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五上《2.3、光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2)
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学设计(2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篇)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用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
探索与研讨探索:光是怎么传播的1.提问:当老师用激光笔照射前方的墙壁时,前方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光斑。
(教学提示:边说边演示。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光斑不会出现在左、右或后面的墙壁上呢?(预设:光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光只能沿直线传播;……)2.出示:出示手电筒、1张无孔矩形卡纸、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矩形卡纸、4个长尾夹。
3.提问:利用以上材料,你们会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光的传播方式?(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光沿直线传播,并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探索与研讨5.研讨汇报。
(教学提示:根据各小组的需求进行投影。
)6.小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如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在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中间一张卡纸横向移动前后的变化,并将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相比较,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拓展与小结1.提问:同学们都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呢?(预设:前排同学站起来,后排的同学就看不到黑板了;夜晚汽车在拐弯时,车灯会照到道路侧边;……)2.拓展:(教学提示:出示各种显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
)这些现象都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篇二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2. 科学探索探索: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猜想:光沿直线传播的(填“是”或“不是”)。
实验材料:四张矩形卡纸、手电筒、四个能直立的夹子。
实验步骤:(1)在前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约为1厘米的小孔,第四张卡纸不打孔作为屏。
(2)把这四张卡纸用夹子夹住并直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左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案: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光的传播现象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铅笔。
2.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
2. 提问: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塑料尺中的传播情况。
2.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光在透明塑料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10分钟)1.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光的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光的传播特点是沿直线传播。
2. 教师强调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完成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和发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特点。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案: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六、深入学习光的传播原理(10分钟)1. 教师利用PPT课件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2. 学生通过PPT课件中的图示和实例,加深对光的传播原理的理解。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特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特点2.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光的传播规律。
3. 讲授法:讲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激光准直、手电筒等,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的思考。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3. 讲解与讨论:讲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光的传播特点。
4.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巩固光的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光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练习解答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
(4)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手电筒、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等。
2. 教学课件:PPT课件,包括光传播特点的图片、动画等。
3. 参考资料:相关科学书籍、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激光准直、手电筒等,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的思考。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这一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光的传播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光的传播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日常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的解释。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激光笔穿过塑料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认识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激光笔和白纸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光的传播特性,并用语言描述光在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尘埃、雾霾等障碍,但我们可以通过光学仪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传播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章节课名第二单元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光是以直线的方式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学会验证光传播路线的实验。
能解释影子为什么总是产生在背光的一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环节内容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光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些现象呢?2.探索新知 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请把你的猜想写在记录本上。
猜测: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你能利用以下材料(蜡烛和橡胶管)证明自己的想法吗?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想好了吗?请学着老师的方法尝试做实验。
请你思考:还有别的方法查看光的传播路线吗?你发现了吗?用激光笔照射牛奶和水的混合液能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讨论:图1和图2的装置,哪个能让激光笔透过小孔照到白屏上?为什么?解释:答案是图1,因为只有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才能让激光笔的光线通过,否则会被白板挡住。
3.回顾小结通过实验,你明白了什么?小结: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8分钟。
4.拓展应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现在你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背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常见问题1.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提醒学生使用激光笔不能照射他人的眼睛;使用蜡烛要考虑用火安全。
2.实验材料能否用别的材料替代?蜡烛可以用手电筒代替,选聚光效果比较好的;橡胶软管可以用能弯曲的直径0.5厘米以上的吸管代替。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
2.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提问、严谨求证的习惯。
4.科学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光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阴影的形成:理解光被遮挡后产生阴影的原因,以及不同形状物体产生的阴影特点。
举例: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可通过激光笔照射直线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在平面镜反射教学中,通过调整入射光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的变化,强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相等关系。
2.教学难点
-光的传播速度: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尤其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数,而在其他介质中速度减慢。
1.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实验操作环节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高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光的折射定律,我会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与观察的方法探究光传播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光的传播现象,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光的传播特点及光的传播现象。
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生活实例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铅笔。
2. 教师演示材料:激光笔、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光的现象,如太阳光、灯光等。
(2)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光传播有什么特点?2. 探究光的传播特点:(1)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用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塑料尺上的传播情况。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教师演示:用激光笔演示光在空气中的直线传播。
