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智造”大目标,国内几大机器人基地是什么情况?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一大核心,中国已陷入空前的机器人热潮中。
2015年,中国已有500多家机器人公司。
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有些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园。
2015年4月底,江西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九江市星子县总投资1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重庆市璧山县、河北省固安县以及香河县,都在积极筹建机器人产业园。
热潮之下,现实依然残酷。
中国的机器人公司在市场上几无份量可言,机器人在资本市场的总体盘子并不大。
统计发现,至2015年9月共有86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机器人概念,整个板块总市值为7565.93亿元,与中国人寿的总市值相当。
机器人业务并不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主业。
新松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机器人业务在该公司占比约三四成,还有相当部分精力在交通、能源、民生和特种装备等产业板块。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公司不具规模,更没有市场竞争力,关键零部件靠进口,普遍做的是生产加工基地,如果不走出“传统加工生产”的误区,不做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布局,将永远“跟着国外走”。
《中国制造2025》在部署“智能制造工程”时指出,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可视为从具体操作层面对“智能制造”进行了界定。
在这一顶层规划设计中,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是重心。
自2015年起,工信部开始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并于7月2日公布了2015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这些项目覆盖了38个行业,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个类别。
全国各省市机器人政策
全国各省市机器人政策2014年11月又是推出机器人政策的高峰期,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黑龙江起草机器人产业规划,上海再出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即将发布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规划政策等。
而在之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浙江、重庆、洛阳、广州、东莞、佛山、顺德等地方政府出台机器人相关扶持政策。
发展目标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抱负。
其中广州、重庆、南京、湖北等4地2020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
上海、东莞等地目标超过500亿元。
不过统计范围预计各地会有一些出入,例如广州是将整个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包括在内。
上海: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600-800亿元。
2015-2020年,应用机器人数量年均增加30%以上,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平均每年新建5条以上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
广州: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1000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形成年产10万台(套)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智能装备的产能规模。
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东莞:到2016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700亿元。
全市“机器换人”实现广泛深入推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013年8万元/人提高到11万元/人以上,全市工业投资中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
洛阳:力争到2016年年末,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
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现有装备生产线智能化率超过30%。
南京:2016年前,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新兴基地之一,年销售规模达350亿元;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产学研联盟,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年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
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的销量还是实现了54%的迅猛增长。
这一富强景象表明整个行业欣欣向荣。
依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中国明年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位居全球第一。
以下是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在路线图发布之前,地方省市推动机器人的步伐就已迈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郑州、常州、重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成都等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作为当地的重点进展产业,并间续出台机器人相关优待政策,主要对象是机器人制造企业和机器人使用企业,支持手段以税收、土地和户口优待为主。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当前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有40余家,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2年的规划投资额将超过5000亿元。
2022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进展的指导看法》,指出到2022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事实上,各地政府的规划早已超出了这个《指导看法》。
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理想”。
如安徽的进展目标是到2022年培育3~5家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超20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
依据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进展规划,到2022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培育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30亿元以上。
但实际状况是,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的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才不到200亿元。
