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综述
协作通信综述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与展望摘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有效抵抗无线通信中多径衰落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受设备尺寸、造价和硬件性能等条件限制,难以应用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终端中。
协作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单天线移动终端之间的相互协作,共享彼此的天线,形成一个虚拟MIMO系统,从而获得空间分集。
本文主要从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系统模型、协作策略、中继算法以及实现平台五个方面对近来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提供更多高速率的多媒体业务和数据业务,协作通信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节点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节点进行高速、可靠的无线通信。
1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协作通信技术得以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网络中空闲资源的存在和协作通信所能提供的增益。
1.1网络中空闲资源的存在以移动通信系统为例来说明无线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
某一时间段内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仅有部分移动终端有通信需求,因而网络中较多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但是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所有移动终端看成是互不通信的个体,从而使这部分空闲硬件资源被浪费掉;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往往具有差异性,如具有不同的计算处理能力以及不同的通信能力等。
若将这些移动终端看成是一个可以相互或部分相互通信的整体,则差异性的存在可使不同的移动终端在网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有利于整个通信系统性能的提高。
因此,如何利用空闲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移动终端进行有效通信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2协作通信增益无线通信中,由于受带宽、传输功率的限制,加上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很难达到理想的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无线信道容量的瓶颈问题,人们提出了MIMO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放置多根天线,形成多个独立的发/收信道,从而达到利用空间分集来提高无线信道传输能力的目的,但是由于受设备尺寸、造价和硬件性能等条件限制,无线终端不一定支持多天线安装。
通信技术中的协作通信与多天线技巧
通信技术中的协作通信与多天线技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信需求的增加,协作通信和多天线技巧在通信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概念分别指的是通过多个设备或是多个天线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通信。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协作通信。
协作通信是指通过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合作来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
在过去传统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往往是独立进行的,导致通信质量受限。
而协作通信通过设备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例如,在无线网络中,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子载波上发送和接收信号,通过时间和频率的分配,避免了互相干扰,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协作通信中,终端设备可以共享信息,通过互相传递数据和帮助决策,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协作通信的实现离不开多天线技巧。
多天线技巧是指使用多个天线来发送和接收信号。
相比于传统的单天线通信系统,多天线技巧可以有效地减小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在传统的通信系统中,信号往往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多径效应等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而利用多天线技巧,可以通过空间上的多样性来弥补信号的损失,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可以实现空间上的多路径传输,减小了信号受多径效应的影响,提高了接收信号的质量和强度。
多天线技巧还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波束形成,将天线的辐射能量集中在特定方向上,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协作通信和多天线技巧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5G通信系统中,由于频谱资源有限且容量要求高,协作通信和多天线技巧被广泛采用。
在大规模天线阵列中,通过动态的波束切换和资源共享,减少了干扰,并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容量。
在物联网和车联网等大规模设备互联的应用中,协作通信和多天线技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效率。
