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最新天人合一观念的议论文
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
这种观念其实就是一种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是未破我执的表现。
在外道他们是公开宣传这种教义,原本是一种信仰自由,不用多加评论,但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已渗入了佛教,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观念。
作为其个人,这是非常可惜的,但从佛教的法运而言,破斥这种观念对于正法久住却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渗入佛教的天人合一观念也是以佛法的面貌出现的,具有较强的蒙蔽性。
最肤浅的表现形式就是佛我合一,误解众生本来是佛的真实含义,认为通过一些祈祷祭祀和其他宗教仪式可以与某尊佛合为一体。
其实这就是印度教梵我合一的翻版,而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深受印度教影响的事实已经为学界共识,迄今一般的印度人也都把佛教当作印度教的一个分支。
众生本来是佛的本来意思仅仅是众生本来具有解脱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错解,把它们当成了宇宙本体的“天”,而追求自我与这种代表最高法则的“天”的合一,也就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大我,他们以为证到有为法的无我并非就是究竟解脱,否则就堕入二乘或者断灭了。
他们认为无为法一定是有本体的,并非仅仅是空,而产生独立于缘起法外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观念。
其实这还是未能证到无我空性的表现,而产生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大我的妄想。
所谓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仅仅是缘起空性的一种方便说法,而缘起空性非断非常。
持这种观念的人最难理解万法皆空下的无穷妙用是如何展开的,破了假我,如果不安立真我,这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但任何真我的安立,无论说得如何巧妙,根深蒂固的还是那个我执。
所以对此产生疑惑的人应该反省一下是谁在疑惑?就是我执。
第三种表现形式更加狡猾,危害也更深,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值得警惕。
他们会把欲乐当成解脱的手段,这原本也是印度教某派的教义,对性力的崇拜,将情欲神圣化,企图在感官的狂欢中寻求解脱。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学说。
本文按传统生态智慧、朴素生态观、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轨迹,论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天人合一自然观指导下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平衡;生态文明Abstract:“Heaven” thought is the basic attitude that people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ancient China, Heaven is a better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man and nature and stage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though the simple ecological view,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Heaven natural view.Key Words: Heaven; Ecological balan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1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人历来注重思考和探索人类自身和自然世界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乃为古代哲人穷其一生所不懈追求的理想。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天人合一与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应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一开始便是讨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
《中庸》首句讲“天命之谓性”,人性的根源在于天。
《周易》讲“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这里所说的“德”并非现代汉语中所理解的“道德”,而是广义的“德性”,或曰精神价值。
至于被古往今来的人们所强调的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也恰恰是建立在不违天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的。
荀子在其《天论》篇中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里的天强调为“自然”之意。
荀子认为,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掌握天时,利用万物,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道家在论述“天人关系”时更注重“天地人”三者的统一,以究天地人之际为本。
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论道家、道教还是仙道、方道都把“道”看成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佛教自由东汉传播以来,本身就是在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宗教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发展壮大的。
佛家强调“空”和“无”,即强调世间万物的变化和无常,它侧重于主观,肯定的是“真我”的存在,而“真我”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不在人体内,也不在体外。
这种“真我”的境界,就是人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境界。
因此,佛家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这本身就借鉴了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佛”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境遇的人。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将这一思想与今天的环境问题置于一起加以审视时,它又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在时间上,它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数千年历史发展,还是对于当今和未来中国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空间上,它无论是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开发、利用自然是必然的,但是开发、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和改造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自然和人类社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念和方法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
道家注重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姿态。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化的。
他强调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责任保护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导致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源短缺等。
只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其次,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彼此尊重、互相合作的社会。
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待遇,相互帮助和支持,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再次,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们全面发展的社会,即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只有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机会平等等措施,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最后,天人合一思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人类中心与天人合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之比较分享到:本站编辑:admin 日期:2011-04-30 01:42 点击:120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少有被人关注的生态问题愈发的严重起来。
而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则备受世人关注。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并不是要回归传统而是要通过学习传统思想的精华来解决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现代社会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致使人与自然间存在着日益激化的矛盾。
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化人类自己同自然关系的认识、才能真正地把握好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独到又深刻的哲学命题,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
对于维护现代人类所处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认识并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天人合一”思想内容丰富,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思想流派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
儒家把“仁”放在首要的位置,进一步论述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联系。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 他将这种道德之心扩展到自然事物上。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 他是把自然视作于同样的生命存在,把对人世的普遍关怀推广到宇宙万物。
张载又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3} 可知张载将天地看作父母、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同胞、所有事物都是自己的朋友、将天地间万物融为一体。
这也要求我们人类也应天地放在自己的心中,与大地上的万物确立一种相互友好的关系。
程颐和程颢也认为天地之道即是生之道。