据his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讨论报告,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也才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市场未必容得下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和这么多的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许多产业园的建设是为了拿政府补贴,再制定标准规划,设厂布局,高价买设备、生产线、零部件和技术,导致产业又走上了扩大产能和组装的老路。
国内最大机器人企业落户青岛
商务部 电子 商务和信 息化 司副 司长蔡裕 东在 交流会 上说 , 近 几年 来 , 我 国电 商发 展 正 在逐 步走 出商 业 固有 范畴 ,新技 术 和模 式创 新 已成 为 引领 电 商发展 的 源动
据悉 , 青 岛高新 区 大力发展 机 器人 及 高 端装备 制 造
产业 , 正 全 力打 造 占地 千亩 、 中 国北 方 最 大的机 器人 产
业, 推 动青 岛机 器人 产 业全 面发展 。 新松 北方 区域 总部 项 目总投 资 3 6 . 2 3亿 元 ,将在 青
于社会消费总额的 1 0 . 9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
售 市场 。
岛高新 区设立 区域性控股集团公 司, 建设机 器人产业创
新 平 台及 产业化 基 地 , 主要 产品 包括各 类新 型 工业机 器
域 全 面 开花 。 随着 电商产 业 的发展 , 业 内竞 争正在加 剧 ,
将 激 发 更 多产 业发 展 活 力 。移 动 互联 网技 术 的 高速 发 展, 已成为 电商创 新推 动 力 。移 动 电 商支付 与互联 网金
据 了解 , 今 年 上半年 我 国 电商市 场的规 模 继续扩 大 。
上 半年 我 国电商 交 易额 同比增 长 3 0 % ,相 当于上 半 年
赁 平 台及人 才培 训基 地 , 获批 智 能机 器人 高新技 术产 业
特 色园 区。 累计 引进 软控 科捷 、 日本 安 川 、 宝佳 、 诺 力达 、
年 大 宗电子 商务 的 交易额 已突破 1 0万亿元 ,相 当于社 会 消 费总额 的 1 0 . 9 %, 我 国 已成 为 全球 最 大 网络 零 售 市
场。
化 成套 装备 , 将 从 事 高端数 字制造 解 决方 案的研 发 和 生
国内智能机器人十大上市公司股票都有哪一些??
国内智能机器人十大上市公司股票都有哪一些??国内智能机器人十大上市公司1、新松机器人、汇川技术、新时达和埃斯顿。
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松机器人(300024)、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和埃斯顿(002747)等。
2、国内智能机器人十大上市公司分别为UBTECH优必选、Abilix能力风暴、小忆机器人、CANBOT爱乐优、ROOBO、寒武纪智能、Haier海尔、Gowild公子小白、小鱼在家、babateng巴巴腾。
3、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上市公司有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4、机器人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科沃斯:机器人龙头,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5亿元、255亿元、34亿元、31亿元。
5、智能机器人上市公司有:高乐股份: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08亿,同比增长-274%。
智能机器人龙头股有哪些1、泰禾光电:中国·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底,201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视觉分选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等嵌入式软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
公司业务经营范围:光电、软件、人工智能视觉、控制技术、机器人及系统、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的研发与转让;分选设备及配件、机器人及配件、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及配件的制造、销售(含农业机械、工业机械)等。
2、泰尔股份:泰尔重工主要从事动力传动机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专注于工业万向轴、齿轮联轴器和剪刃等三类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了以数控立式车床、数控镗铣床、专用端面齿铣床、专用十字轴磨床、微机控制渗碳炉、自动焊接中心为核心设备的万向轴产品生产线。
以数控滚齿机、大型数控插齿机、数控成型磨齿机、离子氮化炉为核心设备的齿轮联轴器产品生产线;以数控龙门铣床、强力成型数控磨床、高温井式炉为核心设备的剪刃产品生产线。
3、埃斯顿:埃斯顿作为中国运动控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线已完成从交流伺服系统到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业务模式正在实现从单轴—单机—单元的全面升华。
新松机器人全国布局
括 机 器 人 联 合 研 究院 、 工业 4 . 0产 业 园 、
机 器 人 研 发 创 新 基 地 、智 能 健 康 产 业
基 地 以 及 机 器 人 产 城 融合 服务 基地 。 “ 去 年 。 我 们 就 在 全 国 各地 广 泛 招 商 。1 0月 与 新 松 机 器 人 见 面 。 ” 湘 潭
新 松 的 底 色 , 也 决 定 了 湘 潭 机 器 人 产 业 园将 是 全 新 的 发 展 思 路 ” ,
资料 显 示,新松 机器 人隶 属中科
2 0 1 6年 年 报 称 ,公 司 现 已在 北 京 、上
高 新区招 商 合作局 局长 周 勇告 诉 《 中
国经济周 刊 》 ,双 方 一 拍 即 合 ,新松 是
的 需 要 , 因 为 湘 潭 的 转 型 升 级 已 经 出
现 了新 的 趋 势 ” 。 曹 炯 芳称 .以 湘 潭 钢
湘潭“ 智造谷 ” 的底色
“ 长株潭 ( 长 沙 、株 洲 、湘 潭 )城 市 群 ” 是 湖 南 经 济 的 核 心 增 长 极 .也 是 中 部 六 省 份 发 展 的 一 面 旗 帜 湘 潭 市 的工 业底 色 浓重 ,中 同第 一 台 3 0 0
国 内 最 大 的 机 器 人 企 业 .是 湘 潭 智 造
谷 最 想 吸 引的 凤 凰 。
院 , 是 全 球 机 器 人 产 品 线 最 全 的 厂 商
困 区域 ・ 城市 1 R e g i o n & C i t y
新松机器人全 国布局
首个机器人产业园落户湘潭
《 r I 1 经济剧 f 1 J 》 记行 李永华 J l 潭报道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将全国划分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综合评价六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系统比较各区域估值得分情况。
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最雄厚,较其他区域领先优势显著,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东北地区虽具有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有限,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仍表现出一定后发潜力。
京津冀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相对领先京津冀地区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区域内北京、天津、河北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已逐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关系。
京津冀三地在机器人产业链、智力资源、创新平台、应用开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各有优势,集聚发展态势显著。
(一)产业规模效益京津冀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共387家,总产值450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达16%,产业规模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北京工业机器人数量不多,服务机器人发展规模和相关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全国领先;天津以天津机器人产业园和滨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水下特种机器人;河北以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主,重点打造若干特色产业基地及园区。