尽管协作通信和多天线技巧在通信技术中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实现协作通信需要设备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协调,这要求系统具备较高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协作通信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一、协作通信技术概述协作通信技术是指无线通信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功能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通过协作通信技术,不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少信道干扰,增加网络容量等。
二、协作通信技术的分类1.分布式协作通信技术分布式协作通信技术是指通过在传输过程中多个设备之间相互合作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在这种技术中,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协同工作,共同传输数据,并根据实时的网络条件来进行数据传输策略的选择。
2.合作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合作MIMO技术是指将多个传输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进行合作,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通过合作MIMO技术,不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3.多路径协作通信技术多路径协作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网络中的多个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鲁棒性。
通过多路径协作通信技术,不同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减少信号的传输延迟和损耗,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三、协作通信技术的应用1.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利用协作通信技术,传感器节点可以通过合作工作,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和寿命。
2.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无线通信网络来监测交通流量、监控道路状况和指导交通流动。
通过协作通信技术,交通系统中的不同设备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交通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3.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最常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网络。
通过协作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减少信道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改善用户的通信体验。
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分析
及半 动态 协作 。 静 态协 作
所谓 静态 协作 , 是 指在 固有准 则的基 础之上 , 选择 固定 的几 个基 站进 行协 作。 通 常情况 下 , 都 是选择 干扰较 大的基 站 , 这 样做最 明显 的好处就 是可 以快 速 有效 的消 除外来 强干扰 。 静态协 作方 式实 现起来 较为 简单 , 但该 方 式最大 的缺 点就 在于 对处 于不 同位置 的用户 终端 , 不 一定 可 以实现干 扰的有 效消 除 。 这是 因为 处于 同一基 站 中的所 有用户 终端 , 多 对应 的协作 簇是 一样 的 , 所 以相 互之 间的公平性很难以保证。 此外, 该方式下用户终端是不可以移动的, 因为一旦用 户 终端移 动 , 就会造 成最 强干 扰源 的移动 。 总之 , 该方 式的动 态调 节能 力较 差 。 动态 协作 是指主服 务基站可 以按 照用户 终端 所反馈 回来 的干 扰源信 号 , 来有 选择性 的分 配服务于 该用 户终端 的协作簇 。 该方 式最大 的优势在 于对于 处于 同一 基站 中的不 同用户 端而 言 , 所对 应的 的协作簇 可 以不相 同 , 所 以这 种设 置可 以最大 程度 的 消除小 区 间干扰 。 但该 方 式最大 的缺 点就是 实现起 来成 本较 高 , 而且 较 复杂 。 半动 态协 作 所谓半动态协作, 是说用户终端可以动态的选择进入协作的基站。 该方式 的 实现 需要预 先确 定一 个较 大的协 作集 , 用 户终端 选择 在协 作集 中选择 基站 , 4 0 { 科 技 博 览
工 业动 通 信 网 络 协作 通 信 分 析
刘 威
( 齐齐 哈尔 市 防空 防灾应 急救 援 中心) [ 摘 要] 本 文就 协作 通信 C o MP 的相 关 问题 进行 了探讨 , 然后详 细 阐述 了协 作通 信 方式在 移 动通 信 中的应 用 。 [ 关键 词] 移 动 通信 网络 协 作 通信 ; 动态 协作 ; Q o S ; 基 站 中图 分类号 : TK 2 2 3 2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4 ) 1 0 — 0 0 4 0 - 0 1
协作通信
DF协作模式
协作通信
基本思想:指伙伴要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视是否编码而 定)和估计,然后将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后传输给目的节点。
DF模式示意图
中继采用的解码往往是接收信号的非线性变换;中继节点如果对数据作 出了错误判决,那么这个错误也将被进一步传播。
——采用循环冗余校验技术(CRC)
DF协作模式
进一步提出了协作通信技术,使用中继用户协助信源发送信息,信 源、协作用户、接收方三者的天线构成一个虚拟的MIMO系统,以 实现MIMO的效果。
实现协作通信的三种方式:AF、DF、CC,有各自的优缺点。 协作分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且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
面。
L y h 制作
协作通信
中继节点1
目的节点 中继节点2
图4:并行中继信道
协作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可以达到空间分集的效果。该技 术是一项运用于802.11n的核心技术,它利用多 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可以提供发分集增益,所 以该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被写入了一些 无线通信的标准中。
分集技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时间分集 频率分集 空间分集
协作通信