因此人类不仅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也应当爱惜自然万物的生命。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2)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二摘要: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政治意蕴,而且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家生态环境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95-01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中国生态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关爱自然。
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政治意蕴,而且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互利共生的自然观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道家的自然观是互利共生的自然观。
因为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被破坏。
同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们活动能力的增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生。
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来没有把人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不仅充分肯定了自然的本质是生养万物、并且自由生长,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老子要求“为无为”,实现无为则无不治;庄子则进一步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强调不仅要“爱物”,更要“利物”,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当代启示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当代启示学院:航空宇航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学号: SX1301087姓名:常文学指导老师:高存法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O一三年十二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当代启示(航空宇航学院常文学 SX1301087)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和基本内涵、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当代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无疑是先进的,然而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它依然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中国人热爱于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共同点。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于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在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倡导“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相分”【1】思想实质上也是“天人合一”思想而非天人分离),但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围绕天人关系和如何实现“天人合一”而形成的争论;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与汉代的儒、道及宋代的程朱理学等所阐述的思想,多数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了解释。
历代学者们的论述使“天人合一”形成了极为丰富且庞杂的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庞大的思想体系与最浓厚的文化底蕴。
只有在正确认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实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所带来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古代是先进的,而且在当今社会日益显现出其正确性。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问题;从广义来理解,还应包括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即人人关系问题。
可见,“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在内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本文将从“天人”关系的论述入手,挖掘“天人合一”观所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摘要人类中心主义学说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它的理解层出不穷。
比如,自然辩证法专家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主,自然界事事为人类服务;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秦延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目前环境破坏、资源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也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广义和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
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便有了上层建筑。
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会与自然界产生摩擦,如何减小两者之间带来的矛盾,是本文简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和谐21世纪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科学越来越会占主要地位的世纪。
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自然界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基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从广义上讲,自然界是整个宇宙,它既包括无边无际的宇宙,又包括人类社会;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除人类以外的物质,包括我们认知的宇宙和未知的宇宙。
实际上,自然界和人类没有一个清楚的界限,人类存在于自然之中,而自然也包围着人类社会。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这说明马克思同样认为人类与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二是人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改变是自然界受制于人类的发展。
要想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就要实现人类能够合理的、并且不破坏自然规律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从现代文明发展来看,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人类中心主义”。
因为人类离开了自然无法生存,而自然没有了人类的合理利用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然会利用自然提供的有利资源,开发和实现人类多方面的需求。
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
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境界和最高追求。
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并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哲学、宇宙观和人生的角度,探讨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
首先,天人合一的论证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实现和谐统一的境界。
传统中国哲学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交融,人的行为不应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
人与自然不应被二分对立,而应该相互包容、依存和互助。
天人合一的理念倡导人类与自然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天人合一的论证可以从宇宙观的角度出发。
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人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没有人独自存在的可能。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一体”观念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纽带,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天地人三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只有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外,天人合一的论证还可以从人生的角度出发。
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的追求应当与宇宙的规律相一致,人应该在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并且要将自己与他人、社会、世界联系起来。
只有在实现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发展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天人合一的理念鼓励个人发展同时也关注社会公益,追求个人境界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只有通过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来说,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从哲学、宇宙观和人生的角度有着丰富的论证思路。
通过哲学的思辨,我们可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宇宙观的辨析,我们可以理解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认识到天人合一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关于天人合一的论文
关于天人合一的论文引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想,通常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
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被视为一种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天人合一的概念,探索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及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重要性。