(二)产业结构水平京津冀地区持续打造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创新平台。
北京在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不断兴起,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不断优化,已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智能机器人创新链;天津在智能服务机器人方向已形成智能平衡车、水下特种机器人的产业集聚;河北唐山已成为金属焊接、矿用探险等行业机器人研发基地。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平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部分重点企业已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但大部分零部件仍需进口。
中国机器人十大产业重地
中国机器人十大产业重地重庆早在2011年便提出了要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的口号,产业发展目标为,2020年,重庆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长沙到2017年年末,长沙将力争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东莞自2014年起每年支出2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企业”机器换人”,目前大量的机器人已运用到生产线中。
天津着力突破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设计制作与集成、机器人用材料及加工技术。
沈阳我国最重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之一。
2015年沈阳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逾20%。
沈阳新松是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排头兵,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青岛在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区,作为青岛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区域。
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浙江省“机器换人”战略为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启了巨大的应用空间。
据调查,浙江省制造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全国的15%左右,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大大高出全国36台/万人的平均水平。
芜湖首个国字号机器人试点集聚区,截至2016年2月份,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园入驻的机器人企业共56家,产业规模达70亿元。
上海力争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阵营。
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600亿-800亿元。
深圳2014-2020年每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援助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
现在,深圳市与机器人有关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0处、工程实验室16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公务服务平台7处。
中国机器人领域25家企业
中国机器人领域25家企业为您整理了智能机器人领域生产AGV机器人厂商、最具生产力机器人整机厂家及中国机器人控制器领域最具影响力厂家。
盘点中国生产AGV机器人厂商1、深圳市佳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深圳市佳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4年3月,正式成立苏州分公司。
佳顺伟业AGV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机械、电子、钢铁、化工、医药、印刷、仓储、运输等行业,其客户包括美的、格力、吉利等大企业。
主营产品:激光导引叉车AGV、双向潜伏式(超低型)、单向潜伏式(超低型)、磁导航叉车AGV小车等。
2、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公司介绍:公司是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核算资质。
全面负责昆船AGV产品(系统)的研发、设计、经营和售后服务(含备件)。
主营产品:激光导引\全方位驱动\推挽式、BT143型/差速驱动/推挽式、复合导引\双前轮驱动\升降式等。
3、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公司介绍: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进行机器人认知技术与探索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是BVL德国物流联盟成员。
主营产品:喷涂机器人、搬运加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
4、广州市井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公司介绍:广州市井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初创于2000年,2004年改制建立股份制有限公司。
秉承这样的坚定的信念和宗旨,公司专业向汽车、电子、家电、仓储等行业提供生产/检测/物流自动化设备。
主营产品:缸盖装配线、AGV介绍、汽车发动机分装线系统、电喷装置压装线等。
5、青岛森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公司介绍:青岛森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隶属位于香港总部的森欣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美英和香港总部的技术力量,专业生产AGV,AGV小车,AGV自动导引车,AGV搬运机器人,AGV无人搬运车,AGV自动送料车,AGV自动搬运车,AGV无人送料车,AGV自动牵引车,AGV无人牵引车。
主营产品:气体检测仪器、油井水泥测试仪器、钻井液分析仪器、AGV搬运机器人等。
国内外主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情况介绍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情况介绍1、瑞典ABB Robotics公司ABB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
1974年,ABB公司研发了全球第一台全电控式工业机器人-IRB6,主要应用于工件的取放和物料的搬运。
1975年,生产出第一台焊接机器人。
到1980年兼并Trallfa喷漆机器人公司后,机器人产品趋于完备。
至2002年,ABB公司销售的工业机器人已经突破10万台,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10万台的厂家。
ABB公司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漆、水切割等领域。
公司网址:/robotics2、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安川电机(Yaskawa Electric Co.),自1977安川电机年研制出第一台全电动工业机器人以来,已有28年的机器人研发生产的历史,旗下拥有Motoman美国、瑞典、德国以及Synetics Solutions 美国公司等子公司,至今共生产13 万多台机器人产品,而最近2年生产的机器人3万多台,超过了其他的机器人制造公司。
2005年4月,该公司宣布将投资4亿日元,建造一个新的机器人制造厂,于11月运行,2006年1月达到满负荷生产。
届时,该公司每月工业机器人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台。
其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等。
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的最早的厂商之一。