空间分集
根据发射或接收是否使用多根天线,可以把空间分集分成两类:接收分 集和发送分集。
Tx
Rx Tx
图2:发送分集示意图
协作通信
中继信道模型
中继节点 B X1
源节点
X
源节点 A 广播
Y1
Y
接入
C 目的节点
图3:基本中继信道
DF—有校验模式
协作通信解调 解码来自CRC校验编码 调制
网络协作论文:无线网的协作通讯体制透析
网络协作论文:无线网的协作通讯体制透析协作通信协作分集,也称为协作通信,是一种利用信号的广播特性,通过使网络中只配备了单天线的用户在多用户的环境中共享它们的物理资源进行协作通信,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发射或接收分集,即参与协作通信的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转发信息,使得同一信息能够通过不同的独立的路径到达接收端,从而获得一定的空间分集增益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
协作通信的思想最早来源于中继通信,但是却不同于传统的中继通信。
首先,在中继通信中,中继节点的作用是形成主信道,本身并没有信息要传送,是单纯作为中继而存有的;而协作通信的通信机制则较为复杂,每个用户既可以作为信源发送自己的信息,又可协助其合作伙伴转发信息。
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中继通信没有分集的功能,而通过协作通信可以使单天线用户也获得分集增益,这是因为因为网络中各个用户位置不同,他们之间形成的通信信道相互独立,发射端发射的多个信号副本通过相互独立的信道到达接收端,于是便可产生分集增益。
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作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全部的空间分集增益的效果,即n个参与协作通信的节点所提供的空问分集增益相当于信源节点具有n个独立的发射天线所提供的空问分集增益的效果。
协作通信协议一般可以分为同定协作模式和自适应协作模式两种。
固定协作模式一般可以分为放大转发协作模式(AmplifyandForward)、解码转发协作模式(DecodeandForward)和编码协作模式(CodedCooperation)三种方式。
自适应协作策略主要有两种:选择中继协作和增量中继协作。
协作路由根据其所要实现目标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协作路由算法:1基于安全的协作路由算法在无线多跳网络中,如Adhoc网络、传感器网络和无线mesh网络,因为节点可能存有的自私或恶意行为,可能会导致网络通信的中断,网络会受到来自网络内部或外部的攻击。
为了对网络中的这些非法节点进行区分并且隔离,斯坦福大学Marti等人提出了“看门狗”和“选路人”算法,该算法能够避免非法节点参与路由的建立,随后协作路由开始作为一种保证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被引入到无线多跳自组织网络中。
协作通信
2011-3-30
通 信 技 术 研 究 所3 Nhomakorabea协作通信技术
(三)系统模型 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来说,特别是单天线节点无线通信系统,采 用协作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其中,协作节点选择及 协作策略是协作通信需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下面以系统容量最 大化为通信目标,采用解码重传(DF:decode and forward)的 中继模式,给出一个系统模型。 在解码中继模式下单位带宽容量表示为:
2011-3-30
通 信 技 术 研 究 所
4
协作通信技术
(四)说明 协作通信采用时分方式,分不同的时隙对信号进行传输, 在上面所给出的模型中,第一时隙为S→D,S→R,第二时隙为 R→D。 在短距离的传输过程中,直接传输和转发传输两条路径使 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延不会很大,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长距 离通信(如深空通信)中时延必须考虑,并且需要在接收端作 相应的同步处理。 保持发射功率不变,在直接传输信道和转发传输信道上合 理分配功率,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需要指出,采用协作节点时其容量大于直接发射容量时, 则R作为协作节点,否则采用直接发射。
2011-3-30 通 信 技 术 研 究 所 2
协作通信技术
(二)协作策略 协作策略,简单来讲是指在协作通信过程中对传输信号的 处理方式。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策略模式:固定 中继模式、选择中继模式和增量中继模式。 其中固定中继包括放大重传和解码重传方法。放大重传是 指转发节点将从信源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功率放大,然后再将其 转发至接收端;解码重传是指转发节点将信源接收到的信息进 行解码,然后将解码后的信息发送至接收端。是静态的中继模 式。 选择中继和增量中继是考虑利用转发点到发送端以及接收 端到发送端的反馈来动态调节的中继模式。
协作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2009.5新技术New Technology梅中辉李晓飞(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03)摘要:协作通信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链路的可靠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章主要阐述了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协作通信策略、基于CDMA 系统的协作通信技术及发展展望。
关键词:协作通信;MIMO ;码分多址协作通信技术*收稿日期:2009-08-24当系统设计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信道条件、多用户通信环境等,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来提高系统性能[1]。
协作通信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节点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节点进行高速、可靠的无线通信[2]。
1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协作通信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和协作通信所能提供的协作通信增益[3]。
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在这里将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明无线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