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也称为天人感应或天人相应。
它认为天地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中国哲学中,天通常被理解为自然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界的运行和规律。
而人则是指人类,也包括人类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有序和规律性的现象,并认为人类也应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因此,天人合一的概念成为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
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人类应当以敬畏和感恩的心态与自然界共存。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体认的一种具体表现。
其次,天人合一也强调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类被认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它自然界的事物相互依存。
因此,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也会对自然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和启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首先,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天人合一的思想提醒我们,保护和治理自然界是每一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只有通过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予我们对待他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最后,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人类中心论——自然辨证法课程论文
1、前言当人类的脚步踏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却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不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而且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成了当前理论界思考的热点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反思,引发了人们对以往“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批判,应该说,这是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自我反思与批判,是人的一次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
“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主导作用。
它在改变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方面都是积极进步的力量。
虽然“人类中心论”在一段时期内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这一价值观被不恰当的发挥并将其推向极端,强调人是自然的惟一主宰,自然是奴隶和牲畜,人为自然立法,把人看成是宇宙的中心,一切价值的源泉和评价的标准。
其结果是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于是才有“非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观点的提出,并大有取代人类中心论之势。
因此,关于“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争论就成了当前的理论界的热点问题。
2、“人类中心论”的概念界定2.1中西方的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又称为“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论是赞成、拥护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但是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论二者简单混同的传统做法,无助于准确把握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
关于“人类中心论”的具体含义与内容,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引起很多的争论。
大卫·佩伯将“人类中心论”理解为:“一种把人类置于一切生物的中心的世界观——他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当然,把人作为一切价值的来源,因为价值概念是人创造的(只有人能够把价值赋予自然的其他部分)。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和生命伦理是相对立的”。
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阿姆·斯特朗和玻兹勒则认为,“人类中心论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断言伦理原则只适用于人类,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惟一有价值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2)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2)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篇二内容摘要: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
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关键词:庄子天人合一思想来源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
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
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宇宙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哲人关注的核心问题。
而在天人关系中,天人合一又是中国古人的基本思想观念。
这一基本观念的存在就决定了他们在思考和叙述问题时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遵循由自然到人事和以自然与人事的致思路径。
这一特点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中具有极为突出的表现。
打开人类文明的史册,人与自然是其中的基本主题。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大文化主线中,人与自然是否能够和谐相处更是直接影响和规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而天人合一就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作为“大道之源”和“群经之首”的《周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易学体系之中。
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一系列的演变。
从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到近现代西方工业革命后对自然的过度压榨,再到现如今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视讲究和谐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人与自然,自然与人,二者相互辨证的统一,在不断地发展中共求所需,正如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在前进中实现共赢,实现以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平衡为基础的新时代的“天人合一”。
【关键词】人自然关系辨证统一一、“人与自然”的过去(1)西方工业革命前“原始时代的人们尚未形成强烈的自我存在的自觉意识,构成原始人日常交往和群体组织活动的内在机理是典型的顺从自然的自然主义模式。
可以说,原始社会的文明模式具有强烈的依附和敬畏自然的自在性。
”①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时代,由于对自然知识、自然规律缺乏科学认识,人对自然被动顺从,主要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
可以说,这是一种顺从状态下的被动和谐。
这一现象从我国的历史文化中也能得到很好地验证。
老子《道德经》中说,“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切,都是在主张效法自然以行人事,强调对自然的被动服从。
“天不能不高,地不能不广,日月不能不绕天运行,万物不能不生生不息,这些都不是人为或某种东西主宰的结果,而是顺天而行、因道而成的道的自然而然的体现。
”另一哲学家庄子也继承了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与人一也。
”这些都体现了庄子将天地万物视为融为一体的和谐整体。
②然而,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则是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的。
虽然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但是双方不处于平等地位,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这种被动的和谐仅仅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若是这一现状被打破,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人类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正好验证了这一结论。
(2)西方工业革命后(近现代)欲望的膨胀,野心的不满足,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的是对自然环境一系列的破坏。
从“天人合一”看人与自然关系
从“天人合一”看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而该问题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文明与科技文明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重新审视“天人合一”思想,并以其作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准则,不失为我们今后继续深入良性发展的好方案。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漫长的逐渐演化的过程,其提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西周时期,天就被认为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而后老子,庄子等人对其作出了完整阐述的,到汉代,董仲舒将研究天人关系引入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中,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天人合一”思想又由朱熹,刘禹锡等人对其作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了无论佛道都极为推崇的思想内核,进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意志之天,义理之天和自然之天。
意志之天,即宗教意义上的天,以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主宰之天为代表。