3. 光的传播现象:(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学生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3)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光的传播特点及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光的传播特点及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与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光的传播在其他介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光在液体、固体中的传播情况,分析其与空气中的传播有何不同。
2. 光的传播与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太阳能等。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难点:光的传播路径的直观展示。
三、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铅笔。
2.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如太阳光、灯光等,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2. 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塑料尺上的传播路径。
引导学生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讲解光的传播规律:教师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用课件展示光的传播路径。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加深对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光传播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生活中光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光的折射现象:介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改变。
2. 光的散射现象:解释光在遇到不均匀介质时,传播方向的扩散。
3.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简要介绍光的波动性及其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
八、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激光笔时,确保不要直接照射眼睛,以免造成伤害。
2. 实验过程中,避免用尖锐物品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章节的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主要介绍光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的传播方式,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2. 能力目标:观察和描述光的传播路径,能够解释光为什么能够传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教学难点:解释光为什么能够传播。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光的基本概念,对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电灯泡和光线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光的基本概念,例如光的来源、光的传播速度等。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请大家思考一下。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使用投影仪呈现光的传播路径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光的传播方式。
例如,光从电灯泡中发出,经过空气传播,然后照射到桌子上。
2. 老师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它可以从光源中发出,经过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传播,最后被物体接收。
3. 老师使用实物或模型演示光的传播路径,例如使用激光笔和透明玻璃板,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老师可以让学生逐步移动激光笔和透明玻璃板的位置,观察光线的变化。
第三环节:实践探究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放置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射到墙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光线的传播路径,引导他们发现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从小孔射出后,形成一个锥形的光线束,直线传播到墙上形成一个亮点。
3.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中加入障碍物,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例如,学生可以尝试在光线传播路径中放置一个透明玻璃板,观察光线的传播是否会发生偏折或折射现象。
五上教科版科学教案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思考》这一课,学生对光源和光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本课首先通过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
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部分聚焦:对比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第二部分探索:验证观察光的传播方式;第三部分研讨: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情分析】“光”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学生对于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就缺少思考,对于传播路径的认识也是比较模糊,没有亲身去观察并思考,也没有用证据去证明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对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还是欠缺。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科学思维:能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探究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4.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
难点: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手电筒、铁罐、小铃铛等。
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4 张矩形卡纸(其中三张有孔);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传播方式(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铁罐、小铃铛(学生容音辨听的物体即可)1.回顾:声音传播方式导入(1)课前将小铃铛放入铁罐,课上进行摇晃,提问:大家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2)我们知道声音是以波的方式传播的。
那手电筒的光是怎样到达黑板的呢?(教师打开手电筒,向黑板照射)2.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2.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光的现象图片或视频,如日食、月食、影子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呢?引出课题。
2.提出假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和观察,提出关于光传播路径的假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弯曲传播等假设。
3.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介绍实验材料,如手电筒、三张带有小孔的卡纸、蜡烛等。
以“用手电筒照射三张带有小孔的卡纸”实验为例,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光通过三个小孔后的传播路径,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6.解释生活现象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呢?学生可能会提到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
教师结合图片或视频,详细解释这些现象与光沿直线传播的关系。
7.总结归纳总结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光的传播有了哪些新的认识?8.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光现象,如光的反射、折射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019年(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2.3《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新版)教科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5、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6.教学反思
附送:
2019年(秋)五年级科学上册2.6《怎样得到更多的
光和热》教案(新版)教科版
课题
二、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与策略
1、引入可课题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反思与补充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
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科学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内容。
教材主要让学生在观察光影关系的认识基础上,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从而可以回过头较为科学的解释影子的成因,并且为“光的反射”这一传播特点埋下伏笔。
2.学情分析:学生每天和光接触,对光的一些性质有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他们知道光可以穿过透明物体,光可以起到照明作用等。
生活中他们也接触了一些利用光的原理制作的玩具和仪器如万花筒、照相机等。
并且,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光与影关系也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
而教材也对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着重突出了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掌握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首先是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再是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然后通过是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结论;最后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懂得推测要有依据;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2难点:在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时学生能否为其推测给出依据。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想一想(教师事先关上教室的灯以及拉上窗帘)问:同学们,今天的教室是不是有点不同?(答:是)是不是太暗了让同学觉得有点看得模糊不清了?(答:是)呵呵,那老师还是让教室恢复以往的光亮吧。
(教师重新打开教室的灯光)。
导:同学们,无论是来自太阳的自然光还是人造的灯光都为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你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设计思路:从身边常见现象引入课题易让学生接受并可引起思考、研究的兴趣,也可培养学生爱思考勤观察的习惯。
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五上《2.3、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2)
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
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教学目标
1.光是直线传播的。
2.设计验证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四、其它方法验证肖的传播路线
1.提示:不要用眼睛直射很亮的光源。
2.让学生看P48页的实验方法。
学生用纸卷的纸筒看外面的阳光。
阅读P29资料介绍。
通过亲自操作再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作业设计(可附面)
作业:影子是什么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光的一面?