某一时间段内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仅有部分移动终端有通信需求,因而网络中会有较多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但是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将所有移动终端看成是互不通信的个体,从而使这部分空闲硬件资源得不到利用而被浪费掉;另一方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具有差异性,如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移动终端具有较强的计算处理能力,而另一些移动终端的计算处理能力则相对较差。
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好的通信能力,而距离基站较远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能力则相对较差。
如果将这些移动终端看成是一个可以相互(或部分相互)通信的整体,则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可使不同的移动终端在网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有利于整个通信系统性能的提高。
然而,在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某一时刻部分有通信需求的移动终端可能由于受自身资源条件等因素所限制,不能进行较为有效的通信;另一方面网络中却存在着大量的空闲资源,以及部分资源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两者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利用这些空余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移动终端进行有效通信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浅谈未来无线系统中的协作通信
一 、 协 作通 信 的产 生 背 景
近年 来 ,随着互联 网和移 动通信 的融合 发展 ,无 线移动 通 信 已经成为 当前全 球 以及 中国通信产 业 中的一个 主流通 信 手 段 。无线移 动通信经 历 了第 一代 的模 拟通 信 (1G)、第 二 代 窄带 数字通 信 (2G),再 到 以码 分多址 和宽带码 分多 址为 基础 的 、以宽 带化 为通信特 征 的第 三代 多媒 体通 信 (3G)。 近 十多年来 ,随着集成 电路技 术和 微 电子 技术 的发展 ,目前 正 在 向着 第 四代 (4G)通 信技 术发展 。而随着 手机移 动用 户 的迅猛 增加 ,用户需 要更 高速度 和更 大容量 的多媒 体业务 和数据需 求 ,因此 ,如何 在有 限的无 线频带 资源下 ,满 足用 户需求 就成 为未来 无线通 信 系统 的一 个重要 研究方 向。在此 背景下 ,协作通信 理论应运 而生 。
二 、协 作通 信 的 形成 基 础
一 般 来说 ,协 作通 信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是指 在通 信 系统 中存 在着 众多 的通信用 户 ,通 过一 定 的方 式使这 些 相邻近 的移 动终端 可 以分 享彼 此的 天线协作 ,从 而产生 虚 拟 天线 阵列 (Virtual Array),获 得类似 于 MIMO系统 的空间 分 集增益 。
2.协 作通信 增益 。在无线 网络 系统 中 ,存在 闲置 的移动 设 备 资源 ,只是协作 通信 产生 的基础 ,那 么问题 是 ,是 否可 以通过 协作通 信产 生增益 。一般 来说 ,在一 个局部 的无 线通 信 网络 中,在某一 个单 置的移 动终端 中周 边如果 同时分 布几 条天 线 ,那 么将 可以有效 增加该 移动 终端 的移动 通信 速度 和 质量 。但在 现实 的移动 通信 网络 中 ,无法 随时根 据移 动终端 的位 置进行 增加 通信 天线 ,不 现实也 无法 做到 。这是 传统通 信理 论 的弊 端 ,而在协 作通信 中,则 将其 他 同时处于 该局部
无线通信中的协作通信技术研究
无线通信中的协作通信技术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使得整个社会更加便捷和互联。
然而,随着无线通信的大规模普及,无线频谱资源不断减少,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面临多种干扰和噪声,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协作通信技术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协作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协作通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它可以让无线设备之间互相协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
有了协作通信技术,即使是在频谱资源和信号干扰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效的通信。
协作通信技术相当于将多个无线设备连接成一个大的网络,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
二、协作通信技术的原理协作通信技术的实现基于下面两个基本原理:1. 抗干扰原理在协作通信技术中,每个无线设备都可以接收到周围的无线信号,然后再利用这些信号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抵御周围干扰信号对通信的干扰。
2. 多进出原理协作通信技术中,每个无线设备都可以同时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从而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高效和稳定。
另外,协作通信技术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增强网络的容错性,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等等。
三、协作通信技术的应用协作通信技术已经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以下一些方面:1. 大规模MIMO系统大规模MIMO系统是指在一个小区中,同时使用多个天线,同时服务多个用户。
协作通信技术可以使得这些天线之间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速率。
2.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实际上是一种将计算任务分配到靠近数据源的设备上进行处理的技术。
协作通信技术可以让这些设备进行协作,从而使得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
3. 物联网物联网中的设备数量非常庞大,而这些设备具有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要不同的通信手段进行通信。
