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课件中国部分—绪论
合集下载
中外城建史现代史
1949.10.21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委计划局下设基 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
1950.7 政务院发出《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
1950.11.22
1952.4 1952.8.7 195》
中财委聘请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来华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 中财委召开城市建设座谈会,对城市进行分类, 以工业城市为 提出有重点地进行城市建设的方针,要求39个 目标 城市成立市的建设委员会 建工部城市建设局成立,设立城市规划处 国家计委成立基本建设办公室,下设城市建设、 设计、施工三个组 同年10月转聘 到建工部
1953.3 1953.5
• 1、城市建设的恢复
• 1)城市建设方面:恢复、扩建和新建一些工业;整治城市 环境,初步改变了全国城市的环境面貌;维修、改建、新建 住宅,改善居住条件,整修城市道路,增设公共交通,改善 供水、供电等设施。 • 建设重点:大城市内的棚户区改造与工人新村的规划建设。 • 2)市的建制:1949年底,全国设市城市由解放前的58个增 加到136个,设县镇的小城市2000多个;至1952年,设市 的城市发展到160个。 • 3)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在政务院财经委 员会计划局下设立基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 工作,随后各城市相继调整或成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一 些中小城市也成立了城市建设局;1952年8月,成立建筑工 程部,主管全国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并专设城 市建设处。
• 2、城市规划的起步
• 1952年9月,建工部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会议 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针对不同城市有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新建或改建,加强规划设计工作和统一领导, 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 在此次座谈会上提出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制城市规划 设计程序草案》,是最早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1)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18
哈特什帕苏墓
19
20
太阳神庙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21
阿蒙神庙
22
卡纳克阿蒙圣庙是 所有太阳神庙中最大 的,始建于中王国时 代。多柱大厅(柱子 是埃及神庙的特征) 是该神庙的主神殿, 厅内有16列共134根 巨柱,用来支承。
5
1.1 古代埃及的建筑
尼罗河的影响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 大自然景观
——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 同河流斗争
——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
6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精巧的石工艺技术 雕塑艺术日臻完善 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 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 具有了组织、协作能力 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彩色轴侧图)
建筑史论
1
2
外国建筑史
3
外建史的主要内容
4
第一章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之 后开始的。
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建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3.在尼罗河及两河流域的两岸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住宅、 府邸、宫殿、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4.此时人类信奉原始的拜物教 5.相当于中国尧舜氏族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以前)
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 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11
图1.1 吉萨金字塔群
12
吉萨金字塔群
13
胡夫金字塔
14
胡夫金字塔内部
15
内部透视图
哈特什帕苏墓
19
20
太阳神庙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21
阿蒙神庙
22
卡纳克阿蒙圣庙是 所有太阳神庙中最大 的,始建于中王国时 代。多柱大厅(柱子 是埃及神庙的特征) 是该神庙的主神殿, 厅内有16列共134根 巨柱,用来支承。
5
1.1 古代埃及的建筑
尼罗河的影响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 大自然景观
——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 同河流斗争
——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
6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精巧的石工艺技术 雕塑艺术日臻完善 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 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 具有了组织、协作能力 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彩色轴侧图)
建筑史论
1
2
外国建筑史
3
外建史的主要内容
4
第一章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之 后开始的。
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建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3.在尼罗河及两河流域的两岸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住宅、 府邸、宫殿、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4.此时人类信奉原始的拜物教 5.相当于中国尧舜氏族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以前)
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 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11
图1.1 吉萨金字塔群
12
吉萨金字塔群
13
胡夫金字塔
14
胡夫金字塔内部
15
内部透视图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数字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运用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将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将更加普遍,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减排。
中外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Leabharlann 合中外建筑史中的优秀传统将与现代技术 相结合,形成更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
创新性设计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创造出与传统 建筑风格不同的新型建筑。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的运用与发展
