周4.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5.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 小组合作6. 评价方式:- 实验报告- 课堂讨论- 期中评测- 学生自评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 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4.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 细胞的新陈代谢-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细胞的能量来源和转化三、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器的功能和协同作用,培养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细胞实验和课堂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观点和思考,评价学习态度和思辨能力。

3. 期中评测:组织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细胞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以上是生物选修一课程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范文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范文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范文教案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 学会描述和解释细胞的主要功能:营养摄取、物质运输、代谢、生长和繁殖。

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和发现历程;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 细胞的主要功能:营养摄取、物质运输、代谢、生长和繁殖。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能回忆出细胞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吗?我们是如何发现细胞的存在的?”并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师利用PPT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解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和作用。

b. 细胞的主要功能:教师讲解细胞的主要功能,并帮助学生理解营养摄取、物质运输、代谢、生长和繁殖的过程和意义。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并从中学会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要求学生就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总结点拨(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点拨,强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一份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报告。

教学辅助工具:1. PPT2. 实例材料3. 小组讨论活动指南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讨论表现;2. 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报告的质量;3.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归纳,能否简明扼要地回答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5-1-植物生长素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5-1-植物生长素 人教版

植物生长素〖素养提升〗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1)图解:(2)解释。

①生长素的浓度:单侧光导致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浓度高于向光侧;这种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由极性运输传至尖端下方。

②生长程度:尖端下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导致背光侧细胞生长快于向光侧,表现出向光生长。

(3)总结。

①外因:单侧光照射。

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向性运动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探究〗(1)若已经确定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根据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和拜尔实验的比较,你能对胚芽鞘的向光性提出哪些可能的解释?(科学探究)〖提示〗:①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

②单侧光使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2)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胚芽鞘生长,你能否通过胚芽鞘实验证明这一点?(科学探究)〖提示〗:可以对向光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沿光线方向做纵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数目和细胞长短。

〖素养案例〗(2019·昆明高二检测)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鲍森·詹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以检验达尔文和他儿子的化学物质假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向下传递B.插有琼脂片的幼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去掉胚芽鞘尖端,仅放琼脂片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解题导引〗(1)琼脂片和云母片的生长素通过性不同:表现为生长素能通过琼脂片,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

(2)最先命名生长素的科学家是温特。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达尔文和他儿子的实验是否证实了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影响了尖端下部的生长?〖提示〗:没有。

达尔文只是提出了这一假说。

(2)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鲍森·詹森通过观察尖端部位的长度变化,确定胚芽鞘的生长是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了尖端下部的生长,在保持胚芽鞘完整性的前提下,你如何探究胚芽鞘的生长部位主要在尖端还是在尖端下面一段?〖提示〗:用记号笔在胚芽鞘上画等距离的横线,一段时间后观察、测量尖端部分和尖端下面一段横线间的距离。

生物选修1最新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选修1最新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科教案(选修一)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3.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腐乳制作的过程。

4.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能力与方法目标①提高探究意识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协作能力③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②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教法讲解与讨论教学过程引言:腐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大豆制品,品质细腻、营养丰富、鲜香可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营养价值可与奶酪相比,具有东方奶酪之称。

各地人民依据自己不同的口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产品,如浙江绍兴腐乳、北京王致和腐乳、黑龙江的克东腐乳、上海奉贤的鼎丰腐乳、广西桂林的桂林腐乳、广东水江的水口腐乳、云南路南的石林牌腐乳、河南拓城的酥制...那么腐乳是如何制作的呢?一、基础知识——腐乳的制作原理请大家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及投影,回答以下问题:1、豆腐长白毛是什么原因?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3、豆腐长的毛是什么生物?4、你认为毛霉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5、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6、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一)毛霉的相关知识(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与分析: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如下。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

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其他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人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人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1: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人教版

第1节第2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内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从而产生效应。

2.生理作用(1)细胞水平上:促进、诱导等。

(2)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

3.特点(1)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生长。

(2)①图中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器官生长,超过该范围则植物器官的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效应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体现了根、芽、茎的敏感程度为。

③曲线在三点生长素的促进效果最佳,A2、B2、C2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3)实例:顶端优势不同器官敏感度不同:根芽茎不同细胞成熟度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衰老细胞不同物种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课堂练习〗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2、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A.a和b B.b和aC.b和c D.c和b3、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4、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根部“3→4”的运输需要消耗A TP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5、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面,则其水平方向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茎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D)A B C D▁ ▃ ▅ ▇ █ 参 *考 *答 *案█ ▇ ▅ ▃ ▁1.受体基因的表达2.(1)细胞伸长生长细胞分化(2) 生长、发育3.(1)促进抑制(2)①促进抑制②不同根>芽>茎。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4:1-2-内环境的稳态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学案4:1-2-内环境的稳态 人教版