协作通信技术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设备之间进行协作,从而更加高效地传输信息。
无线通信网络中协作通信策略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中协作通信策略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特殊性质,如信道衰落、干扰和多路径传输等,使得无线通信网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协作通信策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并讨论其意义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协作通信策略的基本概念。
协作通信策略是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多个节点之间的协作来提高通信性能的一种策略。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之间通常是通过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进行通信。
然而,由于信道干扰和衰落等问题的存在,直接的点对点连接往往无法满足通信的需求。
而协作通信策略通过引入其他节点的帮助,以提高通信质量,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在协作通信策略中,节点之间的协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基于中继的协作通信,另一种是基于群体的协作通信。
基于中继的协作通信中,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被引入到通信链路中,以提供额外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小信号传播的损耗和干扰。
这样的协作通信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信道的质量,并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而基于群体的协作通信则是通过多个节点共同传输与接收数据,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
在这种策略下,节点之间通过空间多样性或时间多样性来共同工作,从而抵消了信道的衰落和干扰。
协作通信策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通过引入中继节点或群体协作,可以将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单一传输路径拓展为多个传输路径,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此外,协作通信策略还可以用于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可以减少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从而降低通信能量的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协作通信策略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协作通信需要节点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交换,这对节点之间的通信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科协作通信方案介绍
协作通信模式
协作通信物理层模式
物理层面的协作通信分为三类:
基站之间的协作
基站和终端间的协作 终端之间的协作
基站间的协作
传统的蜂窝网络中,当某小区业务量太大时, 基站可能不堪重负而造成拥塞。未来的蜂窝网络 可通过不同基站之间的协作,实现流量转移和负 载均衡,达到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目的。 主要有两种经典解决方案: 移动节点辅助的数据转发(MADF)网络模型。 支持中继的蜂窝和自组织集成系统(iCAR) 。
DCMAC
DCMAC的帧交换图
MRS-CSM
DCMAC 基于CoopMAC 的思路,加入了 协作分集和多协作中继的概念,利用无线信 道的广播特性来获得信道信息,选择最合适 的协作节点参与协作并高效预留信道。 协作伙伴的选取在源节点进行,源节点 通过协作表里的相关信息逐个分析,最后得 出最大协作增益时所需的协作伙伴数以及相 应的协作节点。
协作通信简介
协作通信的前期研究主要在物理层,应用场景 主要针对蜂窝网络。后来,协作通信也被用于协 议栈的上层,出现了如协作MAC、协作路由之类 的新方法。同时,协作通信技术还被用于WLAN、 WSN、Ad hoc网络、Mesh网络等多种场合,其用 途也从抗衰落推广到负载均衡和无线定位等方面。 LTE和LTE-A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主流,也 在不断引入协作通信相关的最新技术
协作分集示意图
终端之间的协作
LTE系统中的移动终端与基站通信时,无论单 跳还是多跳接入,均可优先选择固定中继站作为 合作伙伴,如下图所示。其优点: 1. 可以减少网内其它移动终端的功耗。 2. 可以简化伙伴选择算法。 3. 中继站本身不存在能量受限的问题,并且其处 理能力、存储能力等都远大于移动终端。 不过,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若终端与中继站 相距甚远,选择附近合适的移动终端作伙伴也并 非不可。
协作通信资料
协作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协作通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与他人协作并有效地进行沟通。
协作通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团队或组织的效率和表现。
本文将从协作和沟通两个角度探讨协作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协作通信的效率。
协作的定义和重要性协作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努力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跨团队、跨部门甚至跨国界的协作。
例如,一家公司的不同部门需要共同协作以实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目标;一个项目组的成员需要协作以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协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通过协作,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实现任务的高效完成。