2004年机器人销售收入为1051亿日元,占该公司营业总收入3096亿日元的34%。
公司网址:http://www.yaskawa.co.jp/3、日本FANUC公司FANUC公司的前身致力于数控设备和伺服系统的研制和生产。
1972年,从日本富士通公司的计算机控制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FANUC公司。
FANUC公司包括两大主要业务,一是工业机器人,二是工厂自动化。
2004年,FANUC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2648亿日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包括注模机产品)销售收入为1367亿日元,占总收入的51.6%。
【推荐下载】工业智能机器人哪里多 我国工业机器人十大重镇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工业机器人哪里多我国工业机器人十大重镇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目光,他们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我国的机器人在技术个行业应用上不断向前发展。
下面的这十大城市,在推广机器人方面尤其卖力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1、天津:基础雄厚
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高校众多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其成为机器人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内少有在机器人领域兼具科研制造能力、应用基础以及广阔市场的区域之一。
业内人士希望,新区能沿着适合自身发展的轨道,迈出更大步伐。
事实上,新区机器人产业面对机遇正在发力。
研与用,这是机器人产业链的两个端点。
和国内的先行区域相比,滨海新区发展机器人产业拥有基础,汽车、电子信息等对机器人具有极大需求的产业,在新区都处于优势位置。
同时,新区在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带来机器人产业的需求。
据悉,此前长城汽车哈弗H6生产线已配备百余台高端机器人。
天津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王显明强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本市高校,在国内机器人研发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区一旦利用好现有基础条件,突破产业化的瓶颈问题,将在机器人产业舞台占有重要位置。
事实上,新区近年来已有一批机器人企业扬帆起航,为产业发展埋下希望。
此前,新区已提出将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被确立为发展重点。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铁军用底子薄形容当前。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当前,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到来,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集研发、制造、服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国内的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
1. 广州空港经济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广州空港经济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26.5公顷。
产业园是由广州市政府和格力电器等多家企业联合打造而成的,产业园建有机器人智能制造及应用、机器人部件材料加工、智能配套、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及孵化中心、服务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现代生产加工及研发环境,而且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制造。
2. 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城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城是以清华大学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始于2015年,规划总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国家大学科技城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探索产业、教育、研究一体化的模式,提出“产研教结合、科技金融投资”。
园区内设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机构、科普教育基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
3. 重庆双福机器人产业园重庆双福机器人产业园是一家由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总投资达到60亿元。
产业园坐落在重庆市双桥区,占地面积达到近1000亩,主要涉及轻工、汽车、电子、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同时,双福机器人产业园还提供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如配电房、厂房、物流铁路等设施。
总之,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政府与企业要加强合作,拿出合适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园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智能制造的目标,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案例
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案例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是指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和产业方向,集聚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特色园区。
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智能制造园区的案例。
1. 重庆两江新区智能制造园区: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汽车制造、智能家居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测试检验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体系。
2.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依托苏州的制造业优势和创新资源,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3. 广东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佛山市,园区以家电、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传统制造业为基础,引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服务业。
4. 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智能制造园区:位于宁波市,园区以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核心,打造集智能制造、研发设计、孵化创新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
5. 北京中关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园区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支撑,引入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科技创业孵化器。