总结词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中 西建筑风格也需要考虑环保、节 能和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城市规划和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功能需求和文 化背景等因素。
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强调柱式 和比例,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功能 。
古罗马建筑风格
以罗马斗兽场为代表,注重空间 感和厚重感,大量使用拱形结构 和混凝土。
中世纪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
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代表,强调垂 直性和光影效果,采用尖拱和飞扶壁 。
罗马风建筑风格
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代表,采用圆 拱和厚墙,强调稳固和防御。
传统建筑的改造与保护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需 要平衡保护传统文化和满足现代 需求之间的关系。
05
中外建筑史的未来展望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在未来将更加普及,通过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降低能耗和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是明朝的都城之一, 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
一。
明南京城选址在今南京市中部 ,地势较高,有利于城市排水
和防洪。
明南京城规划布局严谨有序, 街道呈棋盘状分布,建筑风格 独特,城市风貌优美。
明南京城的建设体现了明朝的 繁荣昌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 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又 一杰出代表。
用自然屏障,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总结词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如唐长安城采用严格的棋盘式布局, 主干道宽阔平坦,次干道纵横交错,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此外,城市还建有驿站、码 头等交通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这些措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区域交流。
管理制度不健全
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相对简单,缺乏有 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规范城市 发展和管理。这导致城市管理混乱, 难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管理手段落后
古代城市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 管理方法和工具。城市管理者往往依 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难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城市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城市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一些 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政治、经济和 文化中心,而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
古代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城 市都兼具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功 能。这种多功能性导致城市发展缺乏 专业化和特色化,不利于城市的长期 稳定发展。
03 典型城市案例研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42
巴黎万神庙本来是献给巴黎的守护神 圣什内维埃芙的教堂,后来用作国家 重要人物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名 先贤祠。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 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 者。
43
结构设计
万神庙位于不高的圣什内维埃芙山上,平面是希腊十字式 的,宽84m,连深深的柱廊一起长110m。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后来 因为地基沉陷,引起基础裂缝,才把柱子改成4个墩子。又 因施工不精、选材不严引起裂缝,于是加大墩子,但它们 仍比同类教堂的都要小得多。
28
29
30
西亚体系:中植国建物筑、史纲水要法。。。
31
32
欧洲体系:中规国建整筑而史纲有要序。。。
33
34
35
36
37
Y
H
第
R三
中外建筑经典分析
E章
E
38
从神的建筑到中公国建民筑史的纲建要 筑。。。
39
40
41
从神的建筑到公民的建筑
▪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 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 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万神庙采 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 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 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中外建筑园林史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章 建筑史纲
第一节 什么是建筑 第二节 西方建筑史纲要 第三节 中国建筑史纲要
巴黎万神庙本来是献给巴黎的守护神 圣什内维埃芙的教堂,后来用作国家 重要人物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名 先贤祠。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 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 者。
43
结构设计
万神庙位于不高的圣什内维埃芙山上,平面是希腊十字式 的,宽84m,连深深的柱廊一起长110m。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后来 因为地基沉陷,引起基础裂缝,才把柱子改成4个墩子。又 因施工不精、选材不严引起裂缝,于是加大墩子,但它们 仍比同类教堂的都要小得多。
28
29
30
西亚体系:中植国建物筑、史纲水要法。。。
31
32
欧洲体系:中规国建整筑而史纲有要序。。。
33
34
35
36
37
Y
H
第
R三
中外建筑经典分析
E章
E
38
从神的建筑到中公国建民筑史的纲建要 筑。。。
39
40
41
从神的建筑到公民的建筑
▪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 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 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万神庙采 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 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 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中外建筑园林史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章 建筑史纲
第一节 什么是建筑 第二节 西方建筑史纲要 第三节 中国建筑史纲要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ppt
中国城市建国时期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都组织武 装,形成不同规模大小的地方割据势力,灵帝 为加强控制郡县,任用亲信大臣为州刺史,总 揽一州军政大权,造就一批割据军阀。 • 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刘表、孙策等割 据势力为争夺地盘开始了纷争混战的局面。 • 通过战争兼并,形成三个偏安割据政权——刘 汉、曹魏、孙吴,中国由统一走向分裂。