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还可以促进信息共享、知识传递,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和成果。
另外,通过协作,团队成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成长,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沟通的重要性和方式沟通是协作的基础。
有效的沟通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误解和冲突,促进团队间的理解和信任。
在协作中,沟通不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意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为了提高协作通信的效率,团队成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定期会议:团队成员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讨论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会议,可以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协商项目方向,并解决团队中存在的矛盾和障碍。
•使用沟通工具:现代科技提供了许多高效的沟通工具,如即时通讯工具、视频会议平台等。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
•建立沟通规范:团队可以共同制定沟通规范,明确沟通渠道、反馈机制、信息传递方式等,从而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和沟通混乱的问题。
如何提高协作通信的效率要提高协作通信的效率,团队成员需要不断提升沟通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以下是一些提高协作通信效率的方法:•倾听和尊重:在沟通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
只有在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后,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协商。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摘要:在移动通信当中采取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多径衰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此,但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设备造价、尺寸以及硬件性能等,使得该技术无法切实运用在无线通信终端当中。
而协作通信技术,能够运用单天线移动终端彼此之间的互相协作功能,实现天线的共享,进而构成虚拟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最终取得空间分集。
本文介绍了协作通信概述,分析了协作通信的信号处理方式,论述了移动通信网络当中协作通信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通信协作通信信号处理协作通信系统是利用网络天线系统资源完善的信源中继协调转发信息系统,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数据的空间分集处理,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可靠性。
是多天线技术发展后的又一项课题。
协同通信是对通信节点进行的无线技术,通过搜集网络中闲置的无线,实现分布式的无线阵列协同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应用价值,确定协作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逐步改善协同通信系统的有效发展管理。
一、协作通信概述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闲置的天线资源作为信源的中继(Relay)协助转发信息,通过不同天线传输相同的数据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继MIMO(多输入多输出)多天线技术之后无线通信领域内又一前沿研究课题。
协作通信技术对通信节点的天线数目没有要求,而是通过搜集网络中的闲置天线,形成分布式虚拟天线阵列(Virtual MIMO)协作传输数据,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在网络能量归一化的情况下,协作通信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直接传输的系统性能。
协作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因为如此,它被IEEE 802.16 等标准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
近年来,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容量、QoS(服务质量),蜂窝小区的覆盖半径不断减小。
越来越多的微微小区导致基站数量迅猛增加,整个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维护成本也大大增加。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协作通信技术应用到移动通信系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与展望摘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有效抵抗无线通信中多径衰落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受设备尺寸、造价和硬件性能等条件限制,难以应用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终端中。
协作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单天线移动终端之间的相互协作,共享彼此的天线,形成一个虚拟MIMO 系统,从而获得空间分集。
本文主要从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系统模型、协作策略、中继算法以及实现平台五个方面对近来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提供更多高速率的多媒体业务和数据业务,协作通信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节点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节点进行高速、可靠的无线通信。