6. 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智能制造园: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以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服务、智能制造创新等为主导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7. 山东青岛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青岛市,园区以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创新平台。
8. 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河北廊坊市,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化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
9. 上海浦东张江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10. 陕西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智能制造园区:位于西安市,园区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航天应用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促进智能制造与航天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主要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主要科技创新基地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中国主要科技创新基地的努力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科技创新基地及其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一、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建设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一直是中国创新创业的重要枢纽。
它集聚了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扶持,从而促进了众多创新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二、上海张江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张江科学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园区。
这里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孵化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和创新项目。
张江科学城也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国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广州科学城广州科学城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广州科学城已经迅速发展成为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园区。
这里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广州科学城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业服务为目标,积极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助推了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
四、深圳前海合作区深圳前海合作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前海合作区以金融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领域,聚集了大批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
这里拥有一流的孵化器和创新服务平台,为创业者和科技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
前海合作区注重引进和培育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机器人产业十大重镇
中国机器人产业十大重镇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目光,他们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机器人在技术个行业应用上不断向前发展。
下面的这十大城市,在推广机器人方面尤其“卖力”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1、佛山来势凶猛佛山地处珠三角,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为佛山提供的巨大市场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培育了成批的机器人企业,佛山机器人军团来势凶猛,搅动着整个市场。
利迅达、嘉腾、鼎峰3家公司都是在金融危机前后开始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这3家公司可以算是佛山工业机器人领域最早的一批掘金者。
当全球在金融海啸卷起的巨浪中震颤时,佛山悄然卷起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朵浪花。
而这些最早泛起的浪花中,基本上都是从佛山传统产业中孕育出来的。
在早期顺德3家工业机器人公司中,利迅达在当下名气最大,曾在北京举办的工业机器人展览上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赞赏。
其位于顺德陈村广隆工业区的工厂,也频频受到省市官员的关顾。
早利迅达一年进入工业机器人制造的顺德区嘉腾电子有限公司也是来自传统产业。
嘉腾电子董事长陈友介绍,嘉腾电子此前只是一家普通模具厂,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手机配件。
6年来,嘉腾电子已经研发出了多款搬运机器人,负重500吨。
截至2013年底,佛山的工业机器人的公司数量将近20家。
2、青岛创新先锋青岛可谓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先锋,水下溢油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和意念控制机器人,青岛的创造力超乎想象,青岛高新区规划1000亩,建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将工业机器人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发展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配套零部件产业,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
青岛高新区已经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机器人领域引导建立了市级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立了机器人本体机构研究实验室、控制系统研究实验室、智能夹具研究实验室,持续开展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攻关。
北上广深全国四大一线城市机器人产业布局情况盘点
北上广深全国四大一线城市机器人产业布局情况盘点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熙文1北京:服务机器人特色突出北京比较鲜明的特色就是工业机器人数量不多,但是服务机器人受到追捧。
北京的机器人企业数量约为200家。
北京,作为高精尖产业聚集地,具备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核心优势。
“北京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全国领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北京培育发展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高精尖产业生态,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专家表示。
还记得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吗?如此盛举让机器人瞬间火遍全球。