三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 三国时期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刘汉 • 刘备驱走刘璋,取得益州,后自称汉帝 • 诸葛亮为丞相协助执政,“西和诸戎,南抚夷 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开发蜀地 • 诸葛亮讲求法治,制定汉科作为蜀国的法度, 蜀国社会秩序安定,风纪亦严;治军有方;网 罗人才 • 后主刘禅宠信宦官,国力日益衰落,后为司马 氏所灭
• 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短暂的 统一。隐患:推行九品中正制保障士族 政治特权,强调门阀;恢复分封制,封 皇族及异姓士族,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 下祸根。 • 北方五胡(匈奴、鲜卑、氐、羌、羯) 十六国(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政权割据 的混乱时代;南方,东晋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
• 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北魏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南北 对峙,鲜卑族和汉族的对峙。北:魏、 齐、周;南:宋,齐,梁,陈 • 佛教兴盛,北朝洛阳永宁寺,南朝建初 寺 • 结束——隋取代北周并南下灭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
– 北魏洛阳规划背景
• 北魏是以鲜卑贵族为主,联合北方汉族士大 夫阶级组成的割据政权,与雄踞江南的刘宋 政权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 文昌殿中轴线 实为城市规划 主轴线
• 经纬涂制道路, 全城道路分布 均衡,划分各 用地较规整
三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 三国时期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刘汉 • 刘备驱走刘璋,取得益州,后自称汉帝 • 诸葛亮为丞相协助执政,“西和诸戎,南抚夷 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开发蜀地 • 诸葛亮讲求法治,制定汉科作为蜀国的法度, 蜀国社会秩序安定,风纪亦严;治军有方;网 罗人才 • 后主刘禅宠信宦官,国力日益衰落,后为司马 氏所灭
• 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短暂的 统一。隐患:推行九品中正制保障士族 政治特权,强调门阀;恢复分封制,封 皇族及异姓士族,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 下祸根。 • 北方五胡(匈奴、鲜卑、氐、羌、羯) 十六国(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政权割据 的混乱时代;南方,东晋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
• 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 社会背景 • 北魏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南北 对峙,鲜卑族和汉族的对峙。北:魏、 齐、周;南:宋,齐,梁,陈 • 佛教兴盛,北朝洛阳永宁寺,南朝建初 寺 • 结束——隋取代北周并南下灭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
– 北魏洛阳规划背景
• 北魏是以鲜卑贵族为主,联合北方汉族士大 夫阶级组成的割据政权,与雄踞江南的刘宋 政权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 文昌殿中轴线 实为城市规划 主轴线
• 经纬涂制道路, 全城道路分布 均衡,划分各 用地较规整
中外建筑史教学ppt课件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3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春秋战国 时期的高台建 筑,有两类, 一种是建筑建 在夯土台上, 另一种是围绕 夯土台建造多 层建筑,上图 即后一类形式。
地穴建筑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
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 想像图”。
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 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 木柱支撑。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2
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 围为“木骨泥 墙”。屋顶和墙 壁的结合类似后 来的歇山式屋顶。 房屋平面布局以 火塘为中心。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中国原始的建筑模式,主要有两种发展脉络: 1)巢居——干阑式建筑,分布在南方潮湿地区 2)穴居——木骨泥墙建筑,中原地区 教材记叙的主线。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中外城建史第二讲(1)PPT课件
13
陶窑遗址。
•
14
• 3、齐临淄:
• 地理位置: 西周至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 市淄博区齐都镇。
•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在 30 万人之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 繁华的城市。
• 年代及背景: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姜 尚为齐侯,都营丘,后又徙都薄姑。自齐献公元年 (公元前859年)由薄姑迁于临淄直至齐王建四十 四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姜齐与田 齐的国都历600余年。
9
•
城市位于两河所夹的 河滩地带,分为 内 城(城)和外城 (廓)两部分,设有 城墙,城墙为版筑夯 土墙。内城东侧设有 城壕,内外城之间设 城墙和运粮河,还有 一定的防御功能。
10
• 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天 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 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 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 城墙的外围;考古发 现,居住主要分布在 内城和外城的南部, 临中易河;手工作坊 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 部和北部,墓区位于 内城的西北角。
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都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的社会因素萌 发并成长起来,推动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城市也在社会急剧变革动 荡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大发展,城市数量和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经济 繁荣,出现了不少工商业城市。
4
• 城市兴起的原因:
• 1.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是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相当发达,铁器生产的效率提高,规模 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增多。铁器普通使用于农业、手工业和日 常生活中,“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拼作、开垦广阔的森林热区 成为可能”,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改变,一家一 户的小农经济逐渐取代商周时的集体耕作,由此推动了整个社 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铁工具的推广,引起其他手工业部门工艺 上的变革,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规模扩大,效率提高。农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策荣。大批商人 和手工业者聚集到城市中进行非农业的专业化劳动,商品集市 也兴起,交通进一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兴起准备了 物质基咄。在这种背景下,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原有的城市规