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习目标〗班级姓名1.运用稳态与平衡观,说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机制。

(生命观念)2.采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的方法,构建内环境稳态的模型。

(科学思维)3.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理解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机制。

(科学探究)预学案--教材研读(自主学习)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1)外因:___________的变化。

(2)内因:______________活动的进行。

2.变化:各种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3.实例:(1)pH: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其次还有___________等。

(2)体温:①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②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_。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的状态。

二、对内环境调节机制的认识1.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稳态失调的原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1)外因:_______________过于剧烈。

(2)内因:人体自身的_______功能出现障碍。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__________。

(1)正常_______浓度和血液中___________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2)适宜的______和________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导学案(疑难点拨)探究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成分:如图为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一部分(1)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各种成分不是___________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全册精品教案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全册精品教案优质课教案

授课时间: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②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③完成果酒和果醋制作并掌握基本方法。

K] 能力与方法目标①提高探究意识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协作能力③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②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法讲述法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三)、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精品教学案湖南省中方县第一中学杨自西编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⑴环境条件:充足。

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部分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的过程;
3. 了解细胞的特殊结构的功能;
4. 能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第一章内容;
2. PPT课件;
3. 实验仪器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导引学生进入主题。

二、讲授(30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4.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结构。

三、教学活动(15分钟)
1. 分组讨论,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引导学生对细胞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认识细胞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多给予学生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全册 共11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全册 共11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阅读教材P2~3)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及来源①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②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反应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2)原理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阅读教材P3~5)1.制作流程2.酒精的检测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共研探究](一)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如图),仔细观察模式图并回答相关问题:1.酵母菌属于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2.果酒的制作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3.果酒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1)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要在去枝梗之前(填“前”或“后”)进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同时要避免反复冲洗,防止酵母菌菌种数量减少。

(2)传统工艺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免疫学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注射了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而接种麻疹疫苗后,终生不再患麻疹?这是因为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异,这次注射的疫苗对变异后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而麻疹病毒虽然也是RNA病毒,它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的疫苗终身管用。

那么,什么是疫苗?有哪些种类?(二)讲授新课1、疫苗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型的传染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为此,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预防传染病,疫苗就这样诞生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即先后用接种“人痘”和“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此病毒已于1980年被人类消灭。

法国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病疫苗。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对外毒素进行减毒处理获得类毒素也是疫苗)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接种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本质上,疫苗是抗原。

(2)举例: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可口服,由“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成)、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3)DNA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NA本身不是抗原,是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是抗原。

)(4)特点: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又无感病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⑴环境条件:充足。

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果醋四、发酵装置的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1、设计思路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⑵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⑶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2、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思考: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2)灭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

(3)榨汁将冲洗好并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控制好发酵的条件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时,要留要大约的空间。

②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五、酒精的检验1、检验试剂:2、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巩固提高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4、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大半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后密封。

下列坐标图不正确的是()5、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6、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7、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加缓冲液D.加新鲜培养基8、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检测瓶中放出的 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

这是因为()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有氧呼吸9、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A、 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 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C、 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10、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用重铬酸钾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 、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 、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11、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A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B .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 .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D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1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

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 .温度控制B .溶氧控制C .pH 控制D .酶的控制13、(多选)在利用葡萄酿制果酒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 .有酒精大量产生B .发酵液逐渐澄清C .发酵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D .发酵液红色加深14、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⑴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使酵母菌获得葡萄酒。

⑵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 。

写出甲、乙中有关的化学反应式:甲:乙:⑶如果丙忘记盖上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 的作用下生成了,写出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式: 。

15、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

随后,酵母菌有氧呼吸迅速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固体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 产生的代谢产物.(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 、 和 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葡萄汁+白糖+酵母菌 一天搅拌2~3次 与空气断绝接触 (18~25℃约10天) 气泡不再发生时, 盖上盖子 甲 乙 丙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二、实验设计(一)(二)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后,毛霉开始生长, 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思考: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提示: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三)加盐腌制: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 ,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思考: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四)配制卤汤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3.香辛料可以 ,也具有作用。

讨论:1.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2.哪种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为什么?提示: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

因为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三、操作提示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⑴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太低,;盐的浓度过高,。

⑵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酒精含量过低,。

2.防止杂菌污染⑴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⑵装瓶时,操作要。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

巩固提升1、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右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ⅠⅡⅢA、Ⅲ、Ⅰ、ⅡB、Ⅲ、Ⅱ、ⅠC、Ⅰ、Ⅱ、ⅢD、Ⅰ、Ⅲ、Ⅱ2、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种物质的分解()A.脂肪B.磷脂C.葡萄糖D.蛋白质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总结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