1 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协作通信技术得以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网络中空闲资源的存在和协作通信所能提供的增益。
1.1网络中空闲资源的存在以移动通信系统为例来说明无线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
某一时间段内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仅有部分移动终端有通信需求,因而网络中较多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但是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所有移动终端看成是互不通信的个体,从而使这部分空闲硬件资源被浪费掉;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往往具有差异性,如具有不同的计算处理能力以及不同的通信能力等。
若将这些移动终端看成是一个可以相互或部分相互通信的整体,则差异性的存在可使不同的移动终端在网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有利于整个通信系统性能的提高。
因此,如何利用空闲资源来帮助有通信需求的移动终端进行有效通信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2 协作通信增益无线通信中,由于受带宽、传输功率的限制,加上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很难达到理想的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无线信道容量的瓶颈问题,人们提出了MIMO 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放置多根天线,形成多个独立的发/收信道,从而达到利用空间分集来提高无线信道传输能力的目的,但是由于受设备尺寸、造价和硬件性能等条件限制,无线终端不一定支持多天线安装。
而协作通信技术能够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允许单天线终端设备在多用户环境中通过一定规则共享其他用户的天线,形成虚拟天线阵列,使得同一信息能够通过不同的独立无线信道到达接收端。
研究表明[1],协作通信可以提供全部的空间分集增益效果,即n个参与协作通信的节点所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等同于信源节点具有n个独立的发射天线所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
2协作通信系统模型根据无线通信网络中是否存在空闲节点资源,可相应采用两种不同的协作通信模型,如图1所示。
当系统中存在空闲节点资源时,空闲节点可相互充当转发节点。
当系统中不存在空闲节点资源时,一方面该系统中的信源节点会牺牲部分资源(包括带宽、发射功率等)用于节点间相互转发信息,因而造成有效通信数据流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协作通信系统产生的协作通信增益会使系统中的有效通信数据流量增加,当由协作通信产生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时,系统便会相应获得性能增益。
3协作通信的策略根据现有的研究[1-2],通常可以将协作通信策略按照信号处理的方式分为固定中继(Fixed-Relaying)、选择中继(Selection-Relaying)、增强中继(Incremental-Relaying和编码协作(Coded Cooperation。
其中固定中继协作策略包括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 AF和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 DF两种。
3.1固定中继协作策略在AF策略中,转发节点接收信源所发射的带有噪声的信号,并将其进行功率放大,然后再转发至接收端。
接收端将信源和转发信号以一定的准则合并,并进行判决。
文献[1]中的分析表明了当信噪比较高时,采用该策略可以获得二阶分集增益。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进行转发时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复杂处理,从而具有速度快、复杂度低的特点。
但是其缺点在于:用户间信道中的噪声也被放大转发,当协作用户之间链路较差时,放大的噪声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判决。
为了避免由放大的噪声导致错误传播,研究者提出了DF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转发节点将从信源节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将解码后的信息发送至接收端。
由于这种方式在转发过程中消除了噪声的干扰,有利于接收端的最终判决,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但是在用户间信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信息的误判,从而对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不能得到完全分集。
3.2选择中继协作策略文献[1]进一步提出了选择中继策略和增强中继策略,两者均是DF的改进方案。
选择中继是根据信道条件采取自适应转发方式,当中继信道的增益低于一定门限时,取消中继节点的传输,由信源节点直接传输信号,此时系统等同于非协作通信系统。
该方案避免了用户间信道较差时引起的错误传播,但是协作节点也需要精确估计用户间信道信息,增加了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3.3增强中继协作策略在固定中继和选择中继两种协作通信策略中,由于转发节点重发信源节点所发送的信息而导致系统的带宽资源被浪费。
增强中继策略在接收端对源信号解码,并反馈 1 比特的解码判决信息到信源,由信源根据反馈信息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协作,从而节省了系统的功率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该方案同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3.4 编码协作策略上述协作通信策略一方面都是基于重复转发的,从信道编码的角度看,并不能最好地利用可用带宽;另一方面为了在接收端得到最佳的最大似然检测,需要知道用户间信道的误比特率和信噪比。
为了解决这些局限性,有研究者提出了编码协作的概念[2] 。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不同的信道传送编码冗余信息,相当于将空间分集与编码分集结合起来,不但获得了空间分集增益还可获得编码增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编码协作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利用现有的信道编码技术,无需用户之间的反馈。