陶窑遗址。
•
14
• 3、齐临淄:
• 地理位置: 西周至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 市淄博区齐都镇。
•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在 30 万人之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 繁华的城市。
• 年代及背景: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姜 尚为齐侯,都营丘,后又徙都薄姑。自齐献公元年 (公元前859年)由薄姑迁于临淄直至齐王建四十 四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姜齐与田 齐的国都历600余年。
9
•
城市位于两河所夹的 河滩地带,分为 内 城(城)和外城 (廓)两部分,设有 城墙,城墙为版筑夯 土墙。内城东侧设有 城壕,内外城之间设 城墙和运粮河,还有 一定的防御功能。
10
• 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天 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 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 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 城墙的外围;考古发 现,居住主要分布在 内城和外城的南部, 临中易河;手工作坊 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 部和北部,墓区位于 内城的西北角。
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都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的社会因素萌 发并成长起来,推动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城市也在社会急剧变革动 荡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大发展,城市数量和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经济 繁荣,出现了不少工商业城市。
4
• 城市兴起的原因:
• 1.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是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相当发达,铁器生产的效率提高,规模 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增多。铁器普通使用于农业、手工业和日 常生活中,“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拼作、开垦广阔的森林热区 成为可能”,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改变,一家一 户的小农经济逐渐取代商周时的集体耕作,由此推动了整个社 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铁工具的推广,引起其他手工业部门工艺 上的变革,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规模扩大,效率提高。农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策荣。大批商人 和手工业者聚集到城市中进行非农业的专业化劳动,商品集市 也兴起,交通进一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兴起准备了 物质基咄。在这种背景下,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原有的城市规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40
伊什塔尔城门复原图
注:伊什塔尔门是献给女神伊什塔尔 的建筑,是巴比伦建筑的代表作
完整版ppt课件
41
琉璃砖
完整版ppt课件
42
完整版ppt课件
43
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
完整版ppt课件
44
传说中的通天塔
完整版ppt课件
45
宫殿——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
代表作——萨艮二世王宫、波斯波利斯宫
47
百柱大殿
完整版ppt课件
48
建筑特点:
两河流域的建筑以方块体积的构成为主,墙壁非常厚重, 门窗很小,为了便于控制室内的小气候,以抗拒沙漠环境 中十分恶劣的气候变化。
由于缺石少木,以夯土墙开始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 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隆结构,随后又创造 了可用来保护与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琉璃砖。对后来的 拜占庭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
完整版ppt课件
23
卡纳克神庙透视图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卢克索阿蒙神庙 大门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石窟庙
——阿布辛波石窟庙 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
完整版ppt课件
30
完整版ppt课件
31
完整版ppt课件
32
完整版ppt课件
49
完整版ppt课件
5
1.1 古代埃及的建筑
尼罗河的影响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
PPT文档演模板殷 墟 博物 苑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PPT文档演模板
•郑州商城遗址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武汉盘龙城遗址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3、夏、商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
• 夏、商时期的宫室建筑中已开始使用人工材 料。这一时期陶质材料和青铜制品在建筑上经常 使用。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中已发现用作排水的 陶管,殷墟宫殿的青铜擎檐柱既起取平、防护作 用,又具装饰效果。
•
PPT文档演模板
牧 野 之 战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西周时期,曾掀起城市建设高潮,城墙高度、道 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来建造, 王城位于城中心,城市总体布局上已形成了理论 和制度,规划井井有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附录: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第2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 展概况
•(3)河姆渡文化
• 干阑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位于长江流 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距今大约有六七千年。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城市建设史(全套课件595P)
2021/2/21