2015年11月,为期3天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12个机器人国际组织,58家国内科研机构参与大会。
关于产业政策方面,北京也是特色鲜明。
2015年,北京市科委下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首都地区将打造中国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
意见提出到2020年,首都地区将实现研制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100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00项以上,制定标准50项以上。
《意见》要求突破服务机器人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的技术瓶颈,使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届时,机器人技术将着力突破仿生材料、智能人机交互、多模式识别等关键技术。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将在临床应用技术研究中得到大幅推进。
机器人还将逐步进入人们的部分生活领域。
待机器人本体结构优化、机器人模块化控制系统、高效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后,将逐步实现自动化物流机器人生产。
面向反恐排爆、巡检搜救等特种作业服务领域,机器人技术将着力突破空间自主移动、智能控制、多传感器融合等关键点。
面向智能工厂领域的机器人,也将在工业数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规范等方面实现突破。
此外,通过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未来还将在京津冀地区形成3到5个各具特色的机器人技术产业集群。
机器人市场规模及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机器人市场规模及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一、机器人市场规模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引导下蓬勃发展,整体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达588.7亿元,同比增长9.8%。
预计到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991.9亿元。
近年来,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
各省市围绕“机器人”也发布了多项产业促进政策,尤其是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的产业规划。
二、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2016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园区发展机器人产业集群。
”。
政策利好下,各地积极发展机器人产业园。
从地域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成为机器人企业及园区的集聚之地。
三、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及前景
各个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如京津冀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重技术、长三角重制造。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产业发展目标。
政策利好下,家庭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警用机器人等的市场占比逐步升高。
未来,机器人产业园在产业占比上也将有变化,服务型机器人比例将不断增高,但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工业机器人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在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区,作为青岛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区域。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芜湖:首个国字号机器人试点集聚区,截至2016年2月份,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园入驻的机器人企业共56家,产业规模达70亿元。
上海:力争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阵营。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600亿-800亿元。
深圳:2014-2020年每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援助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现在,深圳市与工业机器人有关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处、公务服务平台7处。
据悉,“机器换人”不仅有助企业缓解技工短缺的困境、应对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创造更大的产能,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问题。同时,“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对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正倒逼国产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产业新的发展。
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其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和国家发改会等三部委《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等政策的实施,自主品牌机器人发展壮大步伐加快。目前,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5年报净利润3.95亿,同比增长21.29%。这一繁荣景象表明整个行业欣欣向荣。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在2017年之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位居全球第一。
长沙:到2017年年末,长沙将力争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东莞:自2014年起每年支出2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企业”机器换人”,目前大量的机器人已运用到生产线中。
天津:着力突破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设计制作与集成、机器人用材料及加工技术。
武汉:武汉的格力智能装备等,其中武汉金石兴是全国头家的工业机器人培训基地。为了配合中国智造2025布局人才培养战略,常年开设工业机器人培训班。面向全国招生,为百余家机器人应用企业定向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浙江省:“机器换人”战略为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启了巨大的应用空间。据调查,浙江省制造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全国的15%左右,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大大高出全国36台/万人的平均水平。
为了实现“智造”大目标,国内几大机器人基地是什么情况?
中国曾经依靠密集劳动力,现在要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机器人正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助力之一。在中国多地,工业机器人正在迅速进入制造业。在珠三角,家电业率先“机器换人”,电子信息产业紧紧跟上,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也蓄势待发,一个个“无人工厂”取代了曾经工人们挥汗如雨的车间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