1.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P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思考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依据。
看书:“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学生阅读P28-29页。
两名学生描述实验操作。
2人一组操作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引入新课作了铺垫。
了解学生初始想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是如何传播的。
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具具备
教学准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先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光是怎样照亮物体的”,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然后让学生设计并验证光的沿直线传播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最后利用这一原理解释影子产生和原因。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2)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3)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寻找推测依据、设计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2.教学难点: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三、教学准备生活中有关光直线传播的图片、激光笔各种能够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器材:1.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KT板、未打孔的KT板屏;2.空心弯管和直管;3.KT板;4.一杯滴了牛奶的水;5.充满少量烟雾的塑料瓶;四、课前交流(根据具体上课时间决定成语个数,以游戏方式)师:孩子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在这么多的老师面前展示我们XX班的风采,说明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老师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轻松愉快地度过,首先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根据图片猜出成语。
1.立竿见影师:请你说!(立竿见影)同意吗?掌声送给他2.坐井观天师:看来刚才这一个成语对孩子们来说还比较简单,接下来继续加油!(出示图片)生:凿壁偷光、凿壁借光(均可)3.凿壁偷光师:咱们游戏继续!(出示PPT图片)生:坐井观天师:真是难不倒大家啊,来一个具有挑战的。
4.水中捞月5.杯弓蛇影我们XX班的孩子思维都很敏捷。
(静息)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超人时间:2分钟师:孩子们!知道超人吗?(知道)今天啊,杨老师把超人从氪星球请到了我们教室,可是他却有话对我们说。
超人:小朋友们!今天我来到这里,有一个神圣的任务,就是选出你们当中的超人,可是想成为超人,必须完成今天的挑战,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师:今天成为超人的小组,还将荣获一块荣誉勋章。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2.3、光是怎样传播》word教案
光是如何流传的
【教课目标】
科学看法
光是直线流传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照地推测光的流传路径 .
2.设计考据光是直线流传的实验 .
3.经过实验中的现象解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流传的 .
4.利用光的流传规律解说为何会有影子 .
感情、态度、价值观
1.培育学生爱思虑的习惯,以及擅长思虑的能力 .
2.知道推测要有依照 .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虑,依据实验结果脚踏实地地进行解析、推理.【教课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流传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 3 张在同一地点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课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考据光的流传路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课过程】
一、引入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当光照亮四周的物体时,我们能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照到物体上的.
二、光是如何照到物体上的
让学生推测光的流传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照.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当启迪更多:影子老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三、考据光的流传路线
1.学生认真阅读书上第 28-29 页,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 人一组自行操作 .
3.解说报告两次实验的现象 .
4.其余的方法考据光的流传路线 .
提示注意用眼 .
书上资料的介绍 .
四、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
五、板书设计
光是如何流传的
我的推测:直线流传
我的依照:
考据光的流传路线。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
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学生实验器材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粉笔末)、果冻。
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课前启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二)导入新课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谈感受)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
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三)新授1.光源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那么,这些把城市点缀的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生: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
然后讨论交流。
师:是的,是从光源发出来的。
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生:讨论交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好多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把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1)提出问题师:(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
)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从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天花板上去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科学是严谨的,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生: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计划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从本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教学目标1.光是直线传播的。
2.设计验证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4.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是如何传播的。
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具具备
教学准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先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光是怎样照亮物体的”,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然后让学生设计并验证光的沿直线传播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最后利用这一原理解释影子产生和原因。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
二、光光怎样照到物体
三、验证光的路线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
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
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
的路。
当光照亮周围的
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
它从那里来,又是怎样
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传播路
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
据。
2、老师启发:影子总是
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
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
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
面一致。
1.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
P28-29页,明白实验的
方法和步骤。
思考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
依据。
看书:“舞台上
的灯光,从云
层中透过的阳
光”。
学生阅读
P28-29页。
两名学生描述
实验操作。
2人一组操作
解释汇报两次
实验的现象。
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
趣,为引入新课作了铺垫。
了解学生初始想法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四、其它方法验证肖的传播路线1.提示:不要用眼睛直射
很亮的光源。
2.让学生看P48页的实
验方法。
学生用纸卷的
纸筒看外面的
阳光。
阅读P29资料
介绍。
通过亲自操作再次验证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作业:影子是什么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光的一面?作业设计
(可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