第一节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二、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位置: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靠近河流的多选在二级阶地 上,这样既便于取水,又防备水患。 2、规模: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也比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房屋建造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木骨泥墙房屋,一种是杆栏式桩上建筑,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原始村落晚期,就已由于生产及生活的需 要而产生简单的分区,出现了住址、墓葬区及窑址的分区。另外,建筑 也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公 共建筑),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住所(住宅),其门往往都朝着大房子 。
中外城市建设史
2021/2/21
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建设史》? 第一部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二部分 外国城市建设史
2021/2/21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三章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第四章 五代宋元时期城市 第五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第六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第七章 中国近代城市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市
2021/2/21
第二节 中国城市的产生 一、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1、根据现有史料和考古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城市是产生于距今4000多 年的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如果把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间与国外城市相比较,也是差不多的,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 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 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社区中。”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 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第一节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二、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位置: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靠近河流的多选在二级阶地 上,这样既便于取水,又防备水患。 2、规模: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也比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房屋建造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木骨泥墙房屋,一种是杆栏式桩上建筑,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原始村落晚期,就已由于生产及生活的需 要而产生简单的分区,出现了住址、墓葬区及窑址的分区。另外,建筑 也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公 共建筑),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住所(住宅),其门往往都朝着大房子 。
中外城市建设史
2021/2/21
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建设史》? 第一部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二部分 外国城市建设史
2021/2/21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三章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第四章 五代宋元时期城市 第五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第六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第七章 中国近代城市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市
2021/2/21
第二节 中国城市的产生 一、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1、根据现有史料和考古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城市是产生于距今4000多 年的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如果把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间与国外城市相比较,也是差不多的,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 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 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社区中。”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 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 (3)石窟 1)甘肃敦煌莫高窟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4)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3.1.2 道教建筑 • (1)北京白云观 • (2)江西三清山建筑群 • (3)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7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导论 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况
• [教学要点] • 阐释建筑的含义。 • 中西建筑在使用材料、造型布局、装饰色彩、发
展趋势、美学价值上的差异。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0.1 中西方建筑的材料 • 0.1.1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 • 0.1.2 西方建筑以石为主要材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4)唐代陵墓 1)昭陵 2)乾陵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5)宋代陵墓
• (6)明代陵墓 1)神道 2)长陵 3)定陵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7)多姿多彩的南方民居 1)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2)广东开平碉楼 3)潮汕民居 4)海南传统民居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外建筑史PPT教程
• 5.2 西方民居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 5.2.1 古埃及:院落式住宅 • 5.2.2 古希腊:古典人本主义思想的住宅 • 5.2.3 古罗马:城市多层住宅的诞生 • 5.2.4 中世纪: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 5.2.6 现代西方民居:浪漫的乡村住宅 • 5.3 中西民居建筑的同异
中外建筑史课件(焦雷)2010.08.301
四、教学要求(Requirements) 教学要求 作业 作业一 罗马爱奥尼柱式绘图 作业三 抄绘图与读书笔记 考试 1、名词解释 12分 2、古城今译10分 3、作图 20分 4、填空 20分 5、选择 20分 5、问答 18分
