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1 荷塘月色 学案(1)(北京版必修4)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1一、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
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
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
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
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
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
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
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
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
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
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
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
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
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的欣赏。
(3)课文中的表达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的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2)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荷塘月色》的文本。
2. 多媒体资源: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
3. 写作材料:提供一些与荷塘月色相关的写作素材或情境。
六、教学步骤1. 精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色。
(2)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写作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表现手法等。
(2)学生举例并进行模仿练习。
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情节、主题及主要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意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理解古典诗意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营造月夜的意境,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好奇和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荷塘月色》,通过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诗词赏析:结合《荷塘月色》中的诗意意境,学生学习相关的古典诗词,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4. 表达与写作: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撰写关于月夜的感想或诗歌,培养文学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月夜的宁静和美好,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式
1. 合作探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读,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音频,提升课堂氛围。
3. 朗诵演绎: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通过朗诵等形式展示文学创作。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荷塘月色》并撰写读后感。
2. 创作关于月夜的诗歌或散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情感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诗意表达的方式,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情感,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升综合素养。
语文1.1《荷塘月色》学案(1)(北京版必修4)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一、学习要点1、作者介绍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但是关于朱自清的姓、名、号,却说法不一。
先说姓。
朱自清原本不是姓朱,而是姓余。
当年,他的高祖余月笙曾在扬州做官,因酒后坠楼身亡,夫人又跳楼殉夫,他们身后仅遗下一子余子擎由山阴同乡收养,从此遂改姓朱,称朱子擎。
祖父取名朱则余,显然是要表明:今之朱氏即是原来的余氏。
朱自清的父亲名朱鸿钧。
我们还可以发现,“朱自清”这一个名与其曾祖“朱子擎”是谐音。
这是不是也出于纪念的意义呢?尚待考证中。
次说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兄妹以“华”字排行。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按照正常学历,他需要读2年预科,升入本科后还要读4年,由于家境的渐近窘迫,他已经不能按部就班地学满这漫长的6年时光、便在上预科的第二年跳级报考本科,并且被录取。
自清这个名是1917年改的,这次改名,乃为了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再说字。
字“佩弦”,朱乔森解释说:“佩弦,是借用了《韩非子·观行》中‘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
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
而朱自清本人“性缓”,因此朱自清选用“佩弦”为字来警策自己。
2、写作背景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
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心感悟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欣赏。
2. 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5.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2)选取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1.1.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1.2.2 学会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
1.2.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3.2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荷塘月色》的阅读与理解。
2.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2.1.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2.2.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2.2 学生通过阅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3.3.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3.3.2 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
3.4 小组讨论3.4.1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2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5 写作练习3.5.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学案学案博苑2011-11-08 11115d56b7b40102dssg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全文结构,掌握本文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2、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3、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验收1、给下列字注音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渺茫 ( ) 点缀( )2、了解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字 ,号。
1928年出版散文集 ,朱自清是、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是“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初步探究1、初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重点朗读。
2、小组讨论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3、认识“通感”。
(讨论课后练习第二题)4、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当堂背诵。
三、细节研讨1、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荷塘的?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体会的情感变化。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参见《同步学案》第四页)3、本文的写作背景四、知识卡片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请试着找出本文出现的比喻句并分析。
四、作业1、背诵4—5自然段2、完成同步学案的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