这里的天,指的是超自然的神灵力量。
董仲舒的观点包括,“道之大,源出于天”,“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等。
这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
而天人合一的概念意味着,人不能违背与天,必须和老天的旨意保持一致。
意志之天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有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等。
义理之天,就是道德含义对天的理解,是以孔子、孟子、朱熹为代表人物的具有伦理意义的的天。
就如中国人长挂在嘴边的天地良心,对极端错误的事情说说的伤天害理中的天。
在这种含义之下,天人合一就意味着,人的言行必须合乎道德规范。
如果违背道德规范,便会被万民唾弃。
自然之天,以老子、庄子、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是指自然的本性、状态,与地相对,就如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自然资源,这都是属于自然之天的范畴,而天人合一这意味着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类必须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就是我们现阶段所要关注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阿凡达》影评
——东西方智慧的较量: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摘要: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切入点,在简要介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近代这两种哲学思想的交锋,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不足,并预测了未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深入人心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
看完美国电影《阿凡达》3D版后,觉得潘多拉星球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
纳威人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和自然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宛若世外桃源。
我们蓦然间发现,在东方智慧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电影里熠熠生辉。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古典哲学理论,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周代,从先秦时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在宋朝出现过学术的高峰。
究其源头,对于《周易》的阐发是这个思想体系发展的主线。
相传周文王集成已往理论建立八卦学说,成书为《易经》,其后与孔子的门徒所著《易传》合而为《周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历代学者发扬光大,又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说[1]。
但在近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式微。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慢慢的成为很多人精神上的主导。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
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随着近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对于自然界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断验证人类中心主义的“正确性”,更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信心。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西方国家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成为人类
豪迈的目标。
人们认为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认为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无须付出代价的;还认为只有人具有价值,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
而天人合一理念被污蔑为迷信落后的象征,人类从始与天分离,与动物、植物、宇宙万物失去了心灵沟通与联系,人类成为了独家寡人。
毫无疑问,这两百年是人类历史上取得最辉煌发展的两百年,我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进步,物质资源迅速发展,财富大量累积。
但在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却发现我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推动下,对于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掠夺性的开发、滥用和浪费,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环境事故、生态灾难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退化,产生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
这一切说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发展,最终暴露了其极大的局限性。
同时,在获得了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过得快乐吗?这两百年来,我们的心灵开始走向孤单寂寞,需要不断征服万物,向大自然不断索取,利用科学创造了现今的物质世界,来填满与排遣心灵的空虚寂寞。
但在如此先进的科技,如此丰富的物质面前,我们过得并不比200年前过着男耕女织的先人们快乐。
这就是天人分离的惨剧。
在网络上流行的“寂寞党”的宣言就说明了这一现象:“哥吃的不是面,哥吃的是寂寞。
后来发展成为:哥××不是××,哥××的是寂寞”。
于是,我们开始惊醒,对这一切开始反思,可以说电影《阿凡达》正是代表了这样一种思潮,西方思潮从天人分离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天人合一思维的觉醒,是整个人类社会面对当今全球暖化、环境恶劣的深刻反省,是对人类工业化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是人类社会由于环境污染面对毁灭边缘的追问,人类社会发展应何去何从?人类应如何生存?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才是人类值得追求的永恒极乐净土?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新世纪人类面临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现实问题时,人们惊异地发现:东方智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选择之一。
在致力于解决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人们面前,中庸之道、天地人系统观、天人合一有了现实内涵,东方智慧在当代价值也凸显出来[2]。
在沉寂了两百多年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终于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在东西方智慧的较量中,天人合一虽然短暂失败,但是,时间终于磨砺出了她的光辉。
正如同电影的一样,纳威人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最终战胜了拥有坚船利炮的侵略者。
但西方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毕竟有限,虽然歌颂天人合一的纳威人,但结局却不是天人合一的结局。
而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源地中国,我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比西方人
更深一层。
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号,如:“和谐、团结、转化、感化、大团圆、孝顺、仁爱、中和、和平共处、宽恕、一家人等理念都含有天人合一的因素。
而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更是天人合一,在新时代的具体阐释和表现形式,因此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己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日用而不知。
我们身为中国人,应为能有幸生在中国,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天人合一”,为创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天人合一式社会而奋斗终身。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走过了一条荆棘丛生的漫长道路,充满了苦难与斗争、昂奋和忧虑。
面对当代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的严酷现实,在痛苦的反思中,世人把目光,又投向了4000年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光芒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
“……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论人生中的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人与周围各方面可能有的四种关系或四种境界。
其中“天地境界”就是人和天地的关系,亦即哲学境界,是一种自觉有超社会、为天地立心的意义,这是一种最高、最完善的境界,是冯友兰先生伦理思想的集中表现的境界说,也是他整个新理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最终归宿。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主导,人类被看作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事物的评判者。
这种思潮到了近代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解读“天地境界”尤为重要。
人类有责任维护环境生态的完整性,人类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在分享地球有限资源的同时关心其它人和生物。
“天地境界”就是讲人要有自觉,在地球上只有人类才具有理解世界、超越自我的能力,有没有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境界的试金石,如果人类不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也看到了天地的利益,那就超越了狭隘的人生境界,进入了“天地境界”。
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地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发展传播,让更多的人对天人合一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让所有人都过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3]。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 2.William J. Mitch & Sven Erik Jorgense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2004 3成良斌.自然辩证法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