五、参考书目(Reference Books) 参考书目( ) 1、世界建筑史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贡布里奇,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 社,1991,一版 3、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一 版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一 版 5、肯尼斯·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原山译,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汪坦主编,现代建筑理论译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一 版 7、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79
西方原始社会建筑
“竖穴” 是地穴建筑的一种。它 竖穴” 是地穴建筑的一种。 是人类最原始的居所之一。 是人类最原始的居所之一。正如这 幅示意图所示, 幅示意图所示,竖穴的平面一般为 圆形,剖面上大下小, 圆形,剖面上大下小,故而有称为 袋穴” “袋穴”。
西方原始社会建筑
“半地穴”建筑的居住面一 半地穴” 半地穴 般位于地下50 50——80㎝, 80㎝ 般位于地下50 80 地面和居住面之间有斜坡 道连接。 道连接。
“西方”这个概念历来都有变化,一般它特指欧洲 和 北美。这是因为,从古希腊时代起到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欧洲一直是西方建筑文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太战结束 后,这个中心又逐渐偏移到了北美;而在当今多元化的时 代,欧洲和北美同样是西方文明及其建筑艺术精彩纷呈的 主要舞台。
对于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对于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本书虽起述于欧洲原始建 筑。但它真正的源头却是古希腊文明。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 但它真正的源头却是古希腊文明。公元前5世纪至前4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达到鼎盛期, 纪,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达到鼎盛期,以雅典卫城及其神庙为代 表的一个个建筑杰作横空出世,它们简单而纯净,和谐而完美, 表的一个个建筑杰作横空出世,它们简单而纯净,和谐而完美, 具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人的“光荣” 具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人的“光荣” 被古罗马人的“伟大”所取代,后者兴建的宫殿、凯旋门、 被古罗马人的“伟大”所取代,后者兴建的宫殿、凯旋门、竞 技场、剧场和大浴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它们和古希腊建筑一 技场、剧场和大浴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道被视为垂范千古的经典,成为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根源。 道被视为垂范千古的经典,成为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根源。
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 PPT课件
3.1城市发展概况
1、城市的历史沿革
(1)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聚落,已建有半地穴 式住房和防御壕沟。
陕 西 临 潼 姜 寨 遗 址
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 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 了较为可靠的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们 便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鲧筑 城以卫君,造郭以 守民,此城郭之治 也”,说明夏代已 开始营建城郭。这 一时期最具代表性 的城市为河南偃师 市二里头村古城。 它是我国古代城市 形成的标志。
城 郭 的 两 种 形 式
(3)商朝活动的中心地域在今日河南中、北部 一带。城市遗址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 龙商城、安阳殷墟等。上述城市一般都有成片的 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但各种功能区 的分布无秩序,有的中间有大片空白区相隔。
营国制度由井田规划概念派生,是“农 业立国”在城市规划上的体现。 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城市 规划的传统方法。
营国制度的评价:
“匠人营国”体现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具 有礼制等级性质的城市规划制度(如旁三门、左 祖右社等),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对中国古代后来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
原始聚落布局特征:
A、规模普遍较小 原始的居民点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得组合, 一般规模较小,居住也较密集。如临潼姜寨遗址 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 B、村落平面形状复杂多样 以方形、长方形居多,也有一些圆形的,主 要是仰韶时期圆形聚落,还有一些不规则的。村 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C、功能分区
分区较为简单,首先有住宅区与墓葬区之分, 还有手工业区(一般为制陶器,相应有窑地)。城 内没有“市”,商业贸易尚未形成。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 三、坛庙: • 坛 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 庙 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
望祭、不设庙,只朝所祭方向遥祭。
• 圜丘 祭天的坛。 • 特征建筑物:天坛、孔庙应作全面了解。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五、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 崇尚俭朴。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 一、城市 • 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
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 • 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 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
• 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
•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的影响,用多种色 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中外建筑史概述(PPT95页)培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中外建筑史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课件-PPT
2、纵深布局:
(1)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组合主要是沿纵深方 向布局。沿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 的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
1.对称式:
2.半对称式:
3.不对称式:
(2)当建筑群 规模较大、内容 复杂、功能多样 时.,通常将纵 轴线延伸,并横 向展开,组成三 、五条轴线并列 的组合群体。
特点:柱头搁置梁头, 梁头上搁置檩条,梁 上用矮柱支撑较矮的 梁,叠层而上,梁的 总数可以达到3~5根。
(2)穿斗式
在汉代画像石中已可见穿斗式构架房屋 的形象。这种构架多用于南方地区民居和较小的 建筑物,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今还留有大量明清时 期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叠梁式、穿斗式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王府大门