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颇不宁静的感情。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的文意,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体会《荷塘月色》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2. 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景。
(2)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 朗读感悟(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节奏和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2. 分析并欣赏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读后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和音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3.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交流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学案古典诗文2014-07-20 06445d56b7b40102uwlf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学案一、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4)悠扬、温馨、和谐(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迷茫、朦胧(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一)诵读、鉴赏第4段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写了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2020年高中语文 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doc
2020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荷塘月色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时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文集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
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微风过处,送来_____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
化为听觉的声音。
第一课时内容变化:乘凉、眠歌——淡月、独处——赏荷、赏月——听蝉蛙忆江南——妻已睡熟情感变化:颇不宁静——渐得宁静——沉醉宁静——渐失宁静——颇不宁静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师生共同明确游踪:家——小路——荷塘——家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 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荷塘月色》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4.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荷塘月色》全文阅读。
2. 文中关键段落的深入解读。
3. 作者朱自清生平简介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4. 相关文学作品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塘的图片或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宁静的荷塘月夜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朱自清先生和他的散文特色。
文本解读分段讲解《荷塘月色》,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开头的描绘手法和所营造的氛围。
- 作者如何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 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 结尾部分的情感升华和哲理思考。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就文章中的某一段落或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拓展延伸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如《春》、《匆匆》等,让学生发现不同作品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以“我心中的荷塘月色”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个夜晚的场景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以便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4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篇10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图片教学法、问答法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
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
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
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新教材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学案设计
新教材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学案设计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
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1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抗战胜利后,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咐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作品]诗文《踪迹》,散文《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评价]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东2.背景解读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
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
夯实基础1.音形识记(1)读准字音①煤屑.(xiè)②袅娜..(niǎo nuó)③霎.时(shà)④宛.然(wǎn)⑤斑驳..(bān bó)⑥幽僻.(pì)⑦酣.眠(hān)⑧敛裾.(jū)⑨蓊.蓊郁郁(wěng)(2)辨明字形①错误!②错误!③错误!④错误!2.词语辨析(1)斑驳·斑斓[辨词]斑驳:形容色彩纷杂。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1
《荷塘月色》【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
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法指导】1、通过听录音或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过程:【基础知识】一、阅读课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作用。
1。
从结构上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2。
从贯穿全文的感情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二、阅读2-3段,回答问题.1. 写荷塘边的小路,着重描绘了它怎样的特点?2.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为什么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3。
说说作者领略到的“独处的妙处"指什么?4.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三、阅读4-6段,回答问题.1。
第4段描绘了月色下荷塘的景物,作者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2。
第5段的景物描绘,观察角度与第4段相比有什么变化?3。
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
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4. 说说第6段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四、“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忽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绪?五、阅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几句话,回答问题。
开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
你认为这样开头和结尾有哪些作用?2. 作者对“妻"着墨不多,却集中在开头和结尾。
作者为什么要写“妻”,为什么要这样写“妻"呢?谈谈你的看法。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1.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b.背诵经典片段。
2.能力目标
a.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要点
领悟作品的结构美和情感美.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四教学流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者的行踪变化:
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小结: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明线——游踪)
(2)作者的情绪变化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2.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
出示问题,指引阅读。
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由朗读,圈出文眼句。
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环节五:
展示
交流
小结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一、学习要点1、作者介绍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但是关于朱自清的姓、名、号,却说法不一。
先说姓。
朱自清原本不是姓朱,而是姓余。
当年,他的高祖余月笙曾在扬州做官,因酒后坠楼身亡,夫人又跳楼殉夫,他们身后仅遗下一子余子擎由山阴同乡收养,从此遂改姓朱,称朱子擎。
祖父取名朱则余,显然是要表明:今之朱氏即是原来的余氏。
朱自清的父亲名朱鸿钧。
我们还可以发现,“朱自清”这一个名与其曾祖“朱子擎”是谐音。
这是不是也出于纪念的意义呢?尚待考证中。
次说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兄妹以“华”字排行。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按照正常学历,他需要读2年预科,升入本科后还要读4年,由于家境的渐近窘迫,他已经不能按部就班地学满这漫长的6年时光、便在上预科的第二年跳级报考本科,并且被录取。
自清这个名是1917年改的,这次改名,乃为了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再说字。
字“佩弦”,朱乔森解释说:“佩弦,是借用了《韩非子·观行》中‘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
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
而朱自清本人“性缓”,因此朱自清选用“佩弦”为字来警策自己。
2、写作背景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
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
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
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
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
——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
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
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
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
”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
3、课文简析文章先交待观荷赏月的缘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再描写介绍荷塘的概貌:一是空间的,荷塘边绕着“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路的外围是许多“蓊蓊郁郁”的树;二是时间的,白天少人走,没有月光的晚上则阴森森的。
但有月光的夜晚就很美了。
特别是月光淡淡的夜晚。
接着,作者细致、真切地刻画了“像今晚上”“虽有月光也还是淡淡的”那种微妙难辨的情绪。
第三段最后一句中的“受用”是第一部分的核心,也是提起下文的总纲。
中间三个自然段(四、五、六段)集中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
其描写顺序正是按照第二段的概貌介绍进行的:先荷塘,次月色,再四周。
所以,前文第二段是这三个自然段外在的纲、空间的纲;第三段则是这三个自然段内在的纲、情理的纲。
如果说四、五、六段是“受用”之下的眼观耳闻,那么,接下去写的则是作者的所想所感了。
而这二者之间的转换勾联又极其自然巧妙:荷塘很美,月色很美,蝉声蛙声也热热闹闹的,但“我什么都没有”!作者不能在外界获得慰藉,就只得回诸内心了。
这就想起了历史往事,想起了江南家乡。
文章的结构,是圆型的。
从空间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沿荷塘复又回来,记叙了一次完整的夏夜游。
这种结构,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流变。
一个特定时刻,某种特殊心绪的微妙波动,含蓄地暗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某种感受。
4、《采莲赋》参考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
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
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
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
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
春末夏初好季节呀,叶儿正嫩花儿才开。
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
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二、能力训练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A、参()差()差()别参()见差()劲人参()差()遣B、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2、给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有袅娜()地开着的①nà②nuó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①zhàn ②chànC、这是独处()的妙处()①chù②chǔD、哪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①mò②mài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
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
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理出作者的行踪,说说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行文顺序又是什么。
5、将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D、这令我到底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江南了。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1、A、参(cēn)差(cī)差(chá)别参(cān)见差(chà)劲人参(shēn)差(chāi)遣B、脉脉(mò mò)的流水山脉(mài)脉(mài)搏2、A、② B、② C、① D、①3、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色:白香:缕缕清香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影: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4、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家门,回到现实,仍不宁静行文顺序——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序: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5、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C、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袅娜”常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写活了。
如改成“出现”、“已经盛开”“含苞欲放”就不那么形象动人。
D、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不仅是单纯的回忆往事,而是更有关切的深情。
学生作文南城光滑的罗盘上,司南戏剧性地晃动着,最终指向南方,那是怎样的一幕?天地一片雪白的南极,人类站在地球的极点,那又是怎样的一幕?我走在北京南城阴潮的小巷,默默地走,默默地想。
一想什么?想起我生在南城,长在南城,童年在南城。
很少有人说自己讨厌“故土”,我也说自己喜欢那少年时的生活。
也时常想起。
想起春天,我曾和几片柳絮玩得那么快乐;夏天,即使再无风,我都竭力把纸飞机从窗口扔向远方;秋天坐在阳台上,和祖母吃着玉米,还把玉米喂给不相识的鸽子;漫雪飘飘之日在漆黑而喧闹的楼洞口点鞭炮……一切都太自然,因为太习惯。
马路只有两种,一种阴暗潮湿,一种灰尘漫飞:人也只有两种,一种是蓬头垢面,身体残缺不全的乞丐,一种是满面乡土气息的上访者。
我也习惯了北京南站最土气的火车的隆隆声,习惯了越积越多的垃圾在道路上无人打扫。
这种童年值得难忘吗?我的回答总归是肯定的,因为生活中心情的感受有时并非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是某种感情的熏陶。
二想下去,想起我搬离南城,走进了所谓的“真正的北京”。
环境变了,人也变了,生活也变了。
在“真正的北京”里,华灯之下,霓虹深处,我有时似乎感到了作为一个首都人的自豪,现在想来,也许是一种自私吧。
因为我忘了南城给我的生活感受,只记得它的肮脏落后,甚至是一种鄙视了吧。
三近些年南城变了,很多地方热闹的建设着。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集茶文化和经济为一体;清芷园、万博苑,都是全设施的高档住宅,我和所有“外人”一起惊叹“南城之变”,与其说客观,不如说是陌生的局外人,毫无感情的评论一个已经陌生的老朋友。
也许是真的,但就是这样,我会忘记了自己是南城人。
南城到底现今如何?四祖母病危,我回到我童年记忆中的南城故土。
我的家就在靠近北京南站的一栋老楼里,我站在阳台上远眺,夜晚一片漆黑,楼下还是昏黄不明的灯泡,一群群上访的乞丐,和太熟悉又太模糊的火车笛……啊,我似乎回到了十年前,某天夜晚我或许在甜甜的做梦,或是彻夜不眠的点鞭炮……为什么我的故土,没有变?也许用经济现象解释这个问题太简单,但没有什么能解释我此刻的悲伤心情。
返程路上,我在阴潮小巷中默默的走,看到一些乞讨的人,我才想起自己是个南城人,因为我似乎听到了十年前相同的路上相同的声音,闻到相同的气息,很熟悉,但有一种原先没体会到的悲伤。
默默地想,默默地走,走上了汽车。
车窗外,晚风扬起一些灰尘,上面映着月光和灯光。
这个没人注意的小细节,确实我这个南城人感到很惆怅。
因为感情,对南城的感情,对南城的不受外界环境优劣影响的感情。
因为那是我的童年。