但由于需要进行信道译码,这就增加了协作用户的编译码复杂度,以及相应的功4 协作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在协作通信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它甚至决定了协作系统是否可以带来增益。
在这方面已有研究人员做出了贡献,但是每种系统和算法都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有不同的应用。
4.1 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的分类(1) 算法执行方式算法的执行方式主要分为中心式和分布式。
中心式算法是指将所需要的信息传送到某一中心节点( 例如:基站、AP 等) ,中心节点利用这些信息执行协作节点选择算法并将结果反馈给源节点和相应的协作节点。
中心式算法的优点在于从全局角度统筹规划,使得系统工作在全局最优状态,然而由于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以及计算全局最优,因此会引入较大的通信开销和计算开销。
分布式计算则是依赖节点间的信息交换和协调,由节点自行判断是否协作和与谁协作。
分布式算法往往获得是局部最优解,但是分布式算法分散了通信开销和计算复杂度,而且分布式算法更加适用于无固定支持的网络( 如Ad Hoc 网络) 。
(2) 中继节点个数中继节点个数的确定是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的热点问题,使用单个节点还是使用多个节点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使用单个中继节点进行协作使得接收端的硬件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没有损失分集阶数,单个中继节点选择需要知道各个信道的信道信息,并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最优的节点。
然而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和支持的功率是有限的,当信道处于深度衰落的情况下,单个中继节点无法完成源节点的服务质量(QoS) 需求,而且使用多个中继节点也可以增加系统的复用增益,因此根据信道和中继节点的状态调整节点选择的个数的选择算法更加合理。
(3) 协作的策略协作策略是协作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协作策略也对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产生和很大影响,例如直接影响了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的备选集合。
因此对于不同的协作策略要采用不同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
另外我们可把协作策略选择和中继节点选择相结合,在同一个系统中自适应的使用不同的协作策略和中继节点选择(4) 中继节点选择和其他协作资源的联合分配对于协作系统,中继节点仅仅是系统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目前的研究工作大都在将中继节点选择和其他资源分配联合考虑,例如功率,带宽等。
通过跨层联合设计这些系统资源可以使系统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然而由于引入了更多的变量和优化目标,从而给系统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多数情况下使得系统最优问题成为非多项式(NP)难问题。
如何找到适当的联合优化参数以及设计可执行的渐进最优算法也是中继节点选择及其相关的资源分配算法应考虑的重点。
(5) 应用场景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大都可以分为有固定设施支撑和无固定设施支撑两种,在有固定设施支撑的网络中(如:蜂窝网),其通信形式基本呈现为多对一或多对一的通信,即多个用户到基站、基站到多个用户,此外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对网络起到支配和管理作用,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中心式算法的执行。
而在无固定设施支撑的网络(如:Ad Hoc网络)中存在多对源和目的节点对,并且没有中心节点来进行管理,通信节点对之间呈现竞争关系,因此控制通信节点对之间的相互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的难点。
(6) 中继节点属性在不同的网络中中继节点的属性也不尽相同。
中继节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可以是有源的也可以是无源的,有些装配单根天线而有些则装配多根天线,节点的属性不同直接影响了协同节点选择的策略。
在蜂窝网中,无论固定的还是移动的中继节点大多是有能量支持的,并且中继节点上大多可能配备多根天线,拥有相对较强处理和传输能力,因此可以将较多的工作转移到中继节点上进行,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的复杂度和能量消耗,同时为移动终端提供较好的QoS 保障。
在自组织网络中,网络中所有节点属性基本相同,且大都使用电池供电,处理和传输能力也相对有限,因此在中继节点选择算法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节点的能量问题,在保证服务的条件下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4.3典型算法的介绍(1) 基于协作增益的单节点选择策略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的目的就是提高协作通信所带来的增益,文献[3]研究了编码协作中的中继节点选择策略,以端到端的误帧率作为标准定义了用户协作增益G:,式中Pno-coop为非协作传输时的误帧率,Pcoop为协作传输时的误帧率,因此当G>1时才使用协作,从而得到了能够带来增益的协作区域,并给出了中继节点选择的标准,即选择能够带来最大协作增益的中继节点参与协作。
该算法需要节点地理位置信息的支持,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如GPS或运行相应的定位算法。
(2) 基于瞬时信道状态的分布式选择策略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使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特性,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该算法和传统的802.11协议相结合,利用RTS和CTS分别估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状态:和,中继节点收到该信道信息后进行判断,判断的准则为随后开启一个退避定时器,退避时间T和信道条件成反比,这样一来信道条件好的中继节点就会优先介入信道,发送一个FLAG帧通知源节点、目的节点和其他中继节点,这样以来就完成了一次中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