王府大门是屋 宇式大门中的最高 等级,按等级分有 五间三启门和三间 一启门两种。
五间三启门
三间一启门
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又 称“广梁大门”,等 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 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 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 式。
金柱大门
金柱大门在等级 低于广亮大门,其余构 造与广亮大门相同,只 是规模不及后者,一般 应用在品阶稍低的官员 宅邸。
3.空间需求复杂不能得到满足
(二)木构架结构体系:
1.木结构的结构组成
在木结构体系中,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 分被称为“大木作”,它是木结构形体和比例尺 度的决定因素。其由柱子、梁、檁、椽、斗拱等 组成。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A、柱子: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附:柱子的分类
角柱:四角的柱子 檐柱:前后檐处除了
角柱以外的柱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柱
子 金柱:檐柱以内凡不
在屋脊位置的都是 金柱 山柱:在山墙内直通 屋脊的叫山柱
中外城建史第五讲-PPT课件
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以 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
外郭城的明德门之间的连线,也
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 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 心向左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央 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 、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 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 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 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
• 贵族地主的代表李渊父子取代了农民起义的成果 ,建立了唐朝。从唐太宗(贞观)到唐玄宗(开 元)百余年间,经济空前繁荣,文化高度发展。 唐代在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基础上,发展建成 了东、西都城长安与洛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城市,其规划布局,严整的坊里,市肆制度, 对后代和日本城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城 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 大运河的修通,沟通了南北交通,解决了关中对 江淮地区物质大量需求的流通问题,繁荣了商业 ,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大大发展,如 “淮(安)、扬(州)、苏(州)、杭(州)” 当时号称四大都市。
除了南北朝之后已很发展的佛教之外,唐代国际交通 的发展,使得一些西方宗教也传入中国,如伊斯兰教、 景教、摩尼教等,再加上统治阶级对中国原有道教得提 倡,各城市宗教建筑异常活跃。长安洛阳城中大量占地 很大得寺院。宗教也影响了一些建筑形式。 唐朝中叶,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力渐衰,最 后在一系列农民起义过程中被推翻,出现了五代十国的 局面,使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又陷入停滞状态。
东市的面积,据文献记载:“南北居二坊之地”。据考古 实测:东市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广24米,面积为0.92 平方公里。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共有八门.市周墙处 大街北(即春明门大街)宽120米,东、南、西三面各宽 122米。这一宽阔街道的效用是便于商业运输和市民入市前 车马的停靠。
外郭城的明德门之间的连线,也
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 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 心向左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央 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 、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 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 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 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
• 贵族地主的代表李渊父子取代了农民起义的成果 ,建立了唐朝。从唐太宗(贞观)到唐玄宗(开 元)百余年间,经济空前繁荣,文化高度发展。 唐代在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基础上,发展建成 了东、西都城长安与洛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城市,其规划布局,严整的坊里,市肆制度, 对后代和日本城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城 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 大运河的修通,沟通了南北交通,解决了关中对 江淮地区物质大量需求的流通问题,繁荣了商业 ,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大大发展,如 “淮(安)、扬(州)、苏(州)、杭(州)” 当时号称四大都市。
除了南北朝之后已很发展的佛教之外,唐代国际交通 的发展,使得一些西方宗教也传入中国,如伊斯兰教、 景教、摩尼教等,再加上统治阶级对中国原有道教得提 倡,各城市宗教建筑异常活跃。长安洛阳城中大量占地 很大得寺院。宗教也影响了一些建筑形式。 唐朝中叶,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力渐衰,最 后在一系列农民起义过程中被推翻,出现了五代十国的 局面,使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又陷入停滞状态。
东市的面积,据文献记载:“南北居二坊之地”。据考古 实测:东市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广24米,面积为0.92 平方公里。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共有八门.市周墙处 大街北(即春明门大街)宽120米,东、南、西三面各宽 122米。这一宽阔街道的效用是便于商业运输和市民入市前 车马的停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孝文帝说:“朕以恒代(晋北地区)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 今移都伊洛(洛阳地区),欲通运四方”。北魏最初对都城选址并 没有综合考虑交通、用地、区位等因素,迁都虽然解决了问题,但 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项目背景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 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项目落户 天津滨海新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中新两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 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将作为中国其他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卞广萌 2009年10月 2009年10月
ECO-CITY 2009.6
第一讲 绪论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历史学中的两个概念
史前历史
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产生,城市的出现
历史时期历史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1 课程框架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6 参考书目
3.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曹洪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6.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8.庄林德等.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0
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生态城用地四至范围为: 东至汉北公路,南至规划的 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及永 定新河至入海口,北至规划 的津汉快速公路。 生态城规划总面积34.2 平方公里。
汉北公 路 津汉快速公路
蓟运河/ 蓟运河/永定 新河
1.5 考核与成绩
占成绩的10 10% 历史研究报告 (占成绩的10%);
历史文献解读。
听课与讨论(占成绩的10% 听课与讨论(占成绩的10%) ; 10 结课成绩(占成绩的80% 结课成绩(占成绩的80%); 80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6 参考书目
1.董鉴泓等.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中央 大道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4 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时间跨度比较大,从奴隶社会至今约五六千年的时间; 重点:中国古代、近代城市各占一半 外国以近现代城市为主 空间(地域)范围比较大: 重点:古代——以亚洲、欧洲为主 近现代——以北美洲、欧洲、亚洲为主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6 参考书目
1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3.董鉴泓.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5.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16.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2 课程性质与任务
认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动力机制; 认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动力机制; 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演变的历程; 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演变的历程; 了解与城市建设相伴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 了解与城市建设相伴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即城市 规划思想史; 规划思想史;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统一 北方后,于公元398年建都平 成(今山西大同)。随着城 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交通 不便、粮食紧缺等诸多问题, 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 发展。最终,在公元494年,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解决了 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更好 地控制中原的形式。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过比选研究,在京津 滨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 的交汇处,确定了中新天津 生态城的选址方案。 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 海新区,汉沽和塘沽两区之 间,蓟运河与永定新河交汇 处至入海口的东侧,距滨海 新区核心区约15公里距天津 市中心55公里。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北魏迁都洛阳这一历史事件给今天城市的选址提供了借鉴作用。 2007年初选址并随后开始规划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其选址 经过了多方案比较,最终的选址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项目背景
2007年4月,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在访华期间向温家宝总理提 议,新加坡与中国在华共同建设一座社会和谐型、环境友好型、资 源节约型的城市,温家宝总理表示完全赞同。按照新方的设想,生 态城应体现“三和”、“三能”。即: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 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
中国城市部分: 中国城市部分:城市的起源与先秦时期的城市 秦汉时期的城市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五代宋元时期的城市 明清(至鸦片战争)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近现代城市时期的城市 外国城市部分: 外国城市部分:多元化的文明与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及其演变 人文城市与社会:古埃及-古希腊人文城市与社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宗教城市与社会:中世纪宗教城市与社会:中世纪-市民社会 王权城市与社会: 王权城市与社会:文艺复兴 工业城市与社会: 工业城市与社会:资产阶级空间 现代城市与社会: 现代城市与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 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中外城市历史的比较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城市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项目背景
2007年7月上旬,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时,提出了中新合作建设 生态城的“四项要求”:一是必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二是 要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三是要有利于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四是要坚持政企分开。 同时,明确了在选址过程中要把握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 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要以非耕地为主, 在水资源缺乏地区。二是要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 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ECO-CITY 2009.6
1.3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 通过学习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提高对城市及 其空间的认知能力; 其空间的认知能力; 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 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 学习不同城市规划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学习不同城市规划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总结城市建设的得与失,古为今用, 总结城市建设的得与失,古为今用,从而指导今天城市的规 划建设; 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